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

合集下载

大学关于修订2024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学关于修订2024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学关于修订2024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培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相关领域独立开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数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2.专业基础课程: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基础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涵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动态。

4.实践课程:实习、实践项目、案例分析等,占总学分的一定比例。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

我思考着如何安排实践教学,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实际技能。

1.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实习,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导师制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想起了过去与学生一起度过的日子,决定进一步完善导师制度。

1.导师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导师。

2.导师职责:导师要关心学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导师评价:建立导师评价机制,确保导师质量。

五、学术交流学术交流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思考着如何加强学术交流。

1.学术讲座: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

2.学术论坛:举办学术论坛,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3.学术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提高综合素质。

六、质量保障为确保培养质量,我们需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1.学术评价:建立学术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术成果进行评价。

2.教学评价: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3.毕业审核:严格毕业审核,确保毕业生达到培养要求。

写着写着,天色已渐暗。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满满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SMU研究生培养方案

SMU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浏览(489)
学科专业名称: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代码:082303学位授权类别:工学
一、学科简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交通运输学院的主体学科,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定为交通部重点学科。

该目前学科的科研水平在国内领先。

近年来,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以及各类横向项300多项,其中一部分项目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二、本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良好品德。

2、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以水运为特色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领域内,培养具有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既掌握严密的逻辑思维、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交通运输管理人才。

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外语,其中一门必须具有听、说、读和写作能力。

3、身体健康。

三、主要研究方向
四、课程设置
五、本学科专业文献阅读的主要书目与主要期刊目录
六、本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学科的培养方针是“理论创新与实践能力并举”。

围绕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在教学中重视应用实验室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在科学研究、科技服务活动中,积极吸纳学生参与并悉心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努力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从而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大连海事大学全日制作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连海事大学全日制作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连海事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法学)(2012年5月16日大连海事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修订)根据国务院学位办转发2009《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适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以下《培养方案》),参照有培养法律硕士院校制定的“全日制(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结合本校法学教育的实际与特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

(三)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培养对象通过全国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者法学硕士统一入学考试并经我校复试选拔录取的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法学专业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一)重视和加强实践形式的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二)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导师组应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三)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四)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

五、培养工作总学分不低于57学分。

(一)课程设置课程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其中必修课27学分,选修课从中选满10学分。

注:(1)第三学期课程在第5周前结课,第6周开始实务实习;(2)每一门选修课程选修学生人数不足20人者不开课。

大连海事大学关于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和培养的管理办法

大连海事大学关于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和培养的管理办法

附件大连海事大学关于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和培养的管理办法(修订版)为加快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拓宽博士研究生的选拔途径,提高博士生的生源质量,学校决定实行部分优秀在读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的制度。

一、硕博连读研究生的申请条件1.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硕士学位课程及非学位课程成绩合格。

3.硕士生阶段已完成课程学习,并已开始论文工作,而且在科研工作中表现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学术研究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并具备进行学术研究的水平和潜质。

4.硕士学位论文所从事的课题较大,课题有进一步加强和拓宽的可能,通过博士生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能将原硕士论文提高并扩展为博士论文。

5.有以下论文发表情况或发明专利者优先考虑:被SCI、EI 选录(持有录用通知也可),或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相关学科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如有发明专利,可与在规定刊物上发表论文同等对待,要求研究生应排名前3位。

各学科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论文发表要求。

6.在读硕士期间受到任何处分者、课程考试有重修记录者、及未向学校交纳应缴的各类费用者,不得参加选拔。

7.只限于应届推荐免试及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且人事档案必须在研究生院。

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申请程序及初审1.硕博连读研究生的申请在硕士生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后进行,即原则上在入学后第三学期。

申请人需根据本人自身情况和学校有关规定,提出硕博连读申请,填写《大连海事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审批表》。

2.原则上硕博连读研究生需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提出申请,攻读博士、硕士期间为同一学科、同一导师,原则上不允许跨一级学科申请。

拟接收的博士生导师必须提出书面意见,且原则上每年接收一个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3.按要求将表格填好,其中审批表中硕士生成绩一栏由研究生院审核,并加盖公章。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从事高级专门技术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在科研、工程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从事高级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让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

2.专业拓展课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专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的了解,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深造能力。

3.科研方法与工程实践: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应用的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开展科研项目并解决实际问题。

4.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学术活动与实践1.科研项目:学生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和总结,提高科研能力。

2.学术论坛:组织学术报告和学术研讨会,增加学生对专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和社会交流。

3.企业实践:通过实习、调研、实训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和实际工作需求。

4.学术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成果展示和学术竞赛,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生导师制度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将构建研究生导师制度,每位研究生配备专职的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和科研项目管理,以确保学生在学术和实践方面的系统培养。

五、培养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估体系,通过阶段性的考核、学术成果的评审、实习实训的实绩考核等方式,对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服务。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七、毕业要求1.学术水平:学生需完成一项独立的科研项目,并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2.创新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实践项目的参与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较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能够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管理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在入学后需修读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海洋工程基础、船舶设计与制造、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学生需通过考核,获得相应学分方可毕业。

2.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在学期间需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通过科研训练和实践活动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还需完成一定的科研论文发表,并参与相关学术会议的交流与讨论。

3.实践训练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需参与实践训练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撰写实践报告。

实践内容包括工程设计、实验室实训、工程实习等。

4.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的基础上,需撰写一份学位论文,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研究工作。

完成后,学生需要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以取得学位证书。

三、培养方案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为2年,具体培养方案如下:第一学期:- 海洋工程基础- 船舶结构与材料- 船舶动力学第二学期:- 船舶设计与制造- 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 船舶操纵与导航第三学期:- 船舶电子与自动化- 船舶海洋工程安全- 浮体与海洋系统工程第四学期:- 海洋工程计算与仿真- 船舶与海洋能源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项目管理第五学期:- 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 科研训练与实践活动第六学期:- 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通过以上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将全面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四、培养质量评估为确保培养质量,学校将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体系。

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情况、科研成果、实践能力等方面,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与否的重要依据。

大连海事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大连海事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大连海事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法学)(2012年5月16日大连海事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修订)根据国务院学位办转发2009《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适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以下《培养方案》),参照有培养法律硕士院校制定的“全日制(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结合本校法学教育的实际与特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

(三)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培养对象通过全国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者法学硕士统一入学考试并经我校复试选拔录取的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法学专业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一)重视和加强实践形式的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二)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导师组应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三)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四)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

五、培养工作总学分不低于57学分。

(一)课程设置课程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其中必修课27学分,选修课从中选满10学分。

注:(1)第三学期课程在第5周前结课,第6周开始实务实习;(2)每一门选修课程选修学生人数不足20人者不开课。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大连海事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为提高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拓宽培养口径,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特制定本要求,作为学校各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

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

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

2.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1.学科专业已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原则上应按一级学科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于部分研究领域较宽的一级学科,可按二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但应体现本一级学科的总体要求。

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权,但在一级学科下具有较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需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并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制订培养方案。

2.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设置,要注意突出重点,加强论证。

在突出本学科已有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应密切关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并力求体现前瞻性、先进性和前沿性。

要努力把握本学科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使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对同一学科专业内所设置的研究方向,应在总体上对本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一定范围的覆盖面,既不宜过窄,又要避免重复。

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设置应力求相对稳定,注意新研究方向的开拓。

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

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

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所修专业领域的核心理论和知识,具有深入研究的能力;2.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独立的研究工作;3.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4.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相关学科领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5.具备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能力,能够在学术研究中与其他学科合作。

二、课程设置1.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为了确保学生在所修专业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涵盖所修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专业课:该课程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提供研究方法和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研讨课:该课程旨在通过小组讨论和演讲,促进学生的学术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2.学术研究课程学术研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包括但不限于:-科研方法和技巧:该课程提供科研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帮助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文献阅读与写作:该课程培养学生阅读和评价学术文献的能力,并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科研实践:该课程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实践所学知识,并形成科研成果。

三、实践环节1.实习通过实习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项目学生在课程中可以参与课程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提供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交流能力。

四、论文要求1.论文选题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之前,必须选定论文选题,并向导师提交选题报告。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并符合学科发展方向。

导师将根据选题报告的质量和可行性进行审核。

2.论文撰写学生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撰写硕士论文,包括综述和研究部分。

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深度,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参加学术报告和答辩,展示研究成果和解释相关问题。

五、评估方式学生的学业成绩将通过各门课程的考试、作业和实验等方式进行评估。

2024年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本

2024年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本

2024年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本第一章培养目标和要求1.1 培养目标本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深厚学术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掌握宽广的专业知识体系,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具备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2 培养要求(1)学术素养要求:学生应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严谨求实、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实验、数据分析和科研项目的执行。

(3)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具备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4)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融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包括培养环节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生论文的调研与撰写、学术交流与评议等。

第二章培养方案设计2.1 专业课程设置2.1.1 深化基础知识课程根据学科基础和学生学习需求,设计并设置针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课程,包括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方法等。

2.1.2 拓展学科前沿课程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动态,设计并设置针对学科前沿知识的课程,培养学生对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1.3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设计并设置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包括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实践等。

2.2 科研方向选择和导师培养2.2.1 科研方向选择学生在第一学期选择科研方向,并经过评审确认。

2.2.2 导师选择与培养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需求,选择合适的导师,并进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工作。

导师要求定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组织科研讨论和学术交流等。

2.3 科研项目的培养与实施2.3.1 科研项目训练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培养和实施,包括项目立项、科研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

2.3.2 科研成果的撰写与发表学生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撰写科研论文,并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培养目标:
-掌握本学科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实践研究工作。

-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等。

2. 培养方式和时间:
-采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期两年。

-以课程学习、实践研究和专业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培养。

3.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提供本学科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概念,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提供深入研究的专业课程。

-实践和实训课程:包括实验实训、实地调研和实践项目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

4. 研究项目和导师指导:
-学生需参与科研项目或实践研究,担任助教或研究助理等职务。

-每名学生配备主要导师和合作导师,进行指导和培养。

5. 学位论文:
-学生在第二年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选题应与专业方向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6. 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行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7. 考核评价:
-综合考核方式包括课程成绩、学术论文质量、实践表现和学术道德等多个方面的评估。

-学生成绩优秀者可获得奖学金和荣誉称号。

8. 学位授予:
-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将被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

以上是一个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简要范例,具体方案应根据不同学科和学校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交通运输规划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规划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
40/2

讲课
考查
12061392
现代优化技术
40/2

讲课
考查
12061401
港口规划与管理
40/2

讲课
考查




跨学科专业学习的研究生须补修2-3门本科课,不计学分。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理论
40/2

讲课
考试
12060271
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实践
40/2

讲课
考试
12060282
航运经营管理
40/2

讲课
考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学期
授课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选修课
12001302/
12001373
第二外国语
90/3


讲课
考查
12001021
考试
12000102
随机过程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12
排队论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22
模糊数学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42
路径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40/2

讲课
考试
专业学位课
12060032
预测与决策技术
40/2

讲课
考试
12060052
交通运输工程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2
1
信息学院
颜德文
考试
20112002
系统建模与仿真
36/2
1
航海学院
张显库
考试
20325059
测控网络与现场总线
36/2
2
信息学院
王国峰
考试
20312013
数字信号分析与系统
36/2
2
信息学院
宁树实
考试
20312014
现代检测技术
36/2
1
信息学院
李晖
考试
必修环节
20323001
专业外语
18/1
系统故障检测及可靠性
36/2
2
信息学院
杨承恩
考查
20325040
智能仪表
36/2
2
信息学院
周亦武
考查
20325041
嵌入式系统
36/2
2
信息学院
赵国库
考查
20325176
船舶自动化系统
36/2
2
信息学院
郭晨
考查
20325177
非线性控制技术
36/2
2
信息学院
杜佳璐
考查
20325038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四、课程设置及培养环节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学期
开课院系
任课教师
考核方式
公共
必修
(6学分)
20810008
科学社会主义
28/1.5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冯文华
薛忠义
考试
20810009
马克思主义理论(理工类)
28/1.5
2
人文学院
秦龙
考试
20910001
一外英语
72/3
1
外国语学院
徐瑾等
考试
20910002
张旗
考查
20325062
模式识别
36/2
2
信息学院
张旗
考查
20325044
网络控制
36/2
2
信息学院
郭戈
考查
20325175
现代优化技术及其应用
36/2
2
信息学院
李广强
考查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学位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
中期考核
第二学期末——第三学期初
学位论文
第三、四学期
学术论文
发表要求
备注:实践环节中《科研实习》主要内容是做船舶控制与仿真类科研项目
控制工程领域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10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应注重领域的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经过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课题研究,达到大连海事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总体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36/2
2
信息学院
徐进学
考查
20112008
智能控制原理及应用
36/2
2
信息学院
郭晨
考查
20325039
神经网络
36/2
2
信息学院
于双和
考查
20325178
模糊控制技术及应用
36/2
2
信息学院
王兴成
考查
20325043
线性系统理论
36/2
2
信息学院
郭戈
考查
20325061
数字图像处理
36/2
1
信息学院
一外日语
72/3
1
外国语学院
樊慧颖
考试
20910003
一外俄语
72/3
1
外国语学院
王正良
考试
公共
必修
(至少2学分)
21011001
模糊数学
36/2
1
数学系
张运杰
考试
21011002
泛函分析
36/2
1
数学系
王志平
考试
21011003
矩阵理论
36/2
2
数学系
杨晓春
考试
21011004
数值分析
36/2
1
数学系
二、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1
智能控制与检测技术
研究智能控制技术和智能仪表、传感器等智能检测技术及其在船舶自动化系统与船舶仿真器中的应用。
2
过程控制工程
以船舶、港口及复杂工业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先进控制技术在过程控制领域的应用,运用先进控制技术实现控制系统的综合与设计。
曲凯
考试
21011005
运筹与优化模型
36/2
2
数学系
刘巍
考试
21011006
高等运筹学
36/2
1
数学系
刘巍
考试
21011007
数理方程
36/2
1
数学系
刘婧
考试
21011008
随机过程
36/2
1
数学系
卢玉贞
考试
21011009
排队论
36/2
2
数学系
刘月亮
考试
专业
必修
(至少7学分)
20312011
计算机接口与转换技术
36/2
1
轮机学院
曹辉
考查
20324001
C语言与Windows程序设计
36/2
1
信息学院
李春庚
考查
20324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36/2
2
信息学院
陈玉华
考查
专业
选修
20325058
现代工业控制系统
36/2
2
信息学院
汪思源
考查
20325060
实时控制软件设计
36/2
2
信息学院
赵永生
考查
20312015
3
计算机控制与嵌入式系统
以工业计算机网络控制、现场总线和现场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计算机测控系统的一般设计与调试方法,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实现技术。
4
图像、语音处理与智能系统
面向计算机控制、工业检测等领域,研究图像、语音的处理方法与质量评价,实现基于视觉、听觉的智能系统的综合与设计。研究各种先进优化方法在智能系统中的应用。
考查
20924002
二外俄语
72/3
1
外国语学院
王正良
考查
20924004
二外德语
72/3
1
外国语学院
钱琴
考查
20924005
学术交流口语
24/1
2
外国语学院
徐瑾等
考查
20924006
学术英语写作
24/1
2
外国语学院
胡智林
考查
20924007
媒体英语
24/1
2
外国语学院
外教
考查
20224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践环节中《工程实习》主要内容参与船舶自动舵、主机、减摇鳍控制硬件系统实践;参与轮机模拟器现场调试。
一级学科负责人:郭晨主管学科院长:鲁明羽分委员会主席:郭晨
2
信息学院
各导师
考试
20623004
知识产权
18/1
1
法学院
李冬梅
考试
25026பைடு நூலகம்01
信息检索
18/1
2
图书馆
陈怡冰
毕红
考试
实践环节(6学分)
20326010
科研实习
54/3
3
信息学院
各导师
考查
20326011
工程实习
54/3
3
信息学院
各导师
考查
公共
选修
20924001
二外日语
72/3
1
外国语学院
安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