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演进

合集下载

逻辑的历史发展

逻辑的历史发展

逻辑的历史发展逻辑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旨在研究有效的推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逻辑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现代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逻辑的历史发展,从古代到现代,展示逻辑学在不同时期的重要里程碑和思想家的贡献。

古代逻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

最早的逻辑学家被称为“智者”,他们试图通过思考和推理来理解世界的运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被称为“亚里士多德逻辑”,它主要关注命题的推理和分类。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影响了整个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成为欧洲哲学传统的基石。

然而,古代逻辑并不仅仅局限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在古希腊,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对逻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希波克拉底斯提出了“否定”的概念,这是逻辑思维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而斯多亚学派则强调了推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逻辑方法。

这些思想家的贡献为逻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逻辑学在中世纪经历了一段相对停滞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逻辑主要被用于神学和教育领域,而不是独立的学科。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提出了一种新的逻辑体系,被称为“阿奎那逻辑”。

他试图将宗教信仰与逻辑推理相结合,为神学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

阿奎那的逻辑思想对中世纪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启示。

到了近代,逻辑学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17世纪的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为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哲学家笛卡尔和洛克。

笛卡尔提出了“怀疑主义”的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怀疑一切才能找到真理。

而洛克则强调了经验和感觉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才能获得知识。

这些思想家的观点推动了逻辑学的发展,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逻辑学进一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逻辑学家们开始研究形式逻辑和符号逻辑,试图通过符号和公式来表示和分析推理过程。

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及其与西方的差异

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及其与西方的差异

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及其与西方的差异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原则以及有效的思维方法。

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与西方逻辑学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历史、教育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及其与西方的差异。

1.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逻辑学被称为“辩证法”。

古代儒家学派将辩证法视为重要的思维方法,并运用在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

他们强调辩证的思维方式,注重论证和推理技巧,并将之应用于经典著作中。

这种思维方式强调平衡、整体性和儒家价值观念。

然而,在西方,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西方逻辑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形式逻辑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推理规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逻辑学不断发展和演变,并成为现代科学、哲学和法律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教育体系在中国,逻辑学通常被纳入哲学课程或作为孔子学院中智者课程之一。

在国内高校开设逻辑学课程,重点介绍逻辑思维以及基本的论证方法。

与此相比,在西方国家,大多数大学都会设立专门的逻辑学部门或独立的哲学系,包括形式逻辑、符号逻辑和科学哲学等专业。

西方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推理和思维模式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3.研究方法中国与西方在逻辑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韦达定律(拉丁广义项目法则)是最常用的论证规则之一,其应用广泛于政治、经济以及正式辩论等领域。

而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主要采用命题推理、谓词逻辑以及模态逻辑等方法,注重系统性和精确性。

此外,在实践应用上,中国人更注重情感和实际问题,在论证过程中常常通过举例来说明观点。

而西方则更强调理性和精确性,在形式上更倾向于使用真值表或构建概念模型来进行推理。

总结起来,中国逻辑学与西方在历史背景、教育体系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注重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方式,并将之融入教育体系;而西方则更加系统地研究形式化的推理规则,并将其应用于不同领域。

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

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

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逻辑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推理和判断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它是人类智慧的基石,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思维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人类最早的思维方式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原始社会。

那时,人们主要通过感官和直觉来认识世界,逻辑思维还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注意到直觉和感官的局限性,开始尝试用更加理性和系统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在此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逻辑思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提出了演绎推理的方法,强调逻辑的严密性和合理性。

通过他的工作,逻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对后世的哲学、科学和数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现代逻辑学得以诞生并快速发展。

数学家和哲学家们对逻辑思维的研究成果逐渐沉淀,形成了许多重要的逻辑定律和原则。

例如,贝叶斯定理、耐扎罗夫定理等,这些成果为人类思维提供了更加精确和有效的工具。

20世纪是逻辑思维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

逻辑学经历了一次革命,符号逻辑和模型论等新的思维模型被提出并广泛应用。

逻辑学家们将逻辑系统化,逻辑思维的规则和语言得到更清晰和准确的描述。

在计算机科学的推动下,逻辑思维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当今社会,信息泛滥的情况下,人们需要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来分析和处理大量信息,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逻辑思维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数理科学领域,也在人文社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逻辑思维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一些学者指出,逻辑思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主观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逻辑思维在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时有时显得力不从心,需要结合其他思维方式进行综合运用。

总的来说,逻辑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人类智慧的演进过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它在科学研究、决策管理、问题解决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探索逻辑学的起源与发展

探索逻辑学的起源与发展

探索逻辑学的起源与发展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律的学科,通过分析和推理来探索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探索逻辑学的起源与发展,从古代到现代逻辑学的演进过程进行讨论。

一、古代逻辑学的起源古代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特别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是古代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在其著作《辩论术》和《篇章》中系统地提出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亚里士多德主张逻辑学要从事实出发,以理性思维和推理为基础,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解决问题。

二、中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中世纪的逻辑学主要是在基督教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发展的,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纳斯。

阿奎纳斯借鉴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将其与基督教信仰相结合,提出了名为“神学哲学”的体系。

他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和证明宗教信仰的合理性,奠定了中世纪逻辑学的基础。

三、近代逻辑学的崛起现代逻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由数学家和哲学家高斯尔和康德所做出的。

高斯尔通过对数学推理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数学逻辑”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哲学和科学领域。

康德则将逻辑与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哲学问题相结合,开创了现代逻辑学的新局面。

四、符号逻辑的兴起20世纪初,波兰逻辑学家华纳和罗素以及奥地利逻辑学家维特根斯坦等人开创了符号逻辑学派。

他们以形式化的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和分析逻辑学问题,并借助数学工具进行推理。

符号逻辑的出现使得逻辑学更加精确和严谨,促进了逻辑学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发展。

五、现代逻辑学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现代逻辑学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和应用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外,现代逻辑学还涉及数理逻辑、模态逻辑、计算机逻辑、语言逻辑等多个分支领域。

逻辑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

总结起来,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对逻辑学进行了系统总结。

逻辑学发展史

逻辑学发展史

逻辑学发展史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律的学科,在古希腊时期就有雏形。

以下是逻辑学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1. 古希腊逻辑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在公元前4世纪撰写了《逻辑学篇》。

他主张通过逻辑分析和判断,可以揭示真理。

2. 中世纪逻辑学:在中世纪,逻辑学成为学院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哲学家彼得·阿伯拉尔和威廉·奥卡姆是这一时期的主要
逻辑学家,他们进一步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

3. 英国经验主义逻辑学:17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洛克和休谟对逻辑学进行了重要的思考和发展。

他们认为知识来自于经验,逻辑推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

4. 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20世纪的逻辑学有了重大突破,
哥德尔提出了不完全性定理,证明了数学系统内存在无法证明的命题。

这一发现使得逻辑学家意识到逻辑并非完全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5. 数理逻辑和模型论的兴起:20世纪后期,数理逻辑和模型
论成为逻辑学的重要分支。

数理逻辑使用符号和形式化语言来研究逻辑规律,而模型论则研究逻辑推理的语义和语境。

综上所述,逻辑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经验主义、
数理逻辑等多个阶段,不断推动着人类对推理和思维的认识和发展。

逻辑学的起源以及它在中西方的发展线索

逻辑学的起源以及它在中西方的发展线索

逻辑学的起源以及它在中西方的发展线索逻辑学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关注于理性思维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它研究了推理、推断和论证的准则,以及思维过程中的错误和谬误。

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并经历了中西方的不同发展线索。

本文将探讨逻辑学的起源和它在中西方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逻辑学的起源古代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创造了形式逻辑学的基本框架,建立了命题逻辑和演绎推理的理论体系。

他的逻辑理论主要涉及三种推论形式:直言、交验和否定。

这一逻辑体系被后来的哲学家奉为圭臬,并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

二、中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中世纪逻辑学主要是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这一时期,逻辑学与神学融合,成为一门涉及信仰和宗教观念的学科。

以圣托马斯·阿奎纳为代表的哲学家提出了逻辑学与神学统一的观点,认为逻辑作为一种思考工具,有助于人们对上帝存在的思考和证明。

因此,中世纪逻辑学对于宗教和信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现代逻辑学的变革现代逻辑学在17世纪和18世纪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和革新。

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们开始质疑传统逻辑学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推理规则。

最具代表性的是数理逻辑的兴起,这是一种通过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推理和推论的方法。

哥特洛布·弗雷格和威廉·小莱布尼茨等重要逻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研究推动了逻辑学的发展和现代科学的兴起。

四、中西方逻辑学的对比中西方逻辑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古代的希腊逻辑学注重形式推理和演绎法则,强调真理的确定性。

而中世纪的逻辑学,受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响,更加关注宗教信仰和神学的内容,注重真理的可信度。

而在现代逻辑学中,由于启蒙运动及数理逻辑的兴起,西方逻辑学更加关注形式化和精确推理,强调在符号系统中进行逻辑推理。

然而,中西方逻辑学也存在一些相似的发展线索。

比如,双方都注重于推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致力于发展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辩证推理的能力。

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和应用

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和应用

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和应用数理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证明和计算的学科,它通过规定符号和公理系统来描述和分析自然和人工推理过程的规则。

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但其现代形式的基础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奠定的。

以下将对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和应用进行探讨。

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是对自然推理进行形式化的第一个尝试。

他提出了命题逻辑中的“陈述”和“推理”的概念,并发展了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和分析逻辑关系。

2. 19世纪的布尔代数和形式逻辑:19世纪逻辑学家乔治·布尔开创了布尔代数,将逻辑符号化为真假值(0和1)。

同时,数学家戈特洛布·弗雷格和乔治·康托尔等人发展了形式逻辑,将逻辑推理的证明过程形式化。

3. 20世纪初的数学逻辑:20世纪初,一些数学家开始将逻辑作为数学的一部分来研究,奠定了数学逻辑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罗素和怀特海等人提出了一套符号系统,称为“类型理论”,以解决数学中的自我指涉问题。

4. 20世纪中叶的模型论:模型论是数理逻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语言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模型论的发展使得可以对逻辑语句进行语义解释,从而使得逻辑符号有了更具体的意义。

5. 20世纪后期的计算逻辑:计算逻辑是一门研究计算过程和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的学科。

在20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计算逻辑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些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提出了一些逻辑系统,如命题逻辑、一阶谓词逻辑、模态逻辑等,用于描述和分析计算过程。

除了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数理逻辑在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1.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为计算机科学的算法和程序设计提供了基础。

通过使用逻辑语言和逻辑推理,可以对计算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和分析,并证明算法的正确性。

2.。

陈述逻辑学的发展

陈述逻辑学的发展

陈述逻辑学的发展
一、逻辑学的发源地有三个,即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二、近代逻辑学的发展
1.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

培根提出了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

培根的主要著作是《新工具》,在书中他提出了“三表法”和“排除法”。

在培根以后,英国哲学家约翰。

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在他所著的《逻辑体系:
归纳和演绎》(中译本为严复的《穆勒名学》)中,系统阐述了寻找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即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逻辑史上称为“穆勒五法”。

1662年,《波尔。

罗亚尔逻辑》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集演绎、归纳和一般方法为一体的传统逻辑已基本定型。

2.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也研究了逻辑问题。

康德第一次使用了“形式逻辑”这个名称,从此以后,“形式逻辑”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黑格尔在逻辑史上提出了第一个辩证逻辑的体系,虽然他的辩证逻辑体系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但是,其中却包含着不少合理内核和深刻思想。

3.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逻辑学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为丰富和发展普通逻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因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
逻辑演算的思想而被公认为数理逻辑的奠基人。

19世纪英国数学家布尔建立了“逻辑代数”(即布尔代数),把莱布尼兹的思想变为现实。

随后,弗雷格、罗素和怀德海等人建立了数理逻辑的两个基础演算,即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在此基础上,数理逻辑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逻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逻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逻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在古代哲学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逻辑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我们来分析逻辑学的发展现状。

逻辑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定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逻辑学的研究逐渐分化为不同的学派和分支。

例如,形式逻辑、经验逻辑、模态逻辑等,每个学派都关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

在现代,逻辑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逻辑学不仅在哲学领域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在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法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形式逻辑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模态逻辑为法律的推理和规则制定提供了指导。

然而,尽管逻辑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逻辑学的应用范围仍然有限。

尽管逻辑学有助于推理和辨证,但在处理复杂和模糊的现实问题时存在局限性。

逻辑学无法完全捕捉到人类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其次,由于逻辑学的基础和核心概念是在古代形成的,它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脱节。

逻辑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密切的交叉合作,以应对现代世界的复杂性和变化。

例如,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可以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接下来,让我们展望逻辑学的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兴起,逻辑学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模拟人类智能,而逻辑学正是研究和理解人类思维和推理的学科之一。

逻辑学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另外,逻辑学的研究也将更加关注非经典逻辑。

非经典逻辑是传统形式逻辑之外的一种逻辑体系,它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现实问题。

例如,模糊逻辑可以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的信息,而多值逻辑可以处理多种取值情况。

非经典逻辑的发展将有助于逻辑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此外,逻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也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

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将为逻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逻辑学概述

逻辑学概述

逻辑学概述一、逻辑学渊源和定义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中国先秦时期的“名学”以及印度佛教中的“因明”。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旧称名学、辨学、论理学。

逻辑一词主要有三个应用领域,它们之间有着潜在的概念上的统一性。

首先是语言和语言的领域,包括发言、演说、描述、陈述、(用语言表达的)论证等等;其次是思想和思维过程的领域,包括思考、推理、解释、说明等等;第三是世界,即我们所言说、所思想的对象,包括构造原理、公式、自然法则等等。

二、逻辑分支逻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科群,其分支主要包括如下:1.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2.经典逻辑:二值的命题演算与谓项演算。

3.扩展的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识论逻辑、优选逻辑、命令句逻辑、问题逻辑。

4.异常的逻辑:多值逻辑、直觉主义逻辑、量子逻辑、自由逻辑。

5.归纳逻辑。

6.思辨逻辑。

三、逻辑学的演变1.“同中辩异”的认识方法,就是指认识一类事物的共性到认识一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或者个别特殊性的推理方法,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

2.“善譬”实际上是由已知者向未知者论证的一种演绎推理方法,已知者对甲乙两种事物的共性是已知的,而未知者则只知甲不知乙,因而已知者才有可能用已知的甲来喻未知的乙,使未知者也知道乙。

这是我国古代学者在论证中常用的一种推理证明形式。

3.“二难推论”,是辩论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把二难推理的各种形式作为确立己见、反驳他人主张的工具。

4.“杀盗非杀人”。

盗贼也是人,杀死盗贼怎么不是杀人呢?推理形式,“或、假、效、辟、侔、援、推”等。

侔式推理的五种情况,即“是而然”、“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一不周”、“一是一非”,并对这五种情况分别作了分析。

“杀盗非杀人”就属于“是而不然”。

5.“矛盾之说”主要是针对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而不是在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只能一真一假。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和推理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逻辑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逻辑学的奠基人。

他在《逻辑学》一书中系统地研究了推理和论证的规则,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如命题、推理、范畴等。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成为欧洲中世纪哲学的基础,并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合二为一,形成了所谓的“斯科拉哲学”。

斯科拉哲学在教育和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并对中世纪欧洲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斯科拉哲学的教条主义和缺乏创新性导致了它的衰落,逻辑学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

逻辑学在17世纪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这一时期被称为“近代逻辑学的诞生”。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都对逻辑学进行了重要的贡献。

培根提出了实证主义的思想,主张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真理。

莱布尼茨则发展了二元论和逻辑演算的理论,为后来的数理逻辑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提出了辩证逻辑的概念,将逻辑学与哲学的思辨相结合。

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对后来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20世纪是逻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成为逻辑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数理逻辑通过数学符号和形式化的推理规则来研究逻辑问题,对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形式逻辑则关注自然语言中的推理和论证规则,对语言学和认知科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逻辑学的发展不仅对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逻辑学的方法和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逻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对思维和推理的认识,为我们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工具。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在西方思想史中,逻辑学的发展有三大时期,当然这三个时期也并非持续连贯,期间包夹了一些荒芜时期。

整体来说,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古希腊,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就是他发展了“三段论”。

第二个时期是从12世纪到14世纪,这一时期的繁荣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比如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随着19世纪抽象代数的发展,促生了逻辑学的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由弗雷格和罗素提出了非常新颖的逻辑学观点,第三个时期或许是三个发展阶段中最伟大的一个。

1、第一个时期:拉里士多德、迈加拉与斯多葛学派这一时期中首先同时出现了两个学派,第一个是由亚里士多德(通常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创始人)在雅典建立的“学园派”;另一个则是在雅典以西50公里的迈加拉,对于这一学派,我们所知甚少,但随后兴起的另一个学派斯多葛学派据了解深受迈加拉逻辑学的影响。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否定、合取、析取和条件句的特性。

另外要说明一点,在西方出现这些逻辑学流派的同时,印度出现了主要由佛教逻辑学家提出的许多理论,但这些理论在当时还没有达到西方逻辑学的缜密程度。

2、第二个时期:邓斯.司各特和奥康的威廉、孤单的莱布尼茨邓斯.司各特毕业于牛津大学,奥康的威廉先在牛津大学学习后到巴黎求学,恰恰由于这两位重要人物的求学经历,第二个时期便在牛津和巴黎大学繁荣了起来,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的逻辑学思想,使之趋于系统化。

然而在这之后,逻辑学在19世纪下半叶之前都停滞不前,期间唯一闪耀的逻辑学家,就是莱布尼茨了。

莱布尼茨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预见了当代逻辑的某些发展,但是他那个时期的数学相对滞后,他的思想始终无法受到欢迎。

3、第三个时期:弗雷格、罗素、现代逻辑学弗雷格和罗素提出了非常新颖的逻辑学观点,如用真值函数来理解否定、合取和析取以及把摹状词作为重要的逻辑范畴孤立的考察分析,在这些观点之上发展的逻辑学理论通常被称作现代逻辑学。

逻辑学视角下汉语的特点和演进

逻辑学视角下汉语的特点和演进

逻辑学视角下汉语的特点和演进1.逻辑和语言学是密切关联的学科在古希腊时代,逻辑和语言学是同根同源的。

当时的逻辑和语言学均建立在古希腊文的基础上,逻辑的理论术语跟语法的理论术语很难区分。

古希腊时代逻辑上和语法上都把一个句子分为主词和谓词两部分,这是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互动的结果。

“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解释篇》致力于研究语言中的名词、动词和语句同逻辑命题之间的关系。

历史延续到近现代,逻辑和语言学越走越近,逐渐交织融合,其典型代表就是美国逻辑学家蒙太格创立的蒙太格语法。

蒙太格语法基于理论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逻辑学家塔斯基的模型论语义学,采用逻辑方法研究语言。

蒙太格语法之后的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类型逻辑语法和组合范畴语法等都是跟语言学密切关联的逻辑理论。

2.从逻辑学视角看语言的特性从逻辑学视角看语言,语言至少具有三大特征:普遍性的特征、个案个例的特征、句法和语义对应的特征。

(1)普遍性的特征:语言构造表现为“由小到大”的生成过程,词条生成词组短语,词组短语生成句子……生成依据普遍性的规则。

蒙太格语法确立了这样的规则,反复运用规则可以生成无穷多的语句,这也是语言的无穷递归机制。

如语言中的复杂长句:a.Thatthatsomethingiswrongispossibleisknowntothepublic.b.Marylovesamansuchthathehasadaughtersuchthatsheadmiresaboy.a是反复运用主语从句镶嵌规则的结果,b是多次引入定语从句的结果,二者都是语言无穷递归机制的产物。

人脑先天具有生成构造语言的机制,人就能够说出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也可以理解从来没有见过的句子,这就是语言的普遍性特征。

(2)个案个例的特征:作为真实文本的实际语言总是具体语境下的语言,同一个词条或词组在不同的语境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具体用法和语义。

如清华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开发的汉语组合范畴语法语料库的统计表明,汉语动词“学”在7类不同语句的语境中有7种不同的用法,因而被赋予7个不同的范畴,这是针对语言真实文本的研究,也凸显出语言的个案个例特征。

逻辑学

逻辑学
直言命题的表达形式——
1. 所有S都是P
2. 所有S都不是P
3. 有些S是P
4. 有些S不是P
5. a(或某个S)是P
6. a(或某个S)不是P
这种形式的命题叫「直言命题」,由于断定某种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因此又称为「性质命题」。
以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结论的推理叫「直言命题推理」。
2.秃头。头上掉一根头发算不算秃头?不算!再掉一根呢?也不算!再掉一根呢?还不算!。再掉一根呢?……最后掉的一根头发造成了秃头。
3.谷堆。一粒谷算不算谷堆?不算!再加一粒呢?还不算。再加一粒呢?……最后加的一粒谷造成了谷堆。
4.幕后的人。你认识那个幕后的人吗?不认识。那个人是你的父亲,所以,你不认识你的父亲。
2. 谓词符号包括大写字母F、G、R、S等,经过解释之后,可以表示论域中个体的性质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一个谓词符号后面跟有写一对括号内的适当数目的个体词,形成最基本的公式,叫做「原子公式」。
3.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它们可以加在如上所述的原子公式前面。
把一个简单命题分析为个体词、谓词、量词和联结词等成分,研究如此分析后的命题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所得到的逻辑理论叫「谓词逻辑」,或称为「量化逻辑」。
五个连结词的符号表示——
p∧q;p∨q;p→q;p?q;?p
以复合命题为对像,研究它们各自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所得到的逻辑结论叫「命题逻辑」。
由于联结词决定着相应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因此以复合命题为对象的命题逻辑,实际上是「联结词的逻辑」。
二、直言命题和词项逻辑
将一个简单命题作主谓式分析,把它拆成不同的构成要素: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

逻辑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逻辑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逻辑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判断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它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推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逻辑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一、逻辑学的分类根据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逻辑学可以分为形式逻辑和实质逻辑两大类。

1. 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研究普遍推理规则和命题关系的逻辑学分支。

它摒弃了具体内容的影响,关注于推理过程中的形式合理性。

形式逻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模态逻辑等。

- 命题逻辑: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命题逻辑将复杂的推理问题抽象为符号逻辑形式,通过符号代表命题,利用连接词和规则进行推理。

- 谓词逻辑:研究量词和谓词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命题推理的方法。

谓词逻辑引入了量词,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命题之间的关系。

- 模态逻辑:研究命题中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可能性推理的规则。

模态逻辑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引入了模态操作符,用以对命题的特定状态进行描述和推理。

2. 实质逻辑实质逻辑是研究特定领域的推理规律和思维方式的逻辑学分支。

它关注于特定领域内不同推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常见的实质逻辑有伦理学逻辑、科学逻辑和法律逻辑等。

- 伦理学逻辑:研究伦理学领域中的推理规则和道德判断。

伦理学逻辑帮助我们理解伦理问题的本质,引导我们进行合理的道德判断。

- 科学逻辑:研究科学领域中的推理规律和科学思维方式。

科学逻辑有助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理论的形成和验证,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 法律逻辑:研究法律领域中的推理规则和法律条文解释。

法律逻辑帮助法官和律师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进行准确的法律推理。

二、逻辑学的发展历程逻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时期。

以下是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1. 古代逻辑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古代逻辑学的奠基人。

他系统总结了古希腊时期的逻辑思想,发展了命题逻辑和演绎推理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逻辑学》中。

2. 中世纪逻辑学中世纪逻辑学主要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为基础,与基督教信仰相结合,形成了许多逻辑学派别,例如苏格拉底学派和奥克汉姆学派。

发展逻辑与古典逻辑的历史演进

发展逻辑与古典逻辑的历史演进

发展逻辑与古典逻辑的历史演进逻辑学作为一门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人类思维的规律,并试图建立一种系统的推理方法。

这就是古典逻辑的雏形。

古典逻辑主要由亚里士多德在《篇章》和《论证》中系统阐述。

亚里士多德认为,推理应该基于一系列的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命题形式:陈述命题、命题联结词和推理规则。

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成为了古典逻辑的核心。

古典逻辑的主要特点是二分法和排中律。

二分法指的是命题只有两种可能的真值,即真和假。

排中律则认为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存在中间状态。

这种二分法的思维方式使得古典逻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有效的推理。

然而,古典逻辑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古典逻辑只关注命题的真值,而忽略了命题的语境和语义。

这导致了命题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从而产生了歧义。

其次,古典逻辑的推理规则过于简单,无法处理复杂的推理问题。

例如,古典逻辑无法处理模糊命题和概率命题。

随着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逻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解决古典逻辑的局限性,发展逻辑应运而生。

发展逻辑是对古典逻辑的扩展和修正,旨在更好地适应现代思维和推理需求。

发展逻辑的一个重要发展是模态逻辑。

模态逻辑是研究命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逻辑学分支。

它引入了一系列的模态词,如可能、必然、可能不、必然不等,用来描述命题在不同情况下的真值。

模态逻辑的引入使得逻辑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推理问题,例如对未来事件的推理和对可能世界的分析。

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是非经典逻辑。

非经典逻辑是对古典逻辑的修正和扩展,以解决古典逻辑无法处理的问题。

非经典逻辑包括模糊逻辑、多值逻辑和相关逻辑等。

模糊逻辑研究的是具有模糊真值的命题,多值逻辑研究的是具有多个真值的命题,相关逻辑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相关性。

这些非经典逻辑的引入使得逻辑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发展逻辑的出现使得逻辑学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西方逻辑学发展史

西方逻辑学发展史

西方逻辑学发展史一、古希腊的逻辑学西方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特别是在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时代。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逻辑学》是对逻辑学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范畴论、判断论和推理论。

范畴论研究事物的分类和归类规则,判断论研究命题的真假和关系,推理论研究推理的规则和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基石。

二、中世纪的逻辑学中世纪的逻辑学主要是在基督教教育体系下发展起来的。

在这个时期,逻辑学被视为一种辅助神学的工具,用来证明信仰的合理性。

逻辑学家们主要以评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为主,对逻辑学进行解释和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逻辑学家是托马斯·阿奎那斯。

他在13世纪提出了“正式和实质”两种推理形式的区分,认为正式推理是指严格的逻辑推理,而实质推理是指从事实和经验中得出的推理。

这种区分对后来的逻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逻辑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逻辑学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的理性和思维能力,逻辑学的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

文艺复兴时期的逻辑学家们开始反思中世纪逻辑学的局限性,并试图寻找新的逻辑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逻辑学家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他在《谈谈方法》一书中提出了怀疑主义的思想,认为人应该从怀疑一切开始,通过思考和推理来建立真理。

这种思想对后来的现代逻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现代逻辑学的诞生现代逻辑学的诞生主要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逻辑学开始独立于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逻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研究形式逻辑和符号逻辑,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逻辑学家是哥德尔、罗素和维特根斯坦。

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揭示了数理逻辑的局限性,罗素的类型理论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现代逻辑学的发展使得逻辑学成为了一门严密的科学,广泛应用于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简述逻辑学发展史

简述逻辑学发展史

简述逻辑学发展史
逻辑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最早的逻辑学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形式逻辑,并提出了诸多逻辑原理和概念,如分类学、命题逻辑和演绎推理等。

在公元1至18世纪的中世纪时期,逻辑学受到了宗教和神学的影响。

逻辑学逐渐转向了对于神圣真理的探求,例如论证上帝的存在等问题。

逻辑学被称为“苏格拉底学派”。

19世纪时,逻辑学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和德国哲学家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尔都做出了对逻辑学的重要贡献。

密尔发展了归纳逻辑和利益逻辑等概念,黑尔则提出了逻辑的范畴论和辩证逻辑的概念。

20世纪是逻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数学逻辑学家如戴维·希尔伯特、吴尔夫冈·泡利、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黑德以及诗人-数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等人开创了数理逻辑学。

他们通过符号逻辑的运用,使得逻辑学和数学紧密结合,为逻辑学的形式化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逻辑学派别和学派,如直觉主义逻辑、现象逻辑、模态逻辑和计算逻辑等。

这些学派在近现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逻辑学的理论和方法。

总的来说,逻辑学发展经历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演变过程,逐
渐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使得逻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在数学、哲学和计算机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形式逻辑(金岳霖)笔记

形式逻辑(金岳霖)笔记

形式逻辑学(金岳霖)第一章绪论一、逻辑学的发展历史(一)、西方1、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演绎逻辑;2、近代早期:培根,《新工具》;穆勒,《逻辑体系》。

归纳逻辑3、近代后期:黑格尔,《逻辑学》,辩证逻辑4、现代:罗素等,《数学原理》,数理逻辑(二)中国1、古代:墨子,《墨经》2、近代:严复,《穆勒名学》3、现代:金岳霖《形式逻辑》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一)什么是思维1、广义思维含义思维是指人的全部心理现象和认识过程。

2、狭义的思维含义思维是指理性思维。

(二)思维形式思维形式是指思维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

(三)思维形式的结构思维形式组成的要素的联系方式,各种具体思维形式中所隐含的最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简单判断结构:主项(S)、谓项(P)、联项、量项。

主项(S)和谓项(P),又称为变项。

联项和量项又称为常项。

复合判断结构:p –>q。

三段论推理结构:三概念、三个判断组合。

三、逻辑的类型(一)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以形式规律为研究对象。

非形式逻辑是以非形式规律为研究对象。

(二)演绎逻辑(必然性推理)与归纳逻辑(或然性推理)第二章概念一、概念概述(一)概念的含义思维是反映思维的对象和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特有属性:性质和关系。

1、简单性质、简单关系;复杂性质、复杂关系2、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分别形成不同的类。

3、组成某类的那些个别事物,叫做某类分子。

4、特有属性和偶有属性5、本质属性和固有属性(两者为特有属性)6、真实概念和虚假概念(二)概念与语词1、联系。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

2、区别:①概念具有全人类性,语词具有民族性②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名、动、形、量、连),但并非所有的词语(大部分虚词)都表达概念。

虚词中的连词表达事物之间的条件、因果关系。

③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的演进
作者:熊明辉《光明日报》(2016年04月13日14版)
逻辑学是关于论证分析与评价的学科,关注的是如何把好论证与差论证区别开来。

作为论辩的工具,亚里士多德逻辑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关注的是从语义、语形和语用三维度来探讨论证分析与评价。

但亚氏之后,主流逻辑学家抛弃语用分析维度与实践取向,大力推崇形式逻辑,符号逻辑使形式逻辑发展到极致。

然而,17世纪归纳逻辑的提出以及20世纪后半叶非形式逻辑的兴起,使语用维度又被重新拽回,开启了逻辑学的实践回归。

实践开端
逻辑学曾分别源自古希腊、古中国和古印度三大古代文明,只不过,古希腊逻辑最终发展成了国际公认的主流逻辑。

在三大古代文明中,逻辑学均作为论辩的工具而产生。

亚里士多德的追随者直接将亚氏的相关逻辑论文汇编成《工具论》,该书由《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辩谬篇》六篇论文组成,彰显了逻辑之论辩工具性。

所谓“论辩”,即论证、辩护,是一种基于多主体互动的论证综合体。

换言之,论辩即多主体论证,故称广义论证。

与之相对,狭义论证通常是指单主体论证与零主体论证。

零主体论证是形式逻辑学家们所关注的形式论证,其评价与语用要素无关。

单主体论证与多主体论证是非形式逻辑学家们所关注的非形式论证,其评价总需考虑语用要素。

古希腊逻辑之主体是亚氏逻辑,本质上以多主体论证为其研究对象。

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逻辑学之父”,他对逻辑学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词项逻辑。

词项逻辑的核心是三段论,故人们有时把亚氏逻辑等同于三段论逻辑。

词项逻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演绎逻辑体系,它关注的是从真前提出发何以能保证必然推导出真结论,该保证只与推理形式有关,与推理内容无关,其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论证评价之普适性标准。

从《工具论》可以看出,亚氏逻辑学是以实践目标为己任,即其逻辑学是以真实论证的评价为目标。

在《后分析篇》中,他探讨的是科学论证,与内容密切相关;在《论辩篇》中,他研究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非形式论证,离不开语用分析;而《辩谬篇》的实践目的则是要与被称为“诡辩家”的智者划清界限。

亚氏之后的斯多葛学派则发展了命题逻辑,其研究范围更广,不仅包括论证形式分析,而且还包括修辞分析、语法分析、概念理论、命题理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等。

因此,在他们那里,逻辑学被认为包含修辞术和论辩术两个部分。

总体来看,古希腊逻辑的实践取向显而易见。

科学转向
虽有斯多葛逻辑出现,但与亚氏逻辑相比,它并无多大影响。

中世纪时,阿奎那、奥康和司各脱等经院哲学家的逻辑贡献也只是在注解《工具论》,并且完全忽略了斯多葛逻辑。

文艺复兴时期,把逻辑学作为理性探究之基础的看法有所复苏,但当时的学者仍然是只推崇亚氏逻辑(如《王港逻辑》),因为他们坚信亚氏逻辑已经相当完美。

文艺复兴后,人们开始觉察到亚氏逻辑无法处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因果问题,因为三段论是从一般性前提出发演绎出结论,而自然科学则需根据个别现象概括出一般性结论,以解释现象间的因果关联。

为此,逻辑学出现了首次大转向——科学转向。

这导致了归纳逻辑的诞生,其标志是1620年培根《新工具》的出版。

显然,一看书名便知,他要把自己的工作与亚氏逻辑学相提并论,但其目标是寻求面向自然科学的逻辑。

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将培根方法发展成为完整的求因果联系方法,人称“穆勒五法”。

在《穆勒名学》中,穆勒明确将其视为不同于演绎的逻辑方法,这已成为科学逻辑的基本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之中。

亚氏逻辑关注的焦点只是词项,并不涉及命题。

早在公元前3世纪,克里希波就提出了命题逻辑,后来斯多葛学派又对其进行了扩充,但由于亚氏逻辑的强势地位,使得这种逻辑并没有受到人们关注。

培根之后,归纳逻辑在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在逻辑学的地位仍饱受质疑。

甚至到了18世纪,康德还在认为,亚氏之后逻辑学就再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发展的了。

不过,这一断言很快就被逻辑学的发展证伪。

数学转向
17世纪中叶,青年莱布尼茨有个梦想:先创造一种能够把人类思想还原为计算的普遍语言,再制造一个能执行该计算的强大机器。

其构想其实是要制造出推理演算器,也就是后来的计算机,这被称为“莱布尼茨之梦”。

为了追寻莱布尼茨之梦,1847年,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布尔在《逻辑的数学分析》中引入了一种代数方法,现称“布尔逻辑”,它成为了数字电路设计与编程语言的基本算法,从而开启了逻辑学的第二次转向——数学转向,形成了形式逻辑的现代版——符号逻辑。

符号逻辑是现代逻辑大厦的基础,包括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

布尔逻辑就属于一个命题演算系统,只不过现在人们所常用的命题演算系统是指希尔伯特和阿克曼在1928年给出的。

1879年,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中通过引入量词,将命题演算扩充成了谓词演算系统,完成了符号逻辑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了“莱布尼茨之梦”,把逻辑学的数学转向推向了高峰,并彻底证伪了康德断言。

利用谓词逻辑,亚氏逻辑和斯多葛命题逻辑不仅能够被有机地整合在同一框架内,而且中世纪逻辑学家所关注的关系多重一般问题也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因此,亚氏三段论逻辑显得有些多余了。

于是,有些现代逻辑学家提出,既然有了谓词逻辑,再讲亚氏逻辑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数理逻辑是符号逻辑在数学中的应用,通常包括集合论、模型论、递归论和证明论,合称“四论”。

随着“四论”的提出,数理逻辑成为了数学的一个分支,并在数学中确立了其重要地位,逻辑学的数学转向最终完成。

1910年至1913年间,怀特海与罗素合作的《数学原理》三卷本相继出版,逻辑学家们的注意力几乎完全被引向了数学领域,数理逻辑似乎成了唯一的逻辑。

与科学转向相比,数学转向更为彻底。

20世纪前半叶,“数理逻辑”几乎成了“形式逻辑”的代名词,而“形式逻辑”又成了“逻辑学”的代名词,甚至有逻辑学家就公开提出,逻辑学应直接从弗雷格开始,这一提法从根本上完全忽略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存在。

实践回归
然而,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有人开始挑战数理逻辑在逻辑学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比如,1948年,比利时哲学家佩雷尔曼实施了一项伟大工程,他试图用符号逻辑来为价值判断提供逻辑证成,但其研究结果却是认为这不可能,但与此同时,他也发现,可以从古希腊论辩术和修辞术中找到价值判断的证成办法,进而,他提出了以论辩术为评价核心的新修辞学。

1950年,美国哲学家比尔兹利出版了《实践逻辑》,试图把逻辑学研究从数学那里重新引向实践,进而开启逻辑学的实践转向,但其工作并没有受到当时逻辑家们的重视。

1958年,英国哲学家图尔敏在《论证的运用》一书中提出,那些研究实践推理的逻辑学家们应当将其关注点从数学领域转向法学领域,但这一看法却被当时的主流哲学家们视为大逆不道。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非形式逻辑、论证理论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兴起,逻辑学的实践转向才基本实现,并且至今都仍在继续之中。

实际上,这个转向并不只是与非形式逻辑学家相关,形式逻辑学家所发展的模态逻辑本身也是实践转向的一种表现。

随着认知逻辑、语言逻辑、人工智能逻辑等分支学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形式逻辑也实现了其实践转向。

然而,与前两次转向不同,逻辑学的实践转向并非真正转向,而是实践回归。

如前所述,古希腊逻辑的实践取向非常明显,而且中国古代逻辑和古印度佛教逻辑也历来都彰显着其实践取向。

可以说,从古希腊的论辩逻辑到形式逻辑的演进,是一个抛弃语用要素而追求普适性论证评价的发展历程,而从形式逻辑到非形式逻辑的演进,则是在追求普适性论证评价的目标下,重新接纳和重视语用评价要素的发展过程,即是逻辑学自身的实践回归。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