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蓉《货币金融学》章节题库-货币均衡和金融稳定(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货币均衡和金融稳定

一、概念题

1.货币非均衡

答:货币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M d不等于M s,也称为货币失衡。货币失衡主要包括总量失衡与结构性失衡两大类,总量失衡又具体包括货币供给量(M s)大于货币需求量(M d)的货币失衡和货币供给量(M s)小于货币需求量(M d)的货币失衡。货币结构性失衡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货币供给量形成的购买力结构与货币需求量所包含的商品供应量结构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指货币供给量中M0与M1、M1与M2的比例失调。

2.需求型调整

答:需求型调整乃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失衡状态时,从增加货币需求量入手而使之造应于货币供给量;反之,在货币供给量小于相应货币需求量的失衡时,则从减少货币需求量入手来使之与货币供给量相适应。即需求型调整从需求方入手医治货币需求,从而填平货币供需失衡缺口,以实现货币供需均衡的目标。

由于货币需求量是内在于经济系统运行的内生变量,因此对货币需求量的调整对策更多地在中央银行之外进行,主要包括:①增加商品市场上的供给,由商品市场上的供给引导需求,并从而实现货币市场上对货币需求的增加;②中央银行动用金银、外汇储备,与此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从而达到扩大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供给;③大幅度地提高商品价格水平,通过货币需求量的增加来相应地吸收过多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实现货币供需均衡的调整。

3.逆向型调整

答:所谓逆向型调整,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供需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并不是通过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的途径来促进货币供需全面均衡。其具体内涵是:若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同时现实经济运行中又存在着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而且也存在着某些供不应求的短缺产品,社会经济运行对此需求量很大,而可供能力又相对有限,通过对这类产业追加投资和发放贷款,以促进供给增加,并依此来消化过多的货币供给,达到货币供需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4.成本拉动型通胀(南开大学2012金融硕士)

答: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其成因分析是指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

①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论。这种理论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条件下,工资率取决于劳动的供求,而当工资是由工会和雇主集体议定时,这种工资则会高于竞争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而引发的物价上涨。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的提高,在西方经济学中,称为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②利润推进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另一成因是利润的推进。其前提条件是存在着物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没有哪一方能任意操纵价格。但在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卖主就有可能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加速度,以赚取垄断利润。如果这种行为的作用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旨在说明,在整个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条件下物价上涨的原因。这种理论也试图用来解释“滞胀”。

5.通货膨胀(inflation)(武大2003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研)

答: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倾向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倾向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货币就会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二、选择题

1.要实现宏观经济的最终平衡,占主导地位的是()。

A.商品市场的均衡

B.货币市场的均衡

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D.进出口的均衡

【答案】B

【解析】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适应,它是宏观经济的

最终平衡,而要实现这一平衡,就必须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均衡。其中货币市场的均衡又处于主导地位,现代经济运行总体均衡的重要特征是货币形态的均衡,只有实现了货币的供求平衡,才能实现商品劳务的供求平衡。

2.社会总需求是否合理取决于()。

A.社会总供给是否合理

B.商品需求是否合理

C.商品供给是否合理

D.货币供给量是否合理

【答案】D

【解析】货币供给量是否合理决定着社会总需求是否合理,从而决定着社会总供求能否达到均衡。

3.中央银行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是在对货币失衡进行()。

A.供给型调整

B.需求型调整

C.混合型调整

D.逆向型调整

【答案】A

【解析】供给型调整,是指中央银行在对失衡的货币供需进行调整时,以货币需求量作为参照系,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相应调整,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货币供需由失衡状态到均衡状态的调整。

4.下列有关货币均衡描述正确的是()。

A.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均衡状况

B.货币均衡是一种动态过程

C.货币均衡即在任意时点上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D.它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反映

E.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完全相等

【答案】ABD

【解析】货币均衡是货币供需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数量上的完全相等;货币供需完全相等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5.社会总需求的构成通常包括()。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税收

D.政府支出

E.出口需求

【答案】ABDE

【解析】社会总需求(AD)的构成通常包括: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支出(G)和出口需求(X)。

三、判断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