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相变唯象“理论”的评述—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

合集下载

4.0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0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1930年,Γ .Β .库尔久莫夫和G.萨克斯 提出了马氏 体相变的K-S切变模型; 1933年,R.E.迈尔(Mehl)测得在中、高碳钢中 马氏体在奥氏体的{225}γ 晶面上形成,被称为惯习 面. 1934年,西山设计了马氏体相变的西山切变模型。 1937年,开始研究处理Fe-C合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试图计算马氏体点(Ms)。 1938年,发现在Cu-Zn、Cu-Sn合金中存在马氏体。 1949年,Greniger和Troiano提出G-T模型。 1953年,Frank首先提出Fe-C{225}γ 马氏体与母 相间的位错界面模型。促成了K-D位错胞核胚模型的 提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先后提出马氏体相变的协 作形变“理论”和范性协作模型,以及多次切变模型。 70年代,N.D.H.Ross等提出复切变模型,但该模型也 与实际不符[2]。 20世纪70 年代开发了形状记忆合金,开展了热弹性 马氏体相变的研究。测得Au-Cu-Zn合金马氏体的长 大速率较小,仅为0.32cm/s;Cu-Al-Ni合金的仅 10-3~10-6m/s。 70年代末,Cahn等应用群伦阐述相变中母相与马氏体 之间的对称关系。1988年徐祖耀在《相变原理》中叙 述了群伦在相变中应用的一般原理。 1999年徐祖耀在总结马氏体相变机制时指出:原始表 象学说、现代表象学说、复切变模型、范性协作模型 等均远不够成熟。




20世纪30~50年代,发现高碳钢、Fe-Ni合金中形成马氏 体的速率极大,一片马氏体的生成时间约为(0.5~ 3)×10-7s,相当于速率1100 m/s。 1951年,J.W.Christian 首先提出了马氏体相变的层 错形核模型。 1952年,张经录首先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到Au-Cd合金马氏 体的孪晶。 1953~1954年,提出两个马氏体相变的表象学假说,其 一称为“W-L-R理论”;另一个称为“B-M理论”。

材料加工学-马氏体相变

材料加工学-马氏体相变

图7 各相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二、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 影响钢中Ms点的主要因素
化学成分的影响
图8 含碳量对Ms和Mf的影响
图9 合金元素对铁合金Ms点的影响

形变与应力的影响 马氏体相变时产生体积膨胀,多向压缩应力阻止马氏体的 形成,降低Ms点。 拉应力或单向压应力有利于马氏体形成,使Ms点升高。
三、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相变动力学通常是讨论相变速率问题,取决于新 相的形核率和长大速率。马氏体的形核率和长大 速率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降温瞬时形核,瞬时长大(降温马氏体相变)
• 当奥氏体被过冷到Ms点以下时,在该温度下能够形成马氏 体的晶核形成速度极快。 • 必须不断降温,马氏体晶核才能不断地快速形成。 • 马氏体晶核形成后马氏体的长大速度极快,长大到一定程 度以后就不再长大。
图17 碳含量对马氏体性 能的影响
原始奥氏体晶粒越细小,马氏体板群越细小,则马氏体强度 越高。
五、马氏体的机械性能
☞ 马氏体的韧塑性


位错马氏体具有良好的韧塑性。
孪晶马氏体脆性较大,韧塑性差。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中碳含量,而 韧性和塑性主要取决于其亚结构。板条状马氏 体强度高,有一定的韧塑性,片状马氏体硬而 脆。
二、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 影响钢中Ms点的主要因素
奥氏体化条件的影响 加热温度升高 保温时间延长 淬火冷却速度的影响
有利于碳和 合金元素进 一步溶入奥 氏体中,使 Ms点降低。
引起奥氏体 晶粒长大, 马氏体形成 时切变阻力 减小,使Ms 点升高。
图10 淬火速度对Fe-0.5%C-2.05%Ni 钢Ms点的影响
概括以上三种相变特点可以看出,主要差别仅在 于形核及形核率不同,而形核后的长大速度均极 大,且均与相变温度关系不大。

第四章 马氏体相变

第四章 马氏体相变

26
第二节 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
zhiyugao@


③不变平面应变:在不变平面上所产生的均匀应变。


氏 体
均匀应变——发生马氏体相变时,虽发生了变形,


但母相中的任一直线仍为直线,任一平面仍为平面,这
种变形即为均匀应变。
27
第二节 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
zhiyugao@

四 章
室温下马氏体的点阵常数与含碳量的关系由X-ray

氏 体
测得: c = a0 + αρ


a = a0 - βρ
c/a = 1 + γρ (正方度)
式中,α=0.116±0.002;β=0.013±0.002;
γ=0.046±0.001;ρ马氏体的含碳量(wt.%);
a0——α-Fe的点阵常数2.861Ǻ。
zhiyugao@


二、切变共格性和表面浮凸现象


氏 体
表面浮凸:马氏体形成时,试样表面发生倾动,一


边凹陷,一边凸起,并牵动界面附近未转变的奥氏体突
出表面。可见马氏体形成是以切变方式实现的,切变过
程中实现晶格重构,由面心变成体心立方,相界面上原
子即属于马氏体又属于奥氏体,称为“切变共格” 。

区 域 (B) , 称 为 同 位 向 束 , 同 位
向束之间呈大角晶界;一个板条
群也可以只由一种同位向束所组
成(C)。
38
zhiyugao@
第三节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及影响因素
有时仅显现出板条群的边界,而使

四 章

【固态相变原理】第七章 马氏体相变

【固态相变原理】第七章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的阻力
主要是新相形成时的界面能Sσ及应变能Vε。此外, (1)需要克服切变阻力而使母相点阵发生改组的能量; (2) 在马氏体晶体中造成大量位错或孪晶等晶体缺陷,导致能量升高; (3)在周围奥氏体中还将产生塑性变形,也需要消耗能量。
因此,Ms点的物理意义是: 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自由能差达到相变所需最小驱动力值时的温度。
显然,若To点一定,Ms点越低,则相变所需的驱动力就越大。反之, Ms点高时,相变所需的驱动力则减小。所以,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Gγ→α′与(To—Ms)成比例,即
式中,△S为γ→α′相变时的熵变。 As点的定义与Ms点类似,为马氏体和奥氏体两相自由能差达到逆相 变所需最小驱动力值时的温度,并且逆相变驱动力△Gα′→γ的大小与 (As—To)成比例。
3)奥氏体化条件的影响
加热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有利于碳和合金元素进 一步溶入奥氏体中,而使Ms点下降,但同时又会引起奥氏 体晶粒的长大,并使其晶体缺陷减少,马氏体形成时的切变 阻力减小,从而使Ms点升高。
奥氏体成分一定时,晶粒细化则奥氏体强度提高,马氏体 相变切变阻力增大,Ms点下降。
4)淬火冷却速度的影响
凡剧烈降低T0温度及强化奥氏体的元素(如C)均剧烈地降低Ms点。 Mn、Cr、Ni等既降低T0温度又稍增加奥氏体强度,所以也降低Ms点。
A1、Co、Si、Mo、W、V、Ti等均提高T0温度,但也程度不同地增 加奥氏体强度。所以,若前者作用较大时,则使Ms点升高,如A1、Co; 若后者作用较大时,则使Ms点降低,如Mo、W、V、Ti;当两者作用 大致相当时,则对Ms点影响不大,如Si。
1.2.1马氏体相变热力学条件 马氏体相变驱动力是马氏体(α′)与奥氏体(γ)的化学自由能差Gγ→α′= Gα′-Gγ。

第5章 马氏体相变讲解

第5章 马氏体相变讲解
第5章 马氏体相变
? 主要内容: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 马氏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力学性能; 马氏体相变的热力学、动力学;
? 重点内容:影பைடு நூலகம் Ms点的因素、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马氏体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
前言
? 马氏体( M, M artensite )相变特点: 相变过程中,晶体点阵的重组是通过基体原子的集 体有规律 近程 迁移—— 切变, 由一种晶体结构 转 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而 没有 原子长距离的迁移, 且新相与母相保持 共格关系。
? 形成条件:淬火。
? 淬火:将钢加热到 Ac3 或Ac1以上,保温后以大于 临界 冷却速度 的速度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的热 处理工艺。
? 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抑制所有非马氏体转变 的最小冷却速度。
? 马氏体的力学性能:高硬度、高强度。
?C<0.3% 时为板条状马氏体; ?C在0.3%~1.0% 时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 混合组织。
? 钢中M相变:钢经奥氏体化后 快速冷却,抑制其扩 散型分解,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的 无扩散型相变。
? 在纯金属( Zr,Li,Co ),合金( Fe-Ni,Ni-Ti,Cu-Zn ),陶瓷 (ZrO 2)中也有M转变。
? 钢中马氏体: C原子在? -Fe中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
? 马氏体定义:凡相变的基本特性属于马氏体型的转变 产物都称为马氏体。
金属及合金的高温相均可发生 M相变。
三、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 马氏体相变时,新相和母相界面始终保持着切变 共格,相变后两相之间的 位向关系仍然保持;
? K—S关系: 1.4%C 钢中马氏体和奥氏体之间的 位向关系, {111}?//{110}? ' , 〈110〉?//〈111〉? '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目录[隐藏]马氏体相变相变特征和机制马氏体的惯习(析)面马氏体相变的可逆性马氏体转变的温度-时间关系工业应用马氏体相变的研究参考书目:[编辑本段]马氏体相变马氏体最初是在钢(中、高碳钢)中发现的: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后经迅速冷却(淬火),得到的能使钢变硬、增强的一种淬火组织。

1895年法国人奥斯蒙(F.Osmond)为纪念德国冶金学家马滕斯(A.Martens),把这种组织命名为马氏体(Martensite)。

人们最早只把钢中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相变称为马氏体相变。

20世纪以来,对钢中马氏体相变的特征累积了较多的知识,又相继发现在某些纯金属和合金中也具有马氏体相变,如:Ce、Co、Hf、Hg、La、Li、Ti、Tl、Pu、V、Zr、和Ag-Cd、A g-Zn、Au-Cd、Au-Mn、Cu-Al、Cu-Sn、Cu-Zn、In-Tl、Ti-Ni等。

目前广泛地把基本特征属马氏体相变型的相变产物统称为马氏体(见固态相变)。

[编辑本段]相变特征和机制马氏体相变[1]具有热效应和体积效应,相变过程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

但核心如何形成,又如何长大,目前尚无完整的模型。

马氏体长大速率一般较大,有的甚至高达10cm·s。

人们推想母相中的晶体缺陷(如位错)的组态对马氏体形核具有影响,但目前实验技术还无法观察到相界面上位错的组态,因此对马氏体相变的过程,尚不能窥其全貌。

其特征可概括如下: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相变之一,相变时没有穿越界面的原子无规行走或顺序跳跃,因而新相(马氏体)承袭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晶体缺陷。

马氏体相变时原子有规则地保持其相邻原子间的相对关系进行位移,这种位移是切变式的(图1)。

原子位移的结果产生点阵应变(或形变)(图2)。

这种切变位移不但使母相点阵结构改变,而且产生宏观的形状改变。

将一个抛光试样的表面先划上一条直线,如图3a 中的PQRS,若试样中一部分(A1B1C1D1-A2B2C2D2)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马氏体),则PQRS直线就折成PQ、QR'及R'S'三段相连的直线,两相界面的平面A1B1C1D1及A2B2C2D2保持无应变、不转动,称惯习(析)面。

第五章马氏体转变

第五章马氏体转变
小结:比较片状M和板条M的第区五章别马氏体转变
第五章马氏体转变
3.其它形态的马氏体 1)混合马氏体
c0.3% 板条M 0.3%c1% 板条M+ 片M c1% 片M
2)蝶状马氏体 Fe-Ni合金或Fe-Ni-C
混合M
蝶状M
立体形态:细长杆状
断面:蝴蝶形
两翼结合部分—像片M的中脊,向两侧长成取向不同(孪晶)的两片M
亚结构:高密度位错,未发现孪晶状马氏体:Ms点极低的Ni钢 立体形状:薄片状 金相:细带状,相互交叉、分枝、曲折 亚结构:由{112}’孪晶组成,但无中脊 惯习面:{259} 符合K-S关系 4)马氏体:Cr-Ni(Mn)不锈钢、高锰钢 密排六方结构 立体形态:极薄片状 厚1000~3000埃 亚结构:大量层错 层错能低易形成 取向关系:{111}//{1000};[110]//[1120] 惯习面:{111}
T t 利于C及合金元素溶入A,成分均匀---- Ms
A晶粒长大,C原子活动能力在A中位错线上偏聚 ---- Ms
A晶粒的大小不是影响Ms点的主要因素
4.存在先马氏体的组织转变
应用:高速钢的等温淬火工艺
1)部分转变为P剩余A为贫碳区(相对)----Ms
2)部分转变为B剩余A为富碳区(相对)----Ms
第五章马氏体转变
应变诱发M与形变度的关系:在Ms~Md温度范围内塑性形变度越大,则形变
诱发M的形成量越多,但形变对随后冷却时继续发生的M转变起抑制作用。
原因:大量塑性变形在A中引起的晶体缺陷组态强化了母相,阻碍M的形成。
在 Md进行塑变 少量塑变----促进M转变
大量塑变----抑制M转变
3.奥氏体化条件
无序分布、完全有序分布、部分有序分布

10.1 马氏体相变

10.1 马氏体相变

20℃静止水 40℃静止水 60℃静止水 10%NaCl 溶液
10%NaOH 溶液
20℃10号机油 80℃10号机油 20℃3号锭子油
常用的淬火方法
温 度
A1
Ms 时间
单液淬火
双液淬火
分级淬火
等温淬火14
10.1 马氏体相变
10.1.1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
10.1.2 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10.1.3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经典模型
45
在Ms点以上、Md点以下对奥氏体进行塑性 变形将会诱发马氏体相变。
“外援”
46
由图可见,在T0点至Ms点之间,随着温度下
降马氏体相变的化学驱动力增大,当温度为Ms点
时,相变的化学驱动力正好等于△Gγ
总共只有12种可能的马氏体取向。
28
图10.3 K-S关系和西山关系的比较 西山关系和K-S关系: 晶面的平行关系相同 晶向却有516′之差
(110)
29
(3)G-T(Greninger-Troiaon)关系
111 //110 '
110

差1o 差2o
// 111 '
Fe-0.8%C-22%Ni合金单晶
35
冷处理
若Ms点低于室温,则淬火到室温时将得到全部
奥氏体。
若Ms点在室温以上,Mf点在室温以下,则淬
火到室温时将保留相当数量的残余奥氏体。若继续
冷却至室温以下,则残余奥氏体将继续转变为马氏
体,这种工艺称为冷处理。
36
5.可逆性
重新加热时,马氏体也可以通过逆向马氏体
相变机制转变为奥氏体,即马氏体相变具有可逆
39
过冷度
40
马氏体相变的阻力

4.1马氏体相变特征及定义

4.1马氏体相变特征及定义


5.关于马氏体相变及马氏体的定义
定义1: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产生于20世纪20 年代)。 由于在钢和合金中,马氏体有时不含碳,有时不仅是体心立方晶格, 还有密排六方、有序正交、有序面心立方、有序正方等晶格。因 此,该定义早已过时。 定义2:在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马氏体转变的产物统称为马氏体。 (20世纪50年代提出) 这个定义似乎包揽万象,该定义很不成功。于是,80年代某些学者 又作了修改。如修改为: 定义3:母相无扩散的,以惯习面为不变平面的切变共格的相变产物, 统称为马氏体[6]。

除了以上主要特征外,马氏体相变还有表 面浮凸、非恒温性等现象。马氏体转变也 有恒温形成的,即等温形成的马氏体。浮 凸是过冷奥氏体表面转变时发生的普遍现 象。因此不宜将表面浮凸、非恒温性等现 象作为马氏体相变的特征。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如下:


(1)无(需)扩散性; (2)具有位向关系,以非简单指数晶面为惯习面; (3)相变伴生大量亚结构,即极高密度的晶体缺陷:如极 高密度位错,精细孪晶,细密的层错等。 (4)马氏体相变具有可逆性,新旧相界面可正反两个方 向移动。 这4条可作为马氏体相变的判据。
主要是K-S关系,存 在偏差。
惯习面


马氏体转变时,新相和母相保持一定位向 关系,马氏体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开始形 成,此晶面称为惯习面。通常以母相的晶 面指数表示。 钢中马氏体的惯习面随着含碳量和形成温 度不同而异,有: (111)γ,(557)γ, (225)γ, (259)γ 。
3)马氏体内的亚结构
钢中的马氏体中,低碳马氏体内出现极高密度的 位错(可达1012/cm2)。在高碳马氏体中主要以大量 精细孪晶作为有的马氏体中亚结构仅为层错。

奥氏体-马氏体转变理论

奥氏体-马氏体转变理论

奥氏体-马氏体转变理论马氏体转变是在无扩散的情况下,晶体由一种结构通过切变转变为另一种结构的变化过程。

在相变过程中,点阵的重构是由原子集体的、有规律的近程迁动完成的,并无成分变化。

由于这种切变特性,马氏体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例如4K)以很高的速率(10E5cm /s)进行。

虽然如此,马氏体转变仍然是一个成核和核长大的过程。

目前关于马氏体成核和长大理论的研究尚未成熟,仍处于假设阶段,本期简要介绍介绍其中几种。

一、马氏体转变的成核理论1. 经典成核理论自从发现马氏体的等温转变以后,人们便提出马氏体转变也是成核和核长大过程,并用经典的相变理论来分析马氏体转变过程。

按照这种处理,马氏体转变可以被看作为单元系的同素异构转变。

若设马氏体核胚呈凸透镜形状,中心厚度为2c,片的半径为r(图3-41),r >>c,则核胚的体积近似等于4/3πr²c,表面积为2πr²。

因此,核胚形成时,系统的自由能化为:根据上述理论,可计算出Fe-30%Ni合金(原子百分数)于Ms 点(233K)时的临界核胚尺寸cc =22Å,r=490Å,成核功(能垒)ΔW=5.4x10E5J/mol。

按照经典成核理论,成核功是由热起伏而来。

但是,在这样低的温度下要靠热运动来获得这样大的激活能是很困难的。

有人根据经典成核理论计算出Fe-Ni合金的成核率和相变温度成“C”曲线关系,并能说明一部分实验事实。

但是,也有一些人的测量结果表明,合金可以达到的Ms 点比按经典理论计算的值为低。

按经典理论提出的马氏体的长大激活能为2510~4184J/mol。

但实际上马氏体的长大激活能很小,几乎为零。

根据这些结果看来,均匀成核的经典理论对于马氏体转变可能是不适用的。

2.马氏体成核的位错理论根据金相观察,人们发现马氏体核胚在合金中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在其中一些有利的位置上优先形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把小颗粒(100μm以下)的Fe-Ni-C合金奥氏体化后淬火到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内。

4.9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表象学说及评价

4.9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表象学说及评价

2、贝茵应变模型的合理性及不足
• 1924年Bain提出了马氏体相变得第一个模型。按照 此模型,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 贝茵应变中,原子位移距离最小。 • 按bain模型,惯习面应当为(111),这与事实不符; 畸变太大;不能说明不变平面;不能说明浮凸和 亚结构。
贝 茵 应 变 模 型
¼ Í 4— 42
产生不畸变平面
无畸变面的对称位置
4.简单切变
这种简单切变可以是位错滑移切变, 亦可以是孪生切变,使得点阵仍然保持 不变。因此称为点阵不变切变。
马氏体相变的滑移和孪生示意图
图4—48 点阵不变切变
简单切变形成一个不应变平面示意图
简单切变示意图
5.刚性转动:
将此旋转 了θ角的 椭球体进 行刚性转 动
刚性转动,转回到原来位置
6、矩阵描述
• 依据上述理论分析,W-L-R理论认为;形成马氏体的贝茵均 匀应变B,产生形状应变F,简单切变S,刚性转动R,用一个 矩阵式描述: F=RBS • B-W理论认为:点阵形变B 是形状应变F和辅助点阵应变 C的组合,以矩阵: FC=RB 上述两式的关系: F=RBC-1 C-1 =S
4.9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 唯象学说及评价
该学说是 1953 年由 M. S. Wechsler 等 (w-L-R) 和 1954 年 J.S.Bowles 等 (B-M) 分别独立地提出的。 W-L-R学说和 B-M学说,两者基本上等 价,即两者的出发点和推理过程相近。
内蒙古科技大学 刘忠昌教授
1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唯象学说不以描绘原子在 相变中位移的具体路径为目的,也不涉及形核及 长大的机理,而是探讨初始态和终了态之间通过 原子的简单位移实现晶格重构的可能性。 2 在研究方法上,应用矩阵数学描绘晶体结构及 切变过程。计算的基本出发点是假定马氏体相变 为一个不变平面应变。初始态、终了态和过程应 变模型设计之后,就可以在新旧相位向关系、惯 习面指数、形状变化、亚结构等晶体参数之间进 行推算。

4.8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表象学说及评价

4.8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表象学说及评价

五.刚性转动,转回到原来位置
六、矩阵描述
依据上述理论分析,W-L-R理论认为;形成马氏体的贝 茵均匀应变B,产生形状应变F,简单切变S,刚性转动R, 用一个矩阵式描述: F=RBS B-W理论认为:点阵形变B 是形状应变F和辅助点阵应 变C的组合,以矩阵: FC=RB 上述两式的关系: F=RBC-1 C-1 =S
4.8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 唯象学说及评价
该学说是20世纪50年代前期由M. S. Wechsler等(w-LR)[16]和J.S.Bowles等(B-M)[17]分别独立地提出的。WL-R学说和B-M学说,两者基本上等价,即指两者的出发 点和推理过程相近。近半个世纪中,该学说得到一些被 证实,有了丰富和发展。

1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唯象学说不以描绘原子在相 变中位移的具体路径为目的,也不涉及形核长大的 机理,而是探讨初始态和终了态之间通过原子的简 单位移实现晶格重构的可能性。 2 在研究方法上,应用矩阵数学描绘晶体结构及切 变过程。计算的基本出发点是假定马氏体相变为一 个不变平面应变。初始态、终了态和过程应变模型 设计之后,就可以在新旧相位向关系、惯习面指数、 形状变化、亚结构等晶体参数之间进行推算。
图4—44 不畸变平面
图4—45 无畸变面的对称位置
四.简单切变

这种简单切变可以是滑移切变,亦可以 是孪生切变,使得点阵仍然保持不变。 因此称为点阵不变切变。
马氏体相变的滑移和孪生示意 图
图4—48 点阵不变切变
简单切变形成一个不应变平面示意图
简单切变示意图
将此旋转了θ角的椭球体进行刚性转动
1 贝茵应变模型
(a)
(b)
¼ 4— 42 Í ´ ð ¦ ä ±Ò Ó ±

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

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

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唯象“理论”的误区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研究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本文简述并评价了唯象学说,指出:(1)以贝茵应变使母相转变为马氏体,缺乏热力学可能性,贝茵应变B作为计算数据,不可靠;(2)马氏体浮凸是相变体积变化所致,与切变无关,浮凸普遍为帐篷型(∧),矩阵计算式中的形状应变F与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没有直接的联系;(3)点阵不变切变缺乏热力学可能性,在实际的马氏体相变中不存在简单切变(S)。

同样,刚性转动也是虚构的;(4)唯象学说基本上与马氏体相变实际不符,应予摈弃。

关键词:唯象学说;马氏体相变;切变;贝茵应变;浮凸;矩阵式中图号:The Fifth Commentary on Shear Theory of Martensite PhaseTransformation——Mistaken Ideas of Phenomenological TheoryLIU Zong-chang, JI Yun-ping,REN Hui-ping(Material and Metallurgy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Inner Mongolia,China)Abstract: It i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ly to study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was briefly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proposed viewpoi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ustenite to martensite through the Bain strain lacks of the thermodynamics possibility, moreover, it is unreliable to use the Bain strain (B) as the calculating data. (2) The surface relief of martensite, which is generally in tent (∧) type, results from the bulk expansion during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hear. The shape strain (F) in the matrix calculation formula is not directly relevant to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3) The lattice invariance shear is short of the thermodynamic feasibility. No simple shear (S) exists in the actual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imilarly, the rigid rotation is imaginary. (4)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doesn't conform to the realit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hould be abandoned.Key words: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hear; Bain strain; surface relief; matrix20世纪50年代前期由M. S. Wechsler等(w-L-R)[1]和J.S.Bowles等(B-N)[2]分别独立地提出了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唯象“理论”:W-L-R学说和B-M学说。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

不畸变平面的产生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如果X、Y、Z三个主应变矢量中有一个为零,则可以产生 一个不畸变平面。
如图,应变时X轴在a点抵 住不动,就可以是OaA和 OaA’两个扇形面的形状完 全相同。即OA在YOZ平面 内扫动,从OA扫动到OA’。 所以两个扇形全等,即整个 平面上原子排布完全相同。 OaA和OaA’就是新旧相之 间的一个无畸变平面。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这个模型说明了新旧相存在K-S关系,但是,按此模型,惯 习面应为{111}γ,而实际上Fe-C合金马氏体的惯习面为
{557}γ、{225}γ、{259}γ,它也不能解释马氏体中孪晶、位
错等亚结构、表面浮凸现象、马氏体 组织形貌变化规律。此 模型第1、2切变所需能力达到320KJ/mol,这是相变驱动力 所不及的。
以在新旧相位向关系、惯习面指数、形状变化、亚结构等
晶体参数之间进行推算
不变平面应变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不变平面应变:在应变过程中,惯习面始终保持一定 的平面,既不发生应变,也不进行转动 马氏体相变的
唯象学说认为
切变使晶体外 形发生改变, 即在试样表面 产生浮凸。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胞(2r,2c)法向的两侧面规则
的分布弗兰克位错,每6个原 子间距排列一条。位错圈主要 是由螺型位错组成,在周边 形成刃位错,即K-D模型
位错圈相界面模型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在K-D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K-C模型,其物理结构为:设在 (225)γ面上存在一个大的位错圈,位错圈内即为马氏体核 胚。位错圈扩展时,核胚就长大为晶核。K-D模型和K-C模 型都认为该核胚直径有数十纳米,其周围是位错列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_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_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
[9] 均等的 操 作 所 形 成 的 , 如 图 2 ( b ) 所 示 。 因 此,
图 2 ( a ) 的 TEM 照片显示出宽的 ε 马氏体带 [8] 与非基面层错 迹 线 的 交 截 。 图 中 的 ( 111 ) 层 错 迹线被随后 形 成 的 ε 马 氏 体 带 切 过 后 , 从 ε 马氏 保持了原 体带的一边 到 另 一 边 并 没 有 发 生 位 移 , 有方向 , 由此提出宽的 ε 马氏体带通过在 ( 111 ) 基 ( 面 惯 习 面 ) 上 的 三 个 ( a /6 ) < 112 > 切 变 以 几 乎
论刘宗昌等的论断和切变能的计算方法 。 关键词: 马氏体相变; 切变机制; 透射电镜; 原子力显微镜; 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 1690 ( 2012 ) 05-0001-09 中图分类号: TG11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Shear Mechanism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comment on nonshear mechanism of LIU Zongchang et al
图 2 层错迹线与三变体组成的 ε 马氏体带相截的 TEM 照片( a) 和三变体组成的 ε 马氏体带的形成机制图( b) Fig. 2 ( a) TEM micrograph of intersection of stacking fault traces with three variants of ε martensite bands and ( b)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ε martensite band with three variants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
徐祖耀
【期刊名称】《热处理》
【年(卷),期】1999(054)002
【摘要】对前人所下的马氏体相变定义和所作的分类进行了总结,将马氏体相定
义为:替换原子经无扩散切变位移(均匀的和不均匀的形变)由此产生形状改变和表面浮突,呈不变平面应变特征的一级,形核一长大型的相变,马氏体要变按动力学分为变温相变和等温相变,按热力学和界面动态分为弹性相变,近似(半)热弹性相变和非热弹性相变,热弹性相变的判据为(1)临界项相变动动力小,热滞小;(2)相界面能往复(正,逆)运动;(3)形状应变
【总页数】13页(P1-13)
【作者】徐祖耀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51.2
【相关文献】
1.千周和兆周范围的马氏体相变内耗以及预马氏体相变内耗 [J], 沈惠敏;许自然;朱劲松;杨照金;王业宁
2.马氏体相变唯象“理论”的评述—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 [J], 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
3.Co2VZ(Z=Ga,Si)合金马氏体相变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J], 李春梅;张扬;杨顺杰;周
金萍;封文江;高明
4.动态加载时β钛合金马氏体相变研究 [J], 钟艳梅;汪冰峰;丁旭;张晓泳;樊凯;冯抗屯;谢静;王海鹏;雷家峰
5.元素合金化对NiFeGa合金马氏体相变特性的影响 [J], 何红梅;余华军;余意;李永忠;徐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十七章-马氏体

第十七章-马氏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缪强
第十七章 马氏体转变
前言
马氏体转变是由钢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抑 制其扩散型分解,在低温下进行的无扩散型相 变。马氏体转变是钢件热处理强化的主要手段, 产生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因此 马氏体转变的理论研究与热处理生产实践有密 切的关系。
前言
由于钢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不同,所获得的 马氏体的形态和亚结构也不相同,继而对钢件 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对马 氏体形成规律的了解,才能正确地指导热处理 生产实践,充分发挥钢材的潜力。
第一节 钢中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结果使短轴方向的Fe间距伸长36%),而另两 个方向缩短4%,从而使体心立方变为体心正方 点阵。
由间隙碳原子造成 的这种非对称畸变称 为畸变偶极,可将其 视为一个强烈的应力 场,C原子就在这个 应力场的中心。
第一节 钢中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马氏体具有体心正方晶格 (a=b≠c)
第二节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γ
α’
γ 惯习面
C
F
G
S’ S
B
T’
T
D
E
R
A O
H P
中脊面
N M
马氏体形成时引起的表面倾动
第二节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若相变前在试样抛光面上刻一直线划痕STR,则 相变后产生浮凸使其变为折线S’T’TR,在显微镜 光线照射下,浮凸两边呈现明显的山阴和山阳。故 马氏体的形成是通过切变方式来进行的,马氏体和 奥氏体界面的原子是二者共有的,而整个相界面是 相互牵制的。
第二节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这种界面称为切变共格界面,即通过母相的切变 来维持共格关系的,也称第二类共格界面。
在具有共格界面的新旧两相中,原子位置有对应 关系,新相长大时,原子只作有规则的迁动而不改 变共格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terial Sciences 材料科学, 2014, 4, 119-126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in Hans. /journal/ms/10.12677/ms.2014.44018The Commentary on PhenomenologicalTheor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 Fifth Commentary on Shear TheoryZongchang Liu, Yunping Ji, Huiping RenMaterial and Metallurgy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Email: lzchang75@Received: May 26th, 2014; revised: Jun. 20th, 2014; accepted: Jun. 27th,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It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was briefly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proposed viewpoi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ustenite to martensite through the Bain strain lacks of the thermodynamics possibility. Moreover, it is unreliable to use the Bain strain (B) as the calculating data; 2) The surface relief of martensite, which is generally in tent (∧) type, results from the bulk expansion during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hear. The shape strain (F) in the matrix calculation formula is not directly relevant to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3) The lattice invariance shear is short of the thermodynamic feasibility. No simple shear (S) exists in the actual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imilarly, the rigid rotation is imaginary; 4)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doesn’t conform to the realit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hould be abandoned.KeywordsPhenomenological Theory,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hear, Bain Strain, Surface Relief, Matrix马氏体相变唯象“理论”的评述—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包头Email: lzchang75@收稿日期:2014年5月26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20日;录用日期:2014年6月27日摘要研究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本文简述并评价了唯象学说,指出:1) 以贝茵应变使母相转变为马氏体,缺乏热力学可能性,贝茵应变B作为计算数据,不可靠;2) 马氏体浮凸是相变体积变化所致,与切变无关,浮凸普遍为帐篷型(∧),矩阵计算式中的形状应变F与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没有直接的联系;3) 点阵不变切变缺乏热力学可能性,在实际的马氏体相变中不存在简单切变(S)。

同样,刚性转动也是虚构的;4) 唯象学说与马氏体相变实际不符,应予摈弃。

关键词唯象学说,马氏体相变,切变,贝茵应变,浮凸,矩阵式1. 引言20世纪50年代前期由M. S. Wechsler等(w-L-R)[1]和J. S. Bowles等(B-N)[2]分别独立地提出了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唯象“理论”:W-L-R学说和B-M学说。

这两个学说基本上等价,即两者的出发点和推理过程相近,该学说被认为是材料科学中为数不多的定量学说。

由于唯象学说,或称表象学学说,与实际不符,理论上也欠妥当,故不能称为理论,称其为学说(或假说)较为贴切。

该学说经过多年的修改仍不成熟,与实际相差甚远[3]-[5]。

本文从试验和理论上对该学说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误区。

2. 表象学“理论”要点简述表象学“理论”分为原始表象学学说和近代表象学学说,下边只称唯象学说。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不详细阐述其内容([1]-[5]),只介绍其要点,以便对其评价:唯象学说并不以描绘原子在相变中位移的具体路径为目的,也不涉及形核-长大的机理,而是探讨马氏体相变初始态和终了态之间通过原子的简单位移实现晶格重构的可能性。

在研究方法上,应用矩阵数学描绘晶体结构,计算位移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结构。

计算的基本出发点是假定马氏体相变为一个不变平面应变。

初始态、终了态和过程应变模型设计之后,就可以在新旧相的位向关系、惯习面指数、形状变化(浮凸)、亚结构等晶体参数之间进行推算。

唯象学说视马氏体相变存在应变过程,并将此应变分解为三个基本应变[3]-[5]:1) 贝茵压缩应变,使母相转变为新相晶体结构;2) 非均匀切变,即点阵不变的简单切变,滑移或孪生,形成无畸变面;3) 刚性转动,获得不变平面,即形成无畸变、不转动的平面(惯习面)。

这三个基本应变过程的示意图分别用图1中的(a)~(d)来描写。

该学说设母相为球体,图中(a),(b),(c)是1/8象限。

若为Fe-C系,X、Y、Z为三坐标轴,o点为球心。

图(a)、(b)是按照贝茵应变,奥氏体fcc→bct马氏体时,沿其长轴方向压缩,而在垂直于长轴方向上膨胀,使压缩轴与马氏体的C轴重合,而垂直于此轴的两个110A 变成了100M。

实现奥氏体晶格到(a) (b)(c) (d)Figure 1. Sketch map of three-step strain of representation theory图1. 表象学学说的三步应变示意图马氏体晶格的转变,转变后,碳原子直接转移为C 轴的中心位置。

此称点阵应变,但尚不是不变平面应变。

如果X 、Y 、Z 三个主应变矢量中有一个为零,如εx = 0,则可以产生一个不畸变平面。

如图(c)所示。

图中,应变时X 轴在a 点抵住不动,即εx = 0,就可以使OaA 和Oa A ′两个扇形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即:OA= O A ′,Oa = Oa ,90aoA aoA ′∠=∠= ,OA ⊥Oa ,表明OA 在YOZ 平面内扫动,从OA 扫动到O A ′,角度为θ,即AOA θ′∠=。

所以,两个扇形面aoA aoA ′≡全等,这意味着整个平面上的原子排布完全相同。

Oa A 和Oa A ′为新旧相之间的一个无畸变平面。

图1(d)是图(c)状态在X 方向的投影。

表明,如果将应变获得的椭球体绕X 轴整体刚性转动θ角,使A ′移动到A ,则可以将无畸变面转动回到原始方位,就获得了既无畸变,又不转动的平面。

惯习面为oaA 面。

唯象学说通过简单切变使原始单位球经点阵应变后得到椭球,变成与原始单位球相切的一个椭球,这种简单切变可以是滑移切变,亦可以是孪生切变,使得点阵仍然保持不变,因此称其为点阵不变切变。

简单切变虽然可得到不畸变平面,但它相对于原始位置则发生了旋转,因此,必须通过一个刚性转动使不畸变面回到原来的位置,才能得到一个既不畸变,又不转动的惯习面。

唯象学说又通过位错滑移和孪生来限制转动,即进行所谓的刚性转动来得到不畸变,又不转动的惯习面。

唯象学说将马氏体转变虚构为:由母相点阵→Bain 畸变后形成马氏体点阵→以滑移进行简单切变或以孪生进行简单切变→再作旋转使整个应变为一个不变平面应变。

W-L-R 唯象学说将此转变过程用一个矩阵式来描述,认为:改变形状的应变F 应当是整个点阵应变B 和伴随相变的点阵不变应变S 的组合,即有下式:F = RBS 。

此矩阵式中的F 为形状应变(表面浮凸),B 为Bain 应变,S 为简单切変,R 为刚性转动。

另一个B-M 唯象学说与W-L-R 学说是对等的。

认为整个点阵形变B 是形状应变F 和辅助点阵应变C 的组合。

并以矩阵式描述:FC = RB ,其中C 为辅助切变。

唯象学说计算时所需输入的数据是:1) 原始相与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及点阵常数;2) 点阵对应关系;3) 点阵不变切变。

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理论计算,以预测:①惯习面;②形状应变;③母相与马氏体之间的取向关系。

应用唯象学说曾经对许多合金的马氏体相变进行了计算,最初的结果表明:对In-Ti 合金的面心立方→面心正方相变、Au-Cd 合金中CsCl 点阵→正交相变以及Cu-Zn-Al 合金的体心立方→单斜9R 结构转变,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但是对钢进行计算,未获成功。

计算结果较为满意的In-Ti 等合金,其相变时体积变化很小,也即这些合金的Bain 应变较小,计算才较为吻合。

而对于钢,马氏体相变引起较大的体积膨胀,即Bain 应变大一个数量级,就不符合了。

针对{}225γFe 基马氏体,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非均匀切变模型,称为近代唯象“理论”。

该学说较原始唯象学说作了更多的假设,处理更为复杂,但在定量计算上仍显得无能为力[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