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
用友u8计价方式
适合的企业:总是保持基本存量的炼油、玻璃制造等行业 。
注:后进先出法计价的存货,也在【单据记账】处进行出库成本计算。
后进先出法的核算原理
后进先出法进行成本计算时,系统 自动按照存货入库的时间顺序,后 入库的存货先出库。
案例
1月,存货“PC315电脑”出入库情况: 存货“PC315电脑”出入库情况: 电脑
收发 期初 采购 销售 采购 销售 日期 2005-01-01 2005-01-03 2005-01-16 2005-01-20 2005-01-30 存货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数量 100 200 150 400 300 单价 3,000 3,200 3,600 3,100 金额 300,000 640,000 540,000 1,240,000 ?
适合的企业:工业版用户可以用计划价法来核算存货成本,用于工业 帐套。医药行业用的比较多,药品价格变化不大,有变化时采用差异 率调整。
注:平时发出存货时,一律按照计划成本核算,月末计算出各类发出 存货应分担的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分摊。
计划价法的核算原理
系统在计算存货的差异率时,自动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 商品销售额*综合差价率
谢谢大家!
记账时移动平均法的核算处理
收发 期初 购入 结存 购入 结存 发出 结存 购入 结存 发出 结存 2005-01-30 2005-01-20 2005-01-16 2005-01-16 日期 2005-01-01 2005-01-03 存货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PC315电脑 数量 100 200 300 100 400 150 250 400 650 300 350 单价 金额 3,000 移动平均单价 300,000 3,200 3133.33 3,600 3,250 3,250 3,250 3,100 3,157.69 3,157.69 3,157.69 640,000 940,000 360,000 1,300,000 487,500 812,500 1,240,000 2,052,500 947,307 1,105,193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意思工业有计划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商业有售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每个仓库必须选择一种计价方式。
(1)。
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出库单记账时(包括红字出库单),计算出库成本时,只按此仓库的同种存货的入库记录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只要存货相同、仓库相同则将入库记录全部大排队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
(2)。
移动平均:计算出库成本时要根据该仓库的同种存货按最新结存金额和结存数量计算的单价计算出库成本。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公司产能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即期预测。
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是非常有用的。
移动平均法根据预测时使用的各元素的权重不同,可以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
一、简单移动平均法简单移动平均的各元素的权重都相等。
简单的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Ft=(At-1+At-2+At-3+…+At-n)/n式中,Ft--对下一期的预测值;n--移动平均的时期个数;At-1--前期实际值;At-2,At-3和At-n分别表示前两期、前三期直至前n期的实际值。
二、加权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给固定跨越期限内的每个变量值以相等的权重。
其原理是:历史各期产品需求的数据信息对预测未来期内的需求量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除了以n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外,远离目标期的变量值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故应给予较低的权重。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Ft=w1At-1+w2At-2+w3At-3+…+wnAt-n式中,w1--第t-1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w2--第t-2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wn--第t-n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n--预测的时期数;w1+ w2+…+ wn=1在运用加权平均法时,权重的选择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存货月末计价方法
存货月末计价方法存货月末计价方法是指在财务会计中,为了确定企业的存货价值,对月末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
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因此正确计价存货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见的存货月末计价方法及其特点: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指假定最先购入的存货最先被卖出,最后购入的存货最后被卖出。
根据先进先出原则,月末存货的成本是最后购入的存货的成本,因此该方法能够使存货的成本接近市场价值。
2.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指最后购入的存货最先被卖出,最先购入的存货最后被卖出。
根据后进先出原则,月末存货的成本是最先购入的存货的成本,因此该方法能够反映最新购入存货的成本。
3. 移动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移动平均法是指将期初存货和本期进货成本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后与本期销售数量相乘,得出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进货频繁,库存物品多样,不容易区分孰早孰迟的情况。
4. 特定成本法(Specific Identification)特定成本法是指通过对每个存货进行特定标记,根据实际成本确定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种类少,有明确售价和成本的情况。
不同的存货月末计价方法在对存货成本的计算和分配上有着不同的原则和特点。
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存货月末计价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存货的成本和价值。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存货月末计价方法。
选择存货月末计价方法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可靠性2.实用性3.一致性在选择存货月末计价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行业的特点和监管要求等因素。
选择适合的存货月末计价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存货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报告提供准确的依据。
ERP名词解释
单货同行:即外购存货与采购发票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到,用户可以根据采购发票得到采购入库成本。
货到票未到(暂估入库)业务:是外购入库 物发票未到,在不知道具体单价时,财务人员期末暂时按估计价格入账,下月用红字予以回冲业务。
票到货未到(在途存货)业务:即采购发票先到,外购商品尚未到达的情况。用户可以先挂账,等货到再处理。
是MPS、MRP的基本依据;
是定义工艺路线的依据;
是车间生产作业安排的基本单元;
是完工信息和成本核算的数据采集点(基本单元)。
关键工作中心(Critical work center):
经常满负荷,加班加点工作;
需要技术熟练工人操作,不能任意替代;
工艺独特的专用设备,不能替代或分包外协;
以物料为对象的物料需求计划,通过工艺路线,
转换为以工作中心为对象的能力需求计划
排队时间
指一批零件在工作中心前等待上机加工的时间。
准备时间
指熟悉图纸及技术文件,装卡、调整及拆卸工艺装备,清理设备和场地的时间。
加工时间
等待时间
加工完毕的工件停放在工作中心旁,等待这批工件全部加工完成后,一起运往下道工序或存储地点的时间。
按售价核算的零售商业企业
按售价核算的商品,是指商品收、发、结存均按售价计价。
计价方式说明: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移动平均法
全月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计划价法
售价法
库存管理流程与功能
收货
发货
移货/转储记帐
库存盘点
盘点业务
为了保证企业库存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做到帐实相符,企业必须对存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查明存货盘盈、盘亏、损毁的数量及造成的原因,并据以编制存货盘点报告表,按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一、计划价法:计划价法是一种根据事前设定的计划价值来计算成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成本变动较少的企业。
该方法的核心是事先设定的计划价值,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来评价成本的控制情况。
计划价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成本的情况,进行成本控制,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一种以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作为当前成本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一定时间内的实际成本进行加权平均,来确定当前成本的大小。
移动平均法适用于成本波动较大的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成本波动,提高成本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三、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是一种以整个月份的实际成本作为当前成本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变动较少,且整月的成本变动较小的企业。
全月平均法的核心是在月底将实际成本汇总,除以月份,计算出整个月的平均成本,作为当前成本的依据。
全月平均法可以降低季节性的影响,提高成本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先进先出:先进先出是一种根据物资的先进进出顺序,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物资易腐败的企业,可以保证物资的质量和可用性,减少损耗和浪费。
先进先出法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五、后进先出:后进先出是一种根据物资的后进进出顺序,按照后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物资价格不断上涨的企业,可以通过后进先出的方法计算成本,使得成本更能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
后进先出法可以保护企业免受价格上涨的冲击,提高利润。
六、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一种根据每个产品或每种成本项的实际成本进行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产品差异较大,成本结构复杂的企业。
个别计价法通过精确计算每个产品或每个成本项的成本,可以帮助企业准确掌握产品和成本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和控制。
综上所述,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是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先进先出法(FIFO):按照货物进入存货库存的顺序计算存货成本,即最早购入的货物最先销售,后购入的货物留在库存中。
2. 后进先出法(LIFO):按照货物进入存货库存的顺序计算存货成本,即最近购入的货物最先销售,先购入的货物留在库存中。
3. 加权平均法:将期初存货成本和当期购入或生产的存货按照数量和金额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单位存货成本。
4. 标准成本法: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将存货按照标准成本进行计价。
5. 实际成本法:根据实际购置或生产的成本,将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价。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导致存货成本和利润的差异,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计价方法有助于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情况。
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
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在企业会计中,存货是指企业购进或生产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产成品等。
而存货的计价方法则是企业会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及其特点。
一、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指在销售存货时,先出售最早进入存货库存的物品,即先进先出。
这种计价方法适用于存货的保质期较短,且存货的单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涨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种计价方法可以使企业在税负上获得一定的优惠,因为销售的存货成本较低,会使企业的利润率更高。
二、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指在销售存货时,先出售最近进入存货库存的物品,即后进先出。
这种计价方法适用于存货的单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种计价方法可以使企业在税负上获得一定的优惠,因为销售的存货成本较高,会使企业的利润率更低。
但是,后进先出法也会导致企业的存货成本虚高,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
三、加权平均法(WAC)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所有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后作为存货的成本。
这种计价方法适用于存货的单价波动较小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种计价方法可以使企业的存货成本相对稳定,不会因为某一批次的存货单价过高或过低而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规定成本法(SC)规定成本法是指根据生产成本、销售价格、预算成本等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定成本计价方法确定存货的成本。
这种计价方法适用于企业的产品成本较为稳定,而且企业有明确的成本预算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种计价方法可以使企业的存货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对稳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
同时,企业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准确。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个别计价法概念:按照存货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特点:这种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存货的成本,但要求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辨认,操作较为繁琐,适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
2.先进先出法概念:假定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
特点: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在物价持续下降时,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概念: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计算公式:存货单位成本=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 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4.移动加权平均法概念: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计算公式: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以下为您提供一个包含四种计价方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例题:某企业1 月初库存A 商品100 件,单位成本10 元。
1 月5 日购入200 件,单位成本12 元;1 月10 日发出150 件;1 月15 日购入100 件,单位成本14 元;1 月20 日发出100 件。
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先进先出法(FIFO法):按照存货先进先出的原则计价,即最早进入库存的存货先出售,最新进入库存的存货最后出售。
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存货的成本近似于最新的市场价格。
2. 移动平均法(AVCO法):计算出一个移动平均成本,每次计价时使用移动平均成本乘以存货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平滑存货成本的波动。
3. 后进先出法(LIFO法):按照存货后进先出的原则计价,即最新进入库存的存货先出售,最早进入库存的存货最后出售。
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存货的成本较低,从而减少应纳税收入。
4. 标准成本法:根据管理层设定的标准成本计价,即根据预先确定的价格标准和成本标准计算存货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规范的生产流程和产品定价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存货的成本、利润和纳税影响不同,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计价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价值和企业的经营状况。
同时,在采用不同计价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遵守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要求。
存货计价的四种方法及举例说明
存货计价的四种方法及举例说明
存货计价的四种方法包括:
1. 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一假设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 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后进先出法假设后入库的存货先发出。
3. 个别计价法:按照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4. 加权平均法: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举例说明:
比如A产品34元一个,买了10个,B产品45元一个,买了20个。
如果使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那么首先计算A产品和B产品的平均价格:
平均价格=(34×10+45×20)/(10+20)=1240/30=元/个。
使用加权平均法时,假设物价变动幅度不大,适合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的情况。
优点是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但缺点是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财务成本核算:企业存货成本的5种计价方式介绍
财务成本核算:企业存货成本的5种计价方式介绍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在实际流转过程中实物流转顺序和成本流转顺序是不一致的,只要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已发出存货的成本和库存的成本即可。
这样,就出现了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个别计价、计划价核算发出成本。
1先进先出先进先出的计价方式是假设先入库的物料先出库,以此来确定出库的成本。
优点是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市场价格,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存货较接近于最近购货成本。
因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作为销售成本偏低,使得利润虚计。
以下采用数据推演的方式说明先进先出的计价方式。
说明:1、某物料4月7日入库数量100个,单价4元,入库金额为100*4=400元;2、4月8日又入库数量50个,单价5元,入库金额为50*5=250元;3、4月9日出库80个,先进先出即从4月7日入库的100个中减出80个,单价4元,出库金额=80*4=320;4、4月10日出库60个,其中20个是上次出库(100-80)剩下的,另外40个是4月8日入库的那部分。
出库金额=(400-80*4)+(60-20)*5=280,故出库单位成本=280/60=4.67元;5、4月10日出库10个,是属于4月8日的那部分,出库金额=250-40*5=50,出库单位成本=50/10=5元。
2移动平均是以平均数的形式对存货进行计价,它既不反映存货的原始价值也不反映存货的现行市价。
每次收货后即依据(原有存货成本+本次收货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收货数量),计算出加权单价,进而可以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优点是方便管理者及时了解存货成本,计算结果比较客观;以下采用数据推演的方式说明移动平均的计价方式。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先进先出法(FIFO):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将最早进入库存的存货先予以售出,计价时使用最新进入库存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库存中存货的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成本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2. 后进先出法(LIFO):按照后进先出的原则,将最新进入库存的存货先予以售出,计价时使用最早进入库存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库存中存货的价格相对不稳定,且近期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税务负担。
3. 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 Method):将期初库存和本期进货的存货按照其数量和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平均成本,用于计价和核算存货。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比较能反映存货平均成本。
4. 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 Method):通过设定标准成本,即预设成本,作为计价和核算存货的依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规范、成本变动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提前预估和管理存货成本。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包括存货种类、市场价格波动情况、税务政策等因素,同时还需要与财务会计准则和税务法规保持一致。
实地盘存制下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运用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一般有
实地盘存制下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运用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一般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将“后进先出法”予以废除。
这些计价方法都是基于在永续盘存制的情况下。
那么在实地盘存制的情况下,上述计价方法是否都适用、每种方法具体如何计算、其材料明细账如何登记,本文拟通过实例说明实地盘存制下存货发出四种计价方法的具体应用。
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确定企业期末结存存货数量的方法不同。
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下,期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是根据账面数(如期初数、收入数、发出数)计算确定的;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下,期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是根据实地盘点(如点数、称重、丈量等)确定的。
在实地盘存制下,由于平时存货明细账上只登记收入数,不登记发出数,所以期末必须通过实地盘点先确定存货结存的数量,然后再计算确定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最后再算出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单位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例]某企业2005年9月份A材料的期初结存、本月购入情况。
月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A材料的结存数量为1000公斤。
要求计算该企业本月结存和发出A材料的成本。
在实地盘存制下,如何运用存货发出的四种方法,关键在于月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结存存货数量以后,其单位成本如何确定。
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根据这一原理,期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的存货结存数量,其相应的单位成本应该从本月最后一次购入存货的单位成本开始,依次往前推。
如果本月实地盘点确定的存货结存数量小于等于最后一次购入的存货数量,则其单位成本即为最后一次购入存货的单位成本;如果本月实地盘点确定的存货数量大于最后一次购入的存货数量,则其单位成本就应分别认定,其中等于最后一次购入存货数量的部分,其单位成本就是最后一次购入存货的单位成本;超过最后一次购入存货数量而小于其前一次购入存货数量的部分,其单位成本就是前一次购入存货的单位成本,依次类推。
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介绍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介绍
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1.“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成本核算法, 它的成本计算公式为: (x1*y1+x2*y2+…+xn*yn)/y1+y2+…+yn, (注: x1, x2, …x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价格, y1, y2, …y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数量)。
如果你使用的是加权平均法, 那么在库存商品中的商品的成本都是以当前成本均价。
2.“先进先出”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 出库的顺序以先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如果使用的是先进先出、后进先出, 你可以在库存状况表中通过批次详情来查询某一商品不同批次的成本
3.“后进先出”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 出库的顺序以后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4.“个别计价法”“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就进库时的实际成本计算。
系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只能在期初确定, 一旦开始使用, 不允许再修改。
1。
用友软件存货核算的6种计价方式
全月平均法是指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各批收入存货的数量为权数,去除本月全数收货本钱加上月初存货本钱,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本钱,据以对存货进行计价。
本系统默许计算公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全月平均法实例:数量单价金额某企业期初结存 10 10 100购入 10 8 80发出 5购入 10 11 110发出 3那么全月平均单价=(10*10+10*8+10*11)/(10+10+10)=移动平均法每次收货后,当即依照库存存货总数量和总本钱,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本钱的一种方式。
关于出库业务,取当前的结存单价作为出库单价,并自动计算出库本钱。
移动平均法算法实例数量单价金额某企业期初结存 10 10 100购入 10 8 80发出 5 9 45购入 10 11 110发出 3发出本钱单价=(10*10+10*8)/20=9发出本钱= 9 * 5 =45发出本钱单价=(10*10+10*8-5*9+10*11)/25=发出本钱=*3=先进先出法进行本钱计算时,依照单据业务发生的前后顺序进行出库本钱计算。
先进先出法实例:数量单价金额某企业期初结存 10 10 100购入 5 11 55发出 11那么发出本钱=10*10+1*11=111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又称分批认定法或具体识别法,指对每次领用或发出的存货进行个别识别,看属于哪批或哪几批收入,然后别离依照所属各批收入的实际本钱确信每次领用或发出存货的实际本钱。
这种计价方式适用于体积大,或本钱较高,数量较少的存货。
个别计价算法实例:数量单价金额某企业期初结存 10 10 100购入 5 11 55购入 20 12 240发出 11若是用户选择先发出日购入的存货,再选择发出日购入的存货则发出本钱 5 * 11 = 55发出本钱 6 * 12 = 72打算价/售价法工业企业用户能够用打算价法来核算存货本钱,打算价法指依照打算本钱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对存货的打算本钱和实际本钱之间的差额,应当设置材料本钱不同科目,单独进行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五种,分别是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
1.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条件,按照货物购入的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
2. 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收入存数量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平均单价,据以计算当月发出的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
3.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进货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价或成本的1种方法。
4. 后进先出法:是指以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条件,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
5. 个别计价法: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会计类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会计人员。
商品流通核算方法
商品流通核算方法
商品流通核算方法是指对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核算和计算,以便得出商品流通的成本和利润等相关指标。
常用的商品流通核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期间平均法:按照一定时期内的商品购进和销售的数量和成本进行平均计算,得出期间平均购入成本和期间平均销售成本。
2. 先进先出法(FIFO):假设最先进入仓库的商品最先出售,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计算销售成本。
3. 后进先出法(LIFO):假设最后进入仓库的商品最先出售,按照后进先出的原则计算销售成本。
4. 移动平均法:将一定时期内的购进和销售的商品数量和成本进行移动平均计算,得出移动平均购入成本和移动平均销售成本。
5. 特定成本法:根据实际情况,对特定的商品进行核算,按照特定成本计算销售成本。
不同的核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商品流通环境和需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进行商品流通的核算。
【会计实操经验】发出存货成本的4种计量方法
【会计实操经验】发出存货成本的4种计量方法企业应当合理选择存货的成本计量方法,以便确定当前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四种方法可以选择。
为了遵循谨慎性原则,企业不宜采用后进先出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设先购入的存货发出而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进的存货成本先结转,后购进的存货后结转,以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在购入存货时,依次登记购进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在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能够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比较烦琐。
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价格不稳定,采用先进先出发法的工作量较大。
当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发出存货成本偏低,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的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库存存货的价值和当期的利润。
2、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按照每次购进存货的成本加上原有的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购进存货的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以此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
计算公司如下: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购进存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购进存货的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的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存货的购进情况、结存情况,与购进存货的数量和购入前库存存货的数量多少成正比,成本计算比较客观可信,但与市价仍有一定的差距,频繁地计算移动单位平均成本,也会使存货核算变得相当烦琐。
对于储存在同一地点性能相关的大量存货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只适用于永继盘存制,不适用实地盘存制。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当月全部购进存货的数量加上月初存货的数量作为分母,去除当月全部购进存货的成本加上月初存货的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根据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来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七种计价方式
计价辅助表图解
入库单 计价辅助表 Ia_Valuationass 出库单 记帐 存货明细帐 Ia_Subsidiary ID inID outID AutoID bakID 记帐 存货明细帐 Ia_Subsidiary ID
IaInQuantity
iiquantity
iOQuantity
iaoutquantity
提 示
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三种计 价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出库成本的计算是跟踪 到具体入库单的成本来确定的,所以三种计价 方式核算出库成本时,都要通过辅助计价表来 跟踪和确定与入库单的对应关系,先进先出与 后进先出的辅助计价表是ia_valuetionass、个别 计价的辅助计价表是ia_individual; 移动平均、全月平均、计划价/售价三种计价方 式的特点是,出库成本的计算不是跟踪到具体 入库单的成本来确定。所以三种计价方式核算 出库成本时,都是根据存货总帐ia_subsidiary、 ia_summary来确定。
全月平均核算成本的数据流程
出入库单记帐时,要在ia_subsidiary、 ia_summary同时追加记录,核算出库成本后, 还要回写出库单据(rdrecord/rdrecords)的单 价及金额。 全月平均的出库单在记账时并不能算出平均 单价,只是向存货明细账中插入出库记录,在 存货进行期末处理时才算出本月的平均单价, 回写出库单(rdrecords)和存货明细账 (Ia_subsidiary)上的单价和金额。全月平均 法核算出库成本时,按照全月平均计算公式, 从存货明细帐ia_subsidiary中计算出库成本。
移动平均法核算成本的数据流程
出入库单记帐时,要在ia_subsidiary、 ia_summary同时追加记录,核算出库成本后, 还要回写出库单据(rdrecord/rdrecords)的单 价及金额。 移动平均核算出库成本时,根据存货总帐 ia_summary中的当前结存数量ia_summary.inum、 结存单价ia_summary.iunitprice、结存金额 ia_summary.imoney核算出库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意思
工业有计划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商业有售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每个仓库必须选择一种计价方式。
(1)。
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出库单记账时(包括红字出库单),计算出库成本时,只按此仓库的同种存货的入库记录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只要存货相同、仓库相同则将入库记录全部大排队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
(2)。
移动平均:计算出库成本时要根据该仓库的同种存货按最新结存金额和结存数量计算的单价计算出库成本。
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公司产能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即期预测。
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是非常有用的。
移动平均法根据预测时使用的各元素的权重不同,可以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
一、简单移动平均法
简单移动平均的各元素的权重都相等。
简单的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
Ft=(At-1+At-2+At-3+…+At-n)/n
式中,Ft--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n--移动平均的时期个数;
At-1--前期实际值;
At-2,At-3和At-n分别表示前两期、前三期直至前n期的实际值。
二、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给固定跨越期限内的每个变量值以相等的权重。
其原理是:历史各期产品需求的数据信息对预测未来期内的需求量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除了以n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外,远离目标期的变量值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故应给予较低的权重。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Ft=w1At-1+w2At-2+w3At-3+…+wnAt-n
式中,w1--第t-1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w2--第t-2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wn--第t-n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n--预测的时期数;
w1+ w2+…+ wn=1
在运用加权平均法时,权重的选择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经验法和试算法是选择权重的最简单的方法。
一般而言,最近期的数据最能预示未来的情况,因而权重应大些。
例如,根据前一个月的利润和生产能力比起根据前几个月能更好的估测下个月的利润和生产能力。
但是,如果数据时季节性的,则权重也应是季节性的。
使用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能平滑掉需求的突然波动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但移动平均法运用时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1、加大移动平均法的期数(即加大n值)会使平滑波动效果更好,但会使预测值对数据实际变动更不敏感;
2、移动平均值并不能总是很好地反映出趋势。
由于是平均值,预测值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而无法预计会导致将来更高或更低的波动;
3、移动平均法要由大量的过去数据的记录。
(3)。
个别计价:计算成本的方法不变。
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
个别计价法的优点: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
缺点: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
个别计价法的计算公式: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例:某工厂本月生产过程中领用A材料2000KG,经确认其中1000KG属第一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5元;其中600KG属第二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6元;其中400KG属第三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8元。
本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计算如下: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1000×25+600×26+400×28=51800元
(4)。
全月平均:期末处理计算出库成本时,要根据该仓库同种存货的金额和数量计算的平均单价计算出库成本。
(5)。
计划价:期末处理计算差异率时,要根据此仓库的同种存货的差异、金额计算的差异率计算出库成本。
(6)。
售价:期末处理计算差价率时,要根据此仓库的同种存货的差异、金额计算的差价率计算出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