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眼镜技术详解
3d眼原理
![3d眼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f046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e.png)
3d眼原理
3D眼镜的原理是通过不同的光路设计,使得我们的两只眼睛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这种立体感是通过视觉系统中的深度感应机制实现的,即当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有一定的差异时,大脑会将它们合成为一个立体的图像。
具体来说,3D眼镜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一种是极化光技术,另一种是红绿/红蓝滤光片技术。
在使用极化光技术的3D眼镜中,屏幕上的图像会根据不同的方向进行极化,其中一只眼睛的镜片只允许通过垂直极化的光线,另一只眼睛的镜片只允许通过水平极化的光线。
这样,每只眼睛只能看到属于它们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而在使用红绿/红蓝滤光片技术的3D眼镜中,屏幕上的图像分别用红色和绿色(或红色和蓝色)滤光片过滤,其中一只眼睛只能看到红色(或蓝色),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绿色。
这样,我们的两只眼睛感知到的颜色有所不同,从而产生立体感。
无论是哪种技术,关键在于通过改变每只眼睛看到的图像,刺激视觉系统中的深度感应机制,让大脑产生立体感。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佩戴3D眼镜才能真正体验到立体影像。
3D影院眼镜原理
![3D影院眼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bb32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0.png)
3D影院眼镜原理
3D影院眼镜原理:
在3D影院中观看电影时,我们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镜才能体验到立体的效果。
这些眼镜通常采用了一种称为“极化技术”的原理。
极化技术利用了光的物理特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动方向决定了光的偏振状态。
一般情况下,自然光中的光波是无序的,它们在各个方向上偏振混杂在一起。
而在3D电影中,我们希望能够将不同的图像分别传送到左右眼,这就需要对光的偏振状态进行特殊处理。
在3D眼镜中,通常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偏振方向的偏振镜片。
一种是左眼用的偏振镜片,它的偏振方向和电影屏幕上左眼图像的偏振方向垂直。
另一种是右眼用的偏振镜片,它的偏振方向和电影屏幕上右眼图像的偏振方向垂直。
当我们佩戴眼镜观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图像经过特殊处理后以两种不同的偏振方向进行显示。
左眼图像的偏振方向与左眼用的偏振镜片垂直,此时只有左眼用的偏振镜片能够使这部分图像进入我们的视野;同样地,右眼图像的偏振方向与右眼用的偏振镜片垂直,只有右眼用的偏振镜片能够使这部分图像进入视野。
通过这种方式,左右眼分别接收到了屏幕上不同的图像,并在大脑中合成为一个立体的画面,从而呈现出3D效果。
同时,
其他方向的光经过了偏振镜片的过滤,几乎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避免了光的干扰。
总的来说,3D影院眼镜利用偏振技术,将电影屏幕上的不同图像以不同的偏振方向显示,并通过眼镜的过滤功能使左右眼分别接收到对应的图像,从而让观众体验到逼真立体的效果。
3d快门眼镜原理
![3d快门眼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e15d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e.png)
3d快门眼镜原理
3D快门眼镜原理是一种用于观看3D影像的眼镜技术。
它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快门技术,通过在眼镜的两个镜片上放置液晶屏幕来实现。
当观众观看3D电影或游戏时,眼镜会根据影像信号控制液晶屏幕的开关状态。
在3D影像中,画面被分为左右两个视角。
当左眼需要看到画面时,眼镜中左侧的液晶屏幕会打开,允许光线透过,让观众的左眼能够看到画面;与此同时,右侧的液晶屏幕会关闭,阻止光线透过,避免观众的右眼看到画面。
当右眼需要看到画面的时候,相反的情况发生:右侧的液晶屏幕打开,左侧的液晶屏幕关闭。
通过快速的开关,左右眼睁开和闭合的次序会频繁交替。
这样,观众的两只眼睛在极短的时间内接收到了不同的画面,从而产生了3D立体效果。
这种快门原理与3D的成像原理密切相关。
由于左右眼睛分别接收到了不同的画面,观众的大脑会将这两个画面进行合并,产生出立体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戴上3D快门眼镜后能够看到3D影像的原因。
3D快门眼镜的技术在现今的3D电影院和家庭影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种技术,观众可以在观看电影或玩游戏时,感受到更加逼真的画面效果和立体感。
同时,这种技术对人眼并无危害,可以放心使用。
三d眼镜原理
![三d眼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b977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8.png)
三d眼镜原理三D眼镜原理。
三D眼镜是一种可以让我们在观看电影、玩游戏或者欣赏图片时,获得更加真实、震撼的视觉体验的装备。
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三D眼镜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三D眼镜的原理是基于人眼的立体视觉。
人眼是由两只眼睛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头部的两侧,这就决定了我们能够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
当我们看到同一个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它们所观察到的景象也会有所不同。
这种不同的景象会通过视觉神经传输到大脑中,大脑会将这些不同的景象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立体视觉。
三D眼镜的原理就是利用了人眼的这种立体视觉原理。
它通过特殊的技术,让我们的两只眼睛分别看到不同的影像,从而产生了立体的效果。
具体来说,三D 眼镜采用了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影像的原理。
在观看三D影像时,左眼和右眼会分别看到不同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的整合后,就会形成立体的效果。
那么,三D眼镜是如何实现让左右眼看到不同影像的呢?这就涉及到了三D 眼镜的两种主要技术,一种是极化技术,另一种是快门技术。
在极化技术中,屏幕上的影像会被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分别使用不同方向的偏振光,然后通过戴在眼睛上的三D眼镜,让左眼只看到左半部分的影像,右眼只看到右半部分的影像。
而在快门技术中,屏幕上的影像会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快速切换,同时眼镜也会以相同的频率进行快速开关,从而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影像。
除了极化技术和快门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也可以实现三D效果,比如红蓝滤光片技术。
不同的技术有着不同的优缺点,但它们的核心都是让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总的来说,三D眼镜的原理是基于人眼的立体视觉原理,通过让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来产生立体效果。
不同的技术可以实现这一原理,从而让我们在观看电影、玩游戏或者欣赏图片时,获得更加真实、震撼的视觉体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你对三D眼镜的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快门3d眼镜原理
![快门3d眼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0bc6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f.png)
快门3d眼镜原理
快门3D眼镜的原理是利用屏幕上的快速切换来实现立体视觉
效果。
这种眼镜通常与特殊的3D电视或电影屏幕配合使用。
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会交替切换成左眼和右眼的图像,而快门
3D眼镜会根据屏幕的切换频率迅速打开和关闭左右眼的镜片。
当屏幕显示左眼图像时,快门3D眼镜会打开左眼镜片,只让
左眼看到图像。
而当屏幕显示右眼图像时,快门3D眼镜会迅
速关闭左眼镜片,并打开右眼镜片,只让右眼看到图像。
这样,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内容就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
为了确保眼镜和屏幕之间的同步,快门3D眼镜通常使用无线
信号或红外线技术与电视或电影屏幕进行通信。
屏幕会发送一个信号来告诉眼镜何时打开和关闭镜片,以适应屏幕上的图像变化。
快门3D眼镜的原理不仅适用于电视和电影屏幕,也可以用于
虚拟现实设备和游戏机。
通过迅速切换左右眼的镜片,它可以让用户在虚拟现实世界或游戏中体验到更加逼真的立体效果。
3d眼镜是什么原理
![3d眼镜是什么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3c9b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e.png)
3d眼镜是什么原理3D眼镜是一种用于观看3D影片、游戏和图像的设备。
它通过特殊的技术和原理,让观众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立体的影像。
下面将详细介绍3D眼镜的工作原理。
人眼感知视觉的原理和3D眼镜的工作原理有着密切关系。
人眼具有立体视觉能力,即通过两只眼睛分别观察同一物体,脑部会将两个视角的图像整合起来,形成空间感和深度感。
而在平面屏幕上观看的影像只有一个视角,无法提供真实的立体感。
因此,通过特殊的技术和原理,3D眼镜可以给予每只眼睛不同的视角,从而模拟真实的3D 效果。
常见的3D眼镜原理有偏振光原理、活动式快门原理和全息原理。
首先,偏振光原理是3D眼镜常用的原理之一。
这种眼镜通过筛选光线的方向,给每只眼睛投射不同方向的光线,实现立体效果。
一般使用的是线性偏振光,它可以使其中一个眼镜只能透过特定方向的光线,而另一个眼镜只能透过与之垂直的方向的光线。
这样,两只眼睛看到的影像就不同,从而形成立体效果。
其次,活动式快门原理,也被称为主动式3D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屏幕和3D眼镜之间的同步,通过快速的切换眼镜的透明度,让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画面。
屏幕上的画面会剖分成两部分,左右眼分别接收到对应的画面,再通过快速的控制眼镜的透明度,使得左眼和右眼只能看到特定的画面,实现立体效果。
这种原理需要使用与电视、影院等设备相匹配的信号格式和硬件。
最后,全息原理是另一种常见的3D眼镜工作原理。
这种原理与传统的立体成像有很大不同。
全息技术可以记录并重建物体的光场信息,在观看影像时给予观众真实的3D视觉体验。
全息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将物体的光场信息记录在特殊的介质上,例如全息玻璃或者全息胶片。
当观众穿上全息眼镜观看时,眼睛会接收到不同的光线,给予观众真实的3D感受。
总结来说,3D眼镜实现立体效果的原理主要有偏振光原理、活动式快门原理和全息原理。
每种原理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通过利用不同的原理,3D 眼镜可以给予观众真实的3D视觉体验,提升观影、游戏和图像的沉浸感。
三d眼镜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有
![三d眼镜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有](https://img.taocdn.com/s3/m/d41ec0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c.png)
三D眼镜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有1. 偏振光原理•人眼观看物体时,会接收到经过反射、折射和散射后的光线。
光线主要包含两个方向的振动:横向(水平)和纵向(垂直)。
•偏振光原理指的是将只具有特定振动方向的光通过滤波器,使其只在特定方向上传播。
这样的光称为偏振光。
•三D眼镜利用偏振光原理,通过左右眼镜片上的偏振器筛选特定方向的光线,使左眼只接收到特定方向的光线,右眼只接收到另一个特定方向的光线。
•这样,当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时,人眼会产生立体感,从而实现三维视觉效果。
2. 空间复用原理•空间复用原理是利用时间与空间差异,在同一屏幕上显示出不同视角的图像。
•三D眼镜中常见的空间复用技术主要有时间复用和空间复用。
•时间复用是通过快速切换左右图像,使眼睛在间隔时间内只能看到其中一个图像,利用视觉暂留效应使两个图像叠加达到立体感效果。
•空间复用则是通过左右眼镜片上的空间复用滤波器,使左眼只能看到左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图像,从而实现立体效果。
•空间复用原理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但也会对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产生一定的影响。
3. 色差抵消原理•人眼观看物体时,不同距离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色差。
色差是指在不同波长的光下,透过透镜或玻璃等材料后,不同颜色的光焦点位置不一致。
•三D眼镜中常用的色差抵消原理是利用一种特殊的滤光器,通过调整透射光线的波长,使视觉系统的焦点达到一致。
•色差抵消原理可以减少因色差产生的眩光、模糊或混乱感,以提高观看体验,并减少对眼睛的不适。
4. 像差校正原理•像差是指透过像差产生的光线聚焦在成像平面上,无法形成清晰的图像,形成模糊或畸变效果。
•像差校正原理是通过透镜的设计和优化,调整光线的折射角度和聚焦位置,以减少或消除像差。
•在三D眼镜中,采用透镜和滤光器的组合,通过对光线的折射和透过不同波长的滤光,调整左右眼的光线路径,从而校正像差,实现更清晰的三维图像。
5. 双屏显示原理•三D眼镜主要用于观看电影、玩游戏等多媒体娱乐活动,其中双屏显示原理起到关键作用。
3d眼镜主要应用的原理有哪些
![3d眼镜主要应用的原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773e1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4.png)
3D眼镜主要应用的原理有哪些简介3D眼镜是一种专门用于观看3D(三维)影片或图像的眼镜。
它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和技术原理,将3D影片或图像中的不同视角分别传递给左右眼,以实现立体效果的观看体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3D眼镜主要应用的原理。
主动式3D眼镜原理主动式3D眼镜使用了液晶快门技术,通过控制左右眼镜片的开闭状态和显示器屏幕的刷新频率,为每只眼睛单独提供不同的图像。
这种眼镜在每个眼睛的镜片上装有一个液晶快门,当显示器上的图像切换到下一个眼镜的图像时,会通过液晶快门阻挡住一只眼睛的光线,只允许另一只眼睛看到对应的图像。
这样,人的两只眼睛在一段时间内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产生立体感。
主动式3D眼镜需要和支持3D功能的显示设备配合使用,例如3D电视或3D电影放映设备等。
这种眼镜的缺点是需要使用电池供电,并且由于液晶快门造成的光线损失,可能会降低观看效果。
被动式3D眼镜原理被动式3D眼镜是指没有使用电池或主动切换技术的眼镜,它依靠特殊的滤光方式来实现眼睛接收不同图像的效果。
一种常见的被动式3D眼镜是偏振眼镜。
它使用了两个不同偏振方向的镜片,分别对应左右眼。
在3D影片显示时,电影放映设备会同时向银幕上投射两个不同偏振方向的图像,而眼镜上的滤光片能够使每只眼睛只接收到与其偏振方向相同的图像。
这样,左眼只能看到一个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另一个图像,从而形成立体视觉效果。
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式3D眼镜是红蓝眼镜。
它使用了红色和蓝色滤光片。
在3D 影片中,两个不同的颜色表示左右眼的图像。
眼镜的红色滤光片会使红色光线通过,而蓝色滤光片则只透过蓝色光线。
因此,左眼只能接收到红色图像,右眼只能接收到蓝色图像,达到立体效果。
被动式3D眼镜通常比主动式3D眼镜更轻便且更舒适,但也有一些限制,例如观看者需要坐在正确的位置来获得最佳观看效果。
其他3D技术除了上述主动式和被动式3D眼镜,还有其他一些3D技术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
一种是裸眼3D技术,也称为自动立体视觉技术。
爱普生3d眼镜原理
![爱普生3d眼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8931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4.png)
爱普生3d眼镜原理爱普生3D眼镜是一种用于观看3D电影的眼镜,它采用了主动式3D技术。
所谓主动式3D技术,是一种通过快速开关眼镜镜片的方式来实现3D效果的技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爱普生3D眼镜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立体视觉的原理。
人类的立体视觉是通过两只眼睛看到的略有差异的图像进行比较而实现的。
当两只眼睛看到的异侧图像差异较大时,我们会感受到物体是从屏幕中凸出的,就像我们平常看到的真实物体一样。
主动式3D技术的原理就是通过在每只眼睛前放置一个特殊的眼镜来模拟真实的立体视觉。
爱普生3D眼镜通常由一个3D通信器和两只特殊的电子眼镜组成。
3D通信器主要负责向眼镜发送同步信号,确保两只眼镜能够同时开关镜片。
而电子眼镜则是核心部件,其具体原理如下。
首先,爱普生3D眼镜的每只眼镜里都装有一个液晶屏幕,这个液晶屏幕的作用是控制眼镜镜片的开关。
当眼镜镜片关闭时,我们只能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此时可以将其视为普通的2D眼镜。
当眼镜镜片打开时,我们将能够看到立体的3D视效果。
眼镜镜片的开关就是通过液晶屏幕前后两层玻璃的开闭控制的。
其次,液晶屏幕中的液晶分子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有序排列的状态,另一种是无序排列的状态。
当液晶分子处于有序排列的状态时,它们可以转动光的方向。
而当液晶分子处于无序排列的状态时,它们无法转动光的方向。
眼镜镜片的开合就是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有序度来控制的。
最后,爱普生3D眼镜中的液晶屏幕的有序度是通过在液晶分子上加电来控制的。
当液晶屏幕收到同步信号时,引发电流通过液晶分子,使其变为有序排列的状态,从而使眼镜镜片关闭。
相反,当液晶屏幕收到另一个同步信号时,电流停止,液晶分子变为无序排列的状态,使眼镜镜片打开。
通过不断的开关操作,我们能够感受到真实的3D效果。
总结来说,爱普生3D眼镜的原理是通过液晶屏幕的开关操作来实现的。
液晶屏幕的开合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有序度来控制,从而使眼镜镜片的开闭。
当眼镜镜片关闭时,我们只能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此时是2D视效果;当眼镜镜片打开时,我们将能够看到立体的3D视效果。
3d外视镜原理
![3d外视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7d86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e.png)
3d外视镜原理3D外视镜(也称为3D显微镜或立体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手术和医学观察的高科技设备,它能够提供立体图像,使医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更清晰地看到操作区域。
3D外视镜的原理基于以下六个关键技术。
1.立体成像技术:3D外视镜通常使用两个摄像头,它们分别模拟人类的两只眼睛,从略微不同的角度捕捉图像。
这样,每个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稍有差异,类似于人类的立体视觉。
大脑将这些差异信息合并,产生深度感和立体感。
2.偏振光技术:为了使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3D外视镜通常使用偏振光技术。
每个摄像头前的偏振滤光片只允许特定偏振方向的光通过,而与之垂直的偏振方向的光则被滤除。
这样,左右眼分别看到的是两个不同偏振方向的图像。
3.电子控制技术:3D外视镜中的液晶快门技术可以快速切换左右眼看到的图像。
电子控制的液晶快门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快速打开或关闭,以交替显示左右摄像头的图像。
4.同步显示技术:为了避免图像闪烁和视觉疲劳,3D外视镜通常使用同步显示技术,确保左右眼的图像交替显示时同步性良好,图像切换平滑。
5.图像处理技术:3D外视镜还包含图像处理单元,用于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优化图像质量,确保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手术区域。
6.头戴式显示器:医生通常需要佩戴头戴式显示器(HMD),这种显示器将左右眼图像分别显示在两个屏幕上,屏幕与眼睛的距离和角度都是经过精确设计的,以确保最佳的立体视觉效果。
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3D外视镜能够为医生提供高清晰度、高对比度的立体图像,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确和安全。
此外,3D外视镜还可以与手术导航系统等其他医疗技术结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效率。
3d眼镜什么原理
![3d眼镜什么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1b1a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c.png)
3d眼镜什么原理
3D眼镜的原理是基于立体视觉的原理。
我们的双眼视野略有
不同,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产生深度感。
3D眼镜的设计就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两个不同的图像传送到
每只眼睛,以创造出立体视觉效果。
一种常见的3D眼镜原理是偏振式3D眼镜。
在这种眼镜中,
两个镜片分别具有不同的偏振轴,一个是水平的,一个是垂直的。
呈现给每只眼睛的图像被分别以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偏振光传送。
当我们佩戴这种3D眼镜,每只眼睛只能看到其中一个
方向的偏振光,这样就达到了立体视觉的效果。
另一种常见的3D眼镜原理是活动快门式3D眼镜,也被称为
主动式3D眼镜。
这种眼镜包括液晶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技术,可以通过眼镜和显示器之间的通信与显示
器同步。
当画面在显示器上切换时,眼镜的快门会在每只眼睛的视觉中产生交替的开关效果。
只有眼镜对应的眼睛能够看到相应时刻的画面,从而创造出立体效果。
总的来说,3D眼镜利用了立体视觉原理,通过在每只眼睛中
呈现不同的视觉信息,使我们的大脑能够感知到立体深度,并产生出真实、逼真的立体感。
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沉浸式和真实的观影、游戏以及其他3D体验。
3d眼睛的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
![3d眼睛的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1c1f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6.png)
3D眼睛的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1. 引言3D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3D眼睛是实现3D体验的重要设备。
本文将重点介绍3D眼睛的主要应用以及其中涉及的光学原理。
2. 3D眼睛的工作原理3D眼睛通过不同的光学原理来实现3D效果。
主要的工作原理包括偏振光技术和分色技术。
2.1 偏振光技术偏振光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振动方向性质来实现3D效果的方法。
3D眼镜中的镜片会将光分成两个方向振动的偏振光进行进一步处理。
通过让我们的两只眼睛分别看到不同方向振动的光线,我们的大脑能够将这些光线重新组合成立体图像。
2.2 分色技术分色技术是另一种实现3D效果的方法。
3D眼镜中的镜片会过滤掉特定颜色的光线,使我们的两只眼睛只看到图像的不同颜色。
在投影画面中,左右眼看到的颜色分别不同,从而创造了立体深度感。
3. 3D眼睛在电影领域的应用3D眼睛在电影领域的应用是最为人熟知的。
通过佩戴3D眼镜,观众能够在电影院中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以下是3D眼睛在电影领域的主要应用:•IMAX影院:IMAX影院采用的是分色技术,观众佩戴眼镜后可以看到立体的影像,感受到逼真的3D效果。
•RealD影院:RealD影院采用的是偏振光技术,观众佩戴不同圆偏振眼镜,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图像的不同偏振光线,实现立体效果。
4. 3D眼睛在游戏领域的应用除了电影领域,3D眼镜在游戏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3D眼睛在游戏领域的主要应用:•虚拟现实游戏:佩戴3D眼镜后,玩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游戏中的立体画面。
•增强现实游戏:通过3D眼镜,玩家可以将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创造出更加逼真的游戏体验。
5. 3D眼睛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除了娱乐领域,3D眼镜在医学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以下是3D眼睛在医学领域的主要应用:•手术模拟器:医学生和实习医生可以使用3D眼镜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技能。
•3D影像:3D眼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观察3D影像,提供更精确的诊断。
3d眼镜的原理
![3d眼镜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c53d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3.png)
3d眼镜的原理3D眼镜的原理。
3D眼镜是一种可以让人们在观看3D影像时获得更加逼真立体效果的装置。
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和技术来实现。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3D眼镜的原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科技产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3D眼镜的基本原理。
3D眼镜通过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进行分离,并分别传送到观众的左右眼中,从而产生立体感。
这一过程主要依靠了两种技术,即极化技术和快门技术。
极化技术是3D眼镜中最常见的原理之一。
它利用了光的振动方向来分离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
在3D影像制作过程中,左右眼看到的图像会分别使用不同方向的偏振光进行投射。
而在3D眼镜中,左右眼镜片也会分别具有与投射光相对应的偏振方向。
这样,当观众戴上3D眼镜观看影像时,左右眼将只接收到与其相对应的偏振光,从而实现了立体效果。
另一种常见的原理是快门技术。
快门技术是通过在屏幕上交替显示左右眼的图像,并在同一时间内利用3D眼镜中的快门片来控制左右眼的观看顺序。
当左眼图像显示时,快门片会屏蔽右眼的光线,使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而当右眼图像显示时,快门片则会屏蔽左眼的光线,使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
这一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人眼无法察觉到。
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立体的影像。
除了极化技术和快门技术,还有一些其他原理也被应用在了3D眼镜中。
例如,某些3D眼镜采用了色彩分离技术,通过过滤不同颜色的光线来实现左右眼的分离。
还有一些3D眼镜则利用了空间复用技术,通过在不同位置上投射不同图像来实现立体效果。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3D眼镜在原理上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总的来说,3D眼镜的原理主要依靠了极化技术、快门技术以及其他一些光学技术来实现左右眼的分离观看。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在观看3D影像时可以获得更加逼真的立体效果,为影视娱乐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对3D眼镜的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3d眼镜应用的光学原理
![3d眼镜应用的光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5859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a.png)
3D眼镜应用的光学原理
1. 什么是3D眼镜
3D眼镜是一种用于观看3D影像或播放3D游戏的设备,它通过特殊的光学原理,将特定的图像或视频呈现给每只眼睛,以创造出3D效果。
2. 3D眼镜的分类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3D眼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红蓝(绿)3D眼镜
这种眼镜通过给左眼和右眼投射红色和蓝色(或绿色)的滤光片来实现3D效果。
其中一个颜色的滤光片会屏蔽住一只眼睛的视觉信息,使得每只眼睛只能看到特定的影像。
2.偏振3D眼镜
偏振3D眼镜使用偏振滤光片来实现3D效果。
屏幕上的图像通过偏振器分别以不同的方向振动,在眼镜上的偏振滤光片将只允许相应方向的光通过,使得每只眼睛只能接收到特定方向的光线。
3.活动快门3D眼镜
活动快门3D眼镜是通过将眼镜和显示设备进行同步,以快速切换左眼和右眼的图像来实现3D效果。
具体而言,左眼的镜片在显示左眼图像时变暗,右眼的镜片在显示右眼图像时变暗,通过快速切换可以让眼睛感知到连续的3D效果。
3. 3D眼镜的光学原理
3D眼镜的光学原理是通过左右眼的光线分别呈现不同的图像给眼睛,创造出3D效果。
下面将对不同类型的3D眼镜的光学原理进行介绍:
•红蓝(绿)3D眼镜的光学原理
红蓝(绿)3D眼镜使用了一种被称为。
裸眼三D重点技术原理全解析
![裸眼三D重点技术原理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9a5f2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44.png)
常用旳3D显示设备都是需要眼镜旳,眼镜旳作用就是通过技术手段让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根据两幅图像之间微小旳视察,就能给人脑模拟出立体旳感觉。
裸眼3D要做旳就是把眼镜所实现旳功能转移到屏幕上,下面就来具体解读。
我们懂得3D眼镜有红蓝、快门、偏振这几种技术,而裸眼3D同样分为三种技术:视差屏障、柱状透镜、指向光源。
一. 视差障碍:视差屏障技术运用液晶层和偏振膜制造出一系列明暗相间旳条纹(视差栅栏)。
在立体显示模式下视差栅栏会被激活,双眼旳间距产生旳微小视差会导致不透光条纹遮挡左右眼,使得左眼和右眼看到旳像素并不相似。
视差屏障技术与既有旳LCD液晶工艺兼容,只在自屏幕表面额外镀一层膜,再对屏幕驱动电路做某些改造与匹配即可,因此在量产性和成本上较具优势,但由于挡光,其画面亮度只有2D屏旳1/4。
二.柱状透镜柱状透镜技术旳原理是在液晶显示屏旳前面加上一层柱状透镜,并使液晶屏旳像平面位于透镜旳焦平面上,这样柱状透镜就能以不同旳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
于是双眼从不同旳角度观看显示屏,就看到不同旳子像素。
其实柱状透镜技术我们小时候就体验过了,那种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图案旳塑料直尺,她们旳原理是基本相似旳。
柱状透镜技术旳画面亮度基本不受到影响,3D显示效果更好,但其有关制造与既有LCD 液晶工艺不兼容,需要投资新旳设备和生产线,生产成本比较高。
三.指向光源指向光源3D技术搭配分布在左右两侧旳两组不同角度旳LED,配合高刷新率旳LCD面板和反射棱镜模块,让画面以奇偶帧交错排序方式,分别反射给左右眼。
指向光源技术中最表层旳汇聚透镜与柱状透镜类似,但内层还设有三棱镜、导光板和两组不同旳光源,因此构造更加复杂成本也很高,目前还停留在研究室当中。
三种裸眼三D技术总结:视差屏障与柱状透镜技术上类似于偏振式3D眼镜,都是通过将液晶面板旳不同区域显示不同内容,然后各自输出给左右眼来实现,也叫空间多功裸眼3D技术。
这种技术旳缺陷是会牺牲辨别率,如果液晶面板旳物理辨别率是1920x1080,那么透过偏振式3D眼镜看到旳实际辨别率是1920x540(横向拆分),而视差屏障与柱状透镜裸眼3D旳实际辨别率是960x1080(纵向拆分)。
3D眼镜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是什么
![3D眼镜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fcad5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7.png)
3D眼镜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是什么摘要本文将介绍3D眼镜在主要应用中所采用的光学原理。
首先,我们将说明3D眼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包括偏振成像和分色成像。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每种原理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局限性。
最后,我们将探讨未来3D眼镜的发展趋势。
1. 引言3D眼镜是一种通过特殊的光学技术使图像呈现立体效果的设备。
它在电影、游戏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广泛应用。
为了了解3D眼镜的光学原理,我们需要先了解它的基本分类。
2. 3D眼镜的基本分类基于不同的光学原理和工作方式,3D眼镜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主要类型:2.1 偏振成像偏振成像是一种通过控制光的偏振方向来实现立体效果的技术。
在偏振成像中,左、右眼的图像分别通过不同方向的偏振光透过眼镜呈现给观众。
观众戴着特制的偏振眼镜,通过过滤器只能看到与眼镜相匹配的偏振光,从而分别看到左眼和右眼的图像。
优势: - 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 观看体验较好,眼镜舒适度较高局限性: - 可能出现偏振光互相干扰的情况 - 观众在不正确的角度观看时可能会影响立体效果2.2 分色成像分色成像是一种通过对图像进行分色处理来实现立体效果的技术。
在分色成像中,左、右眼的图像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呈现。
观众佩戴特制的分色眼镜,在每只眼睛上分别可以看到与眼镜相匹配的颜色,从而分别看到左眼和右眼的图像。
优势: - 可以在普通显示设备上实现 - 观看体验较好,立体效果较好局限性: - 需要特制的分色眼镜 - 所呈现的颜色可能会影响图像质量3. 偏振成像的工作原理偏振成像是通过使用偏振滤波器来控制光的偏振方向来实现的。
为了使左右眼能够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偏振滤波器在每只眼睛上分别使用不同的方向。
左眼的滤波器允许只有垂直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右眼的滤波器允许只有水平方向的偏振光透过。
因此,观众佩戴的偏振眼镜会过滤掉与眼镜不匹配的偏振光,使每只眼睛只能看到对应方向的偏振光。
4. 分色成像的工作原理分色成像通过对图像进行颜色处理来实现立体效果。
三维眼镜是如何实现立体效果的?
![三维眼镜是如何实现立体效果的?](https://img.taocdn.com/s3/m/3d27c2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7.png)
三维眼镜是如何实现立体效果的?一、原理简介三维眼镜是一种能够给人眼带来立体视觉效果的眼镜。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人眼对于不同位置的物体产生不同的视角,从而形成深度感知。
主要有以下几种原理:1. 极化光原理极化光原理是三维眼镜最常见的工作原理。
通过屏幕上同时显示两幅图像,分别使用左右手规则的偏振片将图像的信息分别偏振为垂直和水平方向,再通过佩戴与屏幕上的偏振方向相匹配的眼镜,使得左右眼只能分别看到属于自己的图像,从而形成立体效果。
2. 差异性滤光片原理差异性滤光片原理是另一种常见的工作原理。
这种眼镜使用一种特殊的滤光片,通过颜色滤光的方式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颜色图像,从而达到立体效果。
二、三维眼镜的分类根据实现立体效果的不同原理,可以将三维眼镜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偏振式三维眼镜偏振式三维眼镜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采用极化光原理实现立体效果。
它适用于电影院、电视和电脑游戏等场景。
2. 红蓝(绿)滤光片式三维眼镜红蓝(绿)滤光片式三维眼镜是通过差异性滤光片原理实现立体效果。
其中,红蓝滤光片式三维眼镜将屏幕上的图像分别使用红色和蓝色滤光片滤光,而红绿滤光片式三维眼镜则使用红色和绿色滤光片滤光。
三、三维眼镜的应用领域三维眼镜已经成为多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电影院三维眼镜在电影院中被广泛使用,能够为观众带来生动的电影体验。
观众可以在影院中佩戴三维眼镜,感受到电影中的立体效果,增强观影的沉浸感。
2. 游戏在电脑游戏领域,三维眼镜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佩戴三维眼镜可以让玩家更加身临其境地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增加游戏的真实感和震撼感。
3. 教育三维眼镜在教育领域也有潜力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三维眼镜,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学习地理、生物等科目,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四、三维眼镜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三维眼镜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的三维眼镜可能会更加轻便、舒适,同时也会提供更加逼真的立体效果。
3d眼镜原理
![3d眼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4208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0.png)
3d眼镜原理
3D眼镜利用两种特殊的镜片技术,即偏振镜和分光镜,来实现立体影像的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偏振镜的作用。
偏振镜是一种特殊的镜片,它能够将光线按照特定的方向过滤或者偏振。
在3D眼镜中,通常会使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偏振镜片。
这样,当光线从第一个偏振镜片射出时,它的振动方向会被限制。
然后,当这束偏振光线进入第二个偏振镜片时,只有与它振动方向相同的光线能够透过,而与其垂直的光线则会被过滤掉。
这种偏振效应能够产生深度感知,使人眼看到立体影像。
除了偏振镜外,分光镜也是3D眼镜中关键的组成部分。
分光镜能够将在屏幕上显示的左右两个图像分离开来。
具体来说,分光镜是由光学材料制成的,它可以将光线以特定的角度折射或反射。
分光镜会将左眼所需的图像反射到左眼,同时将右眼所需的图像透射到右眼。
由于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所以我们才会感受到真实的立体效果。
综上所述,3D眼镜通过使用偏振镜和分光镜的特殊技术,能够让我们的双眼看到不同但相关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这种立体影像的原理是基于光的振动方向和分离的镜片。
立体眼镜原理
![立体眼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6b28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d.png)
立体眼镜原理立体眼镜,又称3D眼镜,是一种可以让人们在观看电影、玩游戏或者欣赏图片时获得立体视觉效果的装置。
它通过特殊的设计原理,使得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影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下面将从光学原理、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来介绍立体眼镜的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立体眼镜的光学原理。
立体眼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红蓝立体眼镜,另一种是偏振立体眼镜。
红蓝立体眼镜利用红色和蓝色滤光片的原理,通过过滤掉特定颜色的光线,使得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
而偏振立体眼镜则是利用了光的偏振性质,通过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线来实现立体效果。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立体眼镜的工作原理。
在观看3D影像时,电影或者游戏画面会同时呈现两幅略有差异的图像,这就是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
当我们戴上立体眼镜时,左眼和右眼分别只能看到其中一幅图像,这样大脑就会将两幅图像合成为一个立体的画面,从而产生立体感。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立体眼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立体眼镜最常见的应用领域就是电影院和家庭影院,观众可以通过戴上立体眼镜来欣赏3D电影。
此外,在游戏领域,也有很多游戏支持立体眼镜模式,玩家可以通过立体眼镜来获得更加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
另外,立体眼镜还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设计、教育等领域,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
总的来说,立体眼镜通过光学原理和工作原理,实现了让人们获得立体视觉效果的目的。
它在电影、游戏、医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立体眼镜的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3D眼镜技术详解
![3D眼镜技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c0458fec3a87c24028c4d2.png)
3D眼镜技术详解首先开头还是要简要说明一下现在立体电影的原理:立体电影在放映的时候使用的是两张图像,而所有的3D电影技术的效果展现方式都是基于人眼视差原理,让人的两只眼通过眼镜设备分别看到屏幕上重叠在一起的两张图片中的一个。
下面是详解。
1、红蓝红青3D眼镜这种眼镜分很多颜色类型,比较多见的是红蓝和红青的,这种颜色区别必须用于相对应颜色的3D图像,否则会效果很差乃至看不到效果。
工作原理是采用光在相对应颜色和不同颜色下的通过性,来达到让两只眼睛只看到3D图像2张图中的一张。
这种眼镜历史悠久,早期3D电影多用这种模式。
特点是廉价、实惠、几乎不存在维护费用,适用性好,一些爱好者的3D作品或者3D网络电影多用此种方式。
但缺点更多,如光通量不足,画面昏暗、图像颜色变异等等。
现在在专业放映领域基本已经淘汰多年。
因为采用的是滤色(滤光)的方式来分开图片,因此也被称为“分色”或“滤色”技术。
此类眼镜统称为色差式3D显示,也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
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通过蓝色镜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色差式3D的不足是显示效果有限,3D效果体验不足但是其低廉的成本却使很多财力有限的3D影片爱好者选择他的一个主要原因。
2、偏振3D立体眼镜偏光式3D技术目前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
在技术方式上和快门式是一样的,其不同的是被动接收所以也被称为属于被动式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所使用。
电影院中常见的一种3D电影解决方案,所谓偏振,基本原理其实和一些偏光的相机镜头或者太阳镜差不多。
目前分为线偏振和圆偏振两种类型。
线偏振比较简单,使用XY两个偏转方向,也就是通过眼镜上两个不同偏转方向的偏振镜片,让两只眼睛分别只能看到屏幕上叠加的纵向、横向图像中的一个,从而观看到立体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眼镜技术详解
首先开头还是要简要说明一下现在立体电影的原理:立体电影在放映的时候使用的是两张图像,而所有的3D电影技术的效果展现方式都是基于人眼视差原理,让人的两只眼通过眼镜设备分别看到屏幕上重叠在一起的两张图片中的一个。
下面是详解。
1、红蓝红青3D眼镜
这种眼镜分很多颜色类型,比较多见的是红蓝和红青的,这种颜色区别必须用于相对应颜色的3D图像,否则会效果很差乃至看不到效果。
工作原理是采用光在相对应颜色和不同颜色下的通过性,来达到让两只眼睛只看到3D图像2张图中的一张。
这种眼镜历史悠久,早期3D电影多用这种模式。
特点是廉价、实惠、几乎不存在维护费用,适用性好,一些爱好者的3D作品或者3D网络电影多用此种方式。
但缺点更多,如光通量不足,画面昏暗、图像颜色变异等等。
现在在专业放映领域基本已经淘汰多年。
因为采用的是滤色(滤光)的方式来分开图片,因此也被称为“分色”或“滤色”技术。
此类眼镜统称为色差式3D显示,也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
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通过蓝色镜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色差式3D的不足是显示效果有限,3D效果体验不足但是其低廉的成本却使很多财力有限的3D影片爱好者选择他的一个主要原因。
2、偏振3D立体眼镜
偏光式3D技术目前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
在技术方式上和快门式是一样的,其不同的是被动接收所以也被称为属于被动式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所使用。
电影院中常见的一种3D电影解决方案,所谓偏振,基本原理其实和一些偏光的相机镜头或者太阳镜差不多。
目前分为线偏振和圆偏振两种类型。
线偏振比较简单,使用XY两个偏转方向,也就是通过眼镜上两个不同偏转方向的偏振镜片,让两只眼睛分别只能看到屏幕上叠加的纵向、横向图像中的一个,从而观看到立体效果。
圆偏振是新一代的3D偏振技术,眼镜技术相比XY偏振那薄薄的塑料片要复杂许多;顾名思义,它的镜片偏振方式是圆形旋转的,一个向左旋转,一个向右旋转,这样两个不同方向的图像就会被区分开。
这种偏振方式使它基本上可以达到全方位感受3D,不会像XY线偏振那样必须保持眼镜的水平/垂直角度。
因为主要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偏转,因此也被称为:“分光”技术。
光线偏振系统专业术语称为偏光式3D也叫偏振式3D技术,目前在商用方面采用两种显示方式进行3D效果的实现,在IMAX3D播放中使用两台投影设备,两台投影机分别拥有自己的偏振滤波器,分别投射左眼和右眼图像。
另外一种系统,被称为RealD,
使用一台投影机和一个快速切换的单个偏振器来完成同样的事情。
这种技术是快速切换左眼和右眼图象,同时进行顺时针180度和逆时针180度的偏振方向配合左眼和右眼的图象的变换而切换,此外通过眼镜对光线的过滤只让观看者看到属于不同眼的图象。
此外应用于电视行业的偏光式3D技术则需要画面具有240Hz或者480Hz以上的刷新率,其刷新频率要高于快门式的两倍甚至四倍,其实现的立体效果无非是目前市面上所能看到的立体最完美的。
3、液晶快门眼镜
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原理很简单,就是左眼的图左眼看,右眼的图右眼看。
3D 影片播放时,屏幕上同偏振影片一样是两幅图像,但这两幅图像是交替快速闪烁的,A 图出现则B图消失,B图出现A图则消失。
同时液晶快门眼镜会按照影片所给的信号,对应相应的AB二图进行同步交替的镜片开关动作,实际的使用的时候图像和眼镜快门的闪烁开关会很快,人眼是感觉不到快门跳动的。
这种技术效果不错,但设备昂贵,且有一些使用限制,长时间观看会导致眼部疲劳,信号也容易受到干扰,还需要用电。
在《阿凡达》放映的时候,一些影院就使用了这种技术,发生过观众走动时,干扰到周边观众的眼镜信号等情况。
现在的一些家用型的3D产品也多使用这种技术。
这种技术使用快门时差原理处理3D图像,所以被冠以“分时”之名。
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一付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以至于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来实现,从而产生了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
其成本也比色差式3D显示技术昂贵很多。
快门式3D技术的原里是根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个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快门式3D技术的优势是其3D 效果实现逼真,但是由于技术成本的制约其成本相对高一些,在科研和3D发烧友中成了主力装备。
互补色3D眼镜
淘宝网批发,一块钱一个
又称色差式,也就是大家常见的红蓝、红绿等有色镜片类的3D眼镜。
色差式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是用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
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通过蓝色镜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色差式3D眼镜原理
左放映机的画面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拍摄时剔除掉的红色像素自动还原,从而产生真实色彩的画面,当它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非常昏暗的画面,这就很容易被人脑忽略掉;反之亦然,右放映机拍摄到的画面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拍摄时剔除掉的蓝色像素自动还原,产生另一角度的真实色彩画面,当它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昏暗画面,人眼传递给大脑后被自动过滤。
偏振式3D眼镜
偏振3D眼镜一般10块钱一个
偏光式3D技术目前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
在技术方式上和快门式相类似,其不同的是被动接收所以也被称为属于被动式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所使用。
偏振式3D原理
这样看更为直观
偏振光3D眼镜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画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画面会有一些差异。
拍摄立体图像时就是用2个镜头一左一右。
然后左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横偏振片过滤,得到横偏振光,右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纵偏振片过滤,得到纵偏振光。
拍摄时就需要这样的双镜头摄像机
双机搭建的机柜价格不菲
立体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横偏振光只能通过横偏振片,纵偏振光只能通过纵偏振片。
这样就保证了左边相机拍摄的东西只能进入左眼,右边相机拍摄到的东西只能进入右眼,于是乎就立体了
主动快门式3D眼镜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NV 3D解决方案,1400块左右
NV 3D原理图
又称分时式3D眼镜,快门式3D技术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的3D显示效果,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一付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以至于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来实现,从而产生了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
主动快门式3D眼镜原理
快门式3D眼镜原理图根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常见的3D立体影片格式介绍
介绍完了3D眼镜,下面就来说说影片格式。
要能够欣赏3D内容,硬件、软件与内容缺一不可。
硬件有分为老旧的立体转化技术(anaglyph)、电子快门眼镜(Shutter Glass)、以及新一代的视差屏幕(Parallax Barrier)与iZ3D偏光镜技术等等。
立体影片的格式基本上与硬件相当的类似:
立体转化影片(anaglyph)
这种影片基本上就是对应红蓝眼镜的格式,不论是透过什么软件播放,都会看到诡异的色彩,但只要戴上了红蓝眼镜,就能够看到令人满意,但是很不自然的三维效果。
交错格式影片(interlaced)
大约是2000年前后最常见的立体影片格式之一,目前市面上所推出的3D DVD影片大多属于这种格式。
交错格式影片主要是对应电子快门眼镜(Shutter Glass)的硬设备,这种格式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维持影片的全彩质量下,呈现出立体影片的效果,但这
类格式的影片为了将左眼与右眼的影像,同时呈现在一个标准的DVD影片格式中,必须损失一半的影片水平分辨率,所以影片的画质与一般DVD会较粗糙一些。
双重迭影影片(side by side, over/under)
如果想要欣赏到全彩、高分辨率的影片,那么双重迭影的格式就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类影片经常是由3D软件运算输出后,透过软件进行影片合并后制作而成,然而合并后的影片尺寸,就是原本影片格式的两倍整,所以需要更强大的计算机硬件才能够流畅的播放,尤其是高分辨率的HD格式的3D影片,若没有顶级PC的加持,要流畅播放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