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范文大全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优秀8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优秀8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篇一“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
”当1900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时,他以这样的选择告诉观众人生的意义绝不是取决于生命的长度。
也许人们需要通过戏剧来得到惊喜,来感受悲伤,来体会感动,托纳托雷导演也正是利用了观众的这一心理巧妙地塑造了海上钢琴师1900这一悲情人物。
1900的朴实,儒雅,洗尽铅华在这个时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人们似乎能够在这种纯诚、洁白的单纯背后找到久违的遗憾,就让眼泪尽情地洗礼早已失落在物质和世俗背后的那片纯情森林。
在1900抑郁的眉宇间,在舒缓阴凉的背景音乐当中,那种无处不在的沧桑与孤独慢慢的侵蚀你的内心,让你在黑暗中无处可逃。
然而最后,镜头中的Max在街道的尽头消失,无论是现实还是虚幻,影片在孤独平淡的音乐声中结束,1900也只能作为一个故事,活在Max和观众的幻想当中。
或许他不该属于这个浮华的岁月,这个渴求的时代,一个没有出生证明本来就不复存在的角色,赋予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最终也为影片的孤独落寞打上了长长的省略号。
当一个鲜活的生命赋予了情感与奇迹之后,便开始渲染出让观众共鸣的氛围。
不经世事却又洞穿一切的1900,用善良的微笑,倔强的生活态度,演绎了不懈的追求。
他的生命中只有自己喜爱的钢琴,永远懵懂迷茫的爱情,和那看不清的未来:“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
”生于船或许并不意味着要死于船,但1900却全然固执己见,让观众含泪离席,却似乎在劝慰世人:找到自己真正的所属吧,人生如此短暂!琴键是有尽头的,然而人生是没有尽头的,当1900极度挣扎着说出:“Theend?Please?You please just show me where itends?”的时候,似乎我们已经看到了他的未来,却又不能看见自己的未来,于是无边的寂寞和惆怅悠然而生,让开始的期待变成同情,到最后也由衷的支持1900的选择,就让他与维珍尼亚号一起埋在没有尽头的大海吧,这或许比选择一个女人,一间屋子,一块地或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能诠释生命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21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21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21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2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篇1伴随着低沉悠扬的音乐,影片拉开序幕,幽暗的楼梯绵延不绝的伸展开来。
潮湿而又逼仄的水汽弥漫在空气里,这多像一个悲凉而又巨大的隐喻。
麦克斯好像预言家一样的声音振荡着呼啸在你我的耳畔。
导演将麦克斯的回忆与一九零零真实的生活穿插交错,得以重现天才传奇的一生。
这个被遗弃在头等舱钢琴上的孩子,世上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正如麦克斯所说,没有一个城市,一个教会,一个医院,监狱或棒球队知道他的名字,他没有国籍,没有生日,没有家人。
他在一个像船一样大的摇篮里成长,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旅行。
在舷窗里看到的一切,就是他童年的世界,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和汹涌的波涛。
他的名字,丹尼勃曼TD雷蒙一九零零,是对整个世纪的眺望。
他推开那扇锈色的铁门,刹那间,音乐的泉水汩汩而来,沁入他的心灵,他的目光在光影交错的朦胧中游离,最终,停在那架钢琴上……这是电影中最有传奇色彩的一笔,无师自通的一九零零弹奏着美妙的音乐,并这样,与音乐一起成长。
晕船的麦克斯托尼在大厅遇见穿着燕尾服绅士一样的一九零零,他神情自若,如履平地的穿行在摇晃的船上。
作为以视觉艺术为核心的电影,在导演托纳多雷的这部作品中,画面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随着船身摇晃而滑行的钢琴以及流动的音乐,划过天际的滚滚惊雷,怒吼的海洋,无不为这经典的桥段添上浓墨重彩浪漫的一笔。
大海咆哮着为他伴奏,海浪与音符融合……他是向往人间温情的,他用船上的无线电与陆地上的人们交流,甚至可以想象出一个他从没去过的城市的样子:冬天的时候,漂亮极了,三月份你总能遇到那样的午后,至少可以想象一下,浓雾滑入,就像白色的栅栏,漂浮在街灯下,淹没了万物,就像白色的刀,太神奇了,看不见房顶,看不见树枝,看不见圣路易斯教堂的尖塔,人们擦肩而过却互不相见……他从不墨守成规,他的手指跟随思维跳跃,他说:“去他的规则!”他伴奏的舞会总是欢快并奇异的。
2024《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范文
2024《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范文海上钢琴师”,以主子公为线索,描述了一个一生都在海上度过,从没踏入陆地的杰出钢琴师。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2024《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诚心希望能为您供应帮助!《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范文篇一初一的时候,我问了问饶老师值得一看的电影,饶老师脱口而出:“海上钢琴师。
”,到了暑假,电影单中又一次出现了这个名字。
“这肯定是一部好电影。
”于是,我带着这样的心情,细细地品尝了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意大利电影,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
故事是以两个人的对话形式绽开的,以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视角的转换,介绍了一位钢琴天才1900的钢琴故事。
幼时的1900,是在襁褓中被人发觉的,他的母亲抛弃了他,因此他成了一名孤儿,生活在烧煤工人的船舱里,大家都照看他,疼爱他,教他说话,写字。
直到有一天,他的现任父亲因救人而死,他便特别地难过。
1900离开了父母,没有诞生证明,静静地来到这世界,有得静静离去。
正好比一个人死了,你找不到任何他的相关信息,没人信任他的存在,也没有一座属于他的墓碑,但他的确来到过这个世界,真真实实地活过。
1900对不好的事情特别厌恶,但不会用嘴说,会用音乐去表达。
1900与小号手闲聊,当他们望见小偷时,钢琴的音乐也变得断断续续,仿照着小偷的形态;当他们猜想老妇女是一个谋害亲夫而得到万贯家财的人时,钢琴的音乐是一种怪怪的音响,充溢着阴险,他的音乐总是能生动的表现各种各样人的心理特征。
有的人说1900很华蜜,他生活在他喜爱的音乐中,伴他左右的是对他没有半点私心的挚友们,不用去担忧纷繁与拥扰。
但是,只是这样吗?每次停船靠岸时他独自向岸上远处远眺的眼神分明有掩不住的落寞,还有他偷偷的拨通生疏人的电话时那惊慌和期盼的语调:“你好,或许你不相识我,但,我们能聊聊吗?”尤其是当他听那个飘过的流浪人告知他自己的经验,他愈发的想去体验:站在岸上,听海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奇异的感觉呢?影片结局,1900在一艘即将炸毁的船中被找到,但他仍不愿下船,现实生活中,对于别人的选取,我们会感到匪夷所思,就像这部影片一样,可能很多人也不解他的这种选取,但是,无论是谁,作出怎样的选择,无论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荒谬,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让人不解,这都是他的选择。
观《海上钢琴师》有感范文(精选7篇)
观《海上钢琴师》有感范文(精选7篇)观《海上钢琴师》有感范文(精选7篇)观《海上钢琴师》有感1还记得那是20xx年1月底,我第一次走进艺考培训学校,那是我接触的跟广播电视编导有关的第一节课——影评。
老师推开门二话没说为大家播放了这部电影,那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也是我第一次带着专业的角度去看一部电影。
《海上钢琴师》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启迪,更是一种对电影的渴望吧。
时隔这么多年过去,我也走上过讲台,每每都会把这部片子拿出来,同那些面临艺考的孩子们,一起体会影片中那经典镜头带来的视觉震撼,一起感受那灵魂音乐带给我们的人性回归。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的作品。
同《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合称为"时空三部曲"或者说是"回忆三部曲",还有的称之为"回家三部曲""寻找三部曲"。
三部影片运用了同样的叙事手法,在现实与过去不断穿梭,在追忆与沉思中循环往复。
而他的影片配角是特别的存在,贯穿始终,是引路者。
吉赛贝·托纳多雷导演作品不多,但每部都堪称精致,获得的奖项也很多。
有媒体评论他一如既往地精准: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主人公或主要行动做一个非常准确的亮相,虽然身为意大利人,却比纯好莱坞导演拍出的作品还要好莱坞。
但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叙事结构虽然复杂,但情节清晰流畅,画面精致唯美,音乐婉转缠绵。
他总去描写那些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而在其中我们能看到,爱情、梦想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艘穿梭在英美之间的游轮上。
1900年的第一天,铲煤工丹尼发现了遗弃在头等客舱钢琴上的男婴,收养了他并取名"1900"。
1900没有出生证明没有身份没有归宿,但他有海洋有钢琴有音乐。
那年,8岁的1900,推开"禁止入内"的大门,走进了他生命灵魂的深处——"Music"(音乐),钢琴天才1990一曲感动众人,一句"F the regulations"(去他的规定),开启他人生篇章。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后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后心得体会在深入赏析经典影片《海上钢琴师》之际,不禁感慨万千,这已是第三次观看这部引人深思的电影。
该片以主人公的传奇一生为主线,讲述了一位未曾涉足陆地、在海上度过一生的卓越钢琴师的故事。
影片中,最令人感慨的时刻莫过于他本已决定踏上陆地,追求个人的幸福,但最终却选择返回他心中的家园——那艘船。
影片中,无数人闻名而来,甚至邀请他录制唱片,过上奢华的生活,但他始终坚守在船上,过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抉择时刻,他也选择了与船同生死。
他的一生都在大海中终结,未曾踏足陆地,这或许是他的一种遗憾,亦或是他内心的追求。
他究竟在执着什么?为何至死都不愿去体验那个他从未了解过的世界?在他即将离船的那一刻,站在云梯上深思熟虑,最终扔掉帽子,选择回归,这一幕令人动容。
他选择忠于自己的内心,而非城市的喧嚣与纷繁。
在船上,他可以沉浸在纯净的音乐世界中,这是城市所无法提供的宁静与灵感。
这就是他的世界,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完美世界。
他的世界位于辽阔的大海之上,将音符献给了大海和天空。
他弹奏钢琴,不为技艺的精湛,不为物质的满足,而是为了表达他内心的世界。
他的选择坚定不移,绝不后悔。
人生可以简化为一种选择:要么忙碌地生活,要么匆忙地离世。
何不按照自己的方式,诠释独特的人生?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道路,我们通过电影来映照自己的生活。
影片中的主人公仿佛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己,他孤独,对爱情抱有纯真的憧憬,他相信许多事物,同时也害怕许多事物。
这位主人公,正是我们灵魂深处的自己。
在这个庞大的世界中,属于我们的空间少之又少。
如何在这样广阔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确实是一大挑战。
因此,一旦找到,就请珍惜并坚守这片仅属于自己的空间。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后心得体会(二)在本部影片中,观众得以沉浸于主人公1900的传奇一生。
这位自幼被遗弃于船上的孤儿,幸运地得到了烧煤工丹尼的庇护。
命运多舛,丹尼在一次意外中离世,1900再次沦为孤儿。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电影结束了,黑白字幕缓缓划过,我却不忍关掉视频窗口。
凄婉的小号声,声声切入心中,悠扬,却沉甸甸地压在胸上。
心中的忧伤像是浓茶,久久不散。
我不愿失掉这珍贵的悲哀,把时间条拉回他在虚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
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
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生都没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
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女孩,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看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的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
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
只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如何选择其中的一条?如何选择一个女性,一栋房屋,一块地,一个生活?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办法死去。
”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块爆炸殆尽。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
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一直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
究其缘由,是由于他所缺失的与运势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
看罢,我不由得想到远方,想到自己。
我也像1900,默默问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内心还未告诉我答案。
尽管我也像别的人一样学习着,努力着,可我是不是只不过容易地为活着而活着,心中却没那样一个自由与诗意的远方呢?还是,尽管我心中有如此的一个远方,却因理想与懒惰的矛盾而踌躇不可以呢?《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周末,我和朋友去重温了一部经典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电影描写了一个一生都在海上度过的杰出钢琴师,名叫1900。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一)迷宫乐声渐次远离,唯有冷风从窗口灌入才觉脸上很凉。
好像感情的喷薄从来只是一瞬间的事,太多想表达的话语落于纸上,像雨点叩击海面,是漫无目的深邃和着苍白无力的呐喊——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仅用“感动”一词来囊括所有的情感都显得太过苍白,在少不更事的年纪去揣度人生,妄想写出超出年龄之外的深度,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宛如一场春秋大梦,醒来什么也不曾留下,还丢失了本该属于这个年龄特有的稚气。
看《海上钢琴师》便是这样的体会。
可为什么还是要写?是那句“未表达的情绪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丑陋的方式涌现”促使着我写下去,写下这些少不更事的通透和深刻,写下这些倔强和稚嫩,留给以后慢慢咀嚼也罢。
我不愿以对错评判一个人的选择,对于1900最终没有下船的结局,理想主义者为此正词,说这是一个人活得纯粹而自由的标志,现实主义者又抨击这不过是空洞荒诞的无意义,无谓地悲叹人生的虚无,只是一种病入膏肓却不自知的悲观。
我呢?我不站任何一种说辞,人们从未真正了解彼此,基于这个事实探究选择的对错这件事本身就是无意义的。
我更认同的是,这是1900自身推导出的结果——年幼时短暂拥有过的亲情,黑暗之中漫长无捱的躲藏等待,以及一段惊鸿一瞥无疾而终的爱情和一段总会告别的友情。
影片中最深的是那一幕——漆黑的夜里1900忐忑不安地向船外面的世界打出电话,像是冲着宇宙深处光年之外的事物发出的孤独讯号。
这条连接着自己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脐带,在孤独的宇宙中能够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在拨通的那一刻,还是被剪断了,一瞬间的欢欣与失落轮番着上演,1900的失落来自被宣告的孤独,不是因为无人理会,而是无人懂得。
挂断之后,宇宙陷入了更深的寂静。
他的一生总是与告别为伴,漂泊在海上无望孤独地等待,被人群围住,哗众喝彩比海潮来去还要迅猛,留下来的唯独钢琴。
“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精神会崩溃的。
”他无奈地说。
陆上对于1900来说,就像是一个他从未涉足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斥着太多铜臭味和浓郁的香水味,是无法填满的欲望和无限膨胀的虚荣,是尔虞我诈的人性之恶和迷失自我的未知恐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15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1之前看过这部片子,但是当时没有看进去,今天完整的看完,感觉还是引发了一些思考的。
整部片子都是在托尼讲述中娓娓道来,这让人接受起来十分舒服。
隐隐地感觉到影片传达出主人公的孤独感,那种深陷其中的孤独,在孤独中出生,习惯孤独,再到无法离开这份孤独。
这份孤独里面有艺术,也有一种心病。
整部影片,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1900跟爵士的创始人斗琴,1900最后一曲仿佛是四只手在弹琴,甚至夸张到可以用钢琴的琴弦发烫到可以点燃一支烟。
1900最美的曲子是写给他一见钟情的女孩的,他透过船窗户看到女孩的美丽,把自己的爱慕隐藏在音乐之中,刻录成长篇并想找机会送给她。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他会选择自己擅长的一种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
他一遍一遍对着镜子练习送礼物给她的台词,而每次他每次带着羞怯的谈吐,都被对方无视,知道最后一次他向她说明自己的心意,但是船靠岸了,他们分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让人庆幸的是,托尼还记得他,或者也是导演或者编剧在传达这样的一种想法,他们在说:这个世界只有一些少数派能够理解那些大师级别的艺术。
这部影片里,1900成了艺术的化身,他会没有户口的出现在底层社会中,也会出现在有尽头的世界里,但是他离不开有尽头的世界,他也会消失其中,毫无功利地把自己炸掉。
当然编剧也安慰着自己说:“只要你还有个好故事,和一个能够倾诉的人,你就永远不会完蛋。
”我有的时候觉得,即便我们写不出好的故事,也至少要成为一个能够倾听的人,不然我们好像真的一无是处。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2近来天气寒冷,下班晚上回到家闲时就宅在床上看电影,IPAD被我看得一天一充电,看过的多部电影中,唯有《海上钢琴师》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是忧郁、单纯的1900个人非凡的钢琴天赋?是为了坚守精神家园而舍弃爱情的勇气?……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我好几天没上网了,昨天一到达就看到我的朋友向我推荐了一部1900年的好电影传奇。
老实说,我通常不怎么看电影,外国人也不太容易接触电影,因为他们总是喜欢在音像上播放灾难、暴力和怪异的东西。
我没什么可看的。
相比之下,我更可能接受一些柔软、温柔、温暖和浪漫的东西,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
因为1900年的传说是她推荐的,她立即寻找并打开了它。
她径直走进了画面。
二十分钟后,我心里笑着说,“这个家伙,你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它?我没早点告诉你!是的,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显然是一部浪漫而漫长的史诗,它不是看完之后叹息或大笑,而是直接触及灵魂......这部电影的整个情节在弗吉尼亚的一艘船上展开。
主角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
婴儿的他被船上的铲煤工人发现在更高舱的餐厅里,并被赋予了一个长名字。
因为这是新世纪的第一天,铲煤工人自然把1900年加到他的名字里,所以他的名字是1900年。
从那以后,1900年他在船上度过了一生,从未离开弗吉尼亚。
八岁时,船上的人无意中听到了一首美妙的音乐。
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诞生了。
他是1900年。
他的音乐从未创作过。
就像他的内心世界一样,没有规则、标准或类似的东西。
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母亲”。
除了大海,他对市场一无所知。
但他知道音乐。
他扮演仙乐。
其他人不能进入他的世界,但他能“看到”遥远的城市,看到雾、松散的海浪,甚至人们在那里行走的表情。
他用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感知一切,并以音乐的形式传播和表达。
他的音乐像他的灵魂一样纯净。
其他人建议他下船,甚至他心中燃起了爱的火花,但它终究没有与这些融合在一起。
因为他的音乐,他的生活在船上,在海上。
三十多年来,他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并传达了内心的平静、清晰和洁净。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国家,多么向往。
那时,无论是低人一等的工人,黑人还是高贵的白人都渴望自由和更好的生活。
电影中多次以幻觉形式出现的美国自由女神和1900年代的音乐也符合这种向往和追求。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在音乐上一直是个“白痴”,但是,这并不会成为我理解本片的障碍。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动,或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就像1900从没接触过钢琴却会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一样。
生在海上,长在海上,死在海上,这就是1900的一生。
他从未离开过船半步,从未踏上陆地,虽然,爱情的力量曾经让他心动……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回来,回到这属于他的甲板上,因为他不属于这世界,这世界不属于他。
当看到1900走到楼梯一半又回来时,我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
说真的,我还是很高兴的。
世界不属于她的,又何必勉强呢?船上他很孤独,但起码他还有钢琴,还有一个演绎自己心中音乐的环境。
当他一踏上陆地,他或许将更孤独。
钢琴还有,没错,但,那是上帝的。
多走几步,到陆地上去,他或许真的会像他朋友所说的那样获得成功,因为他有那么好的天赋。
但他选择“浪费”上帝的礼物,因为,那是……。
很好的一部电影,看完后感触颇深,奈何笔拙,只能将内心的感受表达至此……《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在跟我姐一起看《海上钢琴师》,看到1900不肯下船,准备随船一起炸毁的时候,我姐一直在旁边叨叨:“闭嘴吧你!不要再说了!”然后转过头来跟我说,“是朋友就应该把他打晕拉下船,那个小号怎么不动手呢?”我在旁边吓得不敢说话,默默点头。
然后她又问我:“你能理解他吗?我感觉他有病!”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理解,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只能说:不理解不理解,我也觉得他心理有问题……1900说,陆地太大了,而他的世界只有船头到船尾的距离。
一条条街道没有尽头,是从小在船上长大的1900所掌握不了的.未来。
他能在88个有限的琴键上弹奏出无限的音符,但是在陆地上,只有上帝才有能力在这里演奏,他不能,他看不到尽头。
有限的数字都可以组合成无限的可能,更何况是由无限去产生无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不到万不得已,相信没有人会完全脱离之前生活的圈子,重新开始,用自己不了解的方式继续生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篇1能够选择,那说明你是自由的,但是你的自由是有度的。
“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你相信一个出生起就一直待在船上且从没有去过陆地上的人吗。
起初我也不相信,直到我看了《海上钢琴师》后我愿意选择去相信。
“1900,过去是数字,而现在是名字了。
”1900是一个被船上的黑人捡到的孤儿。
“如果没有我,你将被关进孤儿院吗?”1900对自己的养父问道。
黑人锅炉工笑着说道:“是的,所以我要感谢你1900!”而养父被锁钩砸死后1900他成为真正的孤儿。
八岁的1900天赋异禀,无师自通的学会弹钢琴。
长大后的他在豪华间为上流人士弹奏钢琴,他为经济舱的穷人弹奏‘塔郎泰拉’。
每当1900弹奏的时候,他的朋友——一个小号手就会问道:“当你在弹奏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你的思绪都去哪里了?”而最后得到的答案就是他总是在旅行。
有一次1900独自一人在弹琴时,忽然听到一个男人正拉着手风琴。
男人称赞他的音乐有感染力,并且问他要不要抽烟。
1900摇摇头继续弹着钢琴,男人给1900讲述了一些过去的事情,他的田地都干了,五个孩子死于疟疾,妻子和神父跑了。
但是为了最后的一个小女儿男人决心与自己的坏运气斗一斗。
他开始出门旅行,路过一个陌生的小镇,爬上山顶直到看见大海。
男人突然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生活,重新开始。
他的朋友小号手一直问他为什么不下船,不到陆地上去。
他可以挣很多的钱,然后娶一个妻子。
这一切对他来说只需要走下舷梯,非常简单的就可以得到一切。
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为什么?为什么?陆地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手时间去问什么,冬天来临时,渴望着夏天,夏天到来时,就已经开始害怕冬天,所以人们用不厌倦旅行,总是在追寻远方,总是夏天的地方。
一直到影片的最后1900都没有离开船,即使是遇到了一个喜欢的女孩。
在舷梯上1900望着看不见尽头的城市。
他转身又回到了甲板上,所有的人都好奇。
他说:“城市那么大,看不见尽头。
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观《海上钢琴师》有感(精选17篇)
观《海上钢琴师》有感(精选17篇)观《海上钢琴师》有感 1《海上钢琴师》不愧为一部经典影片。
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死在船上,只为钢琴而生的人的一生。
他将一生所有的光芒撒在个这艘船上,短暂而凄美。
主人翁(名叫1900)对于这艘船的爱恋不舍,可能类似于我们对于故土的一种眷恋。
生于斯,长于斯,故土赋予我们生命以及生命里的一切,这艘船同样赋予他人生的全部价值和情感。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愿离开他的故土,纵然那土地贫瘠,荒凉,甚至充满危险,纵然外面的世界纷繁多彩,金银遍地,他们从不离开故土一步。
对于1900,一个孤儿,他的全部世界就是这艘船,那里就是他的的家,他的全部快乐悲伤梦幻激情。
能够说他对于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个人来的都更深沉,更灼热。
所以即便是最后一刻,他仍然不会选取离开。
片中最后一段,有主人翁的一段独白,他说他不走,不是因为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筑让他感到畏惧,而是因为他看不到世界的尽头。
是啊,钢琴的键有始有终,船的甲板有始有终,他能够用有限的键盘奏出无限的乐曲,他能够驾驭这种“有限”,在那里,他就是他。
而这个世界呢,没有开始,没有结束,错综复杂的街道,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有太多的路能够选取,他没有办法去驾驭。
驾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乐。
他只能选取他能够选取,能够驾驭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与世无争,平静自如,不受功名利禄的纷扰。
如果一种生活方式,他无法驾驭,他宁可不要!我想这也许是他不选取离开的第二个理由。
他内心的'孤独,音乐可知,就如同他的语言,他用它来述说生命,表达情感。
其中有这样的一幕,夜晚,在船的酒会大厅,他演奏着,钢琴随着在飓风大浪中左右摇摆船艘,在光洁的地板上,合着音乐的节拍,乎左乎右,时而转圈,时而滑行。
让你感受到仿佛他整个人的身心和这音乐,这艘船,这大海早就融合在了一齐。
他说过,他的音乐和他的人不分开,所以拒绝发布他的音乐胶片。
我想,他的内心里,也必须这样笃信,他的这艘船和他的人,不能分开。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在看完《海上钢琴师》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1900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纯洁。
他在海上出生,在海上成长,一生都没有上岸。
没有国籍,没有接受过教育,就连名字,在常人看来也有些奇怪。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现实。
电影中最吸引人的,一定是男主角那令人惊叹的钢琴技巧。
尽管没有接受过任何钢琴教育,但当他第一次坐着钢琴前,就注定他是一个最伟大的音乐家。
他对于音乐的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音乐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朋友晕船的良药,传达欢乐的手段,证明自己的方法。
1900与小号手聊天,当他们看见小偷时,钢琴的音乐也变得断断续续,模仿着小偷的形态;当他们猜想老妇女是一个谋害亲夫而得到万贯家财的人时,钢琴的音乐是一种怪怪的音响,充满着阴险,他的音乐总是能生动的表现各式各样人的心理特征。
无论是在上层人士聚会的头等舱还是下等人聚会的末等舱,1900弹奏的钢琴音乐总能使各种各样的人得到快乐,而且音乐大多为即兴成分,都是有感而发得到的。
每次的演奏,都能体现出1900独特的性格:无拘无束的抛开乐队的个人演奏,与爵士乐鼻祖JellyRollMorton的飙琴时说出“自取其辱”的自信,对于女孩弹奏的痴情,以至于最后炸船时依然不愿离开的固执。
每一次弹琴都融入到剧情发展之中,表现出1900与众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成为了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
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不能给他安全感。
即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试图上岸去寻找她,陌生而又复杂的大陆还是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即使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心甘情愿的陪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永远沉入海底。
面对死亡的他能够如此从容镇定,微笑着离开人世。
我最喜欢1900最后说的一段话:“我看不见,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得见!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是的,错不了,这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影心得感想范文(四篇)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影心得感想范文在工业文明的灰色帷幕下,矗立着一座座冷峻的建筑,机械的轰鸣声交织着时代的叙事。
巨大的弗吉尼亚号客轮穿梭于大西洋之间,承载着无数追逐利益的过客,无人在此驻足。
然而,有一个人,他的生命如同一首未完的交响曲,流淌在这艘船的甲板上,他用一架钢琴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1900年,一个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的婴儿,成为了这个“美国梦”时代的钢琴奇才。
他的名字象征着他的出生年份,一生都在浩渺的大海中漂泊,未曾涉足陆地,直至与船一同沉入海底。
他的琴键上流淌出每一个过客的故事,音符跃动,映照出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内心的矛盾冲突。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遇到了唯一的知己,一位吹小号的Ma____。
尽管Ma____无法长久陪伴在1900的船舱,他终究属于陆地,回归尘世的喧嚣。
而1900的命运,却是与无垠的大海共度春秋。
一日,清风拂过碧蓝海面,少女金色的长发在甲板上飘扬,她的眼神与他的视线交汇。
他为她创作了一曲,轻柔的旋律描绘出他们命运般的相遇,仿佛是命运不经意的安排。
他决定,为了这个与他擦肩而过的女孩,踏上寻找她的陆地之旅。
他身着Ma____赠予的新大衣,头戴黑帽,缓缓走下舷梯。
然而,在舷梯中央,他停下了脚步。
眼前的世界,陌生而广阔,雾气笼罩的城市,孤独的鸟儿在高楼间徘徊,绵延的街道仿佛没有尽头。
他感到无助,如同孩子般迷茫,无法再迈出一步。
内心的挣扎与抉择让他徘徊不定,最终,他摘下帽子,用力掷向大海,宣告他选择留在熟悉的海面上。
生于海,逝于海,这是他的宿命。
1900的生命如同为少女演奏的乐章,深邃而温柔。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用八十八个琴键演绎生命的绝唱。
他是孤独而优雅的,以音乐洞察人生的喜怒哀乐。
起初,我以为是那艘船束缚了他的思想,使他畏惧陆地,迷失方向。
后来,我领悟到,那并非他的懦弱,而是他的超然。
他明白,有限的琴键能演奏出无限的音乐,而无边的城市,却是他无法驾驭的“无限”琴键。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单位同事热情的授之以鱼,让我很快的如愿以偿,看到了儿子竭力推荐的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
电影讲述了一个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1900的存在似乎归之于大海。
严格讲是属于那艘能承载两千人的维多利亚号巨轮。
是浩瀚的大海给了他灵感,让他无师自通地成为出色的钢琴师,88个琴键在他的手中似水般流淌,令前来挑战的爵士乐鼻祖谢利也目瞪口呆;也是深邃的大海他对世界细微而深化的观察。
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家,也是个天生的思想者,他不是害怕世界的生疏而不踏上陆地的,因为一个连死亡时都能面带笑容悠然自得讲着左右手笑话的人是不会害怕任何事情的。
他是在追求生活存在的好处,大海、维多利亚号就是他的世界,钢琴就是他的人生,分开这任何一项,他将无法正常呼吸,1900辞别时曾说过,我的世界就是在这艘船上,我可以用88个键弹奏像大海一样无限宽广的音乐,在那里我能看到天边的尽头。
没有尽头的世界毕竟比不了船上那样简单的生活。
换句话讲,1900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
六吨半的TNT埋葬了伟大而又无人知晓的1900。
他的朋友小号手迈尔斯曾说过你其实只需一小步,就上岸了!这一小步始终没有踏出。
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竟不敢冒险,这也是我看了片子后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之可惜之所在。
假如从非艺术的角度讲,1900人生的价值不应这样地消尽,他就应出此刻另一条船上,或是冲破心中的樊篱,到岸上给更多的人带去美的享受,这样人生也许会更加光鲜夺目!《海上钢琴师》最经典的地方就应是它的配乐。
剧情与音乐配合的天衣无缝。
空旷的舞厅里钢琴随着海浪飘动,琴技比试时的剧烈弹奏,感情到来时的迷惑,不需要剩余的对白,音乐足以完美演绎出其中的精华。
无论是激情四溢的,还是感伤怀悲的都深深打动着我……在餐厅的那一场随着海浪拍动而进展的华尔兹钢琴舞,让人大开眼界;与爵士乐大师谢利的琴键上的比赛将整个片子推上了高潮。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想心得(4篇)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想心得观看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次深刻的艺术体验。
该片讲述了一位名叫1900的钢琴天才的传奇一生。
在____年,一个孤儿被遗留在一艘豪华游轮的头等舱内,被船上水手收养,并赋予了他1900这个名字。
随着1900的成长,原本打算将他送往孤儿院的计划意外中断,他神秘地消失了。
再次出现时,他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钢琴天赋,并因此成为了游轮上的演奏家。
1900不仅在头等舱为贵族阶级演奏,也愿意为普通民众奉献他的音乐。
他的琴声独一无二,感动了所有听众。
尽管1900从未踏足陆地,他的音乐生涯始终局限于船上,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女孩,但他依然没有为了爱情离开他的音乐之舟。
1900与船共命运,最终与沉船一同葬身海底。
1900的一生从未离开过那艘船,他的生活轨迹完全在海上展开。
有人认为他必然孤独,但我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仅仅取决于是否有人陪伴。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
孤独源于内心是否拒绝与他人交流。
即使身处群体之中,如果内心无法感受到社交的乐趣,那么即使不是独自一人,也依然感到孤独。
电影中1900曾说过,钢琴有有限的____个键,而城市则有无数个间。
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人生的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张力。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比如1900的钢琴演奏,那么这样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1900可能害怕陆地上的花花世界会迷失自己,不断的欲望会折磨他。
因此,他选择在船上这个小天地里,做他快乐的事,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
1900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超然生死的精神。
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被外界诱惑。
即使听众只剩下他自己,他也感到满足。
这种内心的坚定和丰富,使他真正做到了不孤独。
相反,那些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人,才会感到迷茫、惆怅和孤独,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想心得(二)《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观后令人感慨良多却又难以言表。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合集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合集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深邃的大海犹如一盘永远没有胜负的棋局那样的扑朔迷离,更孕育了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也孕育了一个海的孩子为海而演奏的钢琴师。
电影《海上钢琴手》讲述的就是这个海上的生命平凡又不失传奇的一生。
电影的导演是来自意大利的托纳·托雷,他创作的三步曲,另包括《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堪称经典。
《海上钢琴师》的故事发生在一艘往返于美国与其他大陆的轮船上,而故事的男主人公的一生也就是在这艘船上度过的。
更确切的是在这片时而宁静时而澎湃的大海上,从出生到生命的结束。
故事是由一个绰号为“康牌”的小号演奏手讲述。
“康牌”是他心爱的小号的牌子,由于贫苦潦倒,他不得不忍痛去卖他相依为命的小号。
然而在这家收购各种乐器的店里却发现了一件他朋友的物品一张钢琴曲的唱片。
这张曾被创造者捏碎又被店主复原的唱片传出优美的钢琴曲,这首没有名字的钢琴曲和无名的创作者的故事开始向我们娓娓道来了。
在一艘轮船上,一名船工在空荡荡的头等舱发现了一个原本该放柠檬的箱子,令他惊讶的是里面竟然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他意外地成为了一名父亲,并且为这个孩子取了个特别的名字叫1900。
这便是我们的主角可。
由于1900在海上出生且由这名黑人船工收养,为了留住孩子,每次面对船上检查时都不得不把他藏在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
这样的一个他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存在记录。
这样的日子并不能影响他什么。
然而在1900还是个孩子时候,这位好心的父亲却因为一次意外丧失了生命。
1900便真的以海为生了。
也许是注定,钢琴的优美乐声吸引了这个普通孩子的目光,却也告诉我们,他对于钢琴的天分。
十岁不到的他便能莫名地演奏出令人赞赏的钢琴曲。
1900与“康牌‘的初次相遇也是与钢琴有关。
当时康刚到船上工作,还不适应海上生活的他在一个大海咆哮的夜晚在船上步履为艰的走着。
从小在海上生活的900却行如平地。
两人在头等舱的大厅相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33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33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33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篇1用了三天的时间,慢慢地静静地看《海上钢琴师》。
不断地回放,不断地思索。
在思想的过程中,悲哀的是:铺垫、衬托、人物形象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结构、主题这些词像小丑一样地在我的脑海里跳荡乱舞,我为自己的固化思维恶心。
1900是个象征,是希望?是梦想?是自由?是世界中的孤独?是决绝?是坚守?文学作品鼓励“合理误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被允许的。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读者有自己的思考,让读者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将他们的想法带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解构与再创造。
或者,这也叫多元解读,或者,这就是《海上钢琴师》生命力巨大的原因:每个人都从它那里读出了一些什么。
我喜欢1900一脸的清澈,喜欢他沉迷的样子,喜欢他静静地用音乐和心与自己对话。
喜欢他说的话。
他说:“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是无限的。
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
可是走过跳板之后,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
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
我生于船,长于船。
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二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
我没法舍弃这艘船。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
你属于少数,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篇2两个钟头陪主人公1900度过了一生,又是一部经典。
主人公1900从船上一出生便被抛弃成为孤儿,由好心的烧煤工丹尼收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范文大全——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关于钢琴,关于尽头,关于彼岸,这些我都不想说。
我只想说说1900这个人。
众人叫他天才,众人为之疯狂。
1900,从拥有这个不平凡的名字起,就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人。
目光、掌声和荣耀,平凡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得不到的东西,对于天才的1900就像空气一样稀松平常。
但目光、掌声和荣耀并不能令人幸福,也不长久。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让我个性难受:人们围绕在1900身边为音乐起舞的时候,有人看见了自由女神,一下子所有的人呼啦啦作鸟兽散,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
再多的荣耀也挽救不了孤独,此刻他非天才,是个可怜的被遗弃者。
天才其实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所有的天才都是异类。
而再体面的异类都不会被人真正地爱。
那些为1900的琴声瞠目结舌的人,在琴声终结的时候,他们也就咂巴着嘴散去。
1900这样的天才更像是个宠物。
人们会喜欢它、呵护它、痴迷它,但它跑到马路中间迎面驰来飞车,谁也不会扑过去用自我的身体挡住。
大概仅有小号手是愿意聆听1900的内心而非琴声的人,他不理解他,可是他尊重他。
他用尊重成全了1900完整的独立。
我看到有人说如果他是那胖子他就会把1900敲昏然后拖下船。
我想这样的想法也就注定他成不了那个胖子,成不了1900唯一的真正的朋友。
如果我们较真一点,假设小号手真的把1900弄下船了,故事将怎样延伸?我们都明白,落魄的小号手没有潜力去为朋友找一艘新的船,找88个琴键和尽头。
1900将无可避免被磨去棱角和平庸,落入红尘变成一个凡人。
活着,还是活得安心。
这也是个问题。
凡人的选取是无论如何先活下去再说,"活着"这件事情本身比什么都重要。
而天才则把心灵的舒适看得更重,生死则次之。
所以凡人能够忍辱,天才却情愿玉碎。
每一种人都获得了他最看重的东西,说起来谁也不比谁亏。
其实我不太乐意用天才这个词儿来定义1900。
天才已经被用滥了。
我更愿意说1900是个ET。
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想表达就开口说话。
这是人类的方式。
可是1900不属于人类范畴。
他的手指是他的发声器官,连着他的心和眼睛。
他的身体机能是人类的,他的感知和内心是ET的。
ET很神奇,但不算稀奇。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ET。
小时候看哲学入门读物《苏菲的世界》,哲学教师说,你是否想过自我或许是个火星人?你是否有一天会停下脚步,审视自我然后想:"我是一个不一样凡响的存在。
我是一个神秘的生物。
"——我并不理解。
我看着每一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一张嘴,我无法理解这一模一样的人怎样会是不一样星球的物种。
直到之后我发现人的内心比海还深,发现一个人和一个人的差异比天和地的相错都大。
我才渐渐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ET,至少都以前是ET。
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如此千差万别,就像从宇宙的各个角落聚集到这个星球。
我们透过眼睛看世界的角度,我们吃奶头的力度,我们尿裤子的姿势,都如此独立如此百花齐放。
我们以前都很与众不一样,鲜活跳跃。
可是之后,我们被教育,被纠偏,被放入轨道。
于是我们从一个个ET变成一群地球人。
我们鲜活的面容淹没在人群之中变得模糊不清,一眼望去毫无分别。
仅有那些因缘巧合的,比如1900,侥幸(或者说是不幸?)保存了自身的独立和ET本色,成为地球人眼中的天才和异类。
差异导致孤独。
葆存了差异性的ET在承受异样目光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孤独,远超出凡人的孤独。
凡人们如我们虽然也还都残留一些差异,但大致面貌九不离十。
我们失恋了后觉得痛苦比谁的都大,我们拥抱心爱的人自认比谁都幸福。
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每个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没什么区别。
我们在不断重复,千篇一律。
我们丢了个性却换来了共鸣。
我们借助艺术寻找通感,在人性中相交叉的部分,抹着眼泪互相慰藉,或者说,互相平衡(原先有人比我还惨啊,这下心里舒坦多了)。
而被称为天才的人站在人群之外,忧郁地注视这群有些像他又不是他的物种。
用他们ET的本能将那些交叉部分,提炼、放大、直抵内心。
那些永远无法交叉的部分,则作为孤独的源头,令他们永远无法融入人群。
他们仅有躲在自我的轮船里,躲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里,孤独地活着,然后死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两个钟头陪主人公1900度过了一生,又是一部经典。
主人公1900从船上一出生便被抛弃成为孤儿,由好心的烧煤工丹尼收养。
童年时一次意外丹尼丧生,1900再次成为孤儿。
不经意的接触钢琴,让人惊讶的发现原先他竟是无师自通的天才,此后他便开始了一生的钢琴生涯。
1900一辈子没下过这艘船,他也以往决定离开,当站在甲板上看见所谓大城市那无穷无尽的房屋街道,他迷惑了,他说:“钢琴键有限,可是创造出的音乐无限,如果键无限,那就创造不出音乐。
那座大城市一眼望去看不见尽头,尽头在哪里?—世界的尽头?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
”整部电影感觉处处是经典,每个镜头都恰到好处,细节处理不多不少,刚刚好。
1900和麦克斯在随狂风暴雨摇摆的船上弹奏钢琴的那一幕,在脑海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在轻快的钢琴曲下,两人似乎与钢琴融为一体,优美而流畅在大厅滑行,宛如美妙少女穿着溜冰鞋伴随着悠扬的歌曲翩翩起舞,浪漫至极!理解挑战的那一场也印象深刻,前两场比赛不知是有意无意发挥平平,甚至在对手表演时竟然感动的流泪。
最终一场开始前,1900向朋友要来一支烟放在钢琴上,说了一句话:“你自取其辱!”接下来狂风骤雨般弹奏出《群峰乱舞》,震惊在座所有人。
一曲完毕,1900将烟的一头按在琴弦上,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经过1900活力澎湃演奏琴弦因高频率震动而发热,竟将烟点燃了……影片介绍:“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个人生都已经是一场杯具了。
他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好人不得好报,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仅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
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
纵使之后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
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我不明白为什么说他是杯具,但也许在1900眼中,其他人才在杯具的生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喜欢钢琴的儒雅与高贵,喜欢琴音或者精致或者激昂的感动你心底的每一寸角落。
我从来不会自诩自我有多么高贵有多么艺术,可是但凡听了1900动情的曲调和行云流水般的演奏后,我都不会有丝毫的掩饰:我爱上了这种氛围,虽然不是那么疯狂,那么强烈,却如沁人心脾的芬芳一样挥之不去。
在某天不经意的一个瞬间,突然想起。
1900是一个人。
或者能够这么说,他是一个在1900年出生,被而父母抛弃在船上但却拥有惊人音乐天赋的天才。
好心的船员收养了他,教他读书,教他写字,教他任何他好奇的东西。
童心未泯的他很快就对自我的“父亲”告诉自我的一切产生了怀疑,因为他可爱的黑人爸爸经常会告诉他与报纸上不符的知识。
有一天小家伙闪烁着自我纯洁的双眸问了一个任何孤独的小孩迟早都会想明白的问题:“妈妈,是什么呢?”我的心头因为这句话而微微一颤,我看着画面,看着他父亲的眼神,我不明白他要怎样才能完美自我善意的谎言,怎样来保护1900小小的心灵,“明白吗,妈妈是马,是赛场上跑的最快的马!”听了爸爸的话,1900煞有介事似懂非懂的重复了一遍,然后开怀的笑了,笑声中满是天真的味道。
我的心暖暖的宽慰了,我突然想起了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一句话:儿童是人类的父亲,他将人的天真性灵举的太阳一般高。
1900从一开始就生活在海上,那个虽然封闭却永远没有欺骗和虚伪的世界里,他永远都是天真的,没有一丝的瑕疵,一向到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从来没想过一脸痞子气,在昆汀的调教下不是演卧底就是强盗的TIMROTH竟然也会深情的落落大方,那绅士般的举止言谈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当长大成人的1900坐在钢琴前,用纤细的双手轻轻滑过琴键的时候;随着海潮的汹涌,随着钢琴的滑轮和悠扬的曲调在大厅里浮动起舞的时候;当他满面陶醉的在下等船舱里,为那些穷苦的人们带去自我的音乐的时候,我的心好像也在其中上下起伏,随着船舱里的调调。
随着人们脸上的欣喜,随着外面海潮声。
有的人说1900很幸福,他生活在他喜欢的音乐中,伴他左右的是对他没有半点私心的朋友们,不用去担心纷繁与拥扰。
可是,只是这样吗?每次停船靠岸时他独自向岸上远处眺望的眼神分明有掩不住的落寞,还有他偷偷的拨通陌生人的电话时那紧张和期盼的语调:“你好,也许你不认识我,但,我们能聊聊吗?”尤其是当他听那个飘过的流浪人告诉他自我的经历,他愈发的想去体验:站在岸上,听海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奇妙的感觉呢?我不是1900,但我分明能够抓住他心里最细腻的孤独和向往—-他渴望踏上陆地,那个他从没体验过的从没经历过的世界,这让他躁动不安,但又让他莫名的冲动,像我们在孩提时期盼生日早日到来一样。
可当那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站在下舱梯中间的1900,应对面前陌生的城市。
凝视了良久,最终却又回到了船上。
我当时并不明白他到底在想着什么,但当结尾时,1900含着泪告诉老友“:在船上,我拥有钢琴,我能够在它的88个琴键上奏出我所喜欢的无限的音乐,在那里,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可当我看着面前那个陌生的时候。
我突然感到恐惧,那是一个无限的钢琴,没有限制,你行走其中,永远都不会明白你要去弹奏什么。
在这样的世界,我要怎样去生活呢?”一切疑问像烟云一样散失在他依然纯洁的眼神当中,当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那样去生活,当我们把持着自我的方向拥有着自我的目标向远方的地平线风雨兼程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如果失去了习惯,失去了方向抑或是坚强的信仰,那么面前的远方,是否也是灰暗如是,散发的恐惧是否也会让我们止步不前呢?这样一个超然物外的钢琴师始终没有迈出那跨越的一步,即使岸上有令他谱出无比华美乐曲令他砰然心动的女孩,即使踏上岸能使他听到向往已久的另一种海的声音,他最终还是选取了停留,即使这个决定的砝码,是他的生命。
不能说这是一种愚昧,没有脱离生活的你我都无法去揣测1900那颗孤独的心。
只是,在他娓娓诉说的琴声最终响起时,那双手在凭空轻轻滑动。
只是,1900抬头看看天空时那异常平静的眼神,早就让旧船爆炸时的震耳欲聋,湮没的无影无踪。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上周和宿舍的一齐把《海上钢琴师》看完了,这过去整整一周了,心里还是为电影情节耿耿与怀我们都说这部电影影响了我们的睡眠,每一天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开始想1900为什么执着的就是不选择离开大海呢?这么一个天才选择一个有界的轮船生活一辈子,钢琴是他的一生,不对,大海是他的一生,也不对,那么1900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我此刻还是想不明白他心里的那个信念到底是什么,居然能让这么单纯的人一向坚守自我的信念,没有人能改变他的生活,一向都没有,就算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