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解读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的意义

解读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也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具。
地图能够将实地地形、人文和自然景观直观地表示出来,并以一定的比例和精度为基础,综合地反映地球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是理解和掌握地球表层空间分布规律的有效方式。
首先,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三维地貌、地理位置与时间的联系。
在地球的表面,存在着不同的地形、环境、文化和资源,地图可以将这些信息直观地呈现出来。
通过认真观察各种地图,学生们不仅可以对各地的地貌、资源、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把自己生活的现实与全球的地图实境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观。
其次,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位置和方位。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地理位置和方位。
通常情况下,学生并不容易准确地刻画出位置、方位等概念。
通过地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各个地理位置和方位,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地球各个方面的认识。
第三,地图是地理观念系统性、层次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知识的体系十分庞大,地图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更加全面地掌握地球各个地域、行业、自然环境、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的深层次连接。
地图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可视化、可呈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地理知识。
第四,地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地图并非只是漂亮的图片,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地图观察、分析地球上不同区域的资源分布、环境特点、交通基础设施等情况,然后根据新的要求或社会问题,展开一系列实证研究,实现理论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地图是非常必要的。
地图可以让学生以视觉的方式来提高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对数据的理解更加直观。
使用地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实用和前瞻性。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是地理学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环境、发展文明和科技的重要思维工具。
地图具有语言简单、形象生动、信息丰富、易于保存和传播等特点,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
本文将从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地图的运用、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地图的展示方式等角度,对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进行浅谈。
一、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地图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以按表现地体现的方式分类(如等高线地图、气候地图、地质地图等)、按表现地理要素的范围大小分类(如大比例尺地图、中等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等)、按表现地理要素的种类分类(如自然地图、人文地图、综合地图等)等等。
总体来说,地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图是一种抽象、符号化的信息表达工具几乎所有地图记录下来的都是现实的模型,但是地图的表现方式和要素的符号化程度因地区、数据来源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要解读地图必须具有一定的常识和背景知识。
2.地图的表达形式多样地图不仅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柱面、圆柱面、球面等形状,因此,地图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多种。
3.地图的范围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某个小区域地球由于不同的比例尺,甚至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等都有所不同,所以要有不同区域规模的地图。
4.地图不是完全客观的地图中某些“符号”,往往体现了制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如编图的方法、要素的标则、符号的颜色、社会意义等等。
二、地图的运用地图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如人口分析、社会经济调查、灾害危险评估等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具有极其重要的运用价值。
1.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地图可以使地理现象更加清晰明了,例如:影响降水量的地形、降水带的季节性变化等等。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地图能够直接呈现地球表面的形态、分布情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如地球的构造、地球上气候的分布、地球资源的分布、地球人口的分布等等。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的价值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的价值地理学是一门探究地球表面地理现象和过程的学科,通过对地球表面的研究来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空间。
而地图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的地理位置、形态和分布规律,让人们对地理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
因此,地图在地理学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地图是地理学教育中使用最多的工具之一,通过地图,学生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大小、形状、方位、纬度、经度等基本概念,并且可以观察地球上不同国家、城市、山脉、河流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联系。
这有助于学生们在视觉上建立起更为具体的地理概念,有利于在学习地理学的基础知识时加深对各种地理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们快速提高识记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对于初中地理学来说,掌握地理信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地图上一些有关地理环境的信息非常详细,涵盖了领土、气候、人口、经济发展、地形等各方面内容。
学生通过地图学习,能够掌握到各种不同地理现象的信息,也能够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形式,分析数据趋势和规律,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3.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的兴趣采用地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的兴趣,可以让他们更易于记忆和理解。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地图上的色彩,对不同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地图上的图例、符号、颜色等这些辅助工具,也能够丰富地理知识,并且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4.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学校在地理学教育中必须重视地图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方面的能力。
通过地图教学,学生们可以认识到地球的形状、大小、位置,也可以通过实践学习,掌握地图示意图、图例、比例尺等一些简单的测量知识。
可以说,地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更好地受益于地理学教育。
总之,地图教学是初中地理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地图是地理学科中形象、直观的材料,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为学生发现问题、探讨交流、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提供了可能。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它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而图形化更是目前地理教材改革的一大特点。
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适当的空间,引导他们在研读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其提取有效地图信息的能力,养成读图析图的习惯。
1. 激发兴趣,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地理兴趣和关注度地图是最丰富、最形象的地理教材和工具,它把球形地表上的众多地理事物和现象用图形、文字、符号、数字和颜色绘在平面上。
它展示了地理知识间的空间分布、联系和规律,通过地图等直观教具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利用,电脑动画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展示平台的使用,使“图”的范围更广,使“图”的直观性、实效性更强,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启发他们去积极思维。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地图图像的强化,也有利于心灵地图的形成。
2. 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和地图素养,从而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技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在训练有关地图的技能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由简到繁,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同时对于一幅复杂的地图,也可分解为几幅简单明了的地图来观察,逐步的有层次的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问题,同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能力。
(1)教师引导,培养用图习惯。
让学生熟悉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是地理教学中运用教学地图的前提。
教师应当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引导学生参与到地图教学中去,尽量提取图中信息并加以综合整理,然后进行分析、归纳出特点、规律及成因。
解读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的意义

解读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的意义1. 引言1.1 地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地理教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地图教学作为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地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知识获取和理解能力。
地图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地理实践技能。
地图教学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培养他们对地理空间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地图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的关系,拓展视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地图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更加积极和主动。
地图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为他们将来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
2. 正文2.1 提高地理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能力提高地理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能力是地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之一。
通过地图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各种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在地图上查找和比较各种地理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地图可以直观展示地球的各种地形、气候、人文特征等情况,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图快速了解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有助于他们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和整合。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比如通过地图上的比例尺和方向标识,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地球的实际大小和方向关系,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中建立准确的认知框架。
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地考察和实验中更好地定位和分析数据,提高他们的地理实验和实践能力。
地图教学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和理解,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地理学习基础。
2.2 增强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地理环境中应用地图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地图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田野实习等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的价值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的价值地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中最基本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图教学的四个方面的价值。
地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学生需要学会从大量的地理信息中筛选、整理和处理。
地图是整合地理信息的有效工具,通过使用地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够从地理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地图上的地形、气候等信息,了解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并从中得出地理规律。
地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以空间关系和地理位置为基础,地图能够直观的展示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空间分布。
通过分析地图,学生可以培养空间思维,学会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看待地理现象,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联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信息,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在不同空间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地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地图是一种视觉化的工具,能够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象化,并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
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可以发现地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并进行分析。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河流分布,可以发现河流的走向和河网的分布规律,并从中分析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地图,进行测量和标注,以加深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使用地图测量两地间的距离,并通过计算求解,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运算能力。
地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地图教学,学生可以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空间思维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地图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地图,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地球与人类、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空间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地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空间系统,而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很难直接感受和把握地球的空间特征。
地图作为地球的平面表现形式,能够将复杂的地球空间转化为简洁的视觉信息,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解读,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对地球空间的感知并培养想象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可以了解各国的地理位置、各地的地貌、气候等信息,从而形成对世界各地特征的概念和认识。
其次,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综合性科学,其中的信息很多且复杂。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传达媒介,可以将大量的地理信息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通过学习地图的阅读和解读,学生可以掌握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标志和比例尺等,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这对于学生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快速获取和理解地理信息十分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地图、卫星地图等新型地图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再次,地图可以促进学生的空间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地理学习者对不同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即空间关系的分析。
地图在这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刻画地球上各种要素分布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通过观察和研究地图,学生可以理解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地势和地貌、气候和植被、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等。
而这种空间关系的分析能力是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是一种用来描绘和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工具。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作为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地球表面的结构、特征、成因等方面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
本篇文章将从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地图以及如何增强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地理技术处理和分析的基础,同时地图也是地理教学中元素之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方便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地图往往是孩子们容易接触到的地理概念,它既是一种直观工具,也是一种知识呈现方式。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适时的引导学生比照地球地图的常见形态如计学图、分形地图等,从而将地壳板块构造、大陆形态、岛链地形等与他们所熟悉的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地图是一种基本的地理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许多独立的、封闭的单元都能通过地图的绘制而相互关联起来,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认知方式,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立体视觉和想象力,更好地加深他们对地理概念、现象的理解。
3. 加深学生对地球表面特征探究的兴趣探究地球的表面特征是地理教育的一大方向。
地图作为一种地理工具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表面,培养学生爱好地理的兴趣。
地图展示了大量地球表面特征的信息,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运用地图进行研究,发现地球的各种地貌和生态景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地球特征进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对地球表面特征的理解和探究兴趣。
二、科学、有效的运用地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地图的科学、有效地教学:1. 简化地图,并使其更加容易理解将地图信息加以分类、分层、排列,使得学生在观看地图时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图是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者理解和研究地球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知识传授的必备资料。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并提高地理素养。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各种地形地貌、气候区划、植被类型、水系分布等自然地理现象,同时还可以看到各种文化地理现象,比如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等。
这些信息在地图上展现的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知识内容。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理学中有很多概念和原理,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气候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等,这些概念和原理都可以通过地图来加深理解。
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从而更容易理解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并提高地理素养。
地图是一种抽象的地理表达形式,通过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地图的分析和比较,学生可以培养对地球空间格局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对地理现象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地理观念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地图进行教学,以达到深化学生对地理学知识理解的目的。
以下列举了一些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2. 对比分析地理数据。
老师可以通过地图对比不同地区的地理数据,比如气候数据、人口数据、经济数据等,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进行地图解读。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地图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其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1. 直观呈现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地图能够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生物分布、人口分布等。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2. 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空间的关系地图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地球上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空间的组织结构,认识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3.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读地图,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从而培养其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分析地图时也会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2. 分析地理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设计相关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上的信息解决地理问题。
通过城市分布图,让学生分析城市布局的规律,从而了解城市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3. 识别地图符号和比例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识别地图上的符号和比例尺,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地图信息和比例关系。
4. 地图制作与读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地图,培养他们的地图制作能力和读图能力,增强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5. 地图应用技能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电子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图工具,培养他们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地理研究和实践的能力。
三、相关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地图的直观呈现和实地考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地理现象。
2.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图,通过电子设备展示地图上的信息,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3.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地图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4.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方法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图法在地里教学中的运用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王琳琳在地理教学方法体系中,地图法居于重要地位,主要是指地理教师运用各种地图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技巧的教学方法。
一、地图法的优势地图法时至今日已作为地理教学的一部分,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
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地理图像。
1、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
地图使人很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
”如三圈环流这部分知识对于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时地图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可生动形象地表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既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学生对三圈环流的理解。
2、有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这种特有的性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讲区域地理时,可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地理事物等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够从地图中提取知识与教材想验证,达到图文转换,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增加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地图法的运用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地图法教学主要指地图挂图和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册两方面。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课件已逐渐代替了地图的挂图使用,更加快捷,清晰。
教师在选材中要紧扣教材,地图数量要适宜。
教学中,要始终注意指导学生读图、用途,使他们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熟悉、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熟悉地图,就是要使学生对海洋、大陆、大洲以及各国、各重要城市、山脉、河流、湖泊等在地图上的分布位置有清晰的概念,使学生在脑海中储存一幅准确地图。
阅读地图,就是要使学生能够通过地图上的各种符号线条、颜色、注记和比例尺等获得各种地理知识,并能明确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联系,从看懂图到分析、运用的程度。
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及运用方法

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及运用方法标签:中学;地理教学;地图;作用;运用教学地图就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地图,可按用途划分类型,它的基本特点就是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来传递地理信息。
教学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载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载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学地图,优化地理课堂。
一、地图的作用1. 直观地显示地理事物形象。
教学地图可以将地理事物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更利于学生接受。
2. 显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进行地理空间分布知识的教学,最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教学地图,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地图本身是平面的,但其颜色、符号和注记却表示着地理事物的立体形象特征,经过形象思维可以从地图的二维平面中想象出地理事物的三维形象。
如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通过国界、山峰符号和国名注记确定珠穆朗玛峰的位置,通过颜色和数字注记可以确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等。
3. 渲染气氛。
如果地理课教室的大屏幕上有与所教内容相关的教学地图,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地理課堂教学特殊的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地图的特点是比例尺大,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它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全面发展。
二、地图的运用1. 在地图教学中教师应转变“重文轻图”的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地图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愿意借助地图工具。
教师要将地图的教学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2. 教学地图不应该太复杂,内容不要太多,应简单明了,主题突出。
因为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让他们在太复杂的地图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干扰因素太多,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观察的主要目标。
同时,过于复杂的地图、过多的读图目标,也增加了读图难度,容易挫伤学生阅读地图的积极性。
3. 注意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
教学地图虽然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媒体,但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设计教学地图,避免为使用地图而使用地图;在使用现成的教学地图,如地图或地理景观图时,一堂课使用的数量要根据教学需要而定;当堂绘制地图、板画时,以简明、清晰能表达教学意图即可,不可因过于讲究绘画技巧而占用时间。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作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地理教学中很好的利用地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认识学生初步利用地图的困难性,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人们一开始是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经历,才慢慢地形成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在这一认知过程中,整体把握事物的特征是其重要方式,若不能整体把握不同事物的不同侧面,就犹如瞎子摸象,产生错误的认识。
而中学生学习地理又都是从整体开始的,学习难度大,地理知识难以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整体印象,不易整体把握。
地图就是表示一个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侧面,把地图上标明的事物在大脑中复活成鲜明的形象较困难,学生不易整体把握。
如喜马拉雅山,学生难以想象它的长,它的高大,生活中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不好直接整体把握。
另外,对于地图的比例尺问题学生也不好把握。
学生对大小较熟悉,对地图却看不习惯。
地图是严格按照一定比例绘制的,不同于日常绘画。
再者,学生的绘画都是对现实世界具体事物的描述。
地图是对客观地理事物的描述,其描述方法与绘画不同,与学生原有的认识模式相差很大。
例如城市用圆圈表示,山脉河流用一些符号文字表示。
还有,生活中看到的事物是立体的,立体图与原有事物形象相似程度高,易引起形象感觉。
地图虽然也表现立体事物,但与实物差别较大,不易认知。
地理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地理课才能学好。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摘要】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帮助传授地理知识,还促进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实际运用案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地理信息。
地图也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和技能,激发了他们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是重要的教学工具,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地图、初中地理教学、运用、作用、地理知识、传授、理解、认知、促进、案例、培养、思维、技能、启发、兴趣、探索欲望、发挥作用、教学工具、学习效果、影响。
1. 引言1.1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地图以图像形式展示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信息,通过地图展示,学生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
地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促进他们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地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比如地形地貌、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等等。
地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2. 正文2.1 地图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的重要性地图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图是一种具有视觉化效果的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现地理空间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在二维平面上看到整个地球的地理情况,了解各个地方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地图中的符号、比例尺、方向标志等元素也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时更加直观和具体。
地理知识的传授离不开地图的辅助。
教师可以借助地图展示一些地理概念,例如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特征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来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地图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和人文现象,加深对地理空间的认识。
初中地理教学地图运用

初中地理教学地图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非常广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学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地图的种类地图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物质要素地图、人文地理地图、经济地图、政治地图等。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地图种类。
例如,在讲解地理地貌时可以用地形地图、气象地图和地景图,讲解经济时用经济地图等。
二、地图的制作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地图册和幻灯片。
在制作地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图例的设计。
图例是地图制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说明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地图内容。
2. 图型的制作。
图型的制作需要注意色彩鲜艳、协调美观等因素。
另外,在制作图型时应注意地图的比例尺、图面大小等。
3. 标注和注释的设计。
标注和注释是解释地图内容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字体大小、颜色等,同时要准确明了地呈现地理信息和地理概念。
三、地图的使用1. 介绍地图。
在使用地图时先要介绍地图的种类、内容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地图的一些基础知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理解作铺垫。
2. 展示地图。
在展示地图时应该先让学生熟悉地图上的各种符号、颜色等,然后才能让学生理解地图的含义。
3. 引导学生说明。
在展示地图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和理解,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和现象,并发现地图上的规律和问题。
4. 与其它地图的比较。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图内容和地理概念,可以引导学生与相似的地图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学会综合考虑问题。
在使用地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控制讲解的深度和难度。
地理知识涉及面较广,讲解时应该控制深度和难度,让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并理解地理知识和概念。
2. 注重地图的合理配合。
在使用地图时,其他体系的地图应该与其相互配合,而不是孤立的使用。
3. 结合实际。
使用地图的目的是理解地理信息和规律,因此应该把地图内容引向现实,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理知识。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特有手段。
经常运用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的具有的重要特点和独特的风格,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
运用地图,便于贯彻直观和理解相结合的教学原理。
学生通过对地图符号的识读,不仅可以获得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因此,能否用好教学地图,常常成为教好地理课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2、运用地图,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地理事物是具有空间性的。
在水平分布上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大小,在垂直分布上有高低的差异。
例如,某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形状、面积、河流、山川、湖泊等地理事物。
只有运用地图,才能确切地建立起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的概念。
3、运用地图便于使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
地理事物的规律是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例如,把植被分布图和气候图相对照,就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气候对植被分布的巨大影响,再如,讲授城市和居民点的分布时,若与交通路线、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相对照,就会使学生发现,城市是在交通较发达、地势较平坦、资源较丰富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借助地图就比较容易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规律性。
可见,地图不仅是联结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纽带,也是启迪人们认识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的钥匙。
4、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地理技能包括内容很多,其中,运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是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例如,让学生根据经纬网来辨别地图上的方位;利用比例尺量算各地之间的水平距离、线性地物的长度;利用等高线、等深线、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识别陆地和海底的地形类型、高低起伏、山脉走向、坡度陡缓;在气候图上根据等值线识别各地的气温、气压、风向、降水量的分布及其规律;在地图上分析地理事物的性态特征和区域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及因果关系等。
5、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智能。
在地图上地理事物是用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符号表示的;它的经纬度位置是用经纬线来确定的。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作为一种视觉工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地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和空间关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地图来引导学生发现地球上各个地区的特点和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
本文将从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的角度进行讨论。
首先,地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直观的工具。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各个地区的位置和分布。
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向学生展示各个地理现象的分布特点,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例如,在讲述气候分布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各个气候带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和全球气候分布的规律。
其次,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学生可以发现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例如,在学习地形地貌时,教师可以使用等高线地图,并要求学生观察不同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和形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地形特点。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地图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地理学科是一个极其综合的学科,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地图作为一个综合性工具,可以提供各种信息和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口分布时,教师可以使用人口密度图和人口金字塔图来辅助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此外,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与历史、文化、经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地图,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与其他学科的互相影响。
例如,在讲述世界历史时,教师可以使用地图来介绍历史事件和人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最后,地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地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高中地理地图应用教学总结

高中地理地图应用教学总结导言:高中地理地图应用教学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地图的使用和分析,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从地图应用教学的重要性、地理地图的种类、地图分析方法及其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总结,旨在为高中地理地图应用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地图应用教学的重要性地图应用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地理空间的直观认识。
其次,地图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再次,地图应用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地理环境。
二、地理地图的种类1. 平面地图:平面地图是将地球上的所有地理要素通过等比例的方式映射到平面上的地图。
平面地图通常是我们在学习中常见的地图,如课本中的地区地图、城市平面图等。
2. 球面地图:球面地图是将地球表面映射到球面上的地图,常见的有地球仪等。
球面地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分布,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
3. 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地图是指在地图上标明了地图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的地图,通过比例尺可以推算出地图上的实际距离。
比例尺地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地图上的距离和地图上的地理现象与实际现象之间的关系。
三、地图分析方法1. 视觉分析:通过观察地图的视觉特征,如颜色、符号、图例等,学生能够对地图上的地理现象进行直观的分析和理解。
例如,通过观察地图上的颜色分布,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地貌等差异。
2. 数量分析:通过地图上标明的数字信息,如人口数量、经济指标等,学生可以进行数量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变化规律。
四、地图应用的实际意义1. 旅游规划:地图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旅游规划,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旅游路线和目的地。
2. 城市规划:地图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的布局和交通网络,了解城市发展的规划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事物的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
如何学好地理,关键在于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
地理老师要把地理教好,解决的根本途径不是教学生学什么,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的方法。
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强调讲课文对照图,看图习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判断、推理,同时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地理教学中很好的利用地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课本插图的运用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
这许多的图、画、表和照片,大部分插附在课文之中,小部分则附在课文之前或课本之后,总称为课本插图。
它是组成地理课本的有机部分,也是地理课本从内容和形式上区别于其他课本的最明显的特征。
课本插图,它既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它既起到“教具”的作用,又起到“教材”的作用。
概括起来,课本插图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图与课文紧密配合,互为补充,两者结合起来共同阐明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
说明问题和验证问题是课本插图所具有的显著功能。
2.插图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更便于解释用文字难以说明的问题,插图在课文中的出现,往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
利用插图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解决好教材的关键问题。
3.插图具有简明性和直观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图代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
课本中有些内容只用三言两语提示而过,有些甚至只字未提,但有些问题又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如采用插图方式,既可以减轻课时有限的压力,又可以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插图类型多样,使课本图文并茂,灵活生动,可以丰富感性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插图图形的表现形式,也极其丰富多彩,图形复杂多样。
总之,课本插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也是显而易见的。
能够正确运用课本插图,教材就会变得简明易懂,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便于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所以,在学习地理时一定要重视课本中插图的学习。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使学生对地图的理解更深刻。
但由于有些地图本身反映的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困难,这时候可以借助板图进行分解,突出重点难点,方便教学。
二、重视板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板图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的略图。
在地理教学中板图可以广泛应用于轮廓、地形、气候、区域、工业布局等图形的描绘。
地理板图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板图能够以最简单的笔触概括直观反映地理事物,有利于教师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突出教学重点,也便于学生利用图形来理解问题,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授锋面与天气时,运用板图把暖锋、冷锋主要特征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并利用图形和学生一起分析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天气的影响,从而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2.地理板图的形象性和趣味性,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随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而转移,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双边活动。
比如有些国家、地区的图形可以适当夸张、简化成各种实物形象。
如意大利的图形可以模拟成一只高跟长筒靴子,西西里岛是一个足球(穿着高跟鞋踢足球——意大利的足球水平很高)。
中国政区图中各个省区的记忆:山东省像个烟斗,辽宁省像老虎头,陕西省像一把钥匙,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教学中运用地理事物的形象性,能够丰富学生的形象知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3.板图图形简单,内涵丰富,对揭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具有突出的表现。
教师利用板图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简单的图形中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
如讲工业布局时,设计一幅城市工业布局的略图,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的地理事物:主导风向、河流流向,有哪些工业部门,这些工业部门的污染程度如何?然后分析哪些工业部门布局合理,哪些工业部门布局不合理,原因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板图运用比较灵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也可以把文字变为图形,还可以把复杂的图形简化成略图,从而弥补地理挂图、地图册和课本插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缺陷。
例如:在讲中国铁路分布时,针对中国的铁路繁多成网络的特点,找出主要的铁路干线(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在黑板上先画出东西方向的四条铁路干线(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再画出五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干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太焦—焦枝—枝柳线、宝成线),在画南北干线时,与东西干线的交通枢纽同时标出。
并要求学生跟着画,教师边讲边画,画完讲完。
一幅简单明了的中国铁路分布图跃然黑板上。
这样讲课,既有效的节省了讲课时间,又使教学内容重点鲜明,达到化难为易,精讲多练的目的。
学生在看、画、听的过程中思想集中,精神振奋,记忆效果好,学到的知识要比听老师单调的讲课学到的知识要深刻、牢固。
不同类型的地图,应该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对地图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地理课的学习更为感兴趣。
借助地图更为轻松的学习,这就需要地理课中地图更为灵活的上法。
三、实施多样的地图教法1.移图解惑所谓移图解惑,是将一幅图移入另一幅图,或移入教具。
这种移入后的新图或教具,不仅能发挥各自的长处,而且互补了两者之不足,使疑难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解除学生的迷惑。
如讲时区和日界线时,0°经线所在的中时区以东为东时区,以西为西时区,学生容易理解;而和0°经线相对的180°经线所在的东、西十二区以东为西时区,以西为东时区,学生容易迷惑。
对此,我将自绘的时区和日界线图移向地球仪,变“平面图”为“圆周图”(36 0°)。
再将东时区和西时区染成不同颜色(红色代表东时区,蓝色代表西时区)。
先把中时区面对着学生:红色的东时区在中时区以东,蓝色的西时区在中时区以西。
再旋转过来,将东、西十二区对着学生:“蓝色”的西时区却在东、西十二区以东,“红色”的东时区却在东、西十二区以西。
这样反复旋转数次,效果很好,学生终于明白了。
同时东西经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2.活图诱导所谓活图诱导,是把静图变动图,对学生引诱开导,揭示某种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
如讲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时,出示一幅地中海区图,我将黄色硬纸条作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蓝色硬纸条作为西风带。
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黄色”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到地中海区,因副热带高压控制而降水明显减少;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副热带高压向南撤离了地中海区。
这时,“蓝色”的西风带和箭头表示的西风一起南移到地中海区,地中海区因受西风影响而降水明显增多。
这样,学生们对地中海气候的成因问题就解决了。
那么涉及到气压带风带移动的相关问题就都可以用同样的办法了。
3.变图启发所谓变图启发,是以教具代替地图,比地图更为直观灵活,运用教具演示,形象地表现地理事物,启发学生思维。
如讲地球上的五带时,要解决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而出现地面受热的差异问题。
我将手电筒作太阳,将黑板作大地,用手电筒直照和斜照黑板,给学生一种启发:同样多的光热,出现了照射面积的大小、光线的强弱、集中与分散的差别。
提问学生,再作总结。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直照面积小,光线强而集中;斜照面积大,光线弱而分散。
在此基础上,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
通过变图演示,阳光的直射与斜射引起地面获得光热的多少以及地球上五带的划分问题,学生理解得就比较深刻。
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静态的地图解决好。
例如:太阳的回归运动。
不过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多媒体教学。
利用flash动画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播放影像资料把地理知识和现象以视听的形式出现,它们既可以用来创设学习情境,也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想象,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借助图可以解决很多地理问题,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地理课堂的情景。
地图不仅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也是历史、政治等学科信息的载体。
在中学课本中,讲述地理现象(自然现象或经济现象)、历史事件、政体演变等都离不开地图。
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学生能力要求中,读图绘图能力都作了很高的要求。
在高考中,尤其是文科综合试卷中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考察,也是历史、政治信息的载体。
学好地理与否,主要是看你能否用好地图,以及能从地图上讲出多少道理。
因此我认为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最好工具。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地图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知与能的关系,“图像法”的课堂教学会引起学生学习方式和过程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化;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面对地理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载体——图像,乐于观察,积极思考,踊跃交流,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为“导演”,能够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地理课堂由传统的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的课堂,从而培养出新时期下富于创造、富与想象、会学习的学生。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事物分布的范围很广,很难直接观察,教学时必须掌握和运用地图。
”经常运用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启发学生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
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指导学生读图、用图,使他们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要与时俱近,更新观念,发现更多的地图应用方法来教育学生。
地理教学中应很好地使用地图或善于运用地图这个直观教具。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熟悉地图、阅读地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作业的要求:1.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案例和感悟等,体现学有所得。
2.联系本模块课程内容,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体现问题意识。
3.学习本模块相关课程内容后,自己的新认识、新思考、新行为、新变化,体现学思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