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温度熔化规律:晶体凝固时,放热晶体熔化但温度不变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出热量非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断下降吸放热:熔化吸热摄氏温度:单位:℃用途温度计制作原理:热胀冷缩使用方法种类规律:晶体凝固时,晶体凝固放热但温度不变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出热量非晶体凝固:放热,温度不断下降吸放热:凝固放热凝固液化升华和凝华汽化蒸发发声条件:任何温度影响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沸腾:发生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吸放热:液化放热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第四章光现象光现象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按产生原因分为天然光源人造光源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常见的现象光速反射规律基本概念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用反射现象基本概念折射规律折射光线折射角规律:光路是可逆的色散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光学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基本规律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会聚于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成像规律物距:u>2f像距:f<u<2f成缩小的倒立的实像物距:f<u<2f 像距:u>2f 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物距:u<f像距:u>2f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定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光学性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应用照相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日常生活投影仪: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原理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眼睛组合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矫正远视眼的矫正科技望远镜显微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m单位:千克(kg)吨(t)克(g)毫克(mg)工具天平:结构调节与使用方法测量其他工具:台秤,杆秤等对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密度多彩的物质世界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符号:ρ单位:千克每立方米(3m kg)克每立方厘米(3cm g)公式:Vm =ρ规则固体:天平,刻度尺(或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液体特殊测量:只用天平求m应用求V 求ρ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温度质量第七章力力力力的含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弹力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思维导图!全面系统,考前必看!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思维导图!全面系统,考前必看!我是一只初中物理老师。
每天会发一篇:(1)我2009年12月至今的教学经验,所写的考试提分方法;(2)优秀家长将落后孩子培养进步的真实经历,经验总结;(3)学霸孩子自己的学习心得。
我是柴森,我在西城,我爱大北京!柴森:此文来自网络,非原创。
思维导图,知识点一目了然。
建议使用iPad观看,或查看原图在手机上放大阅读。
初中阶段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分成五个部分:声、光、电、力、热。
声学部分:1章1、声现象光学部分:2章1、光现象2、透镜及其应用电学部分:7章1、电流和电路2、电压和电阻3、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说明:所谓纯电阻电路就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电路。
比如电阻、电灯。
而非纯电阻电路还会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比如电风扇、电动机会把电能转化成大部分的机械能和一小部分的内能(电器发热)此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就不适用欧姆定律。
4、电能与电功率5、电热与安全用电6、电与磁的关系7、信息的传递力学部分:7章1、质量和密度2、运动和力的关系说明:物理学中所谓运动状态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包含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
只要有一个改变了,就算运动状态改变。
比如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时刻改变)的物体,即他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因此可以判断它受到的力肯定不是平衡力。
3、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4、简单机械:杠杆和滑轮说明:平衡的杠杆既满足合力为0,也满足杠杆平衡条件。
5、压强6、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流体对物体的各个方向压力的合力7、功功率机械能热学部分:3章1、物态变化2、热和能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tips:1、各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即将考试的内容查看哦。
比如中考复习的同学可以参考最新的中考说明把相关知识点结合此思维导图看。
2、看的过程中要尝试回忆公式和定律,如果想不起来,就要查看书和笔记,争取记住。
3、祝大家中考、期末取得好成绩!—————————————————我是一个网课小老师,我相信:只要懂题型方法,每个孩子都能大幅提高。
2020版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
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温度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注意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液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液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原理
用途摄氏度,用℃表示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等份就是1℃常用单位
含义
温度计
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液化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
熔化
温度
凝华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
使用
升华
液化
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以及液面上空
气的流动速度有关沸腾时在液态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
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汽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凝
固过程中,温度升高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单元评价量规
20
实验器材操作规范准确熟练,实验现象明显,数据记录准确,实验后整理器材。
能在同伴、教师提示和帮助下注意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数据记录准确,操作不熟,实验后没有整理器材的意识。
即使在同伴、教师提示和帮助下也难以完成实验,记录数据不准确,操作不熟,实验器材随手乱放,没有整理器材的意识。
分析论证
20
《物态变化》主单元学习评价
作者姓名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
《物态变化》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
《物态变化》评价要素3——探究熔化和凝固实验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标准分级描述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好(1—0.8)
合格(0.8—0.6)
需改进(0.6—0)
提出猜想
10
能够提出猜想,并指出猜想依据的经验或事实,说明猜想的思路。
报告论述清楚,有条理,证据充分,内容丰富完整,形式规范,语言流畅。
报告论述清楚,有条理,证据充分,形式规范,语言流畅。
评语和总分
10
在同伴、教师提示和帮助下,能够画出图像,得出结论,但难以认识和接受分析的思路、过程和结论。
组内:探究活动主要由一两位同学完成,其他同学很少参与,同伴之间很少形成沟通。
全班:很少在全班进行展示,发表观点,多数学生不参与。
组内:探究活动完全由一两位同学完成,其他同学不参与,同伴之间没有形成沟通。
全班:从不在全班进行展示,发表观点。
能够熟练根据记录数据画出图像,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思路清晰,分析过程和结论表述全面、准确。
能够在同伴、教师提示和帮助下,画出图像,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能够认识和接受分析的思路、分析过程和结论,但难以独立完成。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单元评价量规1
参与程度
10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积极与小组动,积极与小组内同学合作,参与讨论。
参与探究活动,与小组内同学合作。
合作精神
15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与组员团结协作,配合默契。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帮助他人完成任务。
《物态变化》评价要素3——探究液体沸腾条件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标准分级描述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好(1—0.8)
合格(0.8—0.6)
需改进(0.6—0)
学习态度
10
能熟练地运用互联网搜索液体沸腾相关知识,形成比较丰富的液体沸腾相关知识的资料。
较好地利用互联网,找到一定的与主题有关的有效网站。能形成液体沸腾相关知识的资料。
参与探究活动。活动效率不高,能按时完成任务。
交流评价
15
能积极参加组内及组间的交流活动,善于发言,互相交流,能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分享。
能积极参加组内及组间的交流活动,善于发言,能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分享。
能参加组内及组间的交流活动,
学习成果
15
对所学知识有透彻的理解,能正确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对所学知识有正确的理解,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物态变化》单元学习评价
作者姓名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
物态变化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说明:将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粘贴在下面框内;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评价量规(说明:将设计的针对主题单元中某一评价要素的评价量规粘贴在下面)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热和能》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二)——浮力》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一)——压强》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一)——简单机械》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一)——常见的力》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与磁》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功率(二)——电热与安全用电》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功率(一)——电能与电功率》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压和电阻》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声现象》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
物理思维导图一本全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一本全物态变化1国际温标K:开尔文,为0K理:液体的热胀冷缩验室温度计使用体熔化和凝固图像及考点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凝固放热件: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点:凝固过程持续放热,温度不变点:持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物态变化2实验图像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响因素温度空气流速液体表面积液体种类空气湿度实验:控制变量法总结:判断初始物态和末物态,再判断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
机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断物体运动或静止人为选取得标准任意性,排己性一旦选定就假定不动图相遇和追及问题列车时刻表问题口诀(认选放读记)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消除,但可以减小误差减小误差方法使多改殊测量方法化曲为直法累计法滚轮法等识停表开始,停止读数,回零注意:读数=短针读数(minm3,cm3值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表示该种物质的密度。
符号式变换,知2求1意一点可知该物质的密度靠近m 轴密度越大位换算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随形状、温度、物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平构造平的使用选调称读生锈 结果偏小磨损结果偏大物码放反了(左码右物结果偏大(多了两倍的游码)度是物质的特性,一定状态的同种物质,密度与质、体积无关排液法测量固体体积声注意:实验验证设置对比,并应用转换法注意: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也有可能还在传播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是机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都可以做介质。
学会设计实验分别证明声音可以在固液体中传播;无法在真空中传播17m尺实验片划动梳子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源振动不规则发出的声音是影响人们生活的声音都是噪音声源处减少噪声消声器、禁止跳广场舞播过程中减少噪声公路旁植树、挡板人耳处减少噪声超检查声定位声波探伤达声波探测地震等声能传递能量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光镜的区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注意会聚不一定相交三条特殊光线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注意发散作用也可能相交凸透镜成像实验蜡烛烛芯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u>2f,2f>v>f2f>u>f,v>2f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成像成在视网片应用凹透镜发散作用的示意图也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施力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与其恢复的方向相同巧:判断弹力方向,务必要先找到该弹力的施力物体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物体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子被拉长,方向总是沿着绳收缩方向自变量:拉力—通过钩码个数改变因变量:弹簧形变量—拉伸后长度减原长得到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簧测力计三种说法都对实自变量:质量—数个钩码因变量: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自己思考)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第一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机械运动1、运动与静止: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大小;比较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大小。
3、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能发声。
第三章: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第四章:光现象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等。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符号:m。
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2、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快速提高物理成绩的方法是什么第一,课堂紧跟老师,提高分析能力。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都比较简单,难的是在遇到问题时灵活的应用。
同学们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切入点,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此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把学过的物理知识应用起来,解决问题,这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是因为物理知识都是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
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第二,学习物理,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
对比高中,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要记忆的内容比其他科目少很多,不过物理现象和过程却是千变万化的。
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假设法(理解摩擦力),理想化法(光滑面),等效替代法(等效电阻),隔离法与整体法(受力分析),独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