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考试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欣赏
1、打一个比方,楷字像人站立,草字像人奔跑,行楷字则是不紧不慢地行走。(楷字:端正站立;行书:悠然行走;草字:潇洒奔跑)
2、行楷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笔画之间有细细的线条相连,这称为“游丝”。行楷字多有借代现象,最典型的就是用点代替短横,用点代替撇和捺。
3、汉字的演变过程:草书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行书
(殷商)(周)(秦)(汉)(魏晋)
4、代表
(1)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丧乱帖》(行草书)
(2)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刘中使帖》《裴将军诗》(行书)
《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大麻姑仙坛记》(楷书)(3)唐孙过庭《书谱》(草书)
(4)唐张旭《古诗四帖》(狂草)
(5)唐颜真卿、欧阳询、诸遂良、柳公权(四大书法家)
5、王羲之(书圣)
(1)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古人评价:“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2)《兰亭集序》(行书):①笔画:以中锋运笔为主,显得遒劲、稳健。游丝连绵,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自然,堪称笔墨舞蹈。②结体:字的笔画或疏或密,字形或大或小,甚至有许多横偏字、瘦高字。③章法:书写时顺势而下,没有刻意追求工巧,字列之间或宽或窄,有些字列旁边有添字,还有多处涂改,在率意之中显出天然之美。④写时心情:轻松欢快。
(3)《丧乱帖》:①笔画:笔法更加率意、天然。《兰亭集序》笔法则更精巧、纤细,仍有有意作书的意味。②结体:基本上采用往左倾侧之势,比《兰亭集序》字的倾侧感更强。③章法:由于是书信,所以更为率意,动感更强,字与字的连贯性更强。从整体看,是由静向动、由徐趋疾、由整变“乱”的。④写时心情: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6、颜真卿
(1)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也有人称赞“自羲(王羲之)、献(王献之)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2)《颜勤礼碑》(楷书):①结构:内外结构的字外紧内松,外缘的笔画向外凸出,给人饱满、宽博的感觉;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给人崇高、挺拔的感觉。②笔画:颜字横画很细,竖画很粗。多数笔画起收要回锋,而且是圆的,棱角不分明,给人敦厚、深藏的感觉;多数字的主要一笔下笔很重,沉稳有力。
(3)《祭侄文稿》(行书):①笔画:起笔、转折和收笔都有简化倾向,信笔写成,不作停顿和回锋,显出文稿的特点和行书的特点。笔画中部粗于首尾,有力大气沉之势。②结构:也有打破常规、趋于简化的倾向。许多字四面微凸,显得雄浑饱满;少数粗重的字笔画重叠,则显得茂密。
③章法:布局方面,字形大小、字距行距、墨色浅重,均变化无常,不死板。涂改、增添之处依然如故,尽显天然本色。
6、草书
(1)汉代张芝(草圣)首创;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草书问世,草书发展到第一个高峰;唐代名家孙过庭、张旭、怀素等,草书发展到第二个高峰。
(2)《书谱》(孙过庭):①“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这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赞孙过庭书法名作《书谱》的话。②《书谱》后半篇,笔法多劲力而少柔媚,有力透纸背之感。孙氏用笔多顿挫,一字之内顿挫分明,一笔之内也时有顿挫。孙氏用笔严谨,笔笔禁得起推敲,起止、转折纹丝不乱,显示书家深厚的功底。
(3)《古诗四帖》(张旭):①“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张旭的话。②张旭作书颠狂恣肆,云谲波诡,是“狂草”的创始人,也被称为“草圣”。有草书《古诗四帖》《肚痛帖》,楷书《郎官石记序》。③《古诗四帖》:结体:全无定法,字的大小、肥瘦、宽高、倾斜变化无穷,难寻定规;笔画:基本用篆书笔法,苍劲有力;章法:笔画奔突游走,如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④张旭能写出“变动犹鬼神”的狂草,究其原因,除了技艺高超之外,还因为他卓然独立的性格、习惯、志趣,这是后人难以学到他的狂草的根本原因。
7、字体辨析
(1)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2)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
(3)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末。
行书正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从产生起便深受青睐、广泛传播。行书历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后,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于各种书体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行书具有以下特征:①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②笔势流动。(A)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在点画之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B)改变书写笔顺: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③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④体态多变。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
(4)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近现代是林散之,有“草圣”之美誉。
8、字体欣赏
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