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分类
教学策略的类型 综合素质
教学策略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策略类型:
1. 内容型策略:
-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
-问题化策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概念的共同属性,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2.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直接教学:教师直接传授知识,学生主要通过接受学习来掌握内容。
-接受学习:学生通过听讲、阅读等方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发现学习: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自主发现新知识。
-情景教学:在特定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学习。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学习。
4. 个别化学习策略:
-程序教学: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步提供教学内容,强调即时反馈和强化。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
-掌握学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通过个性化教学和额外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5. 教学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确保课堂秩序,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充分覆盖。
6. 教学评价策略: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持续评价,用于指导教学和学习。
-终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的评价,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些策略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进行选择和组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以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
教学策略分类
1.内容型策略这种授课策略是以授课内容为中心的策略。
以授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供应学习内容为核心,重申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种类,即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2.形式型策略这种策略是以授课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集体授课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和小组授课形式三种授课形式中,集体授课仍为最基本的授课组织形式。
改进集体授课的研究与实验很多,照推行小班制、按程度分班、班内分组、单元授课、设计授课、掌握学习授课等。
3.方法型策略这种策略是以授课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括着各样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重申要侧重科学的分类法,确定授课方法的分类系统。
4.综合型策略这种授课策略是从授课的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地张开的授课策略。
是内容、形式、方法三各种类的综合,更多地以授课经验为基础。
5.先行组织者策略这种策略是建立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策略。
其授课程序是:1)准备预备性资料;2)设想学习进度;3)显现预备性资料和新资料;4)从预备性资料中抽象出新信息;5)运用活动增强。
其特点是授课时其实不马上纹丝没动地呈示教材,而是呈示拥有“组织”作用的相关资料,也就是说,它指向的其实不是是教材的“实体”,而是一种“关系”。
这一看法是奥苏贝尔提出的。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设计三种“组织者”:陈述性、比较性、详尽模型组织者。
6.看法形成策略这种策略是建立在布鲁纳等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的策略。
包括选择性策略和接受性策略两种。
授课程序是:1)表现实例;2)确认看法;3)增强练习; 4)发展思想技巧。
7.认知发展策略这是建立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的策略。
这种策略运用的基根源则是:1)儿童从实践中获得悉识;2)授课活动以儿童为中心;3)推行个别化授课;4)社会交往起重要作用。
教师以开发者、诊断者、认知矛盾的创立者和促进者、社会交往的推动者等身份参加授课活动。
8.自我管理策略这种策略教给学生改变行为方式的方法。
授课程序为:1)教给学生行为的原则和技巧;2)教给学生自我估计的步骤;3)拟订自我管理、自我决断、自我指导的计划;4)防备不良的随机行为。
教学策略有哪几种
教学策略有哪几种
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1、内容型策略
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具体来说,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
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问题化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2、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提出下列三种形式:集体教学的形式、个别学习的形式和小组教学的形式。
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则提出两种基本策略:以教师或学校为中心的策略(主要指的就是过去的班级授课制)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为适应学生个人学习方式而提供高度灵活的学习系统)。
在这个策略中,教师和学校是起支持或辅助作用,而不是决定的作用。
3、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应当对教学方法逐步做出科学的分类。
4、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不是以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近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其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
第六章教学策略概述
复习重点
比较与评价本章主要课堂教学模式的异同及 优缺点
(6)为某一领域或某一学习课题方向提供一些介绍
• 不宜使用的场合: (1)教学目标不在于习得信息而在于其他方面,如形成技能。
(2)强调长期保持。
(3)学习材料复杂、精细或抽象
(4)必须有学习者的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5)高水平的教学目标(分析、综合和评价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讨论法 ·适用条件: (1)高度不一致的领域 (2)有较好有自控能力 (3)有一定的基础
第三节 微观教学策略
(三)对加涅教学事件理论的发展
·迪克和凯瑞的五阶段划分
教学导入活动 教学内容呈现 学习者参与 评估 跟踪活动
·史密斯和雷根的四阶段划分
导入阶段、主体阶段、小结阶段、评估阶段
·皮连生的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过程模型(p51 图2-11)
第三节 微观教学策略: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
– 与利用性相关的关系
• 按未来运用知识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
– 与概念相关的关系
• 按学科结构排序教学内容
第二节教学目的目标与内容安排
• 赖格卢斯的精加工理论中的教学内容组织
– 精加工排序 • 与先行组织者策略相似: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编写相 应知识的摘要
– 学习的先决条件排序:先学加减再学乘除 – 总结:一种是课后总结 ,另一种是单元总结 =>系统复习已经学过
第三节 微观教学策略: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方法
– 演示法 – 参观法
• 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教学策略分类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分类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分类,并对每种策略进行详细的讲解。
1.直接教学策略直接教学策略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策略,适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内容。
这种策略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直接讲解、示范和练习来达到教学目标。
直接教学策略包括讲授式教学、示范教学和练习演练等。
2.激发探究策略激发探究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策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通过提出问题、探究现象和寻找解决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
激发探究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和合作学习等。
3.情景模拟策略情景模拟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这种策略通过创造真实或虚拟的情景来让学生体验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策略包括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和实地考察等。
4.多媒体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适用于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示的情况。
这种策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多媒体教学策略包括多媒体演示、互动游戏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等。
5.反思评价策略反思评价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这种策略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反思和评价,通过自我调整和改进来提高学习效果。
反思评价策略包括学习日志、学习合同和自主评价等。
总结起来,教学策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直接教学策略、激发探究策略、情景模拟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和反思评价策略。
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合理选择,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策略(教育学知识点)
教学策略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方式、方法、媒体等的总和),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和接受学习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可以成为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
(1)直接教学直接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模式。
直接教学模式尤其适合于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
(2)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奥苏贝尔所倡导的,在他提出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
接受学习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先行组织者。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可以称为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1)发现教学发现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这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科学方法。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①创设情境;②提出问题;③检验假设;④得出结论。
(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所倡导的。
具体来说,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典型代表。
所谓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②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③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是在学习新内容之前,确保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某一确定技能的学习都达到预定的掌握水平。
它由布鲁姆1976年最先提出,旨在解决个体差异的问题。
基本假设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名词解释 教学策略
名词解释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工具,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年级、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类。
常用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 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2. 讲解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3. 谈话法: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问答或讨论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4.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5. 练习法:教师通过布置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6. 演示练习法: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与学生进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7. 情境教学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所处的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课文的方法。
8. 合作学习法: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共同讨论、探究、研究等方式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9. 设计教学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方法。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概念
教学策略概念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并操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等一系列策略,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是指导学生理解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策略的概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的操作方法和手段。
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应用”,即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不同的教学策略有不同的目的和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不同,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讲授策略:通过讲授、授课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策略适用于知识性目标较强的教学内容,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概念讲解和定理证明。
2. 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解决策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情景模拟策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5. 反思评价策略: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和教师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发展潜能。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三、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学策略的应用要考虑到教学目标、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策略应用示例:1.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其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堂讨论: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和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视频展示: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教学设计主要类型
教学设计主要类型1. 按照教学目标分类:(1)知识性教学设计:以知识水平提高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
教学策略包括讲授、演示、实验、阐述等等。
(3)情感性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情感表达能力为中心,要求学生调整自己的态度情感,从而改变行为和行动。
教学策略包括体验、互动、情景交流等等。
(4)综合性教学设计:以多方面目标的综合发展为主,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等方面。
教学策略包括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练习、互动、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
(1)基础教学设计:以基础知识的讲授为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打牢学习基础。
通常包括课堂讲解、课堂习题讲解、课后作业等。
(2)拓展性教学设计:以对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为目的,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延伸应用到更广泛和更深入的领域。
教学策略包括探究、活动、角色扮演、讨论等等。
(3)创新性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让学生在教学设计的情境下自主地思考和创造。
教学策略包括探究、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等。
(4)实践性教学设计:以实践经验的积累为主,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学策略包括实验教学、项目设计、实习、实地考察等等。
(1)个别化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个别需求为目的,根据学生的知识、情感、社会等方面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策略包括分组、差异化教学、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等。
(2)协作性教学设计: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协作为目的,通过协作和互相帮助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策略包括小组合作、项目合作、协同学习等等。
(4)评估型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目的,通过建立评估机制和反馈循环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成果。
教学策略包括课堂测试、小组讨论、学术报告等等。
4. 综合型教学设计这种类型的教学设计将以上三种主题融为一体。
综合型教学设计包括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如知识、技能、态度、社会责任感等等,多种教学策略(如课堂讲授、情景模拟、实践体验等等),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计划师。
教学策略分类
教学策略分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
本文将对教学策略进行分类,包括激励性策略、互动性策略和多元化策略。
激励性策略是指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类教学策略。
其中一种常见的激励性策略是奖励和表扬。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表扬,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另外,设立学习目标和小竞赛也是激励性策略的应用方式。
通过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小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互动性策略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
其中,合作学习是互动性策略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和学习,从而促进彼此的学习成长。
教师还可以使用问答和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多元化策略强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多元化策略的一种体现。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
此外,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和媒体也是多元化策略中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学策略的分类包括激励性策略、互动性策略和多元化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策略分类
教学策略分类
1. 直接教学策略: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例如讲授、讲解、演示等。
2. 体验式教学策略:通过实践经验,让学生得到知识和技能,例如实验、调查、游戏等。
3. 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解决问题,来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案例分析、探究式学习等。
4. 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互相支持、批判性思考等,例如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
5. 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任务,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学习。
6. 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到被认可和尊重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
7. 激励策略:通过奖惩机制和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竞赛、游戏、奖励等。
8. 多元评价策略:采用多种方法和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例如口头评
价、书面评价、自评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方向。
教学策略的基本分类
教学策略的基本分类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不同,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教学策略进行基本分类。
一、直接教学策略直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讲授、讲解、演示等方式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策略适用于知识密集、技能要求高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讲授、讲解、示范、演示等多种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探究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启发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启发思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个别化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
在个别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学策略主要有
教学策略主要有教学策略主要有分类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一、分类教学法分类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通过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类别组合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其主要步骤包括:1. 引入知识: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引发前置知识,建立框架,引入新的知识内容。
2. 分类和归纳:教师将知识要点划分为几个类别,并向学生介绍每个类别的特点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区分不同的概念。
3. 实例演示:教师通过提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每个类别的应用和实际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 规律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每个类别之间的共同规律和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实验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步骤包括:1.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收集和整理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3. 交流分享:学生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结果和发现,激发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4. 知识总结: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后,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归纳出知识的规律和原理。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主要步骤包括:1. 小组组建: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合作和互补。
2. 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和探究问题,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收集和整理信息。
3. 问题解决:小组成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他们的成果和思考过程。
4. 回顾总结:在小组合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学习经验。
综上所述,分类教学法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学习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依据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信息加工的控制点不同,可以将教学策略分为两大类,即替代性策略和生成性策略。
1. 教学策略分类(1)替代性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代替学生处理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及设计教学活动等。
替代性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较好地集中在预定的学习目标上;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内容;先决知识不足和学习策略有限的学生可以借助这种方法获得成功的学习。
这种策略的缺点在于:学生的智力投入较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容易导致被动的接受;由于教学安排得过于周到和缺乏独创性,所以对学生挑战性不大,一些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不高。
(2)生成性策略生成性策略是指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控制者,学生自己形成学习目标,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安排学习活动的顺序、并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
教师在此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教学支持。
学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
生成性策略的主要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比较深入,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迁移;允许学生使用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
可以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这种策略也有它的局限性: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有较高的智力投入,这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认知超载和情绪低落;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学习周期较长;学习的成功依赖于学生以前具有的有关内容的知识和学生具有的学习策略水平;按照这种方式获得的学习结果具有较明显的个人风格,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带有较浓的个人色彩。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策略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谁更科学、更可取,而是应注重如何在教师控制——学生控制的两极之间,选择一个恰当的控制点,即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从而用最适当的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资料
• 稳定性:学习风格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 动觉型:善于通过动觉方式获取和理解信息
• 可塑性:通过教育和训练,可以调整和改变学习风格
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风格的匹配原则
适应性原则
• 教学策略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满足学生的学习
需求
•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变化,调整教学策略
个性化原则
• 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策略
•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
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
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
•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 提供明确的合作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 评估合作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04
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风格的匹
配
学生学习风格的类型与特点
学习风格的类型
学习风格的特点
• 视觉型:善于通过视觉方式获取和理解信息
•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学习风格都有所不同
• 听觉型:善于通过听觉方式获取和理解信息
• 合作式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策略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组合
•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有助于明确教学目标
• 指导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
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学策略和技巧的定义、分类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学策略的定义和分类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计划。
它可以帮助教师有目的地组织教学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教学策略:直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重点是传授概念、原理和基础知识。
这种策略广泛应用于科学、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
2. 探究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和探索知识。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技巧的定义和分类教学技巧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时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技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提问技巧: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例如,启发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挑战性问题等。
2. 激励技巧:激励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奖励、鼓励等方式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定可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
3. 多媒体技巧: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巧的运用越来越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投影仪、电脑、音频等多媒体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策略和技巧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学策略和技巧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场景和学科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技巧:1. 学生需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是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教学策略有很多种分类方法。
如果按照信息加工的控制点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替代性教学策略、生成性教学策略和指导性教学策略三种。
1、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组织安排好,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授给学生。
在此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没有主动性。
2、生成性教学策略,是指鼓励学生自主地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组织、理解、强化和迁移,在教学中构建自己特有的教学意义。
3、指导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所学知识的复杂程度和难易水平以及学生的智慧水平,给学生提供学习指导。
教学方法
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
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
这种以传递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和检查法等。
2、以实物为媒介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除传递知识外,还具有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功能,它包括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和课堂讨论法等。
3、新的综合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额创立都基于一些较新的教学思想,如“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发现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
教学策略有哪些种类
教学策略有哪些种类五种常用的教学策略策略一:对比组合。
策略二:找到错误。
策略三:进行类比。
策略四:认知攀升。
策略五:分类归纳。
————————————————————底层逻辑: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特征信息,应该聚焦到特征信息上,所谓少则得、多则惑底层逻辑:千万要记住,面面俱到是理解最大的敌人策略一:对比组合,对比两个事物的不同点例如,把做得好的作业和不好的作业进行对比策略二:找到错误,从错误中学习效率优于正向学习例如,从错误案例中找到其错误的原因策略三:进行类比,类比就是利用学生所熟知的信息例如,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类比学科知识策略四:认知攀升,梳理层进式的认知路径以昭示于人例如,梳理认识某个事物所经历的几个历程策略五:分类归纳,分类是最符合大脑认知习惯的策略例如,从多个维度对于一些概念进行分类————————————————————————案例1:初识国画策略一:对比组合,将国画风格的画作和其他风格的画作对比策略二:找到错误,将作品中不是典型国画画法的部分指出来策略三:进行类比,将国画风格和西方相似的画作流派类比策略四:认知攀升,呈现国画的风格发展史以及继承关系策略五:分类归纳,对国画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案例2:沙盘精细预算策略一:对比组合,将精细预算与不预算或简单预算进行对比策略二:找到错误,将精细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策略三:进行类比,将精细预算过程类比为蒸包子的过程策略四:认知攀升,将精细预算的精细程度攀升作阶段划分策略五:分类归纳,将精细预算中涉及到的项目进行分类——————————————————————案例3:中医癍和疹策略一:对比组合,将癍和健康皮肤对比、疹和健康皮肤对比,然后把癍和疹进行对比策略二:找到错误,将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混淆情况进行呈现然后加以细节刻画策略三:进行类比,将癍类比为X,将疹类比为XXX。
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的概念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根据不同的学科、学生和教学环境,采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总体安排和选择。
教学策略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教学策略的概念、分类以及如何选择和应用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采取的一系列灵活、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策略的核心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1. 教学目标策略: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划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的策略。
2. 教学方法策略: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3. 教学评价策略: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反馈的策略。
4. 教学资源策略:包括教学用具、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
5. 教学环境策略:包括课堂管理、教室布置和学生情绪调控等方面的策略。
三、选择和应用教学策略的原则1. 适应性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教授抽象概念时,可以采用具体形象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多样性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结合讲授法和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合作能力。
3. 有效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可以采用示范讲解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策略。
4. 创新性原则: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并运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策略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教学策略不是具体的方法规定,而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情境,合理和优化地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包括如何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手段,如何确定师生的行为程序等。
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
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分类(当代教育学笔记-袁振国:根据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顾泠沅分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综合型)
1 .内容型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策略。
以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为核心,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别,即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2 .形式型策略
这种策略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和小组教学形式三种教学形式中,集体教学仍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改进集体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很多,如实施小班制、按程度分班、班内分组、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掌握学习教学等。
3 .方法型策略
这种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强调要注重科学的分类法,确定教学方法的分类体系。
4 .综合型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从教学的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地展开的教学策略。
是内容、形式、方法三种类型的综合,更多地以教学经验为基础。
5 .先行组织者策略
这种策略是建立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策略。
其教学程序是:
1 )准备预备性材料;
2 )设想学习进程;
3 )显现预备性材料和新材料;
4 )从预备性材料中抽象出新信息;
5 )运用活动强化。
其特点是教学时并不立即原封不动地呈示教材,而是呈示具有“组织”作用的相关材料,也就是说,它指向的并非是教材的“实体”,而是一种“关系”。
这一概念是奥苏贝尔提出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三种“组织者”:陈述性、比较性、具体模型组织者。
6 .概念形成策略
这种策略是建立在布鲁纳等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的策略。
包括选择性策略和接受性策略两种。
教学程序是:1 )呈现实例;2 )确认概念;3 )强化练习;4 )发展思维技巧。
7 .认知发展策略
这是建立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的策略。
这种策略运用的基本原则是:
1 )儿童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2 )教学活动以儿童为中心;
3 )实施个别化教学;
4 )社会交往起重要作用。
教师以开发者、诊断者、认知冲突的创设者和促进者、社会交往的推动者等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8 .自我管理策略
这种策略教给学生改变行为方式的方法。
教学程序为:
1 )教给学生行为的原则和技巧;
2 )教给学生自我估计的步骤;
3 )制订自我管理、自我决断、自我指导的计划;
4 )避免不良的随机行为。
方法包括示范、督促、强化和指导。
9 .行为练习策略
这种策略又称为“直接教学”。
主要特征是建立一系列模式化的教师行为。
教学程序是:1 )明确课程的目的、环节和内容;2 )呈现新信息;3 )控制练习时间; 4 )通过语言提示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新技能、新结构; 5 )个别指导;6 )提供机会使学生独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