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吸附金属离子

合集下载

环境微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环境微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环境微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很多,其中,用物理化学方法虽可清除部分污染物,但效率普遍较低,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近年来利用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降解有机物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在净化污水和处理工业废水领域中投入实际应用。

该法由于费用少、环境影响小、降解污染物能力强,且避免了二次污染。

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途径为生物吸附。

所谓生物吸附是指利用某些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份特性来吸附溶液中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来去除水中金属离子。

微生物吸附金属的机理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1)胞外富积、沉积等发现一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出的蛋白质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Cd2+、Hg2+、Cu2+、Zn2+形成不溶性的沉淀而被除去。

但通过胞外吸附分离金属,只有当溶液中金属浓度很低时才是可行的。

(2)细胞表面吸附或络合。

大部分的微生物对金属的富集往往发生在细胞壁表面,细胞表面对金属的吸附通常是一快速、依赖pH的过程。

一般认为吸附机理主要是由于金属离子与细胞表面活性基团络合/离子交换以及络合基团为晶核进行吸附沉淀。

如某种藻类在吸附Sr2+的同时释放了等量的Ca2+和Mg2+,这说明此种微生物对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吸附是由于静电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过程,而吸附过渡金属Cu2+时同时有H+的释放,表明此时有共价结合过程存在。

(3)微生物细胞膜上某些酶的存在也会导致重金属的沉积。

柠檬酸细菌对铅和镉的分离就与细胞上磷酸酯酶有关。

对于不同的吸附体系,它们的吸附机理各有特点。

胞内富集已观察到金属可以被富集在细菌、真菌、海藻细胞内,如铜绿假单孢菌在细菌内富集UO22+,活发面酵母在胞内富集Cd2+等。

其中细胞表面的吸附和络合对死、活微生物都存在,而胞外和胞内的大量富集则往往要求微生物具有活性。

金属离子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即细胞外多聚物,细胞壁上的官能团与金属离子结合)是被动吸附,它包括离子交换、表面络合、氧化还原等;细胞表面吸附的金属离子和细胞表面的某些酶相结合而转移至细胞内是主动吸附。

污水处理中的真菌性净化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真菌性净化技术

05
真菌性净化技术的挑战与 前景
技术挑战
抗药性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真菌可 能会对消毒剂和抗生素产生抗
药性,影响净化效果。
处理效率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真菌的生物处 理效率可能不如化学或物理方 法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 到排放标准。
操作稳定性
真菌培养条件较为复杂,需要 严格控制pH值、温度、营养物 质等参数,否则可能会影响处 理效果。
在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工业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高,真菌净化技术能够有效处理这类 废水,降低有机物含量。
去除重金属
一些真菌能够吸附和富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降低工业废水中 的重金属含量。
降低污染风险
通过真菌净化技术处理工业废水,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风险,减 轻对环境的压力。
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02
不同种类的真菌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真菌种类。
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真菌的去除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优化处理工艺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真菌性净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为实际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传统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虽然有效 ,但成本较高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水处 理技术成为研究重点。
研究目的
01
研究真菌性净化技术在污水处理 中的应用,评估其对污水中有机 物的去除效果。
02
分析不同真菌种类和条件对净化 效果的影响,为实际污水处理工 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以推动该技术的创新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微生物对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

微生物对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

微生物对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大挑战。

重金属离子的长期暴露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传统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因此,微生物逐渐成为研究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热点。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和多样性使其具备独特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重金属离子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微生物通过表面羟基、羧基、巯基等官能团结合重金属离子,发生吸附作用。

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

例如,某些藻类可通过胞内蛋白质结合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或胞内沉积物。

此外,细菌表面的菌丝和孢子也可以结合重金属离子,实现有效去除。

二、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还原作用一些微生物通过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其相对不活跃的形态,从而实现去除作用。

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重金属离子为电子受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其还原为金属或硫化物。

举例来说,硫酸盐还原菌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果。

三、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浸取作用微生物通过分泌有机酸、胞外聚合物等物质,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浸取。

这些有机分子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难溶的沉淀,实现去除。

某些真菌能够分泌酸性聚合物如蛋白胨和胞外聚合物,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从而使其沉淀。

四、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转化作用微生物能够通过代谢过程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相对稳定或难溶的形态,实现去除作用。

某些细菌具有还原能力,可以将溶解态的重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淀。

此外,微生物还能通过酸化作用将重金属盐转化为难溶的沉淀物,增强去除效果。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重金属离子去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多样的去除机制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然而,微生物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率和应用范围仍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微生物种类和环境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索微生物与其他治理技术的结合,以提高治理效率和降低成本,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微生物吸附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吸附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吸附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全球环境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和毒性效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效、环境友好的治理技术对于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吸附技术作为一种生物修复的方法,因其具有高效、经济可行、具备环境容忍性等优点,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微生物吸附技术的原理微生物吸附技术是通过微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与重金属离子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将重金属从溶液中转移至微生物体表面或内部,实现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去除。

其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微生物表面的功能基团参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如羧基、羟基、磷酸基等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二是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反应参与了重金属的还原、氧化、沉淀等过程。

二、微生物吸附技术的优势1. 高效性:微生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生物吸附能力,能够迅速将重金属吸附到自身表面,从而加速重金属的去除速度。

2. 经济可行性:微生物吸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具有成本更低的优势,微生物可以利用廉价的废弃物作为培养基,且操作简便。

3. 环境友好:微生物吸附是一种无二次污染的处理方法,对环境没有进一步的负面影响,而且微生物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自行降解或转化。

4. 广泛适用性:微生物吸附技术对于各种重金属污染物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同时处理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污染。

三、微生物吸附技术的应用案例1. 微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通过培养适宜的微生物菌种,可以利用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的方式,达到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菌根真菌和一些细菌可以与植物根系共生,使根系更具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

2. 微生物吸附水体重金属污染:在水处理中,通过培养适宜的微生物菌群,在水体中引入微生物体系进行“自净”过程,以实现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去除。

此外,一些微生物也可以生产出特殊的胞外多聚物质,具有较强的重金属吸附能力。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时间:2010-09-0314:55作者:普惠除尘设备微生物的吸附作用是指利用某些微生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来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是指利用某些微生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来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固液两相分离达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生物吸附剂为自然界中丰富的生物资源,如藻类、地衣、真菌和细菌等。

微生物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同一微生物和不同金属间亲和力的差别决定了微生物吸附金属的机理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得到统一认识。

根据被吸附重金属离子在微生物细胞中的分布,一般将微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分为胞外吸附、细胞表面吸附和胞内吸附。

1.1.1胞外吸附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多聚糖,糖蛋白,脂多糖,可溶性氨基酸等胞外聚合物质(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EPS),EPS具有络合或沉淀金属离子作用。

如蓝细菌能分泌多糖等胞外聚合物,一些白腐真菌可以分泌柠檬酸(金属螯合剂)或草酸(与金属形成草酸盐沉淀)。

Suh等研究发现,当茁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分泌EPS时,Pb2便积累于整个细胞的表面,且随着细胞的存活时间增长,EPS的分泌量增多,积累于细胞表面的Pb2水平就越高,从最初的56.9上升到215.6mg/g(干重);当把细胞分泌的EPS提取出来后,Pb2便会渗透到细胞内,但Pb2的积累量显著减少(最高量仅为35.8mg/g干重)。

1.1.2细胞表面吸附细胞表面吸附是指金属离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别是细胞壁组分(蛋白质、多糖、脂类等)中的化学基团(如羧基、羟基、磷酰基、酰胺基、硫酸脂基、氨基、巯基等)的相互作用,吸附到细胞表面。

如将酵母细胞壁上氨基,羧基,羟基等化学基团进行封闭,则会减少其对Cu2的吸收量,表明这些基团在结合Cu2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间接证明了细胞壁上蛋白质和糖类在生物吸附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环境1103硕2111269 刘钊钊)1.土壤重金属污染简介土壤是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自然环境的中心位置,是沟通大气和水体的枢纽,承担着环境中大约90%的来自各方面的污染物,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最终反映并集中于土壤的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Zn、Cu、Cr、Cd、Pb、Ni、Hg、As 等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累积超过一定水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的组成、结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的过程。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方式有:①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向下渗透,导致地下水污染;②受污染的土壤直接暴露在环境中,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被人或动物所吸收;③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如酸雨、某些土壤添加剂等因素提高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使得重金属较容易地为植物吸收利用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

2.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微生物是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者,也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对土壤的性质、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2.1 微生物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警作用随着对国际社会对环境生态保护意识的日益增长,各国的土壤的污染指标都有了规定,但是这些指标或标准大多是以植物(作物)可以正常生长和作物可食部分的污染物含量或残留量不影响人类健康为前提来制定的,没有考虑到土壤中对这些污染物更为敏感的土壤微生物及其参与的生化过程所受到的影响和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由于重金属污染而产生的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变化比其它土壤化学、生化指标更为灵敏,是微生物方法检测、预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础。

土壤微生物对各种污染物的胁迫响应较植物(作物)更为灵敏,如在欧共体规定的农田土壤重金属负荷标准之下,土壤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过程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土壤微生物参与了80%~90%的土壤过程,几乎参与土壤中的一切生物及生物化学反应,在土壤功能及土壤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起重要作用,包括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养分的储存转化及污染物的降解等,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理想指标。

真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真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LI Yu — u ENG a — ig,F U n g o ,F B o yn AN n P Tig, AN iP Cu , ENG — n Li u j
( olg f vrn na cec n gn eig C l eo i me tl in ea dEn ie r ,Hu a i。C a g h ,Hu a 4 0 8 ,C ia e En o S n n nUnv h n s a n n 1 0 2 hn )
p r y As eg lu ie d Pe iilu sm p iism u rs e tv l a e b p r il sn g r a n cli m i lcsi m ep ciey,w hc cu e is r t n,d s r to d t e d n ih i l d bo o p i n d o eo p in a h n efcso h o so o b n ,p ,c n a tt d c -o so h is r t n.Th eut h we h tt eo t u d— fe t ft ed e fs r e t H o tc i a o in n t ebo o p i men o er l s o d t a h p i m a s s m
l ru wa letbih t i b t4 h f rpb a A2 a s r e y A i i m sa a l e wihn a ou 2 ndC d o b b b l s sd o d
. .
n g n . smplcsi u .Th p— ie a dP r i iism m eu

tk r 9. 7 mg・ a d3 6 a e wee2 0 g_ n 6. 5 mg・ frpb .2 g・ a 6 5 mg・ f r A2 g一 o 2 6 m g_ nd2 g一 l OC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分析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分析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分析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指土壤中重金属超标的情况,重金属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通常包括物理和化学手段,但这些方法往往昂贵且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寻找更为经济有效的修复方法。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或转化成为不具有毒性的形式,从而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本文将对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去除作用1. 菌根真菌菌根真菌是一种对重金属具有很强抗性的微生物,它们具有能力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到菌丝体表面,从而有效减少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浓度。

菌根真菌还能够分泌一些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将重金属转化成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式。

2. 硫酸还原菌硫酸还原菌是一类能够利用硫酸盐将重金属还原成为硫化物的微生物。

重金属在形成硫化物后,就会从土壤中沉积下来,从而减少其在土壤中的活性和毒性。

硫酸还原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吸附剂菌二、微生物对土壤环境的改善作用除了直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来减少重金属的毒性。

1. pH值调节许多微生物具有调节土壤pH值的能力,它们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或碱性物质来调节土壤的pH值,从而降低重金属的活性和毒性。

2. 有机物质代谢一些微生物具有分解和代谢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的能力,这些有机物质可能会与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影响重金属的行为和毒性。

通过代谢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微生物可以间接影响重金属的毒性程度。

3. 土壤结构改善一些微生物具有分解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的能力,它们可以促进土壤通风和水分渗透,从而减少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

考虑到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证实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有效性。

现阶段微生物修复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真菌分类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真菌分类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真菌分类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土壤修复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尤其是在工矿等建设铺设后,土壤遭受了重大破坏,速成化的修复方式往往更加难以避免对环境的二次侵害。

因此,有效的土壤修复方法需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性,而真菌分类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其应用前景也逐渐被人们所看好。

一、真菌分类简述1. 概述真菌是一类包括黴菌、霉菌、酵母菌等各种未分类真菌的生物,其生存方式和功能极为复杂多样,可以作为生物圈中重要的营养转化和分解者。

在酶促反应过程中,真菌可以分解各种复杂有机物和硬汉化物质,分解后能够释放出大量营养物质。

同时,其细菌和菌丝等结构可以帮助土壤形成良好的结构,促进水的渗透和空气流通,催化土壤保水保肥。

2. 真菌分类真菌分为两类:子囊菌和子嗣菌。

子囊菌包括黑曲霉菌、松树霉菌、耳腐菌等。

子嗣菌包括拟革菌、黑色金曲霉菌等。

二、真菌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1. 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分解真菌具有分解各种复杂有机物和硬汉化物质的能力,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污染物。

实验表明,营养较丰富的培养基上培养的真菌能够有效地降解大量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废弃油、污水处理厂中的毒性物质等。

2. 吸附重金属离子在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普遍较高,长期存在会形成土壤污染。

而真菌的菌丝和胞体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减少其在土壤中的存在。

3. 活化土壤微生物真菌能够将环境中分散的有机物集聚在一起,产生适合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基,并很好地维系微生物之间的平衡,从而有助于提高土壤检疫力,促进土壤健康发展。

4. 促进植物生长真菌在和植物的共生关系中,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营养物质。

同时,真菌所分泌的酶能够对土壤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营养的保证。

三、真菌应用前景展望随着土壤修复行业的快速发展,真菌在其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关注。

基于真菌降解污染物和吸附重金属等特性,利用真菌净化污染程度严重的土壤,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土壤修复方案。

蘑菇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蘑菇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高 于 子 实体 其 它部 位 。 其 原 因 主 要 是 在 食 用
的 传质速 度不 能满 足内表 面物理 、化学吸 附 吸 附时间是影响 重金属吸附的 重要 因素 , 与生 物积 累的 反应潜 能而 产生 了内扩 散阻 力 适 当的增加 处理时 间可有效 去除 重金 属。 菌 的缘 故。吸 附剂的粒 径在 l 3 t 之间较为 mm 丝体生物 吸附是一个快速 平衡的过程 , 一般 只 合 适 。 需要 3 ri 0 n左右 。不 同振 荡吸附时 间对吸 附 a 生物 吸附剂的预处 理也影响吸附效 果 , 预 效 率的 影 响 不 明 显。 处 理 的 主 要 方法 有 酸 碱 处 理 、 热 处 理 、碎 吸附液 p H值是影响吸附的关键 因素 。众 裂 、无 机盐 活化 等 , 主 要 目的是 使 吸附剂 其 多研究表 明 , 在适宜的 p 4~6 范围内 , H( ) 吸附 表 面去 质子 化 、活化 吸 附位 点 , 善 吸附剂 改 量随 p H值 升高 而增大 , 但金属吸附量与 p H值 化学性能 。吴涓等|1 究表明 , 】 人研 经过 N O aH 之 间并不 呈简单的线性 关系 ; 溶液 p 值影 响 溶液处 理的 白腐真 菌其 吸附 能力 明显高 于用 H 细胞表面金 属吸附点和金 属离子 的化学状 态 , 盐 酸溶 液 、乙醇 溶液 、热处 理和未 处理 的 白 当 P H 值 过 低 时 ,溶 液 中 大量 水 合 氢 离子 腐 真菌 , a 当N OH溶液浓 度为 011 L .nl 时吸附 / ( 会与重金属 离子竞争吸附活性位 点 , HO ) 并 量 最 大 , 2 6 mg 为 3. 6 /g。 t 使菌体细胞 壁质子化 , 增加细胞表面 的静 电斥 1 3 吸 附原 料类型 . 力; p 当 H值超过 金属离子微沉淀上限时 , 重金 蘑菇 作为 吸附 材料 的部分 主要 是子 实体 属离子 会形成氧化物沉淀 , 吸附不能进行下去 。 和 菌丝 体 。 目前 国 内 关 于这 方 面 的 研 究 极 张丹和高建伟 等在用毛木耳 菌丝体生物吸附 少。张丹 和高建伟 曾研究 了毛木 耳菌丝体 Cu 时发现 , 较适 的 pH值 范围为 4~6。 和 子实体对 C I b u f P 的生物吸附 , 进行 了 l 并 在一定范 围内 , 属离子浓度与吸 附剂用 热 力 、 金 学 动力学 等机理方面的研究 。 响亮等 潘 量 的比值 ( o M) C / 越大 , 单位 吸附剂 的吸附量 用 经海藻 酸钙凝 胶固定 化的平 菇子 实体对 越 大。 C / 值 的选取 要兼顾 重金属的有 效 P 进行生物 吸附研究 , L n mur oM b 用 a g i 吸附等 去 除与吸附剂的 充分利 用 , 当提高 C / 值 温线 模型校正平衡 吸附 数据 , 适 oM 探讨其对 Pb 2生 有 利于 吸附 剂的有 效利用 I 】 。 物 吸附的动力学 , 出整 个吸附过程存在 多种 得 温 度不 同对 吸附量的影响也 不同 , 主要通 吸附机 制 。 a Gl e等 研 究了 l 种蘑菇对 C ? 8 u 过 影响 生物 吸附剂 的生理 代谢 活动 , 基团吸 生 物吸 附 , 出毛木耳 吸附 能力最 强的结 论。 得

大型真菌重金属的富集

大型真菌重金属的富集

大型真菌重金属富集
两种大型真菌菌丝对重金属的耐受和富集特性
用平板培养法检测大型真菌秀珍菇和猪肚菇菌丝体对重金属铬、铅和锰的耐受及富集特性.分别测定了3种重金属不同浓度处理下秀珍菇和猪肚菇的菌落直径、菌丝体干重和菌丝体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秀珍菇和猪肚菇菌丝体对Cr的耐受特性和耐受能力相当,二者的菌落直径和菌丝体干重均随Cr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生长抑制率为50%的Cr浓度都约为200 mg/L,对铬的最大耐受浓度都为500 mg/L.秀珍菇菌丝体对Pb敏感,100 mg/L的Pb即可极显著的抑制秀珍菇菌丝的生长,而猪肚菇则直到500 mg/L的Pb,菌丝体的生长都未受显著影响;二者生长抑制率为50%的Pb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700 mg/L,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000 mg/L和2000 mg/L;因此,猪肚菇对Pb的耐受能力比秀珍菇强.秀珍菇不耐锰,而猪肚菇对锰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耐受能力,生长抑制率为50%的Mn浓度约为1000 mg/L,最大耐受能力为6000 mg/L.秀珍菇菌丝体对Cr和Pb、猪肚菇菌丝体对Cr和Mn均没有达到超富集.但猪肚菇菌丝体中Pb的含量可达1125.56 mg/kg(干重),达到超富集水平,暗示猪肚菇可能是铅超富集大型真菌. 作者:李维焕;于兰兰;程显好;陈敬丹;董洪新;图力古尔
刊名:生态学报 2011.31卷05期
大型真菌菌丝对重金属的生态富集作用及生态修复许多野生生长在繁忙的高速公路或其他污染源附近的大型真菌种类,具有有效吸
来自:应用生态学报作者:安鑫龙,周启星
木耳吸附重金属和的研究
作者:潘蓉。

真菌的利用和应用

真菌的利用和应用

生物燃料:利用真菌生产生物燃料,如乙醇、生物柴油等
真菌在太空探索中的应用
太空环境对真菌的影响:研究真菌在太空中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情况
真菌在太空制药中的应用:利用真菌生产药物,为太空旅行提供医疗保障
真菌在太空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利用真菌进行生物技术研究,为太空探索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真菌在太空农业中的应用:利用真菌生产食物和氧气,为太空旅行提供支持
疫苗的研发和生产
真菌疫苗的优势: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稳定性好
真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3
真菌在土壤改良中的作用
增加土壤有机质:真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结构:真菌可以促进土壤颗粒团聚,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性和通气性。
调节土壤pH值:真菌可以调节土壤pH值,使其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植物生长。
酶的纯化:酶的纯化是酶工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纯化后的酶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酶的应用: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食品加工、纺织印染、造纸、生物制药等领域,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物塑料的生产和利用
生物塑料的定义:由微生物产生的可降解塑料
生物塑料的应用:包装材料、农业覆盖膜、医疗用品等
促进植物生长:真菌可以产生多种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真菌在植物生长促进中的作用
促进生长:真菌可以分泌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抵抗病害: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帮助植物抵抗病虫害的侵袭。
改善土壤:真菌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提供营养:真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元素。
真菌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利用真菌吸收和转化重金属离子,降低污染程度

一株真菌对铜离子的耐受性初步研究及鉴定

一株真菌对铜离子的耐受性初步研究及鉴定

一株真菌对铜离子的耐受性初步研究及鉴定郑爱芳【摘要】用含有不同铜离子浓度的PDA平板培养菌株XLS,通过测菌落直径检测菌株的耐铜性,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当铜离子浓度为20mg·L-1时,菌落直径最大,为88.54mm,菌丝最浓密,说明在该浓度时铜离子能促进菌株XLS的生长,但效果不显著;浓度≥80mg·L-1时,菌落直径呈递减趋势;铜离子浓度为80mg·L-1时,菌落生长略微受到抑制;当铜离子浓度提高到200mg·L-1时,菌落直径下降明显,浓度为300mg·L-1时菌落直径仅为20.14mm,400mg·L-1时菌株生长完全受到抑制,该菌株对铜的最大耐受浓度≤400mg·L-1,抗铜性较强.将该序列提交到GenBank(Accession No:KY889145),根据Blast比对结果,将其初步鉴定为Nigrospora sphaerica,即球黑孢菌.【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8(024)021【总页数】3页(P44-45,75)【关键词】真菌;重金属污染;铜离子;球黑孢菌【作者】郑爱芳【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庆师范大学水生生物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安庆 2461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2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在对空气、水体造成污染的同时,成为一种难处理的土壤和水体污染物。

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区附近土壤和水质的重金属污染,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1,2]。

为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很多学者对重金属造成的水体和土壤污染修复进行了大量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联合法[3],物理和化学方法费用高、能耗大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6],因此生物处理方法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当前,国内外对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利用的吸附剂有细菌、丝状真菌、酵母和藻类及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或菌丝体[7,8],其中利用真菌处理重金属污染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一、内容简述本研究旨在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MF)在重金属和稀土元素污染土壤中的生物修复潜力。

通过实验室搭建的实验系统,研究了AMF对不同浓度重金属(如铅、镉、铬、镍)和稀土元素(如镧、铈、钇)的耐受性及其吸收机制。

实验结果显示,部分AMF菌株能有效富集和稳定重金属,降低其生态风险;AMF与稀土元素的螯合能力较弱,难以作为有效的修复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AMF对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修复效率,我们进一步探讨了AMF与植物和化学修复技术的结合使用。

通过盆栽实验,发现接种AMF的污染土壤中,植物的生长受到明显促进,而稀土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得到有效降低。

我们还在实验农田中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了AMF植物联合体系在重金属和稀土元素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的发现为重金属和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揭示了AMF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独特的功能角色。

鉴于污染土壤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进一步的研究仍需开展,以完善AMF在实际应用中的修复策略和技术参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污染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寻求一种有效的、环保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修复微生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其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共同吸收、利用和排泄养分,从而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率。

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等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可以作为一种生物修复材料用于土壤污染修复。

目前关于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和挑战,如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机制、菌剂制备方法、实际应用效果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及机制,通过优化菌剂制备工艺、提高植物修复效果等措施,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海藻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特点和功能_王宪

海藻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特点和功能_王宪

第22卷 第1期台 湾 海 峡 Vol.22, N o.1 2003年2月JO URNA L OF OCEANOGRAPHY IN TAIWAN STRAI T Feb.,2003海藻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特点和功能王 宪,徐鲁荣,陈丽丹,李文权(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摘要:生物吸附技术是环境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处理工业污染废水的新技术.它以各种生物(菌类或藻类)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强、效率高、消耗少,并能有效地处理含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等优点.本文对国内外当前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作了综述,包括生物吸附技术的优越性,生物吸附剂的分类与来源,生物吸附的机理,影响生物吸附的因子,生物吸附剂的洗脱及固定化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工作的了解,使我们对方兴未艾的海藻生物吸附技术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研究有更确切的认识.这些理论基础研究工作为该项技术进一步研究发展打下了实际应用基础.关键词:生物吸附技术;海藻中图分类号:Q6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60(2003)01-0120-05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各国的政府、科学家及老百姓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努力.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在于以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前提,减少人类生存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处理污染物的高新技术,形成资源的再利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通过含有大量污染金属的工业农业废水、城市生活废水,以及各种采矿废水向自然环境中释放,并进一步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动植物和人类造成日益严重的影响.金属离子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破坏,它们的毒性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它们在自然界中并不能被矿化为完全无毒的形式,它们的氧化态、溶解性因与其他不同无机元素或有机物的结合而不同[1].由于重金属的毒害性、环境移动性以及它们复杂的化学形式,使得重金属污染成为工业革命以来困扰人们多年的公害.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影响,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寻求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的新技术,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被一些难题所困扰.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技术,如: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还原法、过滤、离子交换、电解、膜处理技术及蒸发回收技术,用于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但是这些方法一般只适用于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情况,当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在100mg dm3以下较低的范围内时,传统的处理废水的物理化学方法或是显得无能为力,或者费用昂贵,让人们难以承受.研究和开发利用廉价且来源丰富的分离和回收重金属的处理系统,更有效地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收稿日期:2002-07-01基金项目:厦门市高新技术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宪(1954~),男,教授.将具有科学与实际应用的意义.近来,离子吸附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乃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并因而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人们研究了各种类型的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等.其设备简单,选择性提取金属有很好的效果,但由于树脂的交换容量有限以及树脂成本昂贵等原因,人们仍在寻找其他的途径[2].自从Adams 和Homes [2]首次利用树脂作为生物吸附剂特异性吸附Ca 2+和M g 2+以来,人们发现许多生物物质具有优越的吸附金属能力.生物吸附技术也因此在近10a 来日益蓬勃地发展起来.生物吸附法是一种新兴起的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方法.它利用各种微生物如真菌、酵母、藻类等处理含毒性金属离子的污染废水,并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生物吸附技术主要的优点在于能有效地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降到非常低.Trujillo 等(1991)用生物吸附剂处理的锌矿废水中的Zn 、Cd 的浓度比美国的饮用水的标准还低[3].一般而言,作为生物吸附剂的生物材料易得且价格便宜,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利益更加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吸附技术的研究兴趣.1 生物吸附剂的来源和性能1.1 生物吸附的概念生物吸附这一概念一般用来描述微生物或藻类从溶液环境中富集回收重金属离子的性质[4].现在,随着人们对生物吸附技术研究的日益深入,这一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微生物,科学家们对一些大型生物体如大型海藻及其他高等植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起来.我们通常将利用生物(活的、死的或它们的衍生物)分离水体系中金属离子、非金属化合物和固体颗粒的过程定义为“生物吸附”.这是一个吸附-解吸的可逆过程,被吸附的离子可被其他离子、螯合剂解吸下来.生物吸附是对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使重金属离子被生物细胞吸附的概括,这些作用包括络合、螯合、离子交换、吸附等.活的微生物与死的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都有较强的吸附能力.1.2 生物吸附剂的来源凡具有从溶液中富集重金属能力的生物及其衍生物均称为生物吸附剂[5].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吸附剂主要来源于菌体和藻类,如一些细菌、真菌、酵母、藻类、高等植物及从这些有机体得到的衍生物产品.人们已发现这些生物吸附剂对一些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6].工业发酵过程中的大量废弃菌丝体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另外,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也为发展藻类生物吸附剂提供了基础.正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现在人们的注意力也主要放在发酵工业的各种废菌体副产品以及海洋中可以大量生产的藻类上[7].1.2.1 菌类生物吸附剂 多种菌体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已有报道,人们主要感兴趣的是价格低廉并具有广泛来源的来自于发酵工业中废弃的菌丝体.这些废弃菌丝体,以前都是用焚烧或掩埋的方法处理的,现在人们发现有的菌丝体有着良好的生物吸附性能,利用这些廉价的生物体发展为生物吸附剂显然具有经济上的意义.该类生物吸附剂的研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国民经济消耗.1.2.2 藻类生物吸附剂 海洋中有着丰富的藻类资源,包括多种大型海藻及海洋微藻.随着对生物吸附技术研究的深入,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海洋藻类,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远在30·121· 1期 王 宪等:海藻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特点和功能 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了藻类具有富集重金属的作用,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展开了藻类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这些研究更多的集中在理论方面,往往侧重于机理的研究,实际的应用研究较少.这些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国外,国内的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刚刚开始.人们曾选择多种生物来进行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相比较而言,藻类具有更强的吸附性能,常被用来指示水体、生态系统及营养条件的变化.不管是海洋微藻还是大型海藻都可以吸附多种金属离子,如:Co 、Cd 、Ag 、Cu 、Zn 、M n 、Pb 、Au 等,而且吸附量往往很高.它们可用于水质的净化及贵重稀有和放射性金属的回收,具有较大的潜力发展为生物吸附剂.对于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海藻生物吸附技术并应用于环境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开展这一技术的研究必将为人类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我国具有很长的海岸线,藻类资源尤其丰富,充分地开展藻类生物吸附剂的研究,实现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生物新技术突破势在必行.1.2.3 生物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物种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别.各种生物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是显著不同的,如部分真菌的吸附容量如下: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as )对水环境中Cd 、Pb 、Cu 和Zn 的吸附容量分别为0.56、0.61、0.60、0.53mmol g ;米曲霉(Aspergillus orgzae )对Cd 的吸附容量为0.38mmol g ;产黄青霉(Penicillum chrysogerum )对Pb 的吸附容量为0.116(m m ).一些海洋微藻的吸附容量如下:小球藻(Chlorella v ulgaris )对Cu 的吸附容量为48.2×10-3(m m ),对Ni 的为59.7×10-3(m m ),对Cr 的为79.3×10-3(m m );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对Cu 、Ni 、Cr 的吸附容量分别为38.1×10-3、189.8×10-3、153.6×10-3(m m ).在这些生物体中,一些大型海藻如褐藻,它们的吸附容量比其他生物种类高得多.尹平河等(2000)对9种大型海藻研究的结果表明,它们对Cu 、Pb 、Cd 的吸附容量在0.8~1.6mmol g 之间[8].Sar 等(1999)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的研究表明,它对Ni 、Cd 的吸附容量分别为0.265和0.1376(m m ),高于I RA400离子交换器对Ni 、Cu 的吸附容量[Ni 为98×10-3,Cu 为26.6×10-3(m m )][9].许多研究表明生物吸附剂能高选择性快速、有效地分离废水中的特殊亲缘性金属.尤其当废水中金属含量在10~1000mg dm 3时,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当耗资,而廉价的生物则有从稀溶液中分离出它们的能力,通常能将它们浓缩几千倍或更多[10,11].随着一些金属价值的增加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开发利用生物对金属的回收和分离技术是不可避免的.1.2.4 藻类生物吸附剂的特性 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组成的网状结构,带一定的负电荷,且有较大的表面积与粘性,如小球藻(Chlorella )的细胞壁含24%~74%(m m )的多糖、2%~16%(m m )的蛋白质、1%~24%(m m )的糖醛酸.它们可提供氨基、酰胺基、羰基、醛基、羟基、硫醇、硫醚等官能团与金属离子结合.此外细胞膜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半透膜,这些结构特点决定了藻类可富集金属离子.细胞壁组成及金属种类的不同,决定了富集的效率与选择性,这可能与静电引力及离子或水合离子的半径有关.藻类对一些离子的亲合性一般有下列顺序:Pb >Fe >Cu >Zn >Mn >Mo >Sr >Ni >V >Se >As >Co .金属离子与藻类的结合倾向也不同:碱性和碱土金属倾向于和氧结合,生成不太稳定的络合物,离子间的交换速度快;过渡金属倾向于和氧、硫、氮结合,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具有中等的交换速度;贵金属对硫、氮具有强烈的亲合性,但交换速度慢,可能会出现氧化还原反应.·122· 台 湾 海 峡 22卷2 非活体生物吸附剂的优越性已有的研究表明,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体及非活体生物体均具有较强的生物吸附性能.但较非活体生物而言,活体生物具有更大的应用局限性.重金属固有的具有危害生物体生长的性质,生物体中的蛋白质等高分子生物有机化合物可以络合重金属离子,导致生物体生长受阻以致死亡.废水环境中有害金属及其他生物毒性物质含量偏高,超出了生物体生长承受的能力,且pH 值波动较大,显然限制了生物体的生长,不利于生物体活性的维持.一般而言,生物吸附剂类似树脂可以洗脱并重复利用,该过程所用试剂一般为酸碱溶液,对生物体有杀伤力.从以上看来,采用活的生物体分离和去除金属离子困难较大.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对非活性生物体的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非活性的生物体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并不比活性生物体差,甚至要高于活体生物[3,9,10].这主要是因为细胞干死之后细胞壁的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有利于吸附.早在20世纪50年代Rice 等对比了死亡藻细胞和活藻细胞对金属的吸附能力,发现死亡的细胞对金属有更强的吸附能力,而且也更适应用;Sezos 等(1981)也证实了死亡细胞具有和活细胞相同甚至更佳的吸附性能[5].这归因于细胞干死之后,细胞壁往往破碎较多,有更多的功能团裸露在表面,而这些功能团在生物吸附的过程中意义重大,可通过络合作用或者离子交换作用来吸附重金属离子.Yakup Arica 对真菌T .versicolor 吸附Cd 的研究表明:活菌体的吸附容量为(102.3±3.2)10-3(m m ),干菌体的吸附容量为(120.6±3.8)×10-3(m m ),而非活体生物的明显要高于活体生物[11].Zakaria 等(2001)对蓝细菌(Gloeothece magna )的研究发现,死体比活体对Cd 2+和M n 2+的吸附容量更高.Ulku Yetis 对白腐真菌(White -rol fungi )的研究结果表明,死、活藻体对Pb 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9×10-3、20×10-3(m m ).而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 )死、活藻体对Co 2+、Ni 2+、Cu 2+、Zn 2+具有相似的高吸附能力;多糖是蓝藻细胞外壁的主要成分,也是藻体与水体直接相接触的部分,因此,极大螺旋藻细胞外壁多糖可与金属离子直接发生作用,并不依赖于其新陈代谢活动[12].参考文献:[1] Mohamed Zakar ia A .R emoval of cadmium and ma nganese by a non -toxic str ain of the fr eshwater cya -noba cterium Gloeothece magna [J ].W at Re s ,2001,35(18):4405~4409.[2] 张剑波,冯金敏.离子吸附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1(1):46~50.[3] Tr ujillo E M .Ma thematically m odeling the rem oval of heavy metals fr om a waste water u sing immobi -lized biomass [J ].Envi ron Sc i Te chnol ,1991,25:1559~1565.[4] Sezos M T ,Volesky B .The mechanism of ur anium biosoption by Rhizopus arrhizus [J ].B i ot ec h Bi o -eng ,1982,24:385~403.[5] Sezos M T ,Volesky B .Biosor ption of ur anium and thorium [J ].B iot e c hol Bi oe ng ,1981,23:583~604.[6] Benguella B ,Benaissa H .Eff ects of competing cations on cadmium biosorption by ch itin [J ].Phy si co -c he mic a l and Engi ne er ing A spec t s ,2002,201:143~150.[7] Volesky B ,May -Philips H A .Biosor ption of he avy me tals by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J ].A ppl Mi -cr obi ol Bi ot e c hol ,1995,42:797~806.[8] 尹平河,赵玲,YU Q M ,等.海藻生物吸附废水中Pb 、C u 、C d 的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2000,19(3):·123· 1期 王 宪等:海藻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特点和功能 11~15.[9] Sar P ,Kazy S K ,Asthana R K .Me tal adsor ption and desor ption by lyophilized P seudomonas aerugi -nosa [J ].Int e rna t iona l B i ode t e ri or a t ion &Bi odega da t i on ,1999,44:101~110.[10] Ting Y P ,Lawson F .Uptake of cadmium and zinc by the alga Chlorella v ulgaris I .individual ion spe -cies [J ].B i ot ec hnol B i oe ng ,1989,34:990~999.[11] Ting Y P ,La wson F .Uptake of cadm ium and zinc by the alga Chlorella vulgaris I I .m ulti -ion situat in[J ].Bi ot e c hol B ioe ng ,1991,37:445~455.[12] 李建宏,曾昭琪,薛宇鸣,等.极大螺旋藻富集重金属机理的研究[J ].海洋与湖沼,1998,29(3):275~278.C harac t eris t ics and f unc t ionof macroalgae biosorpt ion t e chnology t o me t al ionWANG Xian ,XU Lu -rong ,CH EN Li -dan ,LI Wen -quan(College of Oce anography and Envir onme ntal Scienc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Abs tra c t :Biosorption is a new technique which utilizes inexpensive living dead organisms (fungi o r algae )to adsorb heavy metals and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 r the removal of contaminants from industrial effluents .Compared w ith conventio nal methods such as ion exchange and precipitation w ith lime ,the biosorption technique offers the advantages of low operating cost ,minimization of the less disposed volum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ludge and hig h efficiency in detoxifying very dilute effluents .These advantages have served as the incentives for developing full biosorption technique to clean up heavy metal pollution .Bioso rptio n technology is just developing rapidly ,and is attrac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scientists over the w orld ,and we hope this technology w ill be extensively applied in our country .Ke y w or ds :biosorption technology ;macroalag ae ·124· 台 湾 海 峡 22卷。

巨大芽孢杆菌D01吸附金(Au3+)的研究

巨大芽孢杆菌D01吸附金(Au3+)的研究
在加速电压(##F? 下用透射电子显微镜(GDE,(##:H$型)照相。
! 结果和讨论
,"! 菌体吸附 12#’的条件试验
,"!"! IJ 的影响:溶液的IJ 值对溶液中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物体上官能团的活性,以
及金属离子对结合位点的竞争都有影响。为了研究IJ 对 K#(菌体吸附金离子的影响, 用 J:M或 V5@J 将 12&3—菌体接触液(含("#$>12&3/%和!",$>干重菌体/%)调至不
,!S
微生物学报
,# 卷
液体种子培养:培养基除不加琼脂外,其他成份与斜面培养基相 同,!"#$% 三 角 瓶 装 培养基"#$%,&#’下振荡培养()*。
三角瓶扩大培养:培养基与液体种子培养基相同。"##$% 三角瓶装培养基(##$%, 接种子液"+,&#’下振荡培养!,*。 !"# 菌体的制备
培养物经离心(&"##-/$./,("$./)弃培养基,然后用灭菌的重蒸水洗涤!!&次,湿菌 体贮存于,’备用。 !"$ %&#’的生物吸附试验
!"#"$ 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和0#1下,吸附量分别为!"!$)、!"!$"、
!/2$2、!!)$!和!!)$!(&’/’),未检测到明显的变化。说明菌体对金离子的吸附作用是 非依赖温度的过程。其他研究者在金["]、铀[0]和铅[3]等的生物吸附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的
结果。为了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和从实际应用考虑,选择!)1较为适宜。 !"#"% 菌体浓度的影响:用不同的菌体浓度 (F/!2")&’/G)在 ,-!. 起 始 浓 度 "))&’/G、 @H!5)和!)1下吸附作用!)&*+。结果(图") 表明,菌体对金离子的吸附率随着菌浓度的提

最新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最新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4.2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转化作用 铬矿山分离的芽孢杆菌
还原Cr(VI),形成结晶性低的Cr(III)化合物
Chemosphere 96 (2014) 112–121
4-15
4.2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转化作用
4-16
4.2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机理小结
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修复机理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360 (2019) 1553–1563
氧化
As(V)
硫酸盐还原细菌 M(II)
金属 沉淀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360 (2019) 1553–1563
4-12
4.2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转化作用 硫铁杆菌类能够氧化As(II),Cu(I),Mo(IV)等重金属 假单胞杆菌可使As(III),Mn(II)等发生氧化。
大肠杆菌中ZntA 编码的金属硫蛋白在拟南芥中的稳定表达提高了转化
植株对Pb(II)和Cd(II)的抗性.
Plant Physiol. Vol. 133, 2003
4-9
4.1 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
ZntA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不同浓度 Pb(II)、Cd(II)和Zn(II)的抗性增强
Plant Physiol. Vol. 133, 2003
4-4
4.1 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
杜立栋等从铅矿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青霉菌,对人工培养 基中有效铅的最大去除率达96.54%,而且富集效果比较稳定,可 应用于铅矿区土壤生物修复
4-5
4.1 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
波兰科学家考察了两种红球菌的胞外聚合物对Cd(II), Pb(II), Ni(II), Co(II)和 Cr(VI)的吸附行为,结果如下。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处理上的应用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处理上的应用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处理上的应用摘要:为了要研究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特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有关微生物修复技术作用机理及方法的研究,也同时阐述了不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藻类)对重金属的修复及其应用现状。

尽管微生物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因为该技术在工业化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今后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前言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的日益增多,造成了不少重金属如Pb,As,Hg,Cd,Cu等进人大气、水、土壤中,由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而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者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造成危害。

重金属指的是密度在4 g/cm3以上大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 g/cm3以上的45种元素,主要包括有Hg、Cd、Cr、Pb、Cu、Zn、Ag、Co、Ni等。

某些重金属像Cu、Zn、Cr、Ni、Co等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微量元素,适量的摄取可促进生物体正常生长,但如果生物体对其的摄人量超过所需范围后,就会影响到生物的生长发育。

而其它某些重金属如:Hg、Cd、Pb、As等元素,就算浓度很低,也会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造成毒害作用,这类重金属应该严格控制其使用。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的集约发展,大量有毒重金属通过各种方式被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和一切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由于重金属不能被降解消除,会随着土壤、水体及大气的迁移和流动在环境中进行迁移富集,并最终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危害到人类身体健康。

如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和“骨痛病”就是因为汞污染和镉污染所致。

因此,寻找科学、合理、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成为人类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及作用机制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来降低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从而使污染的土壤部分地或者完全地恢复到原始状态。

白腐真菌处理含重金属电镀废水

白腐真菌处理含重金属电镀废水

白腐真菌处理含重金属电镀废水王冬梅;何颖霞;许菡;李强【摘要】介绍了利用白腐真菌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涉及从菌种的活化到吸附的操作,并探讨了活菌体和死菌体、重金属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白腐真菌在吸附重金属的同时,对降低COD、氨氮、总氮和总磷也有一定的作用.吸附重金属饱和的白腐真菌可以通过洗脱重复利用.【期刊名称】《电镀与精饰》【年(卷),期】2015(037)008【总页数】4页(P43-46)【关键词】电镀废水;重金属;白腐真菌【作者】王冬梅;何颖霞;许菡;李强【作者单位】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山东临沂276000;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山东临沂276000;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研究室临沂大学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研究所,山东临沂276005;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研究室临沂大学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研究所,山东临沂276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引言电镀过程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如铁、铝、锌、镍、铜、铬及铅等,质量浓度可高达几十甚至上百 mg/L[1]。

目前,针对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的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

其中,物理化学手段[2-4]包括还原、絮凝沉淀、离子交换吸附、蒸发浓缩、活性炭及其它填料吸附等,但具有高成本、高能耗、产生大量化学污泥和二次污染等问题。

由于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普通的生物法对电镀废水无法起到直接处理的效果。

因此,科研工作者和一线环保工程师开始研究生物法处理含电镀废水中高浓度重金属的新方案。

白腐真菌(white rot fungus)是一类使木材腐烂、产生白色絮体的丝状真菌,模式菌株为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其表面具有丰富的胞外多糖,可以耐受且有效地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加之其丝状结构增加了比表面积,使其吸附性能也大大增加[5-6]。

可见,白腐真菌适合作为含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剂。

酵母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酵母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均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可行的废水处理技术十分重要。

酵母菌作为一类微生物,具有可以降解、吸附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离子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废水处理。

一、酵母菌的特点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源和植物等环境中。

与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较高的代谢率和较长的代谢周期,且耐较高的温度和酸碱条件。

此外,酵母菌能够分解多种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如苯酚、甲苯、甲醛等,并利用其作为能源进行代谢活动。

这使得酵母菌成为一种理想的废水处理材料。

二、酵母菌的应用1. 酵母菌的降解能力酵母菌通过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较高的代谢率和代谢周期使得酵母菌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降解大量的有机污染物。

通过研究调控酵母菌的生长环境,可以进一步提高酵母菌的降解能力。

2. 酵母菌的吸附能力酵母菌表面有丰富的胞外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酵母菌能够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铅、铬、镉等。

通过生物吸附的方式,可以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去除,从而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污染。

三、酵母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酵母菌在废水处理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处理中。

例如,在某工业区域的废水处理厂中,引入了酵母菌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了显著降解,使废水的COD浓度大幅下降,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

同时,在某小型生活废水处理系统中,酵母菌也被使用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通过调控酵母菌的生长环境,使其表面的胞外多糖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得到了有效去除,并且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

结论:酵母菌作为一种具有降解和吸附能力的微生物,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活性剂处理过的真菌吸附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1. 实验背景和目标近年来,生物吸附重金属的方法以其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选择性高、易回收等特点,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很多研究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简青霉对水溶液中金属离子(Pb2+,Cr6+…)具有良好吸附作用。

由于细胞表面的衣鞘(分泌的胞外聚合物等组成),细胞壁,细胞膜上以及细胞内有很多能吸附重金属离子阳离子的阴性基团。

死菌也可以吸附重金属,甚至比活菌的吸附效率更高,同时还避免了由于重金属离子对活体细胞的毒性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因此,其操作更容易和应用更广泛。

死菌吸附主要是由于细胞壁表面一些化学基团的络合、配位作用与金属离子形成离子键、共价键。

一般认为,表面活性剂与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引起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促进细胞内次生代谢物的释放,一方面能降低次生代谢物对其自身合成的反馈抑制,提高产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和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研究表明:185~190 mg/L 的Triton X - 100 可使细胞膜和液泡膜渗透率均提高90 % ,但对细胞生长有一定影响。

Tween - 20 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悬浮培养的细胞作用比较温和,其分子上的聚氧乙烯基能够与极性分子(如紫草宁) 结合,起到增溶作用;同时,Tween 20 的亲水亲油平衡值高于吐温其它类型,其亲水性较强,增溶效果更明显,因而应用广泛。

此外,吐温还可能有利于提高某些酶的稳定性和催化能力,但高浓度的吐温对细胞活力有很大影响,因此要注意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

还发现使用适当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显著促进次生代谢物从细胞的释放,或者促进次生代谢物合成。

用Tween - 20 和Triton X- 100 处理野葛悬浮细胞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培养物的生物量,随着处理浓度加大,提高生物量的作用增强。

而浓度为1 %~5 %的Tween - 20 和Triton X - 100 分别处理野葛悬浮细胞3d后,细胞和培养液的颜色逐渐深于对照,培养物研磨后粉末粘连呈絮状,不易过筛,可能对细胞有伤害。

抑制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表面活性剂对真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重金属的吸附实验是为了使这种影响具体化。

2. 实验准备2.1 实验须知:三种ST的CMC:CMC-Triton X-100=0.31mM=(0.31×646.86)=200.5 mg/l=0.02%;CMC-SDS=8.0 mM=(8.0×288.38)=2307.4 mg/l=0.023%;CMC-Tween-80=0.011 mM=(0.011×1310)=14.41 mg/l=0.0014%;2.2 Cd,Zn,Pb标准曲线Cd(0.05-1 mg/l,0.44-8.9 μM)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中Cd2+浓度以前,先测定Cd2+的原子吸收标准曲线。

具体做法是:Cd2+标准储备液(1.0000mg/mL):称取0.2000g(精确至0.0002g)金属铅粉(光谱纯)于50mL烧杯中,溶于10mL (20 mL)优级纯HNO3中,微热溶解,溶解的时间比较长,放置几个小时,会自然溶解。

冷却,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稀释并定容。

此溶液含1mg/mL的镉。

Cd 2+标准使用液(10 mg/L):取1.0mL Pb标准储备液溶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

吸取镉标准使用液0、0.5、1.0、3.0、5.0、10.0mL分别于6个100mL容量瓶中,用0.2% HNO3溶液定容(取2.2mL优级纯硝酸,加纯水定容至1000mL)、摇匀。

此标准系列分别含镉0、0.05、0.1、0.3、0.5、1.0mg/L。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其吸光度,重金属离子浓度为x轴,平均值为y轴,方程为y=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系R2=__________Zn(0.05-1 mg/l,0.77-15.38 μM)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中Zn2+浓度以前,先测定Zn2+的原子吸收标准曲线。

具体做法是:Zn2+标准储备液(1.0000mg/mL):称取0.2000g(精确至0.0002g)金属锌粉(光谱纯)于50mL烧杯中,溶于20mL HNO3中((1+5)的HNO3),微热溶解,溶解的时间比较长,放置几个小时,会自然溶解。

冷却,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稀释并定容。

此溶液含1mg/mL的铅。

Zn2+标准使用液(10 mg/L):取1.0mL 锌标准储备液溶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

吸取锌标准使用液0、0.5、1.0、3.0、5.0、10.0mL分别于6个100mL容量瓶中,用0.2%HNO3溶液定容(取2.2mL优级纯硝酸,加纯水定容至1000mL)、摇匀。

此标准系列分别含锌0、0.05、0.1、0.3、0.5、1.0mg/L。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其吸光度,重金属离子浓度为x轴,平均值为y轴,方程为y=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系R2=__________Pb(0.2-10 mg/l,0.97-48.26 μM)Pb 2+标准储备液(1.0000mg/mL):称取0.2000g(精确至0.0002g)金属锌粉(光谱纯)于50mL烧杯中,溶于20mL HNO3(优级纯)中((1+5)的HNO3),微热溶解,溶解的时间比较长,放置几个小时,会自然溶解。

冷却,移入200mL 容量瓶中,用超纯水稀释并定容。

此溶液含1mg/mL的铅。

Pb 2+标准使用液(50 mg/L):取5.0mL Pb标准储备液溶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

吸取锌标准使用液0、1.0、2.0,6.0、10.0、20.0mL分别于6个100mL容量瓶中,用0.2% HNO3溶液定容(取2.2mL优级纯硝酸,加纯水定容至1000mL)、摇匀。

此标准系列分别含铅0、0.5、1.0、3.0、5.0、10.0mg/L。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其吸光度,重金属离子浓度为x轴,平均值为y轴,方程为y=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系R2=__________3. 实验部分3.1菌种的培养(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1, 2]3.1.1 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采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培养基pH值为自然pH值,在生化培养箱于30 ℃的条件下划线培养5d,然后冰箱4 ℃保藏。

具体做法:200 g马铃薯放入1000 mL蒸馏水中煮,煮沸开始计时,30 min后,用8层纱布过滤。

再加20 g葡萄糖和20 g琼脂。

然后转移到锥形瓶中,灭菌。

100 mL 溶液可放6个一般大小的培养皿。

按需要制备。

液体培养基[3]无机盐溶液(MSM)3.1.2 菌种培养取500 mL锥形瓶中装液体培养基200 mL,于115 ℃条件下灭菌30 min。

灭菌后并冷却,每100 mL 液体培养基分别接种1.0 mL浓度为1. 0 ×106个·mL– 1的真菌悬浮菌液,(将平板上的真菌孢子刮入无菌水中, 形成孢子悬液,用浊度仪确定孢子液的浓度),于30 ℃、150 rpm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d。

[3]液体培养中,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Tween-80、SDS、Triton X-100,saponin和RL),与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空白培养作对照。

取500 mL的锥形瓶,按上述培养要求加入相应的试剂进行培养。

培养2d后,离心发酵液来收集菌体(10733×g,10 min)。

收集的菌体再用MSM清洗2遍。

[3]由于对培养时间没有经验,所以如果第2 d的菌体量不是很大,可以延长至第3或4 d。

3.2 探测实验具体做法:按3.1.2的方法培养菌体,其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5%。

经过MSM清洗后的菌体分成2部分,一部分在60℃下烘大于24 h(至恒重),另一部分冷冻干燥(至恒重),然后分别将其研磨成粉末状,过筛180目筛,标记,得到制成颗粒状的生物吸附剂,放置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4]用0.001M NaCl 配置1.0 g/L的生物吸附剂,测定该溶液的zeta potential。

在50 mL锥形瓶的20 mL溶液反应体系中,测定1.0 g/L的生物吸附剂对Cd,Zn 和Cu的吸附效果。

各金属溶液的初始浓度均为20.0 mg/L,pH4(用0.1M NaOH or HNO3调节pH值),转速120 rpm,温度28℃,吸附时间t=4 h。

吸附结束后离心反应液(10733×g,10 min),取上清液稀释到标准曲线的范围内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剩余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

做3个平行样。

[3]后续实验可改用发酵罐大批量发酵制取菌体。

3.3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经过3.2的吸附实验后,选出有显著性差异效果的表面活性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该表面活性剂进行培养。

浓度设计为0,0.005, 0.01,0.05,0.1,0.2 %。

结论在试验3.2和3.3探测试验(关于简青霉)的基础上(具体数据见文件夹《20100514预试验和结论-简青霉》),分别选择以下活性剂对应的浓度对菌体生长进行影响:Saponin (%): 0.005,0.025,0.1 (设计梯度为:1/5/20);RL (%): 0.005,0.025,0.05(设计梯度为:1/5/10);SDS (%): 0.001,0.005,0.01(设计梯度为:1/5/10);Triton X-100 (%): 0.05,0.2,0.5(设计梯度为:1/4/10);对Triton X-100 在0.5的浓度先发酵少量的,对一种重金属做三个平行样吸附试验的试探,如果效果好再大批量发酵.在探测试验中,Saponin和RL影响下简青霉对Cu的吸附率为98%左右,其余的吸附情况为70%左右。

说明:以上四种surfactant在系列浓度影响下的黄孢菌体生长量不理想,没有进行探测试验3.4 吸附实验3.4.1 处理过的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简青霉)在50 mL锥形瓶的20 mL溶液反应体系中,测定各种不同浓度的的生物吸附剂对Cd,Zn和Cu的吸附效果。

各金属溶液的初始浓度均为20.0 mg/L,pH4(用0.1M NaOH or HNO3调节pH值),转速120 rpm,温度28 ℃,吸附时间t=4 h。

吸附结束后离心反应液(10733×g,10 min),取上清液稀释到标准曲线的范围内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剩余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