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软实力调查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研究报告
何为”软实力”?有资料介绍,参照国外的能力分类,软实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35种基本能力,涵盖了一个国家所有能做的1000多个职业。

目前,用人单位不只是看重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他们“软实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3972个企事业单位中,73.8%的企业在对员工职业技能评估中,把包括交流、有效写作等能力在内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同等对待;而8万多名已就业的被调查大学生中,大约每3名毕业生中就有1人因工作能力缺乏而失去工作。

应该说,就业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

硬实力是参和就业竞争的基础,软实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是就业竞争的外在表现力。

学问相同的人在求职择业时的表现不同,往往是他们的竞争力的差异所致。

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必须努力发展就业竞争的软实力。

事实上,就业竞争软实力体现出来的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的顺利求职、成功就业起着决定作用。

因此,大学生应把就业准备重点放在软实力的储备上。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最欠缺什么素质?企业重视新进员工什么素质?外语流利、专业知识扎实还是计算机使用熟练?这些问题应该由人才市场上的买方———企业来回答才更具有说服力。

经过我们向20多家用人单位调查,结果显示: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反倒是计算机、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等传统指标逐渐退居二线了。

此外,有73. 9%的企业认为,应该加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建设。

比如诚实守信、遵守合同规定,保守商业秘密,都是大学生应有的职业道德。

根据对大学生、教师、企业三方面的调查访谈,我们发现,目前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企业所需求的就业“软实力”普遍在价值观上过分崇尚自我,整体协作观念差,欠缺服务和奉献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使用人单位在对应
届毕业生的录取聘用问题上慎之又慎。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要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转化为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软实力”来铺路搭桥。

当前,亟须着力提升求职大学生的“软实力”,以使他们的自身条件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适应,这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责任感、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软实力”的培养方面,社会大环境、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培养、个人的努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侧重于从高校实施教育角度论述对大学生“软实力”的培养。

应该说,高校为学生提供“软实力”提升了平台,发挥着主导作用。

学校的主导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从宏观层面营造陶冶、感化作用的校园整体环境,重视学校自身组织文化的建设,它将对提升学生“软实力”起着无形的熏陶、影响、教化作用。

二是从微观层面采取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措施提升学生“软实力”。

大学生是成熟的个体,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辨力,对其所处的组织具备一定的感悟力,从学生入校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学校组织文化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敬业、进取、公平公正、团结奋进等从行为、制度、态度价值观上体现,并构成巨大的磁场,引领着学生“软实力”的构建。

因此,构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校组织文化、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是提升学生“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另外,学校管理者、教师是和大学生零距离接触的一线人员,也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线阵地。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言谈举止、工作态度、价值取向、品德素质等对学生的示范性、权威性和教导性,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职业发展。

提升专科生的“软实力”,首先要提升为人师者的“软实力”,发挥身先士卒的引领作用。

教师做表率、当楷模,这是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必要,是提升学生“软实力”的必要。

因此,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既有“硬实力”、又具备极强的“软实力”的师
资队伍。

从微观的层面来看,大学生在校期间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严格的测试、考核措施,为他们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素养提供了有力保障,相比而言,“软实力”的提升尚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软肋。

高校需要转变观念,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式锻造学生“软实力”,搭建高效的平台。

1.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目前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各方面融入、渗透“软实力”教育,结合“两课”教学,明确提出“软实力”是构成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多管齐下,在修订教学计划时要特别关注文化心理素质、人格力、道德水平、团队协调能力、创新精神、人际沟通能力、诚信、敬业精神等人文目标的实现,做到在任何一个教育教学环节都渗透“软实力”的培养。

营造重视“软实力”的浓厚氛围,形成“软实力”培养的教育大环境。

2.组织有针对性的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能力
如按“软实力”内涵分不同的专题,开展辩论、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或是组织高职高专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维护交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等。

经验证明,在社团、学生会担任过干部的同学在软实力的各方面往往表现得更好一些。

社团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责任感、诚信力、主动性、亲和力和进取心,而这些都是今后学生们在工作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素质能力。

3.捕捉教育契机,适时渗透熏陶
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远远超出直接、抽象的说教。

学校召开各种针对性强的讲座、有目的地播放一些影视作品,树立榜样,引领学生。

4.以产学研结合为平台,以实践为载体提升“软实力”
学校是培养人的,企业是用人的,学校的教育离不开用人单位的需求导向。

企业岗位都有相应的胜任力模型,其中就包含岗位的“软实力”要求。

因此,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进行校内外实践及各种兼职活动,是提升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在不
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步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进行社会
实践和就业见习等,甚至是一些没有报酬的工作也鼓励学生干,因为在工作中收获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未来独立工作的能力。

这些和职场进行“零距离”接触的实践活动磨炼意志、发展个性,学生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协调能力、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等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把就业市场中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企业的文化理念、成功就业的案例等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方式向学生一一展示。

就大学生个体而言,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是通过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个性修养、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得到提升。

5.强化信心教育
自信心是“软实力”中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1],一个不自信的人在就业竞争中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如受“人才层次观”的影响,专科生面对本科生、本科生面对研究生,前者常常会有强烈的自卑感,在就业机会面前,表现出畏畏缩缩、不敢表现自我等状态,并由此错失良机。

要教育大学生发现高等教育中各层次培养的独到之处,不是同一类型的不同层次,而是并列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类型。

帮助他们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引导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懂得悦纳自己,敢于展示自己。

6.将礼仪、营销课程纳入必修课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和营销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在当今沟通交流越来越频繁、快速的情况下极其重要。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和应变能力,还反映着一个人的风度气质、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加个人的综合实力。

懂得一定的营销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推销的技巧,能更快地在第一时间为用人单位所了解、赏识,避免“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况出现,使自身“软实力”、
“硬实力”得到最大效益的展现。

[1]王志峰:《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塑造》,载《思想教育研究》, 2005第3期。

附:学术论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研究孙玉瑷朱秋安昝艺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研究
孙玉瑷朱秋安昝艺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使大学生就业完全走向了市场化。

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卖方市场”的严格挑选,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这就要求一个大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硬实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知识,而且还要有体现能力的“软实力”——非专业能力。

一、何为就业“软实力”
“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最初是用来描述国家综合实力的。

20世纪90年代初,Joseph S. Nye 教授最早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

Joseph S. Nye 教授认为,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

“软实力”概念提出后,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软实力”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我们在这里提出的就业“软实力”是相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硬实力”言之,就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非专业能力,笔者总结概括为三大类:意识领域实力、行为领域实力、生态领域。

如今,无论是高校招收研究生还是用人单位聘用人才,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对其产生了十分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具体内容。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主体已经认识到大学生就业“硬实力”已经不再是判断大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就业“软实力”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2.1 意识领域实力
众所周知,意识是和物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和物质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精神现象。

我们所说的“意识”是从哲学概念中抽离出来,特指“个体人的意识”,思想就成了人意识的个性。

只有受过群体环境教育的个体人,才拥有思想。

意识领域实力是个体对用人单位以及对他人的思想在就业过程中的反映,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就业价值取向、敬业精神等方面内容。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灵魂, 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政治方向和行为
方式, 而且和科学文化、身心、创造审美等素质密切联系, 对它们起着主导作用
[1],因此,个人思想品德是就业“软实力”的基础,决定着其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和强弱。

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专业基础过硬的人已经不再难求,真正决定个人就业成败的往往是个人的思想品德,既包括传统的优良道德,也包括新时代弘扬的民族精神。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2]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

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是就业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对如何就业和职业选择等形成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生择业的指南和方向,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影响大学生就业意向、就业标准、就业目标、就业信誉等方面发挥作用。

就业主体在“就业或考研、城市或基层、企业或事业”等方面进行考虑或选择时就是其就业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

就业价值取向不正确会导致就业迷茫,出现盲目追风、期望值过高等问题,贻误了最佳的就业时机,影响就业成功和否、生殖影响以后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敬业精神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必然要求,敬业也是各种行业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敬业精神是个人在职业以及目标确定的基础上,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工作,并能体验工作愉悦心情的品质。

简言之, 所谓敬业, 就是尊重所从事的职业[2]。

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诸如对自己母校的不满、对专业的不满等问题都无形中暴露了不“敬业”的形象,敬业精神反映了个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就业的失败。

2.2 行为领域实力
行为领域实力是行为主体在进行社会活动以及学习过程中反映的合作和沟
通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内容。

团队协调能力是指组成一个团队中的个体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并在此基础上能积极的协助他人;自己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向他人请教。

具体有团队责任感、认同感和凝聚力,并以此为基础激发个人潜能,通过相互协调合作高效率完成团队任务的能力。

团队以个人为基础,个人以团队为保障,由于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任何工作都不可能由个人单独完成,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十分重视团队协调能力是必然的趋势,换言之,大学生是否拥有团队协调能力是成功就业的“钥匙”。

人际沟通用社会心理学概念来解释就是个体和个体之间除了信息的传递和
交流外,还有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和交流过程。

人际沟通能力有两方面要求:一个是沟通主体的表达能力,要求能简明扼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沟通主体对信息接受者的理解能力,即沟通主体发出的信息、情感、需要、态度等内容要和信息接受者“转译”后的内容差异尽可能的小。

人具有社会性,任何事情都会最终会和人沟通,仅仅凭个人力量是很独立完成的,用人单位不希望花费更多成本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所以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

环境适应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新的外界环境时通过改变自身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使其和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能力。

它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相比很复杂,大学生能否较快的适应社会环境影响着其进入工作角色的速度,决定着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

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通过思考或行为产生新的思维或物质的能力,从广义上讲包括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创新能力还涵盖了技术、社交和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决定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兴趣浓厚的程度,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用人单位后备力量的反应,企业需要可持续发展,所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亟待提高的基本实力。

2.3 生态领域实力
生态实力是从环境生态概念中借鉴而来,综合反映大学生的人格。

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同样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缺失升华人格的“生态”意识,包括个人感恩意识、公德意识和个人情操、人格魅力等内容。

上述几种“意识”实力并不能单独存在,他们都是通过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出来。

感恩意识、公德意识是个人情操、人格魅力的表现,个人情操、人格决定着其是否具有感恩意识和公德意识,所谓人格,就是人在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通过自身的语言、行为、情感、态度等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

人格健全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德才兼备的前提。

用人单位在面试考察大学生时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人格等要素。

综上所述,三种领域的“软实力”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限,更不能独立的存在,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为“软实力”是各种非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个人在某方面的表现可能会反映出多层次、多角度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是隐性的,往往借助于个人的言和行而表现,是个人内在素质的反映,具有持续性、不间断性,但是它又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不断
提高而向纵深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有效途径
“软实力”具有多变性、灵活性以及开放性,考察“软实力”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思路。

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是在其日常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并非朝夕能完成,需要一个持续性、固定性的过程。

概括而言是指通过“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条主线”来准确定位职业“圆心”、“半径”和“圆”。

3.1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角色互换”加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定位职业“圆心”
“角色互换”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角色互换提高学生从事职业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充分的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要求才能够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科学的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即自身职业生涯的“圆心”。

通过角色互换,有利于克服大学生就业盲目、期望值过高等就业心理,有利于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进而有目的的提升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硬实力”,也包括非专业素质—“软实力”,角色互换越充分,越能全面分析自己,进而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学生无论从事任何职业,综合素质是关键,只有坚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才能提升就业“软实力”,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3.2 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理想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延长职业“半径”
大学生的职业“圆圈”的大小即能否顺利从事适合自身的职业取决于“半径”的长度,“半径”是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就业“软实力”是“半径”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基础,理想教育和实践教育是纠正大学生“眼高手低”的有效途径。

在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理想教育和实践教育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重主体的积极性,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纠偏,而不能过多“暴力”干涉学生的选择。

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辅相成,理想教育和实践教育互为补充,坚持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提升其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人思想品德、人格魅力等形成;坚持理想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纠正学生不科学的期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团队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公德意识和感恩意识的形成。

3.3 利用校园文体活动、实践活动和义务服务活动三条主线,搭建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平台
校园文化作为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在大学校区生活中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和精神上表象化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多元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前瞻性的特点[3]。

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活动以及义务服务活动时逐步形成了怎么样对待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如何沟通汇报工作、如何解决工作难题、如何推销自己等基本技能,这些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必备的能力。

文体活动、实践活动和义务服务活动三者都属于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不仅受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还会引导社会思想以及大学生个人人格的形成,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的校训以及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息息相关,在利用三条主线的同时,需要了解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只有在其自身价值取向和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相一致时,才能发挥三者的作用。

此外,不能忽视学生潜意识里的“叛逆”意识,不能将三者强行加于学生的兴趣之上,更不可以使学生频繁的“应付”校园文化的活动,否则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戴国强, 黄成洪, 林颖, 王壮. 就业和创业指南[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 戴国强. 论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九卷第四期,2007年8月
[3] 曹红霞. 刍议中国当代社会思潮和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作用,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12期
科创结题论文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
就业“软实力”提升研究报告
项目负责人:张伟
项目主要完成人员:朱秋安林沛
张学森
指导教师:孙玉瑷
日期:二〇〇九年十月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