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西哲学入门》期末试卷(A)

试题纸

识的概念、源泉和标准,认识可能的种类和其确定性(正确性)程度,认识者和被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知识的范围,基础和本性,认识的各种方式、真理的性质、以及知识和信仰的关系,甚至认识的社会条件等等。

认识论在构成大哲学的铁三角中是不可缺少的一角。哲学本体论和价值论要通过认识论才能理论地建构起来。认识论也把对本体和价值的认知转化为认识方法和行为方式。认识论和价值论成立的最终根据或理由又是由本体论提供的。

中国哲学认识论特点

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独到的哲学大智慧,有非常到位的本体论,价值论,也有非常到位的认识论。只是我们的认识论与西方哲学相比,是把感觉经验与知识理性或感性与理性,生命过程与认识过程,知与行非常紧密地融为一体了。中国哲学认识论有如下特点。

(1)中国哲学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紧密合一,于求道、闻道、悟

的复杂系统的运动方式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动态功能、结构和趋势。为了掌握生活中实用的真理,特别侧重于从物质及认识对象的行为,关系,运动规律上作整体的把握,找出事物实在的共同规律,然后以这种对于总规律的认识为指导去认识和解决具体的复杂性问题,因而重视综合。这样一种认识方法偏重于定性的描述。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非常到位的实在论,即认为人的认识要面对

真实地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实在,是可知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主客体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按照中国哲人的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养育与被

有几个非常严重的缺陷:一是忽略了人的认识的主观结构或主体条件;二是忽略了人的认识的终极有限性;三是忽略了人的认识价值规范性;四是停留于表面的笼统的描述,不具有得到正确认识的可操作性。

马哲认识论继承黑格尔辩证认识论,有两个深刻的内容我们须领会。一是人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二是人的认识的任务是达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应当补充上中国哲学善与真或价值与真理的统一。

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比较把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中的辩证法思想和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加以比较,两者都强调系统性、动态性、联系性、整体性、有机性。

1)作为辩证认识论本体论前提的,马哲的终极实在概念是物质,本体论中最基本的对立统一是“物质与精神”。而中国哲学的终极实在则是道、太极、无极、等等。本体论中最基本的对立统一是阴阳关系,其包含了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