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产专题研究生课程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课题研究报告
畜牧兽医论文课题研究报告畜牧兽医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畜牧兽医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分支,涉及畜禽疾病与预防、畜禽养殖管理、饲料与营养等领域。
畜牧兽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探索畜牧兽医学的研究课题,本报告将重点讨论和分析近期研究的三个关键课题:1)畜禽疾病诊断技术的创新;2)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3)饲料与营养在养殖中的应用优化。
二、畜禽疾病诊断技术的创新疾病防控是畜牧养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准确快速的疾病诊断技术是实现防治目标的基础。
近年来,一些新兴技术如基因测序、单克隆抗体技术以及基于生物芯片的检测方法等应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断,大大提升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对这些创新技术的研究,我们将探索新的疾病诊断方法,提高畜禽疾病的诊断水平和速度。
三、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本研究将通过对养殖环境的改善,如优化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减少环境压力对畜禽的影响,提高养殖环境的舒适性和适宜性,进而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四、饲料与营养在养殖中的应用优化饲料与营养是畜牧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需要,能够明显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然而,饲料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充分考虑。
本研究将重点探讨饲料成分的合理比例、添加剂的应用效果以及饲喂技术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养效益。
五、结论与展望本报告根据近期研究成果,探讨了畜牧兽医学研究的三个关键课题:畜禽疾病诊断技术的创新、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以及饲料与营养在养殖中的应用优化。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将促进畜牧兽医学的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发创新技术,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致谢在完成这篇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同时要感谢研究机构和相关人员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家畜生态学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班级:动营班课程论文题目:论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发展课程名称:家畜生态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论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发展*[摘要]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时期,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已经成为新的重要研究领域。
以典型大学或研究所为代表,介绍其开展家畜生态、家畜生产系统、动物行为与福利研究的领域及进展, 提出构建我国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必要性。
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主要应围绕牧业资源与可持续畜牧业和家畜生态与环境友好畜牧业、家畜生产系统与有机畜牧业。
[关键词]动物环境;生产系统;家畜生态;动物福利; 学科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
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如果对环境重视程度不够,势必造成很多严重的负面效应。
过去一个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在一些地区就曾导致了草场严重退化、地方家畜遗传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规模化养殖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等诸多问题。
畜牧业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也证明,畜牧业发展必须与环境协调统一,必须更多地关注有关的环境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调研, 并出版了报告 畜牧业发展的阴影 , 给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警示, 指明了新的发展思想。
就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来说, 已经进入了反思畜牧业 的发展阶段, 应该把畜牧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摆到新的高度。
作为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研究领域,对于解决畜牧业中的重大环境与生产系统方面的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支撑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我国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发展,在广泛借鉴国外有关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我国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体系的构建予以讨论。
1 国外家畜生态与生产系统的研究领域及进展1. 1 国外家畜生态的研究领域及进展1. 1. 1 哥廷根大学( Goet t ing en University)家畜生态研究领域及进展[ 1]。
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摘要】本文对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方向和思路,并具体列举了改革措施。
结合实践评价了实习教学改革的效果。
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并阐述了实习教学改革对动物生产学专业的影响。
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动物科学人才,促进动物生产学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必要性、方向、具体措施、效果评价、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影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是动物生产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习教学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然而目前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习内容单一,实践性不强,缺乏与行业联系紧密的实践环节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对动物生产学专业的实习教学进行改革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之处,而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也就在于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并评价实习教学改革的效果,从而为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当前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实习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总结具体的改革措施,评价实施改革后的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动物生产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升学生的实习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促进动物生产学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家畜繁殖学课程论文动科
《家畜繁殖学》课程论文题目:育种过程中几种繁殖生物技术的应用学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育种过程中几种繁殖生物技术的应用(1.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 摘要]传统的育种方法对进一步加快家畜遗传改良,自然会受到很大限制,采用现代繁殖技术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传统育种技术的不足,加快育种进程。
[关键词]人工授精 MOET育种核心群育种体系性别控制胚胎性别鉴定家畜育种我国畜牧业的特点是:家畜存栏量大,人均占有率少,个体产肉性能低,经济效益差。
传统的动物繁殖技术主要是靠自然交配加适当的人工选种,这种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的繁殖技术应运而生,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克隆技术等。
本文旨在评述目前几种繁殖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已经应用于家畜育种的方面和今后可能的应用前景, 并便对其作一系统概括和总结。
1 繁殖生物技术的概念迄今为止对繁殖生物技术的概念比较常见的表达有两种:其一定义为“那些允许人们在微观上认识和控制生物遗传与繁殖过程的技术”;其二界定为“能工业规模设计、经营和开发微生物、动物、植物以及动植物组织、器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新兴技术”。
2 繁殖生物技术与家畜育种2.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采用器械采取公畜的精液,经特定处理后,再用器械把一定量的精液输入母畜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
我国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于1935年在马上试验成功,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北方很多地方都开始进行马、绵羊的人工授精工作。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从广西开始的,由于我国南方养猪业较北方发达,所以南方猪的人工授精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普及率也较高。
近几十年来,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精液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成熟,使人工授精成为迄今在家畜育种中最重要的生物技术。
人工授精技术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种公畜的遗传性状,最终使得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动物生物论文2400字_动物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动物生物论文2400字_动物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动物生物论文2400字(一):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论文摘要:在自然科学本科教育中,理论知识、技术实践与科学素养缺一不可。
以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本科生教学为例,阐述本科阶段生物化学实验的特点及不足,提出实验教学中培养科学素养的思考,通过实践为生物化学教学实验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动物生物化学;科学素养;实验教学;本科教育生物化学是一门广泛开设于各高校的农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从化学层面研究和解释生命现象、生命物质以及生命过程[1]。
其中,动物生物化学着重于研究动物体内的代谢活动和化学变化规律[2],从分子水平探究动物健康和营养[3]。
对于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来说,未来大多是从事畜牧养殖等相关工作或接受研究生教育,在具备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之外,还要求学生用科学方法应对科学问题。
科学方法指的是在科研工作中所涉及的逻辑思维、行为方式以及工作准则,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科学方法往往需要在科学实践中习得[4]。
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应把科学方法纳入课程当中,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好铺垫[5]。
一、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一)课时较少,教学模式简单生物化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然而,32个实验课时相对于学科内容来说十分有限[6]。
为了尽可能覆盖生物化学学科的各个模块,几乎所有材料预处理和试剂配制都由实验员和研究生助教提前完成。
同时,授课老师着重讲解实验原理、操作要点等,对实验材料的特点、来源、预处理等缺少交代,因此,学生对实验缺乏完整性的认知,难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32个学时中,包括涉及蛋白质、酶、血糖、血脂、维生素C、DNA等验证性实验8个,在这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中,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大部分能得到理想的结果,即使得到不理想的数据,也因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不能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7]。
养殖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县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研究、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探讨…
养殖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县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研究2、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探讨3、农村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探析4、高效肉牛养殖技术探讨(3篇)5、肉猪养殖技术研究全文总字数:12522 字篇一:县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研究县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从养殖业的环境污染、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阐述了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实现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具体措施,即加强行政管理、建立第三方技术推广机构,形成稳定的、有效的推广机制,建立专门化绿色饲料原料基地,做好疫病防治,提高畜产品质量等推广措施。
希望对畜牧养殖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具有健康及经济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健康方面:当前我国的环境状况存在许多问题,而畜产品从饲料生产、兽药配置、疾病预防、屠宰过程等多个环节均存在安全隐忧。
因此,人们渴望获得营养、健康的畜产品。
经济方面:市场调查研究,绿色畜牧养殖生产的畜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例如,一般猪肉价单价在15元人民币左右,而绿色养殖的猪肉价单价却高达40元人民币,利润颇为丰厚。
因此,无论是从人们的食品健康方面,还是从经济价值方面考量,绿色畜牧养殖都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但是,我国在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监管体系,疾病预防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促进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
1加强行政管理客观来说,我国的畜产品安全问题存在巨大隐患。
这些隐患问题体现在技术手段落后而与绿色养殖需求不合;技术应用深度、宽度不够从而导致生产管理落后;存在大量使用违法添加物质的情况。
因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对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高度重视,从严管理。
具体行政管理工作如何实施?笔者认为,首先是体系构建。
加大力度构建基层绿色养殖技术体系,在建设专门的机构负责技术的推广工作。
其次是加大资金投入。
动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
动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摘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进行的方式,从分析传统实验实习教学体系入手,针对动物生产类专业传统实验实习教学模式在创新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上的不足,充分吸收相关教学改革成果,构建了动物生产类专业“1+2+3”模式的实验实习教学平台;依托该创新平台,针对现代养殖业发展需要更新实验内容,以学生创新技能培养为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建成了和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紧密关联、操作相对独立”的动物生产类专业“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习教学内容创新体系;通过加强实验实习考核评价机制和开放管理机制建设,规范了实验实习教学运行管理和效果评价办法。
项目研究有力促进了动物生产类专业建设与发展,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改革效果,对综合性农业大学农科类专业实验实习教学改革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动物生产类专业实验实习教学“1+2+3”模式根据21世纪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针对目前专业教育传统实验实习教学模式在创新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上的不足,我们充分吸收相关教学改革成果,依托相关条件构建动物生产类专业实验实习教学公共基础平台,根据现代养殖业发展需要更新实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参照国内外同类实验实习教学实践经验,完善了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实验实习教学体系、改革了实验实习教学管理模式;通过五年的研究与实践,基本完成了动物生产类专业“1+2+3”模式的实验实习教学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该类专业的“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习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符合动物生产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实习教学管理模式。
一、研究背景面向21世纪动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研究取得的重要改革成果,确立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专业技能目标。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限制,在具体培养方案中,虽然明确了实验实习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未明确提出符合现代养殖业发展需要的动物生产类专业实验实习教学内容及相应管理体系。
猪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论文
猪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论文1猪生态养殖技术的概述生态养殖这一技术主要包括饲养动物的卫生环境、喂养饲料、病种的预防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化工程。
而猪的生态养殖则主要指的是,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求喂养的饲料是绿色无农药、无重金属以及添加剂的,猪是在自然条件下健康生长的一种生态化的养殖方式。
此外,在养殖猪的过程中,猪产生的粪便还可以通过沼气池进行发酵,形成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来供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所用。
其生产的粪便还可以作为农产品的肥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污染。
2猪生态养殖技术的要点分析2.1猪生态养殖技术实施所需的环境和卫生条件环境对猪的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采用猪生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养殖环境进展严格的要求,养殖户应该认真的分析猪舍的条件,特别要对猪舍地面的铺设材料进行严格的要求,采用一些渗水性和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同时还要确保猪舍的通风性和是否干燥等,并对猪舍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的滋生。
此外,还应该注意猪舍周围的卫生环境,控制好猪的养殖密度,并对猪舍中的一些粪便和垃圾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保证生态猪的质量。
2.2猪生态养殖中对疾病的处理在猪生态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
对此,饲养员要在饲养的过程中,对猪疫病进行监测,在发现疾病后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的对疾病进行处理。
一旦发生疫情,饲养员还应该与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防疫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空间上隔离疫猪,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与此同时,饲养员还应该对猪圈进行全面的消毒,防止疫情的扩散。
此外,对于其他种类的猪,也应该加强监测和观察,一旦发现有疫情的现象,就要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此,畜牧站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让养殖户掌握一些基本的疾病处理方法和养殖技巧,优化自己的养殖技巧,减少在猪生态养殖中不必要的损失。
2.3沼气的利用技术在进行猪生态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废物,这些废物如果投放到大自然中去势必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而将这些废物投放到沼气池中,则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5000字例文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5000字例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5000字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畜牧兽医毕业论文5000字例文篇1浅析溶血磷脂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牧业中的运用引言溶血磷脂---磷脂质的一种,亦称为溶血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是一种良好的乳化剂,其作用约为普通磷脂乳化剂的 5 倍。
由于其抑菌性能、表面活性等各方面的功能作用,溶血磷脂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如今溶血磷脂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
1 溶血磷脂的理化性质溶血磷脂是磷脂失去一个脂肪酸基因所形成磷脂的统称,是普通磷脂在磷脂酶A2 的作用下失去一个分子脂肪酸键所得到得产物或在pH4.80 下由磷脂 PC(聚碳酸酯)、PE(聚已烯)、PA(尼龙,聚酰胺)等氧化水解生产的一组化合物[1],溶血磷脂是迄今发现的一种结构最简单的磷脂。
它是真核细胞磷脂生物合成早起阶段的关键性前体,甘油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从化学结构上溶血磷脂不但保留普通磷脂的性能还增加了亲水性[2],因此溶血磷脂具有很好的水分散性适于制备D/W 型乳状液。
2 溶血磷脂的生理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溶血磷脂是生物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健康生长动物不可少的物质。
优良的乳化性是溶血磷脂的最为突出的一个性质,它作为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均一性和感酥性,也能延长食品保质期。
江学荣等(2007)研究发现,将溶血磷脂加入单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再加入至香肠中,其保油率可以达到88.3%,同时口感和感观效果也比较好[3]. 溶血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家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补充家禽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增加家禽的产蛋率以及加快家禽的生长[4].3 溶血磷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3.1 溶血磷脂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由于对溶血磷脂的研究并不是很完整,目前对于猪的应用大多在于断奶仔猪。
仔猪断奶后胃蛋白酶活性大大降低,胰脂肪酶和小肠前端脂肪结合蛋白活性也降低,导致仔猪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
动物育种学课程论文
家畜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关键词:家畜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意义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畜以肉、奶、蛋、毛、畜力和有机肥等形式为人类提供了30%~40%的需求,这些供应都来源于40多个畜禽种类中的大约4500个品种。
畜禽遗传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资源,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是关系到养殖业能够持续发展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问题,对于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一我国家畜遗传资源的现状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生态、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众多的民族文化及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孕育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畜禽遗传资源。
我国丰富多彩的畜禽遗传资源。
经过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七五”期间经过“同种异名”归并后,确认全国拥有畜禽品种和类群(包括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及引入品种,不包括家禽中近年引入的祖代和父母代鸡、以及兔)596个,其中马66个、驴20个、黄牛(含奶牛)73个、水牛(类群)20个、牦牛5个4个、绵羊79个山羊(含奶山羊)48个、猪113个、鸡109个、鸭35个、鹅21个、火鸡3个。
首批列入《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的畜禽品种就有280余个,其中包含部分培育和引入品种,这些品种、类群各有特点,特别是多产区的地理和生态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数十年来,家畜生产性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进,如奶牛的产奶量几乎是25年前的2倍;近十多年来商品猪的脂肪减少了30%多;肉鸡上市天数也缩短了近两周。
但是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品种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
经过畜禽资源普查,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畜禽品种处于稀少和较少状态,少量的处于基本灭绝的境地。
经过多次的资源普查和综合分析,在种猪方面,根据来源、分布及其形态和性能等,我国的地方种猪主要可以分为6个类型:华北、华中、华南、西南、江海和高原型猪。
每一类型中又有许多具有独特性能的品种;在种牛方面,按牛种和生产方向可以分为6个类型:乳用牛、肉用牛、乳肉兼用牛、黄牛、水牛和牦牛;在绵羊和山羊方面,我国拥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品种资源,一般根据用途将绵羊分为细毛羊、半细毛羊、粗毛羊、裘皮羊和羔皮羊,将山羊分为乳用山羊、毛用山羊、绒用山羊和皮用山羊;在家禽方面,仅列入品种志的地方品种就有鸡27个、鸭12个、鹅13个,主要有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观赏型、药用型等;在马和驴品种中也有不少名贵品种。
猪养殖技术研究论文[精选5篇]
猪养殖技术研究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猪养殖技术研究论文第一篇:猪的养殖技术1猪的养殖技术1.1饲养方式是主导目前,常用的猪饲养方式有直线催、平面喂和多次投,其中,直线催即从仔猪断奶入栏到育肥出栏,都实行精料催肥、圈养、不放牧及不运动。
平面喂即站在节省开支、节省饲料的角度,根据猪的实际情况来投放饲料。
如猪的数量多,且猪舍面积够大,可选择一块固定的地方作为采食场,将饲料撒到地面上,供猪自由采食。
多次投即仔猪断奶入栏后,定时定量饲喂,每日每头饲喂混合精料0.6~0.8kg,每隔10d增加0.1kg。
2~4个月的幼猪则采取少喂勤添的方式饲养,每日喂4次,5~6个月的猪则日喂3次。
以上3种饲养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养殖户应根据猪的实际情况将3种饲养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地把握好最佳的饲养方式,以最大程度节省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1.2防疫和驱虫是保障猪疫病的防治和驱虫作为猪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环节,做好猪养殖场疫病的诊断、防治及驱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可定期清扫猪圈、猪活动场所及其他可能存在病毒和细菌的地方,保持猪圈干净、干燥、通风良好,猪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垫草要及时更换,并定期进行喷药杀虫。
同时,可实行自繁自育制度,以确保外来疫情进入猪群。
并重视猪品种的改良工作,以从根源上提高猪的生产品质。
如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引进仔猪,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确认无疾病后方可购入并群。
1.3合理用药是关键药物防治猪病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猪在养殖过程中,病原种类多,且不可能每种病都要接种疫苗,这是导致猪在免疫空白期易受到多种病原侵害而发病的重要原因。
鉴于不同细菌对不同类型药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因此,在给猪用药时要注意合理搭配。
将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进行合理科学配伍,能有效改善药剂的性能,充分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将药物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大化。
如在没有了解药物功效的前提下盲目配伍,不仅会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不良反应,严重时还可导致猪只死亡。
经济动物养殖论文
经济动物养殖论文——蛇的养殖及药用经济价值通信1001 101302120 唐烨辉本学期我选修了《经济动物养殖》这一公选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一些经济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包括它们的生活习性,养殖方式,繁衍方式等。
开个玩笑的话,学了这门课,以后没工作了,回家还可以养养经济动物,也不错。
呵呵!经济动物养殖,有着不错的发展空间,我希望以后真能养一下。
一、蛇类养殖1、人工养殖的主要蛇类品种我国现有蛇近200种,其中毒蛇有近50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
人工养殖的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两大类。
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经济无毒蛇种类主要有:蟒蛇、黑眉锦蛇、赤链蛇、王锦蛇、灰鼠蛇等。
经济毒蛇种类主要有: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等。
2、养殖场地蛇场养蛇要选择位置较高,周围水质、空气均未被污染的地方。
蛇场养蛇的优点是:蛇场构造简单、易做,造价较低,容易普及,可以大量饲养和繁殖,可以根据蛇的习性营造环境,成活率高。
蛇箱材料可用木板或砖石,一般长2.5,米、宽1米、高0.8米,每箱可暂养成蛇30条左右。
箱内四壁不可用石灰刷成白色。
箱底铺厚5厘米的潮湿沙土,四角放几块大小适宜的石头,供蛇躲藏和蜕皮。
另外,箱的四周要建活动气窗,内遮金属网防蛇外逃。
3、饲养管理(1)引种与检疫对入场前的蛇要进行健康检查,对不健康的蛇不能进入蛇场。
健康蛇的标准:皮肤光泽、色泽艳丽、肌肉丰满、凶猛有神、伸缩较快。
健康蛇在入场前要进行药浴。
其方法是:四环素、黄链素各4~5片,研碎后再加入10克硼酸,用5ml温水化开,凉至室温。
把蛇事先冲洗后,再放入药液中浸泡10~15分钟,浸泡时蛇的头部要远离药液,避免药液进入蛇的口腔中。
毒蛇和无毒蛇要分开饲养;大、小蛇也应分开饲养。
(2)食物与投饵保证丰富的饲料是养好蛇的关键。
根据养殖蛇种的食性,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选择食物。
对投放的食物在进行清洁和消毒。
投喂时间随蛇种的活动规律而定。
(3)越冬与过夏大多数蛇类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35℃,但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0~30℃。
畜牧毕业论文范文3篇
畜牧毕业论⽂范⽂3篇毕业论⽂设计中畜牧兽医论⽂1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的特点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是学⽣就畜牧兽医领域的相关问题,明确观点、发表意见、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专业性论⽂,既有学术论⽂的⼀般特点,⼜有⾃⾝的特点。
1.1专业性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主要是围绕畜牧兽医专业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进⾏研究、阐述观点、展⽰结果。
从“饲养”和“治疗”两⼤⽅⾯进⾏选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2实践性学⽣撰写毕业论⽂是把知识转化为能⼒的实际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综合运⽤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理论研究较少,⼤多偏重于实践。
毕业论⽂内容多是学⽣在实习、实验中的体会和发现,学⽣更加注重实践性。
1.3创新性创新是毕业论⽂的⽣命,是论⽂的价值所在。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的创新性表现在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理论上要有所发展,或⽅法上有所突破,或对前⼈提出的观点进⾏补充说明,或提供新的佐证材料。
例如补充说明某种疾病的症状、补充说明某种药物的⽤药⽅法、提出新的诊断⽅法或治疗⽅法等,都体现了毕业论⽂的创新性。
1.4指导性毕业论⽂⼀般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
从形式到内容,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
教师在指导的同时,要尽量引导学⽣独⽴思考、发表⾃⼰的见解,注意发挥学⽣的主动性、创造性。
1.5层次性毕业论⽂在⽂章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具有⼀定的习作性质。
因为⼤学⽣缺乏写作经验,其科研能⼒还处在培养形成阶段,缺乏独⽴进⾏科学研究的能⼒。
因此,要写出⾼质量的学术论⽂是⽐较困难的。
2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的写作步骤2.1选题选题要遵循两个原则:⼀是价值性原则,有⼀定的理论价值或应⽤价值。
⼆是可⾏性原则,要选择“篮球架”式题⽬,既可完成,⼜不太过容易。
只要努⼒就可以完成写作任务。
如果选题为《论禽疾病的防治》,这个题⽬范围太⼴⼤,难度太⼤,学⽣⽆法完成;如果选题为《鸡蛔⾍病的诊断》,这个题⽬⼤⼩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经过努⼒就可以完成写作任务。
动物科学本科毕业论文模板畜牧养殖与动物保护
动物科学本科毕业论文模板畜牧养殖与动物保护动物科学本科毕业论文模板第一章介绍1.1 研究背景动物科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和利用动物进行生产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畜牧养殖和动物保护等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的关注不断增加,动物科学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论文旨在探究畜牧养殖与动物保护的相关问题,为改善畜牧业的发展和动物福利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希望能够通过对动物科学的研究,加深人们对动物生命的认识,推动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理论基础2.1 畜牧养殖理论畜牧养殖理论是动物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包括畜牧养殖的技术和管理原则等方面。
本章将详细介绍畜牧养殖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 动物保护理论动物保护理论是动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动物行为学、动物心理学、动物福利等方面的理论。
本章将介绍动物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动物福利与畜牧养殖的关系。
第三章研究方法3.1 数据采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畜牧业从业者和动物保护人士的调查,获取相关数据。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与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讨论4.1 畜牧养殖现状分析通过对畜牧业从业者的调查,分析当前畜牧养殖的现状,包括养殖规模、技术水平、收益情况等方面。
4.2 动物保护问题分析通过对动物保护人士的调查,分析当前动物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动物福利、违法行为等方面。
4.3 畜牧养殖与动物保护的关系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探讨畜牧养殖与动物保护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结论总结根据研究结果和讨论,总结出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指出畜牧养殖与动物保护的关键问题以及改进方向。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对本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在畜牧养殖与动物保护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野生动物资源学课程论文 国内野生动物的管理与养殖_大学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课程论文题目:国内野生动物的管理与养殖姓名:刘高翔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专业: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班级:动科1403学号:20141536任课教师:孙娟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七日国内野生动物的管理与养殖动物科学专业刘高翔任课教师:孙娟摘要: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野生动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野生动物的数量呈直线下降,餐桌上人们也越来越青睐野生动物食品,生态环境也因此遭受到破环,人们与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相联系后,野生动物的饲养成了一个具有发展潜力方向,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畜牧业的一个新部门,以驯养观赏动物、皮毛利用动物、药用动物、食用动物为主。
野生动物驯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原始人将捉到的比较温顺的活动物圈养起来,以备狩猎无获或冬天时充饥。
此外,中外历史上还有不少驯养猛兽用于作战的记录。
在中国,作为观赏动物有规模的养殖记录见于清朝,1908年在北京建成了“万牲园”(北京动物园前身),饲养展览动物几十种。
解放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许多鹿场,饲养着大量的梅花鹿、马鹿、白唇鹿、白臀鹿和水鹿等。
不过真正将野生动物作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利用来大量繁殖饲养的,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
经过30多年的大量科学研究和驯养繁育实践,野生动物养殖品种得以不断丰富,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目前已经有50多种珍禽类、野兽类、爬行类、两栖等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较为成熟,可以规模化推广养殖。
实际上,野生动物养殖已经在全国农村遍地开花,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大多数饲养者其野生动物种源已经是人工繁育引种而来,只有极少数是从自然界捕获的野生动物作为饲养对象,但后者饲养成活率很低。
关键词:养殖驯养可持续发展生态发展引言:中国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丰富,尤其是野生动物资源,伴随着经济发展野生动物遭受到人们的猎杀,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受到破坏.从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种鸟;从1871年到1970年,兽类灭绝了43种.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共出现过25亿种动植物,其中有将近1/2是在最近3个世纪内消失的.物种平衡的破坏,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本身将遭到巨大灾难.现在,地球上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种野生动物灭绝,不少动物也处于灭种的边缘.为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各个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都非常重视.我国在1959年做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的规定,1962年又明确规定要保护83种珍惜野生动物,1988年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可是由于一些人还不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或是为了谋取私利,仍在猎杀珍贵稀有动物,实在让人感到痛心.我们从小就要明白,爱护野生动物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野生动物的现状随着近代信息和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受国际贸易和利益的影响,多种野生动植物资源面临来自过度利用的压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
畜牧兽医动物科学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动物科学毕业论文题目: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的发展与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畜牧兽医动物科学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养殖动物的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的发展与应用为主题,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与挑战。
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了畜牧兽医动物科学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前景及其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畜牧业,兽医,动物科学,可持续发展,生产效率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畜牧业产量的需求不断增加。
畜牧业是一项能够提供足够食物和收入的重要产业,对于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包括疾病防控、生产效率提高、环境污染等。
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二、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的发展历程畜牧兽医动物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发展历程相对较长。
从最早的兽医学到现在的畜牧兽医动物科学,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兽医学主要侧重于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畜牧兽医动物科学则更注重于动物的生产效率、疾病防控和养殖环境的改善。
发展历程中,畜牧兽医动物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如生物学、遗传学、营养学等。
三、畜牧兽医动物科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 保障动物健康:畜牧兽医动物科学为养殖动物提供了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降低了疾病发生率,保障了动物的健康。
2.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的研究,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生产效率,优化养殖管理,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收益。
3.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可以帮助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四、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创新不足:畜牧兽医动物科学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如疾病防控技术的创新、环境友好型养殖技术的开发等。
动物繁殖学课程论文
《动物繁殖学》课程论文题目:中国地方猪种的重用价值学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地方猪种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了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保护与利用对策。
关键词地方猪种资源保护利用我国地域辽阔,养猪历史悠久,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民风民俗状况复杂多样,加之战乱纷争、人畜迁徙频繁,积淀了极为丰富的猪(品种、类群)遗传资源,是世界猪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资源不仅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世界优良猪种的改良已作出或正在作出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部门一直重视地方猪种的保护利用工作,但由于财力、产品类型、保护利用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局限性,很难说这项庞杂的工作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开展,致使地方猪濒危品种(类群)数有逐渐上升的趁势,如再不及时而有效地开展保护与利用工作,势必造成濒危品种增加、各品种(类群)种猪数聚降、血统数量锐减、遗传多样性迅速缩小,继而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有害影响。
一、中国猪的地位与作用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古代文化遗址中,多处多次发现猪的遗骸。
最早的猪遗骸见于广西桂林甄皮岩遗址,研究表明,距今近12000年历史。
此外尚在仰韶、半坡、河姆渡、巫山大溪等多处著名遗址发现大量猪骨,距今时间均在5000—7000年以上。
这些发现说明中国家猪是在中国驯化的,而且驯化是多元的。
研究表明,中国地方猪种(类群)当不下400个,仅收集到家养动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中国猪品种数就为118个,约占世界猪品种数的1/3,籍此可见,中国猪遗传资源在世界猪遗传资源组成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猪的共性是繁殖力高、性成熟早、抗逆性强、肉质好,适合家庭副业养殖,在我国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尤其是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地方猪种起着肉食和肥料提供的主导作用。
中国猪的多样性对世界猪种的改良也作出过重要贡献。
初产母猪论文: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代谢免疫抗氧化乳品质
初产母猪论文: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代谢免疫抗氧化乳品质【中文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物提取物对初产母猪生产性能、血清代谢及免疫相关指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选用60头体况、分娩时间相近的长白×约克杂交初产母猪,随机分成4组,即4个植物提取物(PFA)添加水平(0%、0.02%、0.04%、0.06%),每组设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
母猪从妊娠第90d到泌乳期18d期间饲喂试验饲粮。
并于母猪妊娠第90d、分娩当天、分娩后7d、断奶当天清晨,在各试验组随机选取10头母猪空腹采血,测定血清代谢、免疫及抗氧化相关指标。
在母猪分娩后24-48h内、第7d分别从前、中、后乳头均匀采乳样30mL左右,迅速在-20℃下保存,测定乳常规成分和免疫球蛋白含量。
结果表明:1)各组间产仔数、活产仔数、初生存活率、个体初生重以及初生窝重差异不显著(P>0.05)。
0.04%PFA组断奶窝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0.04%、0.06%PFA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0%PFA组,0.06%PFA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3)对乳成分而言,0.04%PFA组初乳(泌乳第1d乳)乳脂含量显著高于0.06%PFA组(P0.05)。
根据以上结果,可得如下结论:1)初产母猪妊娠90d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0.04%的植物提取物,可提高母猪日采食量,增加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
2)初产母猪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可提高分娩时血清IgG浓度,降低泌乳第7d血清尿素氮水平,提高溶菌酶含量,增强整个试验期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利于母猪分娩后体况恢复,从而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
3)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可提高母猪初乳乳脂含量,提高常乳乳糖和IgG水平,改善乳品质,对哺乳仔猪起到促生长作用。
【英文摘要】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 phytogenic feed additive (PFA) tolate-gestation (d 90) and lactation sows on their reproduction performance, serum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and antioxidant ability. Sixty Large White×Landrace primiparous sow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fifteen sows per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basal diet, the others were fed with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0.02%,0.04% and 0.06% PFA,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en sows per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to collect blood on d 90 of gestation, farrowing, d 7 and 18 of lactation. Then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serum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immunoglobulins levels, lysozyme activity and antioxidant indexes. Furthermore,30 to 40 mL of milk was collected from functional glands of these sows on day 1 and 7 of lactation, and then determined milk qual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1) The number of total and live-born piglets, birth weight of live-born piglets, total litter weight and survival rate at birth did not differ in treatments (P>0.05). Litter weaning weight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16.01% and13.37% respectively in 0.04% PFA group than 0% and 0.06% PFA group. Compared with 0%PFA group, piglet weaning weight,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have a trend of increase (P=0.057、0.073), but have no prominent difference (P>0.05).Weaning-to-estrus interval of 0.06% PFA group was shorter than 0% PFA (P=0.061). The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of 0.04%PFA group was higher by 7.78% than 0% PFA group (P0.05).3) When sows were fed 0.04% PFA diet, milk fa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lostrum (1d of lactation) than 0.06% PFA diet (P0.05).The conclusion:1) The use of 0.04% phytogenic feed additive in late-gestating (d 90) and lactating primiparous sow diets appears to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litter weaning weight, litter gain and sows feed intake during lactation.2) Furthermore, it also shows that PFA improves serum IgG level at parturition, influences serum urea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and lysozyme activity at postpartum, enhances the antioxidant ability. As a result,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s of primiparous sows are improved.3) The PFA in diet can increase colostrum fat, milk lactose and IgG contents of sow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ilk. So the piglet has a good growth.【关键词】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代谢免疫抗氧化乳品质【英文关键词】primiparous sow reproductionmetabolite immunity antioxidant milk quality【目录】饲粮添加植物提取物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摘要5-7ABSTRACT7-8本文专业名词缩写符号9-12前言12 1. 文献综述12-21 1.1 植物提取物的简介12-15 1.1.1 生物碱13 1.1.2 甙类13 1.1.3 挥发油类13-15 1.2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15-17 1.2.1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泌乳期采食量的影响15 1.2.2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泌乳期体况和发情间隔的影响15-16 1.2.3 母猪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16-17 1.3 植物提取物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机理17-21 1.3.1 植物提取物对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情况的影响17-18 1.3.2 植物提取物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18-19 1.3.3 植物提取物对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19-20 1.3.4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乳成分的影响20-21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2 3. 试验材料与方法22-27 3.1 试验材料22 3.2 试验设计22 3.3 试验日粮22-23 3.4 动物饲养管理23-24 3.5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指标24-27 3.5.1 样品采集24 3.5.2 测定指标24-27 3.6 数据处理与分析27 4. 结果与分析27-33 4.1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27-28 4.2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血清代谢物浓度的影响28-29 4.3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29-30 4.3.1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29-30 4.3.2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影响30 4.4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30-32 4.5植物提取物对母猪乳成分的影响32-33 4.5.1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乳常规成分的影响32 4.5.2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乳中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32-33 5. 讨论33-37 5.1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33-34 5.2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血清代谢物浓度的影响34-35 5.3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35-36 5.3.1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35 5.3.2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影响35-36 5.4植物提取物对母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36-37 5.5 植物提取物对母猪乳成分的影响37 6. 结论37-38参考文献38-44致谢44【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考试科目动物生产专题讨论院、所、中心动物科技学院专业或专业领域兽医硕士研究方向兽医硕士级别2015级学年第一学年学期第一学期姓名李洁学号112015328050005类别兽医硕士(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2015年12月日研究生院(筹)制课程类别课程考试方式课程论文教师评价任课教师签名: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浅谈如何提高乳用犊牛存活率李洁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犊牛作为一个牧场的后备力量,决定着牧场的未来及牧场未来的赢利,犊牛的科学饲养是一个牧场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环。
犊牛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饲养者需要考虑来自营养、疾病、环境三方面的因素。
只有保证犊牛有平衡、充足的营养,降低犊牛发病率、死亡率,为犊牛营造适宜的环境,才能使得犊牛成为更优质的后备牛,更优繁的青年牛,更高产的泌乳牛。
本文主要从饲养管理、环境管理等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关键词:犊牛;饲养管理;断奶How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dairy calvesLI JieAnim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Abstract:Calves as a pasture reserve force, determines the future pasture pasture and future profit and calves scientific feeding is a ranch to realize benign circ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important a ring.Calf management is a complex and painstaking work, breeders need to consider from nutrition, diseas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ly to ensure calves have balance, adequate nutrition, reduce calf morbidity, mortality, and create a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calves, in order to make the calf become better replacement cattle, better propagation of young cattle, higher yield of dairy cow.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troduces the raising and management of calves.Key words: calf; Raising management; weaning前言0~6月龄牛称为犊牛,犊牛的饲养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哺乳期,即犊牛出生后60天的阶段,第二阶段为断奶期,即犊牛出生60~180天阶段,处于这两个阶段的犊牛往往身体器官的功能尚未完全激发,身体保护机制还未健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1],所以要加强这两个阶段的饲养管理。
犊牛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最为关键,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牧场管理水平的上升和泌乳牛单产的提高,原本滞后的犊牛饲养管理也备受重视。
许多牧场在犊牛培育上的投入日益增加,但盲目投入不一定能带来期望的效益,特别是在犊牛管理上,要注意的饲养环节很多,从出生到断奶,每一环节都会影响犊牛的健康和生长。
1、提高犊牛存活率的目的与意义犊牛是奶牛场的后备主力军,犊牛的饲养管理关系着牛群未来的生产性能,关系着奶牛场未来的盈利,让犊牛成为优质的后备牛,就可以替换牛场久配不孕、多次流产、产奶量低的奶牛,不仅可以节约饲料,还可以提高牛场产奶量,从而增加牛场盈利。
2、新型犊牛饲养模式在奶业发达国家,哺乳期犊牛的存活率在99%以上,断奶期犊牛存活率约在99.98%,而我国犊牛的存活率在90%~97%,较奶业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异,这与我国的犊牛饲养管理息息相关,如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有一种比较成熟的犊牛饲养模式——“犊牛厨房”[2]。
2.1“犊牛厨房”概念“犊牛厨房”就是模拟人类厨房衍生出来的一个名词,其目的是对新产犊牛进行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
备有储备初乳和常乳以及代乳粉的储物柜,有加工犊牛食物的设备、饲喂犊牛的器具以及清洁消毒和排污的管道。
现今,犊牛精细化管理在奶业发达国家已经很普遍,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较为少见,但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预示着“犊牛厨房”在未来的实施和应用。
2.2“犊牛厨房”的要点通过“犊牛厨房”的精细化管理,可有效保证犊牛的营养需求,改善食品环境,降低发病率。
“犊牛厨房”应具备要求:有足够的空间存放鲜乳和代乳粉,排水管道布局合理,并且保证冷水与热水供应充足;有必要的加工、加热、冻藏设备,能对鲜奶、代乳粉、初乳进行合理加工、储备和使用;需有专门的清洁装备(如无菌水管和干燥装置),可对奶瓶、灌服器和奶桶进行清洁消毒,运输通道要求便捷无菌、要保证鲜奶转移时安全无污染,此外必须备有清洗刷和手套以及清洗服;能准确地进行定量、定点、定温饲喂。
并对乳品质进行有效监控;有足够干燥的空间储藏代乳粉和代乳粉添加剂,且代乳粉配比应精确无误,保证犊牛营养。
3、乳用犊牛精细化管理3.1 哺乳期饲喂3.1.1初生时的护理母畜尽量做到自然分娩,自然分娩对犊牛未来繁殖育种都有益处,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腔及鼻腔的粘液,防止造成呼吸困难和异物性肺炎,如果已经吸入,可以两个工作人员合作将犊牛倒提,用手拍其胸部,或用稻草插入鼻孔促使其打喷嚏,并用干草或干布擦净犊牛体表上的粘液。
犊牛出生时,往往自然地扯断脐带,在未扯断的情况下,可距犊牛腹部6厘米左右处用消毒的剪刀剪断,最好用手掐断,然后用碘酊充分消毒,以免发生脐带炎。
让后将初生犊牛转移到保育栏,对其称重[3]。
3.1.2 饲喂初乳要给犊牛尽早喂足初乳,最好在出生后30分钟内犊牛站起后就喂给,最晚不能超过1小时。
在饲喂前使用初乳质量检测仪测定初乳质量、比重、免疫球蛋白质量。
坚持饲喂优质合格初乳(免疫球蛋白含量大于50毫克/毫升)第一次喂1~3L,过5小时再喂第二次,让犊牛在出生后12小时内获得足够的抗体[4]。
犊牛出生的当天喂3~4次,要喂足6L。
初乳对于初生犊牛是非常重要的,初乳中含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能抑制或杀灭多种病菌。
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细胞等和其他未知促生长因子、乳源性多肽因子等,具有增强犊牛免疫功能和促进犊牛肠道生长发育的作用。
乳最好即挤即喂,以保持乳温,适宜的初乳温度为38±1℃。
如果饲喂冷冻保存的初乳或已经降温的初乳,应加热到38℃左右再饲喂,初乳的温度过低会引起犊牛胃肠消化机能紊乱,导致腹泻[5]。
3.1.3 常乳饲喂犊牛出生3天后转移到犊牛岛,开始饲喂常乳,前期按犊牛体重15%进行饲喂,常乳的饲喂呈“山坡式”[6],也就是前三天饲喂初乳时,每天饲喂6L,饲喂常乳后,前二十天随着其体重的增加饲喂量增加,每天饲喂其体重量的15%,后二十天日喂量逐渐减少,饲喂时,最好用哺乳奶瓶(有刻度),可以训练犊牛的吮吸能力,有助于犊牛食管沟关闭,使乳直接进入皱纹。
哺乳时一定要做到“四定”和“三净”,“四定”是指定时、定量、定温、定人,定温最重要,如果温度过低很容易造成犊牛腹泻。
“三净”是指工具干净、奶净、嘴巴净[7]。
3.1.4 犊牛开食为了使犊牛尽早断奶,应尽早初饲,犊牛出生后5~7天饲喂开食料,一般是在犊牛单栏里铺垫优质干草,训练犊牛采食干草,随着日龄的增加干草添加量随之增加,可以促进犊牛瘤胃、网胃发育。
10天后训练犊牛采食精料,最开始每天饲喂15g~25g,以后逐渐增加,1月龄可增加到250~300g,2月龄可增加到500g,并每天饲喂洁净常温水[8]。
3.2 断奶期饲喂出生2月左右的犊牛,依据采食开食料的情况进行断奶,断奶期犊牛面临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开始从哺乳犊牛向断奶犊牛转变的转变,此时对精粗饲料的要求较高,是决定犊牛将来产奶量的重要时期,尽早提高和饲喂固体食物,创造良好环境以促进瘤胃的发育[9]。
如果连续三天内每天采开食料达2.5kg,并且可以随时采食优质干草时,可以进行断奶,病弱犊牛可适当延长哺乳期和增加哺乳量。
哺乳期也不能太长,犊书哺乳的时间越长,虽然增重较抉,但对犊牛的内脏器富,尤其是对消化器官发育不利,而且加大了饲养成本。
喂奶量高饲养出的奶牛体型肥胖,但腹围小、采食量少,日后产奶绝对不能高产[10]。
断奶前20天可在开食料中添加碎胡萝卜粒或甜菜200~300g,以后逐渐增加,2月龄可增加到1000g,3月龄可增加到2000g,甜菜和胡萝卜等多汁饲料可以促进犊牛前胃的发育。
断奶时可以开始训练犊牛采食青贮饲料,可以促进犊牛促进犊牛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形成与稳定[11]。
3.3 环境管理3.1.1 卫生犊牛出生后应立即从产房转移到保育栏中,防止产房和母牛病原传播给犊牛,保育栏中应该保持干燥温暖(13~19℃),并且垫有干净垫料[12]。
三天后将犊牛转入犊牛岛中,犊牛岛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内放置,如果冬天出生的犊牛,最好将犊牛岛到放置在室内,夏季出生的犊牛可以将犊牛岛放置在室外。
夏天要注意犊牛岛的卫生,保持犊牛岛干燥非常重要,冬天注意犊牛岛的保暖、防风和犊牛的饮水温度。
每天、每餐喂奶后必须将容器、用具和周围环境清洗干净,将奶瓶倒置沥干,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蚊虫和细菌的滋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犊牛饲喂乳后,要将其嘴的奶迹擦拭干净,防止其互相吮吸[13]。
3.1.2 垫料犊牛从出生到断奶,约有75%的时间是躺卧的,这就使得垫料的管理尤其重要,以减少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犊牛圈舍内要有足够厚的垫料,当犊牛躺下时,垫料能完全覆盖犊牛的腿,尽量保持2天换一次,因为犊牛要采食铺垫的干草促进反刍,所以要保证垫料的干净卫生[14]。
3.1.3 冷热应激对于北方牧场,寒冷的冬季对犊牛饲养是一大挑战,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是提高犊牛存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