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复习资料名解和大题(补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免疫系统
1、名词解释
垂体门脉系统赫令体 APUD
垂体门脉系统: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漏斗,并形成袢形窦状毛细血管网,称第一级毛细血管网.这些毛细血管网再返回结节部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下行入远侧部,再形成窦状毛细血管网,称第二级毛细血管网,由此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赫令体: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经轴突运送到神经垂体,一些分泌颗粒在轴突内或其末端可聚集成嗜酸性均质团块,称作赫令体。

APUD:是指散在于体内的一些内分泌细胞,其胞体内含胺或胺前体,并能在细胞内进行脱羧作用,产生胺或肽,具有这种特性的细胞统称摄取胺前体脱羧细胞,简称APUD细胞。

2、简述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

甲状腺分泌何种激素
甲状腺表面包被薄层结缔组织被摸,结缔组织深入腺实质将其分成小叶,其含有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滤泡是甲状腺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又单层的滤泡上皮细胞构成,滤泡腔内充满胶质。

功能:合成并释放T3、T4促进细胞氧化和能量代谢,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使血钙降低。

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降钙素。

3、举例说明含氮激素分泌细胞、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

1. 含氮类/肽类激素分泌细胞: 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体。

以及有质膜包被的分泌颗粒等。

分泌的激素含有氨基酸残基。

2. 类固醇类激素分泌细胞: 仅包括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的内分泌细胞。

细胞质泡沫状。

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管状嵴/脂滴丰富,无膜包分泌颗粒。

分泌的激素含类固醇类物质。

两类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特点比较
4、简述肾上腺的结构和功能。

肾上腺表面包以结缔组织被摸,少量结缔组织伴随血管和神经深入腺实质内,肾上腺实质由周边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构成。

皮质:1. 球状带: 位于被膜下方,细胞球状排列。

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能保Na+排K+,参与调节水盐代谢。

2. 束状带: 细胞束状排列并与被膜垂直,其间夹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该细胞是体内
典型的类固醇类激素分泌细胞。

其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并能妨碍免疫反应。

抑制炎症反应。

3. 网状带: 细胞网状排列,含有较多的色素,染色深。

网状带主要分泌雄激素能分
泌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髓质: 含有中央静脉和交感神经节细胞。

细胞团状或索状排列,其间有毛细血管。

髓质细胞分2种,即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前者细胞质内的颗粒比后者的小且染色浅。

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去甲肾上腺素能升高血压。

5、简述腺垂体中各种细胞的功能。

a.嗜酸性细胞: 含嗜酸性分泌颗粒,分泌蛋白质类激素。

* 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骨组织等生长。

若少儿时期缺乏则造成侏儒症。

* 催乳激素细胞: 分泌催乳素,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b. 嗜碱性细胞: 较大,含有嗜碱性、PAS(+) 分泌颗粒。

*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网状带细胞的分泌。

* 促性腺激素细胞: 分泌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前者促进生殖细胞的发育,后者促进性激素的分泌。

c. 嫌色细胞: 数量最多,细胞较小,有长突起。

不活跃。

6、视上核、室旁核、弓状核,各分泌什么激素
视上核、室旁核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弓状核分泌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
7、甲状旁腺分泌什么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第12消化系统
1名词:皱襞、绒毛、微绒毛、中央乳糜管
皱襞: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向腔内形成隆起。

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腔内形成的突起。

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是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中央乳糜管:在小肠绒毛中轴内有一条或两条毛细淋巴管,成为中央乳糜管。

主要转运肠上皮吸收的脂肪。

2试述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除口腔外,从内向外分为四层:
1、粘膜层:分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层
(1)上皮: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消化管两端,以保护功能为主。

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以吸收和分泌为主。

(2)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血管、神经、淋巴和腺体等。

(3)粘膜肌层:内环、外纵二层平滑肌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在食管和十二指肠段有腺体分布;在阑尾和回肠内可见到丰富的淋巴组织。

3、肌层:一般分内环、外纵两层。

骨骼肌:见于消化管两端。

平滑肌:见于消化管中段。

在两层肌之间分布有肌间神经丛。

4、外膜:分纤维膜和浆膜两种。

3试述胃底腺和小肠粘膜的结构与功能。

胃底腺由五种细胞组成为单管状或分支管状腺,分为颈部、体部、尾部。

1)主细胞(胃酶细胞)功能:1、分泌胃蛋白酶原盐酸激活成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2、凝乳酶(婴儿期分泌)
2)壁细胞(泌酸细胞)功能:①合成和分泌胃酸(盐酸);②分泌内因子。

能帮助维生素B12的吸收。

3)颈粘液细胞:功能:分泌粘液。

4)干细胞:可转变为壁细胞、主细胞或颈粘液细胞等。

5)内分泌细胞
小肠粘膜
1.上皮:小肠绒毛和肠腺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1)柱状细胞(吸收细胞)细胞呈高柱状,核位于基部,游离面有纹状缘。

功能:吸收作用
(2)杯状细胞:分泌粘蛋白。

(3)潘氏细胞:分布在肠腺的基底部,细胞呈锥形,胞质顶部充满粗大嗜酸性颗粒,能分泌溶菌酶
(4)内分泌细胞(5)干细胞:多位于肠腺底部,可分化增殖为其它上皮细胞。

2、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含肠腺、淋巴组织、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中央乳糜管)以及散在平滑肌等。

平滑肌的收缩使绒毛不断活动,以促进物质吸收和血液/淋巴的运行。

3.粘膜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4扩大小肠吸收面积的结构包括哪些
扩大小肠消化和吸收面积的三级结构包括:
1、环形皱襞(3x)
2、小肠绒毛(10x)
3、微绒毛(20x)
5小肠上皮由哪些细胞组成
1.上皮:小肠绒毛和肠腺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1)柱状细胞(吸收细胞)细胞呈高柱状,核位于基部,游离面有纹状缘。

功能:吸收作用
(2)杯状细胞:分泌粘蛋白。

(3)潘氏细胞:分布在肠腺的基底部,细胞呈锥形,胞质顶部充满粗大嗜酸性颗粒,能分泌溶菌酶
(4)内分泌细胞
(5)干细胞:多位于肠腺底部,可分化增殖为其它上皮细胞。

第13章消化腺
1、名词解释
泡心细胞胰岛窦周隙胆小管门管区肝小叶
泡心细胞:胰腺闰管的一端上皮细胞插入腺泡腔内,成泡心细胞,其为扁平或立方形细胞,染色浅淡.
胰岛:是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分布于胰腺腺泡之间.主要细胞有A/B/C/D/PP四类细胞,胰岛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调节碳水化合物等的代谢。

窦周隙: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间隙称为窦周隙。

窦周隙是肝细胞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

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连接面局部胞膜凹陷形成的血管。

一盲端起于中央静脉周围的肝板内,互相吻合成网,在肝小叶周围通入小叶间胆管。

门管区:相邻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称为门管区。

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肝细胞板、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界板组成。

2、试述肝小叶的结构。

定义: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肝细胞板、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界板组
1、中央静脉:壁薄,腔大,壁上有肝血窦开口。

2、肝细胞:肝细胞相互连接构成肝板或(肝索),肝板间为肝血窦。

细胞间有三种不同的功能面:血窦面、细胞连接面和胆小管面
3、肝血窦:分布在肝细胞索之间,腔大,不规则,基膜不完整,利于物质交换。

内有:Kupffer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一同参与肝脏的免疫活动。

4、窦周隙:是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窄小间隙。

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埸所。

内含:血浆、肝细胞的微绒毛、网状纤维和贮脂细胞。

5、胆小管:由相邻肝细胞膜局部凹陷而成,相互连成网状,汇入小叶间胆管。

3、从肝细胞的结构特点说明与其相关功能
《指南》P144
4、试述肝血窦和窦周隙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肝血窦:分布在肝细胞索之间,腔大,不规则,基膜不完整,利于物质交换。

内有:Kupffer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一同参与肝脏的免疫活动。

窦周隙:是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窄小间隙。

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埸所。

内含:血浆、肝细胞的微绒毛、网状纤维和贮脂细胞。

贮脂细胞的功能摄取和贮存维生素A 以及合成细胞外基质。

5、胰岛包括哪些细胞各有何功能
1、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使体内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2、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糖原合成,降低血糖,维持正常血糖浓度
3、D细胞功能:分泌生长抑素,调节A、B细胞的分泌。

4、PP细胞:分泌胰多肽,能抑制胰液分泌胃肠运动及胆囊收缩。

5、D1细胞:分泌血管活性肠肽促进胰腺泡和A,B两种细胞分泌。

6、肝细胞膜有哪三个功能面
血窦面/细胞连接面/胆小管面
7、胰腺的外分泌部的结构与功能。

1、腺泡:纯浆液性腺LM:细胞呈锥形,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有许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腺泡,中央有泡心细胞。

腺泡具有分泌的功能,分泌胰脂肪酶等组成胰液,对食物进行消化
分解。

2、导管:由闰管、叶内导管、叶间导管至主胰管;上皮由单层扁平逐渐过渡为复层柱状上皮。

导管分泌水和电解质,调节胰液的数量。

3、胰液:胰腺细胞分泌胰液,含胰酶。

~。

第14章呼吸系统
1、名词解释
肺泡孔肺小叶终末细支气管Ⅱ型肺泡细胞气血屏障肺胞隔
肺泡孔:相邻肺泡间彼此相通的小孔,可均衡肺泡内气体的含量。

肺小叶:每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

终末细支气管:
Ⅱ型肺泡细胞:呈立方形,数量多。

EM:细胞表面有微绒毛,胞质内含嗜锇性板层小体。

功能: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增殖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的潜能。

气血屏障:是肺泡内气体与毛细血管内血液进行交换时必须通过的结构。

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上皮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及血管内皮
肺胞隔:位于相邻肺泡上皮间的结缔组织,含毛细血管、弹性纤维、巨噬细胞。

2、简述气管管壁的组织结构
管壁由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三层构成。

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粘膜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和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小颗粒细胞)构成。

上皮基膜较厚,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富含纵行的弹性纤维、弥散淋巴组织和浆细胞。

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较多的混合腺。

外膜:由16-18个“C”形透明软骨环和结缔组织构成。

软骨环之间以弹性纤维构成膜状韧带连接;软骨环缺口处有弹性纤维和平滑肌束。

3、试述从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各段的结构变化。

4、试述肺泡的结构和呼吸功能的关系。

肺泡由单层肺泡上皮和基膜组成,相邻肺泡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称肺泡隔。

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其中(1)肺泡上皮:由I型和II型两种肺泡细胞构成。

I型肺泡细胞参与构成气血屏障,并能将吞入的表面活性物质和微小尘粒转运到肺泡外间质内,以便清除。

II型细胞能释放表面活性物质,其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从而协助肺泡的吸气和呼气作用。

(2)肺泡膈内的弹性纤维影响肺泡的弹性,从而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

(3)肺泡孔:是相邻肺泡间的气体通路,当某个终末细支气管和或呼吸性细支气管阻塞时肺泡孔起侧支通气的作用,防止肺泡萎陷。

(4)毛细血管内携带的CO2与肺泡内的氧气进行物质交换,促进呼吸。

第十五章泌尿系统
1、名词解释
滤过屏障髓袢致密斑球旁细胞
滤过屏障:概念:血管球cap内血液滤过到肾小囊腔内所要通过的结构。

组成:①有孔cap内皮②内皮细胞基膜③足细胞裂孔膜
髓袢:位于肾的隋放线和肾锥体内,由近端小管直部、细端和远端小管直部组成,以上三段
构成了一个“U”形袢状结构,称髓袢。

致密斑:由远曲小管近肾小体一侧的细胞特化成的高柱状细胞。

感受远曲小管内的钠离子浓度调节肾素的分泌
球旁细胞:由入球小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细胞特化形成。

结构:立方形RER Golgi发达
pas阳性分泌颗粒
2、请结合原尿形成的过程叙述肾小体的结构。

肾小体似球形,有极性:(血管极、尿极)由血管球、肾小囊组成。

血管球是入球与出球间一团蟠曲的有孔cap 。

EM:血管球由有孔的CAP构成。

无隔膜。

由于入球A压力较高,血液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从cap壁滤出生成原尿。

3、请比较肾小管各段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试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及其与重吸收的关系
近端小管:
①近曲小管
胞质嗜酸性强,游离面刷状缘,细胞界限不清,基部纵纹
微绒毛发达,,顶小泡,细胞侧突发达,质膜内褶发达
②近直小管
结构与曲部相似,细胞较矮。

质膜内褶、侧突、微绒毛不发达。

功能:
1.重吸收85%水和Na+ 尿素,
100%蛋白质和葡萄糖
2.分泌氢离子氨肌酐马尿酸等,
3.转运、排出血中酚红和青霉素
细段:管径细,管腔小,单层扁平上皮,胞质着色浅,结构简单,利于水和离子透过
远端小管:功能:1.重吸收水和N a+, 2.分泌H+ 、 K+、氨
①远直小管
上皮单层立方,腔大、壁薄,细胞嗜酸性弱,表面无刷状缘,细胞界限较清,基部纵纹明显,微绒毛少,质膜内褶发达。

②远曲小管
超微结构与直部相似,质膜内褶不如直部发达。

4、球旁复合体包括哪几部分个有何功能
(1)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和红细胞生成因子(2)致密斑:感受远曲小管内的钠离子浓度调节肾素的分泌(3)球外系膜细胞:在球旁细胞体的功能活动中起信息传递功能。

5、肾单位包括那些结构
6 比较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结构与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
1.生精小管的上皮由那两种细胞组成
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
2.精子形成定义和发育过程
是指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

精子发生包括三个阶段:①精原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精母细胞②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精子细胞③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

3.什么是血睾屏障其结构包括哪些
血睾屏障由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生精上皮基膜、CT和睾丸间质的有孔毛细血管内皮构成。

可阻止某些物质进出生精上皮,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还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而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4.支持细胞的光镜、电镜结构与功能
a. 长锥形,细胞核不规则,1~2个核仁明显。

细胞周边因有许多生精细胞镶嵌,所以细胞边界不清。

b. 细胞底部紧贴基膜,顶部可达管腔内。

c. 支持细胞富含G, SER, MT和LYS。

d. 有保护,支持,营养等作用。

女性生殖系统
1卵泡发育经过那几个阶段各段有何结构特点
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泡
1.原始卵泡:数量最多,体积最小,由一个中央初级卵母细胞和周围单层扁平卵泡细胞组成,卵泡细胞之间存在桥粒。

卵泡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

2. 生长卵泡:分为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两个阶段。

a. 初级卵泡:初级卵母细胞增大。

细胞器增多。

卵泡细胞立方,多层。

卵泡细胞之间出现考尔—爱克诺斯小体,在卵母细胞和和卵泡细胞之间出现嗜酸性的透明带。

出现卵泡膜。

b. 次级卵泡:初级卵母细胞直径达最大约 150μm。

粒细胞之间的间隙融合形成卵泡腔,内含卵泡液。

出现放射冠、卵丘和颗粒层。

次级卵泡外周的LCT分化成卵泡膜。

卵泡膜有2层,外层为CT,内层含膜细胞。

C.成熟卵泡: 卵泡细胞不在增大,在排卵之前48小时内,初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含大量细胞质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很小的第一极体后者随即退化消失。

次级卵母细胞开始第二次减数分裂,并停留在分裂中期,等受精后继续至完成
2黄体由什么细胞组成分泌什么激素分哪两类各存在多长时间
颗粒黄体细胞、膜黄体细胞。

孕激素、雌激素。

月经黄体、妊娠黄体。

两周、六个月。

3试述子宫内膜的结构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分哪几个期受什么激素调节
1. 上皮: 单层柱状。

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构成。

2. 固有层: 含大量子宫腺的CT。

子宫内膜的分层: 1. 功能层:为内膜上4/5。

由螺旋动脉支配,在月经期脱落。

2. 基底层:为内膜下1/5。

由直行动脉支配。

月经结束后修复内膜
增生期,雌激素。

分泌期,孕激素和雌激素。

月经期,同前。

4名词:
卵泡;由中央一个卵母细胞和包绕在其周围的单层或多层卵泡细胞组成。

排卵: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次级卵母细胞及透明带、放射冠随同卵泡液一起排出至卵巢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