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赏析专题训练
一、复习要求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包括体裁、内容类别,表现形式,技巧,语言风格,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古文化、古汉语有关知识等;
(1)内容类别:送别诗、思乡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爱国诗、边塞诗、爱情诗、山水田园诗等;
(2)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3)修辞手法:比喻、对比、衬托、夸张、借代、双关、反语、反复、互文、通感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2、讲解一般的鉴赏方法
(1)看题目,抓题眼,明诗词含义; (2)看作者,知经历,晓风格流派; (3)看背景,知来历,悟作者情志;
(4)找意象,析意境,知典故,看手法,品语言,明主旨。
3、按照鉴赏内容分类训练,形成能力
纵向:从时间上分成几个朝代,重点关注唐朝。
横向:同一时期的不同类别及其代表作,分别练习。
4、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复习课时:3课时
一、诗歌分类
诗
词
曲
古体诗,包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和乐府。
较少受句数和格律制约。
乐府产生于汉,歌、曲、行、引为常见乐府旧题。
近体诗,产生于唐,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
在名数和格律方面有严格要求。
绝句只有四句,律诗一般八句(首、颔、颈、尾)。
根据字数分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现代诗,产生五四以后,形式比较自由。
词产生唐,兴盛于宋。
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从风格分为豪放、婉约二派。
豪放词常写壮丽河山、金戈铁马;婉约词多写花墙月下,闺阁幽情。
曲分杂剧和散曲两种,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二、诗歌鉴赏类题目的几种常见题型及答法。
炼字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答题格式] “(手法)+象+意”
如:该字运用了**手法,写出了**的情境,表达(突出)了作者的**感情。
例: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2、赏句
[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答题格式] “(手法)+境+意(哲理)”
如:该字运用了**手法,写出了**的情境,表达(揭示)了作者的**感情(哲理)。
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么理解?答: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的情境,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注:在对词进行赏析时经常要求分析用典这种手法的好处。
如:
分析“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
”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运用典故,简洁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情感类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古诗常见感情表达]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依依惜别之离情、归耕隐居之乐趣、离别劝勉宽慰之旷达、时光易逝之感慨、思家思亲之情怀。
手法类
[题目形式]
(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常用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
作用:形象贴切,形象生动、赋予生命,突出特点,合辙押韵琅琅上口。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对比映衬、悬念、烘手、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白描等;
一、赏析《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2)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3)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
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5、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二、赏析《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春天)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怎样的感觉?
会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感觉。
(生机无限,一片生机)
3、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诗中哪些字暗示了季节?
早春; 初、早、新、才。
4、诗中“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5、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诗句?请你从中选出一句,作一点赏析。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莺歌燕舞的早春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发的感觉;“几处”、谁家“用词极有分寸,紧扣早春的特征,描写细致入微。
6、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最爱。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既表现了诗人因郊游而满怀喜悦,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初春景色的热爱之情。
三、赏析“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一切景语皆情语。
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苍凉(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悲苦(悲伤)的情绪。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以乐景写悲景,反村离人思乡的愁绪。
3、小令描写的景物带有鲜明的时令特征,如与“秋”、“夕阳”相照应的景物就有枯藤、昏鸦。
4、写出两句连贯的,且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种含义的诗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小令中起何作用?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起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思乡愁绪。
6、小令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意境,以景衬景。
结合具体景物体会作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借助“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凄凉、清幽、寂寞的意境。
四、赏析《观书有感》
①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运用比喻的方法作比书及书中内容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⑦富有哲理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⑧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⑨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新境界”的名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⑩表达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赏析《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赏析杜甫的《望岳》并答题。
①、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写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