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实数》优秀课件初中数学ppt

品比赛,小红很高兴,他 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 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 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 多少?你能帮小明算一算 吗?
二、推进新课
填表1
正方形的边长 1 正方形的面积 1
3 0.1 9 0.01
思考:你能从表格中发现什么共同点吗?
已知一个正数,求这个正数的平方, 这就是平方运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算数平方根的数学符号表示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 一个正数有两个算术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红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 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吗?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思考:你从表2中能发现什么? 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 算数平方根的数学符号表示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求这个数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红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 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吗? 一个正数有两个算术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 用大小完全相同的250块正方形地板砖,铺一间面积为160 m2的地面,每块地板砖的边长是多少?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 已知一个正数,求这个正数的平方,这就是平方运算。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求这个数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算数平方根的数学符号表示
所以m+n=2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红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
二、推进新课
填表1
正方形的边长 1 正方形的面积 1
3 0.1 9 0.01
思考:你能从表格中发现什么共同点吗?
已知一个正数,求这个正数的平方, 这就是平方运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算数平方根的数学符号表示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 一个正数有两个算术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红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 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吗?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思考:你从表2中能发现什么? 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 算数平方根的数学符号表示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求这个数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红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 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吗? 一个正数有两个算术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 用大小完全相同的250块正方形地板砖,铺一间面积为160 m2的地面,每块地板砖的边长是多少?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 已知一个正数,求这个正数的平方,这就是平方运算。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求这个数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算数平方根的数学符号表示
所以m+n=2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红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
初中数学教学 -完整版PPT课件

•
法”证明数学命题的基本思想;
• 2.了解逆命题的概念,知道原命题为真命题,它
•
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命题.
• 学习重点:
• 探索并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回忆旧知 再次梳理
问题1 回忆勾股定理的内容.
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 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题设(条件):直角三角形的
b
A
c
b
△ABC是直角三角形 B1 a C1 B a C
演绎推理 形成定理
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作用:判定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什么条件时为直 角三角形.
直接运用 巩固知识
例1 判断由线段a,b,c 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 角三角形:
(1) a=15,b=17,c=8; (2) a=13,b=15,c=14; (3) a= 41,b=4,c=5.
形
两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 .
结论:a2+b2=c2.
数
逆向思考 提出问题
思考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逆向思考 提出问题
据说,古埃及人曾用下面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 绳打上等距离的13 个结,然后以3 个结间距,4 个结间 距、5 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 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你认为结论正确吗?
八年级 下册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
课件说明
• 本课在学习勾股定理的基础上,研究当三角形中两 • 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时,这个三角形是否 • 为直角三角形.在研究过程中,介绍了逆命题、逆 • 定理的概念.
初中数学全套课件ppt课件ppt

调递增。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概念
二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其解析式为 $y = ax^2 + bx + c$,其中 $a$、$b$ 和 $c$ 是 常数,且 $a neq 0$。
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系数 $a$ 决定,当 $a > 0$ 时,抛物线开 口向上;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分式
分式的概念
分式是两个整式的商,表 示为分数形式的代数式。
分式的性质
分式具有分子的性质和分 母的性质,如约分、通分 等。
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 法、乘法和除法等。
方程式
方程式的概念
方程式是用等号将两个代数式连接起 来的数学表达式。
方程式的解法
方程式的应用
方程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工程、物理、化学等 领域。
概率计算
通过长期实验或观察,可以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例如,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
3
概率性质
概率具有可加性和有限可加性,即对于互斥事件 ,其概率之和为1;对于任意事件,其概率不超 过1。
统计初步
统计定义
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目的是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统计方法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等;推断性统计则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如进行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反比例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其解 析式为 $y = frac{k}{x}$,其中 $k$ 是常数,且 $k neq 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概念
二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其解析式为 $y = ax^2 + bx + c$,其中 $a$、$b$ 和 $c$ 是 常数,且 $a neq 0$。
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系数 $a$ 决定,当 $a > 0$ 时,抛物线开 口向上;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分式
分式的概念
分式是两个整式的商,表 示为分数形式的代数式。
分式的性质
分式具有分子的性质和分 母的性质,如约分、通分 等。
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 法、乘法和除法等。
方程式
方程式的概念
方程式是用等号将两个代数式连接起 来的数学表达式。
方程式的解法
方程式的应用
方程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工程、物理、化学等 领域。
概率计算
通过长期实验或观察,可以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例如,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
3
概率性质
概率具有可加性和有限可加性,即对于互斥事件 ,其概率之和为1;对于任意事件,其概率不超 过1。
统计初步
统计定义
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目的是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统计方法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等;推断性统计则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如进行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反比例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其解 析式为 $y = frac{k}{x}$,其中 $k$ 是常数,且 $k neq 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初中数学专题 PPT课件 图文

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
[对应训练]
.(·龙岩)若-=π,则-+π=.
π
转化思想
【例 2】 (2015·深圳)解方程:2xx-3+3x5-2=4. 解:去分母得:3x2-2x+10x-15=4(2x-3)(3x-2),整理得: 3x2-2x+10x-15=24x2-52x+24,即 7x2-20x+13=0,分解因式
解:(1)y=3[30000x--32(00xx-=1100)0x-,2(000]≤x=x≤-130x,2+且13x0为x(整1数0<)x≤30, 且x为整数)
(2)在 0≤x≤10 时,y=100x,当 x=10 时,y 有最大值 1000;在 10
<x≤30 时,y=-3x2+130x,当 x=2123时,y 取得最大值,∵x 为整数,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 x=22 时,y 有最大值 1408.∵1408>1000,∴顾客
得:(x-1)(7x-13)=0,解得:x1=1,x2=173,经检验 x1=1 与 x2 =173都为分式方程的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 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 验根.
[对应训练] .(·枣庄)图①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棱长为 ,沿其相邻三个面的对角 线(图中虚线)剪掉一角,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一只蚂蚁沿着图② 的几(3 何2+ 体3表面6)从顶点爬提高解题 能力根本之所在.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体会教材例题、习题以及 中考试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 题的意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读书由厚到薄的升华,在复习中 一定要注重培养在解题中提炼数学思想的习惯,中考常用到的数学 思想方法有:整体思想、转化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 想、分类讨论思想等.
初中数学第一课(兴趣课) PPT课件 图文

11分钟时候是半篮子鸡蛋
车上的乘客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54名乘客,从 起点站开出,到达第一站时,有8 人下车,2人上车;到第二站时, 有9人下车,3人上车;到第三站时, 有5人下车,3人上车。你知道这个 时候车上还有多少乘客吗?
这个时候车上还有40名乘客
买书
有一本书,兄弟两个都想买。 哥哥缺5元,弟弟只缺一角。但是 两人合买一本,钱仍然不够。你 知道这本书的价格吗?他们又各 有多少钱呢?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 针旋转的,说明你用的是右 脑;如果是逆时针旋转的, 说明你用的是左脑。耶鲁大 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据说, 14%的美国人两个方向都能看 见。
第五部分
趣味数学中,有数 字谜这一种数学游 戏,同学们是否有 兴趣玩一玩?
一斗米
(猜一字)
看答案
0000
(猜一成语)
看答案
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一天突然 心血来潮,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 看,井深九尺,青蛙一次只能蹦 三尺高,如果这样青蛙要蹦几次 才能跳出井口呢?
青蛙永远也跳不出来
猜一猜有多少名运 动员?
小丽前不久刚参加了一次游泳比赛,集会那 天,她和参加比赛的所有运动员都亲切地握了 一次手,表示友谊。
小丽记得当时一共握了五十次手,那么你知
华罗庚 (1910-1985),国际数学 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 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 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 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创始 人。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 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被
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 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 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史家 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 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 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 士”。
车上的乘客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54名乘客,从 起点站开出,到达第一站时,有8 人下车,2人上车;到第二站时, 有9人下车,3人上车;到第三站时, 有5人下车,3人上车。你知道这个 时候车上还有多少乘客吗?
这个时候车上还有40名乘客
买书
有一本书,兄弟两个都想买。 哥哥缺5元,弟弟只缺一角。但是 两人合买一本,钱仍然不够。你 知道这本书的价格吗?他们又各 有多少钱呢?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 针旋转的,说明你用的是右 脑;如果是逆时针旋转的, 说明你用的是左脑。耶鲁大 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据说, 14%的美国人两个方向都能看 见。
第五部分
趣味数学中,有数 字谜这一种数学游 戏,同学们是否有 兴趣玩一玩?
一斗米
(猜一字)
看答案
0000
(猜一成语)
看答案
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一天突然 心血来潮,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 看,井深九尺,青蛙一次只能蹦 三尺高,如果这样青蛙要蹦几次 才能跳出井口呢?
青蛙永远也跳不出来
猜一猜有多少名运 动员?
小丽前不久刚参加了一次游泳比赛,集会那 天,她和参加比赛的所有运动员都亲切地握了 一次手,表示友谊。
小丽记得当时一共握了五十次手,那么你知
华罗庚 (1910-1985),国际数学 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 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 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 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创始 人。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 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被
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 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 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史家 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 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 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 士”。
初中数学课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几何)ppt课件

接求出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利用三角函数
通过已知角度和边长,利用三角函 数求出高或底,再代入公式计算面 积。
利用向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利用向 量表示三角形的顶点,通过向量的 运算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分析:不同类型题目解法
01
02
03
0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和高,直 接代入公式求解。
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度,利 用海伦公式求解。
勾股定理在等腰三角形中的推广
对于非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可以通过作高将其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相关问题。
相似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关系探讨
相似三角形定义
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则称这两个三角形相 似。
等腰三角形的相似性质
对于两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它们的顶角相等,则这两个三 角形相似。此外,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成比例 ,则这两个三角形也相似。
实际应用:测量、作图等问题
01
测量
在实际生活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应用于测量问题。例如,在无法
直接测量某一边长时,可以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腰长来间接计
算。
02
作图
在几何作图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可以通过作等
腰三角形的高来平分底边,或者通过作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来得到对
称的图形。
初中数学课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几 何)ppt课件
目录
• 等腰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 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 • 等腰三角形面积计算 • 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 等腰三角形相关定理和推论 • 练习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等腰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等腰三角形定义及特点
定义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 角形。
利用三角函数
通过已知角度和边长,利用三角函 数求出高或底,再代入公式计算面 积。
利用向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利用向 量表示三角形的顶点,通过向量的 运算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分析:不同类型题目解法
01
02
03
0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和高,直 接代入公式求解。
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度,利 用海伦公式求解。
勾股定理在等腰三角形中的推广
对于非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可以通过作高将其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相关问题。
相似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关系探讨
相似三角形定义
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则称这两个三角形相 似。
等腰三角形的相似性质
对于两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它们的顶角相等,则这两个三 角形相似。此外,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成比例 ,则这两个三角形也相似。
实际应用:测量、作图等问题
01
测量
在实际生活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应用于测量问题。例如,在无法
直接测量某一边长时,可以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腰长来间接计
算。
02
作图
在几何作图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可以通过作等
腰三角形的高来平分底边,或者通过作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来得到对
称的图形。
初中数学课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几 何)ppt课件
目录
• 等腰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 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 • 等腰三角形面积计算 • 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 等腰三角形相关定理和推论 • 练习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等腰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等腰三角形定义及特点
定义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 角形。
ppt 课件初中数学

垂直线的性质和判 定
总结词:掌握基础 概念,理解性质和 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 定
对顶角、同位角、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的性质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总结词:理解基本性质, 掌握基础定理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SAS、ASA、AAS和HL
三角形的分类:等边、等 腰、直角和斜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总结词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详细描述
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可以表示为十分之几、百 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形式。
总结词
分数和小数的运算规则
详细描述
分数和小数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运算过程中要注意通分和约分。
代数式和方程
总结词
代数式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01
总结词
方程的定义与解法
03
总结词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详细描述
整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 法,以及这些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 和分配律。
总结词
整数的绝对值
详细描述
绝对值表示一个数距离0的距离,任 何非负数的绝对值都是它本身,负 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分数和小数
总结词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
详细描述
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有加法、减法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ppt 课件初中数学
目 录
• 引言 • 代数基础 • 几何初步 • 函数初步 • 数学应用
01
பைடு நூலகம்引言
课程目标
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 识
提高数学成绩和信心
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 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
初中数学第一节课课程-PPT

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 后小结。 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 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 归纳;学会反思。
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一般老师会强调并给时间 给你们记录的。主要记下:1.记内容提纲;2.记疑难问题;3.记 思路方法; 4.记归纳总结; 5.记体会感受;6.记错误反思。 18
设这个乘式是7×9。只要像上图所示那样,弯曲标
有数字7的手指。然后数弯曲的那根手指左边剩下
的手指数是6,它右边剩下的手指根数是3,将它们
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12Biblioteka 学学习:从初中三年学习的全局来看,初一年级的学习 是一个基础性的阶段。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一数学知识点的总量最 大,初二难点最多,初三考点最多。
16
如何学好数学
2、好习惯好方法
(1)预习,完成学案
先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 知识的结构体系。再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 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 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 去听课。
17
如何学好数学
2、好习惯好方法
(2)听课:(“听、思、记”)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 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7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8
为什么学数学?
1.数学是工具学科
数学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曾有人说:一个物 理学家必须是数学家,而一个数学家未必是物理学家。 可见数学的价值。
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一般老师会强调并给时间 给你们记录的。主要记下:1.记内容提纲;2.记疑难问题;3.记 思路方法; 4.记归纳总结; 5.记体会感受;6.记错误反思。 18
设这个乘式是7×9。只要像上图所示那样,弯曲标
有数字7的手指。然后数弯曲的那根手指左边剩下
的手指数是6,它右边剩下的手指根数是3,将它们
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12Biblioteka 学学习:从初中三年学习的全局来看,初一年级的学习 是一个基础性的阶段。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一数学知识点的总量最 大,初二难点最多,初三考点最多。
16
如何学好数学
2、好习惯好方法
(1)预习,完成学案
先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 知识的结构体系。再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 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 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 去听课。
17
如何学好数学
2、好习惯好方法
(2)听课:(“听、思、记”)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 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7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8
为什么学数学?
1.数学是工具学科
数学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曾有人说:一个物 理学家必须是数学家,而一个数学家未必是物理学家。 可见数学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1
1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5个元素(3条边 和2个锐角),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 有一个是边),就可求出其余的3个未知元素, 这叫作 解直角三角形.
考虑
如果知道的2个元素都是角,能求出 直角三角形的边吗?
2020/12/11
2
想一想:
在Rt △ABC 中, ∠C= 90º, ∠A=30º, 求∠B, a, b
2020/12/11
9
❖ “有斜(斜边)用弦(正弦、余弦),无斜用 切(正切,余切), 宁乘勿除,取原避中。
2020/12/11
10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1
2020/12/11
3
如图,在Rt △ABC 中, ∠C= 90º, ∠A 、
∠B 、∠C 的对边分别记作a、 b、c.
说一说
B
(1)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c
a
Cb
A
(2)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直角三角形边与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2020/12/11
4
2020/12/11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º,
两个锐角满足∠A&
sinAA斜 的边 对边. cosAA斜 的 边 邻边. tanA A A的 的 对 邻 边 边.
5
做一做
1.如图,在Rt △ABC 中,∠C= 90º,
∠A =30º,a=5,求∠B 、b、 c 。
B
c a
C
b
A
2020/12/11
6
2.如图,在Rt △ABC 中,
∠C= 90º,a=15.60cm,b=8.50cm,
求c 、∠A、 ∠B
(长
度精确到0.01cm,角度精确到1‘).
B
c a
2020/12/11
C
A
b
7
在Rt△ABC中,a=12, ∠B=50 , 解这
个直角三角形(精确到0.1)。
.
2020/12/11
8
已知一角先求角, 已知两边先求边, 求解尽量用已知, 能用乘法不用除。
1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5个元素(3条边 和2个锐角),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 有一个是边),就可求出其余的3个未知元素, 这叫作 解直角三角形.
考虑
如果知道的2个元素都是角,能求出 直角三角形的边吗?
2020/12/11
2
想一想:
在Rt △ABC 中, ∠C= 90º, ∠A=30º, 求∠B, a, b
2020/12/11
9
❖ “有斜(斜边)用弦(正弦、余弦),无斜用 切(正切,余切), 宁乘勿除,取原避中。
2020/12/11
10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1
2020/12/11
3
如图,在Rt △ABC 中, ∠C= 90º, ∠A 、
∠B 、∠C 的对边分别记作a、 b、c.
说一说
B
(1)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c
a
Cb
A
(2)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直角三角形边与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2020/12/11
4
2020/12/11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º,
两个锐角满足∠A&
sinAA斜 的边 对边. cosAA斜 的 边 邻边. tanA A A的 的 对 邻 边 边.
5
做一做
1.如图,在Rt △ABC 中,∠C= 90º,
∠A =30º,a=5,求∠B 、b、 c 。
B
c a
C
b
A
2020/12/11
6
2.如图,在Rt △ABC 中,
∠C= 90º,a=15.60cm,b=8.50cm,
求c 、∠A、 ∠B
(长
度精确到0.01cm,角度精确到1‘).
B
c a
2020/12/11
C
A
b
7
在Rt△ABC中,a=12, ∠B=50 , 解这
个直角三角形(精确到0.1)。
.
2020/12/11
8
已知一角先求角, 已知两边先求边, 求解尽量用已知, 能用乘法不用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