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假新闻
1、涵义:虚假新闻就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假信息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论。

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

2、表现形式: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无中生有、虚构新闻是最恶劣的新闻造假方法。

由于这些新闻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在报道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加进一些虚构成分,以此提升新闻的“卖点”,因此往往容易刊播和引起轰动效应。

例如2008年9月11日,《京华时报》刊载题为《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的消息,由于该报记者对香港永隆银行的股价数据采集有误,得出招商银行浮亏逾百亿港元的错误结论,造成报道严重失实。

该报道成为招商银行当日股价暴跌的诱因之一,并带动银行股板块整体下跌,当日招行A股流通市值损失127.5亿元,H股下跌5.16%。

年初网上盛传“我舰队逼出跟踪潜艇”,说我海军赴亚丁湾护航舰队如何围堵不明潜艇迫其遁走的故事,好一通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描述。

后来军方证实,从未发生此事,一个火曝新闻立即被判了死刑。

一查,原来是某都市报记者根据一次军事演习的记实文学作品改编的新闻特写,作为付费稿件提供给某早报。

早报上网,天下皆知,我网上一片欢呼,而南亚某国却借此反炒辱我军威。

个别不伦记者的“妙手”之作,大大开了亿万网民一个玩笑。

3、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讲,虚假新闻的产生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

从历史上看,重大的失实报道大都有其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

在现在的新闻队伍中,仍然有为“宣传需要”夸大典型人物事迹的现象。

一些领导干部爱听恭维话,好大喜功,这就造成许多新闻媒体常常只讲成绩不讲问题,使得群众产生了一种新闻报道不真实、不可信的总体印象。

2、约束机制和整顿措施不完善。

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来规范和约束新闻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行为,社会对新闻媒体的监管力量薄弱,虚假新闻产生后除了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外,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案,是虚假新闻得不到有效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3、受众特殊的心理需求——猎奇心理。

学者陈力丹指出:“出现这么多假新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各种媒体经常为迎合受众对名人的好奇心理,比较关注所谓的“名人近期动态”,以此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如2008年具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郭晶晶怀上霍启刚骨肉欲离队》。

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四点:
1、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

新闻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而个别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国家、政府决策没有很好的理解把握,曲解或者片面理解相关政策,写出的报道往往有失公正。

2007年网上争议很大的“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当地媒体从宣传本地出发对“华南虎照片”的报道也许对地方发展有一定效果,可却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侵害了广大受众的知情权,显然当地新闻媒体的个别从业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尚有不足。

另外,法律知识贫乏也是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的一个表现。

2、利益驱使记者造假。

这里的利益包括精神和经济两方面。

记者为了获得名誉编造假新闻,“纸馅包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有的单位和个人为了宣传自己,会给记者一定的“好处”,有时也能够左右记者手中的笔,隐瞒那些对采访对象不利的事实。

3、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缺乏。

任何行业和个人都有它的社会责任,新闻从业人员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性,社会责任感更为突出。

社会责任感缺乏,往往导致报道的角度把握
不准,从而使受众产生不正常的社会心理。

《新华日报》2005年11月10日B1版上曾刊登一条以《海门建立公务员退出制度》为标题的新闻消息,文中称“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海门市公务员退出机制已经出台,打破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消息见报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

众多媒体争相转载。

这条因记者未经证实就报道的假新闻,严重干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4、媒体非正常竞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轰动效应,不惜刊发虚假失实的新闻报道,展开恶性竞争,新闻事件怎么“轰动”怎么写,全然不顾事实的真相。

有人对《新闻记者》杂志连续4年评出的假新闻进行统计,发现凭空编造的虚假新闻占1/3以上。

为了轰动效应,有的从业人员什么假都敢造,什么故事都敢编,简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4、如何有效遏制虚假新闻的产生?
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说过:“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望,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臣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上拯救出来。

”最大限度地遏制虚假新闻的产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社会监督是有效遏制虚假新闻产生的基本保障。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一理论在新闻界同样适用。

要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

同时要加强对新闻传播的监管,加强新闻立法,使新闻行业行为有更多的法律依据。

2、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有效遏制虚假新闻产生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提高认识,增强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自觉地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职业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杜绝虚假新闻。

其次,一个具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的人要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全部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

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以此为原则、为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新闻实践活动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是否做到了全面、准确地报道新闻,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第三,要增强法制观念,防止新闻侵权。

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好“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尊重法人和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防止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侵权、毁誉现象。

另外,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责任感和道德意识,自觉堵塞造成新闻失实的各种漏洞。

真正的有效遏制虚假新闻的产生。

媒介审判
涵义: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

“媒介审判”的原初法律涵义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是一种不是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也叫“报刊裁判”它的历史沿革是西方国家的法律审判实行大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如果大众传媒在开庭审判前就对案件或涉案的当事人做过多的报道和渲染,就会影响陪审团的公正投票,从而间接影响判决的公允。

典型的案例是:上个世纪中叶发生在美国的“谢帕德案件”。

1954年6月4日美国的一
个外科医生谢帕德被指控谋杀自己的妻子的凶手。

由于当时在事发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使得案情无法开展。

但是,民众和媒体的合理想象认定谢帕德医生是杀死其妻子的凶手。

媒体为了炒作的需要,不断制造新闻,以此来刺激受众情绪,致使法院最终裁定谢帕德医生有罪。

作为无辜的受害者谢帕德医生每年上诉,一直上诉了十二年,屡次被法院驳回。

直到1965年,美国最高法院接受谢帕德医生的请求,重新审判,被判无罪。

我国学者魏永征认为,“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

“媒介审判”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

关于网络谣言流言谎言的区别
流言:(2012世界末日)指传路不明毫无根据的言论。

谣言:(伊利奶粉)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

谣言是指非正式(非官方)的、未经认可的话语,是某个传播系统中历经若干发展阶段而未加证实之信息的最终结果。

谎言:刻意隐瞒,提供的信息与大脑记忆的不一样
传闻:非亲眼所见,非亲耳所听
国家和政府的控制:
①规定媒介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②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③限制或禁止某些内容的传播
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信息高速公路、电讯法)
利益群体或经济势力的控制:
①利益群体的控制(党派、利益团体)
②经济势力的控制
A大型媒介集团的控制
B通过党派集团的控制
C广告商的控制
大众传播媒介的力量相当有限,往往小于人际椽笔的影响力;而且传播媒介通常只能加强或削弱受众的原有立场,很难改变他们顽固的态度和行为。

苏联
大洋洲不考
普希金托巴尔司汤达果戈理斯基狄更斯劳伦斯哈代天空资源习题中古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