中级统计师考试1法律法规复习重点归纳私藏打印版
20XX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1)-统计师考试.doc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1)-统计师考试为您整理了“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更多统计师考试复习指导信息,请关注统计师。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中级统计师-统计法规第1-8章精讲
中级统计师《统计法规》精讲班主讲老师:杨世东TJF2 统计法规2010年中级统计师第一次考了统计法规模块,《统计工作实务》科目考试中的统计法规模块,共考了40分。
TJF2 统计法规从分值分布的情况来看,我们大致可看出本模块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在哪?其中第5、6、7、9、10章是考试的重点!尤其是第9章(因综合应用题出在这一章)!另外,第4章2010年未考一题,2012年可能会升温,值得关注。
TJF2 统计法规从题目难度来说,大都属于基本题,即可理解并记忆难度不大的题!难度较大的题只有3道题,分别为多项选择题中的1题和综合应用题中的2题,共4分。
只要找到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方法和能够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考试就可轻松通过!只要认真理解和掌握培训讲义尤其是讲义中的习题(讲义中的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可能会变化下出题形式,但会大量重复考到,且相似度非常高!),你就可把40分中的36分牢牢的拿住!具体每道真题在每一章的内容中都将给学员们做个详细的讲解。
TJF2 统计法规本章内容:统计法的基本含义、统计法的特点、统计法的作用。
TJF20101 统计法的基本含义定义: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TJF201 统计法基础知识理解要点:(1)具体地说,统计法规定了统计的组织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在统计活动、统计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即为统计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统计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统计调查者的职责、职权,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义务,违反统计法的规定或不履行职责、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TJF20101 统计法的基本含义(2)统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中级统计师考试考点汇总
中级统计师考试考点汇总一、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一)统计学原理。
1. 统计调查。
- 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用于搜集特定时点或时期现象总量资料。
例如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它能够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据,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 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
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 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 数据分组:将数据按照某个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
组距分组时要确定组距、组数等。
例如,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组,组距可以设为10分,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成绩的分布情况。
-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频数分布表展示数据在各个组中的分布频数,而频数分布图(如直方图、折线图等)则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
直方图适合展示连续型变量的分布,其矩形的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
3. 数据特征的测度。
- 集中趋势测度。
- 均值:对于未分组数据,均值等于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个数。
它容易受极端值影响。
例如,一组员工工资数据中,如果有个别高管工资极高,会拉高平均工资。
- 中位数:将数据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当数据分布偏态时,中位数比均值更能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
- 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对于分类数据,众数是最常用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 离散程度测度。
- 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各数据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它们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数值越大,数据越分散。
- 离散系数:用于比较不同均值或不同计量单位数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等于标准差除以均值。
(二)经济学基础。
1.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
例如,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于正常商品的需求会增加。
中级统计师经济学和法规知识点
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2、需求法则:就一般商品来说,需求和价格呈现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商品的需求量越低,反之则反。
●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
●吉芬商品属于需求法则的例外。
一种商品只有同时具备“是劣等品”和“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两个条件时,才可以被称之为吉芬商品。
3、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它由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来表示。
4、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自身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购买量的相应变动。
●与需求量不同,需求并非指某一特定的需求量,而是指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所有的特定需求量的集合。
5、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假定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需求量变化的全部情况。
6●相关商品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发生变动,则该种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替代品价格的提高(降低)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增加(减少)。
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发生变动,则该种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互补品价格的。
指某一商品的需求量(Q)对它本身价格(P)变化的反应程度,即Ed=(ΔQ ÷Q)/(ΔP÷P)。
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为高档消费品(奢侈品);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8、供给法则: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市场价格越高,卖方愿意为市场提供的产品数量越多;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少。
●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正。
●供给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即Es=(ΔQ÷Q)/(ΔP÷P)。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1、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当收人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正确答案:A2、某企业“生产成本”账户的期初余额为10万元,本期为生产产品发生直接材料费用80万元,直接人工费用15万元,制造费用2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费用10万元,本期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为100万元。
假设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期末“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为( )万元。
A.35B.25C.15D.5正确答案:B3、-般情况下,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 )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正确答案:B4、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把账簿记录加工成( ),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A.会计报表B.会计凭证C.财务指标体系D.财务说明正确答案:A5、企业购入A材料500吨,每吨500元;B材料300吨,每吨300元。
企业以现金支付购入A材料和B材料的运费计1600元。
按两种材料的重量比例进行分配。
A.借:银行存款7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7000B.借:银行存款5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0C.借:其他业务收入7000 贷:银行存款7000D.借:其他业务收入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正确答案:A6、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正确答案:C7、甲企业 2012 年的利润总额为 180000 元,利息费用为 20000 元,已获利息倍数为()。
A.9B.8正确答案:D8、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
中级统计师考试重点
2018 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 )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 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 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 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统计用户需求统计调查设计是根据统计用户的具体要求、调查对象的特点,以及开展调查所具备的条件,对统计调查各方面和各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安排。
其结果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和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设计对设计者的要求:较高的统计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必须在充分理解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等统计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制度,按照统计调查的科学规律进行设计。
第一节统计用户需求一、政府统计需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处理公共危机。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据上述政府职能,可以将政府的统计需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其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等指标。
2.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价格缩减指数、工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社会消费价格指数、社会零售价格指数、分行业生产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指数等等。
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人口总量、人口质量(包括营养、卫生、身体状况、教育程度等)、就业和失业状况、劳动力数量和流动状况、出生率和死亡率、生育率等指标。
中级统计师-统计业务知识打印版(统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
该法律根据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进行了修正。
从2005年起,《统计法》开始第二次修订工作。
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统计法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统计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统计工作中一些根本性问题。
二是统计法律在统计法律制度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是统计行政法规,于1987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2月15日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实施;2000年6月2日由国务院批准做出第一次修订,2000年6月15日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实施;2005年12月1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对其作了第二次修改。
我国现行的统计行政法规有《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等。
还有一种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由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和命令,此类文件统称为法规性文件。
如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等。
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上述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
效力低于统计法律和统计行政法规。
统计行政规章分为两类:一是政府规章,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二是部门规章,即由国务院各级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国家统计局制定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主要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执法检查规定》、《涉外调查管理办法》、《部门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等。
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知识点总结(超全)
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知识点总结(超全)1、有权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是()。
A.省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各部门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地级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正确答案:C2、关于统计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受理、审查、决定和执行B.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执行C.申请、审查、决定和执行D.申请、受理、决定和执行正确答案:B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品销售总额范围的是()。
A.售给作为生产经营使用的商品B.售给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C.损耗和损失的商品D.对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正确答案:B4、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油料产量统计范围的是()。
A.芝麻B.向日葵籽C.大豆D.胡麻籽正确答案:C5、根据《统计法》的规定,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 )负担。
A.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B.地方人民政府C.国务院主管部门D.中央财政正确答案:A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天然气B.煤气C.汽油D.电力正确答案:A7、国民资产负债统计中存货按照统一的( )进行估价。
A.购进价格B.固定价格C.不变价格D.现期市场价格正确答案:D8、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下列行业中不属于第三产业范围的是()。
A.农、林、牧、渔服务业B.开采辅助活动C.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D.建筑业正确答案:D9、下列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公布统计资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定期公布统计资料B.及时公开统计资料C.全面公布统计资料D.按权限和程序公布统计资料正确答案:C10、海关统计是按照( )统计原则进行统计。
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贸易B.联合国的国际贸易C.WTO的国际贸易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贸易正确答案:B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能源消费统计原则的是( )。
A.谁消费,谁统计B.何时消费,何时统计C.循环使用的能源,消费量应重复计算D.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均不统计在消费量中正确答案:C12、统计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 )之中。
中级统计师-统计相关知识打印版(会计基础)
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会计主体(即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并定期总括性地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按其服务主体的运营性质不同,分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非企业会计);按其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不同,分通用业务会计和特殊业务会计;按其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同,分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
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从核算时间来看,会计的核算职能渗透到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事前核算及事中核算、事后核算。
从核算内容看,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从监督的主体看,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从监督内容上看,包括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两个方面。
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核算是监督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现代会计的职能概括为:核算(反映)经济活动、监督经济业务、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会计的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
按会计主体的不同分企业会计目标和非企业会计目标。
企业会计目标包括:1.向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会计要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
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
进行宏观管理的国家综合部门,主要包括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行政管理和银行等部门。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
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一般意义上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私藏打印版)
2014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统计与数据●统计就是用来处理数据得,就是关于数据得一门学问。
1、统计学:就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与由数据得出结论得一组概念、原则与方法。
2、统计分析数据得方法分为:(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3、描述统计:就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与描述得统计学方法。
4、推断统计: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得统计学方法。
5、推断统计包括:(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6、定性变量得特点:只反映现象得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得大小与差异。
●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变量与顺序变量。
●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得变量称分类变量。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得顺序,这样得变量称为顺序变量。
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得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得大小、高低、优劣关系。
7、定量变量得特点: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得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与差异。
●数值型数据(定量数据)作为统计研究得主要资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就是以数值得形式出现得,有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得绝对差,而有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得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得相对差。
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定性数据。
在统计学研究中,数值型数据有着最广泛得用途。
8、数据按获取得方法不同分为:(1)观测数据(2)实验数据9、观测数据:就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得数据,在数据取得得过程中一般没有人为得控制与条件约束。
10、实验数据:一般就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得数据。
11、统计数据资料得来源:(1)通过直接得调查或实验获得得原始数据,这就是统计数据得直接来源;(2)别人调查得间接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与汇总后公布得数据,这就是数据得间接来源。
12、数据得直接来源:(1)统计调查(2)实验法●通过统计调查得到得数据,一般称为观测数据。
中级统计师-统计业务知识打印版(统计法)
中级统计师-统计业务知识打印版(统计法)一、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应用的科学。
统计学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的广泛应用及其相关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1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
1.2 参数与统计量在统计学中,参数是描述总体的指标,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的指标。
1.3 变量变量是研究对象的某些性质或特征,分为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
1.4 度量尺度度量尺度是对变量所属类型的分类和描述,分为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和比率尺度。
二、统计学基本原理2.1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以一定的概率和方法选择出的样本。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必须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2.2 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满足条件下,样本的平均值趋近于总体的均值,同时样本的标准差也趋近于总体的标准差。
2.3 泊松分布泊松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它表示在一段固定时间内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
2.4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性分布,它是以均值为中心对称的钟形曲线。
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应用非常广泛。
2.5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以统计方法为手段,根据随机抽样的样本来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的方法。
在假设检验中,需要确定显著性水平和检验的假设。
三、统计学应用3.1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是指对样本或总体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
3.2 调查数据质量检验调查数据质量检验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检验和评价,以判断数据是否可靠和有效。
3.3 网络调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网络的调查越来越受到关注。
网络调查的优点是样本量大、成本低,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3.4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指对数据进行计算和模型分析,以从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3.5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通过图像、图表等形式将数据呈现出来,以便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四、统计资料的表达4.1 数据报表数据报表是将数据用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据。
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要点
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要点学习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首先呢,统计学基础知识那是必须牢记的基石。
像那些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啥的,可不能弄混。
我理解啊,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就好比咱们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把所有人分数加起来再除以人数。
可是刚开始我老把中位数和众数搞岔劈,中位数是把数据排好序后中间的那个数,众数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这就像是一群动物里数量最多的那种是众数,然后排在中间个头的动物就类似中位数一样。
对了还有个要点,方差和标准差也得好好掌握,这俩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重要指标。
我当时老忘方差的公式,后来我就自己多推导几遍,然后再拿一些简单的数据集来计算练习。
统计分析方法这一块可就更复杂了。
回归分析在中级考试里特别重要,我总结回归分析就是找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就像研究气温和冰淇淋销量之间的关系,气温是自变量,冰淇淋销量就是因变量。
在做回归分析的题目时,那些参数的估计方法呀,什么最小二乘法之类的老是让我头疼。
理解起来总是似是而非的,我想了个办法,就是自己手动用简单数据按照最小二乘法的步骤去计算,算上几遍就稍微理解点了。
抽样技术也占挺大比例的。
分层抽样、整群抽样这些不同的抽样方法要分清楚。
我理解分层抽样就是先把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分成不同的层,然后再从每层里抽样,就好像先把一群人按照性别分成男、女两层,然后分别从男层和女层里取样。
而整群抽样就是把总体分成好多群,然后随机抽一群或者几群。
不过要确切掌握每种抽样方法的优缺点真不容易,我当时就自己画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把每种抽样的特点一条一条列出来,对比着去看。
对于统计法规这一部分,有些条款超级绕口。
比如什么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相关处罚规定,我总得反复看很多遍。
我觉得可以把这些法规跟实际生活中的新闻事例联系起来,那些企业因为虚报数据被处罚的新闻,这样就会理解得更好一点。
在学习这些要点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老是有那种好像懂了但做题目又不对的情况。
中级统计师的知识点
中级统计师的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级统计师知识点涵盖内容广泛》①基本定义:中级统计师知识点就是在进行中级统计师相关学习、工作和考试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各种统计相关概念、方法、公式等知识内容的集合。
打个比方,就像你要盖一栋房子,这些知识点就是一块块不同形状和功能的砖。
②重要程度:在统计学领域中处于中级层次的基础地位。
它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高级统计知识或是从事较为复杂统计工作的桥梁。
要是你想在统计行业站稳脚跟并往更高层次发展,那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必须的,就像你想从新手村出去,得达到一定等级攒够各种技能一样。
③前置知识:需要一些基础数学知识,像基本的算术运算、代数知识等;还得对一些基本统计概念,如均值、中位数有初步了解。
这就好比你要学炒菜,先得会开火、认识调料的基础功能一样。
④应用价值:在各种领域都有它的价值。
比如在企业里,可以对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像是分析某产品各个月的销售量变化趋势,从而制定生产和销售策略;在社会调查领域,能准确分析调查数据,反映社会现象。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在统计学学科里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深化了初级统计知识又为高级统计打基础。
在整体的统计知识体系里面就像楼层中间的那几层,上下连接起着非常重要的过渡作用。
②关联知识:和概率论、抽样调查、国民经济核算等知识点都有联系。
就像一条绳上的多个珠子,看似独立但又相互影响。
拿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来说,可能需要抽样调查做基础,最后又需要用统计师的各种知识点进行分析呈现,这中间就和好多知识扯上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一些复杂的统计模型构建比较难,因为需要综合多个知识概念,还得有实际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就像你要把一堆形状各异的拼图拼成一幅完整的图,而且还不能出错。
- 关键点:准确的数据解读、正确选用统计方法是关键。
比如说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你要选对是用方差还是标准差之类的概念和公式。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那可是相当重要,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点。
2023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考试重点归纳
2023年中级记录师考试-记录实务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综述1、记录旳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记录调查、记录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记录征询意见,实行记录监督。
●记录是各级政府部门获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旳信息资料旳重要手段。
●记录调查和记录分析旳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2、记录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通过整顿分析旳综合记录资料3、记录资料旳详细体现形式:(1)记录表(2)记录汇报(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征询、监督是记录旳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记录最基本旳职能,征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旳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旳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 旳年份实行。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旳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旳措施,但对个体经营户旳生产经营状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旳措施。
●农业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 旳年份实行。
●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 旳年份实行。
●在抽样调查中,简朴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朴随机抽样旳并不多。
5、重点调查旳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应旳重要状况或基本趋势比较精确。
●重点调查一般用于不定期旳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常常性旳持续调查。
6、进行经典调查旳目旳:不在于获得社会经济现象旳总体数值,而在于理解与有关数字有关旳生动详细状况。
7、经典调查旳优缺陷:长处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详细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陷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旳经典单位比较困难,也许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旳倾向性,且成果不适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记录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记录调查项目(2)部门记录调查项目(3)地方记录调查项目●部门记录调查项目旳调查对象超过本部门管辖系统旳,报国家记录局审批。
中级统计师重点知识
2018年中级统计师知识点《统计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一、依法保守国家秘密二、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三、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四、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包括三种情况:一是直接标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二是虽未直接标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但是通过已标明的地址、编码等相关信息可以识别或者推断其身份的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资料;三是可以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汇总资料。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政府统计需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处理公共危机。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据上述政府职能,可以将政府的统计需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其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等指标。
2. 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价格缩减指数、工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社会消费价格指数、社会零售价格指数、分行业生产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指数等等。
2023-2024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重点归纳笔记
2023-2024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重点归纳笔记1、当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首先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货币发行量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政府消费支出正确答案:D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采用( )。
A.单步式B.多步式C.账户式D.报告式正确答案:C3、下列措施中,不能解决市场失灵的是( )。
A.对污染严重企业,征收适度的税负B.向被污染的居民提供财政补贴C.给予污染严重企业排污的权利D.给予污染严重企业周边居民不受污染的权利正确答案:B4、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使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D.消费+投资+净出口正确答案:C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需求弹性大的产品是( )A.工业品B.农产品C.初级产品D.吉芬商品正确答案:A6、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下列哪对变量之间的关系( )。
A.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B.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C.货币工资变动率与通货膨胀率D.通货膨胀率与汇率正确答案:B7、应付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贷方 10 万元,本期偿还借款 2 万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A.8万元(借方)B.8万元(贷方)C.12万元(借方)D.12万元(贷方)正确答案:B8、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指的是(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正确答案:B9、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不包括()。
A.因果分析法B.比较分析法C.比率分析法D.趋势分析法正确答案:A10、下列各项中,导致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的情形是( )。
A.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越竖直B.IS曲线越竖直,LM曲线越平坦C.IS和LM曲线越竖直D.IS和LM曲线越平坦正确答案:B11、企业将现金存人银行时,应当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规复习重点归纳第一章统计基础知识1. 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及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 统计法的特点:1)调查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2)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3.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4.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5. 统计法的作用: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2)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6.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
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修订和重中之重。
7.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8.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负责人1) 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2) 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3) 不提对依法履行职责或拒绝、抑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9. 统计人员1) 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2) 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3) 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10.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建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11.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及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12. 统计调查的对象:1)国家机关;2)企事业单位;3)其他组织;4)个体工商户;5)个人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1. 根据法律效力的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四种形式:1)统计法律2)统计行政法规;3)地方性统计法规;4)统计行政规章。
2. 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3. 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
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该法律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6月27日第二次修订后,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4.统计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5. 国务院制定的统计行政法规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2)《全国经济普查条例》;3)《全国农业普查条例》;4)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等。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1987年1月批准,2月实施;2000年6月第一次修订,2005年12月第二次修订。
7. 地方性统计法规: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的有关规定: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及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3)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4)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及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或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8. 统计行政规章是指1)国务院各部门和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3)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4)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5)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统计的规范性文件。
9.统计行政规章的效力低于统计法律和统计行政法规。
10. 统计行政规章分为:1)政府规章;2)部门规章。
11. 政府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12. 部门规章:即由国务院各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13. 国家统计局制定或及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主要有:1)《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2)《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3)《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4)《统计执法检查规定》;5)《涉外调查管理办法》;6)《部门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7)《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等。
第三章统计法的基本原则1.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1) 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2) 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3) 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4) 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5) 统计资料保密原则。
2.统计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统计法律规范之中。
3. 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就是统计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
4. 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5. 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统计管理体制集中统一;2) 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统一;3) 统计资料依法管理和公布。
6.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包括:1) 统计机构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
1. “独立的统计机构”的主要标志:1) 在人民政府的组织系统中,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是单设的职能机构;2)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独立行使统计工作职权,独立履行统计工作职责;3) 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独立支配、使用和管理人、财、物。
2. 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包括:1) 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2) 统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3) 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把握的一项基本原则。
依照统计法有关规定,对发往基层单位的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必须严格控制。
① 凡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行政记录能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制发定期全面统计报表;② 对于已批准实施的各种统计调查中能够搜集到资料的,不得重复调查;③ 一次性调查即可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④ 按年统计即可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统计;⑤ 按季统计即可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⑥ 月以下的进度统计必须从严控制;⑦ 部门统计调查不得及国家统计调查相重复;⑧ 涉外调查不得及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相重复。
3. 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对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除依法保密的部分外,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4.统计资料保密原则包括:1) 依法保守国家秘密;2) 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3) 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4) 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受法律保护。
5. 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第四章统计管理体制1. 统计体制:又称统计管理体制。
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
2. 目前国际上的统计管理体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集中型;二是分散型。
3. 集中型统计体制的优点:1)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2) 独立于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负责统计工作,较易做到客观、公正,能有效避免主管部门的行政干扰。
3) 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
4. 分散型统计体制的优点:统计工作及主管部门结合密切,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统计调查可以及时进行。
5. 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6. 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1) 机构编制和管理方面: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机构和编制管理上以双重管理为主。
这种双重管理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派出机构。
国家统计局对其派出机构的人员和编制实行垂直领导。
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统计工作岗位: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人由当地党委管理,上级政府统计机构党组协助管理。
③ 部门统计系统:部门统计系统的编制和干部由部门自行管理。
2) 经费管理方面:基本上是分级负责,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3) 业务管理方面: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
主要表现为:① 实行统一的统计标准;② 对统计业务具有领导权或指导权。
A. 国家统计局依法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组织实施有关基本国情国力的调查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综合性统计,负责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业务工作,审批部门调查项目,制定全国统计分类标准,审批部门统计标准。
B.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派出机构。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在统计业务上由国家统计局垂直领导,以完成国家调查任务为主,同时也可接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委托进行调查。
C. 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完成国家调查任务和地方调查任务。
D.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设立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7. 由中央财政拨付,国家统计局统一管理的经费有:1)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事业费;2) 国家统计事业编制的经费;3) 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的各项经费。
第五章统计机构及统计人员1. 统计机构是指从事①统计调查、②统计数据加工整理、③统计分析预测、④统计信息咨询、⑤统计协调管理等活动的组织。
2. 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分为两种:①政府综合统计机构、②部门统计机构。
3.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都属于政府统计机构,构成政府统计系统的两大支柱。
4.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独立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包括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
5. 部门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部门统计任务的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应当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
6.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主要责任人员。
不设统计机构的,一般应由具备相当统计业务技术职务条件的人员担任统计负责人。
7.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各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并受国家统计局或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8. 《统计法》所称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
包括各级政府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中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