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三版第10章答案

合集下载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在学习电工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的答案往往是我们检验自己知识掌握程度、巩固所学内容的重要参考。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呈现《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的课后答案,并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电路部分的习题。

在第一章中,关于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的题目,答案的重点在于对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时,我们需要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即 I = U / R 。

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根据给定的电路参数求出未知量。

在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分析方法。

对于复杂电路的分析,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是常用的工具。

在习题答案中,我们会看到如何正确地选择节点和回路,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出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

这需要我们对电路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接下来是第三章的暂态电路分析。

这部分的课后习题主要涉及到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答案中会详细展示如何利用初始值和时间常数来计算电路在不同时刻的电压和电流。

理解暂态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解决这部分的习题至关重要。

在电机和变压器部分,第四章的习题答案围绕着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性能参数展开。

我们需要了解电机的电磁关系、转矩方程和调速方法等内容。

例如,在计算电机的转速、转矩和功率时,要准确运用相应的公式。

第五章的变压器部分,课后答案重点解释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比关系和等效电路。

通过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掌握如何计算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变换,以及如何分析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在电气控制部分,第六章的习题答案涵盖了各种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需要学会读懂电路图,理解各种电器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例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同时,能够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电气控制电路。

第七章的电工测量部分,课后答案主要涉及到各种电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分析。

电工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习题习 题1-1 单项选择题1. 一个220V 、40W 的灯泡和一个220V 、60W 的灯泡串联起来接到220V 的电源上,请问哪个灯泡会比较亮?( )A .220V ,40W 的灯泡比较亮B .220V ,60W 的灯泡比较亮C .一样亮2. 一个220V 、40W 的灯泡和一个220V 、60W 的灯泡并联起来接到220V 的电源上,请问哪个灯泡会比较亮?( )A .220V ,40W 的灯泡比较亮B .220V ,60W 的灯泡比较亮C .一样亮3. 空间中有a 、b 、c 三点,已知V 2ab =U ,V 3bc =U ,求ac U 的电压。

( ) A. 1V B. 5V C. -1V4. 已知V 2ab =U ,V 3bc =U ,如果以b 点作为电位参考点,求a 、b 、c 三点电位。

( )A .a 点电位为0V ,b 点电位为2V ,c 点电位为3V B. a 点电位为2V ,b 点电位为0V ,c 点电位为3V C .a 点电位为2V ,b 点电位为0V ,c 点电位为-3V D. a 点电位为5V ,b 点电位为3V ,c 点电位为0V 5. 如图T1.1所示,A 10S =I ,V 5S =U ,Ω=1R ,问电压源和电流源各起什么作用。

( )A .电压源起负载作用,电流源起电源作用。

B .电压源起电源作用,电流源起电源作用。

C. 电压源起电源作用,电流源起负载作用。

1-2 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每小题后的圆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如果没有参考方向,只说某支路中的电流为-1A ,这种说法没有意义。

( )2. 电路中某两点的电位很高,因此这两点间的电压也很高。

( )3. 实际电流源允许开路运行,它对外不输出功率,自身也不消耗功率。

( )图T1.1 习题1-1(5)图图T1.2 习题1-3图4. 电压和电位的单位都是伏特,但是它们在概念上没有联系。

第十章电工学-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介绍

第十章电工学-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介绍

解决措施:在控制电路中加入机械连锁。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SB
SBF 机械联锁KMRKMF
KMF SBR
KMF KMR 电气联锁
利用复合 按钮的触 点实现联 锁控制称 机械联锁。
KMR
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SB SBF
断开 闭合
KMF SBR
闭合 KMR 当电机正转时, 按下反转按钮SBR
U1 V1 W1
KT KM12 KM24
KM22
U2 V2 W2
KM3
KT KM23 KM3 KM13 KM2 KM21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常开延时闭
常闭延时开 常闭 常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常闭延时闭
常开延时开 常闭 × × 常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M 3~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C620-1 型普通车床控制线路
KMRKMF 先断开
KMF KMR
闭合
停止正转 电机反转
断电 通电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ABC
FU
SB1 SBF
KMF
KH
KKMMFF
KMR

KMF
KH M 3~
SBR KMFF
KMR
KMR
A BC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KMF
FU SB1 SBF
KMR KMF
KMF
KH
KMR
KH M 3~
SBR KMR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第10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10.1 常用控制电器 10.2 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 10.3 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10.4 行程控制 10.5 时间控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0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0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答 ^filO-1本题曲;意图是拿樨单相桥式整谎电路的工作原理。

鮮:①止鴛工作时Mg =0.9/= 9 V② 如VD.虚焊,成为单相半渡蜒流电路.则 仏讪=0.45 £/^ = 4.5 V ©如VD,极性接反,%的负半周将有很大的短路电流通过VD,和VD],可 能将赛《管和变压器烧毁°④如四个二极管仝部接反,则叽伽严-9Vu习ffiHJ-2本题的意图是运用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折一个龍输出两 种概性的宜流电压的桥式®涼电路“解:对地为正江 对地为负。

U"20枫有效值〉时LQ 胖 H W= - 18 ¥ 当 E L =22 V, 18 ¥时= 0-45 X (22 十]g ) ¥ u IS V"cu 也=一 0-45 X (22 4 ig ) V = - IS V和li 赃的披形见图10-5,U 驾務\AAAy® 10 5.1 石 ®m -2 泼形 习题10-3试分析图10■也1(主教材圏P10-3)屮的三个电路,哪个能够 迟88液作用,哪个不能起滤波作用,简述理由.本题的意图是a 解滤彼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滤波电路中电容和电感连接的 療则。

学习判断各种具体电路能否滤波。

'T WV A22/2“2答:(■)本电路中电容与负《申联,电感与负«并联,不符合滤&电路中电 容和电感连接的原则。

直流成分彼电容隔断,交流成分保留左输出端的负载上, 完全不能起滤波作用。

(b )本电路对直流成分基本上不衰滅;对交流成分,在频率/= l/(2z 71^)WMG 回路发生并联谐振,阻航为无穷大,故谑波效果好;对其他《率的交流信 号也有衰减作用,也鸵起》液作用。

(C )直流成分在电阻R 与K,之间分压,有一定的衰减;交流成分在电阻R 与阻抗(矶〃爲)之间分压,ft 滅得更多•囚此电路有滤波作用,但宜漁成分有 一定的损失。

电工学第10章课后习题的答案-PPT精品文档

电工学第10章课后习题的答案-PPT精品文档

【解】 (1) ui =-10 mV 时, Rf 100 uo =- R ui =- × (-10 ) mV = 100 mV 10 1 (2) ui = sinωt V 时, Rf 100 uo =- R ui =- sinωt V =-10 sinωt V 10 1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UOM
π
2π 3π
ωt (a) ωt
uo /V
O π
-UOM
2π 3π
(b) 图 10.14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10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6.3 在图 10.15 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的 UCC = UEE = 9 V。求 R2 以及下述两种情况下的 uo1 和 uo2 : (1) ui1= 0.1 V,ui2 =-0.2 V;(2) ui1=-0.1 V;ui2= 0.2 V。 【解】 R2 = 3 kΩ∥3 kΩ∥3 kΩ= 1 kΩ A1 是加法运算电路: ui1 3kΩ 3kΩ 3 ui2 3kΩ uo1 =- (ui1+ ui2 ) ∞ ∞ 3 - - + uo1 + R2 =-(ui1+ ui2 ) + A2 + A1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上一页
下一题
第 10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6.2 一基本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加电压 ui1, 同相输入端加电压 ui2,它们的波形如图 10. 14 (a) 所示, 试绘出输出电压 uo 的波形。 【解】 把两个输入信号叠加在一起,画在 同一个坐标系中,如图 10.14 (a) 所示。 ui1,ui2/V 由于 ui1<ui2 时,uo= +UOM 3 ui1>ui2 时,uo= -UOM 0 因此求得 uo 的波形如图 10.14 (b) 所示。-3

大学_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_1

大学_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_1

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根据当前教学改革形势,在第六版的基础上作了精选、改写、调整、补充而修订编写的。

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

上册是电工技术部分;下册是电子技术部分。

各章均附有习题。

另编有配套立体化教材(见第七版序言)。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上述两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本书(第七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张保郁教授审阅。

本书第三版于1987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第四版于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五版于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六版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于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此外还被评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

电工学(吉培荣著):内容简介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电路模型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欧姆定律1.5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电源有载工作1.5.2电源开路1.5.3电源短路1.6基尔霍夫定律1.6.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习题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1.1电阻的串联2.1.2电阻的并联2.2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3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1电压源模型2.3.2电流源模型2.3.3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2.4支路电流法2.5结点电压法2.6叠加定理2.7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2.7.1戴维宁定理2.7.2诺顿定理2.8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2.9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习题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第5章三相电路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第7章交流电动机第8章直流电动机第9章控制电机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第11章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第12章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第13章电工测量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第14章半导体器件14.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4.1.1本征半导体14.1.2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14.2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4.3二极管14.3.1基本结构14.3.2伏安特性14.3.3主要参数14.4稳压二极管14.5双极型晶体管14.5.1基本结构14.5.2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14.5.3特性曲线14.5.4主要参数14.6光电器件14.6.1发光二极管14.6.2光电二极管14.6.3光电晶体管习题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15.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5.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5.2.1用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确定静态值 15.2.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15.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5.3.1微变等效电路法15.3.2图解法15.4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5.5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5.6射极输出器15.6.1静态分析15.6.2动态分析15.7差分放大电路15.7.1静态分析15.7.2动态分析15.7.3共模抑制比15.8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5.8.1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15.8.2互补对称放大电路15.8.3集成功率放大电路15.9场效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15.9.1绝缘栅场效晶体管15.9.2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习题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6.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16.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16.1.2电路的简单说明16.1.3主要参数16.1.4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16.2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16.2.1比例运算16.2.2加法运算16.2.3减法运算16.2.4积分运算16.2.5微分运算16.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16.3.1有源滤波器16.3.2采样保持电路16.3.3电压比较器16.4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 16.4.1矩形波发生器16.4.2三角波发生器……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第19章电力电子技术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第22章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第23章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电工学(吉培荣著):图书目录点击此处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

电工学_第三版_唐介_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电工学_第三版_唐介_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返回主页
下一页
1.5.1 试根据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分析图示的 两电路:当 R 变化时,对其余电路(虚线方框内的电路)的 电压和电流有无影响? R 变化时所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 US_
ww
1.6.1 图示电路中,已知 US =6 V ,IS=2 A , R1=2 Ω, R2 =1 Ω。求开关S 断开时开关两端 的电压 U 和开关 S 闭合时通过开 关的电流 I(不必用支路电流 法)。
.k hd aw .c om
R2 R1
案 网
+ US _
S I
+ U _
IS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6.3 求图示电路中通过恒压 源的电流 I1、I2 及其功率,并说明 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解] 设 2 Ω 电阻上电流为 I3, 如图。
ww
该电阻与 10 V恒压源并联,故其上电压为 10 V,所以 I3 = (10/2) A = 5 A 。 右回路: 5I1+2I3-40 = 0,则 I1= 6 A 或外回路: 5I1+10-40 = 0,有 I1= 6 A 再用 KCL 求得 I2= I1-I3= 1 A, 左恒压源的功率 P1=240 W,由于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 ,故起 电源 作用; 向符合电源关联参考方向 向符合电源关联参考方向,故起 ,故起电源 电源作用; 右恒压源的功率 P2=10 W,由于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 ,故起 负载 作用。 符合负载关联参考方向 符合负载关联参考方向,故起 ,故起负载 负载作用。

R1
R3
2Ω
1Ω
6V
+ US1 R2 _
2 Ω
R4
1Ω

[工学]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课后答案全

[工学]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课后答案全

[工学]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课后答案全第一章习题 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6I,,1.5mA解:图(a)中,电流 , 各点电位 V= 0 C 2,2V= 2×1.5 = 3V BV= (2+2)×1.5 = 6V A6I,,1mA 图(b)中,电流,各点电位 V= 0 B 4,2V= 4×1 = 4V AV =, 2×1 = ,2V C图(c)中,因S断开,电流I = 0,各点电位 V = 6V AV = 6V BV = 0 C12I,,2mA 图(d)中,电流,各点电位V = 2×(4+2) =12V A2,4V = 2×2 = 4V BV= 0 C图(e)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6,6I,,1mA 电流, 4,2各点电位 V = E= 6V A1V = (,1×4)+6 = 2V BV= ,6V C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产生功率为10W,则电流I应为多少? 解:由图1,2可知电压U和电流I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因为U,10V, 所以电流I,,1A图 1,2 题 1,2 的电路1,3 额定值为1W、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P12根据功率P = I R I,,,0.316AR10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的额定值都是6V、50mA,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图 1,3 题 1,4 的电路解:图(a)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电压加在电珠EL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6R,,0.12K,,120,图(b)电路电珠的电阻,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50 电珠EL的电压为6V,可以正常工作。

图(c)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60,12,4V珠两端的电压为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电工学第三版习题集答案解析

电工学第三版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二章2-1 解:i=10sin(314t+60°) mAt =1ms,)31001.0100sin(10ππ+∙=s i 2-3解:(1)452003010021∠=-∠=∙∙U U(2)u 1滞后u 2 75°.2-4 解:)1.53sin(25)1.53sin(2521-=+=t i t i ωω2-5 解:)30sin 30(cos 50)150sin 150(cos 27.7021 j U j U +=+=∙∙2-6 解:)60sin 60(cos 210)30sin 30(cos 21021 -+-=+=∙∙j I j I2-8 解:电流与电压表的读数为有效值。

2-9 解:X L =ωL∙∙=I jX U L2-15 解:Z=R1+R2+j(X L -X C )CjI U L j I U RI U C L R ωω1∙∙∙∙∙∙-===2-28 解:220605.0220401cos 1cos 22111==⨯===U P I U P I UI P ϕϕ SP P P P UIS I I I I II I =+==+=∠=+=∙∙∙∙∙ϕϕϕcos 0)1sin 1(cos 212122112-30解:22)sin (cos 31cos )1sin 1(cos 01211111∙∙∙∙∙∙∙∙=-=+==+=∠=I U Z I I I I I U P I I I U U ϕϕϕϕϕ2-32: 未接电容时接电容后:有功功率不变,电压不变,功率因数提高到0.9。

Ru Lu Ci1cos 1ϕUI P =2122112sin 1sin Q Q Q UI Q UI Q C -===ϕϕ2-34 : (1)求L=2.44MhCI LCf π210=Ω======⨯===Ω==53.106.310106.303.1523.15IUR U U U U IX U X X L X CC C C CL L ω3-1 : )180314sin(22203)60314sin(22202 +=-=t e t e3-4:电阻负载上的电流和相位UVWi 1122220===A U I p电感负载上的电流和相位电容负载上的电流和相位3-8 :∙WU ∙VU ∙UU ∙1I ∙2I ∙3I ∙1I ∙NI ∙2I 022902210220====ϕA X U I Lp150222102212022∠=-∠=-∠=∙∙I U U P 033902210220====ϕA X U I Cp15022210120333-∠=∠=∠=∙∙I I U U P1201038120380150103812038090103803801203801203800380313131232323121212312312∠=∠==∠=-∠==∠=-∠==∠=-∠=∠=∙∙∙∙∙∙∙∙∙Z U I j Z U I j Z U I U U U233131223231211∙∙∙∙∙∙∙∙∙-=-=-=I I I I I I I I I4-2解: U 1=N 1U N 1=U 1/U=220/0.2=1100 U 2=N 2U N 2=180 K=N1/N 2=1100/180=6.1 S=U 1I 1 I 1=S/U 1=1000/220 I 2=S/U 24-3解: U 1/U 2=N 1/N 27-2解: a) u i<6V,二级管导通,u o=6V。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2)元件1和2为电源,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310=120,应选者(a )图.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220/(R2+315)=0.7A ,得R2≈0. 1.4.9(1)并联R2前,I1=E/(0R +2R e +1R )=220/(0.2+0.2+10)≈21.2A.并联R2后,I2=E/(0R +2R e +1R ∥2R )≈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ab R =5R ∥(1R +3R )∥(2R +4R )=200. 1.6.4 解:a U =1U =16V,b U =<[(45+5)≈5.5]+45>×16/<[(45+5) ∥5.5] ∥5.5+45>≈1.6.cU =(45+5)∥5.5×bU /总R ≈bU /10=0.16V ,同理dR ≈c U /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 5.64-8.14. 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1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①U 1单独作用:解A5212111R )//R (R R U I 43211'1②I S 单独作用:分流AR 545.0112*1稩)//(R R R R IS32144''1所以A 56III ''1'11,A53I *0.5I 131.9.4解:根据KCL 得则1A 1-2I -I I 12340V2*1020I R U U 20V,1*20I R U 2212311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0W1*20I U P 111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80W2*-40I -U P 222R 1电阻吸收功率:20W 1*20I R P 2231R1R 2电阻吸收功率:40W2*10IR P 2222R2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1//1)1121I1,53I3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A21122-8I1.9.7解:设E 单独作用u ab ’ = E/4 = 1/4 ×12 = 3V 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 = u ab- uab’=10-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 (从上到下)U oc =4×10-10 = 30V R eq =4ΩI=30/(4+1)= 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R U IR VU OC OC 124682eqeq 则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21,I I AR U IR VI I U AI A I I I I I OC OC 51050410205512014101501020eqeq21212121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I 114228102471028224)43(1212221I R R R I R U U AI I I A I A I I UI R I R R EQOC 的电流从下到上为该1.10.5 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 )图等效为有U 1=E 1=4V(b )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1.11.4 解: V AV B VAV AV C V 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Uc(2*10E-2s)=10-6.32exp(-3)v=9.68v 3.开关第三次动作 Uc(0.02+)=uc(0.02-)=9.68v 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 1.12.10 解: i(0+)=i(0-)=-6/5A I(--)=6/5A T=i/R=9/5sI(t)=6/5-12/5exp(-5/9t)A利用叠加法得: i(t)=9/5-8/5exp(-5/9t)A1.11.2 解:VX UAS VX UA212209.23128.51220209.3324S 闭合时,断开时,1.11.3 解:利用叠加定理计算7/100'''7200)3//2(2)50(3//2''v 50.27100)3//2(1503//2'v 50.1VA VA VAR R R X R R VA R R R X R R VA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1.12.6 解:(a )i(0+)=i(0-)=0,i()=3A(b )i(0+)= i(0-)=0,i()=1.5A (c )i(0+)= i(0-)=6A,i()=0 (d )i(0+)= i(0-)=1.5A,i()=1A 1.12.7 解: uc(0+)=uc(0-)=R3I=60VUc()=0=RC=[(R2//R3)+R1]C=10mS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 1.12.8 解: uc(0+)=uc(0-)=54V Uc()=18v=RC=4mSUc(t)=36e-250t+1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U1单独作用:I’=U1/(R1+R)=5AIS单独作用:I’’=R1/(R1+R) IS=1A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IU1=IR3-IR1=6AUIS=RI+R2IS=10V(3) PU1=60W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功率PU1+PIS=PR1+PR2+PR3+PR=80W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 A选择题2.1.1(2) 2.2.1(2) 2.2.2 (1)2.3.1(1) 2.3.2(3) 2.4.1(2)2.4.2(3) 2.4.3(2) 2.4.4(1)2.5.1(2)(4) 2.5.2(1) 2.7.1(1)第2.2.2题2.8.1(3) 2.8.2(2) 2.8.3(3)2.8.4(3)B基本题2.2.3U=22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电工学-第十章习题答案

电工学-第十章习题答案

第十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0.2.5在图10.01中,有几处错误?请改正。

解:有四处错误。

如(a)图所示:1.熔断器应接在刀闸开关Q的下面。

2.控制电路的1端移到主触点KM的上面。

3.辅助触点KM的左端应右移到停车按钮的右端。

4.控制电路应串接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10.3.1 某机床主轴由一台笼型电动机带动,润滑油泵由另一台笼型电动机带动。

今要求:(1)主轴必须在油泵开动后,才能开动;(2)主轴要求能用电器实现正反转,并能单独停车;(3)有短路、零压及过载保护。

试绘出控制线路。

解:设油泵电机为M1;主轴电机为M2,控制线路如下图所示:10.4.2在图10.02中,要求按下起动按钮后能顺序完成下列动作:(1)运动部件A从1到2;(2)接着B从3到4;(3)接着A从2回到1;(4)接着B从4回到3。

试画出控制线路。

(提示:用四个行程开关,装在原位和终点,每个有一动合触点和一动断触点。

)12343421图10.02设M1正转时,运动部件A由1移动到2;M1反转时,运动部件A由2移动到1。

KM1R和KM1F分别为M1的正、反转接触器。

设M2正转时,运动部件B由3移动到4;M2反转时,运动部件B 由4移动到3;KM2R和KM2F分别为M2的正、反转接触器。

10.5.1 根据下列五个要求,分别绘出控制电路(M1和M2都是三相笼型电动机):(1)电动机M1先起动后,M2才能起动,M2并能单独停车;(2)电动机M1先起动后,M2才能起动,M2并能点动;(3)M1先起动,经过一定延时后M2能自行起动;(4)M1先起动,经过一定延时后M2能自行起动,M2起动后,M1立即停车;(5)起动时,M1起动后M2才能起动;停止时,M2停止后M1才能停止。

解:(1)(2)(3)(4)(5)。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1章课件-支持高清浏览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1章课件-支持高清浏览


+

US_ R


(a)
R

IS



((b)b)
解:[对解电]路(对a)电,路因(为b凡)与,理因想电为压凡源与并理联的想元电件流其源两端 串电联压的均元等 件 于其理电想流电均压等源的于电理压想,电故改流变源R不 的会电影流响,虚故线部改分变电R路不的电会压影,响 而虚虚线 线部部分分电电路路的结构电一流定,,而故亦虚不线会部影分响其 电电路流结。构R的一变定化,仅影故响亦其 不本会身影 的响电其流电及压理。想电R 压的源变的化电仅流。 影响其本身的电压及理想电流源的
返回分析与思考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 路
1.9(2) 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那么理想 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是否也可以等效变换?
[答] 不可以。因为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恒等于定 值,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恒等于定值,两种理想电源之 间无法满足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均对应相等的对外等效的 原则。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 路
1.6.4 求图示电路中恒流源两
端的电压 U1、U2 及其功率,并说明 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5
+ 5A I
+ U3
_ +
1A
U1
2
U2
_
_
[解]
设 2 电阻上电流为 I,5 电阻两端电压为U3 如图。
左恒流源的功率 P1=40 W,起电源作用; 右恒流源的功率 P2=3 W,起负载作用。
S
c
[解] S 闭合时,
S 断开时
返回练习题集

电工学考试练习 第四章及第十章

电工学考试练习  第四章及第十章

A 起自锁作用 B 保证两个接触不能同时动作 C 使两个接触器不能依次进行正反转运行
6.有一正弦电流,其初相位ψ=30 度,初始值 io=10A,则该电流的幅度 Im 的值为( B )
A.10√2A
B.20A C..10A D.20 √2A
7.已知某负载的电压 u 和电流 i 分别为 u=-100sin314tV 和 i=10cos314tA,则该负载为( B )
1
1
XC ωC 314 4010-6 80Ω
Z R2 ( X L XC )2 302 (40 80)2 50Ω (1) I U 220 A 4.4A Z 50
arctan X L XC arctan 40 - 80 -53
R
30
因为 ψ u ψ i -53 , 所以 ψi 73
I
+ 50Ω 100Ω
U j200Ω I1
-
I2 - j400Ω
9. 已知: L 0.25 m H、R 25Ω、C 85pF
试求: ω O 、Q、ZO
解:
ω 0
1 LC
1 0.25 851015
6.86106 rad/s
Q ω 0 L 6.86106 0.25103 68.6
R
25
I
XL 2fL 2 3.14 50 0.1 31.4Ω
I U 10 318mA X L 31.4
(2)当 f = 5000Hz 时
X L 2fL 2 3.14 5000 0.1 3140Ω
I U 10 3.18mA X L 3140
4.4
3.在 RLC 串联交流电路中,
已知: R 30Ω, L 127mH,C 40μ F
u 220 2 sin ( 314 t 20 )V

大学物理第三版第10章部分习题解答解读

大学物理第三版第10章部分习题解答解读

ABC
(3) 从D点移动到B点.
r
q1
a/2 a/2
D q2
第10章部分习题解答
解: 由电势叠加原理得
UA
q1
4 0r 4 0
q2 r2 a2
1.8103V
同理得
UC
3108
4 0 0.1
3108
4 0 0.06
1.8103V
UB UD 0
第10章部分习题解答
(1) AAB q(U A U B ) 3.6 10 6 J (2) ACD q(UC U D ) 3.6 10 6 J (3) ABD q(UB UD ) 0
解:点电荷处在中心,电力线呈球
对称分布发射,每个面上的电通量
+q
应相等.
E ds 6
E
ds
1
q
E ds
s
1q
s
6 0
0
s a
A
s
a
如果点电荷移到立方体的一个顶角上?
建立以顶点电荷为中心,棱边长为 2a,且与原棱边平行的大立方体.
对大立方体而言,每个面
的面积为 4a2 ,它又由4个 面积为a2 的小平面组成.
E3 2 0 2 0 0
2010.5.22
第10章部分习题解答
P369题10.3.10
半径为R的无限长直圆柱体均匀带电,体
电荷密度为 .试求:场强分布,并画出E-r曲
线
解: 带电圆柱的电场分布具有
轴对称性,取半径为r,高为l,以
带电圆柱的轴为轴的圆柱面为
lr
高斯面(如图),则
R
(1) 圆柱体内r<R
1
4 0
q2q3 r22

电子电工技术第三版课后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第三版课后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第三版课后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1.1写出题图中有源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式。

题图在题图中已知U2=2V,(1)求I,U1,U3,U4,U ac,(2)比较a,b,c,d,e各点电位的高低。

题图在题图所示电路中U ab题图0-3各端点的等效电阻,即各挡的电流表内阻,已知表头等效电阻R A=15kΩ,各分流电阻R1=100Ω,R2=400Ω,R3=500Ω。

+a2VΩ+a2Ω2Ω2Ω2Ωa3V22V24VΩΩ123题图两个额定值是110V,40W的灯泡能否串联后接到220V的电源上使用如果两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都是110V,而额定功率一个是40W,另一个是100W,问能否把这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200V 电源上使用,为什么电路如题图所示.试问ab支路是否有电压和电流题图题图中若(1)U=10V,I=2A,(2)U=10V,I=-2A。

试问哪个元件是吸收功率哪个元件是输出功率为什么题图 1.计算题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1.电路如题图所示,试求以下电路的电压U和电流I。

U U U U+--(c)(a)(b)(d)1A20Ω20Ω1A20Ω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参考方向下,写出图所示各元件u和i 的约束方程.(a)(b)(c)(d)(e)求题图所示电路中的U1和U 2.题图求题图中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流源电路。

(a)(b)(c)题图求题图中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压源电路。

+30VU-U30V+-10KΩu+20mH-u10μF u -+U5V+-iI2A U+-4V1A2V1A2Ω6V6V3A(a(b)题图求题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和电压U。

题图求题图所示各电流源输出的功率。

题图求题图所示各电路源输出的功率。

题图4VΩ1V+U1A1A3V6V+9V+10V+(a)(b)题图电路如题图所示,已知,u s=100V,R1=2kΩ,R2=8kΩ,在下列3种情况下,分别求电压和电流i2,i3,(1)R3=8kΩ(2)R3=∞(开路),(3)R3=0(短路)试估算图示电路的、、和电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题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页
Rf =- R1
R3 1+ ui R4∥Rf R3 R3 Rf =- 1 + R + R ui R1 4 f R3 Rf R3 = - R (1 + R ) R - 〔 1 1 4




u 〕i

Rf uo R3 R3 Af = u =- R1 (1+ R4 )- R1 i
| Ui | 10 R14 = Rf = × 1 MΩ = 2 MΩ 5 | Uo | R15 = | Ui | 50 Rf = × 1 MΩ = 10 MΩ 5 | Uo |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上一页
下一题
10.5.13 图 10. 11 是应用运放测量小电流的原理电路。 输出端接有满量程为 5 V、500μA 的电压表。试计算 Rf1~ Rf5 各电阻值 。
R11
Rf
ui1 R12 ui2 R2
ui1/V +1 0

+
∞ +

uo (a) t /s
+2
0 -2
ui2/V /V
0 -2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t /s (d) 图 10.03
下一题
10.5.4 图 10.8 所示为两级比例运算放大电路,求 uo 与 ui 的关系。 Rf 2R Rf 【解】 uo1 =- R ui R1 1 R ∞ ∞ uo2 - - 2R ui + + uo1 uo2 =- uo1 + + R + 2 2Rf R2 R uo 3 = ui R1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上一页
下一题
10.5.7 图 10.07 所示为一加减混合运算电路,已知 R1= R2 = R3 = R4,R5 = Rf 。求此电路的输出电压 uo 的表达式 。 R1 Rf ui1 【解】 利用叠加原理求解此 R2 题。当 ui1 单独作用时: ∞ ui2 uo - Rf + R3 uo1 =- R ui1 ui3 + 1 当 ui2 单独作用时: ui4 R4 R5 Rf 图10.07 uo2 =- R ui2
【解】 1 uo =- R1C 1 =- R1C
C

R1
ui dt
U
i
1 Ui dt = - R C Ui t 1 Ui t =- 500×103 ×0.5 × 10-6 = -4 Ui t -2 mV = -4 Ui Ui = 0.5 mV
∞ - + +

uo

R2 (a) U i uo
0.5 mV 0 -UOM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上一页
下一题
10.5.3 在图 10.03 (a) 所示加法 运算电路中,ui1 和 ui2 的波形如图 10.03 (b)和(c)所示,R11= 20 kΩ,R12 = 40 kΩ,Rf = 40 kΩ。求平衡电阻 R2 及 输出电压 uo 的波形。 【解】 R2 = R11∥R12∥Rf 1 = 1 kΩ = 10 kΩ 1 1 + + 40 20 20 Rf Rf uo =- u - u R11 i1 R12 i2 40 40 =- u - u 20 i1 40 i2 =-2 ui1-ui2 =-2 (ui1 + ui2 ) 由此求得 uo 的波形如图 10.03 (d) 所示。
图10.13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t /s
(b)
下一题
10.5.11 图 10. 5.9 所示积分电路中,R1= 500 kΩ, C = 0.5μF,电路接通前电容未充电。当电路接通后,测得 uo 从零下降到-2 mV 所需要的时间为 1 s ,求:输入的直流 电压 Ui ,并画出输入和输出电压 的波形。
R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 uo | Rf4 = -Rf1-Rf2-Rf3 i 5 =( -1-9-40) kΩ = 50 kΩ 0.05
10.5.1 在图 10.5 所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已知某集 成运放的UCC = 15 V,UEE = 15 V,R1= 10 kΩ, Rf = 100 kΩ。 (1) ui =-10 mV ;(2) ui = sinωt V ;(3) ui = 3 V; (4) ui =-5 V 。
【解】 (1) ui =-10 mV 时, Rf 100 uo =- R ui =- × (-10 ) mV = 100 mV 10 1 (2) ui = sinωt V 时, Rf 100 uo =- R ui =- sinωt V =-10 sinωt V 10 1
R11
R12
被 + 测U i 电 - 压
Rf
R13 R14 R15
1MΩ ∞ - + +

Uo V 0~5V
图10.10
0.5 = × 1 MΩ = 0.1 MΩ 5 | Ui | 1 R12 = Rf = × 1MΩ = 0.2 MΩ 5 | Uo |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 Ui | 5 × 1 MΩ = 1 MΩ R13 = Rf = 5 | Uo |
11 【解】 由于| uo | = Rf i , 所以: R12 | uo | 0.1 mA R13 Rf1 = ∞ uo i - + 0.5 mA 5 R14 5mA = kΩ = 1 kΩ + 5 V | uo | R15 0~5V Rf2 = -Rf1 i i 被测电流 图10.11 5 =( -1 ) kΩ = 9 kΩ 0.5 | uo | 5 -1-9) kΩ = 40 kΩ Rf3 = -Rf1-Rf2 = ( 0.1 i
△ △

uo2 = uo2-uo1 2Rf Rf = ui + ui R1 R1 3Rf = u R1 i
图 10.04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0.5.5 图 10.05 所示电路中,已知 Rf = 4 R1,求 uo 与 ui1 和 ui2 的关系式 。 【解】 前级电路为电压 跟随器,故 ∞ - uo1 = ui1 + + 后级电路利用叠加原理 ui1 分析。在 uo1 = ui1 单独作用时为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故 Rf uo’ =- R ui1 1
当ui2单独作用时,同理可得: R3∥R5 Rf uo4 = 1 + R4 +(R3∥R5) ui R1∥R2


将R1 = R2 = R3 = R4 和 R5 = Rf 代入,求得输出电压为: uo = uo1+ uo2 + uo3+ uo4 Rf = (u + ui3-ui2-ui1 ) R1 i4
+ Uo -
【解】 左边两个 电路为反相比例运算 电路右边一个为减法运算电路, R3 Rf 且 = R2 R1 故求得

R3 图 10.02
Rf 6×103 Uo1 =- U= - × 1.5 V = 50 V 3 R1 3×10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Rf
Rf 6×103 Uo2 =- (-U ) =- × (-1.5 ) V = 50 V 3 R1 3×10 Rf 6×103 Uo = (Uo2-Uo1 ) = [3-(-3 )]V = 12 V R1 3×103
10.5.6 图 10.06 所示为一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试证明: Rf uo R3 R3 Rf Af = u =- (1+ R )- R R1 i 1 4 R1 ∞ uo - 【证】 由于 u+ = u- = 0, ui + “-” 端为虚地端, Rf 和 R4 + R3 可 R2 R4 视为并联,因而 R4∥Rf uR4 = uo R3 + R4∥Rf 图10.06 即 由于 因此 R3 + R4∥Rf uo = uR4 R4∥Rf ui uR4 = uRf =-Rf if if = i1 = R1 Rf R3 + R4∥Rf R3 + R4∥Rf - u uo = uR4 = R1 i R4∥Rf R4∥Rf
+

+ ∞ +
R1 R3 R2 - + ∞ +

图 10.08
返 回练习题集

uo

上一题
下一题
10.5.9 图 10.09 所示电路 是广泛应用与自动调节系统中 的比例-积分-微分电路。试 求该电路 uo 与 ui 的关系式 。
R1 ui
Rf -

Cf ∞ +
C1
+ 【解】 由于 u+ = u- = 0, R2 “-” 端为虚地端,因此 图10.09 1 uo = -(Rf if + if dt ) Cf dui ui if = i1 = + C1 dt R1 代入上式,得: ui Rf dui dui 1 uo =- R ui + Rf C1 + R1 + C1 dt dt dt Cf 1 C1 Rf dui 1 + ui + Rf C1 + =- ui dt Cf R1 dt R1Cf

Rf R1

+
∞ +

uo
R2 ui2 图 10.05
在 ui2 单独作用时为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故 Rf uo’’ = 1+ ui2 R1 由此求得: Rf Rf uo = uo’ + uo’’ = 1+ R ui2 - R ui1 = 5 ui2-4 ui1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