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与农村幸福感对比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

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

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摘要:此次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旨在比较详细而全面的了解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我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谨慎地选取了陕西省部分地区,并对当地居民进行随机调查.之后我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比,了解到我所调查的地区居民幸福指数较为理想.据统计,城乡居民平均幸福指数约为%,由此反映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幸福感都是令人欣慰和满意的.关键词: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引言幸福,相信这个词对我们来说都不再陌生,生活中的每一细节每一插曲,无形中都与幸福戚息息相关.可见,人类一切合理的社会活动都包含一个隐含的目的——使人生活得幸福.幸福是一个极度主观化的、带有“超越性”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提交了一份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拉开了我国对幸福指数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的序幕.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因此,城乡幸福指数的调查是极其重要的.希望根据此次调查分析,人们可以尽量避免减少不幸福因素,人们可以试着去改善提高我们现有生活,通过实际行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目录一、调查目的二、调查时间三、调查对象四、调查方式五、调查内容六、调查结果七、调查分析八、意见与建议调查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居民的生活、情感等满意状况,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满意度,调查人们普遍的幸福指数,从而提高对人们的了解和认识.并且从这次调查中研究探讨在哪些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制约了人们幸福感,更高层次上要求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调查时间2014年2月20-25日调查对象和方式我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本,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城市及乡村人民的幸福指数,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号召.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对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居民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为随机调查问卷形式,对百姓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出来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调查内容基本情况是对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相关信息的采集.将判断幸福指数的途径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身体状况等.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最后是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所以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我的问卷就是围绕这三个方面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旨在清晰的了解受调查人群的具体情况,以便我统计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调查结果及分析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是所有社会物质条件中对幸福感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古语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人们对幸福最根本的需求,自然对幸福感影响程度颇深,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公众来讲,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已然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了.社会保障、家庭和睦及社会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居民生存幸福与否的起码条件.家庭生活方面上,家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影响人们幸福重要的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无疑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缓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增强自信心,自然也就能提高社会幸福感,最终影响幸福指数的大小.居民对自我价值实现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自然会提高幸福指数,自身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序⑴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百姓幸福指数,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幸福指数最低的是收入1000元以下的居民,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则其幸福指数总体相对高一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数呈现出阶梯式增长,也充分体现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性.⑵不同年龄的人群其幸福感有着显着的差异.其中幸福指数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40-59年龄段的居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幸福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而60-70年龄段的人群幸福指数最高,18-29岁之间的次之.⑶女性的幸福指数略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家庭,主要从家庭成员身上获得幸福感;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幸福指数要高于男性.⑷幸福感较强的是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在校学生,幸福感较弱的职业是自由职业者、下岗失业及无业人员、国有企业和农民.前者有固定收入,职业稳定性较强,社会地位高,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险,这些方面都优于其他职业,进而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在校学生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压力还没有太多机会体会,故其幸福感较高.而对于幸福感较低的相关职业,如何提高这部分人对幸福的基本需求,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幸福率看,超过八成被访者感觉生活幸福所谓幸福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群众中表示幸福的群众所占的百分比,是用来测评群众幸福广度的一种方法,其单位是百分比.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数=效用/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分为五种层次,从下至上: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可以从答案中得到,以得数1为分界岭.比1小就证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比1大就证明是幸福的.如果我们的欲望指数高,而在目前生活方式中得到的效用低,那得出来的幸福指数就是零点几了,那就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不好,让我们感觉不幸福,而不幸福的严重程度是根据数字来衡量的,数字越小就代表越不幸福,如果效用比欲望高,得出的得数就比1大,那就证明是个幸福的人.同理,幸福的指数也是根据得数来判断,数字越大就证明越幸福.即个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常住居民中分别有%和%的居民表示生活的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居民表示幸福程度一般,仅%的居民觉得自己不幸福.意见与建议在调研中发现,政府在制定和落实幸福指数的过程中热情超乎想象,将幸福指数与官员政绩直接挂钩,有的甚至出台了幸福指数一票否决制.为了在城市幸福指数评比中取得好的名次,一些地方官员纷纷现身各种媒体和公众中间,为提高本地幸福指数拉票造势,展开了新一轮的幸福指数排名争夺.这种热情的背后隐含着对幸福指数的数字依赖和指标崇拜.有些地方在确定幸福指数时,想当然地设定一些和百姓幸福毫不相干的内容,将幸福指数调查统计变成了数字游戏.有些官员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到处宣传炒作,作秀造势,搞华而不实的“幸福形象工程”,甚至民众还未评定,已提前将自己所在城市宣布为“幸福天堂”或“幸福百分百城市”等,这种到达了顶点的幸福指数评比带来的只能是官员的幸福,纸面上的幸福,对老百姓则毫无幸福可言.幸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视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对生活的主观满意度,但幸福指数并不等于幸福感本身.民众的幸福感归根结底不能靠官方数据“一锤定音”.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只能靠老百姓说了算.幸福在百姓的生活里,幸福在百姓的心里.各级政府和领导者,让幸福指数变成百姓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幸福指数工程真正变成为民工程、富民工程、惠民工程,以幸福指数作为测试百姓冷暖的温度计,设身处地地体察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经常想一想,在这些数字背后,还有多少群众看不起病,多少家庭买不起房,多少孩子上不了学,经常问一问,群众能否能用上干净水,吃到放心食品,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对群众的冷暖,感同身受,对民众的困难和问题,逐项解决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幸福从冷冰冰的数字变成充满温暖的切身体验.对于幸福指数中的生活满意度、价值实现感、需求满足感等主观的抽象的指标,决策者要以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准确反映百姓的实际感受,以此作为加紧完善政策措施、纠正偏离的基本依据.虽然对于生活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但是物价的疯长、工资的平稳态势也成为了大众的后顾之忧,政府应更多的社会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制度,让市民“幼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样人民的幸福感增强了,政府才能得到更多的拥护.附表幸福指数调查问卷1.您的性别□ 男□ 女2.您的年龄□20以下□20~30 □30~40 □40~50 □50以上3.婚姻状态□ 已婚□未婚4.子女状态□ 有□没有5.教育程度□ 高中□ 大学□ 硕士□ 博士以上6.收入水平□ 2000元/月以下□ 2000~5000元/月□ 5000~8000元/月□8000元/月以上7.您觉得您的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 财富与物质□ 理想的爱人□ 浪漫的爱情□ 幸福的家庭□ 杰出的子女□ 成功的事业□ 良师益友□ 健康与长寿□ 名垂青史□ 自由的生活□ 生命智慧8.如果有提升幸福感的培训课程您是否愿意参加□ 愿意□ 不愿意9.您希望通过幸福培训课程的学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 如何经营一段美满的婚姻□ 如何培养卓越的孩子□ 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如何塑造超凡脱俗的形象□如何打造家庭、事业、朋友三大团队□ 如何获得时间、心灵、财务自由10.如果有社会公益性活动,您是否愿意参加□ 愿意□ 不愿意11.您是否愿意成为一个帮助更多的人成就幸福生活的幸福教练□ 愿意□ 不愿意12.如果幸福的满分是100分,您给自己的生活评分是多少呢为您的幸福打打分谈到幸福,您的感觉是什么是不是会有无数个美好的瞬间涌上您的心头谈到幸福,您的期盼是什么在您匆匆驶过的人生快车上究竟装载了多少梦想谈到幸福,您的遗憾是什么在您蓦然回首时又有多少未曾收获的幸福种子随风逝去谈到幸福,您看见的是什么是事业的辉煌、爱人的欢笑还是儿女的成长每个人幸福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答案,您的答案是什么呢。

幸福感调查报告(通用10篇)

幸福感调查报告(通用10篇)

幸福感调查报告(通用10篇)篇一: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篇一xx年7月15日-7月20日,我院基层幸福小分队前往浙江省诸暨市以及火车货运东站开展以“基层人民幸福指数”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关注诸暨火车站货运东站的卸货工人的生活现状,期望从调研中获得中国经济脉搏跳动的节奏,感知多样的人民生活状态。

第一站:诸暨市牌头镇7月15日,小队人员早早地坐车来到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

通过乡村走访的形式,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并与村民交流,通过这种形式了解在农村居民眼中的幸福。

小队在分别采访了学校工地的施工人员,奶茶店的老板以及几位坐在家门口的老人,请他们谈谈了对幸福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对现在生活的一些评价和理想的幸福的差距。

第二站:诸暨市城关7月16日,伴随着早晨的清凉,我们基层幸福小分队来到了本次调研的第二站——诸暨市城关,继续我们的走进基层之旅。

他们或是街头的一个环卫工人,或是街边的一个修自行车的叔叔,抑或是一个个路过的爷爷奶奶,他们也许生活平凡但他们的嘴角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虽然我们所遇到的每个人并不都是快乐的,但是我们衷心希望我们的出现能使更多的人关注基层的生活,为基层的幸福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将幸福播撒基层的土壤。

第三站:问卷调查7月17日,小队一起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希望通过问卷的形式能让小队更好地了解基层,了解他们的生活。

7月18,19日,队员们发放并整理了的问卷,小队人员对收到的问卷进行了数据汇总和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总结,最后规划了本次调研的最后一站——诸暨市货运东站,去探访最基层装卸工的生活。

第四站:诸暨市火车货运东站7月20日,小队人员坐车来到诸暨市火车货运东站,与货运东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近年来火车站的运营情况以及近年来火车站对装卸工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的改善情况。

实地考察装卸工的工作环境和食宿的情况,并且采访该站的装卸工的生活情况水平,了解普通装卸工人心中的幸福认知。

整个采访过程中,所有采访对象都十分配合,向队员讲述了他们的生活和对幸福的理解。

关于城市与农村幸福感对比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与农村幸福感对比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幸福感对比的调查报告一、摘要:在“走进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中,本小组对“农村与城市幸福感对比度”进行了研究。

我们进入繁华的城市和美丽的农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与此同时还与岚山一中的同学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在活动中,我们向农村的调查对象发放了调查问卷,并成功地将问卷回收,顺利地完成了此次调查。

关键词:城市农村幸福感二、研究背景:自进入信息时代后,交通更便利,信息更畅通,城市与农村的联系逐渐加深。

越来越多的农民怀揣着梦想进入城市寻找机遇,越来越多的市民进入农村寻求自由与放松。

有一句话说得好:“幸福是通过对比产生的。

”我国城镇与乡村在地理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由此,城乡幸福感的差别也渐渐凸显。

真正的小国寡民、小富即安的小农模式已经不复存在。

如今,幸福感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宜居的重要依据,幸福感指数高的地方往往为人们所向往,同时,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也成为了各地政府的目标之一。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开展了关于“农村与城市幸福感对比度”的调查。

三、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把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作对比,通过调查结果探讨人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心里状态,从而分析出人感到幸福所需的环境条件,找出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为今后的城乡规划、出行迁居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同时为城乡之间相互了解打开一扇窗口。

这项研究也为城乡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加强双方合作共赢,使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增进双方学生友谊。

具体目标有: 1、了解农村和城市居民对于幸福的理解: 2、了解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态度; 3、从调查问卷及其他方式的调查中获得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指数。

通过此次调查,从而分析出这种差异的来源及问题所在,并找出方法来调整、解决它。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其原因有三:首先,问卷调查法能够提供比较具体、精确的数据,便于统计和分析;第二,发放问卷小号的时间比访谈法少,调查的对象较多,效率较高;第三,发放问卷需要学生去不同的地方,与调查对此昂面对面地交流,能够达成活动中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摘要:一、引言二、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分析1.生活水平2.社会保障3.教育资源4.医疗条件5.居住环境三、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幸福程度影响因素分析1.家庭关系2.工作情况3.社交圈子4.精神文化生活四、提升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与幸福程度的对策建议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4.加强医疗卫生服务5.改善居住环境6.丰富精神文化生活7.促进家庭和谐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而幸福感则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对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分析1.生活水平在保定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但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

2.社会保障保定市政府已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相对完善,但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仍有不足之处,尤其体现在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方面。

3.教育资源城镇居民的教育资源丰富,但农村居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尤其是在教学质量、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存在明显差距。

4.医疗条件保定市的医疗条件在城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城镇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较高,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5.居住环境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好,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则相对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三、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幸福程度影响因素分析1.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居民的幸福程度有很大影响。

在保定市,部分家庭存在家庭矛盾,影响了居民的幸福生活。

2.工作情况工作情况是影响居民幸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在保定市,部分居民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3.社交圈子社交圈子对居民的幸福程度也有一定影响。

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房地产经营管理1002班辛媛媛学号:2010090174幸福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 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终极生活目标。

对城乡居民幸福感的研究既有一般性价值, 也有特殊性价值。

前者表现在了解不同类型人们的幸福程度、辨认影响人们幸福的因素、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后者体现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 见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过程, 记录理想类型价值下的“生活方式”等方面。

现在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差异以及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城乡居民幸福感主要差异1.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城市居民。

2.总体来看,女性的主观幸福感比男性高。

3.总体来说城乡居民中中年群体相对于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体验着较低的主观幸福感。

4.老年阶段的城市和农村居民中,城市老年群体较农村老年群体体验着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5.调查结果显示中等收入水平的群体体验到了较高的幸福感6.学历对人们的幸福感有着影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有较高幸福感,初中以下学历的城市群体在体验幸福感程度上低于农村群体。

7.离退休或无业人员的幸福感低于其它群体二、影响因素(1)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文化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考察是诸多跨文化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

许多实证研究已经证实,文化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研究者认为,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在诸如生活满意感、情感体验、社会取向、价值观、判断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

此外也有学者否定了文化影响的首要性,认为在特定的文化情景下,个体如何对待这种文化才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强调不同方面的自我是一致性的,东方文化则认为多样化的自我是存在的。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在家庭教育提倡教育的情感化、民主化的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信任、尊重,相互理解能促进子女在亲密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体验幸福感,学会热爱生活。

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总体满意度的预测因素,反之则成为他们产生不幸福感觉的预测因素。

关于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程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幸福感”、“幸福指数”已成为社会发展中被频繁提及的话题。

当前,从GDP 至上转到提升幸福指数、将关注重点从经济数字转向民生福祉,把幸福指数引入经济增长的评估体系渐成趋势,显示了我国经济追求科学发展、提升幸福指数的新信号。

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们的生活、情感等满意状况,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满意度,调查人们普遍的幸福指数,提高对人们的了解和认识。

基于此,我于这个暑假对梅州小部分地区的人民进行了幸福感的调查分析。

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设计(一)调查目的曾记得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你幸福吗”节目中,出现了神一样的回复。

“你幸福吗?”“我姓曾。

”一位民工的回答如此惊人,可见他知道自己生活的艰辛,收入的微薄,生活的不公。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人们的幸福指数如何呢?为了进一步了解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调查人们普遍的幸福指数,了解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和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从而提高对人们的了解和认识。

(二)调查方式为了保证调查所得到的信息准确可靠、方便统计的前提,所以决定本次调查通过微信,采用问卷调查这种方式。

参与调查人数100人。

同时,我还通过走访、资料查阅等方式了解居民现在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幸福指数。

(三)调查区域及人员由于人员有限,所以本人采取小区域调查,除了微信上的问卷调查外,还在梅县区小部分乡镇进行了走访调查。

(四)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的基本情况是对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相关信息的采集。

我将判断幸福指数的途径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身体状况等)。

关于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

关于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

关于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居民幸福指数一.引言居民幸福指数是评估居民幸福程度的一种指标。

本调查旨在了解居民的幸福感,分析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城市、农村及其他地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2. 调查工具:使用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3.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生活品质、社会关系、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等多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1. 幸福感整体水平: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幸福感整体水平为xx,其中城市居民为xx,农村居民为xx。

2. 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a. 经济因素: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等b. 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社会公平等c. 家庭因素:家庭关系、家庭健康等d. 其他因素:教育水平、居住环境等四.政策建议1. 政府层面:a. 加大经济发展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b.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助。

c. 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2. 社会层面:a. 加强社会关系网络,提供更多社会支持。

b. 提高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

3. 家庭层面:a. 弘扬家庭美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b.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庭的健康水平。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调查问卷样本2. 数据统计表格3. 相关调查报告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幸福指数:衡量居民幸福感的指标。

2. 社会支持:社会资源的供给和个人在社会中获得的支持。

3. 社会公平: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性。

4. 健康教育:通过知识和行为改变,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水平。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摘要:1.保定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概述2.保定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概述3.保定市居民幸福程度概述4.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的因素5.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正文:一、保定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保定市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调研:1.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较高,大多数人表示生活负担较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居住条件: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较好,大多数人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住房面积适中。

3.教育资源:城镇居民对教育资源的满意度较高,学校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

4.医疗保障: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障的满意度较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完善。

二、保定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概述尽管保定市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仍有一定保障。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调研:1.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政府扶贫政策使贫困人口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2.居住条件: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但居住环境较好,很多人拥有独立的院落。

3.教育资源:农村居民对教育资源的满意度一般,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4.医疗保障:农村居民对医疗保障的满意度一般,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三、保定市居民幸福程度概述本次调研发现,保定市居民的幸福程度整体较高。

城镇居民的幸福程度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幸福程度相对较低。

影响居民幸福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家庭关系、身体健康等。

四、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的因素本次调研发现,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对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具有显著影响,提高收入水平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

2.教育资源: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子女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3.医疗保障: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助于减轻居民的生活负担,提高幸福程度。

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幸福,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生活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是否也在同步提升呢?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我们展开了一项关于城乡居民幸福感的调查。

本次调查覆盖了城市和乡村的多个地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有效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我们选取了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和收入水平的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在城市,我们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和工作场所;在乡村,我们则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村庄。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内容涵盖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工作状况、家庭关系、社交活动、健康状况、居住环境等多个方面。

访谈则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居民的内心感受和对幸福的理解。

二、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状况1、工作与收入在城市中,工作压力普遍较大。

许多上班族面临着长时间的通勤、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激烈的竞争。

然而,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作带来的疲惫。

那些在高薪行业工作、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居民,幸福感相对较高。

2、居住环境城市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资源丰富。

但城市的房价高企,居住空间相对狭小,这给一部分居民带来了压力。

那些居住在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的居民,幸福感更强。

3、社交与娱乐城市的社交活动丰富多样,娱乐设施齐全。

但快节奏的生活使得部分居民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

4、教育与子女成长城市的教育资源优势明显,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很高,这导致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大,家长的焦虑情绪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幸福感。

三、乡村居民的幸福感状况1、农业生产与收入农业依然是乡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扶持,农业收入有所增加。

但农产品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因素仍然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不确定性。

2、乡村环境与生活节奏乡村的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节奏相对较慢。

关于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关键词:居民,幸福指数,经济从调查的人群状况来看,本次调查男女比例适中时间事物,几经轮回,国家改朝换代,都只为幸福。

大千世界里,每个人都默默努力,为生活、为家庭、为工作、为学习......等等这些,归结起来也不过是为了更幸福。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

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国民幸福总值,也可以说是幸福指数。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幸福感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

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

“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那么,我国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又是如何呢?为此,我利用网上的调查问卷针对一些网民做了简略的调查。

关乎幸福的因素有很多,过去也有许多的学者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

曾经人们片面的认为幸福就是金钱,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钱财是无可争议的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它并不是全部。

在我看来幸福主要关乎以下三大因素:首先是经济富裕。

人要幸福,就要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少吃少穿,整天为肚子发愁,是与幸福无缘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幸福感明显提高,首先就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让大家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蛋糕做得更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向贫穷彻底告别。

时至今日,我国在经济上也是仍需不断改进努力的,才能实现全体成员奔向小康的社会。

其次是社会公平。

幸福既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滋生幸福感。

城乡结合部地区居民生活状况与幸福感调查报告(全文)

城乡结合部地区居民生活状况与幸福感调查报告(全文)

城乡结合部地区居民生活状况与幸福感调查报告一、城乡结合部地区居民幸福指数调查(1)调查目的。

早期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差异明显,但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农业转变为农业、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其他功能并存,并相应兴建了城市服务设施,从而形成包括郊区的城乡交错带,原来的一些农村正在向城镇转型。

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很多农民告辞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成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原住居民。

这些城乡结合部目前的进展状况如何,当地人的生活现状如何,对生活持着怎样的态度,我们不得而知。

为了了解城乡结合地区原住居民的生活现状和生活幸福中意度,我们团队于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多次在杭州郊区附近的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最后以九堡村和萧山瓜沥镇航民村作为典型对象进行调查分析。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调查方法。

我们首先调查了位于杭州城乡结合部、土地征用已经基本完成的九堡村,杭州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四季青刚刚迁至九堡,杭州市政府计划用几年时间将九堡打造成躺在绿阴怀抱中的现代新都市主义社区。

不过,对目前的九堡来说,经济进展的蓝图还只是一张图纸,房产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除九堡外我们也重点考察了萧山的航民村——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代表。

在前往航民村实地调研以前,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航民村积极进展村级经济,依托集体经济实力,全村村民享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户户住上花园式楼房或别墅,实现了“全村没有困难户,家家都是富裕户”的目标。

此次共准备了300份调查问卷,九堡村和航民村各发放150份问卷,以每家每户走访的形式,完成了这些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涉及城乡结合部的男女老少,涉及到从事各行各业的原住居民。

按年龄标准分,九堡村中年龄在18~35岁有62人,36~59岁有66人,60岁以上有22人。

航民村中年龄在18~35岁有68人,36~59岁有70人,60岁以上有12人。

按性别分,在九堡村中受访者中男性75人,女性75人。

农民生活幸福感调查结果报告

农民生活幸福感调查结果报告

农民生活幸福感调查结果报告引言:农民是国家的厚重根基,他们承载着粮食生产与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的生活状况备受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本次调查以农民生活幸福感为主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多个地区的农户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一、调研背景:农民生活幸福感是评价农村发展水平和集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本次调研的背景是为了探究全国农户对于自身生活情况的满意程度,并针对不同因素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进行,涵盖了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收入水平、就业机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

问卷通过面对面调查的方式进行,包括个别访谈,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信度。

三、调研结果:1. 农民收入水平: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农户的收入呈现增加趋势,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

约60%的受访农户对自身的收入水平表示满意,认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2. 就业机会:关于就业机会,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在就业方面的选择和机会相对有限。

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政策的推动,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支持农民进城务工将成为提高农民就业机会的关键因素。

3. 教育和医疗:教育和医疗是农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研发现,尽管教育和医疗资源在农村地区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明显不足。

近50%的受访农户对农村教育或医疗设施的满意程度不高,期待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和改革。

4.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提高农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研显示,虽然国家加大了农民社会保障的力度,但个别地区的社保政策措施尚未得到普及,有待政府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

5.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农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调研发现,农村交通、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 收入不均衡:调研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普遍增长,但仍存在收入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工资收入低和土地流转难的地区。

幸福感调研报告

幸福感调研报告

幸福感调研报告一、调研方法本次幸福感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域等人群进行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0份,回收率93.3%。

二、幸福感整体情况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的幸福感整体水平一般,平均得分为6.5分,最高得分为10分,最低得分为3分。

其中,85.7%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10.7%的人选择了“不太幸福”,3.6%的人选择了“非常幸福”。

三、不同人群幸福感的差异1.不同年龄段与其他年龄段相比,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幸福感相对较高,而中青年人的平均得分相对较低,差距达到1.6分。

2.不同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最高,而农民工的幸福感最低,差距达到了1.8分。

3.不同地域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差距为1.3分。

四、提升幸福感的建议1.家庭、朋友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参与者中,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对提升幸福感至关重要。

因此,家庭、朋友和社会应该与个人一起共同分享幸福。

2.良好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提高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个人应该注意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

3.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可以提高个人的幸福感。

因此,社会应该鼓励和培养人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五、结论本次幸福感调研表明,年龄、职业和地域都会影响幸福感的水平。

同时,家庭、朋友和社会支持、身体、心理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也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议关注这些方面,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幸福。

城乡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城乡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城乡幸福指数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2012年8月02日——2012年8月09日调查地点:包头市青山区呼得木林大街6、7、8、9号街坊调查对象:包头市青山区呼得木林大街6、7、8、9号街坊居民、附近居民调查方式:走访调查、问卷、采访、参考资料调查人:李腾达尹波韩强幸福是指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

为了全面了解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我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开展了对包头市青山区呼得木林大街6、7、8、9号街坊居民及附近部分居民《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走访调查、问卷、采访、参考资料调查方式进行,分别对包头市青山区呼得木林大街6、7、8、9号街坊居民随机30个家庭以及附近随机30个群众,另外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30个分别居住城乡的同学展开调查。

调查内容分为,居民幸福指数;居民认为最幸福的事项;居民对幸福指数各因素的感受,涉及收入、住房、生活、工作、健康、家庭、物价等各方面,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幸福指数的含义幸福指数,就是衡量幸福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二、调查概况调查结果显示青山区居民感觉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3.1%,其中非常幸福占12.4%,比较幸福占50.7%;感觉不幸福的占26.9%,其中不太幸福占14.3%,非常不幸福占1.7%;其他未说明的占4%。

调查数据说明随着青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许多城乡居民都感到生活幸福。

从调查对象的分类看,有以下特点。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农村。

城市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1.4%,不幸福的占19.6%;农村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3.4%,不幸福的26.6%。

男性居民幸福指数略高于女性。

男性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2.6%,不幸福的占17.4%;女性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9%,不幸福的占21%。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调研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调研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解中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能够更好地关注和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了来自全国各大城市的居民参与,共计收集有效问卷1000份。

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了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

三、调研结果1. 经济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经济状况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入水平、就业稳定性以及物价水平等都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一定的影响。

2. 社会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居民与家庭成员、朋友和邻居之间的关系对幸福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城市中,人们的社会交往频繁,积极的社会关系能够增加居民的社交支持和归属感,提高幸福感。

3. 生活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的交通、环境卫生、居住条件等因素都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4. 健康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健康是人们追求幸福感的基本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的居民通常具有更高的幸福感。

因此,城市居民的健康需受到充分重视。

四、幸福感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将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因素按照重要性进行了排序。

其中,经济状况排在首位,其次是社会关系,紧随其后的是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

五、建议与措施基于以上调研结果,为提高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 加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缓解物价压力。

2. 鼓励和支持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加社交机会。

3. 提升城市交通和环境建设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4. 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力度,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5.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更好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农村幸福感调研报告

农村幸福感调研报告

农村幸福感调研报告农村幸福感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人们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为了解农村居民的幸福感现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

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一百个农村家庭。

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农村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幸福。

其中,60%的人表示农村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压力,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

他们认为农村有清新的空气、田园风景和悠闲的生活方式,这让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

此外,我们还发现,农村居民的社会关系对于提高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农村居民认为他们与邻居之间的关系和睦,彼此互帮互助,这种社区凝聚力使他们感到温暖和幸福。

此外,他们还表示农村地区的人际关系更为淳朴和真诚,这也是他们感到幸福的原因之一。

然而,尽管农村的幸福感普遍较高,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例如,我们发现一些农村居民对于医疗服务和教育资源的不足感到担忧。

有22%的农村居民表示,医疗机构离他们家较远,就医不便;而15%的农村居民认为他们所在地的教育资源有限,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对他们的幸福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普遍较高,主要得益于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良好。

然而,一些问题仍然需要解决,如医疗和教育资源的不足。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医疗和教育资源的供给,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同时,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凝聚力的增强,也是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希望我们的调研报告能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并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幸福做出一定的贡献。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

摘要:
1.保定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调研结果
2.保定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调研结果
3.调研结果的启示和建议
正文:
保定市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为了解保定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首先,我们来看保定市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

调研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总体较高,幸福程度也相对较高。

这主要得益于城镇居民的经济条件较好,生活设施完备,医疗保障健全等因素。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快等,这些因素对城镇居民的幸福程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接着,我们看保定市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

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城镇居民较低,但他们的幸福程度并不低。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压力较小,生活环境优美,邻里关系和谐等因素。

然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经济条件、医疗保障等因素的制约,这也是影响他们幸福程度的主要因素。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对于城镇居民,应适当减轻
他们的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节奏,以提高他们的幸福程度。

对于农村居民,应加大对他们的经济扶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

总的来说,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都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

保定市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程度调研报告【最新版】目录1.引言2.保定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2.1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2.2 城镇居民居住条件2.3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2.4 城镇居民教育资源2.5 城镇居民的幸福感3.保定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3.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3.2 农村居民居住条件3.3 农村居民医疗保障3.4 农村居民教育资源3.5 农村居民的幸福感4.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成为评价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通过对保定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进行调研,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二、保定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2.1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保定市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较高,多数居民收入稳定,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其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

2.2 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保定市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好,大部分居民拥有稳定的住房,且住房面积适中。

但仍有部分居民居住条件较差,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2.3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保定市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较高,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广,居民就医负担较轻。

但仍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2.4 城镇居民教育资源保定市城镇居民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拥有多所优质学校,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

但仍需关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2.5 城镇居民的幸福感保定市城镇居民的幸福感较高,大部分居民对生活满意,认为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三、保定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3.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保定市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较快,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3.2 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保定市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较差,部分居民住房仍存在安全隐患。

政府应加大农村住房改造力度。

3.3 农村居民医疗保障保定市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较低,部分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居民就医负担较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乡幸福感对比的调查报告一、摘要:在“走进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中,本小组对“农村与城市幸福感对比度”进行了研究。

我们进入繁华的城市和美丽的农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与此同时还与岚山一中的同学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在活动中,我们向农村的调查对象发放了调查问卷,并成功地将问卷回收,顺利地完成了此次调查。

关键词:城市农村幸福感二、研究背景:自进入信息时代后,交通更便利,信息更畅通,城市与农村的联系逐渐加深。

越来越多的农民怀揣着梦想进入城市寻找机遇,越来越多的市民进入农村寻求自由与放松。

有一句话说得好:“幸福是通过对比产生的。

”我国城镇与乡村在地理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由此,城乡幸福感的差别也渐渐凸显。

真正的小国寡民、小富即安的小农模式已经不复存在。

如今,幸福感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宜居的重要依据,幸福感指数高的地方往往为人们所向往,同时,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也成为了各地政府的目标之一。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开展了关于“农村与城市幸福感对比度”的调查。

三、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把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作对比,通过调查结果探讨人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心里状态,从而分析出人感到幸福所需的环境条件,找出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为今后的城乡规划、出行迁居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同时为城乡之间相互了解打开一扇窗口。

这项研究也为城乡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加强双方合作共赢,使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增进双方学生友谊。

具体目标有: 1、了解农村和城市居民对于幸福的理解: 2、了解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态度; 3、从调查问卷及其他方式的调查中获得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指数。

通过此次调查,从而分析出这种差异的来源及问题所在,并找出方法来调整、解决它。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其原因有三:首先,问卷调查法能够提供比较具体、精确的数据,便于统计和分析;第二,发放问卷小号的时间比访谈法少,调查的对象较多,效率较高;第三,发放问卷需要学生去不同的地方,与调查对此昂面对面地交流,能够达成活动中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

综上所述,问卷调查法适用于此次调查。

这次所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主观的封闭式的问题为主,包含少量客观的封闭式问题。

准备两百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以走访的方式分发给调查对象(包括农村和城市两方面),全部填完以后立即回收,交由统计人员进行汇总统计。

以上步骤完成后,再由写手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时间为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期间成立了研究小组,确定了本组的研究课题——关于城乡幸福感对比度的调查研究,并由组长辛媛媛设计调查问卷。

全组对课题研究的流程进行初步讨论,确定组员分工,列出纲要,于七月五日将纲要上交至指导老师谷学峰。

(二)实施阶段:时间为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十五日,期间的主要活动为: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进行城市方面的调查,组员发放调查问卷,收齐后交至组长处;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全体成员乘车至岚山一中,与岚山一中的同学合作开展调查活动。

活动的具体分工为:全体组内成员和岚山一中同学共同完成调查问卷在农村的发放、回收;完成统计并交给组长。

在此期间,负责宣传的两位同学用相机记录活动过程,日常生活等方面由四位同学调度。

三十日下午,我们出发前往黄墩镇进行第一轮问卷发放,三十一日上午进行第二轮问卷发放。

(三)总结阶段:八月十日下午,由组长辛媛媛所做的初步统计进行汇编,做成统计图、表格,与活动照片等资料做成报告用的PPT文件;十一日,由一位同学负责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最后的总结和分析;最后在活动收尾时汇报课题研究成果。

六、研究结果及分析讨论:从调查数据来看,城市的物质条件客观上优于农村。

首先,在收入方面,城市中的调查对象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者仅9人,远低于农村的21人。

中等收入人数则是城市高于农村。

关于收支状况,城市居民的收支状况比农村略为乐观,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城市较高的生活水平使支出增加,从而减小了城乡收支状况的差距。

其次,在健康方面选择“差”者,城市明显少于农村,因为城市的医疗体系比农村健全,医学技术比农村先进。

所以城市中出现了明显健康问题的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产生了这一结果。

此外,认为自己的健康水平一般的人数略高于农村,认为自己身体很好的人数与农村相差无几。

当我们发放调查问卷时,也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城市中,调查对象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而在农村中,留守家中的老人所占比例大于城市这也导致了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低于城市。

然而,高收入的工作并不一定使人们感到更满意。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城市里的工作者不太满意自己当前的工作,而农村中的农民则安于田间劳动。

据统计,30%的城市居民对工作表示比较不满或不满意,但农村中的人对工作比较不满或不满意只占4%。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在城市工作,就业比较困难,工作者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工作时间更长,休息的时间更少。

如下图:来自农村的调查对象中,有69人认为得到了足够的休息和休闲时间,有26人认为没有得到。

来自城市的调查对象中,前者有35人,后者有65人。

这种紧张的工作状态使得城市人对工作的满意度大大降低。

相反,田间劳动虽然也很辛苦,但是竞争不比城市激烈,工作稳定性高,不必患得患失,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所以相比城市,农村的工作者,对工作的满意度要比城市来得高。

城市中丰富的物质生活也增加了城市人的生活压力。

据统计,城市中每25人就有11人觉得生活压力很大,而农村中感觉生活压力很大的人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人选了“一般”。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农村的人们心情比较舒畅,热情好客,而城市人表现得比较冷淡。

生活压力的差别可见一斑。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是心理原因。

一般来说,城市的娱乐比农村要丰富,压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宣泄。

但是,城市的贫富差距更大,朋友、邻居之间生活水平的攀比更加强烈。

“知足常乐”很适合用于形容农村居民的心理,正因如此,农民的生活压力比城市居民小得多。

家庭的和睦程度也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之一。

“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国人重视家庭关系的体现。

家对于幸福感来说举足轻重。

通过观察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农村的居民家庭关系比起城市来更融洽。

例如,在农村几乎没有人选择家庭和睦程度“差”或“较差”,但在城市,100人中有10人选择了“较差”我们看到,在城市生活的家庭多数团聚的时间比农村家庭少,交流的时间也就更少,不像农村里家人一起劳动闲聊家常,再加上“踢猫效应”的影响,使城市家庭关系愈发脆弱,从而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农村优美的居家环境是一大优势。

“钢筋水泥森林”与真正青山绿水的对比是这次在两地调查的最大反差。

对应的,农村与城市中的居民也对自己的居家环境持不同态度。

调查中,有%的农村居民对居家环境满意,城市居民选满意者低于农村,有25%。

选择“比较满意”一项者,城市与农村的情况差别不大,都为40%左右。

选择“比较不满”或“不满”者,农村仅有2%,城市有14%之多。

可见城市的绿化仍然需要加强。

综合以上因素,在最后一问“您认为自己是否幸福?”中,我们发现,农村中选择前三项(A 幸福 B 比较幸福 C 一般)者,数目相差不是特别悬殊,以选第二项的人数最多,城市亦然。

但是,选择“较不幸福”者,城市比农村多人,没有人选择“不幸福”。

当被问及“您认为在农村生活更幸福还是在城市生活更幸福”时,有72%的城市人认为在城市中更幸福,反之有28%,而农村中的调查对象有81%感觉在农村中更幸福。

那么,是那些因素对农村及城市的幸福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呢?下面就来看影响幸福感因素的排行榜:收入状况、家庭和睦程度、健康状况在城市和农村都位列前三甲,在城乡的顺序有不同。

其中,健康状况在城市的调查对象眼中最重要,收入状况紧随其后,再次是家庭和睦程度。

在农村人心里,健康、收入还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的和睦。

农民的生产方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所以,个人与家庭的联系比城市人更加紧密,更加注重家庭关系。

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则使之更注重于收入和身体。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虽然大,却对幸福感影响不大,这一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分析。

调查中还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的答题方式不符要求,导致这一题的农村和城市的数据在整体大小上出现差别,虽然不影响城乡内部各项的比对,但是还是需要指出错误,吸取教训。

七、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下面是我们通过网络标准计算的城乡幸福感指数:城市幸福感指数:86;农村幸福感指数:77。

整体来看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比农村居民要强。

可见,物质方面才是影响当下农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虽然物质不一定和幸福感挂钩,但是在城乡对比之下,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一、中央财政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冬小麦主产区农民购置抗旱急需的水泵、喷灌机械设备以及其他抗旱节水机具补贴,增加抗旱机具数量,提高旱区农机装备水平。

二、中央安排资金67亿元,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三、提高了粮食最低价收购水平2011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增幅分别为9.7%、10.3%、21.9%,平均增幅为13.97%.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从明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1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

每50公斤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7元。

四、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中央财政日前下拨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

小组认为增加农民收入,单靠政府的价格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一,跳出长期以来片面重视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圈子,要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放到第一位。

第二,跳出小农业的圈子,做好发展大农业这篇文章。

第三,打破农产品自求平衡的圈子,要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性产业带,提高农业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第四,要改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相脱节的状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确保农产品需求稳定增长努力扩大出口和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扩大农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

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落后,一些行业在低水平上盲目外延扩张,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滞销积压现象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