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与农村幸福感对比的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乡幸福感对比的调查报告

一、摘要:

在“走进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中,本小组对“农村与城市幸福感对比度”进行了研究。我们进入繁华的城市和美丽的农村,开展

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与此同时还与岚山一中的同学展开了多方面

的合作与交流。在活动中,我们向农村的调查对象发放了调查问卷,

并成功地将问卷回收,顺利地完成了此次调查。

关键词:

城市农村幸福感

二、研究背景:

自进入信息时代后,交通更便利,信息更畅通,城市与农村的联系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农民怀揣着梦想进入城市寻找机遇,越来越多的市民进入农村寻求自由与放松。有一句话说得好:“幸福是通过对比产生的。”我国城镇与乡村在地理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由此,城乡幸福感的差别也渐渐凸显。真正的小国寡民、小富即安的小农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幸福感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宜居的重要依据,幸福感指数高的地方往往为人们所向往,同时,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也成为了各地政府的目标之一。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开展了关于“农村与城市幸福感对比度”的调查。

三、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把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作对比,通过调查结果探讨人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心里状态,从而分析出人感到幸福所需的环境条件,找出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为今后的城乡规划、出行迁居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同时为城乡之间相互了解打开一扇窗口。这项研究也为城乡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加强双方合作共赢,使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增进双方学生友谊。

具体目标有: 1、了解农村和城市居民对于幸福的理解: 2、了解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态度; 3、从调查问卷及其他方式的调查中获得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指数。通过此次调查,从而分析出这种差异的来源及问题所在,并找出方法来调整、解决它。

四、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其原因有三:首先,问卷调查法能够提供比较具体、精确的数据,便于统计和分析;第二,发放问卷小号的时间比访谈法少,调查的对象较多,效率较高;第三,发放问卷需要学生去不同的地方,与调查对此昂面对面地交流,能够达成活动中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综上所述,问卷调查法适用于此次调查。

这次所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主观的封闭式的问题为主,包含少量客观的封闭式问题。准备两百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以走访的方式分发给调查对象(包括农村和城市两方面),全部填完以后立即回收,交由统计人员进行汇总统计。以上步骤完成后,再由写手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时间为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期间成立了研究小组,

确定了本组的研究课题——关于城乡幸福感对比度的调查研究,并由组

长辛媛媛设计调查问卷。全组对课题研究的流程进行初步讨论,确定组

员分工,列出纲要,于七月五日将纲要上交至指导老师谷学峰。

(二)实施阶段:时间为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十五日,期间的主要活动

为: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进行城市方面的调查,组员发放调查问卷,收

齐后交至组长处;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全体成员乘车至岚山一中,与

岚山一中的同学合作开展调查活动。活动的具体分工为:全体组内成员

和岚山一中同学共同完成调查问卷在农村的发放、回收;完成统计并交

给组长。在此期间,负责宣传的两位同学用相机记录活动过程,日常生

活等方面由四位同学调度。三十日下午,我们出发前往黄墩镇进行第一

轮问卷发放,三十一日上午进行第二轮问卷发放。

(三)总结阶段:八月十日下午,由组长辛媛媛所做的初步统计进行汇

编,做成统计图、表格,与活动照片等资料做成报告用的PPT文件;十

一日,由一位同学负责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最后的总结和分析;最后在

活动收尾时汇报课题研究成果。

六、研究结果及分析讨论:

从调查数据来看,城市的物质条件客观上优于农村。

首先,在收入方面,城市中的调查对象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者仅9人,远低于农村的21人。中等收入人数则是城市高于农村。关于收支状况,城市居民的收支状况比农村略为乐观,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城市较高的生活水平使支出增加,从而减小了城乡收支状况的差距。

其次,在健康方面选择“差”者,城市明显少于农村,因为城市的医疗体系比农村健全,医学技术比农村先进。所以城市中出现了明显健康问题的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产生了这一结果。此外,认为自己的健康水平一般的人数略高于农村,认为自己身体很好的人数与农村相差无几。当我们发放调查问卷时,也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城市中,调查对象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而在农村中,留守家中的老人所占比例大于城市这也导致了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低于城市。

然而,高收入的工作并不一定使人们感到更满意。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城市里的工作者不太满意自己当前的工作,而农村中的农民则安于田间劳动。

据统计,30%的城市居民对工作表示比较不满或不满意,但农村中的人对工作比较不满或不满意只占4%。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在城市工作,就业比较困难,工作者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工作时间更长,休息的时间更少。如下图:

来自农村的调查对象中,有69人认为得到了足够的休息和休闲时间,有26人认为没有得到。来自城市的调查对象中,前者有35人,后者有65人。这种紧张的工作状态使得城市人对工作的满意度大大降低。相反,田间劳动虽然也很辛苦,但是竞争不比城市激烈,工作稳定性高,不必患得患失,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所以相比城市,农村的工作者,对工作的满意度要比城市来得高。

城市中丰富的物质生活也增加了城市人的生活压力。

据统计,城市中每25人就有11人觉得生活压力很大,而农村中感觉生活压力很大的人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人选了“一般”。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农村的人们心情比较舒畅,热情好客,而城市人表现得比较冷淡。生活压力的差别可见一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是心理原因。一般来说,城市的娱乐比农村要丰富,压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宣泄。但是,城市的贫富差距更大,朋友、邻居之间生活水平的攀比更加强烈。“知足常乐”很适合用于形容农村居民的心理,正因如此,农民的生活压力比城市居民小得多。

家庭的和睦程度也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之一。

“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国人重视家庭关系的体现。家对于幸福感来说举足轻重。通过观察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农村的居民家庭关系比起城市来更融洽。例如,在农村几乎没有人选择家庭和睦程度“差”或“较差”,但在城市,100人中有10人选择了“较差”

我们看到,在城市生活的家庭多数团聚的时间比农村家庭少,交流的时间也就更少,不像农村里家人一起劳动闲聊家常,再加上“踢猫效应”的影响,使城市家庭关系愈发脆弱,从而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农村优美的居家环境是一大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