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一、引言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音乐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恰当地引入民族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理解,已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民族音乐的特点、小学生音乐教学的现状以及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二、民族音乐的特点民族音乐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性强:民族音乐是在特定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各不相同。
2.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音乐凝聚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3.传承性强:民族音乐是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历经时间考验,保留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音乐元素。
4.多样性和包容性:民族音乐包含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和风格,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展现出多样性和包容性。
三、小学生音乐教学的现状目前,我国小学生音乐教学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导,忽视了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接触较少,缺乏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认识,使得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难。
此外,由于一些学校教师自身对民族音乐了解不深,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活力和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音乐素养。
四、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1.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通过举办民族音乐比赛、音乐会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2.融入民族音乐教材:《小学音乐教科书》中应增加民族音乐教材,引导学生学唱民族歌曲、演奏传统乐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开设民族音乐专题课程: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民族音乐课程,邀请专业教师传授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浅析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论文】
浅析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目前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和完善对策, 希望能够通过中小学音乐教学实现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民族音乐; 中小学; 音乐教育; 传承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 不同民族, 由于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不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艺术风格, 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历史长河中各自绽放异彩, 它们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还富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生活化气息, 是现代民族音乐艺术成长与发展的沃土。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 各中小学应当将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培养中小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因此, 对于广大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 如何在民族音乐传承视角下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是当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在如今多元化音乐环境背景下, 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网络音乐、流行音乐和外来文化音乐, 使得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缺乏对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意识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韩国、日本以及欧美各国的音乐文化作品大量涌入我国, 给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 仅12%的中小学生表示自己比较喜欢民族音乐, 其余学生则更倾向于流行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
可见, 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还面临着重重障碍, 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生, 甚至是个别音乐教师缺乏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专业发展全员远程培训,观看聆听一线专家精湛的讲解与答疑,与广大一线优秀的教师互动交流,让我获益匪浅,下面就中小学名族音乐教学谈几点我的认识与感受。
一、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所有的音乐元素,都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而民族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1、能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民族音乐教育一般包括民歌、戏曲、说唱和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现代音乐四个方面,他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
我国民族音乐,用旋律塑造意境,强调作品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给人带来启示、带来温馨、带来欢乐、陶冶心灵。
例如:我国的民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可谓世界第一。
民歌内容有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有反映劳苦大众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有歌颂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还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
如:《凤阳花鼓》这首歌,表达了淮河两岸人民在旧社会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又深受淮河洪涝之害,过着“身背花鼓走四方”的流浪生活。
江苏民歌《茉莉花》以细腻优美的音乐,反映出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图兰朵》的歌剧中公主的主题音乐。
河北民歌《小白菜》,形象地反映了旧社会幼女的悲惨生活,受后娘虐待,怀念亲娘的凄苦心情,激发学生对万恶旧社会的痛恨之心,唤起学生对新社会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3]我国的民歌讲究韵味,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节奏;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采。
我国的戏曲也同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而且其中还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不会欣赏这些美,不知道民族音乐中有这些珍贵的财富。
相反,对时下的流行音乐都兴趣十足。
他们的审美观念是建立在一个不健全的、狭小的、且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局限范围。
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国特有的宝贵文化资源,民族音乐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让学生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是小学音乐教师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一、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涵。
孩子们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旋律,还能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民族音乐还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如何传承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理解。
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积极挖掘和传承民族音乐的精髓。
学校图书馆和音像室可以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录音和视频资料,供学生们观摩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可以邀请一些民间音乐大师或特长教师来学校指导,传授民族音乐演奏技巧和表演经验。
可以在音乐课上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组织学生们学习民族舞蹈,学习演唱民族歌曲,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等。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可以通过校园音乐会、课堂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民族音乐呈现给更多的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三、发展民族音乐的创新探索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民族音乐的创新探索,以适应当代学生的审美需求。
要注重对民族音乐的挖掘和创新,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的民族音乐作品。
可以组织一些学生选修社,让学生自主创作一些新颖的民族音乐作品,以诠释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结合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创新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民族音乐在小学中的应用
民族音乐在小学中的应用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和推广,各种各样的民族音乐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精华所在,它在音乐方面具有高尚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价值。
在小学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培养认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小学是知识启蒙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接受到的音乐教育,不仅要传递音乐的艺术魅力,更需要传递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因此,通过民族音乐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家文化的自觉认同和价值意识是图引导青少年正确发展的关键。
在音乐教育中,老师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以此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情和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二、促进小学生文化交流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在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窗口。
在小学教育中,通过了解其他地方的民族音乐,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和谐发展。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展开与他人的文化交流,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和尊重,学会包容文化的多样性。
三、培养学生音乐综合欣赏能力民族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小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综合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音乐形式、中外文化的对比,从而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欣赏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和魅力。
同时,让学生理解每种音乐背后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和热爱。
四、促进学生艺术创新和个性化发展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对于小学生的艺术创新和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创作某一种风格的音乐曲目,在创作中体会音乐艺术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和个性发展。
另外,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加入各种非传统乐器的演奏,例如口风琴等,更加丰富民族音乐的表现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热情和体验。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Ⅰ. 导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天赋和兴趣的关键时期。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
Ⅱ. 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1. 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其融入音乐教学中,有助于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通过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能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学生接触到的音乐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而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自己的根源和归属,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
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表演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Ⅲ. 民族音乐教学计划的设计1. 选定适合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制定民族音乐教学计划时,教师应仔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民族音乐作品。
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课程要求,选择不同风格和难度的作品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些节奏简单、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作为教学材料。
2. 组织民族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民族音乐表演,通过唱、跳、演的方式体验和传达民族音乐的激情和魅力。
学生参与表演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3. 结合民族舞蹈教学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常常是相辅相成的。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民族舞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感受民族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是指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情感、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意义、目标和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承民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独特的调式、旋律和节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感受能力。
传承民族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演唱民族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认同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传承民族音乐可以促进中华民族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学习和演唱民族音乐,学生可以启发创造力,培养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能力,为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选用适合学生认识和演唱的民族音乐曲目。
根据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发展水平,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易于理解的民族音乐曲目,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接受和理解。
要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民族音乐的演唱和创作中来。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合唱、合奏或设计小型形式的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要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文化解读和背景介绍。
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
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开展民族音乐的实践活动。
比如参观民族音乐演出、与民间音乐团队合作等,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摘要:民族音乐蕴藏着民族发展的心血与结晶,同时也是民族社会文化背景与历史人文风俗的体现,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人民族音乐能够提升初中的审美意识与艺术鉴赏能力,对于中小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族音乐;中小学;音乐教育;作用民族音乐作为我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下的民族文化瑰宝,由于受到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以及风土人情不同等因素影响,使各民族音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具备强烈的时代烙印和生活气息,同时其所具备的民族特色是民族音乐中最耀耀生辉的音乐教育资源。
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中不仅要面临创新、发展等问题,同时也要承担起培养中小学生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情操的重任,将可以反映出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达成培养中小学生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情操的目标,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1培育中小学生民族审美观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发展中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例如,彝族、苗族的民族音乐作品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清新动人的感受,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中均含有十分丰富的审美思想,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也具备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正确的审美情趣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将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教育资源,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更好地体验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深入了解民族音乐背后的风土人情、创作背景,以此提高中小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从而在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以音乐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2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富有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将民族音乐作为交易资源,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传承以及发展。
同时,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为此,通过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教育,开拓了一条弘扬、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摘要: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音乐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并引起社会普遍重视。
通过音乐培养学生情商,不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探讨并追寻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特点开展教学,丰富音乐课堂。
所以,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们将各司其职,并采用灵活多样的音乐教学策略,以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音乐教学中获得全方位训练与培养机会,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与更高的起点。
关键词:民间艺术;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引言:我国民族民间歌曲,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中国的民族民间声乐文化类型多元,体裁广泛,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声乐上都具有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
在中小学生音乐课堂上,该校将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民间歌曲艺术的声乐课堂教学力度,在民族传统音乐基础理论研究与声乐教学实际教育等问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不但能够让广大中小学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歌曲艺术的声乐教育技术,同时它也是培养广大中小学生民族素质、了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1、培养民族审美观众所周知,中国共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生活在地理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各个少数民族的声乐艺术也各具特色。
例如:维吾尔族、蒙古族等的民族音乐艺术,都较热情奔放;苗族、彝族的传统民族音乐,也比较清新。
而传统民间教学艺术,在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念上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之后,学生们将会利用网络与书籍查阅民族音乐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其民族审美观念也会逐步完善,从而领悟到中华民族器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并由此促进学生在精神上的升华,其民族审美艺术欣赏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2、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民间音乐美术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室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继承与弘扬。
民族民间器乐教学艺术教育,是中华民族器乐文化艺术教育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近五千年以来,劳动人民思维、才智结晶。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而在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也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究竟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和效果。
一、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我国的各个地方,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而了解和学习这些民族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
民族音乐教育也可以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入民族音乐元素,比如通过举办民族音乐比赛、组织民族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不同民族的韵味和风情,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二、民族音乐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将民族音乐与常规的音乐课程内容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在教学《茉莉花》这首歌时,可以介绍这是我国民间传统音乐,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首歌的由来、演唱艺术特点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民族音乐来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比如音高、节奏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举办音乐表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和表达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在表演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民族音乐的演出,比如舞蹈、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学生不仅可以欣赏民族音乐的魅力,还可以通过表演来学习和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通过举办这些表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而且,通过表演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有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国内的民族音乐发展并不乐观,中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也缺少足够的兴趣,政府、社会、学校、教师等多种因素形象着民族音乐的发展,要让传统的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得以长足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少数民族音乐,是一种少数民族把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通过曲调和唱词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是一个族群符号的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民族音乐伴随着他们劳动生产、社交、娱乐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1、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需要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发扬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精神决定着民族的兴衰,我国的文化思想与民族信仰是与民族音乐一脉相承的,民族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运用情感体验,了解民族精神在音乐里的存在,使民族意识得到强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日益密切,这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于现在的中小学生,他们口中唱的音乐基本为流行歌曲,而民族音乐则没有收到学生的追捧,即使是音乐课堂,他们所学也鲜有民族民间音乐,那些经典的民族音乐在被忽视中渐渐消失。
民族音乐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支点,它的发展既是对民族音乐传承的需要,更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扩大审美文化发展的需要各地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组成了我国的民族音乐,他们各自表达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审美习惯与审美观也是不同的。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风格与特点也不一样,在表达方式与节奏上也有并不一样的特色。
然而很多青年人都青睐于流行音乐,缺乏民族音乐知识,审美观范围也就相对狭窄,更为严重的行为就是对明星的刻意模仿。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1. 引言1.1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开阔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民族音乐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能力。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该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教育,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的背景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是当前音乐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民族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对于小学生而言,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不仅有助于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渗透程度和方法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难以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知有限,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
有必要对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推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和应用。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深入挖掘和探索,可以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了解民族音乐的地域特点、乐器演奏方式和曲调特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
浅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2021年第16期45艺术纵横浅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高彩玲一、近年来,随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所有人的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民族文化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在这个阶段,许多我们的研究人员都在研究对国家音乐文化的实时分析,也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全国音乐文化也正同时发展,为了使音乐教育系统更完美、更理性,必须扩大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并从中获得更好的元素。
把国家音乐纳入初级教育的工作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同时还有一些缺点需要克服。
二、民族音乐的特性(一)丰富性我国浩土无疆、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而各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进而衍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二)不确定性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播方式都是口口相传,尤其是不少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音乐大多是由老人教给下一代,因此,当这些音乐被播放时,很容易改变它们,甚至老师也会根据他们的情绪或对音乐的理解来调整国家音乐,这些创新不断地添加到国家音乐中。
当然也在随着时代而发展,也就形成了它的不确定性。
(三)通俗性鲁迅先生已经说过第一首曲子是触声作品第一支乐队是由劳动完成的古典音乐的内容从人们对工作的体验中反映出一个非常不同的方面,使人们对自己真实的处境产生了想法和感觉。
因此传统民族音乐是如此易于理解和被普通工人所接受和欣赏。
(四)实用性民间音乐在他们工作的第一年开始,因此它们有一定的用途,例如工作歌曲,这些歌曲现在已经或多或少地从类似的音乐中继承下来,直接表达了工人的理想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把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一)传承民族音乐民俗音乐教学已纳入小学教育课程,旨在通过正规学习纠正对民俗音乐的误解,学生通过正式的学习,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多样性及其背后的概念,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这些深层的内容,理解这些要素的人才能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知道每种音乐都代表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音乐代表的也是本族文化。
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
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摘要: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是的,民族文化来自于民间,象征着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兴则民族兴,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而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音乐教育的初始阶段,是音乐素养形成的启蒙阶段。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课堂。
一、民族音乐的概念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概况(一)民族音乐的概念民族音乐,[1]通俗来说就是中国特殊民俗文化所孕育而成的音乐体裁、音乐形式、音乐风格,它产自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能够充分表现民族生产劳动, 反映出人性内涵和生活气息,记录不同民族和时期的社会生活特征,能够流传至今的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无一不是符合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气质与神韵,汲取了各民族文化中最美的部分,满足了人们的固有的审美理念,符合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被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及地方民歌、民乐、戏曲等音乐作品的总称。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概况1.民族音乐在教材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小学人音版教科书第一到十二册为例在调查研究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在增加,意味着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以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为例,纵观一至六册教科书中民族音乐部分在乐曲总数中的比重,如下图1-1所示,第一二册教材乐曲总数分别为32首和34首,民族音乐部分各占5首。
可见一年级就开始加入了民歌学唱和民族音乐欣赏内容,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足以证明低年级的民族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从第四册起,民族音乐的比重有了明显的增加。
而在整个三年级音乐课程中民族音乐的学习不论是从内容上、风格上还是数量上,在整个的小学阶段都是最丰富的,其中民族歌曲学唱中有4首非常经典的民歌;民谣两首;新民歌1首;民乐欣赏曲8首和若干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和乐曲。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音乐教育具有美育和文化教育功能,以音乐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提升音乐鉴赏和创造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旨在帮助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标。
本文尝试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希望本研究观点可供参考。
标签:小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引言中国音乐具有丰富多样的类型和独特的时代印记,而民族音乐始终是我国音乐发展历程中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
小学音乐教学中,将带有民族印记的民族音乐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是弘扬民族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路径,如民族歌曲、民间歌舞、戏曲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来说意义颇深。
但是当前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力度不足,具体的教学指导方法需要教师开展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1 当前小学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1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随着我国的逐步开放,国外的音乐作品大量涌入中国,传播范围比较广泛,这也给我国的民族音乐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
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西方音乐教学,西方音乐教学系统在我国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反倒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工作重视不足[1]。
1.2音乐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民族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这也要求音乐教师对于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有充分的认识。
当前,小学音乐教师整体素质有待加强,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师数量较少。
很多专业的音乐教育学院因此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加大了对于民族音乐教师的培养力度,这对于未来民族音乐教师水平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3民族音乐的教学系统不够完善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关于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比较片面,只是涉及简单的民族歌舞学习,关于民族乐器以及戏曲的教学内容比较少,这使很多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掌握严重不足。
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往往只是穿插在其他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完整的体系,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没有建立起准确的概念,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落实和开展课题研究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落实和开展课题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音乐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民族音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传递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素养的重要载体。
小学阶段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和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成为当前音乐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难点问题及解决方向、开展民族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小学阶段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而国内的小学教育多以汉族文化为主导,民族文化教育的缺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民族音乐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和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向1. 对于学生而言,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存在着巨大的代沟,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有限。
2. 对于教师而言,由于自身缺乏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在教学中无从下手,甚至是误导学生。
3. 对于课程而言,民族音乐的选材问题,以及如何将民族音乐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解决方向:1. 界定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鼓励学生对民族音乐有兴趣和探索,适度的引导学生进行古典民乐、民族舞蹈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化氛围。
2. 教师需提高民族音乐方面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透过音乐传递自己对文化的认知和了解,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让自己目睹其博大精深之美。
3. 选择适当的民乐作品,尽量选取曲风简单、旋律优美、易于接受的音乐,预先为学生讲解民族音乐的背景和文化,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如闯关、集体创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开展民族音乐课的教学方法1. 借鉴情境教学法,采取情感化,情景化教育方式,利用场景设置,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生活氛围,让学生根据情境理解和感受音乐。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学习——以民歌教学为例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学习——以民歌教学为例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目前的音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民族音乐则代表了国家的民族精神。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有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构成了一个丰富而深刻的音乐体系。
中国民族音乐也随之成为了被世界高度认可的艺术形式。
因此,传承和学习民族音乐是非常关键的。
而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阶段,学习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十分重要。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民族音乐相关知识,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本文将分析中国民族音乐现状,并以小学的民歌教学为例,来谈一谈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学习。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承;小学教育;民歌教学1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上下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而民族音乐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汇集了我国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智慧,风格迥异,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随着时代变迁和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其他国家加强了交流,经过长时间的交融,流行音乐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受到了喜爱,如今青少年儿童也开始被外来音乐所吸引,对其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民族音乐。
长此以往,他们的民族意识将会淡化,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
自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开设了音乐教学课程,而小学教育处于基础地位,不容忽视,小学生作为未来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必须要在这一阶段重视民族音乐相关知识的传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建立我国完备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是刻不容缓的。
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包含了民歌、器乐、舞蹈、戏曲等多种类别,每一种都是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所创造出的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
其中,中国民歌是中国民族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部分,是民族音乐的重要载体。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一)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在民族音乐传授的过程中,老师要明确地知道,不仅仅只是授课,而是要让小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音乐中的民族精神,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让他们能够发展的更成熟。
另外,目前小学生们仍然没有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他们过度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荣誉感淡化,这些问题出现的初期都需要老师去正确的引导,加强他们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
表演在音乐教育中是非常好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安排民族音乐的鉴赏课程,小学生们可以通过欣赏和对音乐的分析,将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用词汇或者绘画表达出来,对于学生们的展示,教师应当在鼓励的基础上加上客观的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关于音乐的演出或者比赛,通过学生们比较喜欢的形式来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精髓。
(二)对学生民族文化培养的作用民族音乐不仅是象征着各民族文化,更是整个中国文化的象征,如果这些民族音乐都不存在,那么国家的音乐教育也就失去了其价值。
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存在,小学生刚刚接触音乐,对它的概念和认识还很模糊,所以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爱国品质。
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中,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生们在经过系统的民族音乐学习之后,不但可以了解民族音乐,还可以进一步的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民族的热爱。
除此之外,由于民族音乐大部分简单易懂,有了这些音乐基础,对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对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作用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爱国精神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担起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重任。
例如,无论哪一版音乐教材的第一章必然是国歌,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
学校可以不定期安排一些围绕民族音乐相关的比赛或者活动,来提高学生们在民族音乐方面的兴趣。
还可以组织集体合唱比赛,并对于表现出出色的集体当众进行表扬和鼓励。
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一、引言民族音乐是每个国家独有的文化遗产,记录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旨在促进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1. 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象征,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学生能够了解和自豪自己的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增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民族音乐文化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民族音乐文化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的珍贵财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有助于保护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通过小学音乐教学,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可以保护和发展我国独有的音乐文化遗产。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方式1. 课堂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曲目,让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曲目,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和音乐剧表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自己的音乐能力和表演技巧。
3. 文化体验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音乐学校、剧院或音乐厅进行参观和交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民族音乐不仅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赞赏。
它在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了某些难以避免的问题。
本文就从民族音乐对当代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作用进行论述,以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教育;民族精神;美育;德育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着56种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瑰宝。
但受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的盛行,西方、日韩音乐的冲击,港台流行音乐的推波助澜,使得很大一部分大中小学生趋之若鹜。
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追星与成立“粉丝团”的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却越来越少;中小学生迷恋超级女生,快乐男生,却对我们民族音乐知识知之甚少;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犹如在夹缝中生存。
李岚清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说:“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艺术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
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它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用。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
因此要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重视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他。
而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就是民族音乐,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具有非常鲜明民族特征,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
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小学中开展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欣赏,演唱或演奏民族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从小树立学生民族荣辱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如在小学的音乐课本中,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音乐课本的首课都必须有我宣传爱国情怀的歌曲,而且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会唱。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音乐本身的创作特点,引导学生自豪、严肃、情感真挚的演唱,并呼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且当代的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多来自父辈和老师的传授。
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不同文化的冲击,难免会给他们造成歪曲的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苏武牧羊》、《满江红》等古曲让学生了解历朝历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的忧国忧民精神。
音乐是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而且比起直白的言语它更能起到激奋人心的作用,所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是我们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明确知道我们的教育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而不是专业教育。
而且,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当代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过分追求自我价值、集体观念淡漠等问题,所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通过民族音乐的深层内涵来影响学生的品德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品格和思想境界。
卡尔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
[2]所以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例如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欣赏的曲目进行教学,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对乐曲的乐段进行讲解分析,学生通过聆听,然后可以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途径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要加以鼓励和给予客观评价,并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如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中歌曲《小熊过桥》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团结合作,去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及形象,体验小熊勇敢战胜自己的精神。
在音乐课通过歌曲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现了思想教育与民族音乐艺术的统一性。
另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开设合唱队、民乐队、舞蹈队等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而且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更好的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一些以民乐办学特色的小学校发现参加民乐团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文化学习方面都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如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由此可见,通过用陶冶、隐性、深入学生灵魂深处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于直接采用灌输、显性、表面化的方式。
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民族音乐情感教育艺术的优势。
三、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及民族音乐感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柯达伊认为,如果没有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所有的音乐教育就毫无意义,就只能是为外国音乐提供一个“容器”而已。
[3]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泱泱大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有驾驭中国民族音乐教材又能脱离教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能力,且本身必须热爱民族音乐,熟悉民族音乐,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和强烈的弘扬民族音乐精神的使命和热情,才能保证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正常进行。
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地音乐教材中也都增加了乡土教材的内容,这表明编写教材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就是要从小学音乐教育做起。
所以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通过了解各个民族的歌舞、器乐等知识来了解我国的各个民族的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应试着让学生大量演唱如《茉莉花》,《鄂伦春族小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耳熟能详民族歌曲,然后通过学习、了解、分析各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征、调式特征、结构特征和音乐材料发展的基本手法等等,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会使用他们所熟悉的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中国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利用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比如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律动,声响,身势等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最后让学生通过打击乐器有感情的表演。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优秀作品是中小学生必须了解和熟悉的音乐常识,不仅可以扩大了他们的人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了浓厚的民族音乐感情。
但是,学生在欣赏这类乐曲时,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加上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不熟悉,因此难免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无法产生共鸣。
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欣赏的最终目的是要锻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表达的情感及内容。
如在讲授《二泉映月》的欣赏课时,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阿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到在那世态炎凉的时代里阿炳一生极为悲惨,4岁丧母,自幼随父当道士并学习音乐,在创作《二泉映月》时已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艺乞讨为生。
这首乐曲作者运用了“鱼咬尾”连环扣的创作手法,体现出民族音乐的特色,旋律悲怆、跌宕、委婉,曲调忧伤、凄凉、缓慢,表达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
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中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和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把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学习民族音乐艺术的过程中。
四、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随着社会上一些“选秀活动”的盛行,“快男超女”成为了中小学生的追捧对象。
由于网络的发达,网络歌手应运而生,铺天盖地的网络歌曲也迎面而来,另外外来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也使受现代教育的青年一代沉迷其中,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的学生几乎都会唱《老鼠爱大米》、《有没有人告诉你我很爱你》、《好姑娘》、《东风破》、《香水有毒》等爱情流行歌曲。
可当问及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是谁时,却很多人都不知道。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觉得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很老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流行歌曲,它的旋律优美,歌词通俗易懂,但是流行音乐大多以渲染爱情为主题,而小学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阶段,还不能很好的去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如果引导不正确的话容易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如早熟,早恋等。
柯达伊认为,好的鉴赏力不是靠遗传获得的,而需要认真培养。
[4]中小学阶段正是人的成长的敏感时期,也是艺术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通过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等能力。
如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受美的意境,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我国的各种地方戏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方戏曲的风格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戏曲中生动的角色表演等提高学生分辨美的能力,如京剧被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并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智斗》、《儿行千里母担忧》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从将京剧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举措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感到焦虑,因此这一决议的出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北京京剧院院长王XX在接受《中国教育报》的采访时说:“京剧是中华民族戏曲表演艺术的代表,是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艺术。
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体现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学习京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