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历史演变
逻辑的历史发展
![逻辑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fb2c3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a.png)
逻辑的历史发展逻辑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旨在研究有效的推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逻辑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现代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逻辑的历史发展,从古代到现代,展示逻辑学在不同时期的重要里程碑和思想家的贡献。
古代逻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
最早的逻辑学家被称为“智者”,他们试图通过思考和推理来理解世界的运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被称为“亚里士多德逻辑”,它主要关注命题的推理和分类。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影响了整个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成为欧洲哲学传统的基石。
然而,古代逻辑并不仅仅局限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在古希腊,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对逻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希波克拉底斯提出了“否定”的概念,这是逻辑思维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而斯多亚学派则强调了推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逻辑方法。
这些思想家的贡献为逻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逻辑学在中世纪经历了一段相对停滞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逻辑主要被用于神学和教育领域,而不是独立的学科。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提出了一种新的逻辑体系,被称为“阿奎那逻辑”。
他试图将宗教信仰与逻辑推理相结合,为神学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
阿奎那的逻辑思想对中世纪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启示。
到了近代,逻辑学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17世纪的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为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哲学家笛卡尔和洛克。
笛卡尔提出了“怀疑主义”的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怀疑一切才能找到真理。
而洛克则强调了经验和感觉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才能获得知识。
这些思想家的观点推动了逻辑学的发展,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逻辑学进一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逻辑学家们开始研究形式逻辑和符号逻辑,试图通过符号和公式来表示和分析推理过程。
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及其与西方的差异
![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及其与西方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f741e27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f.png)
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及其与西方的差异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原则以及有效的思维方法。
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与西方逻辑学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历史、教育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及其与西方的差异。
1.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逻辑学被称为“辩证法”。
古代儒家学派将辩证法视为重要的思维方法,并运用在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
他们强调辩证的思维方式,注重论证和推理技巧,并将之应用于经典著作中。
这种思维方式强调平衡、整体性和儒家价值观念。
然而,在西方,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西方逻辑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形式逻辑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推理规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逻辑学不断发展和演变,并成为现代科学、哲学和法律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教育体系在中国,逻辑学通常被纳入哲学课程或作为孔子学院中智者课程之一。
在国内高校开设逻辑学课程,重点介绍逻辑思维以及基本的论证方法。
与此相比,在西方国家,大多数大学都会设立专门的逻辑学部门或独立的哲学系,包括形式逻辑、符号逻辑和科学哲学等专业。
西方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推理和思维模式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3.研究方法中国与西方在逻辑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韦达定律(拉丁广义项目法则)是最常用的论证规则之一,其应用广泛于政治、经济以及正式辩论等领域。
而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主要采用命题推理、谓词逻辑以及模态逻辑等方法,注重系统性和精确性。
此外,在实践应用上,中国人更注重情感和实际问题,在论证过程中常常通过举例来说明观点。
而西方则更强调理性和精确性,在形式上更倾向于使用真值表或构建概念模型来进行推理。
总结起来,中国逻辑学与西方在历史背景、教育体系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注重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方式,并将之融入教育体系;而西方则更加系统地研究形式化的推理规则,并将其应用于不同领域。
探索逻辑学的起源与发展
![探索逻辑学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bd615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e.png)
探索逻辑学的起源与发展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律的学科,通过分析和推理来探索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探索逻辑学的起源与发展,从古代到现代逻辑学的演进过程进行讨论。
一、古代逻辑学的起源古代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特别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是古代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在其著作《辩论术》和《篇章》中系统地提出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亚里士多德主张逻辑学要从事实出发,以理性思维和推理为基础,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解决问题。
二、中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中世纪的逻辑学主要是在基督教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发展的,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纳斯。
阿奎纳斯借鉴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将其与基督教信仰相结合,提出了名为“神学哲学”的体系。
他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和证明宗教信仰的合理性,奠定了中世纪逻辑学的基础。
三、近代逻辑学的崛起现代逻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由数学家和哲学家高斯尔和康德所做出的。
高斯尔通过对数学推理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数学逻辑”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哲学和科学领域。
康德则将逻辑与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哲学问题相结合,开创了现代逻辑学的新局面。
四、符号逻辑的兴起20世纪初,波兰逻辑学家华纳和罗素以及奥地利逻辑学家维特根斯坦等人开创了符号逻辑学派。
他们以形式化的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和分析逻辑学问题,并借助数学工具进行推理。
符号逻辑的出现使得逻辑学更加精确和严谨,促进了逻辑学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发展。
五、现代逻辑学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现代逻辑学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和应用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外,现代逻辑学还涉及数理逻辑、模态逻辑、计算机逻辑、语言逻辑等多个分支领域。
逻辑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
总结起来,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对逻辑学进行了系统总结。
第一章第四节 逻辑学的发展和现状
![第一章第四节 逻辑学的发展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209b207cfc789eb172dc833.png)
第1节逻辑学的发展和现状1、逻辑学的发展在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处于低下的水平,自然科学中所应用的方法主要是简单的观察方法。
到了17世纪,在科学实验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成就基础上,“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创立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归纳法理论,是归纳逻辑的奠基人。
培根在他的逻辑著作《新工具论》一书中,提倡观察实验,提出了三表法和建立归纳方法的系统设想。
培根是经验者,因此特别重视收集由感官获得的各种经验材料。
为收集纷纭复杂的经验材料,培根制定了三种“事例表”这就是:存在表、缺乏表、比较表。
这三表同我们现在所讲的“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大体相同。
培根认为,运用这三个表,经过一步一步排除,便可以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
培根的归纳法主要是引导人们如何逐步地由单个事实上升到一般的原理,其特殊任务是解决“解释自然”的问题。
培根注意和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分析、比较事物的简单属性来达到指示这些属性的“形成”这样一个根本方法问题。
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继续发展了培根的归纳学说,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归纳的五种逻辑方法,即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充实了归纳逻辑的内容。
练一练请上网查询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格言的思想背景和准确含义。
在逻辑科学的发展进程中,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了建立数理逻辑的设想,即用数学法来处理演绎逻辑,以图建立一个逻辑演算的光辉思想。
一百多年后,英国数学家布尔把莱布尼兹的思想变成现实,他所建立的“逻辑代数”成为数理逻辑的早期形式。
随后,弗雷格和罗素等人通过自己的研究,使数理逻辑进一步系统和完善起来。
他们研究了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
20世纪30年代以来,数理逻辑又得到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如递归论、模型论、公理集合论和证明论等;与此同时,数理逻辑在开关线路、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逻辑学发展史
![逻辑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bee132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4.png)
逻辑学发展史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律的学科,在古希腊时期就有雏形。
以下是逻辑学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1. 古希腊逻辑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在公元前4世纪撰写了《逻辑学篇》。
他主张通过逻辑分析和判断,可以揭示真理。
2. 中世纪逻辑学:在中世纪,逻辑学成为学院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哲学家彼得·阿伯拉尔和威廉·奥卡姆是这一时期的主要
逻辑学家,他们进一步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
3. 英国经验主义逻辑学:17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洛克和休谟对逻辑学进行了重要的思考和发展。
他们认为知识来自于经验,逻辑推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
4. 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20世纪的逻辑学有了重大突破,
哥德尔提出了不完全性定理,证明了数学系统内存在无法证明的命题。
这一发现使得逻辑学家意识到逻辑并非完全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5. 数理逻辑和模型论的兴起:20世纪后期,数理逻辑和模型
论成为逻辑学的重要分支。
数理逻辑使用符号和形式化语言来研究逻辑规律,而模型论则研究逻辑推理的语义和语境。
综上所述,逻辑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经验主义、
数理逻辑等多个阶段,不断推动着人类对推理和思维的认识和发展。
现代逻辑学发展史
![现代逻辑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83686e8eff9aef8941e06ea.png)
从莱布尼茨到
哥德尔
研究生课程
2021年7月31日星期六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 古老
形式逻辑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
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代中国、
古印度和古希腊就产生了各具特色的
逻辑学说。中国的名辩、印度的因明
和西方的逻辑。
Page
2
• Aristotle——逻辑学
• Leibnitz——数理逻辑
智能行为对于知识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对于知识的利用,即利用已
经具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猜测、判断、预测等等。人类利用知识
可以预测未来,由已知的情况推测未知的情况、由发生的事件预
测还未发生的事件等等。
Page
31
关于知识的表示与推理
• 但是,当人们希望计算机具有智能行为时,除了告诉计算
机如何像人一样地利用知识以外(对于知识进行推理),
所的办公室,就是为了能与哥德尔一起在上下班的路上散
步交谈。物理学家戴森(Freeman Dyson)也说,哥德尔是
同事中间惟一能够与爱因斯坦平等交谈的人。
Page
19
• 比较一下爱因斯坦和哥德尔,会发现他们存在许多的相同
点。都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出最重要的成果,1905年,
爱因斯坦26岁,这一年是他的奇迹年。1930年,哥德尔
• Gottlob Frege (1848-1925)——一阶谓词演算系统,《符
号论》
• 20世纪30年代,数理逻辑广泛发展
Page
3
• 逻辑是探索、阐述和确立有效推理原则的学科,最早由古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创建的。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关于推理、
证明等问题的学科就叫做数理逻辑。也叫做符号逻辑。
逻辑学的起源以及它在中西方的发展线索
![逻辑学的起源以及它在中西方的发展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a882c7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2.png)
逻辑学的起源以及它在中西方的发展线索逻辑学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关注于理性思维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它研究了推理、推断和论证的准则,以及思维过程中的错误和谬误。
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并经历了中西方的不同发展线索。
本文将探讨逻辑学的起源和它在中西方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逻辑学的起源古代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创造了形式逻辑学的基本框架,建立了命题逻辑和演绎推理的理论体系。
他的逻辑理论主要涉及三种推论形式:直言、交验和否定。
这一逻辑体系被后来的哲学家奉为圭臬,并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
二、中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中世纪逻辑学主要是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这一时期,逻辑学与神学融合,成为一门涉及信仰和宗教观念的学科。
以圣托马斯·阿奎纳为代表的哲学家提出了逻辑学与神学统一的观点,认为逻辑作为一种思考工具,有助于人们对上帝存在的思考和证明。
因此,中世纪逻辑学对于宗教和信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现代逻辑学的变革现代逻辑学在17世纪和18世纪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和革新。
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们开始质疑传统逻辑学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推理规则。
最具代表性的是数理逻辑的兴起,这是一种通过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推理和推论的方法。
哥特洛布·弗雷格和威廉·小莱布尼茨等重要逻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研究推动了逻辑学的发展和现代科学的兴起。
四、中西方逻辑学的对比中西方逻辑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古代的希腊逻辑学注重形式推理和演绎法则,强调真理的确定性。
而中世纪的逻辑学,受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响,更加关注宗教信仰和神学的内容,注重真理的可信度。
而在现代逻辑学中,由于启蒙运动及数理逻辑的兴起,西方逻辑学更加关注形式化和精确推理,强调在符号系统中进行逻辑推理。
然而,中西方逻辑学也存在一些相似的发展线索。
比如,双方都注重于推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致力于发展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辩证推理的能力。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28e4215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a.png)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逻辑学在科学与哲学中的作用纵观古今,逻辑学包含几个分支学科。
比较重要的是形式逻辑、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
本文重点探讨形式逻辑和普通逻辑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一、形式逻辑1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逻辑。
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
后人编辑的《工具》, 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正位篇》和《辨谬篇》, 是他的逻辑学著作的汇编。
它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研究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的三段论理论;第二, 把三段论和归纳应用于辩论的辩证推理理论;第三, 把三段论和归纳应用于科学推理的科学证明论;第四, 语法理论和语义理论;第五, 关于思维形式与存在形式的关系的本体论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1) 三段论理论研究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 具体地说,,研究推理过程中从前提到结论的形式和规律。
现在说的“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 由此得来。
三段论理论实际上就是演绎推理的形式与规律的理论。
卢卡西维茨《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用现代的形式逻辑的方法把它整理成一个严格的公理系统。
(2) 科学证明论作为一门科学的出发点的原始命题必须是真实的、必然的。
原始命题有: 公理—事物的普遍规律, 如矛盾律、排中律;假设一假定基本术语所表示的事物是存在的,如点、线、面;定义—科学中的术语必须有定义, 否则这门科学就是不可理解的。
科学证明从前提到结论必须是合乎逻辑的, 也就是必须使用逻辑推理( 主要是三段论推理) 。
科学证明论实际上就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公理方法。
由于亚里士多德第一个系统地探索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 建立了第一个演绎推理的逻辑系统即三段论理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证明论, 所以他被称为西方逻辑之父。
在他那里, 逻辑被认为是获得知识的工具。
2.欧几里得几何学的逻辑体系。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把前人已有的几何学知识搜集起来, 是用公理方法建立起演绎数学体系的典范: 从少数几个基本假定( 定义、公设、公理) 出发, 通过逻辑推理, 证明一系列定理。
陈述逻辑学的发展
![陈述逻辑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7578f3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d.png)
陈述逻辑学的发展
一、逻辑学的发源地有三个,即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二、近代逻辑学的发展
1.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
培根提出了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
培根的主要著作是《新工具》,在书中他提出了“三表法”和“排除法”。
在培根以后,英国哲学家约翰。
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在他所著的《逻辑体系:
归纳和演绎》(中译本为严复的《穆勒名学》)中,系统阐述了寻找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即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逻辑史上称为“穆勒五法”。
1662年,《波尔。
罗亚尔逻辑》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集演绎、归纳和一般方法为一体的传统逻辑已基本定型。
2.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也研究了逻辑问题。
康德第一次使用了“形式逻辑”这个名称,从此以后,“形式逻辑”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黑格尔在逻辑史上提出了第一个辩证逻辑的体系,虽然他的辩证逻辑体系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但是,其中却包含着不少合理内核和深刻思想。
3.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逻辑学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为丰富和发展普通逻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因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
逻辑演算的思想而被公认为数理逻辑的奠基人。
19世纪英国数学家布尔建立了“逻辑代数”(即布尔代数),把莱布尼兹的思想变为现实。
随后,弗雷格、罗素和怀德海等人建立了数理逻辑的两个基础演算,即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在此基础上,数理逻辑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d833df8762caaedd33d4af.png)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国外已有很多欧洲中世纪大学史和逻辑学史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将两者结合起来实行研究的成果仅仅分散于相关著作中。
不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既无法说明理性主义思想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学问中的核心地位,也无法认清逻辑学在中世纪发展的环境因素和西方近代科学兴起的背景。
一大学产生前夕逻辑学在高级教育中地位的提升教育的基础内容,逻辑学渐受重视。
奥古斯丁有专门的逻辑学著作———《逻辑学原理》流传。
因为马尔蒂亚努斯(MartianusCapella)、波依修斯(Boethius)、卡西奥德鲁斯(Cassiodorus)、伊西多尔(Isidore)等人为挽救文化而做的努力,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一些内容得以流传到中世纪。
但逻辑学在中世纪早期的教育中是不受重视的。
当时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官员和教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语法和修辞。
逻辑学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更很少见到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从加洛林文艺复兴到11、12世纪,一批文化中心的教育活动逐渐超越训练读写的水平,向更高级的学问研究迈进,逻辑学的地位很快凸显出来。
萨莱诺的医学、博洛尼亚的法学、法国北部的神学和逻辑学、以沙特尔和奥尔良为中心的拉丁文学迅速发展,初具高级学问的雏形。
逻辑学使论证合理化、使学科知识系统化的工具性作用显现出来,因而受到重视。
在唯实论和唯名论的辩论中,各方无不诉诸逻辑学的锋芒。
凭借逻辑学,在巴黎声名鹊起的阿伯拉尔(PeterAbelard)与众多权威辩论并取胜,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学生。
如果说他将“是否合理”作为检验各种观点的标准,那么逻辑学便是他追求合理的利器。
他在《是与否》中将对立的神学观点和理由列出,以激发读者的怀疑精神,“虽然在书中他明显倾向于使矛盾的解决符合权威的观点,但这些在正统观点所掩盖下的结论无法掩盖他这种方法的自由性。
这种方法激发了好奇的心灵,支持了逻辑学的统治地位,这样结果也就通过张扬对理性的信心而解放了理性,通过强调论证的过程而挑战了权威,即使他没有直接赞颂理性而蔑视权威”。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449ca3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b.png)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和推理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逻辑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逻辑学的奠基人。
他在《逻辑学》一书中系统地研究了推理和论证的规则,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如命题、推理、范畴等。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成为欧洲中世纪哲学的基础,并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合二为一,形成了所谓的“斯科拉哲学”。
斯科拉哲学在教育和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并对中世纪欧洲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斯科拉哲学的教条主义和缺乏创新性导致了它的衰落,逻辑学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
逻辑学在17世纪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这一时期被称为“近代逻辑学的诞生”。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都对逻辑学进行了重要的贡献。
培根提出了实证主义的思想,主张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真理。
莱布尼茨则发展了二元论和逻辑演算的理论,为后来的数理逻辑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提出了辩证逻辑的概念,将逻辑学与哲学的思辨相结合。
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对后来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20世纪是逻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成为逻辑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数理逻辑通过数学符号和形式化的推理规则来研究逻辑问题,对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形式逻辑则关注自然语言中的推理和论证规则,对语言学和认知科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逻辑学的发展不仅对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逻辑学的方法和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逻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对思维和推理的认识,为我们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工具。
逻辑学的历史和现状
![逻辑学的历史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12714323968011ca3009113.png)
在形式逻辑由古典类型向现代类型发展的同时,另一种类型的逻辑即辨证逻辑也诞生了他的生态系统,这就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思辨逻辑。黑格尔在批判以往逻辑学中形式与内容相割裂之类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并批判地吸取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等人逻辑学说中所包含的有关辨证逻辑的合理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逻辑史上第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辨证逻辑体系。虽然这个体系是建筑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因而从根本上说是不科学的,但是,他毕竟是提出了一个与传统形式逻辑不同的逻辑类型和逻辑形态。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即辨证逻辑可以说是辨证逻辑发展史上的古典形态。
17世纪开始,由于实验自然科学的兴起,归纳方法的研究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著《新工具》一书,系统论述了以“三表法”和“排斥法”为核心的归纳方法,奠定了古典归纳逻辑的基础。此后,赫舍尔、惠威尔等人,继续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思想。穆勒著《逻辑体系》一书,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归纳五法,成为古典的或传统的归纳逻辑的集大成者。
古代印度的逻辑学说起源于印度公元1世纪左右盛行的辩论术,以婆罗门较的正理论和佛教的因明为代表。因明最初在正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后经著名学者陈那和他的弟子改造,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由陈那改造的因明被成为新因明,陈那之前的因明则称为古因明,后来,正理论又吸收了新因明的成果,也获得了发展。
逻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称为一个庞大的科学领域。它主要包括传统逻辑、数理逻辑、现代归纳逻辑、辨证逻辑、自然语言逻辑、科学逻辑、非形式逻辑等。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古希腊逻辑学的创始人,他在其由后人整理并取名为《工具论》的著作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传统形式逻辑,提出了有关范畴、命题、三段证明和谬误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思想。他所创立的逻辑学,逻辑史上称之为古典的或传统的形式逻辑(“形式逻辑”这一称呼是17世纪康德提出的)或古典的演绎逻辑。这一逻辑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建立的对范畴的研究基础之上,即它主要涉及范畴、又范畴组成的命题、由命题组成的三段论和论证等。这是古代逻辑中较为完整地建立起来的一个三段论系统,它构成了逻辑的一个初等的、但是重要的部分。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a78e7c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e.png)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在西方思想史中,逻辑学的发展有三大时期,当然这三个时期也并非持续连贯,期间包夹了一些荒芜时期。
整体来说,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古希腊,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就是他发展了“三段论”。
第二个时期是从12世纪到14世纪,这一时期的繁荣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比如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随着19世纪抽象代数的发展,促生了逻辑学的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由弗雷格和罗素提出了非常新颖的逻辑学观点,第三个时期或许是三个发展阶段中最伟大的一个。
1、第一个时期:拉里士多德、迈加拉与斯多葛学派这一时期中首先同时出现了两个学派,第一个是由亚里士多德(通常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创始人)在雅典建立的“学园派”;另一个则是在雅典以西50公里的迈加拉,对于这一学派,我们所知甚少,但随后兴起的另一个学派斯多葛学派据了解深受迈加拉逻辑学的影响。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否定、合取、析取和条件句的特性。
另外要说明一点,在西方出现这些逻辑学流派的同时,印度出现了主要由佛教逻辑学家提出的许多理论,但这些理论在当时还没有达到西方逻辑学的缜密程度。
2、第二个时期:邓斯.司各特和奥康的威廉、孤单的莱布尼茨邓斯.司各特毕业于牛津大学,奥康的威廉先在牛津大学学习后到巴黎求学,恰恰由于这两位重要人物的求学经历,第二个时期便在牛津和巴黎大学繁荣了起来,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的逻辑学思想,使之趋于系统化。
然而在这之后,逻辑学在19世纪下半叶之前都停滞不前,期间唯一闪耀的逻辑学家,就是莱布尼茨了。
莱布尼茨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预见了当代逻辑的某些发展,但是他那个时期的数学相对滞后,他的思想始终无法受到欢迎。
3、第三个时期:弗雷格、罗素、现代逻辑学弗雷格和罗素提出了非常新颖的逻辑学观点,如用真值函数来理解否定、合取和析取以及把摹状词作为重要的逻辑范畴孤立的考察分析,在这些观点之上发展的逻辑学理论通常被称作现代逻辑学。
东西方逻辑学发展轨迹与成果比较【逻辑学论文】
![东西方逻辑学发展轨迹与成果比较【逻辑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ca1bed0b4e767f5bcfce87.png)
东西方逻辑学发展轨迹与成果比较【逻辑学论文】东西方逻辑学发展轨迹与成果比较距今2000到2500年前,东西方文化思想同时出现了一次大繁荣,并深刻的影响了各自随后的发展历程。
今天,就逻辑学历史而言,古希腊被视为其发源地和圣地,而古中国是否曾有过逻辑学尚在争论中。
本文将以古希腊逻辑思想的背景、起源、发展为主线,在总结其逻辑学成就的基础上,与中国古代的逻辑研究进行对比,力求找出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差异,并获得启发。
一、东西方逻辑学产生的背景逻辑学作为一门关注语形和语义的思维科学,其直接的来源是论辩。
语言表达思维,思维规律包含逻辑。
故此对语言的丰富运用首先产生了逻辑研究的需要,这一点,古希腊与古中国是一致的。
古希腊时期,出于民主城邦制的需要,雄辩之风在各个城邦盛行,对民主的关注,世界观的见解,天文地理的研究,都可能成为论辩的焦点,相应的,人们自然注重论辩中的一些规律,即一些思维方式正确与否的判定法则(今天我们称其为有效性)。
公元前390年,苏格拉底在雅典开设了第一所修辞学校,并明确提出了人的语言和思维相关联的观点。
这个伟大的观点虽不甚具体,却正确揭示了逻辑学的产生离不开对语言的应用这一真理。
其后传弟子柏拉图丰富了他的思想,而到亚里士多德时,逻辑学正式诞生。
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同样处于各个思想激烈交锋的时期,不同流派在百家争鸣中为取得一席之地,需要一番唇枪舌剑,而辩论的繁荣同样为中国逻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由孔子最先提出儒家的“正名”思想,诸子百家围绕名与实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论战,道家的“无名”,墨家的“取实予名”,名家的“反正名”等,诸多论题将研究思路一步步带到抽象化的程度,从而形成了中国早期的逻辑学――名辩学。
另外,逻辑学产生和发展中,往往以哲学为天然的载体。
因为同样是思维科学,哲学命题的研究需要逻辑工具来提供必要的证明和方法。
古希腊有众多的哲学流派,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等,从各自的角度对世界的本源和存在方式等进行解释。
逻辑学
![逻辑学](https://img.taocdn.com/s3/m/0efea935bcd126fff7050b8d.png)
1. 所有S都是P
2. 所有S都不是P
3. 有些S是P
4. 有些S不是P
5. a(或某个S)是P
6. a(或某个S)不是P
这种形式的命题叫「直言命题」,由于断定某种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因此又称为「性质命题」。
以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结论的推理叫「直言命题推理」。
2.秃头。头上掉一根头发算不算秃头?不算!再掉一根呢?也不算!再掉一根呢?还不算!。再掉一根呢?……最后掉的一根头发造成了秃头。
3.谷堆。一粒谷算不算谷堆?不算!再加一粒呢?还不算。再加一粒呢?……最后加的一粒谷造成了谷堆。
4.幕后的人。你认识那个幕后的人吗?不认识。那个人是你的父亲,所以,你不认识你的父亲。
2. 谓词符号包括大写字母F、G、R、S等,经过解释之后,可以表示论域中个体的性质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一个谓词符号后面跟有写一对括号内的适当数目的个体词,形成最基本的公式,叫做「原子公式」。
3.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它们可以加在如上所述的原子公式前面。
把一个简单命题分析为个体词、谓词、量词和联结词等成分,研究如此分析后的命题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所得到的逻辑理论叫「谓词逻辑」,或称为「量化逻辑」。
五个连结词的符号表示——
p∧q;p∨q;p→q;p?q;?p
以复合命题为对像,研究它们各自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所得到的逻辑结论叫「命题逻辑」。
由于联结词决定着相应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因此以复合命题为对象的命题逻辑,实际上是「联结词的逻辑」。
二、直言命题和词项逻辑
将一个简单命题作主谓式分析,把它拆成不同的构成要素: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
西方逻辑学发展史
![西方逻辑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e21659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5.png)
西方逻辑学发展史一、古希腊的逻辑学西方逻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特别是在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时代。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逻辑学》是对逻辑学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范畴论、判断论和推理论。
范畴论研究事物的分类和归类规则,判断论研究命题的真假和关系,推理论研究推理的规则和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基石。
二、中世纪的逻辑学中世纪的逻辑学主要是在基督教教育体系下发展起来的。
在这个时期,逻辑学被视为一种辅助神学的工具,用来证明信仰的合理性。
逻辑学家们主要以评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为主,对逻辑学进行解释和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逻辑学家是托马斯·阿奎那斯。
他在13世纪提出了“正式和实质”两种推理形式的区分,认为正式推理是指严格的逻辑推理,而实质推理是指从事实和经验中得出的推理。
这种区分对后来的逻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逻辑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逻辑学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的理性和思维能力,逻辑学的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
文艺复兴时期的逻辑学家们开始反思中世纪逻辑学的局限性,并试图寻找新的逻辑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逻辑学家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他在《谈谈方法》一书中提出了怀疑主义的思想,认为人应该从怀疑一切开始,通过思考和推理来建立真理。
这种思想对后来的现代逻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现代逻辑学的诞生现代逻辑学的诞生主要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逻辑学开始独立于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逻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研究形式逻辑和符号逻辑,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逻辑学家是哥德尔、罗素和维特根斯坦。
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揭示了数理逻辑的局限性,罗素的类型理论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现代逻辑学的发展使得逻辑学成为了一门严密的科学,广泛应用于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简述逻辑学发展史
![简述逻辑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5769a2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e.png)
简述逻辑学发展史
逻辑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最早的逻辑学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形式逻辑,并提出了诸多逻辑原理和概念,如分类学、命题逻辑和演绎推理等。
在公元1至18世纪的中世纪时期,逻辑学受到了宗教和神学的影响。
逻辑学逐渐转向了对于神圣真理的探求,例如论证上帝的存在等问题。
逻辑学被称为“苏格拉底学派”。
19世纪时,逻辑学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和德国哲学家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尔都做出了对逻辑学的重要贡献。
密尔发展了归纳逻辑和利益逻辑等概念,黑尔则提出了逻辑的范畴论和辩证逻辑的概念。
20世纪是逻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数学逻辑学家如戴维·希尔伯特、吴尔夫冈·泡利、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黑德以及诗人-数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等人开创了数理逻辑学。
他们通过符号逻辑的运用,使得逻辑学和数学紧密结合,为逻辑学的形式化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逻辑学派别和学派,如直觉主义逻辑、现象逻辑、模态逻辑和计算逻辑等。
这些学派在近现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逻辑学的理论和方法。
总的来说,逻辑学发展经历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演变过程,逐
渐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使得逻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在数学、哲学和计算机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逻辑的历史书籍
![逻辑的历史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e3da7c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1.png)
逻辑的历史书籍引言:逻辑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是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则的科学。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而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探讨逻辑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书籍对逻辑学的贡献。
第一章:亚里士多德与《逻辑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逻辑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逻辑学》被誉为逻辑学的第一部教科书。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判断和推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三大篇章:范畴学、判断学和推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中世纪欧洲哲学的主要基石。
第二章:布尔与《布尔代数研究》19世纪的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是现代逻辑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布尔代数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逻辑的数学符号系统,称为布尔代数。
这个系统将逻辑运算与代数运算相结合,为逻辑学的形式化奠定了基础。
布尔代数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
第三章:弗雷格与《论数学基础》20世纪初,德国逻辑学家戈特洛布·弗雷格发表了《论数学基础》一书,该书对逻辑学和数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弗雷格提出了形式系统的概念,并试图通过逻辑公理化建立数学的基础。
他的工作为后来的数理逻辑奠定了基础,并对数学基础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章:哥德尔与《不完全性定理》奥地利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在1931年发表了著名的《不完全性定理》,该定理对形式系统的完备性提出了严格的限制。
哥德尔证明了任何包含基本算术的形式系统都存在无法被证明或否定的命题,从而揭示了形式系统的局限性。
这一成果对逻辑学和数学基础研究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
第五章:图灵与《计算机科学导论》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著作《计算机科学导论》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图灵机、可计算性理论等。
图灵机的提出对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陆地区逻辑学的倾向及由此产生的误区和历史渊源
![大陆地区逻辑学的倾向及由此产生的误区和历史渊源](https://img.taocdn.com/s3/m/4fa56ed9c5da50e2534d7fbf.png)
大陆地区逻辑学的倾向及由此产生的误区和历史渊源摘要:逻辑学作为一门研究思维活动的科学,和各学科的交叉复合越来越深刻,而目前大陆地区出版的逻辑学书籍,基本停留于古典逻辑学层面,和现代逻辑学的发展所展现的理念相距较大。
本文从历史层面、教育环节及科研研发上阐述了问题及需要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逻辑学人工智能教育一、逻辑学的发展历史逻辑学的鼻祖在西方历史中指出是亚里士多德,出自古希腊,但希腊历史基本上是西方人杜撰的历史,所以逻辑学的历史研究是存在问题的,很有可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会的产物。
所以西方的逻辑学的历史应该往后推延,把中国的墨家和印度的因明学强行和逻辑学关联,是不客观和不切实的联系,每一门学科和某些学说都有和其它某些学科和学说的相似性,强行把某一家学说或学科与另外一些学说或学科进行关联是对历史和学术的一种不严谨、不负责的做法。
所以对历史上产生过的学说、学术、思想和见解后世之人不能任意下结论,而应该考虑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一味依据西方世界目前的标准是有失偏颇的。
现代逻辑理论就其自身而言,其发展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来源于数学中的公理化运用,以及对日常思维的命题形式和推理规则进行精确化、严格化研究的推动。
克服传统形式逻辑的缺陷是现代数理逻辑兴起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来源于对数学基础与逻辑悖论的研究,这是现代逻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
数理逻辑的创立,奠定了现代逻辑学的基础,为新的逻辑分支学科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析哲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以及现代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为现代逻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那么,21世纪逻辑学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呢?逻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预示着逻辑学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从已有的成果来看,现代逻辑学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多元化。
逻辑学是一门多类型、多分支的学科,在现代逻辑学发展过程中,多元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0世纪80年代,逻辑学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了基础性地位;从此以后,现代逻辑学与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不断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推动了经典逻辑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促进了哲学逻辑、自然语言逻辑、人工智能逻辑、现代归纳逻辑等新兴逻辑分支学科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在科学与哲学中的作用
纵观古今,逻辑学包含几个分支学科。
比较重要的是形式逻辑、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
本文重点探讨形式逻辑和普通逻辑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一、形式逻辑
1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逻辑。
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
后人编辑的《工具》, 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正位篇》和《辨谬篇》, 是他的逻辑学著作的汇编。
它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研究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的三段论理论;
第二, 把三段论和归纳应用于辩论的辩证
推理理论;第三, 把三段论和归纳应用于科学推理的科学证明论;第四, 语法理论和语义理论;第五, 关于思维形式与存在形式的关系的本体论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1) 三段论理论
研究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 具体地说,,研究推理过程中从前提到结论的形式和规律。
现在说的“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 由此得来。
三段论理论实际上就是演绎推理的形式与规律的理论。
卢卡西维茨《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用现代的形式逻辑的方法把它整理成一个严格
的公理系统。
(2) 科学证明论
作为一门科学的出发点的原始命题必
须是真实的、必然的。
原始命题有: 公理—事物的普遍规律, 如矛盾律、排中律;假设一假定基本术语所表示的事物是存在的,如点、线、面;定义—科学中的术语必须有定义, 否则这门科学就是不可理解的。
科学证明从前提到结论必须是合乎逻辑的, 也
就是必须使用逻辑推理( 主要是三段论推理) 。
科学证明论实际上就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公理方法。
由于亚里士多德第一个系统地探索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 建立了第一个演绎推理的逻辑系统即三段论理论, 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证明论, 所以他被称
为西方逻辑之父。
在他那里, 逻辑被认为是获得知识的工具。
2.欧几里得几何学的逻辑体系。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把前人已有的几何学知识搜集起来, 是用公理方法建
立起演绎数学体系的典范: 从少数几个基
本假定( 定义、公设、公理) 出发, 通过逻辑推理, 证明一系列定理。
因而它实际上就是几何学的逻辑体系。
这个体系如下:
( l) 五条公理或基本概念, 如等量加等量总量仍相等、整体大于部分。
( 2) 五条公设, 如两点之间可作一直线、所有直角彼此相等。
以基本概念与公设为大前提, 用三段
论证明几何学的467 条定理。
欧几里得几何学用公理化方法建立演
绎逻辑体系的道路, 不仅影响了西方数学
发展的进程、数学理论的性质、数学证明的特点, 而且影响了后来西方科学发展的进程。
它的公理方法和逻辑体系具有数学方法论意义。
在西方,《几何原本》的发行量几乎与《圣经》一样多, 在两千年中一直被用作教科书, 被认为是学习几何知识和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的典范教材。
在我国, 最早在1607年由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 定名为《几何原本》, 他们只译了前6 卷(内容是初等几何),,1857 年伟烈亚力和李善兰才将后9 卷(内容是数论和立体几何)译出。
3 爱因斯坦的评论
爱因斯坦认为: 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
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 即: 希腊哲学家发
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
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他称赞《几何原本》是西方科学摇篮中的奇迹, 因为它是第一
个典型的演绎逻辑体系, “这个逻辑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推进, 以致它的每一个
命题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 如果它不能激
起你的热情, 那末你就不是一个天生的科
学家。
”在这一段近2 0 0 0 年的历史时期内, 主要是形式逻辑与数学相结合, 对数
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科学的逻辑
科学的逻辑的确立及其对西方科学与
哲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牛顿(1 6 4 2 ~ 1 7 2 7) 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 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 不仅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而且也对逻辑学的发展带来重大
的影响: 一方面产生了近代科学的逻辑;另一方面为辩证逻辑的诞生提供了科学的准备。
(1) 在哲学认识论上, 在牛顿之前, 早就
提出了两种认识方法:
①培根( 15 6 1~ 16 26) 的归纳法。
培根从经验主义认识论出发, 在《新工具》中( 1620) 认为, 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 他不能离开自然, 必须向自然学习, 否则就没有知识, 就没有力量。
因此, 人必须面对自然, 直接对自然进行观察和实验。
根据这个观点, 他提出了用理性方法去整
理感性材料的方法—归纳法, 即“三表法” ( 本质为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 , 即通过分析、比较、排除, 把非本质的东西加以淘汰, 最后获得本质的认识。
所以,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同时他强调, 必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培根的归纳法,为近代实验自然科学开辟了道路,是实验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②笛卡尔的演绎法
笛卡尔从唯理主义认识论出发, 认为, 理性有两种: 一种是直观,是理性对真的原理和事实的直接认识; 一种是演绎,是从直观的事实或基本原理出发, 通过逻辑推理
得出必然的结论。
在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上, 他虽然重视科学实验, 但夸大感觉的
相对性、变动性, 认为普遍必然的知识是理性的产物。
因而, 在《方法谈》中, 他提出了四条逻辑规则: 第一条通过怀疑获得真理;第二条通过分析寻找简单自明的原理;第三条按照从简单上升到复杂的程序进行
演绎;第四条全面列举和普遍复查。
从上述可见, 笛卡尔的演绎法实际上是以数学为基础, 以演绎法为核心的。
这个方法对近代实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
(2) 在科学认识方法上, 伽利略的实验方
法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开辟
了实验自然科学发展的道路, 是科学史上
第一个提供了科学实验方法的典型。
在理论上, 把一重球从塔顶自由落下, 计算( V一V0)/t=g( 常数) , 问题便解决了。
但是事情并不如此简单。
第一, 落体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某一点上的瞬时速度
如何测定? 第二, 经过一定距离的时间如
何测定? 要知道, 17 世纪还没有准确的计时表, 要直接做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应用逻辑推理设计了一个实验: 一个铜球沿
光滑的木板斜面滚下。
第一, 铜球的下滚同样遵守自由落体定律;第二, 铜球下滚的速度大大降低了;第三, 用水流的重量来衡量时间。
然后按不同的距离,重复做多次实验。
这个实验只能测量距离和时间间隔, 不能
测量瞬时速度。
在这个科学实验中, 他把实验归纳、数学演绎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终
于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S =( 1/ 2 )gt2。
这个科学实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意义是: 它告诉我们, 纯粹的数学演绎与逻辑推理
并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必须直接面对自然界, 从对自然过程进行实验
归纳中才能得到。
因此, 伽利略的《关于有关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数学证
明和谈话) (1 6 3 8 )在学史上成为一部不朽的名著。
三、结束语
纵观逻辑学、科学与哲学发展的历史, 人们看到, 西方的科学发展和逻辑学发展
是分不开的; 西方的哲学发展和逻辑学发展也是分不开的; 现代提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丝毫不能离开逻辑学这个基础。
所以可以认为, 逻辑学同科学、哲学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是血肉关系。
因而, 要振兴科学,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要开发创造能力, 不重视逻辑学, 不研究逻辑学, 不发展逻辑学, 很难想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