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知识简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体知识简述及议论语段写作
第一节.议论文文体知识简述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用逻辑、推理证明,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主张、看法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的突出特点就是其说理性,既要表明观点,又要让读者信服。

这一特点决定了议论文的一些基本特征:
1.议论文有三要素: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议论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构成。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见解,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点必须正确,论据既要可靠又要充分,可以是事实,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

论证:证明的过程,解决“怎样来证明”的问题。

2.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希望等。

本论部分的结构一般可以归纳为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具体内容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学习。

议论文最常考查的方式是给材料作文。

针对这一特殊题型,一般也形成了特定的结构方式:
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的论证结构。

“引”——概述材料。

注意:“概述”不能照搬,而是对准论点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析“——分析材料。

“提”——提出论点。

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

联系社会生活、社会现象进行论证。

“结”——总结深化论点。

或呼应开头,或强调、深化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号召希望。

用图表示如下:
3.议论文的主要特点: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1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其它表达方式(最常见的是穿插记叙:用记叙交代议论的背景和对象;以记叙的事实作为论据)。

一般议论文字如果不超过三分之二就会被认为文体不清。

○2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一般在文中都有一个明显的判断句来表达论点。

○3用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见解或主张——用多个论据材料从多个方面来证明论点。

4.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议论文由此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

○1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的正确,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形式。

○2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从而确立其正确的观点。

5.论证方法: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详见第四章。

6.议论文的写作:
首先要确定论点;一般论点在第一段提出为最佳。

其次要准备好足够的素材——论据,用以证明论点。

论据要求:典型、真实、充分:选择论据时,尽量古今中外搭配、各个层面兼顾,以使说理更全面。

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层次清楚。

避免以下通病:1、文体不清,论点不明确。

列举事件时不能抓住重点,叙述及描写过多。

2、文不对题。

文章论点确定后,没有紧紧围绕论点进行论证,使观点和材料脱节。

同学们要学会围绕中心论点精心设立分论点,安排文章结构层次。

3、缺少必要的分析阐述。

“观点+事例”的形式是坚决不可取的,一定要学会分析。

如何设置分论点以及如何分析,我们将在相关章节深入学习。

第二节.议论语段写作训练
一、议论文的语言:
大家都知道,记叙文重在叙述,而议论文重说理。

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严密、概括、简洁,态度要鲜明,不需要大量的形象描写和抒情。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许多同学提起笔来就感觉没话可说。

即便勉强写出一篇文章,但往往读起来空洞乏味。

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语言驾驭能力。

其实,一篇高水平的议论文,不但材料充实,其语言也很精彩。

可见,让语言出彩是议论文重要的提分策略之一。

议论文语言如何出彩?
请同学们先看两篇作文开头,你觉得哪一个更好?
示例1:我们可能曾经获得了成功,春风得意;或遭遇了失败,陷在人生的低谷。

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过去的种种经历和遭遇束缚。

徘徊纠结于过去只会给自己带来困扰和麻烦,使自己止步不前;豁达地摆脱过去,迎向未来才会助我们不断前进。

正如劳合·乔治说的,关上身后的门,摆脱过去,然后让一切重新开始才是必要的选择。

脱离过去的束缚,我们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示例2: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才获得鸣叫蓝天的自由;壁虎挣脱掉受伤的尾巴,才得以在危急时刻保全自己的性命。

算盘如果变得座无虚席,也就丧失了运算的能力。

学会舍弃,是一种财富。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舍弃了官位,才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的闲适,并赢得千古美誉;李白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气放弃了世俗的利禄,才获得了“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自由而成为伟大的诗人。

这两个语段你更喜欢哪一个?尽管各有优点,但多数同学更喜欢后者。

排比句式的运用使论证很有气势。

先用比喻排比句式引出观点,令人信服,接着用一组典型事例阐释观点,使论证更加严密。

内容充实,表达流畅,无形当中会使文章升格一个档次。

可见,议论文虽然重在说理,但这不等于说议论文完全不要文采了。

枯燥乏味的空洞说理不一定就令人信服,文章读起来也不美。

而精彩的表达无疑是考试中十分重要的提分策略。

如何让议论文语言出彩呢?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实用技巧:
1.巧用修辞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用比喻,以实喻虚,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如:“诚信,是一月的飘雪、三月的春风、五月的花海……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还可用类比:“诚信之于人品,犹如雕花之于玉璞……”
排比句的使用可以展现语言的气势美。

在文章开头、结尾、中间的论证都可以运用。

很多时候还拆开作为分论点放在每段的开头结构全篇。

排比句式有多种多样,如因果关系的排比,“如果……如果……”;假设关系排比:“若无……那么;若无……那么”等等。

无论是比喻还是排比,切记都要紧扣论点。

这是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

2.恰当引用或化用诗词名句,增添文采。

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俗语典故等来说理。

如:高考满分作文《何妨让思维转个弯》:当人人都在“恨不能挂长绳于西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时,麦克阿瑟一句“幸运的是我们只会失去一次生命”有如木铎醒世。

当世人皆叹“风住尘香花已尽”,怨“幽窗冷雨一身孤”之时,偏有人朗声道“肯信来年别有春”,“明年春色倍还人”如清夜鸣钟。

事物往往有其好的一面,人生短暂到让人不舍得用郁郁寡欢来把它填满。

让思维转个弯,在消逝中找寻美丽,在失去中找寻收获。

于是当道边柳絮吐白,上下纷舞,不妨放下心中执念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让思维转个弯,相信“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可见,巧妙引用诗文、名句,能充分显示作者的文化底蕴,为文章增色。

3.灵活使用句式。

句式上长短结合,灵活多变,错落有致,增加语言的韵律美。

如可以用“四字+多字”句式,形成一组排比,读起来波澜壮阔,富有文采。

此外还可以用设问、反问等句式,同样能增强说理的气势。

4.生动具体的描绘增加文采。

在解释某个概念时,不是用抽象的说明,而是通过形象、生动地描绘,具体化地列举,揭示事物的本质。

例如:宽容是一种美。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了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狂,才有了浩淼无垠;苍茫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了郁郁葱葱。

泰山不辞一掊土,方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

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北京考生)
“宽容”本来是抽象的概念,在作者笔下,却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是因为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它们的特征,揭示概念的内涵。

结合这几个基本点,我们精选出几个常用的格式,帮助大家快速掌握议论文语段的写作技巧,进而写出精彩的议论语段。

二、精彩议论语段的常用格式:
1、名句+解说:
写议论文离不开典型事例的运用。

有些典型事例大家太熟悉了,总是引用则缺少新意。

既典型又不太熟悉的材料最好,同学们对这样的材料掌握的又不多。

因此我们变化一种方式引用材料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引用名人事例时可以不提其名,而是用其有代表性的诗句代替;或者写出人名,其事例或品质用能体现其精神风貌的名句代替,这样不但可以给人耳
目一新之感,还会丰富文章内涵,增加文采。

一般情况下,在论证某一观点时,有时会援引多个典型人物事件组成排比句式,这时也可以用名句组成排比。

例:《感动无处不在》:我们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苍凉悲壮而感动;我们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隔世之爱而感动;我们也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为国捐躯而感动。

例:《犹记书香》: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的书香中,传唱千年!
当然引用名人名句可以不受上面的格式束缚,任何时候只要需要就可以引用。

例:因为拥有了成就万世功业的意志与气概,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因为拥有不甘平庸的意志与气概,李白喊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

因为拥有了心怀天下的意志气概,杜甫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

”因为拥有了“踏破贺兰山缺”的意志与气概,岳飞终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引用名句时要注意:一是紧扣论点或分论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名句;二是注意先后顺序的安排要有逻辑性,与后面的展开论述一一对应。

请同学们有意识地收集名人诗句,按表达的思想内容分类整理,有了积累才能应用自如。

2、排比句式:
○1判断式排比:论题+是+阐释句、比喻句、名人事例及名句等等
例:1、“爱心”命题: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2、“诚信”命题:
诚信是小朋友将拾到的一分钱放在警察叔叔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是少先队员宣誓时眼中的闪光。

诚信是焦裕禄推开乡亲柴门送去的那一阵春风,它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怀中的深情。

诚信是开国领袖面对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作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召唤。

诚信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定。

3、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2比喻句排比:
例:理想是风,牵引着生命的小船到达成功的彼岸;
理想是雨,滋润着人生的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理想是路标,指引着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作出无愧我心的选择。

○3设问、反问句排比;
○4假设句排比:如果……那么……;若无……那么……
○5名句排比:
例: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

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

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
注意:排比句式写三句为最佳。

少了不构成排比,多了显得累赘;二要调整好这组句
子的顺序,如:由古到今,或由中国到外国的顺序等。

总之,排比句式根据表达需要可以有各种形式,这里不再赘述。

3、完整的议论模式:
现在许多同学写议论文有个通病:有观点,有材料,但是缺少必要的分析,这种简单的“观点+事例”的形式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例文:“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大家觉得这段文字怎么样?观点很明确,论据也很丰富。

但总感觉还缺点什么,似乎还不怎么令人信服。

将上面的文字化简一下就明白了:“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出身贫寒;宋濂出身贫寒。

荷兰画家梵高出身贫寒;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出身贫寒;居里夫人出身贫寒……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这是典型的“观点+事例”的格局,没有必要的分析,使论点和论据严重脱节,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

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材料无论如何充实,也不足以使人信服。

在材料之后加上必要的分析,文章就大不一样了:“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可见,在观点和材料之间,要有必要的分析,这样才能将零散的材料串联成一个整体。

有人说,一个完整的议论语段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例如: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像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1
三、名人名句分类整理:
1.报国: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1此段选自江山依旧博客
尸还。

2.挫折: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郑燮《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黄檗(bò)禅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警世贤文》中勤奋篇警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于谦《石头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理想抱负: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惜时:
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朱熹《劝学诗/ 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5. 美德:
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6.个性修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7. 启示及其他:
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名句?请继续补充进来。

四、作文欣赏:
1.湖南高考满分作文:
谈意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熎叻只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

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

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2.学生练习:
无悔的选择
爱国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强信念;爱国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死决心;爱国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铮铮誓言;还有一种爱国,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无悔选择。

爱国不仅仅是铁骨男儿的特权,一位柔弱的女子,放弃了皇宫的安逸,以其绝世的勇气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铸就了辉煌的人生。

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的名字——王昭君。

“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绝世才貌使人震惊。

而更让人震惊和敬佩的是她心系国家,主动要求出塞和亲的魄力,是她以一个弱女子纤细的腰枝支撑起汉朝与匈奴友好的桥梁。

王昭君出生在汉南秭归郡宝坪村,正是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育出了坚毅勇敢的王昭君。

王昭君被选进宫中后,因不肯贿赂画工,被画工丑化而没得到皇帝的宠幸。

后来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当其他宗室女没有一个肯远赴塞外时,王昭君毅然决定请求远嫁塞外。

从此,王昭君告别了繁华的宫廷,远离了熟悉的一切,走进黄沙万里的荒漠,用自己的青春与美貌在塞外播下和平的种子。

昭君和亲,换来了汉匈两族的百年和睦,国泰民安。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正是她为汉族和匈奴和平尽心尽力的见证。

王昭君,一名柔弱的女子,却有着坚强而无畏的内心。

她并没有像其他宗室女一样只在意自己生活的快乐与安逸,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决然舍弃个人利益,为国家的太平与安宁和亲,即使最终“独留青冢向黄昏”也在所不惜。

一位平凡的女子能有这样广阔的胸襟,自然会被人们敬佩和歌颂,青史留名,为人类和平的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远离繁华的茫茫大漠中,昭君忍受着孤独和贫穷坚强地生活着,她知道自己是为孤掌难鸣的和平献身,所以痛苦并欣慰着。

放心吧昭君,后人会永远记得你的无私与伟大,记住你毅然走进荒漠的身影。

读写快乐赢老师的建议:好的语段大家背一些,先模仿着写,之后尝试自己创作。

思考与练习:
任务1:范文引路:
阅读几篇议论文,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又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