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含答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种仪容仪表不得体?()A、男士上班穿西裤、衬衣,打领带B、工作期间打哈欠、揉眼睛,把腿搭在办公桌上C、语言表达清楚、有说服力D、女士上班化淡妆2、参观展览时,下列哪种行为符合礼仪?()A、与同伴议论纷纷、慷慨激昂、大声交谈B、按照展览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参观C、这件展品太吸引人了,忍不住轻轻用手触摸一下D、在请勿拍照的提示标语前拍照3、关于节俭与消费,正确的说法是()。

A、节俭就是要尽可能的减少消费B、节俭就是对低收入人群的要求C、节俭与消费都应该是适度的,即“俭而有度,合理消费”D、节俭会对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XXX花钱大手大脚,常常受到奶奶的责备。

XXXXXX“太落伍”:“奶奶,现在节俭过时了,政府都提倡消费了。

”4、在与人交谈的行为举止中,正确体现了人际交往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A、不时地伸懒腰,打哈欠B、目光游离不定,不时地看手表C、随意插言,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D、虚心倾听对方讲话,对自己认可的观点报以赞许的微笑5、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

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6、国家干部遵纪守法,不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教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应有智力差异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尊重顾客的平等权利,热情服务,不以貌待客、欺叟骗童。

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业道德的要求C、家庭美德的要求D、个人品德的要求7、某商场有一顾客在买东西时,态度非常蛮横,语言也不文明,并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你认为营业员应该如何处理?()。

A、坚持耐心细致地给顾客作解释,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B、立即向领导汇报C、对顾客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D、不再理睬顾客8、做到爱岗敬业的前提是()。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劳动合同应当以形式订立。

2、,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4、我国诉讼可分为诉讼、诉讼和行政诉讼。

5、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6、民事主体包括、和其他组织。

7、结婚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即。

8、合同订立的过程称为和。

9、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10、人身权利可分为权和权。

二、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支付违约金只适用于()A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B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C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D对人身权的保护2、刘某17岁,无业,父母早逝,遗下巨额存款,靠存款利息,刘某足以维持远远高于当地一般群众的生活水平,刘某就依靠存款利息生活,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刘某是()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下列事实中,哪些事产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A养子女给其父母的赡养费 B给付因赌博欠下的债务C捡到他人遗失的物品 D顾客多付给售货员的货款4、职业道德活动中,符合“仪表端庄”具体要求的是()A着装华贵 B鞋袜搭配合理C饰品俏丽 D发型突出个性5、某商场的顾客在买东西时,态度非常蛮横,语言也不文明,并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你认为营业员应该如何处理()A坚持耐心细致地给顾客作解释,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要求B立即向领导汇报 C对顾客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D不再理睬顾客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重点。

A无私奉献 B爱岗敬业C诚实守信 C遵纪守法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和义务8、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9、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 出生B 10周岁C 16周岁D 18周岁10、在我国的刑罚中,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是()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1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与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与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与答案试卷一一、名词解释(16分)1.职业道德 2.公民意识 3.刑罚 4.企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个人礼仪修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义,遵守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不仅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传递信息,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依法治国、________________、公平公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首要的基本人权,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权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权的关键,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权的保障,________________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

4.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协议。

签定劳动合同是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 ()A.自我信任 B.自我尊重C.自我关爱 D.自我宽容2.健康的人格有着自己的特征。

(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职业道德与法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A 家庭礼仪B 交往礼仪C 职业礼仪 D个人礼仪2.校园生活中,下列哪项是符合文明礼仪的?()A教室内可翻动同桌同学的东西。

B进教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不随意翻弄老师的物品。

C上课迟到后,从后门悄悄进入教室。

D用餐后回教室的路上,边走吃水果、饮料。

3.下列选项中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A诚实友好交流 B迷恋、沉溺于网吧C随意约会网友 D自由浏览网上的各处信息4.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5.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A 内心信念B 社会舆论C 传统方式D 评价方式6.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A 养性B 内省C 顿悟 D慎独7. 下列哪项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C 法律的普遍约束力D 法律的强制性8. 下列哪项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义务()A 建议B 服兵役C 批评D 受教育9.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指的是()A 刑事诉讼B 民事诉讼C 行政诉讼D 行政复议10. 所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A违宪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答错不得分,少答得1分)1.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包括()A仪容仪表整洁端庄 B言谈举止真挚大方C服装饰物搭配得体 D表情自然舒展2.“内省”要真正做到()A严于解剖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B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C敢于解剖别人,批评别人D有决心改正缺点,扬长避短3.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等特点。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与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与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A. 诚信B. 敬业C. 权利D. 责任答案:C2. 以下哪项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办事公道D. 服务群众答案:A3.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A. 公平竞争B. 客户至上C. 团队合作D. 诚实守信答案:D4. 在职业活动中,下列哪种行为是违法的()?A. 酒后驾车B. 收受贿赂C. 泄露客户隐私D. 滥用职权答案:B5.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职业道德范畴()?A. 关爱同事B. 积极进取C. 权利滥用D. 敬业爱岗答案:C6. 下列哪项是法律的基本特征()?A. 强制性B. 普遍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A7. 在我国,法律的制定主体是()?A. 政府B. 法院C. 人民代表大会D. 民间团体答案:C8.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未完成工作任务B. 虐待儿童C. 迟到早退D. 侵犯知识产权答案:B9.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法律规范()?A. 合同违约B. 侵权行为C. 道德行为D. 犯罪行为答案:C10.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法律关系()?A. 结婚登记B. 朋友聚会C. 劳动合同D. 志愿服务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爱国守法B. 诚信友善C. 敬业爱岗D. 服务群众答案:ACD12.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酒后驾车B. 收受贿赂C. 泄露客户隐私D. 虐待儿童答案:ABCD13. 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强制性B. 普遍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14.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法律关系()?A. 结婚登记B. 朋友聚会C. 劳动合同D. 志愿服务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5.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领域,没有任何联系。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诚实守信B. 爱岗敬业C. 服务群众D. 奉献社会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常识范畴?()A. 宪法B. 民法C. 刑法D. 道德规范答案:D3.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

A. 遵守纪律B. 保护环境C. 尊重他人D. 所有选项答案:D4. 法律的效力高于()。

A. 行政规定B. 地方性法规C. 社会公德D. 所有选项答案:D5.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

A. 完全相同B. 互不相干C. 相互补充D. 相互独立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 公平正义B. 尊重他人C. 个人利益至上D. 诚实守信答案:C7.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

A. 维护个人利益B. 维护社会秩序C. 促进经济发展D. 所有选项答案:B8. 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

A. 个人努力B. 社会教育C. 法律强制D. 所有选项答案:D9. 法律的最终目的是()。

A. 惩罚犯罪B.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 保护个人权利D. 所有选项答案:B10. 职业道德的实践要求包括()。

A.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B.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C. 维护职业形象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

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公平竞争D. 尊重他人答案:ABCD12. 法律常识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法律的基本概念B. 法律的分类C. 法律的效力D. 法律的实施答案:ABCD13.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体现在()。

A. 法律是职业道德的保障B. 职业道德是法律的基础C. 法律和职业道德相互促进D. 法律和职业道德相互独立答案:ABC14. 职业道德的培养途径包括()。

A. 个人自我修养B. 社会教育C. 法律约束D. 企业文化建设答案:ABCD15.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综合测评题库(含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综合测评题库(含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综合测评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B.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C. 尊重学生、严谨治学、勤勉工作D.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答案:B2.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B. 为人师表C. 教书育人D. 爱岗敬业答案:C3. 下列行为中,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是:A.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B.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C. 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D. 严谨治学,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答案:C4.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有下列哪种行为?A. 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B. 侮辱或者诽谤学生C. 收受贿赂,为学生的成绩提供便利D. 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答案:A5.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哪项行为不符合这一要求?A.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B.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错误给予严厉的批评C. 教师在课后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D.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6.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答案: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勤勉工作、诚实守信。

7. 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

答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侮辱或者诽谤学生,不得收受贿赂,为学生的成绩提供便利;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3.刑法是国家用来规范和惩处犯罪行为的法律。

4.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5.企业是指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组织起来的生产、经营单位。

6.在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下,自我信任、自我尊重、自我关爱和自我宽容都是重要的。

7.道德以善恶为判断标准,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准则。

8.男士上班应穿西装、衬衣和领带,工作期间不应该打哈欠或擦眼睛。

女士上班应化淡妆。

9.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也是职业道德的重要方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11.道德惯是指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形成的一种惯。

12.爱岗尽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守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尊老爱幼的美德,是全社会应该弘扬的。

14.助人为乐是社会公德要求之一,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要求之一,尊老爱幼是家庭美德要求之一,尽业奉献是公民道德要求之一。

15.赡养是指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负责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

16.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17.《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18.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19.单项选择题:1.A2.C3.B4.A5.A6.A7.D8.D9.B 10.A 11.A 12.B20.本人已完成试卷,共得分XX分,签名:_________。

C。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与宪法是相辅相成的。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 诚实守信B. 敬业爱岗C. 团结协作D. 勤俭节约答案:A2. 下列哪种行为违反了职业道德?()A. 工作中的问题主动向领导汇报B. 同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C. 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个人私利D. 严格遵守公司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答案:C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办事公道D. 爱国守法答案:D4.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遵循哪种原则?()A. 私人利益优先B. 公司利益优先C. 同事利益优先D. 客户利益优先答案:B5. 下列哪种行为是违法的?()A. 酒后驾车B. 侵占公司财产C. 泄露客户隐私D. 迟到早退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诚实守信B. 敬业爱岗C. 团结协作D. 勤俭节约E. 办事公道答案:ABCDE7. 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职业道德?()A. 工作中的问题主动向领导汇报B. 同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C. 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个人私利D. 严格遵守公司制度,认真履行职责E. 恶意诽谤同事答案:CE8. 下列哪些行为是违法的?()A. 酒后驾车B. 侵占公司财产C. 泄露客户隐私D. 迟到早退E. 打击报复同事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9. 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正确10.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爱岗敬业。

()答案:错误11. 同事之间应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身能力。

()答案:错误12. 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个人私利是合法的行为。

()答案:错误13. 工作中的问题应该隐瞒不报,以免给公司带来麻烦。

()答案:错误14. 职业道德与法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有所区别。

()答案:正确15. 酒后驾车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法及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试题与答案

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法及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试题与答案

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法及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B. 为人师表C. 教书育人D. 关爱学生答案:D2.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进行下列哪项行为?A. 侮辱学生B. 体罚学生C. 变相体罚学生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诚信友善D. 终身学习答案:C4.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不得违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下列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B. 教师应该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C. 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D. 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教师的基本权利?A.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C.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 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教师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B.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C.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D.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答案:D7.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教师违法行为?A. 侮辱、诽谤学生B. 体罚、变相体罚学生C. 索要、非法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D. 酒后上课答案:D8.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A. 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有偿家教B. 在课堂上宣传宗教信仰C. 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D. 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答案:C9.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A. 忠诚敬业B. 诚实守信C. 团结协作D. 追求利润答案:D2.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将公司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体现了职业道德中的哪个原则?A. 诚实守信B. 忠诚敬业C. 公平公正D. 团结协作答案:B3. 下列哪个行为违反了我国刑法规定?A. 盗窃公司财物B. 加班加点工作C. 拒绝泄露客户隐私D.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A. 宪法B. 刑法C. 民法D. 公司章程答案:D5. 在工作中,我们知道某个同事犯了错误,应该怎么做?A. 保持沉默,避免尴尬B. 私下提醒,给予改正机会C. 向上级报告,严肃处理D. 恶意攻击,让他难堪答案:B6.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A. 按时支付员工工资B. 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C. 安排员工加班加点D. 提供一个安全的劳动环境答案:C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法律的基本特征?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D8.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犯罪行为?A. 酒后驾车B. 盗窃自行车C. 违反公司规定D. 迟到早退答案:B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A. 立法制度B. 司法制度C. 执法制度D. 道德制度答案:D10. 下列哪个行为违反了职业道德要求?A.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B. 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C.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D. 同事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意义。

答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忠诚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积极进取、勤奋刻苦。

这些要求的意义在于:(1)提高个人素质和职业形象,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2)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提高企业和组织竞争力;(3)维护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第一篇: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1.下列自我认识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向别人学习B.自我认识要建立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 C.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D.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2.“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对于卢梭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不正直的人没有尊严B.已有尊严的人不必再维护C.维护尊严即无拘无束 D.人人都需要自尊 3.下列仪容仪表不得体的是()A.男士上班穿西裤、衬衣,打领带B.工作期间打哈欠、擦眼睛C.语言表达清楚、有说服力 D.女士上班化淡妆 4.“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交往要注重尊重和友好 B.人生不该有愤怒C.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友善D.良好的交往是互惠互利的5.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是()A.敬业 B.守业 C.奉献 D.牺牲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诚实守信7.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规范 D 道德原则8.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9.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D 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10.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①警告;②罚款;③行政拘留;④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11.()是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A.劳动仲裁 B.劳动调节 C.行政复议 D寻求法律帮助12.“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A 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B 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力和自由的 C 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D 公民的合法权力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1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保证是()A 党的领导B 依法治国C 执法为民D 公平正义 14.下列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解正确的是()A 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规范的作用 B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C 违法犯罪的人都逃不脱法律的制裁C 法律具有裁决违法犯罪行为的作用15.下列哪项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法律的强制性C 法律的普遍约束力D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正确认识自己,就是自我欣赏、自我评价。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级专业班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题)1、职业道德2、公民意识3、刑法4、犯罪5、企业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A.自我信任 B.自我尊重 C.自我关爱 D.自我宽容2、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道德以什么为判断标准。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善恶 D.内心信念3.下列仪容仪表不得体的是()A.男士上班穿西装、衬衣,打领带B.工作期间打哈欠、擦眼睛C.语言表达清楚、有说服力D.女士上班化淡妆4、是对从业人员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5.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A 道德品质B 道德理想C 道德规范D 道德原则7.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守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反映了()A.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 B.要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C.夫妻之间要互相照顾、相互忠诚D.要在全社会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9. 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D 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10.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负责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是属于。

()A.赡养B.辅助C.抚养D.孝敬11. ( ) 是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精编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精编

人际交往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

A、不时地伸懒腰,打哈欠B、目光游离不定,不时地看手表C、随意插言,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D、虚心倾听对方讲话,对自己认可的观点报以赞许的微笑5、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

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6、国家干部遵纪守法,不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教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应有智力差异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尊重顾客的平等权利,热情服务,不以貌待客、欺叟骗童。

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业道德的要求C、家庭美德的要求?D、个人品德的要求7、某商场有一顾客在买东西时,态度非常蛮横,语言也不文明,并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你认为营业员应该如何处理?(? ?)。

A、坚持耐心细致地给顾客作解释,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B、立即向领导汇报C、对顾客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D、不再理睬顾客8、做到爱岗敬业的前提是(? ?)。

A、乐业B、勤业C、精业 D、守业9、校园生活中,下列哪项是符合文明礼仪的?(? ?)A、教室内可翻动同桌同学的东西B、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C、上课迟到后,从后门悄悄进入教室D、用餐后回教室的路上,边走边吃水果、饮料10、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

A、养性??B、内省??C、慎独??D、顿悟11、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都不得与之相抵触的国家根本法是(? ?)。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12、我国诉讼的种类不包括(? ?)。

A、民事诉讼B、刑事诉讼C、经济诉讼D、行政诉讼13、中职学生小明在范飞雪回家的路上,被一社会青年堵截要钱,小明无奈只好给了他事后小明越想越气,第二天便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找到这位抢钱的社会青年,将其打伤。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与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与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命题人: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填空题(1分×20=20分)1.个人礼仪以为基础,以为标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2. 职业礼仪蕴含着道德之“仪”,它是内在之的外现形式。

3. 职业形象= + + 。

4.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以及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是以、、来维系的。

5. 实体正文,是一种的定义。

程序正文,是的正文。

6. 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为:、、。

7.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的、、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二、名词解释。

(4分×5=20分)1. 爱岗敬业:2. 慎独:3. 违法必究:4. 行政拘留:5. 合同:三、单项选择(2分×7=14分)1. 与人交谈时应该。

A.用手指点对方 B. 随意插话C.自卖自夸 D. 坦诚、谦虚和礼让2.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 顾客是上帝C.集体主义 D. 公私兼顾3. 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 B. 由律师举证C.由被告举证 D. 由检察院举证4. 根据治安违法行为的性质和轻重程度,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方式,其中最轻的处罚方式是。

A.警告 B. 罚款C.行政拘留 D. 限期出境5.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12 B. 24 C. 48 D. 86. 在由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在法律地位上的关系是。

A.上下级关系 B. 隶属关系C.平等关系 D. 依附关系7. 周某捏造说他的同事何某曾经因盗窃而被判刑,并在单位里传播,周某的行为侵犯了何某的。

A.姓名权 B. 荣誉权C.名誉权 D. 隐私权四、简答题(5分×2=30分)1. 简述实施正当防卫必须符合哪些必要条件?2. 列举我国刑罚的具体分类(可文字式或图表式)?五、案例分析题(16分)原告唐某18周岁,是被告唐某某与王某的女儿。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试卷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试卷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什么?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材为中心C. 以考试为中心D. 以教师为中心2.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A. 公平对待B. 区别对待C. 偏爱优等生D. 忽视后进生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被称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的是哪一项?A. 爱岗敬业B. 为人师表C. 关爱学生D. 教书育人4.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差异,统一教学B. 重视差异,因材施教C. 按成绩好坏分配教育资源D. 只关注优秀学生的表现5.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时,应注意什么?A. 尽量多使用,以丰富课堂内容B.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C. 避免使用,以免影响教学效果D. 仅在学生要求时使用6.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A. 鼓励学生模仿学习B. 限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C. 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D. 仅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7. 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时,应该采取哪种方式?A. 强制学生服从自己的决定B. 偏袒成绩好的学生C. 公正地听取双方的意见,公正处理D. 让家长介入解决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这一做法体现了哪一项教师职业道德?A. 爱国守法B. 关爱学生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9.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文明用语和礼貌待人,这主要体现了哪一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A. 团结协作B. 严谨治学C. 为人师表D. 热爱学生10.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有身心健康的隐患,应当采取的措施是:A. 及时通知家长B. 及时报告学校C. 及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D. 及时进行救治11.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办事,这主要体现了哪一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A. 公正无私B. 依法执教C. 严谨治学D. 爱岗敬业12.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 因材施教B. 以德树人C. 以学生为中心D. 以上都是13.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始终秉持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
( D )
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原则
D 道德规范
2、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

这体现了法律的( B )
A.指引作用 B、强制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3、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来的女婴扔到河里淹死了。

甲某的行为犯了
( C )
A 过失杀人罪
B 遗弃罪
C 故意杀人罪
D 无罪
4、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是 A 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 拒绝赡养年迈,丧失劳动力的父母
C 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 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5、“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
( C )
A 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 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 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 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利和自由的
6、上学时间快到了,席东匆匆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可是却总是遇到红灯,席东想:反正不迟到是大事,没有车就闯过去吧。

于是他就这样一路闯着红灯迅速赶往学校。

你认为席东的做法是( D )
A.合情合理又合法 B.合情合理不合法
C.是违反纪律的行为 D.是违法行为
7、宪法是( A )
A.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规定公民权利的法律
C.规定公民义务的法律 D.规定普通法律怎样制定的法律
8、中职学生小强处于好奇、刺激心理,因为经常拨打“110”,被警察现场抓获。

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中的( A )
A.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B.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D.玩闹行为
9、中职学生小明在范飞雪回家的路上,被一社会青年堵截要钱,小明无奈只好给了他。

事后小明越想越气,第二天便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找到这位抢钱的社会青年,将其打伤。

小明的行为是( C )
A.正当防卫 B.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罪 D.防卫过当
10、王某系某职高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因与同学刘某发生口角,追打刘某,致使刘某摔伤,此事例涉及的民事关系是( B )
A、财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公民关系
D、法人关系
11、小张长得很矮胖,同学小孙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

对此,小张心
里很难受。

但小孙却认为,起外号是件很平常的事,无可指责。

小孙的言行错在他不懂得给人起侮辱性外号是属于( D )
A.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B、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C、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D、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12、某大型超市以年节工作紧张为由,要求员工必须每天工作12小时。

这种
做法侵犯了员工的(B)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
B、休息休假权
C、取得劳动报酬权
D、接收职业技能培
13、甲对正在实施抢劫的乙进行制止时,造成乙重伤。

甲的行为属于
(D)
A.自助行为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正当防卫
1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 C )
A 党的领导
B 执法为
C 民依法治国
D 公平正义
15.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于某通过各种形式散布谣言,声称某地某时要发生多少级的地震,在社会上传播,使公众产生生产恐慌情绪,影响了社会稳定。

公安机关对其依法进行了处理,因为他的行为是( A )
A、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B、妨碍公共安全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D、玩闹行为
16. 下列哪项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义务(D)
A 建议
B 服兵役
C 批评
D 受教育
17.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指的是( C )
A 刑事诉讼
B 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 行政复议
18. 所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B)
A 违宪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
19.下列哪项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标志( D )
A 就业协议
B 有效证件
C 人身保险
D 劳动合同
20. 某校中学生李某、于某二人长期泡在网吧,一旦没有钱上网就去持刀抢
钱,达600多元。

后来二人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

李某、于某二人的行为属于(D)
A、抢夺罪
B、一般违法行为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下列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ABCD )
A、上七年级的小丽认为抽烟很潇洒,于是开始抽烟
B、小恒放学后经常堵住低年级同学索要钱物
C、小聪经常到迪厅去K歌,为了唱歌跳舞时更带劲,就吃“摇头丸”
D、小新放学后经常到牌桌上赌几把,想多赢钱花
2、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 AC )
A、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80岁的老人
3、王某在某电脑公司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后因电脑频繁死机,王某与电脑公司发生了纠纷,对此纠纷的解决途径有(ABCD)
A.王某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B.王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王某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D、王某可与某电脑公司协调和解
4、犯罪的基本特征(ACD)
A社会危害性 B.犯罪主体. C.刑事违法性D.犯罪的主观方面
5、下列哪些是违反法律的( C D )
A 中职生不等下课就回家吃饭的行为
B 李涛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花盆,事后主动赔偿
C 吴波跟同学李竞有矛盾,怀恨在心,找人把李竞打成重伤。

D 何亮偷窃网吧
财物的行为
三、填空题(20分)
1、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刑事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它是以立案为起点的。

3、从整体上看,程序正义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正,是法治国家的标志,是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助推器。

4、诉讼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5、诉讼的灵魂是证据。

6、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方式,其中最轻的一种处罚方式是警告。

7、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8、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9、违法必究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10、在情、理、法三者法律是首要的判断标准。

四、判断题(10分)
1、良好行为受高尚道德支配,做遵纪守法的人,就要涵养自己的道德。

(对)
2、强调法治就会妨碍公民行使自由。

(错)
3、人民主权原则很抽象,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没多大关系。

(错)
4、破坏宪法权威,就会导致法制无存。

(对)
5、程序正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

(对)
6、违法有大事、有小事。

(错)
7、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牢牢筑起内心的防线,加强自我防范。

(对)
8、职务犯罪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实施的与其职务相关的犯罪行为(对)
9、未成年人参与赌博且屡教不改只是一种不良行为,没有法律责任。

(错)
10、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对)
五、简答题(20分)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联系实际,作为青年学生谈谈自己如何防范黄赌毒危害?
(1)、加强法制教育,了解其危害。

(2)、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3)、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4)、加强自身修养
(5)、文明交友
(6)、文明上网,不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李某与吴某有仇。

一天晚上,李某持刀一把到吴家找吴某,吴父见李某持刀闯进来急忙挡阻,被李某用刀砍伤臀部,吴某听见其父喊救命,就拿起铁叉,李某走进房间后,被吴某当头一叉打倒在地,吴父跑进屋来拾起菜刀照李某肩部砍了两刀,吴某又找来一支扎枪,照李某胸上猛刺一枪,致使李某当场死亡。

本案所述一系列行为中那些属于正当防卫行为?那些行为已构成犯罪?并指出其罪名。

1、属于正当防卫行为的有:吴某一叉打倒李某行为;
2、属于犯罪的行为:李某砍伤吴父的行为;吴父砍李某的行为;都是故意伤害罪。

吴某扎死李某的行为,罪名是故意杀人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