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课程习题集.doc

地基与基础课程习题集.doc
地基与基础课程习题集.doc

《地基与基础》习题集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思考题

1-1何谓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有哪几种?试将各种土的结构的工程性质作一比较。

1-2土由哪儿部分组成?土中三相比例的变化对土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1-3何谓土的颗粒级配?何谓级配良好?何谓级配不良?

1-4土体中的土中水包括哪几种?结合水有何特性?土中固态水(冰)对工程有何影响?

1-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其中哪几个可以直接测定?常用测定方法是什么?

1- 6 土的密度Q与土的重度/的物理意义和单位有何区别?说明天然重度/、饱和重度兀“、有效重度;/和干重度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比较其数值的大小。

1-7无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指标是什么?

1-8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是什么?何谓液限?何谓槊限?它们与天然含水量是否有关?

1-9何谓塑性指数?其大小与土颗粒粗细有何关系?

1-10何谓液性指数?如何应用其大小来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1-11地基土(岩)分哪儿大类?各类土是如何划分的?

二、综合练习题

1-1某办公楼工程地质勘察中取原状土做试验,用体积为100。亿3的环刀取样试验,用天平测得环刀加湿土的质量为245. 00g,环刀质量为55.00g,烘干后土样质量为215. 00g, 土粒比重为2. 70。计算此土样的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以及饱和度,并比较各种密度的大小。

答案:L90g/c"7‘,1.60g/s', 2.01 , 18.7现,0.686, 40.7%, 0.74, p sal >p>p d

1-2某完全饱和粘性土的含水量为45%, 土粒相对密度为2. 68,试求土的孔隙比。和干重度为o

答案:1.206, \2.\5KN M

1-3某住宅地基土的试验中,已测得土的干密度p d=l.Mg/cm\含水率6^=21. 3%, 土粒比重d s=2. 650计算土的〃和S*此土样又测得口广29.7%, ?p=17.6%,计算。和。,描述土的物理状态,定出土的名称。

答案:0.62, 38.3%, 0.91; 12.1, 0. 306,可塑状态,粉质粘土

1-4有一砂土样的物理性试验结果,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635=34,经筛分后各颗粒粒组含量见表l-12o试确定该砂土的名称和状态。

答案:粉砂,密实状态

1-5已知A、B两个土样的物理性试验结果如表1-13:

试问下列结论中,哪几个是正确的?理由何在?

%1入土样比B 土样的粘粒(^<0. 005mm颗粒)含量多;

%1A 土样的天然密度大于B 土样;

%1A 土样的干密度大于B 土样;

%1A 土样的孔隙率大于B土样。

答案:①,④

1-6已知土样试验数据为:土的重度19.0kN/m3, ±粒重度27. IkN/m3,土的干重度为14. 5kN/k,求土样的含水量、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答案:31%、0.87、47%、97%

1-7某地基土的试验+*,已测得土样的干密度r d=l. 54g / cm',含水量w=19. 3%,土粒比重Gs=2. 71。计算土的e, n和sr。若此土样又测得WL=28.3%, wp=16.7%,计算Ip和L.,描述土的物理状态,定出土的名称。

答案:0. 76, 43.2%, 0.69; 11.6, 0. 224,硬塑状态,粉质粘土

1-8有一砂土试样,经筛析后各颗粒粒组含量如下。试确定砂土的名称。

答案:细砂

1-9己知某土试样的土粒比重为2. 72,孔隙比为0. 95,饱和度为0.37。若将此十.样的饱和度提高到0. 90时,

每lm3的土应加多少水?答案:258kg

1-10 一干砂试样的密度为1.66g/cm" 土粒比重为2. 70。将此干砂试样置于雨中,若砂样体积不变,饱和度增

加到0. 60。计算此湿砂的密度和含水量。答案:1. 89g/cm3, 13.9%

1-11己知某土样的土粒比重为2. 70,绘制土的密度P (范围为1.0?2. lg/cn?)和孔隙比e (范围为0.6?

1.6)的关系曲线,分别计算饱和度sr=0、0.5、1.0三种情况。

答案:提示:三种饱和度分别计算,令V=1.0,设不同e,求Po列表计算结果,以P为纵坐标,e为横坐标,绘制

不同sr的三条曲线

1-12 有一个湿土试样质量200g,含水量为15. 0%。若要制备含水景为20. 0%的试样,需加多少水?答案:8. 7g 1-13己知甲、乙两个土样的物理性试验结果如下:

试问下列结论中,哪儿个是正确的?理由何在?

%1甲土样比乙土样的粘粒(d<0. 005mm颗粒)含量多;

%1甲土样的天然密度大于乙土样;

%1甲土样的干密度大于乙土样;

%1甲土样的天然孔隙比大于乙土样。

答案:①,④

1-14己知土样试验数据为:土的重度17. 3kN/m\ 土粒重度27. lg/cm3,孔隙比0. 73,求土样的干重度、含水量、孔隙率和饱和度。

答案:15. 7kN/m''、10%、42%、38%

1-15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nA含水量为9. 8%, 土粒比重为2. 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求该砂土的相对密实度。答案:0.595

第二章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一、 思考题

1、 什么是土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二者在地基中的分布规律有何不同?

2、

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日重应力有何影响?若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能否引起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为什么?

3、 何谓基底压力、地基反力及基底附加氏力?

4、

在中心荷载及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分布图形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影响基底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 些?

5、 在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做了哪些基本假定?它与实际有哪些差别?

6、

什么是角点法?如何应用角点法计算地基中任意点附加应力?

二、 综合练习题

2-1某工程地质剖面及各层土的重度如图2-28所示,其中水的重度=9. 8kN/m 3

,试求:(1) /I 、B 、C 三点、

的自重应力及其应力分布图形;(2)地下水位下降血后所产生附加应力、并画出相应的分布图形。

=18.0

kNMi

原水位

习题2-5附图

2-2已知某柱下基础底面积为/ X/, 二 4x 2.5",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作二1200kN,基础埋深d =1.

5m,建筑场地十.质条件:地面下第一层为lm 厚杂填土,其重度/=16kN/m ;

,第二层为4. 5m 厚粘十.,重度/=18kN/m% 试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答案:p K =150, Po=125

2-3某偏心受压柱下基础如图2 - 29所示。在地面设计标高处作用偏心荷F K =650kN,偏心距e=0.3m,基础 埋深d=1.4m,基底尺寸7XZ F 4X3m%试求:(1)基底压力及其分布图形;(2)如果0不变,M K

=65KN.m,基底 压力有何变化?答案:(1)115, P K 血=49.3;(2) Pkmax=92, P K 而=72.3

习题2?1附图

1-16已知土样试验数据为:含水量31%,液限38%,槊限20%,求该土样的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并确定其状态和 名

称。答案:18、0.61、可塑、粘土

2- 4某教学楼筏形基础如图2-30所示,已知基底附加压力p°=180kpa,试用角点法求基础底面1, 2两点其深 度Z = 6 m 处的附加应力。答案:42.3; 42.2

2- 5在图2-31中,右侧部分为一全长24m 条形基础,已知基底附加应力p° = 150kn/m 2

, (1)若不计相邻基

础,

试分别计算基底下Z=4m 处A 、B 、C 三点的附加应力;(2)如果左侧方形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及基底标高同条形基础,

粘 A

4 m

4 m

B

i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1 OlD -5|£ -----

2 OlD ---- :城

------ 2 OlD 1 OlD

习题2-4附图

习题2?3附

试求方形基础荷载在C点Z =4m处所引起的附加压应力。

答案:(1) 45.6, 37.2, 22.8;(2) 5. 7

2-6某建筑物为条形基础,宽二4m,基底附加压力Po=120 kpa ,求基底下z = 2m的水平面上,沿宽度方向

A. B、C、〃点距基础中心线距离X分别为0、1、2、3m处土中附加应力(图2T2所示),并绘出附加应力分布曲线。

答案:98.4, 88.8, 57.6, 33.6

2-7某地基为粉土,层厚4.80叽地下水位埋深1. 10m,地下水位以上粉土呈毛细管饱和状态。粉土的饱和重度Ysat=20. lkN/m3o计算粉土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答案:59. 48kPa

2-8已知矩形基础底面尺寸ZMm, 7=10m,作用在基础底面中心的荷载NMOOkN, M=240kN?in (偏心方向在短边±),求基底压力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9. OOkPa. 1. OOkPa

2-9有一矩形均布荷载A=250kPa,受荷面积为2. 0mX6. 0m的矩形面积,分别求角点下深度为0m、2m处的附加应力值以及中心点下深度为Oin、2m处的附加应力值。答案:125kPa、8. 4kPa、250kPa、131.4kPa 2-10已知矩形基础底面尺寸Q4m, 7=10m,作用在基础底面中心的荷载N二400kN, M=320kN ? m (偏心方向在短边上),求基底压力分布。答案:22. 22kPa, 0

2-11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 00mX6. OOmo在基底均布荷载作用下,基础角点下10. 00m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4.30kPa,求该基础中心点下5. 00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值。答案:17. 20kPa

2-12有一个环形烟囱基础,外径R=8m,内径r= 4m0在环基上作用着均布荷载lOOkPa,计算环基中心点。下 16m

处的竖仙附加应力值。答案:19. 8kPa

2-13 某地基的地表为素填土,Y i=18. OkN / m3,厚度 h.=l. 50m;第二层为粉土, Y 2=19. 4kN / m3,厚度 h2= 3. 60m;第三层为中砂,¥3=19. 8kN/m%厚度扇二1.80m;第四层为坚硬整体岩石。地下水位埋深1. 50m。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分布。若第四层为强风化岩石,基岩顶面处十.的自重应力有无变化?答案:基岩顶面132. 5kPa,有变化,78. 5 kPa

2-14己知某工程为条形基础,长度为7,宽度为仇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边缘处附加应力/w=150kPa,

Ain=50kPa

计算此条形基础中心点下深度为:0, 0.25b, 0. 50b, 1.0 b, 2.0 b, 3.0 b处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o

答案:1 OOkPa, 96kPa, 82kPa, 55. 2kPa, 30. 6kPa, 20. 8kPa

2-15某条形基础宽度为6.0m,承受集中荷载/^2400kN / m,偏心距e=0. 25m。计算基础外相距3. 0m的A点下深度9.0m处的附加应力。答案:81.3kPa

第三章地基变形计算

一、思考题

1、何为土的压缩性?引起土压缩的原因是什么?

2、土的压缩性指标有哪些?怎样利用土的压缩性指标判别土的压缩性质?

3、压缩模量Es和变形模量凡)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确定的?

4、简述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的步骤

5、为什么计算地基变形的规范法比分层总和法更接近工程实际值?

6、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的物理概念是什么?在固结过程中两者是怎样变化的?

7、试分析饱和土的渗透固结过程?

8

、地基变形的特征分为几类?在工程实际中如何控制?

二、综合练习题

3- 1某地基中粘土的压缩试验资料如表3—12所示,求:(1)绘制粘土的压缩曲线,并分别计算土的压缩系

数。Q 并评定土的压缩性;(2)若在工程实际中土的自重应力为50kpa, 土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为200kpa ,试计算此时 土的压缩模景如

侧限压缩试结果

表3—12

p/kPa

0 50 100 200 400 e

0.810

0. 781

0. 751

0. 725

0.690

答案:。心=0.26,中压缩性土; E s =4. 77Mpa

3- 2己知某工程钻孔取样,进行室内压缩试验,试样高为金=20mm,在 牛lOOkpa 作用下测得压缩量为鸟=1. 2mm,

在月=200kpa 作用下的压缩量为s 2 =0. 58mm, 土样的初始孔隙比为6=1.6,试计算压力“=100?200kpa 范围内十.地 压缩系数,并评价土的压缩性。答案:%_2=°?7MPaL E.2=3. 49Mpa,高压缩性土

3- 3某土层厚2m,原自重应力为50kpa,现在考虑在该土层上建造建筑物,估计会增加压力150kpa,取土样做压 缩

试验结果如表3-13,求(1) 土的压缩系数,并评价土的压缩性;(2)计算土层的压缩变形量

答案:fl=1.73MPa -1

,高压缩性土; 230mm

侧限压缩结果

表3-13

〃/kPa

0 50 100

200 300 400 e

1.406

1.250

1. 12

0. 990

0.910

0.850

3-4已知某独立柱基础,底面尺寸为/ 上部柱传到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准永久值为 = 1250kN,基础埋深为2m,地基土层如图3—14所示.试用分层总和法计宴基础巾心点姓的最终沉降量。

3- 5已知条件如题4,地基土层分部见图3-15,试用规范法计算基础中点处的最终沉降量。(参考答案:

11.06cm )

3- 6某原状土压缩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2.压缩指数6和相应侧限压缩模量E SE ,并评 价

E s =8MPa

此土的压缩性。

答案:0. 14MPa -1

, 0. 047, 13. 9MPa ;中压缩性

3- 7某工程矩形基础长度3. 60m,宽度2.00m,埋深/I. 00m 。地面以上上部荷重N=900kN 。地基为粉质粘土,

Y =16. OkN /【『,孔隙比e 0=l. 0,压缩系数a=0. 4Mpa 'o 试用应力面积法计算基础中心0点的最终沉降量。答案:68. 4mm

3- 8厚度为8m 的粘土层,上下层面均为排水砂层,己知粘土层孔隙比e°=0.8,压缩系数a=0. 25Mpa 1

,渗透系

数 k=0. 000000063cm/s,地表瞬时施加一无限分布均布荷载歹180kPa 。分别求出加荷半年后地基的沉降和粘土层达到50% 固结度所需的时间。答案:14. 7cm, 0.22年

3- 9某柱基底面尺寸为4. 00m X4.00m,基础埋深漆2. 00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中心荷载N=4720kN o 地基分

层情况如下:表层为细砂,Y i=17. 5kN / m 3

, E sl =8. OMPa,厚度hi=6. 00m ;第二层为粉质粘土, E 『3. 33MPa,厚度h 2=3. 00m ; 第三层为碎石,厚度扇二4. 50m, E W 22MP M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粉质粘土层的沉降量。答案:60mm

3- 10厚度为6m 的饱和粘土层,其下为不可压缩的不透水层。已知粘土层的竖向固结系数Cv=0. 0045cm7s, Y=16.

8kN/m\粘土层上为薄透水砂层,地表瞬时施加无穷均布荷载kl20kPa 。

(1) 若粘土层己经在自重作用下完成同结,然后施加〃,求达到50%固结度所需的时间。 (2) 若粘土层尚未在自重作用下同结,自重固结同时施加〃,求达到50%固结度所需的时间。 答案:0.51年,0.57年

3- 11己知一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5. 6mX4. 0m,基础埋深浴2. 0印。上部结构总荷重/^6600kN,基础及其上填土

平 均重度取 20kN / m% 地基土第一层为填土, Y I =17. 5kN/m 3

,厚度 h)=6. 0m ;第二层为粘土,Y 2=16. OkN/m 3

, e 0=1.0, a-0. 6MPa -1

,厚度h 2=1.60m ;第三层为卵石,E 苹25MPa 。试用简化方法求粘土层的最终沉降量。答案:48mm

3- 12某柱基底面积为2. 00mX2. 00m,基础埋深^1. 50m 。上部结构中心荷载作用在基础顶面N 二576kN 。地基土

分 层为:第一层杂填土,YF17.0kN/m 3

,厚度 h 户 1.50m ;第二层为粉土, Y 2=18. OkN/m 3

, E s2=3MPa,厚度 h 2=4. 40m ;第 三层为卵石,E 妒20MPa,厚度用二6.5|膈用应力面积法计算柱基最终沉降量。答案:123. 5mm

3- 13地基为正常饱和粘土,其厚度为12m,在外荷作用下产生的附加应力沿土层深度分布可简化为梯形。上为透

水层,下为不透水层,透水面附加应力为180kPa,不透水面附加应力为120kPa o 设e 0=0. 82, a=0. 0002m 2

/kN, k=2. 1cm/ 年。求地基受荷1年时的沉降量和地基完成沉降90%所需要的时间。答案:19. 78cm, 6. 52年

3- 14 一饱和粘土试样在压缩仪中进行压缩试验,该土样原始高度为20mm ,面积为30cm 2

, 土样与环刀总重为

1. 756N,环刀重0. 586N O 当荷载由pi=100kPa 增加至p2=200kPa 时,在24小时内土样的高度由19. 31mm 减少至18. 76mm 。 试验结束后烘干土样,称得干土重为0.910N 。求土样的初始孔隙比答案:0.765

3-15某土样的压缩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计算其压缩系数眼2、压缩指数Cc 和相应侧限压缩模量E S .2 ,并评价

此土的压缩性。

答案:0. 16MPa , 0. 053, 11.6MPa ;中压缩性

第四章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一、思考题

1、 何谓土的抗剪强度?同一种土的抗剪强度是不是一个定值?

2、 土的抗剪强度由哪两部分组成?什么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3、 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4、土体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是否为剪应力最大的平面?在什么情况下,破裂面与最大剪应力面一致?一般情况下, 破裂面与大主应力面成什么角度?

5、什么是土的极限平衡状态?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是什么?

6、如何从库仑定律和莫尔应力圆的关系说明:当’不变时,“3越小越易破坏;反之,“3不变时,’越大越易破坏?

7、为什么土的抗剪强度与试验方法有关?如何根据工程实际选择试验方法?

8、地基变形分哪三个阶段?务阶段有何特点?

9、临塑荷载、临界荷载及极限荷载三者有什么关系?

10、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怎样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有何关系?

二、综合练习题

4-1某土样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剪切破坏时,测得③=600 kPa, b3=100 kPa,剪切破坏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 求:(1)土的c、伊值;(2)计算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答案:86.6 kPa, 30°, 225 kPa, 216.5 kPa 4-2某条形基础下地基土中一点的应力为:6 =250 kPa, %=100 kPa, 丁疽40 kPa。己知地基土为砂土,伊= 30°, 问该点是否发生剪切破坏?若b_、5不变,J增至60 kPa,则该点是否发生剪切破坏?答案:未破坏,破坏4-3已知某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为午15kPa,伊=25°。若/FOOkPa,求:(1)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大主应力’;(2)极限平衡面与大主应力面的夹角;(3)当’=300 kPa,试判断该点所处应力状态。

答案:293. 59 kP a, 57.5°,破坏

4-4某高层建筑地基取原状土进行直剪试验,4个试样的法|何压力p分别为100, 200, 300, 400kPa,测得试样

破坏时相应的抗剪强度为『分别为67, 119, 162, 216kPa。试用作图法,求此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p值。若作用

在此地基中某平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别为225kPa和105kPa,试问该处是否会发生剪切破坏?

答案:c=18kPa, (p=26° 20',不会发生剪切破坏

4-5己知某土样粘聚力c=8kPa、内摩擦角为32°。若将此土样置于三轴仪中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当小主应力为

40kPa时,大主应力为多少才使土样达到极限平衡状态?答案:159kPa

4-6己知地基中某一点所受的最大主应力为门二600kPa,最小主应力〃3=100kPa。

%1绘制摩尔应力圆;

%1求最大剪应力值和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与大主应力面的夹角;

%1计算作用在与小主应力面成30°的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答案:250kPa, 45° , 225kPa, 217kPa 4-7某地基为饱和粘土,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测得4个试样剪损时的最大主应力外、最小主应力c 和孔隙水压力〃的数值如下表。试用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确定抗剪强度指标。

答案:中=17° 6’,c=13kPa;哲34° 12’,c=3kPa

4-8巳知某土样粘聚力c=8kPa、内摩擦角为32度。若将此土样置于直剪仪中作直剪试验,当竖向应力为lOOkPa时,要使土样达到极限平衡状态,需加多少水平剪应力?答案:70. 5kPa

4-9某干砂试样进行直剪试验,当法向压力”300kPa时,测得砂样破坏的抗剪强度J=200kPa。求:

(1)此砂土的内摩擦角;(2)破坏时的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心;

(3)最大主应力与剪切面所成的角度。答案:33° 42' ; 673kPa, 193kPa; 28。9'

4-10某粘性土试样由固结不排水试验得有效抗剪强度指标:有效内聚力24kPa,有效内摩擦角22° ,如果该试样

在周围压力200kPa下进行固结排水试验至破坏,试求破坏时的大主应力。答案:510kPa

4-11条形基础下地基土体中一点的应力为:。厂250kPa,。广lOOkPa, 丁 =40kPa。已知地基为砂土,土的内摩擦

角(p气0°。问该点是否发生剪剪切破坏?若心和J不变,丁值增大为60kPa,该点是否安全?

答案:未破坏;剪切破坏

4-12取砂土试样进行直剪试验,试样水平面积为25ck,竖向荷载方375N,试验结果如下表。

⑴ 绘制剪应力丁(kPa)与剪切位移£ (mm)的关系曲线并确定砂土的抗剪强度J;

(2)计算此砂土的内摩擦角o答案:93kPa;31° 48'

4-13已知地基中某点处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800kPa和300kPa,剪应力均为200kPa。求:

(1)最大主应力门和最小主应力。3;

(2)若地基土的粘聚力cW5.0kPa,内摩擦角<p=30°判断该点的平衡状态。答案:870kPa, 230kPa;稳定平衡

4-14饱和土样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得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52kPa,如果对同种土进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周围压力为172kPa,问总竖向压应力为多少时,试样将发生破坏?答案:324kPa

4-15某条形基础基底宽度b=3. 00m,基础埋深d=2. 00m,地下水位接近地面。地基为砂土,饱和重度t=21. lkN/m3,内摩擦角(p=30° ,荷载为中心荷载。求:

Y

sa

(1)地基的临界荷载;

⑵ 若基础埋深d不变,基底宽度力加大一倍,求地基临界荷载;

⑶若基底宽度不变,基础埋深加大一倍,求地基临界荷载;

(4)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答案:164kPa, 204kPa, 289kPa;基底宽度与基础埋深增大时,地基临界荷载都将随之增大,但埋深d的增大使临界荷载增大更显著。

4-16条形筏板基础宽度步12田,埋深d=2in,建于均匀粘土地基上,粘土的

Y=18kN/m\ (p=15° , c=15kPa,试求

⑴ 临槊荷载P”和界限荷载PJ4值;(2)用太沙基公式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已值。

(3)若地下水位位于基础底面处(¥

= 19. 7kN/m3),计算Pc『和P1/4值

sat

答案:155. 3kPa, 255. 3kPa; 548. IkPa; 155. 3kPa, 193. 8kPa

4-17 一矩形基础宽度步3m,长度7=4m,埋深d=2m,建于饱和软粘土地基上,地基土的Y=18kN/m3,

(p=0° ,

c…=12kP a,试用斯开普顿公式计算该地基地短期承载力值。答案:114. 2kPa

4-18已知条形基础,基础埋深漆1.20m,地基土的天然重度Y=18. OkN/irf,粘聚力c=25kPa,内摩擦角

(p=15°。计算地基的临塑荷载海。答案:162.7kPa

4-19某条形基础基底宽1^2, 40m,埋深左1.20m。地基表层为人工填土,天然重度Y i=18. Ok / m3,层厚1.20m;第②层为粘土,天然重度Y2=19.0kN/k,内摩擦角(p=15° ,粘聚力bl6kPa。地下水位埋深1.20m。按太沙基公式计算基底处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答案:323kPa

4-20天然地基独立浅基础,基础长度7=4. 00m,基底宽度^3. 00m,基础埋深/2.00m。地基为粉土,土的天然重度

Y=18. 6kN/m3,内摩擦角(p=16° ,粘聚力b8kPa,无地下水,荷载倾斜角金=11° 18'。计算地基的极限荷载。

答案:247kPa

第五章土压力与支挡结构

一、思考题

1、土压力有哪几种?如何确定土压力类型?并比较其数值大小?

2、朗肯土压力理论及库伦土压力理论的适用范I韦I?二者在计算方法上有何异同点?

3、挡土结构有哪些类型?常应用在什么情况?

砂土Y

=19KN/irf

6=30'

c =0

h=5

m

习题5-1附图

5-2已知某挡土墙高墙后填土为中砂,重度Y = 19KN/m\地下水位以下重度y sal =20KN/m3,水的重度

=9.8 KN/m3,伊=30。,墙背垂直光滑、填土表面水平,地下水位标高位于地表下2m处(图5-34);试求主动土

压力E“、水力力Ew、总、压?力E,并绘出瑞后压力分布图形。答案:71.84, 44.1, 115.94 5-3有一挡土墙高度/?=5m,墙背型直光滑、墙后填土重度/ = 18KN/m3,内摩擦角° = 20° ,粘聚力c = lOkpa, 如果在填土表面作用均布荷载0=5kN/m2,试求主动土压力氏,及作用点,并画出土压力分布图形。

答案:66, 1.23m

q=5KN/m2

nnnnn

虹30

c

h=5

m

习题5-5附图

5-4某挡土墙高6m,墙背柬直,填土与墙背摩擦角5 = 20° ,墙背倾斜角£ = 10° ,填土表面倾斜角” = 10° ,

填土重度/ = 18. 5KN/m3, 9 = 30°,试求主动土压力答案:156. 1

习题5-3附图

5-5如图5-35所示,已知某挡土墙高度/?=5m,墙身白重G. = 130KN/m, G2=110KN/m,墙背垂直光滑,填土面水平,内摩擦角9= 30° ,粘聚力c=0,填土重度/ = 19KN/m\基底摩系数〃 =0.5,试求主动十?压力&,、并验算挡土墙抗滑移和抗倾覆稳定。答案:86.2, K h =1.39,匕=3.42

5-6某简单土坡坡角“ 二60° , 土的内摩擦角9 = 20。,粘聚力c - lOkpa,取稳定安全系数K = 1.5,试用泰勒

4、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5、砂土及粘性土如何进行稳定性分析?具体验算方法?

6、基坑边坡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7、支护结构常用哪些类型?简述土层锚杆的设计要点?

二、综合练习题

5-1某挡土墙高5m,墙背案直光滑、墙后填土情况如图5-33所示。试求主动土压力E a及其作用点。

答案:81.68, 1.7m

q=2KN/m2图表法求土坡安全高度/?。答案:3. 77m

粘性土 Y =18KN/m

5-7挡土墙高6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重度18kN/m3,饱和重度为19kN/i『,内聚力c=0,内摩擦角

(P= 30° ,求:

(1)墙后无地下水时的主动土压力分布与合力;

(2)挡土墙地下水位离墙底2m时,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土压力和水压力。

答案:(1) ±压力合力为108kN/m; (2) 土压力合力为122kN/m

5-8挡土墙高4. 5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土体表面水平,土体重度/ = 18. 5kN / m3, c=10kPa,(p=25° ,求

主动土压力沿墙高的分布及主动土压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答案:Zo=l. 7m,墙底尸21kPa,合力Ea=29. 4kN/m 5-9挡土墙高5m,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重度19kN/m3, c=10kPa,内摩擦角(p-30° ,求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和主动土压力的合力。答案:合力为32kN/m

5-10某挡土墙高4.0m,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墙后填土为砂土,填土中的地下水位位于离墙顶2.0m处。砂土的重度Y=1S. OkN/m3,饱和重度Y ^=21. OkN / in3,内摩擦角(pW6°。求挡土墙的静止土压力&、主动

土压力屁和水压力£o 答案:52. OkN/m; 33. 8kN / m; 20. OkN/m

5-11己知某挡土墙高步5.0m,墙顶宽b=l. 5m,墙底宽企2. 5m°墙面竖直,墙背倾斜,填土表面倾斜6=12。,墙背摩擦角5=20°。墙后填土为中砂,重度Y=17.0kN/m3,内摩擦角(pW0°。求作用在此挡土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和&的水平分力与竖直分力。答案:106kN/m; 90. 5kN/m; 55. OkN / m

5-12已知某挡土墙高度4. 0m,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填土为干砂,重度Y=1S. OkN/m3,内摩擦角

(pW6。。计算作用在此挡土墙上的静止土压力友;若墙向前移动后产生主动上压力计算主动上压力反的大小。

答案:57. 6kN/m; 37. 4kN/m

5-13挡土墙高10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血水平,第一层土为粘性土,厚度5m,重度Y =20. OkN/m,,粘

聚力c=10kPa,内摩擦角(p逆0° :第二层土为砂土,厚度5m,重度Y二20. OkN/m3,粘聚力c=10kPa,内摩擦角

(p<30°。作出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图。答案:0.0, 35. OkPa, 33. 3kPa, 66. 7kPa

5-14某挡土墙高4m,墙背倾斜角20度,填十?面倾角10度,填土重度20kN/m3,内聚力0,内摩擦角30度,填土与墙背摩擦角15度,则主动土压力大小为多少?答案:89. 6kN/m

5-15某挡土墙高度10. 0m,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填土上作用均布荷载k20kPa。墙后填土分两

=19. OkN/m3,

2

地下水位在离墙顶6. 0m位置。水下粗砂的饱和重度为Y汕二20. OkN / 计算作用在此挡土墙上的总主动土压力和水压力。答案:298kN/m, 80. OkN/m

5-16已知一均匀土坡,坡角所30°,土的重度Y=16. OkN/m3,内摩擦角

5-17某简单粘土土坡高8m,边坡坡度为1:2, 土的重度Y=17.2kN/m3,粘聚力b5kPa,内摩擦角(p=19° ,先按费伦纽斯近似法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圆心位置,再用条分法计算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K。答案:K=1.72 5-18已知某路基填筑高度庐10.0m,填土的重度Y二18. OkN/m*内摩擦角(p=20° ,粘聚力c-7kPa 求此路基的稳定坡角答案:35°

5-19某高层住宅基坑

开挖深度庐6. On 土坡坡度为1:1。地基土分两层: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天然重度YF18. OkN / m ,内摩擦角

(pi^20° ,粘聚力CF5. 4kPa,层厚 /?i=3. 0m;第二层为粘土,重度 Y i=19. OkN / (p

-16° , 0=lOkPa,

2

/?2=10.0m。试用圆弧法计算此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答案:KfO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 《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 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 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 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 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 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 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 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 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 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 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灰土地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 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 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 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 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 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5 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6 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l选用。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7 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1引言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2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 2.1 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

DBJ11-501-2016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为了在地基勘察和地基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地区建筑物(含构筑物)的地基勘察和地基基础设计。 1.0.3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地基勘察。工作中应广泛搜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和建筑经验,针对工程特点、任务要求和岩土工程条件,切实做到精心勘察,提出完整可靠、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勘察工作应包括参与地基基础方案实施的过程。 1.0.4地基基础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原则。设计时应依据勘察成果,结合结构特点、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材料情况、场地环境和工程造价等因素,切实做到精心设计,以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1.0.5 本规范中未列入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地基subgrade,foundation soils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1.2 基础foundation,footing 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1.3 地基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施工图设计阶段所需的岩土工程勘察(即详细勘察),其目的是解决地基基础方案有关实际问题。 2.1.4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standard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在测试、试验的基础上,对应荷载效应为标准组合并按照变形控制的地基设计原则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值。 2.1.5抗浮设防水位groundwater level for prevention of up-floating抗浮评价计算所需要的、保证抗浮设防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场地地下水设计水位。 2.1.6新近沉积土recently deposited soil 第四纪全新世(Q4)中、晚期形成的土,一般呈欠压密状态、强度低、常含有人类文化活动产物(如砖瓦片、木炭渣、陶瓷片等物)和较多的有机质与螺壳、蚌壳等。 2.1.7勘探点exploratory point 进行钻探(钻探成孔)和挖掘探槽、探井,以及进行原位测试、现场试验的点位。 2.1.8控制性勘探孔control borehole 为查明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而布置的钻孔,钻孔深度应满足软弱下卧层验算和地基变形计算的要求,并在钻孔内进行取土、原位测试或其他试验。 2.1.9 一般性勘探孔detective borehole为查明地基岩土层的空间分布而布置的钻孔,钻孔深度应满足查明软弱下卧层分布和 地基变形深度范围主要地基岩土层分布规律的要求,通常只进行地层鉴别,必要时可在钻孔内进行取土、原位测试或其他试验。 2.1.10协同作用分析interaction analysis 根据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采用经过验证的地基土本构模型和基础与上部结构模型,建立和求解反映整个系统相互作用的方程,用以计算变形和内力。 2.1.11地基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settlement 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地基变形控制值。 2.1.12扩展基础spread footing 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起到压力扩散作用的墙、柱下条形基础或柱下 独立基础。 2.1.13无筋扩展基础non-reinforced spread footing 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等材料组成的,基础边线在基础刚性扩散角之内,不需配置钢筋的墙、柱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2.1.14配筋扩展基础reinforced spread footing 由混凝土材料组成的,基础边线在基础刚性扩散角之外且需要配置钢筋的墙、柱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2.1.15沉降后浇带post-cast strip for settlement controlling 为了减少基础之间的差异沉降对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影响而设置的施工后期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预留带。 2.1.16土岩混合地基soil-rock combined subgrade 在主要受力层范围内,由土和岩石组成的地基。 2.1.17现场检验in-situ inspection 在现场采用一定手段,对勘察成果或设计、施工措施的效果进行核查。 2.1.18现场监测in-situ monitoring

《课程与教学论》自制读书笔记(完整+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00467(简答题部分★66) 钟启泉、张华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选择: 1、课程与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基本核心领域。 2、美国博比特《课程》、《怎样编制课程》以及查特斯《课程编制》是课程独立研究诞生标志。 3、泰罗主义假设是:人受经济利益驱动,其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 4、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理论的奠基者,内容为教育本质、课程本质、课程开发方法(活动分析)。 5、博比特:课程的本质:儿童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从事的活动及经验。 6、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方法。 7、博比特:课程目标即能力,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遵循效率原则。由具体化和标准化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态度、鉴赏力构成。 8、贾德和桑代克确立“行为的—联结主义的学习观”,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和方法论基础。 9、泰勒:“现代评价和课程理论之父”,出版《成绩测验的编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课程基本原理”和“评价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10、泰勒原理形成于“八年研究”:30年代经济大萧条,进步教育协会展开了旨在改革课程体制的实验研究,泰勒负责开发课程的一般程序和原理。11、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技术兴趣”,“技术理性”的追求,创造性、学校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和学习者的主体性被忽略。 12、50年末至60年末,西方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诞生了“学术中心课程”。 13、布鲁纳《教育过程》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 14、学术中心课程是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由知识领域及其研究方法构成,其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15、施瓦布、费尼克斯认为学科结构是“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强调学术中心课程是课程现代化的最基本特征。 16、学术课程吸收杜威·进步主义·经验课程因素,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 17、施瓦布被认为是仅次于布鲁纳的倡导结构课程的第二号旗手,建立起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18、施瓦布: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构成,相互作用构成“实践性课程”。是班级或学校的完整文化。方法是“课程审议”,即主体“课程集体”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得出的。 19、课程审议三种艺术:实践、准实践和折中方式。 20、施瓦布“实践的艺术”包括“观察”和“问题形成”。“折中”是针对情境的特殊性对不同理论进行选择、修改、超越。 21、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课程集体”或“审议集体”是主体,课程集体中,教师和学生是核心,其兴趣和需要是课程审议的核心问题。 22、实践性课程本质是“实践兴趣”的追求,教师与学生得到尊重。 23、70年代课程开发由“怎样有效开发课程”转向“怎样理解课程”。被称为“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追求“解放兴趣”。 24、“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知识社会学为基础。25、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拉特克。特点: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中心、既依赖儿童心理又依赖学科知识的性质、确立了“自然教学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26、夸美纽斯是捷克·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大教学论》是标志,与拉特克同为启蒙时期教学论确立者。 27、法国卢梭为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者。《爱弥儿》是柏拉图《理想国》后西方最完整主张自然教育和尊重儿童发现天性的教学论。 28、瑞士裴斯泰洛齐创造性发展卢梭的教育思想,主张:适应自然、自我发展、直观、教学心理学化。 29、教学论发展时代代表有赫尔巴特、杜威。德国赫尔巴特主张:观念心理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教学的“形式阶段”、教育性教学。 30、杜威确立了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四个哲学命题。经验课程形态是“主动作业”即着眼于儿童

(完整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1)

2A312021掌握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开挖前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设置好控制点。 一、土方开挖 对深基坑的界定如下: 1.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 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 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一)开挖原则 基坑一般采用“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开挖原则。 (二)浅基坑开挖 1. 开挖前,应根据工程资料,确定基坑开挖方案和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 2. 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此处视频 有一个口误,不超过1.5m说成了“不低于1.5m ”,敬请注意!) 09真题7 浅基坑土方开挖中,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最大堆置高度不应超过()m。 A. 1.2 B. 1.5 C. 1.8 D. 2.0 (三)深基坑开挖 1. 土方开挖顺序,必须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严格一致。 2. 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 (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无

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 3. 放坡开挖是最经济的挖土方案。

10年真题10 当地质条件和场地条件许可时,开挖深度不大的基坑最可取的开挖方案是()。 A. 放坡挖土 B. 中心岛式(墩式)挖土 C. 盆式挖土 D. 逆作法挖土 4. 中心岛(墩)式挖土,宜用于大型基坑。 5. 当基坑较深,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合理的人工降水措施。 6. 开挖时应对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进行检查。 二、土方回填 (一)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 不能选用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质大于8%勺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勺土、含水量不符合压实 要求的黏性土。填方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 (三)土方填筑与压实 每层虚铺厚度 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10年真题11 基坑土方填筑应()进行回填和夯实。 A. 从一侧向另一侧平推 B. 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 C. 由近到远 D. 在基坑卸土方便处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教学论读书笔记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着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他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泰勒在书中未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作很细致的区分。在他那里,这些术语基本上是同义词。根据泰勒的论述,他讲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指的本文所论及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课程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以及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育认识 泰勒在它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木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标既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泰勒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大多数课程理论认为,“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教师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行为目标”还有利于教育者就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课程目标取向应该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首先要掌握的是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 在泰勒看来,对学习者本身信息的研究是获得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和有利途径,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学习者的“需要”做调查研究。在此他提到“需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另一种则是心理学的概念,即把“需要”视作“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况,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泰勒把课程的行为目标建立在第一种意义上的“需要”,

地基与基础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一)土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2.土方工程开挖前编制开挖方案,并按认可后的方案进行开挖。 3.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5.人工挖土时应由上至下,逐层挖掘,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且高度不得超过1.5m,严禁偷岩或在孤石下挖土,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 6.在基坑或深井下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严防上面土块及其物体下落砸伤头部,遇有地下水渗出时,应把水引到集水井加以排除。 7.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 8.在水下作业,必须严格检查电器的接地或接零和漏电保护开关,电缆应完好,并穿戴防护用品。 9.机械挖土,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10.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11.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12.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挖空的基坑平行2m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13.电缆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14.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15.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16.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5m高护栏,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楼梯。 17.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18.车辆进出门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线(道)必须铺设厚钢板,或浇捣混凝土加固。 19.在开挖基坑时,必须设有确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20.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质开采资料,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流砂等特殊情况)。 21.清坡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底,不得超挖。如果超挖,不得将松土回填,以免影响基础质量。 22.开挖出的土方,要严格按照组织设计堆放,不得堆于基坑侧,以免引起地面堆载超荷引起土体位移、板桩位移或支撑破坏。 23.挖土机械不得在施工中碰撞支撑,以免引起支撑破坏或拉损。 24.开挖土方必须有挖土令。 (二)回填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2.装载机作业范围不得有人平土。 3.打夯机工作前,应检查电源线是否缺陷和漏电,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机械是否装置漏电开关保护,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一箱"的规定,机械不准带病运转,操作人员应带绝缘手套。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文本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反思什么,如何反思,是这套丛书关注的焦点。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科的课程与教学遇到许多问题。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学科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新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新课程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的部署,它需要一批批的志愿兵与生力军去冲锋陷阵。让我们为新课程的崛起鸣锣开道,重塑教师新形象,重筑课程新文化,进一步焕发课程改革的勃勃生机! 作者简介:孔企平曾经担任多年小学数学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1 6年级)主编,曾担任多个国家级中小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主讲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数学课程教材,数学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理论与案例分析,数学教学评价等。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先后获理学学士学位(基础数学专业)和教育学硕士学位(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专业方向);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数学教育专业方向)。 本书目录: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第二节就一轮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第三节近年来国际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第二章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第一节新课程的理念 第二节新课程的目标体系 第三节新教材的特点分析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科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 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第三节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四章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第一节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理论 第二节什么是小学数学学习 第三节小学数学学业习过程 第四节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 第五节转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研究 第一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概述 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第三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决策 第六章数与代数的教学研究(上) 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加强与削弱 第二节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三节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工程名称:新疆西南井控车间厂房工程 交底部位:厂房基础基坑 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魏杰 交底项目厂房独立柱基础基坑开挖审核刘毅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轮南镇塔河油田基地,拟建区域长米宽米。拟建物为厂房独立柱及承台基础基坑、清洗罐基础基坑。

二、独立柱施工工艺 独立柱及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承台基坑施工方法 承台基坑底开挖尺寸按承台尺寸外放,边坡按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采取~:放坡开挖,详见每个承台的《基坑开挖交底图》。严格按每个承台开挖交底的尺寸和放坡要求开挖,杜绝不必要的超挖现象。 .基坑开挖 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如果开挖过程中发现边坡土体湿度过大,土体出现滑落,可按实际情况增大放坡以保持坑壁稳定。开挖土方采用自卸汽车 基坑防护 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 基坑开挖 基坑检查合格 支模 绑扎钢筋地脚螺栓焊接 监理检查合格 浇筑承台混凝土 养护 测量放线 基坑回填 测设基坑平面位置、标高 不合格 合格 集水井法抽水 砂浆垫层 混凝土拌制、运输 制作混凝土试件 与墩台身接缝处理

运到弃土场集中堆放,严禁将土方堆放在基坑边。 .人工整修:机械开挖距基底后采用人工开挖清底,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并超挖铺水泥砂浆垫层。 .水泥砂浆垫层:将坑底松碴、松土全部清除,铺设水泥砂浆垫层,水泥砂浆标号为。 .积水坑设置:基坑四周挖流水沟,设积水坑确保基坑的干燥,如有积水,用抽水泵抽出。 .上下梯道设置:基坑哈尔滨方向开挖一处上下检查梯道,宽度约,以方便人员进出基坑。 基坑防护及临时支护:基坑开挖前,采用φ钢管做好红白相间的钢管栏杆,钢管间采用扣件连接。栏杆设在离基坑边的位置,栏杆高度约,栏杆立柱打入土内不少于,横向栏杆不少于道。栏杆上挂安全警示标识、墩台位标识等。栏杆数量按基坑施工要求倒用或增加。 .基坑回填 承台拆模后,立即回填基坑,利用轻型振动冲击夯夯拍平整。 四、质量要求 承台基底开挖完成后,及时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高程和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基底高程误差控制在±之间。 五、雨季、夜间施工 (一)雨季施工 .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趋势及动态,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 .根据施工现场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疏通,以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并防止周邻地面水倒流进入场内。 .工程现场进出的主要运输道路路基碾压密实,做好路拱并以细石作路面,道路两侧排水系统完善,保证不堵、不积和冲刷路面。 .机电设备的电闸箱或开关采取进盒和搭篷等防雨、防潮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置。 .基坑底四周设汇水沟,对角设集水坑,如遇积水及时用水泵抽出基坑。(二)夜间施工 .夜间挖基工程时,要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 .开挖基坑时,在基坑周围要设置安全防护栏,夜间道路两端防护栏上设置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指导书 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电气工程教研室

第一节概述 供配电设计应包括负荷的分析计算、确定配电方案、选择高低压电气设备及成套设备、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变电所主结线方案、进行短路计算对电气设备进行校验、考虑电气设备的布臵方案,还可以包括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防雷与接地以及电气照明设计内容。 一、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法令、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设计中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耗能低、性能先进的电气。 3)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4)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二、供配电设计的基本内容 供配电设计主要包括变配电所设计、高压配电线路设计、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和电气照明设计等。 (一)变配电所设计 变配电所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尝计算。 2)变配电所所址和型式的选择。 3)变电所主要电器台数、容量及类型的选择(配电所设计不含此项内容)。 4)变配电所主接线路的设计。 5)短路电流的计算。 6)变配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 7)变配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及继电保护装臵的选择与装定。 8)变配电所防雷保护和接地装臵的设计。 9)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主要设备材料单。 10)绘制变配电所主结线图、平面图和必要的剖面图、二次回路图及其他施工图。 (二)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低压配电线路系统方案的确定。 2)低压配电线路的负荷计算。 3)低压配电线路的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4)低压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能够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著作(了解) 《礼记·学记》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4、当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 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 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 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 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 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电 力 工 程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学校:海南大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姓名:王映翰 班级:09电气一班 学号:20090304310046

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 某工矿企业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根据本厂用电负荷,并适当考虑生产的发展,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工厂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通过负荷计算,确定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变电所的主接线及高、低压电气设备,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三,设计资料 设计工程项目 (1) 工厂总平面图: (2) 工厂负荷数据:

(3)供电电源情况:按与供电局协议,本厂可由东南方19公里处的变电所110/38.5/11kv,50MVA变压器供电,供电电压可任选。 (4)电源的短路容量:35kv母线的出线断路器断流容量为1500MVA;10kv母线的出线断路器断流容量为350MVA。 (5)供电局要求的功率因数:当35kv供电时,要求工厂变电所高压侧cos¢>=0.9;当以10kv供电时,要求工厂变电所高压侧cos

¢>=0.95. (6) 气象资料: 四,设计任务 (一) 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 设计图纸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书 一、各区域计算负荷和无功补偿 1.采选矿区 已知:P30=3000KVA Tmax=5000h cos¢0.9 Q30= P30*tan¢=3000*0.48=1440 Kvar S30=2 30 230Q P + =3327.70KVA 2.冶炼厂 已知:P30=2200KVA Tmax=4200h cos¢0.9 Q30= P30*tan¢=2200*0.48=1056 Kvar S30=230 230Q P + =2440.31KVA 3.化工厂 已知:P30=2000KVA Tmax=4200h cos¢0.9 Q30= P30*tan¢=2000*0.48=960 Kvar S30=230 230Q P + =2218.47 KVA 4.机械制造厂 已知:P30=1500KVA Tmax=2880h cos¢0.9 Q30= P30*tan¢=1500*0.48=720 Kvar S30=230 230Q P + =1163.85KVA 5.厂区和职工居住区照明 已知:P30=800KVA Tmax=1800h cos¢0.9 Q30= P30*tan¢=800*0.48=384 Kvar S30=230 230Q P + =887.39KVA 6.所用电 已知:P30=500KVA Tmax=1800h cos¢0.9 Q30= P30*tan¢=500*0.48=240 Kvar S30=230 230Q P + =554.62KVA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教学的定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优化教学的一般标准: 1 .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个人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当前优化教学总的质量标准。 2.高效率标准,即合理投入下的效益最大化.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教学是否优化,还应从教学过程的角度进行评判,即考察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形式是否科学、道德和有艺术性。过程标准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教学应体现真善美的精神. 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1遵循教学规律2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激励、标准。教学目标分类的意义: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局部,有利于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有利于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1.1956年出版专著《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分为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奥苏泊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四种类型:1.抽象符号学习。主要词汇学习。2.概念学习。各层次学习的重要基础。3.命题学习。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阐释两个要素之间按的相互关系,4.发现学习。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科学性、灵活性。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

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1.教学模式的结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运用策略;评价体系。2.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和效益性。1.制约模式选择和应用的因素第一,教学目标和任务。第二,具体学科的性质。第三,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第四,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风格。第五,教师自身的优势。第六,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2.选择和应用教学模式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教学模式。第二个阶段:对了解和掌握的各个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第三个阶段:实际的运用和改造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1.所谓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额探究与求索、总结与概括,获得经验与体验,发展智慧和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 2.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学生主体性,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探究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最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的总称。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小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直观形象性,讲授的时间,语言艺术2谈话法也称为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认任务和内容,向学生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一)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一)《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一) 浦东新区金英小学黄一青 假期中拜读了钟启泉、张华两位老师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这是一本系统阐述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的策略以及教学、课程的科学性知识的书籍,走马观花还是细细研读,我选择了后者。 第一章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是我较为感兴趣的章节,在这里,我又一次聆听了智者的声音。从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的贡献---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卢梭与裴斯泰洛齐的贡献---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现代教学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学论,这些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这些熟悉的教育理论,无一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念书的时候,常常觉得这些理论是枯燥而乏味的,常常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默念背诵,如今,工作了这么多年,回过头来再次拜读,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在教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处于不寻常的地位。他第一次确立起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大教学论》也因而成为现代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他在360年以前就对教学规律有了如此深刻的认识,这是令人惊叹的。他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确立起的一系列教学论原理,对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夸美纽斯的许多教学论主张即使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依然既有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是夸美纽斯提出的第一原理。它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这是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其次,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一方面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特征,不能躐等,另一方面要遵循知识本身的形成顺序,一步一步,由易到难地进行。由此想

6种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6种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溜槽施工技术 01、技术原理 大体积底板位于基坑底部,混凝土从基坑边沿向下输送,泵送施工是最常见的混凝土底板浇筑方法。对于超大体积的底板,当需要大方量浇筑时,则需要布置多台混凝土泵。例如:北京央视大楼的大体积底板施工同时使 用了20台拖泵和2台汽车泵,上海中心的大体积底板施工同时使用了12台汽车泵、4台拖泵和2台车载泵。缺点:这需要很大的施工场地,用以 安放混凝土泵,并停放混凝土罐车。对于通常在城市中心区建设的超高层建筑工程,由于其施工场地狭小的特点,造成了很大的施工困难。另外,泵送混凝土对混凝土性能要求比较高,要求混凝土的和易性要好,特别是压力沁水率要符合要求,否则极易引起堵管现象,对骨料粒径和级配也有很高要求。泵送混凝土的施工速度也有很大限制,单泵通常只能达到 30m3/h。 溜槽是从基坑边到底部架设的具有一定斜度的槽,混凝土在槽内靠自重流淌,输送到底板浇筑工作面。利用溜槽输送混凝土是一种快速浇筑法,混 凝土浇筑速率可大于300~500m3/h。 溜槽施工的优点: (1)溜槽浇筑混凝土属于非泵送范畴,可以大大调低混凝土坍落度,减少单位用水量,避免混凝土干缩现象。(2)采用溜槽浇筑混凝土,更有利于夏季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散热,降低入模温度及水化热。(3)溜槽浇筑混凝 土能避免常规施工泵管堵塞现象发生,工效更高,可保证大体量混凝土连续浇筑。 溜槽施工适用范围:

(1)基坑有一定深度,溜槽搭设长度L为基坑深度H的2.5~3.5倍,该范围内的底板混凝土可利用溜槽有效覆盖。(2)底板厚度达到1m以上,面积大,单次混凝土浇筑方量约1万m3。溜槽为混凝土浇筑提供的临时施工措施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架体需进行拆除,如果浇筑方量较少,采用溜槽相对费用较高。(3)基坑顶部有场地设置卸料口,且混凝土罐车可以停放。 02 设计要点 溜槽的平面布置需同时满足混凝土罐车的快速卸料、浇筑面覆盖整个底板(局部边角可以通过地泵收面)、相邻下料点间的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等条件,具体如下: (1)主溜槽数量设置: 主溜槽数量的设置与底板面积、混凝土浇筑方量、基坑顶部场地均有关系,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域,混凝土浇筑受 早晚高峰期限制,可根据每个溜槽按照平均400m3/h进行浇筑,可以测算出需要的溜槽数量。 (2)溜槽方向及间距: 溜槽设置保证基坑底部卸料点间距大于15m,保证基坑顶部每个卸料点位置有两辆混凝土罐车等候;基坑内下料点间距宜为12~18m,充分考虑混凝土在底板内流动性以及工人振捣操作面的需要。 (3)分支溜槽及串筒设置: 在满足浇筑时间限制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分支溜槽及串筒扩大溜槽的覆盖范围。 溜槽的搭设保证混凝土输送与管理人员检查的人行通道需要。溜槽宽度的选取满足混凝土罐车下料宽度及操作要求,溜槽沿线设置人行通道,为保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讲绪言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 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 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 《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 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 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 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 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 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上,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上,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上,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手段上,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