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答案10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3cebb76edb6f1aff001fb6.png)
答案:
a = b = d = e为2,3,5-三甲基己烷c = f为2,3,4,5-四甲基己烷
2.4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假如某个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予以更正。
a.3,3-二甲基丁烷b. 2,4-二甲基-5-异丙基壬烷c.2,4,5,5-四甲基-4-乙基庚烷d.3,4-二甲基-5-乙基癸烷e.2,2,3-三甲基戊烷f.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g.2-异丙基-4-甲基己烷h.4-乙基-5,5-二甲基辛烷
答案:
3.13有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丁烯,它们与溴化氢加成得到同一种溴代丁烷,写出这两个丁烯的结构式。
答案:
3.14将下列碳正离子按稳定性由大至小排列:
答案:稳定性:
3.15写出下列反应的转化过程:
答案:
3.16分子式为C5H10的化合物A,与1分子氢作用得到C5H12的化合物。A在酸性溶液中与高锰酸钾作用得到一个含有4个碳原子的羧酸。A经臭氧化并还原水解,得到两种不同的醛。推测A的可能结构,用反应式加简要说明表示推断过程。
答案:
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电子式。
a. C2H4b. CH3Cl c. NH3d. H2S e. HNO3f. HCHO g. H3PO4h. C2H6
i. C2H2j. H2SO4
答案:
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a. I2b. CH2Cl2c. HBr d. CHCl3e. CH3OHf. CH3OCH3
第一章、绪论
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离子键化合物
共价键化合物
熔沸点
高
有机化学课后题答案chapter01
![有机化学课后题答案chapter01](https://img.taocdn.com/s3/m/c6c82a0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png)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础习题1-1H:Cl(2)H:O:N::O(3)H:N:N:H H H (1)O::C::O Cl:C:ClO(4)(5)Na(6)+(7)(8)(9)H:C:C:O:H H H H H H:C:C::O:HH H H:C: :OO:H(10)(11)H:C:C H H(12)NH:N:C::O:H H习题1-3C C H H HO Cl :::::(1)(2)C C HH H C O ::::H H (3)H C N N H三价三价正确N 原子应带电荷更改为:C H H H O ::::(1)(2)C C HH H C O ::::H HH (3)H N N HCl ::::(4)(5)(6)C O HH H H H O ::C OH H::::O 原子应带电荷C 原子应带电荷O 原子应带电荷更改为::::(4)(5)(6)C O HH HH C HN O ::C N OH H::::习题1-3(1)CH 3CHCH 2CH 2CH 2Cl(2)CH 3CHCH 2CH 2CHCH 3OH OCH 3ClBrOHOCH 3(3)C CH 3H 3C CH 3CH 2CH 2Cl(4)(CH 3)2NCH 2CH 2CH 3N(5)CH 3CH 2COCH 3(6)(CH 3)2CHCH 2CHOH OO习题1-4(1)可以,因为轨道可以有效重叠成键,如下图(a );(2)不可以,因为轨道间不是同位相相加,故不能有效重叠成键,如下图(b )和(c )。
(a)(b)(c)习题1-5*(1)因为反键分子轨道上有一个电子,只具有相对稳定性;(2)因为成键与反键分子轨道都全部充满电子,体系能量没有有效降低,所以不能稳定存在; (3)两个氮原子的2p 轨道各有3个单电子,它们相互结合形成三个成键轨道和三个反键轨道,而6个电子将在成对地填充在三个成键轨道上,所以N 2分子可以稳定存在;(4)O 2-可以看成是1个O (4个2p 电子)与1个O -(5个2p 电子)结合而成,各自的3个2p 轨道组成3个成键和3个反键轨道,9个电子在成对填充满3个成键轨道后,还有3个电子在反键轨道,因此,该负离子具有相对稳定性。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c35741711cc7931b716f2.png)
第一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有那些特性?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数目众多、结构复杂;2、易燃;3、熔沸点较低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4.反应慢、副反应多。
2.什么是σ键和π键?沿着轨道对称轴方向重叠形成的键叫σ键。
其特点为电子云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所以比较牢固。
另外σ键旋转时不会破坏电子云的重叠,所以σ键可以沿对称轴自由旋转。
P轨道“肩并肩”平行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叫π键,其特点为电子云重叠程度小,键能低;电子云分布呈块状分布于σ键所在平面的上下,受核的束缚小,易受极化;成键的两个原子不能沿键轴自由旋转。
3.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的官能团名称:(1) (2) (3) (4) (5)NO2CH3CH3H3C CCH3CH3CH2Cl OH苯环、硝基苯环卤代烃酚环烯(6) (7) (8) (9)O CHO NH2OH环酮环醛苯环、胺环、醇4.根据键能的数据,当乙烷分子受热裂解时,那一个共价键首先破裂?为什么?这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乙烷分子受热裂解时,分子中的碳碳首先破裂,因为C—C键能为376 KJ·mol-1,而C—H 键能为439 KJ·mol-1。
这个过程是吸热。
5.指出下列各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状态:(1)(2)(3)H3C CH CHCHO sp3sp2sp2sp2CH3sp3CH CH2sp2sp2苯环上的碳原子是sp2 杂化环己烷上的碳原子是sp3杂化(4)(5)(6)HC CCH2CH CH2sp3sp sp sp2sp2H2C C CHCH3sp2sp sp2sp3H3C COOHsp3sp2第二章烷烃习题参考答案1.解:(1)CH3CH2CHCH2CH2CH2CH3CH2CH3(2)CH32CHCH3CH333(3)CH3CH2CH2CHCHCH2CH2CH3CH3CH2CH3(4)CH3CH2CCHCHCH2CH2CH3CH23CH(CH3)2H3CCH2CH2CH32.解:(不匹配)(1) 2,3-二甲基辛烷(2) 2,7-二甲基-4-乙基壬烷 (3) 3,6-二甲基壬烷 3.解:(1)C CH 3CH 3H 3C CH 3(2) CH 32CH 3CH 3(3)CH 3CH 2CH 2CH 2CH 34.解:(1)CH 3CH 2CH 2CH 2CH(CH 3)2,(CH 3)2CHCH 2CH(CH 3)2,CH 3CH 2CHCHCH 3CH 3CH 3,H 3C C HC CH 3H 3H 3CCH 3(2)CH 3CH 2CH 2CHCH 3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3(3)H 3C C HC CH 3H 3H 3CCH 35.解:(不匹配)(1)CH 2CH 2CH 3,CH 2CH 2CH 3( 正戊烷绕C 1-C 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2)C 2H 5H 3C ,C 2H 5CH 3,C 2H 5CH 3,C 2H 5CH 3(正戊烷绕C 2-C 3σ键旋转产生的全重叠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叉式构象)(3)CH 3C 2H 5,CH 3C 2H 5(异戊烷绕C 1-C 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4)H 3CCH 3CH 3H 3C CH 3CH 3H 3C CH 3H 3CH 3CCH 3CH 3(异戊烷绕C 2-C 3σ键旋转产生的全重叠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叉式构象) (5)CH(CH 3)2CH(CH 3)2(异戊烷绕C 3-C 4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 (6)H 3CCH 3H 3CCH 3CH 3H 3C(新戊烷绕C 1-C 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 6.解:(3)>(2)>(4)>(1) 7.解: 1°H =12;2°H =0;3°H =0 8.解:FF F9.解:310.解: 链引发:Cl 2hvCl ·+Cl ·链增长:Cl ·+CH 3CH 3CH 3CH 2·+HCl Cl 2+CH 3CH 2Cl ·+CH 3CH 2Cl 链终止:Cl ·+Cl ·2 Cl ·+CH 3CH 2·3CH 2Cl CH 3CH 2·+CH 3CH 2CH 3CH 2CH 2CH 3第三章 烯烃 炔烃 二烯烃习题参考答案1.(不匹配) (1)5–甲基–1–己烯 (2)3–甲基–1–丁炔 (3)4–甲基–1,3–戊二烯(4)2,7–二甲基–2,7–壬二烯 (5)3–乙基–4–己烯–1–炔 (6)5–甲基–1,3–环己二烯 (7)( Z )–3–甲基 –3–庚烯 (8)顺,反–2,4–庚二烯(或(2Z,4E )–2,4–庚二烯) 2.CH 3C H CCH(CH 3)2HH 3CH C3)CH 2CH 3CH 3CCl Br C CH 2CH 2CH 3HClHC C C(CH 3)2CH 2CH 2CH 3CH CHH 2C C 2H 5C CH(1)(2)(3)(4)(5)(6)3.(1)(2)(3)(4)(5)(6)(7)(8)CH 3CH 3CH 2CH 2COOH + CO 2CH 3CCH 2CH 2CH 33BrCH 2ClCH 2CF 3CH 3CH CH 33HCH 3CH CH 3COOC 2H 5COOC 2H 5CH 3CH 2CH 2CH 2BrCH 3CH 2CHCCH 3OCuCCCH 34.答案不唯一,只要方法可行都可以。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十章醇和醚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十章醇和醚](https://img.taocdn.com/s3/m/4b21ffb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4.png)
环氧乙烷在酸催化及碱催化产物是相同的,但是,1,2-环氧丙烷产物是不同的。 酸催化: 碱催化:
6.乙烯正丁醚
二十三、乙二醇及其甲醚的沸点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试解释之。 沸点1970C 沸点1250C 沸点840C 解:乙二醇分子内有两个羟基,通过分子间氢键缔合成大分子,而单甲醚只有一个羟基,氢键作用减少。对于二甲醚,分子中 已没有羟基,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乙二醇沸点最高,乙二醇二甲醚沸点最低。 二十四、下列各醚和过量的浓氢碘酸加热,可生成何种产物?
3.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 解:
4.2-甲基-丙醇,异丙醇 2,4-二甲基-2-戊烯解:
5.丙烯甘油三硝酸甘油酯 6.苯,乙烯,丙烯
3-甲基-
1-苯基-2-丁烯十二、完成下面转变。 1.乙基异丙基甲醇 2-甲基-2-氯戊烷 解:
。 解: 2.3-甲基-2-丁醇 叔戊醇 解: 3.异戊醇 2-甲基-2-丁烯 解:
C6H14O,常温下不与钠作用,和过量的浓氢碘酸共热生成碘烷,此碘烷与氢氧化银作用则生成丙醇,试推测此化合物的结构, 并写出反应式。 二十六、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7H16O,并知道: 1.1,在常温下不和金属钠作用 2.2,过量浓氢碘酸共热生成两种物质为C2H5I和C5H11I,后者用 AgOH处理后所生成的化合物沸点为1380C。 试根据表10-2,推测其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解:沸点为1380C的物质为正戊醇。此化合物为乙基正戊基醚。 二十七、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21O4N,,与热的浓氢碘酸作用可生成碘代甲烷,表明有甲氧基存在。当此化合物4 .24mg 用HI处理,并将所生成的碘代甲烷通入硝酸银的醇溶液,得到11.62mgAgI,问此化合物含有几个甲氧基? 解: 碘化银分子量为234.8,11,62mgAgI为0.05mmole, 根据分子式指导此化合物分子量为339,4.24mg 为0.0125mmole,可见此化合物有四个甲氧基。 二十八、写出环氧乙烷与下列试剂反应的方程式: 1.有少量硫酸存在下的甲醇 2.有少量甲醇钠存在下的甲醇。 注意,这里有重排 问题解: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6421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6.png)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选择题的题目解析。
2. 答案:A
解析:选择题的题目解析。
二、填空题
1. 答案:催化剂
解析:填空题的题目解析。
2. 答案:氧化还原
解析:填空题的题目解析。
三、判断题
1. 答案:正确
解析:判断题的题目解析。
2. 答案:错误
解析:判断题的题目解析。
四、解答题
1. 答案:解答内容的答案。
解析:解答题的题目解析。
2. 答案:解答内容的答案。
解析:解答题的题目解析。
五、综合题
答案:综合题的答案。
解析:综合题的题目解析。
六、总结
本文提供了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和综合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通过学习这些题目的解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点,并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这些参考答案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有机化学习题11答案
![大学有机化学习题1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4a3a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1.png)
大学有机化学习题11答案大学有机化学习题11答案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重要分支,是大学化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习题的解答可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有机化学习题11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1.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醇?答案:C2H5OH解析: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C2H5OH含有羟基,因此C2H5OH是醇。
2.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酮?答案:CH3COCH3解析:酮是一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CH3COCH3含有羰基,因此CH3COCH3是酮。
3.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醛?答案:CH3CHO解析:醛是一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CH3CHO含有羰基,因此CH3CHO是醛。
4.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酸?答案:CH3COOH解析:酸是一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CH3COOH含有羧基,因此CH3COOH是酸。
5.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酯?答案:CH3COOCH3解析:酯是一类含有酯基(-COO-)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CH3COOCH3含有酯基,因此CH3COOCH3是酯。
6.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醚?答案:CH3OCH3解析:醚是一类含有醚基(-O-)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CH3OCH3含有醚基,因此CH3OCH3是醚。
7.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胺?答案:CH3NH2解析:胺是一类含有氨基(-NH2)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CH3NH2含有氨基,因此CH3NH2是胺。
8.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腈?答案:CH3CN解析:腈是一类含有氰基(-CN)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CH3CN含有氰基,因此CH3CN是腈。
9.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醚酮?答案:CH3COCH2OCH3解析:醚酮是一类同时含有醚基和酮基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四版)第十章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四版)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5114c0d376eeaeaad1f330ec.png)
第十章醇、酚、醚1.写出戊醇C5H9OH的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答案:1-戊醇 2-戊醇3-戊醇 2-甲基-1-丁醇3-甲基-1-丁醇 2-甲基-2-丁醇3-甲基-2-丁醇 2,2-二甲基-1-丙醇2.写出下列结构式的系统命名:(1)(2)(3)(4)(5)(6)(7)(8)(9)(10)答案:(1)3-甲氧基-2-戊醇(2)(E)-4-烯-2-己醇(3)2-对氯苯基乙醇或对氯苯乙醇(4)(Z)-2-甲基-1-乙基-环己醇(5)1-乙氧基-2-甲基丙烷或乙基异丁基醚(6)3-氯-5-硝基-1,2-苯二酚(7)对溴乙氧基苯(8)2,6-二溴-4-异丙基苯酚(9)1,2,3-三甲氧基丙烷或丙三醇三甲醚(10)1,2-环氧丁烷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E)-2-丁烯十醇(2)烯丙基正丁醚(3)对硝基苄基苯甲醚(4)邻甲基苯甲醚(5)2,3-二甲氧基丁烷(6)α,β-二苯基乙醇(7)新戊醇(8)苦味酸(9)2,3-坏氧戊烷(10)15-冠-5答案: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4-dimethyl-1-hexanol(2)4-penten-2-ol(3)3-bromo-4-methylphenol (4)5-nitro-2-naphthol(5)tert-butyl phenyl ether(6)1,2-dimethoxyethanel答案:(1)(2)(3)(4)(5)(6)5.写出异丙醇与下列方式剂作用的反应式:(1)Na (2)Al (3)冷浓H2SO4 (4)H2SO4>1600C(5) H2SO4〈1400C (6)NaBr+H2SO4 (7)红磷+碘(8)SOCl2(9)CH3C6H4SO2Cl (10)(1)的产物+C2H5Br (11)(1)的产物+叔丁基氯(12)(5)的产物+HI(过量)答案:(1)(2)(3)(3)(4)(5)(6)(7)(8)(9)(10)(11)(1)的产物+叔丁基氯(12)(5)的产物+HI(过量)6.在叔丁醇中加入金属钠,当Na被消耗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溴乙烷,这时可得到C6H14O;如在乙醇与Na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2-溴-二甲基丙烷,则有气体产生,在留下的混合物中仅有乙醇一种有机物,试写出所有的反应,并解释这两个实验为什么不同?答案:第一个实验是亲核反应,第二个实验以消除反应为主,生成烯烃气体放出,过量的乙醇没参加反应而留下。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e9246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1.png)
第一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 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0,含碳%、含氮%、含氧%,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解:①由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根据下列计算求得实验式该化合物实验式为:CH2O②由分子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实验式的2倍,即:C2H 4 O22. 在C—H、C—O、O—H、C—Br、C—N等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哪一个解:由表1-4可以查得上述共价键极性最强的是O—H键;3. 将共价键⑴ C—H ⑵ N—H ⑶ F—H ⑷ O—H按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解:根据电负性顺序F > O > N > C,可推知共价键的极性顺序为:F—H > O—H > N—H > C—H4. 化合物CH3Cl、CH4、CHBr3、HCl、CH3OCH3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解:CH4分子为高度对称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4个C—H的向量之和为零,因此是非极性分子;5.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该化合物所属类型;碳碳三键,炔烃羟基 ,酚酮基 ,酮羧基 ,羧酸醛基 ,醛羟基 ,醇氨基 ,胺6. 甲醚CH3OCH3分子中,两个O—C键的夹角为°;甲醚是否为极性分子若是,用表示偶极矩的方向;解: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的电负性,因此O—C键的偶极矩的方向是由碳原子指向氧原子;甲醚分子的偶极矩是其分子中各个共价键偶极矩的向量之和,甲醚分子中的两个O—C键的夹角为°,显然分子是具有极性的,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下图所示;7. 什么叫诱导效应什么叫共轭效应各举一例说明之;研读教材第11~12页有关内容8. 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与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有何区别解: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反应物中必须有离子;而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是指反应物结构中的共价键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异裂,反应物本身并非一定是离子;第二章链烃习题参考答案1. 写出分子式为C6H14的化合物的所有碳链异构体的构造式,并按系统命名法命名;解:①所有可能的碳架如下:②所有异构体的构造式及名称:己烷 2—甲基戊烷 3—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丁烷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或名称,并指出分子中的1°、2°、3°、4°碳原子;3. 将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改写成键线式4. 写出分子式为C5H10的所有开链异构体的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5. 完成下列反应式6.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乙烷、乙烯、乙炔解答:分别将三种气体通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乙烷;将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气体分别通入银氨溶液中,能使之产生白色沉淀的气体是乙炔,另一个是乙烯;2 丁烷、1—丁炔、2—丁炔解答:分别将三种待测物分别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不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丁烷;将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两种待测物分别与银氨溶液混合,能使之产生白色沉淀的是1—丁炔,另一个是2—丁炔;3 1,3—丁二烯、1—丁炔解答:分别将两种待测物与氯化亚铜氨溶液混合,能使之产生棕红色色沉淀的是1—丁炔,另一个是1,3—丁二烯;7. 以乙炔、丙炔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其他试剂任选;1 1,2—二氯乙烷2 异丙醇3 2,2—二氯丙烷4 乙烯基乙炔5 丙酮6 苯7 乙烯基乙醚8. 如何除去乙烷中含有的少量丙烯解答:将含有少量丙烯的乙烷气体通入硫酸溶液中,其中的丙烯杂质因与硫酸发生加成反应而被吸收;9. 丁烷和异丁烷分子中哪个氢原子最容易发生卤代反应为什么解答:异丁烷分子中的叔氢原子最易发生卤代反应;有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取代反应中,各种类型氢原子的反应活性顺序为:3°H > 2°H > 1°H ;10. 用杂化轨道理论简述甲烷、乙烯、乙炔的分子结构;解答:1 甲烷的结构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价电子分别位于4个sp3杂化轨道中;4个sp3杂化电子云在空间呈正四面体排布,各个sp3杂化电子云的大头分别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C与H成键时,4个H原子的s电子云沿着4个sp3杂化电子云的大头重叠形成4个s-sp3σ键,因此形成的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型的,键角为109°28/ ;2乙烯的结构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4个价电子中有3个分别位于3个sp2杂化轨道中,1个位于2p轨道中;3个sp2杂化电子云在空间呈平面三角形分布,各sp2杂化电子云的大头指向三角形的3个顶点,2p电子云对称轴垂直穿过3个sp2杂化电子云所在的平面;11. 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两者的反应速度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此不°同解答:乙烯使溴水褪色的速度较乙炔的快;乙炔碳碳键长较乙烯碳碳键的键长短,因此乙炔分子中的π键较乙烯的π键稳定,反应活性低、反应速度慢;12. 乙烯既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这两个实验的本质有无区别解答:这两个实验有着本质的区别,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乙烯使高锰酸钾还原而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了无色的溴代烷烃;13. 写出分子式C4H6的开链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1—丁炔 2—丁炔 1,3—丁二烯 1,2—丁二烯14. A,B 两化合物的分子式都是C 6H 12 ,A 经臭氧化并与锌和酸反应后的乙醛和甲乙酮,B 经高锰酸钾氧化只得丙酸,写出A 和B 的结构式;解答:顺—3—甲基—2—戊烯 反—3—甲基—2—戊烯顺—3—己烯 反—3—己烯15. 化合物A 和B 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都能使溴水褪色,A 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而B 不能;A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CH 32CHCOOH 和CO 2,B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CH 3COCOOH 和CO 2;试推测A 和B 的结构式和名称,并写出有关的反应式;解答:化合物A 的有关反应式: 化合物B 的有关反应式:16. 某化合物分子量为82,每摩尔该化合物可吸收2摩尔氢,不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当他吸收1摩尔氢时,生成2,3—二甲基—1—丁烯;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解答:A. B. CH 2 C CH CH 2CH 3(CH 3)2CHC CH 3—甲基—1—丁炔2—甲基—1,3—丁二烯 CH 2 C C CH 2CH 3CH 3第三章脂环烃习题参考答案1. 命名下列化合物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 3—甲基环丁烯2 5—甲基二环2.2.2—2—辛烯 3.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解答:将上述三种试剂分别通入溴水中,不能使溶液棕红色褪色的是CH3CH2CH3;将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试剂分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能使溶液紫红色褪色的是CH3CH=CH2;2 1,1—二甲基环丙烷和环戊烯解答:将两种试剂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能使溶液紫红色褪色的是环戊烯,不能使溶液褪色的是1,1—二甲基环丙烷;4. 完成下列反应式5. 完成苯基环丙烷与下列试剂的反应;1 HCl2 Cl2Cl43 Br2FeBr34 H2SO46. 回答下列问题:1 在环丙烷中含有少量杂质丙烯,在提纯环丙烷时如何去除杂质解答:将含有少量丙烯杂质的环丙烷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丙烯因为与高锰酸钾反应而被溶液吸收去除,然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得到不含丙烯的环丙烷气体;2 解释环丙烷的稳定性解答:环丙烷的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其每一个碳原子的sp3杂化电子云夹角为°;因此,当成键时,两个成键电子云是以弯曲方式重叠,形成“弯曲σ键”;与以“头对头”方式正面重叠形成的一般σ键相比,弯曲σ键重叠程度低,而且具有恢复正常重叠方式的自在趋势力——张力,因此不稳定;环丙烷的3个“弯曲σ键”的不稳定决定了环丙烷分子的不稳定性,它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7. 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7H14,此化合物发生如下反应:1 可以催化加氢,产物分子式为C7H16;2 在室温下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 能与HBr反应得产物2—溴—2,3—二甲基戊烷;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解答:CH3CH3或H3CH3C CH3CH3第四章芳香烃习题参考答案1. 命名下列化合物;对乙基甲苯对异丙基甲苯 4—乙基—2—溴甲苯2—环戊基甲苯对二氯苯三苯甲基游离基6—溴—1—萘磺酸 2,4—二硝基甲苯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 间甲乙苯2 β-萘酚3 4-氯-2,3-二硝基甲苯4 环戊二烯负离子5 间二乙烯苯6 邻二异丙苯7 6-氯-1-萘磺酸 8 环丙烯正离子3. 完成下列反应;4. 写出下列反应所需试剂,并完成反应,1 苯→甲苯→氯苄2 甲苯→苯甲酸→邻、对硝基苯甲酸3 硝基苯→间硝基氯苯4 萘→邻苯二甲酸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甲苯、1-甲基环己烯、甲基环己烷解答:取三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溴水混合,能使溴水迅速褪色的是1-甲基环己烯;将不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待测物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加热,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甲苯,余者为甲基环己烷;2 苯、1,3-己二烯解答:取两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能使溶液紫红色褪色的是1,3-己二烯;6. 二甲苯的邻、间、对位三个异构体,在进行硝化时,分别得到一个一硝基产物,二个一硝基产物和三个一硝基产物,写出相对应的二甲苯结构;解答:得一个硝基产物的是对二甲苯:得二个硝基产物的是邻二甲苯:得三个硝基产物的是间二甲苯:7. 按照亲电取代反应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1 甲苯、苯、氯苯、硝基苯、苯酚解答:亲电取代反应活性顺序为苯酚 > 甲苯 > 苯 > 氯苯 > 硝基苯2 溴苯、苯甲酸、间二甲苯、甲苯、间硝基苯甲酸解答:亲电取代反应活性顺序为间二甲苯 > 甲苯 > 溴苯 > 苯甲酸 > 间硝基苯甲酸8. 判断下列化合物有无芳香性;1 环戊二烯解答:环戊二烯分子中没有闭合的共轭大π健结构,故不具有芳香性;2 环戊二烯负离子解答:环戊二烯负离子具有闭合的6电子共轭大π健结构,且π电子数6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环戊二烯负离子具有芳香性;3 环戊二烯正离子解答:环戊二烯正离子具有闭合的4电子共轭大π健结构,但其π电子数4不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环戊二烯正离子不具有芳香性;4 1,2,3,4-四氢萘解答:1,2,3,4-四氢萘保留了一个完整的苯环,因此具有芳香性;5 1,3,5,7-环辛四烯解答:1,3,5,7-环辛四烯π电子数8不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1,3,5,7-环辛四烯不具有芳香性;6 环丙烯正离子解答:环丙烯正离子具有闭合的2电子共轭大π健结构,且π电子数2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环丙烯正离子具有芳香性;9. 以苯为主要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1 叔丁基苯2 2,4-二硝基苯甲酸3 间硝基苯甲酸4 2-甲基-5-硝基苯磺酸5 环戊基苯10. 某芳烃A分子式为C8H10,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分子式为C8H6O4的B;若将B进一步硝化,只得到一种一元硝化产物而无异构体,推出A、B的结构并写出反应式;解答:A和B的结构分别为:相关反应式如下:第五章芳香烃习题参考答案1. 简述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分类,并举例说明;参见教材第62页2. 写出分子式为C4H9Br所有异构体及名称,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伯、仲、叔卤烃的哪一种解答:所有可能的碳链如下所有异构体如下1-溴丁烷 2-溴丁烷 2-甲基-1-溴丙烷 2-甲基-2-溴丙烷伯卤烃仲卤烃伯卤烃叔卤烃3. 解释下列名词并举例说明:1 亲核试剂2 亲核取代反应3 反应底物4 中心碳原子5 离去基团6 消除反应参见教材4. 叙述卤代烷的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 1机理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机理;参见教材解答:1.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以叔溴丁烷的水解反应为例加以讨论;叔溴丁烷的水解反应的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叔丁基溴的C—Br键发生异裂,生成叔丁基碳正离子和溴负离子,此步反应的速率很慢;第二步:生成的叔丁基碳正离子很快地与进攻试剂结合生成叔丁醇;2.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实验证明,溴甲烷水解反应的机制为SN2,反应一步完成: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溴甲烷和碱的浓度有关,称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用SN22代表决定反应速率所涉及的两种分子表示;在该反应过程中,OH-从Br的背面进攻带部分正电荷的α-C,C—O键逐渐形成,C—Br键逐渐变弱形成一个过渡状态;然后C—Br 键迅速断裂,C—O键形成,完成取代;5. 简述卤代烷的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6.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CH3C(CH3)2CH2Br CH3CH2CHBrCH2I CH2CHCH2CH3Cl 2,2-二甲基-1-溴丙烷 2-溴-1-碘丁烷 1-苯基-2-氯丁烷 3-甲基-3-碘-1-戊烯 3-氯环己烯 2-甲基-1-溴萘间溴甲苯 1-环戊基-2-溴乙烷7.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二碘二溴甲烷2 叔丁基溴3 烯丙基氯4 氟烷5 1-溴-1-丙烯6 2,4-二氯甲苯7 苄基氯8 5-溴-1,3-环己二烯8. 完成下列反应式9. 完成下列转变解答:解答:解答:解答:10.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氯苯、苄基氯、1-苯基-2-氯丙烷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室温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苄基氯;加热后产生白色沉淀的为1-苯基-2-氯丙烷,余者为氯苯;2 溴苯、溴乙烯、异丙基溴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为异丙基溴;将剩余2种待测物分别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溴乙烯,余者为溴苯;3 2-氯丙烯、2-氯丙烷、3-氯丙烯、3-碘环戊烯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立即产生黄色沉淀的为3-碘环戊烯,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3-氯丙烯,加热后产生白色沉淀的为2-氯丙烷,余者为2-氯丙烯;4 4-溴-1-丁炔、2-溴-2-丁烯、3-溴环戊烯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立即产生淡黄色沉淀的为3-溴环戊烯,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4-溴-1-丁炔,余者为2-溴-2-丁烯;11. 下列卤代烃与氢氧化钾醇溶液发生消除反应,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2-甲基-1-氯丁烷、2-甲基-2-氯丁烷、2-甲基-3-氯丁烷解答:2-甲基-2-氯丁烷 > 2-甲基-3-氯丁烷 > 2-甲基-1-氯丁烷12. 下列卤代烃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按生成沉淀的快慢顺序排列; 1-溴环己烯、4-溴环己烯、溴化苄、1-甲基-1-溴环己烷解答:溴化苄 > 1-甲基-1-溴环己烷 > 4-溴环己烯 > 1-溴环己烯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2,2-二甲基-3-戊烯-1-醇甲基异丙基醚2. 完成下列反应式3.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1 正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卢卡斯试剂浓盐酸+无水ZnCl2混合,室温下立即出现沉淀的是叔丁醇,过5~10分钟出现沉淀的是仲丁醇,无沉淀的是正丁醇;2 苯甲醇和对甲苯酚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FeCl3混合,出现显着颜色变化的是对甲苯酚;3 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新制CuOH2混合并振摇,CuOH2溶解并得到深蓝色溶液的是2,3-丁二醇,余者为1,3-丁二醇;4. 苯甲醇和苯酚都含有苯环和羟基,为什么他们性质有很大差别解答:苯酚中的羟基与苯环发生了p-π共轭,而苯甲醇中的羟基与苯环相隔一个碳原子没有共轭发生,因此他们的性质大相径庭;5. 推导结构化合物AC9H12O与NaOH、KMnO4均不反应,遇HI生成B和C,B遇溴水立即变为白色浑浊,C经NaOH水解,与Na2Cr2O7的H2SO4溶液反应生成酮D,试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与相应反应式;解答:A、B、C、D的结构简式为相关反应式如下:A B CD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4-甲基-3-戊烯-2-酮 2α,γ-二甲基己醛 3甲基异丁基酮43-硝基苯乙酮 5环己酮腙2. 命名下列化合物2,4-戊二酮对甲氧基苯甲醛 3-环己基丙醛 3-戊烯-2-酮 2,8-二羟基-9,10-蒽醌对苯醌单肟3. 写出苯甲醛和环己酮分别与下列化合物的反应如果有的话所得产物的结构式;1 托伦试剂苯甲醛与托伦试剂作用的产物是:环己酮与托伦试剂不反应;,H+,加热2 KMnO4环己酮一般条件下不易被氧化;3 2,4-二硝基苯肼4 NaHSO35 LiAlH46 浓NaOH苯甲醛与之作用的产物为:环己酮与之不反应;7 乙醇,HCl苯甲醛与之作用的产物为:环己酮与之不反应;8 乙基溴化镁苯甲醛与之作用的产物为:环己酮与之作用的产物为:9 稀NaOH苯甲醛和环己酮与稀碱均不作用;4. 完成下列反应式;5. 按照与HCN反应的活性,由高至低顺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解答:空间位阻的不同造成上述顺序;解答:硝基的吸电子作用增加了羰基碳原子的正电荷有利于亲和加成反应;甲氧基通过p,π-共轭效应供电子使羰基碳原子的正电荷降低不利于亲核加成反应;解答:空间位阻的不同是造成上述顺序的主要因素;6. 用简单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苯甲醛、苯乙酮、环己酮解答:分别取上述待测物质少许与托伦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为苯甲醛;将剩余两种待测物分别与碘的碱溶液混合,出现黄色沉淀的为苯乙酮,余者为环己酮;2 乙醛、丙醛、丁酮、二乙酮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托伦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是乙醛和丙醛,未有银镜出现的是丁酮和二乙酮;将乙醛和丙醛少许分别与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黄色沉淀的乙醛,另一个溶液,出现白色结晶的为丁酮,未为丙醛;将丁酮和二乙酮少许分别滴入饱和NaHSO3有沉淀的是二乙酮;3 甲醛、仲丁醇、丁醛、3-戊酮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西夫试剂混合,出现紫红色的是甲醛和丁醛,然后加入浓硫酸,紫色不退色的为甲醛,紫色褪去的为丁醛;与西夫试剂混合后未有颜色变化的是仲丁醇和3-戊酮;各取它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混合,出现黄色结晶沉淀的为3-戊酮,余者为仲丁醇;4 2-丁烯醛、异丁醛、3-戊酮、异丁醇解答:各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溴水混合,能使溴水棕色褪至无色的是2-丁烯醛;将剩余3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托伦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产生银镜的是异丁醛;将最后2个待测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混合,出现黄色结晶沉淀的是3-戊酮;7. 用6个碳以下的直链醛或酮合成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选;请写出各步反应式;1 2-辛醇2 3-甲基-3-己醇3 正庚醇4 异己烷解答:1合成2-辛醇的方法首先制得格氏试剂己基溴化镁:然后用己基溴化镁与乙醛反应制得2-辛醇: 2合成3-甲基-3-己醇的方法 首先制得格氏试剂丙基溴化镁:然后用丙基溴化镁与丁酮反应制得3-甲基-3-己醇: 3合成正庚醇的方法首先制得格氏试剂己基溴化镁见前题;然后用己基溴化镁与甲醛作用制得正庚醇:4合成异己烷的方法 首先制得2-甲基-3-戊酮:然后用克莱门森还原法制得异己烷:8. 某化合物化学式为C 5H 12OA,A 氧化后得一产物C 5H 10OB;B 可与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作用,并有碘仿反应;A 经浓硫酸脱水得一烯烃C,C 被氧化可得丙酮;写出A 可能的结构式及有关反应式;解答:A 的结构式为: 有关反应式如下:9. 某化合物AC 6H 10O 2可使溴水褪色,可与2,4-二硝基苯肼产生沉淀,并能与三氯化铁显色,无银镜反应;试写出A 的结构式;解答:A 的结构式为:CH 3CHCH(CH 3)2OH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参考答案1. 命名下列化合物β-甲基丁酸 对苯二甲酸 3-苯基丁酸3,7—壬二烯酸 丙酰氯对甲基苯甲酰氯 乙丙酐 二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乙酸异丙酯 丙酰胺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3-二甲基戊酸2 反-2-甲基-2-丁烯酸当归酸3 α,α-二氯丁酸4 丙二酸甲乙酯5 邻苯二甲酸酐6 丙烯酰氯 3. 比较下列化合物酸性的强弱 1 丙酸 丙二酸 乙二酸 解答:乙二酸 > 丙二酸 > 丙酸2 α-氯丙酸 α,α-二氯丙酸 丙酸 β-氯丙酸 解答:α,α-二氯丙酸 >α-氯丙酸>β-氯丙酸> 丙酸 4. 写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方程式;1 乙醇2 五氯化磷3 氨4 氢化锂铝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甲酸 乙酸 乙醛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石蕊试剂混合,不出现红色的是乙醛;将能使石蕊变红的两个化合物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甲酸,余者为乙酸;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混合,能使之出现黄色结晶状沉淀的是对-羟基苯乙酮;将余下两种待测物分别与溴水混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乙烯基对苯二酚,余者为对甲基苯甲酸;6.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或反应所需的条件7. 完成下列转化+CH 3COOH CH 3CH 2CH 3COOC 2H 5+H 2O +CH 3COOH CH 3COCl +HCl PCl +POCl 3+CH 3COOH CH 3COONH NH 3+CH 3CONH 2H 2O CH 3LiAlH4CH 3CH 2OH1 由异丁烯制备2,2-二甲基丙酸解答: 2 由乙炔制乙酸乙酯解答:3 由丙二酸二乙酯制丁酸 解答:8. 写出分子式为C 5H 6O 4的不饱和二元羧酸的各种异构体的结构式,如有顺反异构,则注明Z 、E 构型;解答:9.有三种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 3H 6O 2,其中A 能与NaHCO 3反应放出CO 2,B 和C 则不能;B 和C 在NaOH 溶液中加热均可发生水解,B 的水溶液蒸馏出的液体能发生碘仿反应,而C 的则不能;试推测A 、B 、C 的结构式;解答:MgCO 2H 2O CH 3C CH 2CH 3HBrCH 3C CH 3CH 3Br(CH 3)3(CH 3)3CCOOH KMnO 4 , H H 2O , Hg 2+HC CH CH 3CH 3COOH +CH 3COOC 2H 51. 命名下列化合物;β-羟基丁酸γ-戊酮酸 3-甲基-4-羟基丁酸 2-氨基-3-4-羟基苯基丙酸α-甲基-γ-戊酮酸 4-甲基-3-氯戊酸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3. 完成下列反应式;4. 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每组化合物;解答:各取三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FeCl3溶液混合,没有出现显色现象的是乳酸;将与FeCl3溶液显色的2种待测物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试剂作用,出现黄色结晶的是乙酰乙酸乙酯,余者为水杨酸;解答:各取2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FeCl3溶液混合,出现显色现象的是2,4-戊二酮,另一个就是丙酮;3 丙二酸二乙酯与乙酰乙酸乙酯解答:各取2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试剂作用,出现黄色结晶的是乙酰乙酸乙酯,另一个为丙二酸二乙酯;5. 将下列化合物按其酸性从大到小次序排列;6. 将下列化合物写成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平衡体系;7. 用乙酰乙酸乙酯及其他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解答:解答:解答:解答:8. 化合物AC9H10O3,它不溶于水,稀盐酸及稀碳酸氢钠溶液,但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与稀氢氧化钠共热后,冷却酸化得一沉淀BC7H6O3,B能溶于NaHCO3溶液,并放出气体,B遇FeCl3溶液产生紫色,B的一种衍生物是常用药物APC的成分之一;试写出A、B 的结构式及各步反应式;解答:A、B的结构式为:有关反应式如下:1.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旋光性物质哪些是非旋光性物质为什么解答:1是非旋光性物质,因为以其结构中的碳原子和2个氯原子所确定的平面是分子的对称面,具有对称面的分子不具有手性;2、3、4、5和6均是旋光性物质,其中2、3、4分子中均含有多个不同的手性碳原子,属于手性分子;5和6两个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不含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等对称因素,因而属于手性分子;2. 下列各对化合物哪些互为对映异构体哪些互为非对映异构体哪些为同一化合物同一个化合物互为对映体互为对映体互为非对映体3. 写出下列旋光性物质所有的光学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解答:1的所有光学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如下:Ⅰ与Ⅱ互为对映体;Ⅲ是内消旋体,不具有旋光性;Ⅰ与Ⅲ、Ⅱ与Ⅲ的关系为非对映体;2的所有光学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如下:Ⅰ与Ⅱ、Ⅲ与Ⅳ互为对映体;Ⅰ和Ⅱ中的任意一个与Ⅲ和Ⅳ中的任意一个互为非对映体;4. 用R、S构型标示方法标示下列化合物中手性碳原子的构型;R S R2R,3S S5. 写出下列光学活性药物的费歇尔投影式,并指出是赤型还是苏型;1 1R,2S---2-甲氨基-1-苯基-1-丙醇左旋麻黄碱2 1R,2R---1-对硝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1,3-丙二醇左旋氯霉素6.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用R、S构型标示方法标出手性碳原子的构型;S 2R,3R 2S,3R 1R,2R7. 解释下列名词;略8. 某蔗糖溶液在20℃及2dm长的盛液管中测得旋光度为+°,求该蔗糖溶液的浓度;。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2005-2006上A试题和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2005-2006上A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f3ac67c1cfad6195fa7cd.png)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 A 卷)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专业班级一、系统命名法命名或写出化合物的结构式。
(每小题1分,共14分)1.己二胺 2 .(Z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3. α—萘磺酸 4. 二氟二氯甲烷5. 6. 7. 8.9. 10. 11.CH 3CH 22CH 32CH 312. 13. 14.二、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每题1.5分,共 18 分)1. CH 3CH 2CH 2Cl无水AlCl 32. +3. + HNO 3 浓 H 2SO 44. + H I5. CH 3CH 2C CH + H 2O H 2SO 4 / HgSO 46. + NaCN7. C9H12 ( ) KMnO4 ,H+△8. C7H14O ( ) H+/△9. + C2H5MgBr (1)ether(2)H+ , H2O , △10. CH3I + CH3CH2CH2CH2ONa 丙酮11. CH3CH2CH2CH2COOH SOCl212. ( ) △三、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每小题4分,共12分)1. C6H5CH2CH3 ; C6H5CH=CH2; C6H5C CH ;2.; ; ;3. 甲酸;乙酸;丙二酸;乙二酸四、简答题。
(共14分,每小题2分)1. 排列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大小顺序:。
A:CH3CONH2B:CH3NH2C:NH32. 排列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顺序:。
A:;B:;C:3. 排列下列化合物按S N1机理反应时的速度顺序:。
A: B : C:4. 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A)(B) (C) (D)5. 排列下列化合物在光照下与Cl2反应的速度顺序:。
A: CH3CH2CH2CH3 ;B: CH3CH3 ; C : ( CH3 ) 3CH6. 排列下列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
A : CH3CHOB : CH3CH2CHO ;C : HCHO7. 按沸点升高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052cd45d050876323012122b.png)
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3)第三章不饱和烃 (7)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2)第六章卤代烃 (27)第七章波谱分析 (33)第八章醇酚醚 (34)第九章醛、酮、醌 (41)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50)第十一章取代酸 (58)第十二种含氮化合物 (65)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72)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74)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78)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82)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88)第一章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2是否相同?如将CH4 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K+ , Br-, Cl-离子各1mol。
由于CH4 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4b. CH 3Clc. NH 3d. H 2Se. HNO 3f. HCHOg. H 3PO 4h. C 2H 6i. C 2H 2j. H 2SO 4答案:a.C C H H H HCC HH HH或 b.H C H H c.H N H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O H H或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参考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584a38ed630b1c59eeb5cc.png)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nvironmentalScience一、业务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e program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an integrated education,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capabilities, and prepares them to be advanced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rsonnel with high adaptability and creative consciousness. Students will be well-prepared for careers in academic institution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private and government agencies.二、业务培养要求ⅡEducational Requirement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培养较好的科学素养,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环境科学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 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4.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整理实验结果的能力;5. 具有撰写科技报告的能力;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10章习题参考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10章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16573231126edb6f1a101b.png)
第10章习题参考答案10.1 (略)10.2 (1) 3–氨基丙醇 (2) 1, 6-己二胺 (3) 氯化三甲基丙基铵 (4) 2-硝基丁烷 (5) N , N -二乙基苯胺 (6) 邻甲氧基苯胺 (7) N -乙基环戊基胺 (8) 对二甲胺基偶氮苯 (9) 2, 6-二甲基-4-氨基辛烷 (10) 3-甲基-2-(二甲胺基)戊烷 10.3 (1)利用Hinsberg 试验法鉴别。
(2)分别向A 、B 、C 、D 中加入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为A 、B ,无变化的为C 、D 。
再向A 、B 中加入FeCl 3,显紫色的为B ,不显色的为A 。
无沉淀的两种化合物中加入亚硝酸和盐酸,有氮气放出的为D ,无反应的为C 。
10.4 (1) 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2) 对甲氧基苯胺>苯胺>对氯苯胺>对硝基苯胺 (3) 对甲苯胺>苯胺>乙酰苯胺>邻苯二甲酰亚胺 (4) 乙胺>氨>苯胺>三苯胺10.5 这三个胺分别属于叔胺、仲胺和伯胺,在它们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和亚硝酸等试剂反应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生成不同的产物。
方法(1):Hinsberg 试验(溶解于水)(固体,不溶于碱)不反应方法(2):与亚硝酸反应(放出定量氮)(黄色油状液体)不反应10.6 (1)对甲苯磺酰氯处理,加碱,过滤,滤液酸化后水解得纯乙胺。
(2)加稀盐酸使苯胺溶解,除去油层中硝基苯,水层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分出油层苯胺。
C 4H 9NH 2CH NH C 4H 9CH NCH 3C 4H 9ClSO 2CH 3C 4H 9N NaSO 2CH3SO 2CH 3C 4H 9CH 3C 4H 9NH 22C 4H 9OH N 2H 2O++CH NCH 3C 4H9CH C 4H 9HNO 2C 4H 6N NO CH 3(3)利用三苯胺近于中性,加盐酸使二苯胺成盐,溶解,然后用乙醚萃取出三苯胺,蒸去乙醚。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6章习题参考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6章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b0fc3383c4bb4cf7ecd11b.png)
第6章习题参考答案6.1 略6.2 (1)3-甲基-1-氯戊烷; (2)2-甲基-4,4-二溴己烷;(3)2,2,3,3-四甲基-1-溴己烷; (4)4-甲基-5-氯-2-戊炔; (5)(Z )-1-氯-1-溴-1-丁烯; (6)2-甲基-1-苯基-1-溴丁烷; (7)(3R ,4R )-3-氯-4-溴己烷; (8) 5-氯-1,3-环己二烯; (9) 顺-1-甲基-2-二溴环己烷; (10) (S )-2,2,3-三氯丁烷 6.3C H 3C H 2C H 2C HC H3C lBrC H 2C HC H 2(1)(2)C H 2C H 2BrC H 2BrCl(3)(4)CC H 2CH 3C H 3C H 3ICC lCH 3C H 3C H 3(5)(6)6.4C H 3C H 2C H 2C H 2O HC H 3C H 2C HC H 2C H 3C H 2C H 2C H 2Mg BrC H 3C H 2C H 2C H 2DC H 3C H 2C H 2C H2C HC H 2C H 3C H 3C H 3C H 2C H 2C H 2CC C H 3C H 3C H 2C HC H 3O C 2H 5I(1)(2)(3)(4)(5)(6)(7)(8)6.5C H 3C H 2C HC H 3C lC H 3C H 2C HC H3Mg Cl⑴(A)H 3C H 2C H 2C H C H 3C C M g ClH2ClC H CH2C H2C H C H2ClCl O HC H2C H C H2O HCl ClClC H2CHC H2OH3C H2C HBrC H3C H2C H2C HC H3AgBrO NO2C HC H3C lO H(4)BrC H3C H3C N(5)(B)(A)C H2Cl C H2C C C H3(A)(B)(6)C HC(7)H3H(C H3)2(8)C H3)33C2H5C H3)3H3(A)(B)(9)6.6C H3C H2IC H2C HC H2C H3C H2C H2Br(C H3)3C BrC H2C HC H2ClBrClg IAg BrBr(1)淡黄白黄淡黄淡黄Ag BrAgBrBrBrBrBrAg Br褪 色褪 色××立即淡 黄淡 黄(2)淡 黄6.7 (1)S N 2; (2)S N 2; (3)S N 1; (4)S N 1; (5) )S N 1; (6) S N 2 (C H 3)2CC(C H 3)2C H 3C HC(C 2H 5)2⑴6.8(2)C H 3C HC(C H 3)2C H 3C H C H 2C H 2C H 2C H 3BrC H 3HC H 3Br C H 3BrC H 3HBrH C H 3(4)(5)(3)(6)6.9 (1) C > A> B ;(2) C > A> B ;(3) A> B ;(4) A > C > B ;(5) D > C > A> B 6.10 (1) 第1个反应较快。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8a7d8ede80d4d8d05a4f62.png)
目录第一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饱和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不饱和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环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旋光异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卤代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醇酚醚.................................................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醛、酮、醌.............................................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取代酸...............................................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机化学C第10章 醇酚醚问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C第10章 醇酚醚问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4dee4e45c3b3566ec8bac.png)
第十章醇、酚、醚问题参考答案问题10-1问题 10-2化合物c中溴和羟基处于反式,当羟基被质子化后,溴会从反面进攻得到环状溴鎓离子,然后溴负离子可以从两个方向进攻环溴鎓离子,得到外消旋的产物。
问题10-3四元环不稳定,因而发生碳正离子重排时会扩张为更稳定的五元环;而环丙烷没有扩张则是因为四元环的不稳定性。
问题10-4羟基首先被质子化,然后另外一分子醇进攻羟基碳即得到醚。
习题10-51-丁烯能被硫酸质子化得到仲碳正离子,仲碳正离子更容易发生消除反应得到取代基多稳定的2-丁烯。
问题10-6问题10-7α-羟基酸和高碘酸生成醛(酮)和碳酸单酯,α-二酮和高碘酸生成两分子羧酸。
问题10-8少量水可以和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让羰基转变为羟基,这样底物就可以和醋酸铅结合发生反应。
问题10-9乙醇中氧的电负性强,分子间形成氢键的作用比较强;而硫的电负性比氧弱,因而分子间氢键没有乙醇强,所以沸点比乙醇低。
问题10-10问题10-11二价镁具有Lewis酸性,能和羰基氧络合,然后碳负离子进攻羰基碳。
问题10-12邻硝基苯酚酸性最强,间硝基苯酚酸性最弱。
邻对位硝基苯酚由于共轭效应具有比间硝基苯酚强的酸性;而且邻硝基苯酚的诱导效应比对硝基苯酚强,同时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
问题10-13邻位产物会形成分子内氢键,具有较低的沸点,因而可以将邻位产物的对位产物分开。
问题10-14硝基越多芳环的亲电性越强,反应条件越温和。
问题10-15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盐后具有更强的亲核性,可以与醛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问题10-16四氢呋喃为环状结构,氧更加裸露,因而更容易与水形成氢键相互作用,因而可以与水互溶。
问题10-17因为在该反应中没有进攻手性中心,所以手性构型不发生变化。
问题10-18问题10-19伯醇为S N2反应,羟基先被质子化,然后另外一分子醇进攻羰基碳得到醚。
仲醇可能会发生S N2反应和S N1反应。
问题10-20。
有机化学课后题答案chapter10
![有机化学课后题答案chapter10](https://img.taocdn.com/s3/m/1b98d6b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a.png)
第十章习题解答习题10-1(1)CH 2=CH 2CH 3CH=CH 2< CH 3CH=CHCH 3(2)<CH 2=CHCH=CH 2(3)CH=CH>CH=CHCH 3CH=CHCH 3(4)<CH 3CH 2C CCH 2CH 333习题10-2 (1)Br(2)±+若为 2mol HBrC Br CH 3CH 2BrCH(CH 3)2C CH 3BrBr CH 2CH(CH 3)2+(3)若为 1mol HBrC Br H 3CHC CH(CH 3)2+H 3CC Br CHCH(CH 3)2(4)CH 3OCHCH 3Br(5)(CH 3)3NCH 2CH 2Br(6)CF3CH2CHCl习题10-3第(2)小题的结构式应该为 (2)Br(1)(2)(3)or习题10-4两个异构体,互为对映异构体。
3H 3习题10-5(1)(CH 3CH 2)2CCH 2CH 3Br(2)CH 3CH 2CCHCH 3BrCH 3+CH 3CH 2C CHCH 3Br3CH 3习题10-6(1)(主)+(主)+(2)OHOHHH(3)习题10-7 (1)CH 3CH 2CH 2CH 2BrNaOHΔCH 3CH 2CH CH 2H 2O H +CH 3CH 2CHCH 3OH(2)CH 3CH 2CH 2CH 2BrNaOHΔCH 3CH 2CH CH 22+CH 3CH 2CHCH 3OHNaCH 3CH 2CHCH3CH 3CH 2CHCH 32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BrHC CH(3)C HC C CHBrC CBrH(A)C CBr H +BrLiLi CuI2CuLiA习题10-8应该是XOH 中带正电荷的X 部分加成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的碳正离子。
习题10-9H 3CH H CH 3Br BrδδH 3Br H 3CHBrH H 3CBr H 3CH Br H H 3C+≡CH 3Br H 3H Br CH 3H Br 3Br H+H 3CH CH 3HBr BrδδH 3Br H3BrHH 3CBrH 3CH Br CH 3H +CH 3H CH3H (meso)≡习题10-1033(s )-4-甲基环己烯较稳定习题10-11(1)2H 5C ( )±(2)( )±C 2H 5H Br 3)2H Br (3)(3)(进一步说明)习题10-12(1)H 3OOH(2)H 3OHOHO(1) Hg2+(2) NaBH 4(3)OH3O2+4习题10-13H 3OOH(1)(2)2H 622-OH(3)26② H 2O 2/OH (4)DD 26② H 2O 2/OH OH习题10-14(1)CH 3O(2)O(3)O+O习题10-15C CH CH 3H +2CH 32CH 3+:OH 2互变异构C OCH 3CH 3习题10-16(1)CH 3CH 2CH 2CH O(2)CH 3CCH 2CH 3O (3)CH 3(CH 2)3CCH 3O CH 3CH 2CH 2CCH 2CH 3O(4)习题10-17(1)CH 3CH 2CHCH 3BrCH 3CH 2CH 2CHONaOH CH 3CH 2CH=CH 2Br 2CH 3CH 2CHCH 2Br BrCH 3CH 3C CH 2622 -学习了第十一章后可以用另外一条合成路线。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答案10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答案10](https://img.taocdn.com/s3/m/7672b55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2.png)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答案10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10章习题参考答案10.1 (略)10.2 (1) 3–氨基丙醇 (2) 1, 6-己二胺 (3) 氯化三甲基丙基铵 (4) 2-硝基丁烷 (5) N , N -二乙基苯胺 (6) 邻甲氧基苯胺 (7) N -乙基环戊基胺 (8) 对二甲胺基偶氮苯 (9) 2, 6-二甲基-4-氨基辛烷 (10) 3-甲基-2-(二甲胺基)戊烷 10.3 (1)利用Hinsberg 试验法鉴别。
(2)分别向A 、B 、C 、D 中加入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为A 、B ,无变化的为C 、D 。
再向A 、B 中加入FeCl 3,显紫色的为B ,不显色的为A 。
无沉淀的两种化合物中加入亚硝酸和盐酸,有氮气放出的为D ,无反应的为C 。
10.4 (1) 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2) 对甲氧基苯胺>苯胺>对氯苯胺>对硝基苯胺(3) 对甲苯胺>苯胺>乙酰苯胺>邻苯二甲酰亚胺 (4) 乙胺>氨>苯胺>三苯胺10.5 这三个胺分别属于叔胺、仲胺和伯胺,在它们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和亚硝酸等试剂反应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生成不同的产物。
方法(1):Hinsberg 试验(溶解于水)(固体,不溶于碱)不反应方法(2):与亚硝酸反应(放出定量氮)(黄色油状液体)不反应10.6 (1)对甲苯磺酰氯处理,加碱,过滤,滤液酸化后水解得纯乙胺。
C 4H 9NH 2CH NHC 4H 9CH 3C 4H 9ClSO 2CH 3C 4H 9NaSO 2CH 3SO 2CH 3C 4H 9CH 3C 4H 9NH 22C 4H 9OH N 2H 2O++CH NCH 3C 4H9CH NHC 4H 9HNO 2C 4H 6N NO CH 3(2)加稀盐酸使苯胺溶解,除去油层中硝基苯,水层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分出油层苯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 第10章习题参考答案10.1 (略)10.2 (1) 3–氨基丙醇 (2) 1, 6-己二胺 (3) 氯化三甲基丙基铵 (4) 2-硝基丁烷 (5) N , N -二乙基苯胺 (6) 邻甲氧基苯胺 (7) N -乙基环戊基胺 (8) 对二甲胺基偶氮苯 (9) 2, 6-二甲基-4-氨基辛烷 (10) 3-甲基-2-(二甲胺基)戊烷 10.3 (1)利用Hinsberg 试验法鉴别。
(2)分别向A 、B 、C 、D 中加入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为A 、B ,无变化的为C 、D 。
再向A 、B 中加入FeCl 3,显紫色的为B ,不显色的为A 。
无沉淀的两种化合物中加入亚硝酸和盐酸,有氮气放出的为D ,无反应的为C 。
10.4 (1) 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2) 对甲氧基苯胺>苯胺>对氯苯胺>对硝基苯胺 (3) 对甲苯胺>苯胺>乙酰苯胺>邻苯二甲酰亚胺 (4) 乙胺>氨>苯胺>三苯胺10.5 这三个胺分别属于叔胺、仲胺和伯胺,在它们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和亚硝酸等试剂反应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生成不同的产物。
方法(1):Hinsberg 试验(溶解于水)(固体,不溶于碱)不反应 方法(2):与亚硝酸反应(放出定量氮)(黄色油状液体)不反应10.6 (1)对甲苯磺酰氯处理,加碱,过滤,滤液酸化后水解得纯乙胺。
C 4H 9NH 2CH NHC 4H 9CH 3C 4H 9ClSO 2CH 3C 4H 9NaSO 2CH 3SO 2CH 3C 4H 9CH 3C 4H 9NH 22C 4H 9OH N 2H 2O++CH NCH 3C 4H9CH NHC 4H 9HNO 2C 4H 6N NO CH 3(2)加稀盐酸使苯胺溶解,除去油层中硝基苯,水层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分出油层苯胺。
(3)利用三苯胺近于中性,加盐酸使二苯胺成盐,溶解,然后用乙醚萃取出三苯胺,蒸去乙醚。
10.7(1).2).((CH 3CH 2)2NCH 2C(CH 3)2OH(3).CH 3NO 2CH 3NH 2ABCH 33C CH 33NO 2D(5).(4).CH 3CH 23)2OHC 6H 5COCH 2CH 2N(CH 3)2NCH 3CHCO 2CH 3(7).(8).ANBOCNCH 2COCO 2C 2H 5(10).(9).(11).CH 3NHCO 2Et+N=NHOA.(12).NH 2H 2N (13).(CH 3)2CCN N 2+2(14).(6).CH 32CH 3CH 3ABC 6H 5CH 2CON 3C 6H 5CH 2NCOC B A C 6H 5CH 2NH 2(15).(16).10.8 在苯环上处于硝基邻、对位的某些取代基,如氯等常显示一种特殊的活泼性。
这是由于它们受邻、对位上硝基通过苯环的共轭效应,硝基拉电子使和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电子密度降低,即正电性增加。
有利于羟基负离子发生的亲核取代反应,而使氯原子带着一对电子离开,完成取代反应。
而对于间位,电子云降低很小,不利于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
ClClNO 2Cl Cl NO 2NO 2ClCl ClCl Cl NO 2ONaCl NO 2+OHClNO 2ClONa NO 2Cl OH NO 2H +++NaOCl NO 2HO Cl NO 2NO ClNaOClNO 2ClHOCl(1)(2)(3)(4)10.9 若胺分子中氮原子上连有三个不相同的基团,它是手性的,理论上应存在一对对映体。
但对于简单的胺来说,这样的对映体尚未被分离出来,原因是胺的两个棱锥形排列之间的能垒相当的低,约21 kJ·mol -1,可以迅速地相互转化。
如三烷基胺对映体之间的相互转化速度,每秒钟大约103~105次。
这样的转化速度,现代技术尚不能把对映体分离出来。
因此,化合物(1)、(2)和(3)中,(3)由于立体因素,其转化受到限制,可以拆分成对映体。
季铵盐是四面体,氮原子上连有四个不相同基团时存在着对映体,对映体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的,能分离出左旋和右旋异构体。
(4)能拆分成对映体。
但(5)不能拆分成一对对映体,因为(5)有下列平衡:+Cl-PhCH 2NCH 2CH 3HCH 3ClPhCH 2NCH 2CH 3CH 3+H离解成叔胺后,由于其翻转迅速,不能保持原来的构型而失去光学活性。
10.10芳香重氮盐与酚的偶联反应为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酚在弱碱性介质中能形成苯氧基负离子,使得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更容易发生;然而当碱性太强时(如pH>10),重氮盐则与碱发生反应,生成重氮酸或重氮酸负离子,使之失去偶合能力。
ArN 2+-Ar N N OHH -Ar N NO -芳香重氮盐与芳胺偶联需在弱酸性介质或中性介质中(pH=5~7)进行,因为此时的芳胺还不会产生不活泼的铵盐,而重氮盐的浓度也最大,所以偶联反应在此条件下很容易发生。
(1)+① NH3①O322H2N(CH2)6NH2CHOCHO10.11(2)① NH3② Ni,H2CH3CH2OHHBr Mg2CrO3pyridineCH3CH2Br CH3CH2MgBrCH3CH2OHEt2OCH3CHO① CH3CH2MgBr,3+CH3CH2CHCH3CrO3pyridineCH3CH2COCH3CH3CH2CHCH32(3)ClClCl2O2NN(CH3)2O2NHNO324(CH3)2NHN(CH3)2H2NCH3CH2Br CH2MgBrCH2CH2CH2OMgBr CH2CH2CH2OHCH2CH2CH2Cl CH2CH2CH2NHCH2CH3 NBS Mg2+2SOCl2CH3CH2NH2(4)(5)HNO324NO2NH222NH2BrBr NaNO , HClNClBrBrBr32BrBrBr(6)HNO324NO2① Fe, HCl② NaOHNH2(CH3CO)2ONHCOCH3NaNO2N2BrBrCH332BrCH3CH33CH3NHCOCH3BrCH3NH2BrCH32H+23NO 2NH 22NaNO 2H 2SO 4N 2 HSO 4△OHOHBr Br Br 2H 2O(7)CH 3CH 32CH 3Br2CH 3Br BrCH 3BrBr 2COOHBrBrHNO 3H 2SO 4Br 2FeFe H 3PO 2KMnO 4NaNO 224CH 3Br BrN 2HSO 4(8)10.12 由于邻位甲基对二甲氨基空间位阻的影响,二甲氨基必须扭转一定的角度,使氮原子上未共享电子对与苯环成一定的角度,未共享电子对很难被苯环分散,故其碱性增大。
10.13 在多数情况下,Hofmann 消去为反式消去β-氢,但在反式消去不可能时,也可以发生顺式消去,但速度很慢。
有β-氢的叔胺-N-氧化物在加热时,分解为烯烃和N, N-二烷基羟胺,它是一种立体选择性很高的顺式消去反应。
10.14C OH C CH 3CH 3CH 3NH 2CH 3C CH 3OCH 3CH 3CH 32COH CCH 3CH 3CH 3N 2CH 32_C OHCCH 3CH 3CH 3CH 3C CH 3OH CH 3CH 3CH 3_H12.1010.15(CH 3)2CHCH CH 2+N(CH 3)3(1).(2).CH 2CHCOCH3+(CH 3CH 2)3N(3).ClCHCH 2+(CH 3)2NCH 2CH 3(4).CH CH 2+(CH 3)2NCH 2CH 3(6).3(7).3(5).PhH H CH 3(8).(9).Ph HH 3CPhCH 3H Ph H 3C +(CH 3)2NOH+(CH 3)2NOHN(CH 3)3+N(CH 3)3+(CH 3)2NOH+NH3,NOHOH H(1).ONHH3PO4,32NO2BrFeNO2BrSn+HClNH2Br(2).CH3CH3NO2HNO324CH3NH22CH3NH2Br Br224CH3N2HSO4Br Br32CH3Br Br224HNO3CH3NO2CH3CH3NHCOCH3CH3NHCOCH3Br2CH3NH2BrH2SO4232CH3Br(3).HNO324NO2NH232NHCOCH3HNO324 NHCOCH3NO2NaOHNH2NO 2NaNOHBF4N2BF4NO2NaNO,H OCuNO2NO2(4).NH2N2+ClNH2N N(5).N NNH2N NN 2+ClOHT.M.NH 2N NOHCH 3N 2ClCH 3CH 3A:B:C:10.16CH 3HNCH 3CN OCH 3CH 3COOHA:B:C:10.17CH 3CHCH 2CH 2CH 3210.18A:B:C:D:CH 3CO2CH3CO 2CH 3NH 2N(CH 3)3INH 2E:10.19A:B:C:CH 3CHCOOC 2H 5C 2H 5OHNH 2CH 3CHCOOH210.20CH 2NH 2CH 2NH —SO 2A:B: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