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4、放射源和放射治疗机

合集下载

肿瘤放射物理学-物理师资料-4.1 X射线治疗机

肿瘤放射物理学-物理师资料-4.1 X射线治疗机

X射线治疗机曾经在放射治疗中广泛使用,但在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后,逐渐被高能治疗机所取代。 尽管如此,X射线治疗机由于其固有的一些特点,如与 高能治疗机比较,设计和操作简单,价格比较低,适合 治疗浅表部位的肿瘤等,在中小型的放射治疗中心仍有 使用价值。
一、X射线的产生及其能谱 高速电子撞击靶物质时,产生碰撞和辐射两种损失,
X射线的能谱
有两种成分。轫致辐射形式的能谱是连续的,是X射线谱中的主 要成分。 一个轫致辐射光子所含有的最大可能能量可以与入射 电子的能量相等。最大能量(keV)在数值上等于使用的千伏峰 位(kVp)。
为了获得满意的能谱分 布,往往要加些滤过, 把低能成分去掉。
二、X射线质的改进——过滤板的作用
治疗机的分类 按X射线机球管电压和线束特点,基本分为: (1)接触治疗机:管电压20~50KV,治疗距离即靶到
皮肤距离10cm或更小,治疗深度仅为1~2mm。 (2)浅层治疗机:管电压50~150KV,HVL约为1~8mm铝,
治疗距离10~30cm,治疗深度一般到5mm。 (3)深部治疗机:管电压约150~300KV,治疗距离30~
对于能量较高的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由于电子的动能很高, 电子能量的大部分产生X射线,只有小部分产生热,所以高能电 子加速器一般不需要冷却装置。
辐射产生X射线,主要是两种方式:
(1)特征辐射 高速运动的入射电子与靶材料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相
互作用。内层轨道电子获得动能,脱离原轨道成为自由电子, 这时外层轨道电子发生轨道跃迁,补充到内层轨道的空位,并 以电磁辐射的形式辐射其能量。这一机制产生的X射线称为特征 辐射,其能量正好等于发生跃迁的轨道能级差。
(2)韧致辐射 高速运动的电子,靠近靶材料原子的原子核附近,由于

肿瘤放射物理学-物理师资料-4.8 放射源的种类及其照射方式

肿瘤放射物理学-物理师资料-4.8 放射源的种类及其照射方式
铯-137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射γ,其能量为单能, 为0.662MeV,半衰期为33年。距1mCi铯-137源1cm处,每 小时照射量为3.26R。因此,1mCi铯-137相当于0.4毫克 镭当量。
铯-137在组织内具有镭相同的穿透能力和类似的剂量 分布,其物理特点和防护方面比镭优越,是取代镭的最 好同位素。
放射源的种类及其照射方式
放射治疗用的放射源主要有三类:
(1)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 (2)产生不同能量的X射线的X射线治疗机
和各类加速器。 (3)产生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π
介子束及其它重粒子束的各类加速器。
基本的照射方式有两种:
(1)外照射:位于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 人体某一部位,称为体外远距离照射, 简称外照射。
第二节 近距离治疗用放射性同位素源
放射射线:α、β、γ 除镭外,放疗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均为人工放射性同 位素。 除钴-60和铯-137外,所有这些同位素只用于近距离照射。
一、镭-226源(226Ra)
镭-226是一种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它不断衰变为放射性 气体氡。其半衰期为1590年,临床应用的镭是它的硫酸盐,封 在各种形状的铂铱合金封套内。1毫克镭经0.5毫米铂铱过滤后, 距离镭源1cm处每小时的照射量是8.5R。其γ能谱复杂,平均 能量为0.83MeV。
(2)近距离照射:将放射源密封直接放入被 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人体天然腔内,如 舌、鼻咽、食管、宫颈等部位进行照 射,称为组织间照射和腔内照射,简称 近距离照射。
第一类放射源可以作为体内近距离、体外远距离两种照 射;第二、三类放射源只能作体外照射用。
近距离照射和体外Βιβλιοθήκη 射相比有四个区别:(1)近距离照射,其放射源活度较小(几个mCi~10Ci), 而且治疗距离较短(5mm~5cm)。

【优质】肿瘤放射物理学PPT文档

【优质】肿瘤放射物理学PPT文档

第二节 放射源的种类及照射方式
一、放射源的种类:
1、 γ、 β射线———放射性同位素。
2、普通X射线(KV级)——X线治疗机。 高能X射线(MV级)——加速器。
: 3、根据性质分类 X线与γ线 ——电磁辐射(光子射线) 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π介子束 重 粒子束等——粒子辐射(粒子射线)。
二、放疗的基本照射方式: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B.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C.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4.元素X是Y的同位素,分别进行下列衰变 过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R比S的中子数多2 D.R的质子数少于
上述任何元素
问答题:
• 1.23892U核经一系列的衰变后变为206 82Pb核, 问:
例如:正常的钴元素和镤元素表示为60Co和 234Pa,它们的同质异能素则表示为60Com和 234Pam等。
3、原子、原子核能级
基态:电子填充壳层时按照从低能到高能的顺序进行,以 保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基态。由于内 层电子对外层电子具有屏蔽效应,所以实际电子填充壳层 时,会出现能级交错,而不是按壳层顺序逐个填充。
解:将A0=111TBq,T1/2=5.27a,代入
0.693t
AA0et A0e T1/2
当t=5a,t=10a时,得
A5a 57.5TBq, A10a 29.8TBq 。
4、递次衰变和放射平衡
递次衰变:放射性核素转变为稳定核素时往往要经 过多次衰变才能完成,这种衰变称为递次衰变。衰变过程
中形成的核素系列称衰变系列。
例: 9 4T 9 3m c t 1/2 6 .0 h 2 9 4T 9 3 c (Eγ=0.141MeV)

肿瘤放射治疗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肿瘤放射治疗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放射生物学
37
细胞照射后的存活曲线-氧效应
38
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在分次照射 中的4个变化(4R)
肿瘤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致死性损伤
亚致死性损伤
潜在致死性损伤
肿瘤细胞的再增殖(Regeneration)
残存细胞加速再增殖、G0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
细胞周期再分布(Redistribution) G2



电子

中子
粒子辐射
质子
加 速

负π介子
重粒子LETຫໍສະໝຸດ LET远距离治疗 低
近距离治疗
射 线

远距离治疗
射 线
11
放射物理学及放疗设备
1. 电离辐射与物质作用 2. 放射源与放射治疗设备 3. 放射剂量单位 4. 放射治疗剂量学四原则
12
一.电离辐射和物质作用
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射线称为电离辐射线 电离是射线引起物质物理、化学变化及生物效 应的主要机制。 带电粒子辐射: α粒子、β粒子等 非带电粒子辐射:X射线、 γ射线、中子等
疗程时间 影响大
影响大
影响小
总剂量
影响大
影响大
影响大
放疗原则:以较小的分割剂量、在尽可能短的总疗
程内给予一定的总剂量。
照射(重要器官的保护)
Cancer Center 26 SUMS
三 高能电子束临床剂量学特点
射程深度与能量成正比; 一定深度内剂量分布较 均匀,超过一定深度后 剂量迅速下降; 骨、脂肪、肌肉对电子 线吸收差别不显著; 可用单野作浅表或偏心 部位肿瘤的照射。
电子束深度剂量曲线
放射物理学
27

肿瘤放射物理学4

肿瘤放射物理学4

镱-169
以电子俘获的方式产生49.8~307.7keV范 围的X射线和γ射线,其平均能量为93keV,半 衰期为32d。镱-169是由镱-168经中子轰击后 得到的,由于其中子俘获截面大,可产生高放射 性比活度的镱-169源。其剂量分布优于钯-103 和碘-125,由于其会产生308keV的光子,因此 不适合用作永久性插植。
二、铯-137源(137Cs)
铯-137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射γ,其能量 为 单 能 , 为 0.662MeV , 半 衰 期 为 33 年 。 距 1mCi铯-137源1cm处,每小时照射量为3.26R。 因此,1mCi铯-137相当于0.4毫克镭当量。
铯-137在组织内具有镭相同的穿透能力和类似 的剂量分布,其物理特点和防护方面比镭优越, 是取代镭的最好同位素。
三、钴-60源(60Co)
钴-60也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 为 5.27 年 。 其 放 出 两 种 能 量 的 γ 射 线 分 别 为 1.17MeV 和 1.33MeV , 因 此 γ 射 线 的 平 均 能 量 为 1.25MeV。在组织内的剂量分布也与镭源相似,可 以作为镭源的替代物,制成钴针、钴管等。由于其 放射性活度高,而且容易得到,因此在作近距离照 射时,多用作高剂量率的腔内照射。
七、近距离治疗用放射源的比较
常规和新近发展的近距离治疗用放射源,按 其 物 理 特 性 , 能 量 可 分 为 200keV ~ 2MeV 、 60keV~200keV、及小于等于50keV三段。
(1)200keV-2MeV能量段:所有同位素均为 镭的替代同位素,其物理特征是剂量率常数基本不 变,不随能量和组织结构的影响;在5cm范围内, 剂量分布基本遵守平方反比定律。但半价层随能量 降低显著减小。镭疗所建立的剂量学体系可移植到 此能量段的同位素。

放射源与放射治疗机ppt课件

放射源与放射治疗机ppt课件

二、X线治疗机
(一)、简介: 自1885年伦琴发现X射线,到四、五十年 代X线治疗机已处于全盛时期。
高速运动的电子在真空场中突然受到靶 物体阻击而产生X射线,利用X射线治疗肿瘤 的X线机则称为X线治疗机。 目前,在我国拥有放射治疗用X线治疗机 还为数不少,主要用于一些浅层肿瘤及一些 淋巴结的需要修补加量。
(二)、结构与原理
产生X射线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①电子源;②真空盒;③加速电场;④靶。 X线治疗机由球管、机架、治疗床、控制台、 高压发生器及整流电路和循环冷却装置等组成, 其核心部分是X线球管。
球管
◎整个球管密封于玻璃壳中,由阳极(靶)和阴极(灯丝)组成; 玻璃壳内须抽成真空 。
◎ 抽真空有两个目的:一是减少乃至消除电子在球管内加速过程 中与空气分子发生碰撞而损失能量;二是防止被加热到高温的灯丝在空 气中会很快氧化并熔断,从而提高球管的使用寿命。 ◎球管的阴极由灯丝、聚焦极和金属罩组成。 ◎ 灯丝经电流加热到高温后会有电子“蒸发”出来,故它通常用 钨(熔点3370℃)做成。 ◎灯丝旁的聚焦极起聚焦电子的作用。 ◎阴极与阳极间加有由高压发生器产 生的高电压,其产生的电场用以加速电子。 从高压发生器输出的电压是正弦交流电, 需通过一个整流器将它改成直流电以保持 阴阳极间电场方向的恒定,否则反向加速 的电子会熔断灯丝并无法形成极间电流以 产生X线。
1. 重建概念与方法 重建的概念是从两组不同视角投影定位片,经数学 重建处理后获取施源器、放射源或解剖结构的三维空间 位置坐标的过程。 数学重建方法有:正交投影重建法、不完全正交投 影重建法、同中心投影重建法、立体平移投影重建法、 变角投影重建法等。
2.柔性塑管施源器的特殊重建方法
针对柔细治疗塑管,有两种灵活、准确、 快捷的重建法: 描迹法(cather tracking) 描点法(points describing) 这两种方法都是把治疗管空间曲线的重 建先用折线近似,再用平滑函数 (smoothing fuction)拟合;不同之处是勾 画折线的方式不一样。

肿瘤放射物理学-第五章 放射源和放射治疗机

肿瘤放射物理学-第五章 放射源和放射治疗机

2019/10/14
4
• 近距离照射与体外照射的四个基本区别:
1、近距离照射,其放射源的活度较小,由几十个MBq(几 个mCi)到大约400GBq(10Ci),而且治疗距离较短, 约在5mm到5cm之间;
2、体外照射,其放射线的能量大部分被准直器、限束器等 屏蔽,只有少部分能达到组织。近距离则相反,大部分 能量被组织吸收。
2019/10/14
5
3、体外照射,其放射线必须经过皮肤和正常组织才能达到 肿瘤,肿瘤剂量收到皮肤和正常组织耐受量的限制,为 得到高的均匀的肿瘤剂量,需要选择不同能量的射线和 采用多射野照射技术。
4、由于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影响,在腔内组织间近距离照 射中,离放射源近的组织剂量相当高,距放射源远的组 织剂量较低,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远比外照射的差。
2019/10/14
6
二、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源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α、β、γ 三种射线。放疗主要使用 β和γ 两种射线,而且应用γ射线较多。
放疗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除镭以外都是人工放射 性同位素,并且除了钴-60和铯-137以外,所有这 些同位素只用于近距离照射。
2019/10/14
7
1、镭-226源(226Ra)
how x ray works.flv
2019/10/14
27
①X射线球管,里面包括阳极靶和阴极灯丝,真 空度为10-6~10-7托,真空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电子在 打击靶前损失能量,真空被破坏则X线球管也会损 坏;
②阳极由粗大的铜棒和小钨靶组成。钨原子序 数大,熔点高,作X射线靶很合适。铜散热快,能 及时传走靶上的热。
的电子的辐射损失要比质子大一百万倍),而重带电粒
201子9/10的/14 韧致辐射引起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

放射物理学.ppt

放射物理学.ppt
6、无污染
近距离后装治疗机
代现后装治疗机主要包括:治疗计划系 统和治疗系统。
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点:
1、放射源微型化,程控步进电机驱动; 2、高活度放射源形成高剂量率治疗; 3、微机计划设计。
模拟定位机
X线模拟定位机是用来模拟加速器或60Co 治疗机机械性能的专用X线诊断机。
作用:模拟各类治疗机实施治疗时的照 射部位及范围,进行治疗前定位。
放射物理学
——放射治疗常用放射源及其 物理特性
ludows
临床放射物理学: ① 放疗设备的结构、性能; ② 各种射线的物理特性、在人体内的分布规律; ③ 探讨提高肿瘤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受量的物
理方法。
一、放射源的种类
① γ、 β射线———放射性同位素
② 普通X射线(KV级)——X线治疗机。 高能X射线(MV级)——加速器。
光子的穿透本领有三种情况:
1、放射性同位素:通常用核素名+辐射类
型表示, 如60Coγ射线。 2、中低能X射线,通常用半价层表示。 半价层HVL:射线强度通过某物质减弱为入
射强度的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所需的厚度。如
1mmAL,0.5mmCu
3、高能X射线,通常用兆伏 (MV)表示, 如 6MV-X 线。
二、电离生物效应
一般指400kV以下X线治疗肿瘤的装置
• 原理: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于钨等重 金属靶,发生特征辐射、韧致辐射, 产生X线。
• 用途:主要用于体表肿瘤和浅表淋巴 结转移的治疗或预防性照射。
• 缺点:深度剂量低,皮肤剂量高;骨 吸收剂量高;易于散射,剂量分布差。
60Co治疗机
原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60Co发射出的γ 射线治疗肿瘤

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课件

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照射量(X)
照射量 (X)是X(r)辐射在质量为dm的空气中
放射源的种类
1、放射性同位素
放疗中主要用产生α、β、γ射线的放射性同位 素, 用γ射线居多,如钴-60、铱-192等。
2、X射线直线加速器
直线加速器是通过高能电子线打靶产生X射线, 主要用到的能量有6MV、8MV和10MV。
3、电子、质子及其他重粒子加速器
一般用到的电子线能量为4~25Mev,重粒子一
如60Coγ射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常用放疗设备
60Co治疗机 医用直线加速器 模拟定位机 CT 模拟定位机 近距离后装治疗机 其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60Co治疗机
作用:模拟各类治疗机实施治疗时的照 射部位及范围,进行治疗前定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T 模拟定位机
肿瘤的正确定位 提供照射野的剂量分布 产生数字模拟影像 帮助设计合适的照射野 在病人皮肤上标记等中心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电子对效应:
入射光子能量 大于1.02MV时,光 子可以与原子核相 互作用,使入射光 子的全部能量转化 成为具有一定能量 的正电子和负电子 ,这就是电子对效 应。在25~100MeV 的范围占优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放射治疗技术物理学基础PPT课件

放射治疗技术物理学基础PPT课件
第7页/共43页
(一)穿透作用
X射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
第8页/共43页
(二)电离作用
X射线损伤和治疗的物理基础
第9页/共43页
(三)荧光作用
X射线透视的物理基础
第10页/共43页
常用的放射线: 1、高能X射线 2、Co60γ射线 3、高能电子线 4、质子射线 5、中子射线
第11页/共43页

(一)穿透力强
第12页/共43页
(二)保护皮肤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 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之为 剂量建成效应 。
第13页/共43页
(三)骨和软组织具有同等吸收
第14页/共43页
•(四)旁向散射小 •(五)经济、可靠 •(六)缺点:
• 1、能量单一 • 2、深度剂量偏低 • 3、半衰期短,需定期更换放射源 • 4、放射性核素不断有射线释放,防护复杂,工作人员受量相对较大 • 5、存在半影问题,使野外的正常组织受一定的剂量影响
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
1MU=1cGy
• 戈瑞(符号:Gy):是用于衡量由电离辐射导 致的能量吸收剂量(简称吸收剂量)的物理单 位,它描述了单位质量物体吸收电离辐射能量 的大小。一戈瑞﹙1 Gy﹚表示每公斤物质吸收 了一焦耳的辐射能量。
第40页/共43页
• 高能X射线的作用 (透视、摄影、损伤、治疗) • 高能电子线的作用 (表浅、偏心、淋巴结) • 临床剂量学四原则 (准、均、高、低) • 高能X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因素 (射线的质、射野面积、源皮距) • 电子线的最大特性 (易于散射)
第30页/共43页
• 1、放射线的临床剂量学原则 • 2、高能X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
因素 • 3、60钴γ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复习版)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复习版)

肿瘤放射物理学1. 第5 页,两个例题。

例一计算氢气和氧气的每克电子数和电子密度。

解:例二计算水的电子密度和每克电子数。

解:2. 第12 页,放射平衡定义,条件。

答:放射性核素衰变,子母体间的放射性活度将保持固定的比例,这样一种状态称为放射性平衡。

3. 第13 页,制备人工放射性核素的途径。

1) 利用反应堆中的强中子束照射靶核,靶核俘获中子而生成放射性核;2) 利用中子引起重核裂变,从裂变碎片中提取放射性核素。

4. 第16 页,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三点结论;1) 电离损失近似与重带电粒子的能量成反比;2) 电离损失与物质的每克电子数成正比;3) 电离损失与重带电粒子的电荷数平方成正比。

5. 第17 页带电粒子与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三点结论。

1) 辐射损失与入射带电粒子的成反比;2) 辐射损失与成正比;3) 辐射损失与粒子能量成正比。

6. 第20 页,比电离:带电粒子穿过靶物质时使物质原子电离产生电子—离子对,单位路程上产生的电子—离子对数目称为比电离。

布拉格峰:重带电粒子束的比电离曲线和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尾部均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峰值,此峰值称为布拉格峰。

利用重带电粒子束(主要是质子和负π介子)实施放疗,可以通过调整布拉格峰的位置和宽度使其正好包括靶区,从而达到提高靶区剂量和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目的,这正是重带电粒子束相对光子、电子和中子束等所具有的计量学优点。

7. 第21 页,简答题: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答:1)X (γ)光子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而是首先把能量传递给带电粒子;2)X(γ)光子与物质的一次相互作用可以损失其能量的全部或很大一部分,而带电粒子则是通过许多次相互作用逐渐损失其能量;3)X(γ)光子束入射到物体时,其强度随穿透物质厚度近似呈指数衰减,而带电粒子有确定的射程,在射程之外观察不到带电粒子。

8. 第25 页,半价层关系式:HVL=ln2/ μ=0.693/ 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碘-125源
碘 -125 , 半 衰 期 59.6d , 射 线 能 量 27 ~ 35KeV , 平 均 能 量 28keV , 半 价 层 为 0.025mmPb。由于其γ射线的能量较低,适用 于插植治疗。通常做成粒状源,用于高、低剂 量率的临时性或永久性插植治疗。
六、新型近距离治疗用放射源
铯-137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射γ, 其能量为单能,为0.662MeV,半衰期为33 年。距1mCi铯-137源1cm处,每小时照射量 为3.26R。因此,1mCi铯-137相当于0.4毫 克镭能力和类似的剂量分布,其物理特点和防 护方面比镭优越,是取代镭的最好同位素。
(2)体外照射,其放射线的能量大部分被 准直器、 限束器等屏蔽,只有少部分到达组 织。近距离照射则相反,其放射线的能量大部 分被组织吸收。
(3)体外照射,其放射线必须经过皮肤 和正常组织才能到达肿瘤,肿瘤剂量受到 皮肤和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为了得 到高的均匀的肿瘤剂量,需要选择不同能 量的射线和采用多野照射技术。
铱-192的粒状源可以做得很小,使其点 源的等效性好,便于计算。半衰期为74.5d, 故铱-192源是较好的放射源,主要用于高剂 量率的腔内照射和组织间插植。距1mCi的铱 -192 源 1cm 处 的 每 小 时 照 射 量 为 4.9R , 铱 192源的半价层为2.4mmPb,是较容易防护 的放射源。
(4)由于受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影响,在腔 内组织间近距离照射中,离放射源近的组织 剂量相当高,离放射源远的组织剂量较低, 因此其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远比体外照射 的差,临床应用必须慎重,防止靶区内有剂 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近距离照射时, 其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受距离平方反比定 律的影响要比体外照射时大。)
镅-241
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半衰期为432.2a, 光子能量60keV。其在源中垂面的剂量分布 类似于铱-192,但其半价层值较小,易于防 护,加之其半衰期较长,有较好的性价比。
钐-145
常 做 成 与 碘 -125 相 同 的 规 格 , 用 于 组织间插植。它通过电子俘获产生38~ 45keV的特征X射线和61keV的微量γ射线, 平 均 能 量 为 41keV , 半 衰 期 为 340d 。 在 水中的剂量分布界于碘-125和镭的替代同 位素之间。
由于镭的获得困难,放射性强度低,只能 作近距离照射。长期以来,镭一直用作内照射。 但由于其半衰期过长,衰变过程中产生氡气, 若氡气逸出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其射线最高能 量可达3.8MeV,需要厚的防护层等缺点,所以 在医学上逐渐被钴-60、铯-137等人工放射性同 位素代替。
二、铯-137源(137Cs)
(2)近距离照射:将放射源密封直接放入被 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人体天然腔内,如 舌、鼻咽、食管、宫颈等部位进行照 射,称为组织间照射和腔内照射,简称 近距离照射。
第一类放射源可以作为体内近距离、体外远距离 两种照射;第二、三类放射源只能作体外照射用。
近距离照射和体外照射相比有四个区别:
(1)近距离照射,其放射源活度较小(几 个 mCi ~ 10Ci ) , 而 且 治 疗 距 离 较 短 (5mm~5cm)。
第二节 近距离治疗用放射性同位素源
放射射线:α、β、γ
除镭外,放疗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均为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除钴-60和铯-137外,所有这些同位素只用 于近距离照射。
一、镭-226源(226Ra)
镭-226是一种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它不 断衰变为放射性气体氡。其半衰期为1590年, 临床应用的镭是它的硫酸盐,封在各种形状的 铂铱合金封套内。1毫克镭经0.5毫米铂铱过虑 后,距离镭源1cm处每小时的照射量是8.5R。其 γ能谱复杂,平均能量为0.83MeV。
三、钴-60源(60Co) 钴 -60 也 是 一 种 人 工 放 射 性 同 位 素 , 其
半衰期为5.27年。其放出两种能量的γ射线 分 别 为 1.17MeV 和 1.33MeV , 因 此 γ 射 线 的 平均能量为1.25MeV。在组织内的剂量分布 也与镭源相似,可以作为镭源的替代物,制 成钴针、钴管等。由于其放射性活度高,而 且容易得到,因此在作近距离照射时,多用 作高剂量率的腔内照射。
镱-169
以 电 子 俘 获 的 方 式 产 生 49.8 ~ 307.7keV 范围的X射线和γ射线,其平均能量为 93keV , 半 衰 期 为 32d 。 镱 -169 是 由 镱 168经中子轰击后得到的,由于其中子俘 获截面大,可产生高放射性比活度的镱169 源 。 其 剂 量 分 布 优 于 钯 -103 和 碘 -125 , 由于其会产生308keV的光子,因此不适合 用作永久性插植。
四、铱-192源(192Ir)
铱 -192 源 是 一 种 人 工 放 射 性 同 位 素 , 它是铱-191在核反应堆中经热中子照射轰击 而生成的不稳定的放射性同位素,其能谱比 较复杂,平均能量为0.36MeV。由于铱-192 的γ射线能量范围使其在水中的指数衰减率恰 好被散射建成所补偿,在距离5cm的范围内 任意点的剂量率与距离平方的乘积近似不变。
第四章 放射源和放射治疗机
第一节 放射源的种类及其照射方式
放射治疗用的放射源主要有三类:
(1)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 (2)产生不同能量的X射线的X射线治疗机
和各类加速器。 (3)产生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π
介子束及其它重粒子束的各类加速器。
基本的照射方式有两种:
(1)外照射:位于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 人体某一部位,称为体外远距离照射, 简称外照射。
近十多年来,近距离治疗的较大进展是 开发使用光子能量位于23~100keV范围内 的放射性同位素。如钯-103( 103Pb )、镅241( 241Am )、钐-145( 145Sm )、镱-169(169Yb )等。
钯-103
开发于80年代初,主要用于永久性插植 治疗,对细胞倍增时间不足5d的肿瘤的治疗 不仅具有较高的生物效应剂量,而且治疗后 肿瘤的残存细胞数较少。钯-103的光子平均 能量为21keV,与碘-125的28keV接近,具有 易于防护的特点,半衰期为17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