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基本概念和常规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有那些?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有那些?1、安全生产管理具体包括哪些方面?1、依法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督管理,包括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依法承担基本投资责任,依法承担教育培训责任;依法为劳动者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及时开展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定期安全检查;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保证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需要。
包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配合日本清朝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包括依法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按规定将安全储存在生产风险抵押中。
2、教育他们正确佩戴和使用。
负责租赁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工作。
委托、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注册安全助理工程师,按照规定为其提供安全管理服务,包括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履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设施的规定;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哦。
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安全管理责任;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费。
包括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制定规章制度责任和物质安全责任:包括按规定编制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统一协调管理和承包(1)0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有扩展资料: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安全生产包括: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事故负伤率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生产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2、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档案等。
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
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汇总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管理体系:这是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规定和程序,旨在确保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地运营。
2.安全目标:包括总的安全方针和目标,这些目标通常每年评估一次,以确保实现安全运营。
3.安全计划:包括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旨在消除或减少各种风险,包括组织内的人、机器、物料、程序和沟通。
4.安全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正确地执行任务,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5.安全检查:包括对设备、系统和程序进行检查,以查找可能存在的缺陷或安全隐患。
6.安全事故:是指造成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件,也可能是指未遂事故,虽然未造成伤害或财产损失,但可能导致潜在的事故。
7.安全应急计划: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制定并演练应对计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危害并控制局面。
以上是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汇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应用。
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归纳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安全管理是研究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规律的技术科学,它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过程进行事故预防,包括安全规划、安全设计、安全实施、安全评价和安全改进。
2.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五同时”原则、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原则、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预防为主的方针、四不放过的原则。
3.安全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开展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研究制定伤亡事故的抢救方案、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执行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制度、执行伤亡事故的备案制度。
4.安全管理的基本行为准则: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安全规章管理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操作人员安全规范制度、安全技术领导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制度。
安全管理的特点和任务
第一章安全管理的特点和任务第一节安全管理的内容、对象和方法一、安全管理的含义企、事业安全管理,就是对安全系统实施人、机、环境本质安全化和随机安全控制技术的综合管理,并按照其管理职能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其目的是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企、事业的安全管理是企、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企、事业安全管理目标是企、事业总目标的一部分,是为了实现企、事业总目标而提供安全保障。
两者不是对立统一关系,也不是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而是子系统与系统的包含关系。
因此,企、事业安全管理的基础理论,首先是企、事业管理的理论,企、事业安全管理与企、事业管理水平必须同步发展。
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有其固有规律,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探索安全管理规律。
一方面以发生的事故为出发点,围绕事故的形成、发展规律来制定对策,避免重复事故发生。
另一方面,以事故的潜在因素为基点探求预防的规律,把预测预防工作与企、事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企、事业生产有秩序地进行。
安全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安全管理要重科学、重数据、重调查研究,要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一大批得力的安全技术、管理干部,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整套规章制度,并得到认真的贯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搞好。
二、安全管理的内容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组织再造、更新;2.安全管理组织中人员的配备和职责的确定;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4.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5.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6.安全技术的管理;7.工伤事故的管理。
三、安全管理的对象1.人:员工和管理者;2.财: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等;3.物:设备、仪器、材料、能源等;4.环境。
四、安全管理的方法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性评价等系统方法;2.计划管理法、目标管理法、PDCA循环等管理方法;3.危险性分析、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具体工作方法。
第二节安全管理的特点和任务一、安全管理的特点安全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 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 素进行全面治理。
02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
机械危险识别
识别机械设备的潜在危险,如旋转部件、压力部件等 。
安全防护装置
为机械设备配备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 护栏、安全阀等。
操作规程
制定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正确、安全 地使用设备。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制定依据和目标设定情况介绍
1 2
法律法规要求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教育 培训计划。
企业实际情况
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危险源状况等因素,确定培 训目标和内容。
3
员工需求
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制定个性化的 培训计划。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安排和实施过程回顾
培训形式
职业病防护措施
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 用品、改善作业环境等。
职业健康监护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 的健康问题。
0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方法
01
现场观察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危 险源。
事故树分析
通过建立事故树,找出导致事故发 生的危险源。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 生产技术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程序 •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
情况总结分析
01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定义与意义
定义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 评估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 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科学地预防和控制各种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资产的安全。
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
企业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力,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进行。
责任制度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上级领导要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并向下级传达。
•中层管理人员要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监督并保障落实。
•生产一线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3. 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相关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使员工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灭火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应急能力和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培训,让员工了解事故原因和避免类似事故的方法。
4. 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和排查安全隐患。
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记录和分析制度,总结事故隐患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 安全应急预案面对突发的安全事故,及时有效地应对非常重要。
企业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到有人负责、有备无患。
同时,还要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避免事故扩大化。
6. 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防护帽等。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好情况,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7. 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全面了解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并发现和解决问题。
检查和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的使用情况。
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介绍一、基本概念1、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事故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的意外事件,是一种失去控制的事件。
3、安全原理,主要是阐明伤亡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伤亡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人员伤亡。
4、在伤亡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的因素占有特殊位置,人为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
人是预防事故、搞好安全生产的主力军。
5、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安全管理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
(1)宏观安全管理(2)微观的安全管理--管理部门收集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具体安全管理工作。
(3)广义安全管理(4)狭义的安全管理--防止生产过程中伤亡事故、急性中毒和财产损失的活动以及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活动。
二、安全总监管理职责第一章安全管理的发展与演变一、安全管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1、只要有生产,就会有不安全因素2、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增加新的危害和危险。
3、必须实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安全管理,并辅以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的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尽可能减少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
4、美国安全工作的特点5、日本安全功能二、建国以来安全管理的发展与演变1、建立和发展阶段2、暂停和反转3、恢复和改进阶段第二章事故因果关系理论事故因果关系理论旨在阐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预防事故发生的理论。
一、总结1、早期工业安全理论(1)事故通常由物体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条件引起(2)不安全的人类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主要原因(3)受到伤害的人几乎重复300同一事故发生多次以上,未造成人员伤害。
(4)大多数情况下,事故发生时,人们通常不一定受伤。
(5)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A、态度不正确B、缺乏知识或(技能)操作不熟练C、身体状况差D、物体的不安全状态和恶劣的工作环境(6)预防工伤事故的四种有效方法A、工程技术改进B、人员说服教育C、人事变更率D、纪律因果连锁论曾被称为“工业安全公理”,然而,它将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咎于工人的疏忽等。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点汇总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点汇总安全生产管理是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
以下为大家汇总了其中的关键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1、事故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职业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它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危害性等特点。
2、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1、系统原理系统原理强调了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关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动态变化。
2、人本原理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要求在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人的安全和健康。
3、预防原理预防原理主张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预防事故的发生。
包括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 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和本质安全化原则。
4、强制原理强制原理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强制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安全生产。
三、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该理论认为少数工人具有事故频发倾向,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但这种理论存在局限性,忽略了工作环境等因素对事故的影响。
2、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该理论指出事故是由于能量的意外释放造成的,预防事故的重点在于控制能量的不正常转移。
4、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理论认为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叉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四、安全文化1、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决定了组织对安全的承诺和行为方式。
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
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安全管理制度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
它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保护环境和社会稳定。
安全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政策和目标:安全管理制度的第一步是确立明确的安全政策和目标,以明确企业安全工作的宗旨和方向。
安全政策应该由高层领导确定,明确传达给全体员工,并持续评估和改进。
安全目标则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限内要达到的安全绩效指标,通常包括事故率、伤害率、环境指标等。
2. 安全组织和职责:安全管理制度需要界定安全组织结构、设立安全职责和权限,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通常会设立安全委员会、安全部门或安全专职人员,负责协调、监督和推进安全管理工作。
3.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规定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通过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保障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技能和意识,能够识别危险、减少风险,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安全培训和教育应该定期进行,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定期演练等。
5. 安全检查和监督: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规定安全检查和监督的程序和标准,建立安全检查的频次和内容,定期对企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安全工作的实施和效果。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警、应急响应、危险物质的处置、伤员救护等内容。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该与其他相关方面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形成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7. 安全绩效评估和改进: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安全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对安全绩效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措施,提高安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和常规内容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和常规内容1、安全:安全为“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
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是指安全条件。
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是指安全状况。
2、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3、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和设施免遭破坏的总称。
4、安全生产管理: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5、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6、职业安全卫生(也称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总称。
它是以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和设施、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
7、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是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目前共10类,115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
8、事故:事故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
企业安全管理内容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范、条例和安全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有效限制企业安全状态的活动。
企业安全管理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规划——安全措施计划组织——组织安全活动检查——现场和作业期间的安全检查评审——安全方案及效果审查企业的安全管理手段有:行政的手段;法制的手段;经济的手段;文化的手段;科学的手段等。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客观条件的需要,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是通过合理组织生产,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事故,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未来投入使用时无事故隐患,这是调整经营者和劳动者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生产经营的保证,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业务的全过程,融入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因此,安全生产是企业全员、全面的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可以归纳为:决策层: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领导小组成员。
他们主要起决策、指挥作用。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法律、法规制定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规划、健全安全机构、配备人员,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
管理层:包括企业的车间和职能部门。
主要进行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负责检查落实。
操作层:包括企业一线的操作人员。
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防止事故发生。
操作层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环节。
配备安全专业人员,这是做好当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条件,因为:1)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具备安全生产执业资格的人,才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
2)宪法、劳动法及有关法规、条例都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技术规定和标准有明文规定和要求,必须配备合格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
3)安全生产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门系统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只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掌握系统的安全科学技术知识。
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一、消防安全管理基本概念1. 消防安全管理的定义消防安全管理指针对建筑物、设备及人员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防火技术手段,预防火灾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工作。
2. 消防安全管理的意义消防安全管理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生命安全。
消防安全管理能够规范住宅、公共场所等相应场所的设计、建造和使用,以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减轻财产损失。
通过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能够预防火灾的发生,降低火灾的损失和危害,保护公民和单位的财产安全。
(3)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消防安全管理在强化火灾常识与自救互救意识的同时,还能提高本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应急处理能力及装备水平。
(4)促进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
3. 消防安全管理的内容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筑、装置、设施和场所的设计、施工和使用管理(2)火灾预防和隐患排查(3)火灾报警和紧急疏散措施(4)火灾扑灭和应急救援措施(5)安全培训和消防知识普及二、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措施1. 安全生产意识培养消防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意识培养非常重要。
应加强宣传教育,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使其明白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充分融入安全思想和风险意识,从而做到预防于未然。
2. 防火隔离体系建设建筑的防火隔离设计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防火隔离体系的建设既包括建筑的防火区划设计,还包括防火门、防火墙、防火玻璃等消防隔离设施的设置,以及可靠的消防设备配置。
这样可以早期发现警报,及时启动检查报警系统,尽早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3. 火灾预防管理火灾预防管理是提高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安全评价、火灾隐患排查、安全检查、安全监控、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
仓库安全管理概述
仓库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其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仓库安全管理就是以仓库作为一个系统,为实现仓库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安全管理从管理对象来看,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
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
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
因此,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
安全管理从管理过程来看,早期是事故后管理,进展到20世纪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
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
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境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人员、技术和过程的控制与协调。
安全管理从管理理论上来看,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则,到了本世纪,现代的安全管理理论有了全面的发展,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
安全管理从管理方法的角度来看,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预期型管理、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行为抽样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估与监控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将成为主要的安全管理技术。
一、现代仓库安全管理的观念仓库安全管理是仓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仓库物资管理过程中,由于仓库存储物资具有易燃、易爆以及易腐蚀、有毒等不安全因素,危险性大。
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一)
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一)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引言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管理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
定义安全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保护人员、设备、信息和环境免受危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基本特征安全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综合性: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等,全面把握系统的安全状态。
2.系统性: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规程等,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协调有序。
3.预防性:安全管理通过分析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和事故后果的发生,提前预测潜在的安全隐患。
4.整体性:安全管理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考虑,避免侧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协调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
5.风险导向:安全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6.持续性:安全管理需要进行持续改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持安全工作的可持续性。
结论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系统性、预防性、整体性、风险导向和持续性。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以上是对安全管理基本特征的简要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加深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重要性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对生命、财产和环境的保护。
以下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保护人身安全:安全管理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身体和健康。
通过制定安全规程、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设备保护措施,可以降低工作和生活中的风险,确保人身安全。
2.保护设备安全:安全管理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避免因安全问题而导致设备损坏或故障。
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查、维护和安全操作培训,可以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第1讲:第一章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2012新版)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考试应知: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
“多项选择题”的每题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在全部选择题中,有70个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1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总分100分。
本讲结构大纲要求: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分类,运用因果连锁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等事故致因理论和方法,辨识和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根据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本讲要点1、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2.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3. 安全、本质安全、4.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5.事故致因理论;6.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7.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内容讲解: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安全管理总结
名词解释:1、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2、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及其保障条件3、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各活动中,为保护自己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4、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5、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6、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综合性科学技术7、本质安全化:针对某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8、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的单元(或设施)9、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综合了各种事故致因理论的积极方面,其基本思想是:事故伤害是许多相互关联的时间顺序发展的结果10、应激:是人机系统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它与某些事故、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
每当系统偏离最佳状况而操作者又无法或不能轻易的矫正这种偏离时,操作者呈现的状态就是应激11、事故法则:即事故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每330吃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次,轻伤29次,无伤事故300次12、可靠性: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13、安全三同时原则:是对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14: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15:固有危险度:是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器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16、规律:通常是指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或是客观事物的外在本质联系填空:1、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2、安全四因素分别为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和安全系统3、事故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和损失阶段4、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5、控制事故所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从物的角度考虑,主要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两个方面6、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障安全文化7、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划分为本质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三个层次,而对于事故原因各层次认识的不同则形成不同的事故致因理论8、按照法规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各类法规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可以将安全法规划分为:生产技术法规、安全技术法规、和安全工作法规9、安全经济投资的优化准则有两种:安全经济消耗最低、安全经济效益最大10、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1、安全法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其法律关系就是安全法规规范所确认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必须具备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12.工伤事故由伤害部位、伤害种类、伤害程度三要素构成13、根据轨迹交叉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14、全面安全管理一般包括全面安全目标管理、全员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和全部工作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开始实施日期是2002年11月1日16、控制事故的本质安全化方法是设法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17、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安全教育目的是较强的表现为“要你安全”没有教育性而且被动的接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安全教育目的是较强的表现为“你要安全"表现出教育性(主动性)18、安全和安全工作同其他事物一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由它们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19、绝对的安全,即100%的安全性是安全性的最大值,这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但却是社会和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20、根据生产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可分为设备事故、工伤事故、和未遂事故2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即使企业中不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也会有事故发生22、企业安全目标的制定也要参考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安全目标值23、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形成两种体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全国垂直管理24、安全的经济型主要体现在减损和增值两个方面25、安全法规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其本质还表现在它是劳动者意志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26、根据国际GB2893—2001《安全色》规定,紧急停止按钮颜色、仪表刻度盘上的极限位置刻度颜色、安全信号颜色都属于安全色的应用27、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2005】32号令),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的事故28、某矿某年有员工100人,原煤产量80万吨,在这一年里由于安全事故死亡一人,则该矿这年百万吨煤死亡率为1。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P1、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
P2、事故: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害。
海因里希法则=1+29+300=330。
伤亡=死亡+重伤。
海里希法则说明事故具有规律性。
事故永远是绝对的,危险是相对的。
事故具有周期性。
事故具有三个属性:规律性、绝对性和周期性。
P4、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和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P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
危险源受控状态不会出事。
P3:危险是以人能承受尺度来衡量。
安全+危险=1,安全和危险互补。
P5:安全、本质安全: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
含: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
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P7、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
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及封闭原则。
动力原则与激励原则的区别:动力往往针对的是个体,激励原则针对的是群体。
动力原则: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P9、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人是导致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主要原因。
观点是片面的。
2、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4、系统安全理论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死亡+伤害+轻伤)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P2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1章 安全管理概述
第一章 概
论
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话题, 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话题,也是 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人 类在不断发展进化的同时, 类在不断发展进化的同时,也一直与生存发展活动中 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人类社会的发 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成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奋斗 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安全问题无处不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安全问题无处不在, 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 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对安全问题的研究也需要更 深入,更科学。 深入,更科学。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而导致事故的最 主要的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管理者的疏忽、失误和管理系统的缺陷 管理者的疏忽、 主要的间接原因 管理者的疏忽 及其控制措施。旨在通过建立先进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制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制, 及其控制措施。旨在通过建立先进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制, 事故预防、 三种手段有机结合, 并和事故预防 应急措施和保险补偿三种手段有机结合 并和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和保险补偿三种手段有机结合,达 到在时间、成本、效率、 到在时间、成本、效率、技术水平等条件的约束下实现系统 的最佳安全水平之目的。 的最佳安全水平之目的。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和常规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规管理内容一、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1、安全:人们传统的认识,安全为“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
按照系统安全观点,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是指安全条件。
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是指安全状况。
人们从事的某项活动或系统,即某一客观事物,是否安全,是人们对这一事物的主观评价。
当人们均衡利害关系,认为该事物的危险程度可以接受时,则这种事物的状态是安全的,否则就是危险的。
2、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3、安全生产:《辞海》中解释:安全生产是指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解释:安全生产是指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上述解释都只代表了一方面,不够全面。
慨括地说,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和设施免遭破坏的总称。
国家、企业、车间(分厂)和班组在生产过程中围绕劳动者人身安全和健康以及确保财产安全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叫安全生产工作(简称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采取一切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害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影响正常生产的不利因素;对设备、财产、环境的啊去性管理;发生事故时尽快采取安全措施、组织抢修、恢复生产;保障企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等工作。
安全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安全管理的原则和内容安全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场所中,都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原则和内容来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安全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常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的原则1. 预防原则: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预防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消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2. 综合原则:安全管理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员、环境、设备等,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和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
3. 分级原则:根据不同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各种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级处理。
重要的风险点和安全要求高的区域需要采取更加严格和细致的管理措施,而对于风险较低的地方可以适度放松,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全员参与原则:安全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
通过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全员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5. 常态化原则: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能只是采取一时的措施来应对,而是要常态化地进行。
通过定期的巡检、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
二、安全管理的内容1. 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
制定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明确责任和义务,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安全培训与教育: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让每个人都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紧急情况。
3.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风险,建立和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包括安全巡查、检修维护、设备管理等,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4. 安全检查与评估: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规管理内容一、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1、安全:人们传统的认识,安全为“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
按照系统安全观点,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是指安全条件。
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是指安全状况。
人们从事的某项活动或系统,即某一客观事物,是否安全,是人们对这一事物的主观评价。
当人们均衡利害关系,认为该事物的危险程度可以接受时,则这种事物的状态是安全的,否则就是危险的。
2、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3、安全生产:《辞海》中解释:安全生产是指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解释:安全生产是指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上述解释都只代表了一方面,不够全面。
慨括地说,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和设施免遭破坏的总称。
国家、企业、车间(分厂)和班组在生产过程中围绕劳动者人身安全和健康以及确保财产安全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叫安全生产工作(简称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采取一切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害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影响正常生产的不利因素;对设备、财产、环境的啊去性管理;发生事故时尽快采取安全措施、组织抢修、恢复生产;保障企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等工作。
4、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5、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
6、职业安全卫生(也称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总称。
它是以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和设施、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
7、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是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目前共10类,115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
8、事故:《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事故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如果事件发生的后果是人员死亡、受伤或身体的损害就称为人员伤亡事故,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非人员伤亡事故。
事故分类的方法有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9、事故隐患:《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潜藏着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大的事情或灾害。
一般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的分类非常复杂,它与事故分类有密切的关系,但又不同于事故分类。
本着尽量避免交叉的原则,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位21类。
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等。
10、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的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11、危险源: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12、重大危险源:为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有关方面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安全生产法》对重大危险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解释是: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种物质的量满足下式,就是重大危险源。
+11Q q +22Q q ……Qnqn ≥1 式中:q1、q2………qn ——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
Q1、Q2………Qn ——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场所贮存区的临界量,t 。
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它们是人们对生产、生活中是否可能遭受健康损害和人身伤亡的综合认识,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认识论,无论是安全还是危险都是相对的。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对事故控制能力的增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有关规定也会发生改变。
13、 违章界定违章是指在电力生产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违反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安全管理要求等,可能对人身、电网和设备构成危害并诱发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14、违章分类违章分为行为违章、装置违章和管理违章三类。
行为违章是指现场作业人员在电力建设、运行、检修等生产活动过程中,违反保证安全的规程、规定、制度、反事故措施等的不安全行为。
装置违章是指生产设备、设施、环境和作业使用的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不满足规程、规定、标准、反事故措施等的要求,不能可靠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违章是指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不履行岗位安全职责,不落实安全管理要求,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等的各种不安全作为。
二、安全生产常规管理内容1、“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纪律.2、“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3、“四口”指: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4、“五临边”指:未安装栏杆的阳台边无外脚手架防护的屋面周边、基坑周边、框架结构楼层周边、上下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
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5、站班会上的“三交”:交任务、交安全、交技术“三查”:查衣着、查精神状态、查“三宝”班组“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工作鞋。
6、“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7、操作旋转机械设备的人员,工作服应“三紧”: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8、季节性施工的“八防”:①防雷电②防雨③防风④防洪排涝⑤防暑降温⑥防火⑦防滑⑧防煤气中毒9、工伤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 ①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②事故责任者及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③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④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10、班后防火“五不走”:交接班不交待清楚不走;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用电设备不拉闸不走;可燃物不清干净不走;发现险情不报告不处理好不走.11、问题整改“三原则”:①定人②定时间③定项目安全检查“五落实”:①整改内容落实;②整改标准落实;③整改措施落实;④整改进度落实;⑤整改责任人落实;12、建筑业“五大伤害”:①高出坠落;②触电事故;③物体打击;④机械伤害;⑤坍塌事故。
13、现场“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一图为:施工现场总平面图.14、安全生产系统“四要素”:1.人员2.设备与环境3.动力与能量4.管理信息和资料.15、安全工作“五同时”:企业必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管生产同时管好安全工作,并做到以下五同时:1.计划2.布置3.检查4考核5.总结16、“三级安全教育”:1)公司级(项目部):国家、地方、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法规、制度、标准; 本企业安全工作特点;工程项目安全状况,安全防护知识,典型事故案例等.2)工地级(施工队.专业公司):本工地施工特点及状况;工种专业安全技术要求;专业工作区域内主要危险作业场所及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与环境卫生、文明施工要求.3)班组级:本班组、工种安全施工特点、状况;施工范围所使用工、机具的性能和操作要领;作业环境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个人防护要求、文明施工要求.17、安全生产的对策——五要素:安全文化是根本,安全法制是利器,安全责任是灵魂,安全科技是手段,安全投入是保障。
18、电力安全生产的三级控制目标:企业控制人员重伤和记录性事故;工区和项目部控制轻伤和障碍;班组控制未遂事故和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