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docx

合集下载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院感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 2017 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2017年9月22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在开始调查前4天通过院周会形式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说明》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发至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督促本科室医生认真学习。

检查人员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各科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及临床医生组成,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

二、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429人,实查425人,实查率99.06%,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96%要求。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5人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8%、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1.41%。

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1例、下呼吸道2例、腹腔内组织1例,泌尿道1例,表浅切口1例;社区感染病例180人223例次,社区感染率为42.35%,感染例次率为52.47%。

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31例,下呼吸道70例、泌尿系感染11例、胃肠道6例、腹腔内组织3例,表浅切口1例,器官腔隙2例,皮肤软组织41例,其它58例。

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附表1.本次调查实查率及现患率汇总表附表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科室及病原体附表3.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送检情况汇总表附表4.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附表5.治疗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附表6.我院近三年现患率调查数据比较2.汇总表结果分析:本次调查425人,有227人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3.41%,其中一联使用率为95.60%(217例),二联使用率4.41%(10例),无三、四联使用。

2017年现患率调查

2017年现患率调查

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根据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16年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通知”要求,我院于2017年9月进行了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院感染科于2016年9月15日-9月18日经过1天的调查,对全院7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我院对2017年9月15日0-24时的部分住院病人+9月15日0-24时的部分住院病人,包括当日出院、转院、死亡的病人,但不包括当日入院的病人。

2、调查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填写院感科拟定的表格。

在进行必要的核对后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3、诊断标准采用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如有疑问讨论后决定。

二、调查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住院病人246例,发生社区感染63例,社区感染率为25.6%。

2、感染部位分布社区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共51例占76.5%,其次是泌尿道感染3例占5.80%,见表1:表1 社区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感染例数(例)构成比(%)上呼吸道9 9.50下呼吸道42 67.0泌尿道 3 5.80骨髓炎 2 3.20皮肤感染 3 4.80深部切口感染 1 1.60 软组织 1 1.60 血管相关性感染 1 1.60 其他 1 1.60合计63 100%4各科室感染现患率情况:儿科:上消化道8例,下消化道18例,皮肤感染3例。

内二科:下呼吸道23例,上呼吸道1例,皮肤感染1例,其他1例。

外二科:深部切口感染1例,骨髓炎1例,泌尿3例,其他1例。

妇产科:软组织1例。

外一科:上呼吸道1例表2 各科室感染现患率分布科室感染例数(例)感染率(%)外二科 6 2.4外一科 1 0.4内二科26 10.6儿科29 11.8妇产科 1 0.4合计63 25.6此次调查病人的现患率均是由院外带入的感染,病人入院即存在病原体。

儿科病人年纪小,抵抗力弱,易受病毒、气温变化等因素影响;内科系统收治的是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基础疾病、慢性病者多见,病程长,危重、肿瘤病人多,由于营养差、体质弱、抵抗力低,易被感染。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范本模板】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范本模板】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院感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7 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2017年9月22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

调查方法:在开始调查前4天通过院周会形式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说明》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发至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督促本科室医生认真学习。

检查人员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各科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及临床医生组成,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

二、结果1。

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429人,实查425人,实查率99。

06%,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96%要求。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5人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8%、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1.41%。

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1例、下呼吸道2例、腹腔内组织1例,泌尿道1例,表浅切口1例;社区感染病例180人223例次,社区感染率为42.35%,感染例次率为52。

47%.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31例,下呼吸道70例、泌尿系感染11例、胃肠道6例、腹腔内组织3例,表浅切口1例,器官腔隙2例,皮肤软组织41例,其它58例.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附表1。

本次调查实查率及现患率汇总表附表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科室及病原体附表3.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送检情况汇总表附表4.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附表5.治疗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附表6。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选择合适的清洁消毒产品
根据医院环境特点,选用有效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
3
加强重点区域清洁消毒
对手术室、ICU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 管理,降低感染风险。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感染现患率较高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
通过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现患率仍处于较 高水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和泌尿道,与 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优化抗菌药物使用
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 高感染治疗效果。
改善医院环境设施
加强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改善患者住院条 件,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纠 正不合理用药行为。
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技能,确保合理用药。
强化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1 2
建立清洁消毒制度
制定详细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明确责任人和执 行频次。
程。
调查实施
阐述调查的具体实施过 程,包括调查时间、调 查人员培训、数据收集
方法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说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 方法,包括数据清洗、 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等

02
调查结果概述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类型
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 、陪护人员等。
调查对象数量
共计调查了XX个病房,XX 张床位,涉及XX名住院患 者、XX名医务人员和XX名 陪护人员。
分析各类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差异。
感染防控措施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这个特定的医疗环境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或者复发的感染。

它是医疗事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因此,对医院感染的调查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对2017年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总结。

二、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的调查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对各个科室的病房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原因、住院时间等相关信息。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三、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感染人数: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全年共有1200位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占全部住院患者的比例为5%。

2.感染类型:主要的感染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流感染等,其中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达到37%,其次是尿路感染和血流感染,分别占比21%和15%。

3.感染部位:根据调查结果,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深部组织、肺部和泌尿系统,分别占比36%、25%和18%。

4.感染原因: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医源性感染是医院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占比达到82%,其次是环境污染(14%)和患者自身因素(4%)。

5.感染率变化:在整个2017年中,医院感染的患者数量呈现了逐月递增的趋势,其中7月份和11月份出现了感染人数明显增加的情况。

四、问题分析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对医院感染的问题进行了分析:1.感染预防措施不足:医源性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说明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2.环境卫生差:环境污染也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表明医院的环境卫生情况需要得到改善,如强化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

3.患者自身因素:虽然患者自身因素在感染原因中占比较小,但也不能忽视,要注意加强患者个体化的医疗护理和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XX医院XX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为比较准确的了解我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了解重要病原体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寻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

我院于XX年4月1日对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调查对象XX年4月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院感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院感科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3.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2020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由院感科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

二、结果1.医院感染现患率院感科对全员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全院科室应查人数80人,实查人数80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

实查率100%感染病例2例2.5%。

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1例、软组织感染1例。

XX年感染现患率构成比2.手术情况本次现患率调查共检测手术患者12人未发现手术感染病例。

三、分析讨论医院感染现患病率总体情况医院感染率%3.医院感染部位科室分布: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内科、外科、手术病人。

要求科室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到位,严格对医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消毒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缩短住院日,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侵入性操作时间,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四、改进措施:1.根据患病率检测情况,不断改善医院感染检测计划,加强重点部门的检测。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如医院感染诊断、多重耐药菌检测、手卫生的培训。

3.加强环境质量,保持环境清洁,地面、物品表面清洁消毒到位,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某基层医院2015~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

某基层医院2015~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

182018 年第 5 卷第 18 期2018 Vol.5 No.18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某基层医院2015~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石玉芝,许 剑(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 408000)【摘要】目的 了解某基层医院2015~2017年医院感染情况,为基层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5~2017年住院患者现患率进行调查,并分析现患率、感染部位及常见病原菌。

结果 2015~2017年实查率分别为100%、99.39%和99.61%;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16%、5.56%和3.72%;常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血流、泌尿生殖道、腹腔和上呼吸道,其中以下呼吸道为首。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真菌发病率较高,医院感染防控不容忽视。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横断面调查【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8.18.03Prevalence rates of 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 at a generalhospital in 2015~2017SHI Yu-zhi,XU Jian(Fuling center hospital of Chongqing,Chongqing 408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 in general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 control.Methods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bedside checking during 2015~2017 in the inpatients with cross-sectional survey method,and then, the prevalence rates,infection sites and the common pathogen of 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 were analysized.Results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rates of 2015,2016,2017 was 100%、99.39% and 99.61% respectively,and the correspondent prevalence rates were 6.16%、5.56% and 3.72%.The major infectious sites including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which is the first,skin and soft tissues,blood, urogenital tract, abnominal an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The common pathogen of 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 were Klebsiella pneumonia bacteria,Acinetobacter bauman,Escherichia coli,Fungus,Pseudomanas aeruginosa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 present declining,but the fungus increasing, and the control of 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 was challenged even now.【Key words 】General hospital;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Prevalence rate;Cross-sectional survey医院感染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多以现患率调查(又称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1]。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医院感染成为危害患者健康的一大隐患。

为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情况,本次调查报告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择了50所医疗机构,分布在不同地区,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地区医院。

在每个医院中,我们选择了各个科室中的病房,并统计了一周内感染发生的次数。

三、调查结果通过对50所医疗机构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医院感染现患率整体较高在所有被调查的医院中,有79%的病房发生了医院感染,表明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

尤其在呼吸科病房和外科病房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最高。

2. 多种因素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其中主要因素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消毒和灭菌操作的规范程度、病人的病情及免疫状态等。

此外,长时间住院、年龄较大、合并其他疾病等也会增加感染发生的风险。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成为主要类型调查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呼吸科病房中尤为突出。

此外,手术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等也是常见的感染类型。

4. 防控措施存在不足尽管医院普遍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如手卫生、消毒灭菌等,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措施的执行率仍然不够高。

一些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手术时戴手套的时间不够长、手卫生步骤不规范等。

此外,一些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维护不善,也为感染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建议与对策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其手卫生和消毒灭菌等操作的规范程度。

同时,还应加强他们对感染防控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意识的提高。

2. 加强设施与设备维护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定期检修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清洁消毒制度,确保房间和设备的清洁。

2017年某医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2017年某医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2017年某医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调查2017年某医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

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选择在某医院进行诊治的患者6227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尿、血、分泌物等标本,判定感染发生情况与病原菌分布。

结果:在6227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54例,医院感染发病率0.7%。

漏报例数39例,漏报率8.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8.47%。

Ⅰ类切口感染7例。

微生物标本送检311例,共检出病原菌182株,居前五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居前五位的分别为重症医学科、血液科、神经外科、小儿科、骨三科,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分别为8.5%、4.5%、3.9%、2.2%、1.3%。

结论:2017年某医院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需要加强针对性预防性管理。

【关键词】医院感染;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310-01当前很多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状况严重,并且需要接受各种有创性诊治与大剂量抗菌药物与激素治疗,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2]。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3-4]。

本文对2017年某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进行了病原菌分布分析,以及对感染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最大限度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现对其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患者62279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院前无感染发生;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可收集到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

医院感染患者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

其中男34241例,女2803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6.44±3.2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2.92±1.38kg/m2。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情况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情况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检查解析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要求 ,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认识我院医院感染的本质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 年度睁开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检查工作任务,现将检查结果汇总以下:一、资料与方法1.检查对象:2015 年 11 月 16 日 00∶00-24∶00 我院的全部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住院的患者。

2.检查方法:检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 2015 年 11 月 15 日由感控办进行了一致培训。

检查采用床旁检查和病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 ,检查在 11 月 17 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 2001 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检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解析。

二、结果1.现患率本次现患率检查应查人数1046 人,实查 1033 人,实查率为 98.76%(要求检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 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 8%)。

社区感染 389 人,社区感染率 37.66%。

详尽详见表 1表 1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科室应查人数实查人数医院感染感染率 %社区感染感染率 %肿瘤内科3938513心血管内科3736613!-神经内科一3333002神经内科二363553内分泌科2524009消化内科4139218呼吸内科40390039100泌尿血液科3434006内 ICU9925普外一科3434113普外二科464615骨外一科25230000骨外二科434221胸泌尿外科2121002神经外科一222231神经外科二2524400手足外科26252800外 ICU4400125儿一科686814870儿二科686826697儿三科686835175儿四科686826697儿科 ICU660000眼科30300000耳鼻喉科76002口腔科4400125产二科36360000产三科3232100妇科26260000感染科28280017急诊科66002中医科1616005康复科25251400理疗科18180000共计10461033433891. 1 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院感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7 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2017年9月22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在开始调查前4天通过院周会形式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说明》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发至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督促本科室医生认真学习。

检查人员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各科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及临床医生组成,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

二、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429人,实查425人,实查率99.06%,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96%要求。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5人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8%、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1.41%。

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1例、下呼吸道2例、腹腔内组织1例,泌尿道1例,表浅切口1例;社区感染病例180人223例次,社区感染率为42.35%,感染例次率为52.47%。

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31例,下呼吸道70例、泌尿系感染11例、胃肠道6例、腹腔内组织3例,表浅切口1例,器官腔隙2例,皮肤软组织41例,其它58例。

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附表1.本次调查实查率及现患率汇总表附表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科室及病原体附表3.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送检情况汇总表附表4.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附表5.治疗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附表6.我院近三年现患率调查数据比较2.汇总表结果分析:本次调查425人,有227人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3.41%,其中一联使用率为95.60%(217例),二联使用率4.41%(10例),无三、四联使用。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近年来,医院感染已成为医疗界面临的一大难题。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影响,还会引起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针对医院感染的普遍性问题,对现患率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结果,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现患率调查方案本次现患率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发放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医院内200名患者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等基本信息。

2. 患者是否感染,如果感染,感染部位是哪里,感染程度如何。

3. 患者的病房周边是否清洁卫生,医护人员是否做好手卫生等卫生管理情况。

二、现患率调查结果经过对20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共有50例患者感染,感染现患率为25%,其中男性患者感染率为31%,女性患者感染率为19%。

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 呼吸道感染,占比40%。

2. 胃肠道感染,占比30%。

3. 泌尿道感染,占比20%。

此外,还有10%的患者感染部位不明确。

对于被感染的患者,77%的感染属于中度感染,而仅有23%的感染属于重度感染。

这说明在医院内,感染较为普遍,且大多数感染程度并不十分严重。

针对卫生管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3%的患者认为病房周边卫生清洁,医护人员手卫生达标,但是,有27%的患者认为医院的卫生管理需要加强。

三、实际意义及分析1. 引起足够重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医院内,感染现患率相对较高,无论是为了患者安全还是医护人员的健康,我们都需要对此更为重视,并加强相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值得深入探究***对于感染现患率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究根本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未来实现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提供更多有力的参考意见。

3. 加强卫生管理***基于调查结果,27%的患者认为医院的卫生管理需要加强,这样的结果与我们的期望不符。

这说明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医院卫生管理,通过加强医院管理能力,采用更为有效的卫生管理手段,以期减少感染现患率。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調查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情况,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感染发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方法:以2017年10月19日0:00-24:00本院住院部72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借助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并对感染的科室分布、部位分布、病原学检测情况等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与无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对存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应查住院患者共725例,实查住院患者725例,共存在感染165人次(169例次),包括社区感染148人次(152例次)、医院感染17人次(17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4%(17例次)。

科室分布方面,感染集中于呼吸内科、泌尿外科,其占比分别为17.58%(29例)、15.76%(26例)。

感染的科室分布于重症监护室、烧伤整形科、呼吸内科、介入科、内分泌代谢科、口腔科、心血管内科、骨科、肾内科、消化内科。

感染部位分布方面,多集中于下呼吸道,其余分布于皮肤、血液、泌尿道、胃肠道、上呼吸道、腔隙、其他。

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17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体14例(16株),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82.35%。

单因素分析中,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在性别、年龄、使用抗生素、行外科手术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在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对医院感染情况予以真实反映,临床上应加强科室间合作,重点对下呼吸道感染进行监测,针对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一种横断面调查,可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解[1-2]。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我院于2017年9月7日进行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于9月7日下午2点在南三楼会议室召各科院感QC小组会议。

要求各科院感小组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

要求临床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院感科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各科的院感QC小组人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 2017年9月7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院感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院感科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3.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由院感科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

二、结果1.医院感染现患率院感科对全院16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全院各科应查人数320人,实查人数320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100%,感染病例6例,现患率是1.88%。

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1例,软组织感染1例。

2017年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感染部位例数构成比%下呼吸道感染 4 66.7泌尿系感染 1 16.7切口感染 1 16.72.社区感染现患率2017年现患率调查社区感染87人,社区感染患病率27.2%。

3.多重耐药菌检出多重耐药菌2例,分别是耐碳氢霉烯鲍曼不动杆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

4.抗菌药物应用实查病人320人,121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37.8%。

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篇一:XX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XX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我院于XX年7月7-9日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根据我院各科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于7月6日下午2点半利用院周会的时间在四楼会议室召各科主任、护士长会议,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意义做一重点要求,各科室临床医师完善病例和各项检查。

要求各科感染小组质控员第二天下午3点来四楼会议室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感染办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共22人分3个大组,各科的质控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以下时间性安排:7月7日0时到24时开始至7月9日完成临床科室调查工作,8月底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网上完成汇总表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 XX年7月7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专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感染办专职人员和各临床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感染办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一周内,感染办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3、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XX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由医院感染办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模板为省卫计委下发的医院患病率调查模板。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为了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的相关规定,我们开展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调查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

在调查中,我们对2015年11月16日00∶00-24∶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

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要求调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8%)。

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

具体到各科室,肿瘤内科和心血管内科的医院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3.16%和16.67%。

而神经内科一、神经内科二、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泌尿血液科、内ICU、普外一科、普外二科、骨外一科、骨外二科、胸泌尿外科、神经外科一、神经外科二、手足外科、外ICU、儿一科、儿二科、儿三科、儿四科、儿科ICU、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产二科、产三科、妇科、感染科、急诊科、中医科、康复科、理疗科的医院感染率均在8%以下。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对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___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对于我们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提供了医院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病原学检出情况。

以下是对每段话的小幅度改写:本文介绍了医院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病原学检出情况。

医院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如下: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一、神经内科二、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泌尿血液科、内ICU、普外一科、普外二科、骨外一科、骨外二科、胸泌尿外科、神经外科一、神经外科二、手足外科、外ICU、儿一科、儿二科、儿三科、儿四科、儿科ICU、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产二科、产三科、妇科、感染科、急诊科、中医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012 年版)》要求 ,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院感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7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 2017 年 9 月 22 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在开始调查前 4 天通过院周会形式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说明》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发至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督促本科室医生认真学习。

检查人员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各科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及临床医生组成,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

二、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 429 人,实查 425 人,实查率 99.06%,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 96%要求。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5 人 6 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 1.18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 1.41 %。

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 1 例、下呼吸道 2 例、腹腔内组织 1 例,泌尿道 1 例,表浅切口 1 例;社区感染病例 180 人 223 例次,社区感染率为 42.35 %,感染例次率为 52.47 %。

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 31 例,下呼吸道 70 例、泌尿系感染 11 例、胃肠道 6 例、腹腔内组织3 例,表浅切口 1 例,器官腔隙 2 例,皮肤软组织 41 例,其它 58 例。

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附表 1. 本次调查实查率及现患率汇总表实查率(要求≥ 96%)现患率(4-8%)应查人数实查人数实查率%人数例次现患率%现患例次率% 42942599.0656 1.18 1.41附表 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科室及病原体感染部位感染例次数分布科室病原体上呼吸道1内一科无下呼吸道2外一科、内二科无无腹腔内组织1外一科泌尿道1内二科无表浅切口1外一科大肠埃希菌附表 3.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送检情况汇总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细菌培养使用目的联用科室实查人数未及是否治疗预防治疗 +预防一联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做时做做内一科79443543104130038538内二科72304229102640024524内三科5050000000000外一科62313121373010027119外二科419325139000808妇科4312103000202产科187110707000000儿科88853800583200572857五官科2211119021100011010中医科166106006000515康复科160160000000000急诊科2110011000000全院合计4252271981951418217100017340163附表 4.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抗菌药物种类使用例数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苯氧青霉素1010000β -内酰胺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91441400312第一代头孢菌素32783707第二代头孢菌素3210000第三代头孢菌素78181300452头霉素类1100000其他β -内酰胺类19930070大环内酯类4000040氟喹诺酮类6600000硝基咪唑类2020000合计2378742378711附表 5. 治疗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抗菌药物种类使用例数治疗预防治疗 +预防苯氧青霉素1100β -内酰胺 /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918317物第一代头孢菌素3219103第二代头孢菌素3300第三代头孢菌素787107头霉素类1100其他β -内酰胺类191630大环内酯类4400氟喹诺酮类6510硝基咪唑类2101合计2372041518附表 6. 我院近三年现患率调查数据比较病例数抗生素使用方式抗生素使用时机年份201520162017项目应查465466429实查444466425一联193230217二联671810三联000合计260248227治疗162184195预防384414治疗+预防602018抗生素使用率 %58.5653.2253.41微生物送检率 %52.3170.9776.21院感发病率 % 1.13 1.07 1.18社区感染发病率 %14.648.1542.352.汇总表结果分析:本次调查 425 人,有 227 人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3.41 %,其中一联使用率为95.60 %(217 例),二联使用率 4.41 %( 10 例),无三、四联使用。

根据用药目的,治疗用药195 例,占 85.90 %,预防用药14 例,占6.17 %,治疗 +预防用药 18 例,占 7.93 %。

治疗和治疗 +预防用药细菌培养173 人次,送检率76.21 ﹪。

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数为大肠埃希菌 1 例;社区感染病原体监测有 5 例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中发现 3 例分枝杆菌属、伤口分泌物发现 1 例大肠埃希菌;泌尿道感染发现 1 例其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近三年现患率调查比较中,我院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呈下降趋势,治疗及治疗+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的微生物送检率为 76.21 %, 符合国家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要求(≥ 30%)。

这个良好现象与院部通过多渠道再三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调查当天住院患者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53.41 ℅,暂符合《 2015 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的暂行规定,但超出了国家卫计委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提出来的“力争控制在 50℅内的要求”。

我院仍然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

2.部分临床医生应用抗菌药物会根据院部管理要求进行微生物送检,但发现培养阳性结果的不常规做药敏试验,仍存在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

其中原因反馈为:( 1)部分患者已经在其它医疗场所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标本采集方法及时机不合理等原因,造成阳性率低无临床指导意义。

或我院目前的微生物检测手段需要的培养时间长,大部分住院患者在报告结果出来后可能已经治愈出院,微生物送检结果对本次治疗方案缺乏指导意义。

(2)不根据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用药,关注个人利益。

四、分析评价1.经统计,本次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为 1.18 ﹪,社区感染率为 42.35 %。

院感病例 5 例均已上报的。

说明经过院部多方强调下,我院临床医生对院感病例的上报意识明显增强。

但仍然存在个别科室或医生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不熟悉,对院感病例及时上报的目的不清楚,对现患率调查工作完全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2.常见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和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及探视人员流动大,环境拥挤,病区空气质量差,有时环境消毒不彻底,易导致病原菌传播;(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病人、危重病人、慢性基础性病病人、原发性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放射或化疗者。

慢性病人和卧床病人因长期的疾病折磨使其全身多系统机能遭到破坏,加之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住院时间长,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处于衰退阶段,大多数有几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肿瘤、放化疗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和抑制,这些原因使部分人群医院感染发生的机率大为增加。

六、整改措施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

2.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无菌操作、手卫生依从性等的督导检查。

3.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保持良好的空气的流通及环境整洁,控制陪护人员数量,对医院感染易感人群要加强日常消毒隔离并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体标本送检率。

在有抗生素使用指征的患者用药前均须做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杜绝因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院内感染。

发现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并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护措施中存在的缺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5.院部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等途径再三要求临床科室、院感科、药剂科及微生物室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细菌耐药防控合作机制。

及时向全院公布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

将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包括I 类切口抗生素使用情况)、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总结,院感科每季度通过《医院感染管理通讯》将相关情况反馈到各临床科室,并要求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不定时查阅临床运行病例,督导临床医师提高微生物送检、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