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电力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电力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电力市场作为电力资源的交易平台,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告通过对电力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电力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1. 电力市场的定义和组成电力市场是一个通过交易的方式调节电力供需关系的平台。
它通常包括电力发电、输配电和销售等环节,市场参与主体包括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交易中心、电力用户等。
2. 国内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2.1. 电力市场的体制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电力市场进行了体制改革,逐步推行了电力交易制度。
目前,中国已建立了电力市场化交易平台,以发电权交易和电力交易为主要形式。
2.2. 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电力市场通过竞争性招标、谈判和交易等方式调节供需关系,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在中国,电力市场主要由统一电力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和开展。
2.3. 电力市场的问题和挑战尽管电力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交易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市场监管不到位等。
3. 国际电力市场的比较3.1. 美国电力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电力市场之一,其市场特点是电力市场的自由化程度较高,竞争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3.2. 欧洲电力市场欧洲电力市场实行较高程度的市场化和自由化,各成员国之间实现电力供需的跨国交易。
3.3. 韩国电力市场韩国的电力市场采用竞争性招标和谈判的方式进行发电权交易,同时实行分时电价制度。
4. 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4.1. 清洁能源的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清洁能源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4.2. 电力市场的国际合作电力市场的国际合作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跨国互联互通,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发展。
4.3. 电力市场的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市场将逐渐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供需匹配的效率。
结论电力市场作为电力资源的交易平台,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电力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产能分析报告中国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中国电力行业的产能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电力行业概述中国电力行业是指发电、传输、配电和供电的全过程,包括各种类型的发电设施、输电和配电网络以及电力市场等。
电力行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力行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是规模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电力产能得到快速扩展。
接着是优化结构阶段,电力行业不仅要求扩大产能,还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电结构的合理性。
最后是提质增效阶段,电力行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电力行业的产能现状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的总体产能处于较高水平。
国内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产能布局。
然而,仍存在一些地区的电力供给不足和供需矛盾的问题。
四、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电力行业将继续向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资力度,减少对传统火力发电的依赖。
2. 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促进电力、能源和信息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电力的高效传输和使用。
3. 提高电力供给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电力发电的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4. 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电力市场的开放,增强市场竞争,提高电力资源配置效率。
五、中国电力行业的挑战与对策中国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如能源供给安全、环境保护和电力需求变化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能源多元化:发展多种能源的利用,降低对某一种能源的依赖性。
2. 推进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
3. 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的电力市场机制,促进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中国电力行业是指以发电、输配电和供电为核心业务的电力产业。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电力行业自2000年初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发展历程1. 2000-2010年:从规模扩张到产能过剩在21世纪初,中国电力行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装机容量快速增加。
然而,由于缺乏规划和调度,以及项目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不足,导致电力产能过剩,出现了供需失衡的局面。
2. 2011-2015年:推动电力结构调整与能源革命为了解决供需失衡问题,中国政府加快了电力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力度。
在这一时期,新能源发电容量迅速增长,电力行业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3. 2016-2020年:实施“绿色电力”行动计划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国电力行业进一步深化了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治理,大力推进“绿色电力”行动计划。
通过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推进发电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及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电力行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行业规模和现状1. 产能规模和装机容量居全球前列中国电力行业的总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全球前列。
截至2020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超过2.2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万亿千瓦时。
2. 能源结构逐步优化中国电力行业实施了能源结构调整,通过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截至2020年,清洁能源占电力行业发电比重已超过40%。
3. 输配电网建设和运营不断完善为了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中国电力行业加大了对输配电网的建设和运营的投入。
相继建成了一批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远距离能源传输和区域电网的互联互通。
四、前景展望1. 消费需求将保持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力行业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
行业研究报告电力
行业研究报告电力行业研究报告——电力一、行业背景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电力需求不断攀升,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报告旨在分析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并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二、市场规模1. 发电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全社会发电量达到7.1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
其中,火力发电量5.16万亿千瓦时,占比72.4%;水力发电量1.31万亿千瓦时,占比18.4%;核能发电量3489亿千瓦时,占比4.9%;风力发电量4017亿千瓦时,占比5.6%;太阳能发电量1173亿千瓦时,占比1.7%。
2. 电力装机容量截至2019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0.1亿千瓦,同比增长7.8%。
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2.5亿千瓦,占比62.2%;水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占比18.5%;核电装机容量4875万千瓦,占比2.4%;风电装机容量2.1亿千瓦,占比10.4%;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占比5.9%。
三、增长趋势1. 发电量增长近年来,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发电量稳步提升。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根据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预计到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5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6.1%。
2. 装机容量增长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电力行业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装机容量。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22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3.8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4.2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2.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6亿千瓦。
四、主要竞争对手分析1. 火电企业火电企业作为电力行业的主力军,市场竞争激烈。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电力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电力行业是指通过能源转化设备,将原始能源转变为电能,并将其输送至用户的生产、生活、交通等领域,以保障人民群众对电的需求。
二、分类特点1. 发电方式分类:传统燃煤、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
2. 市场分类:电力发电市场、电力流通市场、电力销售市场。
3. 特点:行业垄断;具有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公用性。
三、产业链电力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设备、技术研发、发电、输配电、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
四、发展历程1. 停滞期(1949-1978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业规模较小。
2. 起步期(1979-1992年):引进技术,大力发展电力产业。
3. 加速期(1993-2002年):继续扩大电力规模,对外开放,电力行业形成市场化的格局。
4. 转型期(2003-至今):电力行业由经济规模扩展转向优质服务和可持续发展。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 《电力法》(1995年):明确规定电力行业的产权、经营权、授权、监管责任,划分了发电、输电、配电、电力销售领域等电力产业的经营主体,以及政府对电力行业的监管职责,规定电力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电力工业政策,开展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的评价。
2. 《电力工业发展规划》(2002年):提出了“一网三型”模式,即传统大型集中式发电、中小型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力贸易三大体系。
3. 《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鼓励和规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明确随物资附着权应享有优先权。
4. 《供电管理条例》(2015年):明确了电力供应、电力运价、电力储备等方面的相关法规。
5. 《全球变暖应对法》(2018年):从政策、技术、市场、社会等方面推动电力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和智能化。
六、经济环境我国电力行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但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距,电力供应不平衡,能效水平较低和电价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七、社会环境电力行业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质,但因供需矛盾突出等原因,引发了民生热点问题。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 制,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和开放。未来,售电侧 将进一步放开,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智能化转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将 逐步实现智能化转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 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节能减排政策
国家将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 监管,推动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
电力市场化改革
未来将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促进电力行业的市场化发展。
政策建议与展望
加大清洁能源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 税收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 入。智能化和信息化 Nhomakorabea02
电力行业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供电的可靠
性和效率。
区域电力市场
03
中国将逐步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打破地区垄断,促进电力资源
的优化配置。
03
中国电力行业政策环境 分析
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1 2 3
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政策环境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合理 的政策能够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电力 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行业地位
电力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各行各业提供能源支持,保障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电力行业的 稳定运行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结构与特点
行业结构
中国电力行业主要由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四个环节构成。其中,发电环节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主 导,输电、配电和售电环节逐步放开,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中 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石,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电力行业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一、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电力发展缓慢,电力供应严重不足。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电力工业的发展,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主导电力建设,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力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引入了市场机制,吸引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进入 21 世纪,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需求持续攀升,电力行业不断加大投资,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电网建设,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电力生产结构1、火力发电长期以来,火力发电一直是中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
煤炭是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其具有供应稳定、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
但同时,火力发电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2、水力发电中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大型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的建成,为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具有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
3、核能发电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中国的电力生产中比重逐渐增加。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高度的技术和安全保障。
4、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近年来,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迅速。
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的装机容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其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也给电网调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电力消费情况1、工业用电工业是中国电力消费的最大领域,包括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工业用电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2、居民用电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用电需求持续增长。
3、商业用电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商业用电的增加,如商场、酒店、写字楼等。
四、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1、能源结构调整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需要进一步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但这面临着技术、成本和电网适应性等方面的挑战。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一、概述中国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行业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
二、发展历程中国电力行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
在计划经济时期,电力行业由国家全面控制,大规模建设电厂供应国民经济的需要。
然而,由于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配置,电力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面临了诸多问题。
1990年代开始,中国启动了电力体制改革,试图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国电力行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以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为主要支柱的体制。
面对经济快速增长和电力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中国电力行业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建立了统一的电力市场监管体系,并推行了清洁能源配额制度和排放控制标准等政策措施。
三、现状分析1. 产业结构中国电力行业的产业结构较为复杂,由发电、输配电和销售三大环节组成。
发电主要集中在煤炭、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但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也在迅速崛起。
2. 发电能力中国电力行业的发电能力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生产国。
据国家统计数据,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电力行业的装机容量达到2.21亿千瓦,其中火力发电占比最大,达到64%,水力发电占比为25%,清洁能源占比为8.4%。
3. 电力消费中国电力需求量巨大,电力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消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数据,2020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7.7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四、挑战与机遇1. 挑战(1)资源压力: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而煤炭资源日益减少,这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压力。
电力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报告
电力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报告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报告旨在研究电力现状,并分析电力发展的趋势,以提供相关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在电力领域做出明智决策的依据。
一、电力现状研究1.国际电力市场概况国际电力市场规模庞大,涉及发电、传输和配送等各个环节。
目前,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同时,能源互联网和能源存储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也在不断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
2.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情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的电力供应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能源结构不合理、电力线路损耗严重、电力设备老化等。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二、电力发展趋势分析1.清洁能源的发展2.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电力供应、配送和使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它具有自动化、可靠性高、能源利用效率高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提高电力的稳定供应和效率。
3.能源互联网的兴起能源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能源供应和需求进行智能匹配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供应效率。
它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和损失,实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配置。
能源互联网将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改善供需平衡和能源结构。
4.能源存储技术的创新能源存储技术是解决能源波动性和间断性的重要手段,能够将多余的电力储存起来以应对供求之间的不平衡。
现在有多种能源存储技术可供选择,如电池储能、氢能储存等。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能源存储技术将在电力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结论:电力市场正朝着清洁、智能、互联网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电力发展的趋势是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以及能源存储技术的创新。
在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消费者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共同推动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2024
引言:中国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电力行业进行综合分析,从行业规模、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市场竞争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中国电力行业是以发电、输配电和供电为主要业务的综合性能源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动电力行业向清洁能源转型。
本报告将通过对电力行业的综合分析,深入探讨这一关键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正文内容:1.行业规模分析1.1电力行业的产能1.2电力行业的用电需求1.3电力行业的就业人数1.4电力行业的利润状况1.5电力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关联性2.发展趋势分析2.1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2.2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2.3电力技术的创新趋势2.4电力市场的开放趋势2.5电力行业的国际合作趋势3.政策环境分析3.1能源政策的指导思想3.2电力行业的发展规划3.3政府支持清洁能源的政策措施3.4电力市场监管政策3.5政府鼓励电力企业创新的政策4.市场竞争分析4.1主要电力企业的市场份额4.2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4.3电力市场的整体竞争情况4.4电力价格的竞争与调控4.5电力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5.未来展望5.1电力需求的预测5.2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5.3电力技术的创新方向5.4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5.5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总结:中国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通过对行业规模、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市场竞争和未来展望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创新,中国电力行业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内外的电力需求,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电力交易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交易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力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中国电力交易行业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活动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电力交易行业的市场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旨在激励电力市场的积极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中国电力交易行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是全球电力交易行业最大的市场。
2024年,中国电力交易总量达到31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3%。
而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4年,中国电力交易总量有望达到4200亿千瓦时。
其中,交易市场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以及拍卖式交易市场和预付式交易市场。
由于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中国电力交易行业持续扩大,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国电力交易行业将会的进步是智能化,可以有效提高电力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
中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了解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步增长。
市场规模从去年的X亿元增长至今年的Y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Z%。
这主要归因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
3. 市场发展趋势3.1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可再生能源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其在电力生产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预计在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将持续快速发展。
3.2 能源转型政策的推动政府出台的能源转型政策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支持,政府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和转型。
3.3 电力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对高品质电力和智能化电力设备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4. 市场存在的问题4.1 供应过剩问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地区存在供应过剩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电力企业投资扩建电厂导致过剩产能;另一方面,由于清洁能源开发成本高昂,传统能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剧了供应过剩的问题。
4.2 能源安全问题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对能源安全带来了威胁。
一旦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我国的能源供应将面临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5. 市场发展的建议5.1 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度,提高其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同时,鼓励企业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市场的发展。
5.2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市场垄断和不合理竞争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发展概况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电力供应紧张,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应是当务之急。
为此,电力工业首先进行了投资体制改革,以解决电力建设短缺的矛盾。
1981年,山东龙口电厂开工建设,首开中央与地方合资建设电站的先河。
1987年,国务院又提出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二十字方针",即“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再加上“因地、因网制宜”,形成了完整的集资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
1984年,我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大型水电站——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开工建设,由日本公司中标承包。
该电站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被称作“鲁布革冲击波”。
从1985年开始,国务院陆续设立了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等一批电力企业,以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
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年投产容量完成了500万千瓦、800万千瓦、1500万千瓦三个跳跃,促成了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连跨三大步:1987年超过1亿千瓦,1995年超过2亿千瓦,2000年超过3亿千瓦,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成为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
从1996年开始,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实现平衡,结束了拉闸限电的局面。
至2001年底,全国年发电量达到14839千瓦时,装机总容量为3.386亿千瓦,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二位,分别比1978年底的2566亿千瓦时和5712万千瓦增长了近6倍。
在大力开展电源建设的同时,我国的电网建设也迅速发展。
到2000年底,全国已形成了7个跨省电网和5个独立的省电网。
7个跨省电网中,有6个已形成以500千伏为主干、220千伏为骨干、110千伏为高压配电的电网结构。
“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北、中、南三条通道。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能力达到370万千瓦,蒙电东送能力达到109万千瓦。
以三峡工程为契机,并以三峡电站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
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联网,华东与福建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实现交流互联。
全国电网互联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基本上进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
与此同时,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取得明显进展。
1998年,国务院决定进行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简称"两改一同价"),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实施。
投入资金2600多亿元,改造了269个城网和2500多个农网。
通过改造,城市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5分钱,减轻用户负担400亿元;农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1角3分钱,减轻农民负担350亿元,解决了2500多万人口的用电问题。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电力工业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水电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火电结构得到优化。
加快水电建设,中国长江、黄河以及其它大江大河中上游梯级开发,新的大中型水电站成批投产,改变了水火电的比例。
淘汰了一批小火电机组,单机容量30万千瓦、60万千瓦机组已成为电网的主力机组。
单机容量8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已投入运行。
90万千瓦火电机组正在建设中。
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将采用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
核电建设已经起步,并形成300多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风力发电也形成40万千瓦左右的规模。
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取得进展。
在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50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掌握了紧凑型输电关键技术;研制开发的220千伏、500千伏紧凑型输电线路已投入运行;所有跨省电网和省电网实施了在线监控,使用了各种高级应用软件,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和系统仿真技术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电力系统分析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电源科技方面我国已掌握了大型火电厂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技术;已经形成了30万千瓦、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和5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成套设备生产能力。
在坝工技术方面,研究开发了200米坝高的筑坝成套技术和多项坝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我国在高坝筑坝技术方面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不断得以深化。
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88年,能源部的成立。
同年成立中电联,加强行业协会自律服务功能。
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是电力体制的重大改革。
1998年3月撤销了电力部。
此后,国家电力公司提出“四步走”的改革安排,制定了“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总体战略构想,积极稳妥地走上了实体化经营的道路,扎扎实实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探索。
2002年2月,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要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力体制。
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首次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名列第83位,2001年上升至第77位,2002年上升至第60位。
二、行业发展特征1、基本特点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电力生产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电力产品不能保存,因此电力行业具有很强的计划性。
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核定发电量尤其是上网电量,相应地还要受到核定上网电价以及各种税费政策的影响。
(2)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因此电力生产以火力发电为主,约占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80%;水力发电次之,约占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20%;其他如核电等所占比重很小。
相对而言,火电类上市公司业绩要好一些,但也呈两极分化的势态,并且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水电类公司成本低廉,但受气候影响大。
(3)电力需求增长存在地区性不平衡状况: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电力需求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而东北和四川省地区增速较低。
相应地,东南沿海地区的电力上市公司的业绩也高于其他电力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水平。
(4)由于电力项目往往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长,规模的大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显着。
一般而言,电力企业规模越大,效益就越好;而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高,相对缺乏竞争力。
(5)鉴于现行电力体制垄断特征明显,因此“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成为今后的改革方向。
(6)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水电作为电力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加快和优先发展水电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的和长期的策略。
(7)“西电东送”战略的加紧实施对未来电力企业的经营影响越来越大。
2、总体运营状况从电力供需情况看,200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均有所增长,但分地区和行业看表现并不平衡。
(1)电力需求上半年全社会用电共计7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5%、9.2%、11.4%。
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7.0%。
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电网最高负荷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电网的最高负荷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1.8%、3.4%、6.4%、14.0%和9.2%。
分行业来看,上半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用电增长缓慢,同比增长仅为1.4%,工业用电增长了9.2%,其中轻工业增长了12.6%,重工业为8.3%,主要耗电行业对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用电分别增长了12.1%、13.3%和14.9%,增速明显。
分地区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江、浙、闽、粤、鲁和海南省,西部的川渝地区,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以及以高耗电行业用电支持其用电增长的地区中的内蒙古、宁夏的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用电增速均超过了10%;相比之下,晋、豫、黔、湘、陇、桂、徽等省份以及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用电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则用电增速几乎没有增长。
(2)电力供给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基建投资完成408亿元,增长33.2%;城乡电网改造完成投资26亿元,同比下降36.7%。
今年预计新开工电源1500——2000万千瓦,到6月底已开工883万千瓦,新增发电设备450万千瓦。
全国累计发电量7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其中水电1087亿千瓦时,增长0.5%;火电6229亿千瓦时,增长10.3%;核电92亿千瓦时,下降11.7%。
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57小时。
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及控股机组发电量合计3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3)全年形势展望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今年前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达到了7.9%。
电力行业作为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可以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电力的总体需求仍将快速增长,预计全年用电量将接近16000亿千瓦时,增长率接近两位数。
三、行业主要热点问题1、电力体制改革的即将实施今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实施。
届时,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将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
(1)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简介根据方案,“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境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厂网分开”,主要指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
厂网分开后,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除华能集团公司直接改组为独立发电企业外,其余发电资产重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3~4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企业,由国务院分别授权经营。
在电网方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按国有独资形式设置,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
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组建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西北、华东(含福建)和华中(含重庆、四川)五个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西藏电力企业由国家电网公司代管。
南方电网公司由广东、海南和原国家电力公司在云南、贵州、广西的电网资产组成,按各方面拥有的电网净资产比例,由控股方负责组建南方电网公司。
电力体制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是改革电价机制。
这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新的电价体系将划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
首先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上网电价由容量电价和市场竞价产生的电量电价组成。
对于仍处于垄断经营地位的电网公司的输、配电价,要在严格的效率原则、成本约束和激励机制的条件下,由政府确定定价原则,最终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销售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