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源流及迁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氏源流及迁徙
潘伟斌
一、潘氏支系
关于潘氏的来源和支系,传统上有以下说法:
第一支源出舜。舜由于生于姚墟,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以姚为姓。舜建都于潘,古城大约在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来舜部落南迁到山西永济,潘地也随之迁移到了今陕西兴平北,接近古毕国之地。在商朝时,舜的后裔在潘地建立了潘子国,直到商朝末年被周文王所并,子孙便以国为氏,因此,这是最早的一直潘氏来源。但是,姚姓潘国,国小势弱,不见于经传,姚姓潘氏后来融合到了姬姓潘氏之中。
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灭姚姓潘国,把潘地封给了其子毕公高的小儿子季孙(亦作季伯),是为姬姓潘国。据《广韵》二十六桓“潘”字注:“周文王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潘人随后东迁到河南洛阳东的潘城,也就是今天的荥阳。后来,再东迁到河南商丘西北之潘侯集,最后南迁到接近楚国的潘国,即今河南固始。姬姓潘国国小势弱,不见于经传,春秋时为楚国附庸,后来被吴国所灭。
第三支源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占领潘国,成为楚国一邑,子孙以国为氏。一说楚国潘姓是以子为氏,楚成王时太子商臣老师的潘崇,即为芈姓潘氏之始祖,潘为其字,其子潘尪,其孙潘党均为楚国大夫。关于这一点,参考资料有汉代潘乾校官碑和《西华县续志》,说他是楚太傅潘崇之末续也。其墓在西华县艾岗乡潘岗村北,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潘岳家风诗里面也说自己为潘崇之后。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如北方地区的民族中东汉武都氐族中有潘姓,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破多罗氏改为潘姓,宋朝西夏国党项族有潘姓,清朝满州八旗中也有潘姓。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东汉五溪蛮有潘姓,三国时江南山越族有潘姓,五代时溆州蛮有潘姓,宋时抚水蛮有潘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混居被同化,除一部分成为壮、瑶、苗、仫佬、水、土家等族的先民外,多数融入到南方汉族中,南方潘姓人数众多与这种互相融入有直接的关系。
第五支源自台湾土著支系。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是台湾潘姓的来源。
但是,无论那一支脉,追根溯源,他们都是黄帝的后裔。但是,本人认为,关于楚国支系的有关说法应该是错误的,潘崇一支应该仍然是姬姓潘氏中的一个分支。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姬姓潘氏的发展脉络中,来寻找一些线索。
二、毕公高的有关情况
根据《史记》记载,武王即位之初,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因此,毕公高是当时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的主要功臣之一,
是西周初年,周朝四圣之一。
在消灭殷商的战争中,文献中曾记载了毕公高的一些事情,比如《逸周书•和寤解》记载有“王乃出图商,召邵公奭、毕公高。”也就是说,在战争之初,毕公高就参与了灭商大计的筹划。再如在武王率师入殷时,《史记》卷四,周本纪载:“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也就是说,当时武王的两个弟弟周公和毕公作为护卫,在车阵的左右保护着武王。其后,“又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让毕公出面担任平反百姓冤狱,宣扬周师仁政的重大任务。在这一点上,反映了周武王对毕公的信任和重用,同时,也证明了毕公的美好德行和不凡能力。
此后,在成王一朝中,似乎再也没有见到毕公高的身影了。而周公、召公二人成为朝政的宰辅。此时,他到哪里去了呢?本人认为按照其功绩,他应该属于武王时首次分封的公子之一。但是,根据《左传》记载,他是西周第二次分封也就是周公灭管、蔡二叔之乱后所封,他被封在毕地,故称毕公。他的封地是文王和武王的陵寝所在地,因此,他极有可能是在封国之后,因朝政的某些因素到其封国内,肩负起守卫先王陵寝的重任了。
到了成王将薨的时候,因为成王担心太子钊不能承担大任,就命召公、毕公率群臣以相太子而立。于是,毕公再次出山,与召公率领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
那么,此时的成王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他到底担心的是谁呢?从其遗令中我们看出,他并不担心召公,更不担心早已远离朝政的毕公,想必此时的太公望也早已离世了,不应该是他所担心的对象。即使他没有离世,面临着周武王的众多兄弟和他对周王朝的忠心,也不该是武王防范的对象。从历史经验上看,此时,武王最担心的应该是王族内部的成员中权倾朝野的重臣。我们在这里不妨进行一下推测,在武王一世,权利最大的王族成员应该是周公,他不仅辅佐武王灭商,又辅佐成王登上王位,同时,他又出兵消灭了管蔡二叔和武庚的“三监之乱”,经营成周,制定了周初的各种典章制度,应该是维定周室的最大功臣,权倾朝野的他也是周康王继位的最大威胁。我们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成王初年,武王的其他弟兄就怀疑他有篡位的野心,这也是造成管蔡二叔叛乱的起因之一。尽管他最终没有取成王而代之,但是,那是由于他还忌惮他的其他那些弟兄。如今,他已经权倾朝野,经营多年,为三朝元老,他能不能再甘居孙子辈之下,就未可知了。因此,成王忧患的极有可能是功高盖主的周公。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周公在成王朝时已经去世,如《书.君陈序》:“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孔颖达疏:“周公迁殷顽民于成周。顽民既迁,周公亲自监之。周公既没,成王命其臣名君陈代周公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成周之邑。”《礼记•坊记》“君陈曰”汉郑玄注:“君陈,盖周公之子,伯禽弟也。”尽管周公对周王忠心不二,但是,也许正是他的儿子继承周公爵位,其忠心如何,就要另当别论了,可能这正是使周成王所不放心的地方。因为此时的周公君陈,仍然镇守着成周,居于天下之中的位置,权利极大,完全有取周王而代之的实力,故成王在弥留之际,不得不找来威望较高的召公和毕公,来出面主政,辅佐他的儿子继承王位。退一步说,即使君陈没有取代周王的野心,但是由于他是晚辈,已经没有了周公旦的威望了,难以承担辅佐康王继位的实力,故成王选
择召公和毕公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康王继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就是说,正是周公旦的去世,没有了周公旦的压制,才是毕公才得以重新出山,被周王重用的一大原因。
康王一朝,毕公重新出山,担当辅佐周康王大任,其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如《周书•康王之诰》中记载:“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召公)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 [①]
在这里发生的一件大事最能说明以上问题:康王十二年六月,命作册毕公,使其到成周,代替了周公君陈治理成周[②],这也是第二代周公地位下降的明确证据。
关于毕公执政成周这件事,有出土文物可以作为证据。1966年岐山贺家村出土的一座西周墓,出土铜器17件,计有:鼎、方鼎、簋、角、卣等。有铭铜器以史簋(又称毕公彝)最重要,该器与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同铭器,当为一人所作。此簋为毕公属吏史所做,铭有“王诰毕公”之语。唐兰先生指出,该器当为周康王时器,其铭中的毕公即文王之子毕公高,《史记•周本纪》:“康王命作册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器主为毕公下属。这些文物足以证明当初毕公被周王派往成周这件事。
关于康王时期的毕公这个问题,吴镇烽先生在其《陕西西周青铜器断代与分期研究》一文中认为,从武王伐纣到成王去世时,已经过了四十余年,那些文、武时期的重臣大都过世了。在康王之世的毕公,由于成王临终时所作顾命中,所排列位在太保召公、芮伯、彤伯之下,因此,可以看出不是毕公高了,而是他的子辈。这是他的一家之言,本人认为这种情况也有可能。
三、潘国迁徙至荥阳的原因及时间
毕公受册命于康王,东迁掌管成周,可见康王对他是很是器重的,关于这一点,在《康王之诰》中就已经明白的告诉了大家。此时,他已经是东方诸侯之长了,在朝中的地位非常显赫。
毕公东迁,除了部分子弟被留在封地之外,他应该带领部分子弟前往成周。根据他当时的地位,将其最小的儿子季孙公询带到洛阳任职,并将其封邑迁往成周洛邑附近的潘邑,作为自己的藩卫和助手也是极有可能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正是毕公到洛阳任职,潘国随之也东迁洛阳,此时的季孙公询极有可能就是当时的毕公,即吴镇烽先生所说的第二代毕公。也就是说在毕公高去世以后,由他所宠爱的小儿子季孙公询继毕公位。毕万的存在和出走晋国,也说明了这种变更是有一个曲折过程的,也许有着不同寻常的变故,但是,最起码这种变更是得到周王室的同意和认可的,在当时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否则成王也不会重新起用毕公的。如果这种推理成立,那么,此时的他完全有理由将自己的封国迁到他任职的地方。虽然这有违周朝嫡长子继位的礼制。但是,查看历史,为什么会没有任何毕国资料的记载?更没有有关毕公继承人的记载?这和其他诸侯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这正是毕公高的儿子和后代纷纷外出,到其他诸侯国任职的原因,从而形成了后来的毕、冯、魏、王、潘等姓氏。也许,正是这一点使正史不齿于记载,使毕国最终被重视礼制的周王室所抛弃,压制,最终沦为一个小国而埋没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季孙公继承了毕公位,为什么他的封国迁到荥阳潘邑,其后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