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工程 2.1 细胞工程概述课后作业 苏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2.1细胞工程概述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3

2.1细胞工程概述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3

2.1细胞工程概述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 (2013淮安高二检测)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A •改造蛋白质B •改造mRNAC.改造基因 D •改变氨基酸【解析】蛋白质是基因控制合成的,改造蛋白质要从改造基因入手。

【答案】C2•以下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B. 蛋白质工程就是酶工程的延伸C. 蛋白质工程就是用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改造D. 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天然的蛋白质【解析】改造蛋白质的结构从改造基因入手,因此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答案】A3•对蛋白质的改造有大改、中改和小改之分,其划分的依据是()A •蛋白质分子的复杂程度B. 操作过程的复杂程度C •蛋白质改造部位的多少D. 蛋白质数目的多少【解析】蛋白质的改造有大改、中改、小改,其划分的依据是蛋白质改造部位的多少。

【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都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所以二者没有区别B. 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C. 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有的仍然是天然的蛋白质D. 蛋白质工程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造蛋白质的【解析】改造蛋白质是从改造基因入手的,因此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

【答案】B5 •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工程成果的是()A •改造酶的结构,提高酶的热稳定性B •生产出鼠一人嵌合抗体C•将t-PA分子中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谷氨酰胺D.将人的胰岛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胰岛素【解析】将人的胰岛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胰岛素属于基因工程的成果。

【答案】D6. (2013南京高二期末)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B. 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C. 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D. 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解析】所谓的蛋白质工程,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包括基因的定点突变和基因表达对蛋白质进行改造,以期获得性质和功能更加完善的蛋白质分子,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高中生物 第二章细胞工程学案 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第二章细胞工程学案 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学案苏教版选修3第二章细胞工程学案苏教版选修3一、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区别理论基础(原理)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培养基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需一定营养物质、激素、光照等条件液体培养基,营养物质、维生素、动物血清、pH等过程结果获得新个体或细胞产品大量产生细胞或细胞产物用途①快速繁殖名贵花卉和果树;②培养无病毒植物、转基因植物;③大规模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等①生产蛋白质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②检测有毒物质;③研究药理病理;④移植治疗相同点都需人工条件下的无菌操作二、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项目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增殖处理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细胞壁注射特定抗原免疫处理正常小鼠促融(1)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2)化学法:聚乙二醇(1)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2)化学法:聚乙二醇;(3)生物法:灭活的病毒意义及用途①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②克服有性杂交的母系遗传,获得细胞质基因的杂合子,研究细胞质遗传①制备单克隆抗体;②诊断、治疗、预防疾病。

例如:肿瘤定位诊断,放射性抗体→肿瘤;生物导弹治疗,抗体—细胞分裂9、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单个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10、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

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7 植物细胞工程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7 植物细胞工程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第7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目标导航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及其特点。

2.理解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过程及其意义。

3.理解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过程。

4.举例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1.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生物体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每个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潜能。

(2)证据:植物的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培养成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1)概念:是指依据______________原理,在________条件下,分离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植体),并在培养基上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长成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培养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或原生质体――→脱分化____________――→再分化______或________―→试管苗①愈伤组织:是一团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并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______细胞。

②脱分化:指__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③再分化:____________重新被诱导分化形成______等器官的过程。

(4)人工种子①概念: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包埋在含有营养和保护物质的包被中,在适宜条件下能够____________的颗粒体。

②结构:________外包裹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植物细胞培养1.概念:将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____________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__________中,进行__________,得到分散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____________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的____________的一种技术。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学技术与工程课后习题 第二章细胞工程 专项练4 动物细胞工程大题专练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学技术与工程课后习题 第二章细胞工程 专项练4 动物细胞工程大题专练

专项练4 动物细胞工程大题专练1.(江苏太湖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成果为丙肝病毒(HCV)的发现过程。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HCV入侵时间对肝细胞活力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仪器完成实验思路,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与用具:人体肝组织、新分离的HCV株(RNA病毒)、胎牛血清、动物细胞培养液、胰蛋白酶、培养瓶、相关检测仪器等。

(要求与说明:检测时间间隔12 h,保证48 h 内悬浮培养的营养条件适宜,不出现接触抑制,实验仪器、试剂等操作不做要求,细胞活力的检测方法不做要求)(1)实验思路:①;②将肝细胞悬液均等加入若干培养瓶中, ;③甲组用适量且等量新分离的HCV感染肝细胞,乙组不作处理;④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统计分析数据。

(2)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用曲线图表示,坐标轴上标出初始值)。

(3)分析与讨论:①胰蛋白酶可以分散细胞获得单个细胞的悬浮液的原因是。

②HCV感染可引起丙肝,丙肝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肝癌,正常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③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特别是感染HIV的个体免疫功能减退,感染HCV的风险更高,原因是。

④若某地出现HCV感染疫情,请用相应的生物学知识提出可行的检测初期感染者的方法: (仅写出检测方法,具体操作不做要求;感染HCV后,丙肝抗体在血浆中检出的时间较晚,一般要8~12周)将人体肝细胞培养在添加了胎牛血清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当细胞处于快速增长期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分散并悬浮培养将培养瓶均分为甲、乙两组,检测细胞活力,并记录分别在12 h、24 h、36 h、48 h 检测细胞活力,并记录(2)HCV入侵时间对肝细胞活力影响曲线图(3)胰蛋白酶可消化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其他成分基因突变HIV主要感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个体的免疫功能严重衰退检测HCV相关的核酸片段,或者逆转录后进行PCR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HCV入侵时间对肝细胞活力的影响,自变量是HCV及其入侵时间。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细胞全能性,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在培养基上培养,使其发育成部分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2.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为杂种细胞,继而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

生命观念: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及原因。

科学思维:理解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以流程图形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细胞杂交的过程。

科学探究:尝试探究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顺序及比例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概念:利用细胞全能性,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在培养基上培养,使其发育成部分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2.具体步骤选材:外植体: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如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

植物的茎尖、根尖、幼嫩的叶片、花药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外植体。

↓消毒:用消毒剂除去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消毒后的外植体需要用无菌水充分冲洗,以避免消毒剂对外植体的生长、分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接种: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置于适宜的培养基上的操作。

接种用的培养基一般都要含有适量的水分、无机盐、碳源、氮源、维生素以及植物激素等。

↓诱导脱分化:将已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其细胞改变发育途径,逐步失去原有的分化状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的过程。

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

↓诱导再分化:愈伤组织生长一段时间后,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经诱导分化,形成芽和根等器官,或进一步发育成完整植株,也可以诱导形成胚状体。

↓炼苗移植:使分化形成的幼小植株逐渐适应自然环境,保证幼苗移植到大田能顺利成活。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将自发或人工融合的杂种细胞培育成新品种植物体的技术。

2.环节原生质体的制备: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低速离心分离提纯↓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化学融合法[聚乙二醇法(PEG)]和物理融合法(电融合法) ↓杂种细胞筛选和培养:两两融合有AA、BB、AB三种类型;融合成功的标志:再生出细胞壁↓杂种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杂种植株的再生和鉴定3.应用实例白菜—甘蓝、萝卜和甘蓝、烟草和番茄、马铃薯和番茄、水稻和稻稗。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五细胞工程概述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五细胞工程概述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课时分层作业(五)(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 •下列技术中,一般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是()A. 1907年哈里森进行的蛙胚神经组织培养B. 1972年卡尔逊获得了体细胞杂交植株C. 1982年帕米特采用显微注射技术获得了巨型小鼠D. 1997年维尔穆特利用核移植技术克隆出绵羊“多莉”【解析】帕米特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经过重组的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质粒转入小鼠受精卵内,并将早期胚胎植入小鼠体内妊娠,分娩出了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巨型小鼠,这一实验被认为是基因工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答案】C2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工程仅仅在细胞整体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B. 细胞工程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C. 细胞工程的技术包括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工程等D. 细胞工程可以用于作物新品种的改良或繁育【解析】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进行操作,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这种对遗传物质的改变可以是在细胞整体水平上进行,也可以是在细胞器水平上进行。

【答案】A3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A. 体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 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 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D. 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解析】A项中指的是细胞的全能性,并非细胞全能性的原因。

细胞之所以具有全能性,是由于细胞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遗传物质,所以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答案】C4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 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需要用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C.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就是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D. 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解析】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才能获得原生质体;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多倍体,并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是不是杂种细胞。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6 细胞工程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6 细胞工程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

第二章细胞工程第6课时细胞工程概述目标导航1.了解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

2.简述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如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染色体工程等。

3.了解细胞融合的方法。

4.举例说出细胞工程在遗传育种、生产药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一、细胞工程的发展1.1907年,哈里森采用____________培养蛙胚神经组织细胞,开创了动物____________的先河。

2.1937年,高特里特等人培养了____________,首次成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2年,卡尔逊用____________作为促融合因子,成功的将两个不同种的烟草细胞____________融合,获得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7年伊恩·维尔穆特利用成年芬兰白面母羊________________与黑面母羊的____________首次克隆出绵羊“多利”。

二、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细胞工程的概念:以__________为基本单位,在体外________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使细胞某些____________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____________、创造新品种和加速繁育生物个体,以及获得某些有用的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分类(1)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微生物细胞工程。

(2)根据所用技术的不同:分为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是在______条件下分离植物____________,将其放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给予必要的生长条件,使它们在体外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2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3word版本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2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3word版本

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一、选择题1.若大量、快速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和黄酮类物质需借助下列哪项生物技术?( )A.基因工程B.诱变育种C.植物组织培养D.植物体细胞杂交解析:培养人参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发酵罐中连续培养,可在培养液中获得大量人参细胞,经提炼可得皂甙干粉,因此人参皂甙干粉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

答案:C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意义?( )A.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B.加速繁育生物个体C.获得某些细胞代谢产物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属于基因工程的一个步骤,通过细胞工程不能实现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但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D3.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均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所以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植物多倍体育种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4.下列关于“人工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科技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B.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C.种皮能够自我生成D.发芽率低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包裹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就可制成“人工种子”。

答案:B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应用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取一定大小的草莓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新品种B.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C.在组织培养获得的楸树胚状体外包裹上人工胚乳、种皮制成人工种子D.在发酵罐中培养人参的胚状体细胞,大量生产人参皂苷粉解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植物,但不能培养出抗病毒的新品种;人工诱变并不能产生非本物种的基因,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不可能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人工种子是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的;获取细胞产物,应将植物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1细胞工程概述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1细胞工程概述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1细胞工程概述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一、选择题1.“白菜—甘蓝”是用何种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嫁接技术解析:“白菜—甘蓝”是由白菜和甘蓝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融合而成的杂种细胞发育而成的,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2.用以下4种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中,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一个亲本的技术是( )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杂交育种D.动物细胞培养解析:细胞核移植的后代,细胞质遗传物质与细胞核遗传物质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细胞融合是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融合,拥有两个或多个细胞的全部遗传物质;杂交育种的新个体拥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

答案:D3.将甲、乙两个物种(均为二倍体)的体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成植株。

此植株是( )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单倍体解析:因甲、乙两种植物均是二倍体,故由它们的体细胞融合而成的杂种细胞及由该细胞发育成的植株均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C4.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为(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B.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解析:生物体内的细胞具有全能性,但没有表现出来,原因是细胞完成了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B5.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解析: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外植体(指从植物体上切下来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会进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将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移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愈伤组织就会进行再分化,并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

根据培养的对象,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用机械、酸处理或酶分解等方法除去细胞壁,分离出原生质体进行培养)等,胚是可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材料的。

高中生物同步课件:2.1 细胞工程概述(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同步课件:2.1 细胞工程概述(苏教版选修3)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细胞工程
2.分类
植物细胞 (1)根据研究对象分为 动物细胞 微生物细胞 (2)根据所使用技术的不同分为: 无菌 ①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在_______条 分离 件下_______植物细胞或组织,将其放在适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细胞工程
培养基 当的_________上,给予必要的生长条件, 使它们在体外继续生长、增殖与分化,形成 组织、器官和个体 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②细胞融合技术: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 2个或多个 一个细胞 ___________不同细胞融合为___________的
细胞或细胞器水平 DNA分子水平
细胞融合、细胞培 体外对基因“ 养、细胞核移植、 剪切”和“拼 染色体工程 接”等方法
不 同 点 技术 方法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细胞工程
内容 区别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不 培育新品种,以 改良生物品种,获 实施 同 及获得细胞代谢 得人类需要的基因 目的 点 产物 产物 两者都可以定向改变生物体内的遗传 物质,从而使人们获得基因产物或生 物新品种,在育种上都能打破物种间 的界限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培养疫苗或者
移植器官。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细胞工程
例3 细胞工程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有关细
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快速繁殖花卉需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 两个重要过程 B.选用茎尖进行脱毒培养的主要原因是茎
尖细胞分裂旺盛
C.体细胞克隆技术能够增加濒危灭绝的珍 贵动物的生存数量
缺点
目前没 有发现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细胞工程

生物苏教版选修3课后训练:第二章第1节细胞工程概述含解析

生物苏教版选修3课后训练:第二章第1节细胞工程概述含解析

细胞工程概述练习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

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3.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植物细胞融合前需先用纤维素酶等去除细胞壁。

这说明酶催化具有()。

A.高效性B.需要适宜的温度C.专一性D.需要适宜的pH4.某株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

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利用该植物体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

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

A.茎尖B.子房壁C.叶片D.花粉粒5.下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是()。

A.兰花的芽尖组织培育成兰花幼苗B.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C.扦插的葡萄枝条长成新个体D.柳树芽发育成枝条6.下列关于培育脱毒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该选用植物根部成熟区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B.应该选取植物体分生区细胞进行组织培养C.用马铃薯和草莓等植物的脱毒苗进行繁殖,种植的作物就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D.脱毒植物比未经脱毒的植物品质好、产量高7.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原因是().A.改变了作物品种B.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C.无性繁殖,保持了亲本性状D.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8.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工程概述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工程概述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细胞工程概述1.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去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2.细胞工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根据所使用技术的不同,分为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融合和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3.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是:选材→消毒→接种→诱导分化→诱导再分化→炼苗移植。

对应学生用书1.细胞工程的概念(1)细胞工程的含义:(2)①据操作对象: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

②据使用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和细胞核移植技术等。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细胞的全能性:①含义:生物体的细胞都具有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物个体的潜能。

②根本原因:几乎每一个细胞内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具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2)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①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条件:无菌、适宜的营养等。

③常用材料:植株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④场所:培养基中。

(3)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步骤:1.为什么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会表现出全能性?提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内的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2.植物的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是否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为什么?提示:没有。

因为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而种子中的胚已完成了早期发育,相当于新植物体的幼体,没有体现细胞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3.结合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实验,思考下列问题:(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提示:避免杂菌污染培养基。

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培养物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在生长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2)为什么切取胡萝卜根的形成层?其他部分也能培养成小植株吗?提示:胡萝卜根的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其他部分如叶、花也能培养成小植株,只是稍微困难些。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工程 2.1.1 细胞工程概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工程 2.1.1 细胞工程概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江苏省南京市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1.1 细胞工程概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南京市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1.1 细胞工程概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南京市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2.1.1 细胞工程概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细胞工程概述【课标要求】简述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举例说出细胞工程的应用(【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细胞工程是以为基本单位,在条件下进行、或、等技术,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面改良生物品种、创造新品种和加速繁育生物个体,以及获得某些有有的细胞代谢产物的技术。

2、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细胞工程领域可分为、和;根据所使用技术的不同,细胞工程主要包括与、、、等内容。

4、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是在下分离植物或,将其放在适当的上,给予必要的生长条件,使它们在休外继续、与,形成新的组织、器官和个体的技术。

5、细胞融合技术是采用或的方法使或细胞融合为的技术。

在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细胞之间的质膜发生粘连、破裂、细胞质发生融合,进而发生核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常用的促融合方法有 (如_________融合法)、(如_____________融合法)、 (如____________融合法)等.植物细胞融合前还需要用纤维素酶等去除。

苏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三 2.1细胞工程概述(修改后)(共15张PPT)

苏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三 2.1细胞工程概述(修改后)(共15张PPT)

用_________作为促融合因子,获得了世界上
成功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个_______
利用成年芬兰白面母羊
首次_________
1996年 韦尔穆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相比:
前者是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生物技术, 后者是分子水平上的生物技术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12时4 4分46 秒上午1 2时44 分00:44: 4621.8. 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
体的一部分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细菌的分裂生殖,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植物 的扦插、嫁接。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821.8.8 Sunday , August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0: 44:4600 :44:460 0:448/ 8/2021 12:44:46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8 00:44:4 600:44 Aug-21 8-Aug-2 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00:44: 4600:4 4:4600: 44Sunday, August 08,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8 21.8.80 0:44:46 00:44:4 6Augus t 8, 2021
思考: 克隆多莉羊技术是 细胞水平上的技术,培 育抗虫棉是 分水子平上的技术。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苏教版选修3

第二章细胞工程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学习目标】1、说出细胞全能性的含义及其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B)2、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3、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4、例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B)【基础梳理】一、植物组织培养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生物细胞的全能性生物体细胞一般都是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因而都含有生物一整套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但在生物体上有时不能表现出其全能性,只能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在特定的环境、激素等的影响下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植物体的全部体细胞都是从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3)细胞表现其全能性的条件离体、无菌、一定的营养条件、植物激素诱导、环境条件(脱分化避光,再分化需光)。

(4)全能性的大小受精卵全能性最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它的细胞核仍保持着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例题1】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A. 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B. 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C. 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 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2、植物组织培养(1)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2)核心: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再分化。

(3)过程:(4)培养基的成分水分、无机盐、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有机添加物等。

(5)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所以实验用具严格灭菌。

②接种过程严格的无菌操作。

③愈伤组织培养:最初避光培养,后期见光培养。

④试管苗培养:先要进行生芽培养,再进行生根培养,试管苗培养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例题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例题3】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利用的营养成分是()①水②矿质营养③有机小分子④激素⑤琼脂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3、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二、植物细胞培养(1)概念:在实验室工厂化生产的条件下,将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愈伤组织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得到分散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继代培养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的细胞群体的一种技术。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若大量、快速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和黄酮类物质需借助下列哪项生物技术?( )A.基因工程B.诱变育种C.植物组织培养D.植物体细胞杂交解析:培养人参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发酵罐中连续培养,可在培养液中获得大量人参细胞,经提炼可得皂甙干粉,因此人参皂甙干粉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

答案:C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意义?( )A.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B.加速繁育生物个体C.获得某些细胞代谢产物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属于基因工程的一个步骤,通过细胞工程不能实现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但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D3.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均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所以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植物多倍体育种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4.下列关于“人工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科技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B.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C.种皮能够自我生成D.发芽率低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包裹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就可制成“人工种子”。

答案:B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应用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取一定大小的草莓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新品种B.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C.在组织培养获得的楸树胚状体外包裹上人工胚乳、种皮制成人工种子D.在发酵罐中培养人参的胚状体细胞,大量生产人参皂苷粉解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植物,但不能培养出抗病毒的新品种;人工诱变并不能产生非本物种的基因,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不可能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人工种子是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的;获取细胞产物,应将植物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四十)第2章 第1、2节 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 苏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四十)第2章 第1、2节 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 苏教版选修3

(金榜题库)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第2章第1、2节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苏教版选修3(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聚乙二醇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流动性和细胞全能性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各项中为非必要条件的是( )A.培养基需消毒灭菌B.给予适宜的温度C.给予充足的光照D.给予适宜的养料和激素3.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可能把两个植物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B.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C.利用聚乙二醇可以促进原生质体融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的植物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4.(2013·南通模拟)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A.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与亲本不同的遗传特性B.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C.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D.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5.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抗病毒的新品种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D.单倍体育种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6.(2013·无锡模拟)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B.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含有有机物C.③试管中的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D.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7.(多选)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胰蛋白酶C.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二、非选择题(共15分)8.(能力挑战题)(2012·山东高考)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细胞工程
第一节细胞工程概述
一、选择题
1.“白菜—甘蓝”是用何种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嫁接技术
解析:“白菜—甘蓝”是由白菜和甘蓝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融合而成的杂种细胞发育而成的,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用以下4种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中,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一个亲本的技术是( )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杂交育种
D.动物细胞培养
解析:细胞核移植的后代,细胞质遗传物质与细胞核遗传物质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细胞融合是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融合,拥有两个或多个细胞的全部遗传物质;杂交育种的新个体拥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

答案:D
3.将甲、乙两个物种(均为二倍体)的体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成植株。

此植株是( )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单倍体
解析:因甲、乙两种植物均是二倍体,故由它们的体细胞融合而成的杂种细胞及由该细胞发育成的植株均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C
4.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为( )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
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解析:生物体内的细胞具有全能性,但没有表现出来,原因是细胞完成了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B
5.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解析: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外植体(指从植物体上切下来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会进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将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移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愈伤组织就会进行再分化,并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

根据培养的对象,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用机械、酸处理或酶分解等方法除去细胞壁,分离出原生质体进行培养)等,胚是可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材料的。

答案:A
6.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相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或细胞器水平上进行的操作,而基因工程则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
B.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都属于人为操作
C.两者所造成的改变均是按人的意愿来进行的
D.两者目前都能较为容易地实现人们的意愿
解析: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没有达到较容易实现人们意愿的程度。

答案:D
7.在促进细胞融合的促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不同细胞可完成融合,正确的融合过程顺序是( )
①不同细胞的细胞核融合②杂种细胞的形成③细胞质膜粘连、破裂④细胞质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解析:在促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不同细胞之间的质膜发生粘连、破裂,然后细胞质融合,进而发生细胞核的融合,最终形成杂种细胞。

答案:C
8.用细胞工程技术使天竺葵与香茅草杂交产生了驱蚊香草,下列有关该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
B.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型
C.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包含了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
解析:愈伤组织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愈伤组织细胞代谢类型不是自养型。

答案:B
9.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
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析: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异源多倍体植株;制备原生质体需要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故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灭活的病毒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不能用来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C
10.下列有关细胞工程发展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07年美国哈里森培养了蛙胚神经组织,开创了动物细胞培养先河
B.1937年,法国高特里特等人离体培养了胡萝卜组织使细胞增殖
C.1972年,美国卡尔逊等实现了2个不同种烟草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
D.1996年,英国韦尔穆特首次完成了多倍体植株的培育
解析:1996年,英国韦尔穆特等利用成年芬兰白面母羊体细胞的细胞核与苏格兰黑面母羊的去核卵细胞,首次培育出了克隆绵羊“多莉”。

答案:D
11.下图表示一定条件下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
B.图中①②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
C.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均为纯合子
D.此实验说明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解析: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时要注意无菌操作,若被杂菌污染,易造成实验失败;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过程,如果离体的组织是纯合子,则得到的试管苗是纯合子,如果离体的组织是杂合子,则得到的试管苗是杂合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答案:C
12.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烟草—菠菜”——一种新型的烟草品种。

下图为培育杂种植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操作不是必需的是( )
A.在融合之前除去两种细胞的细胞壁
B.原生质体先进行脱分化处理再融合
C.原生质体融合后筛选杂种细胞继续培养
D.诱导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解析:植物体细胞的杂交过程:在植物细胞融合之前除去两种细胞的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后筛选杂种细胞继续培养;诱导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可见,原生质体先进行融合处理再进行脱分化。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是组织培养胡萝卜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上图按组织培养的过程排列顺序:。

(2)图D中的细胞团是,它的特点是。

(3)图D中培养物的变化是。

(4)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组织的可能性,这是的表现。

(5)组织培养形成胡萝卜的过程属于生殖。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概括为: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其中外植体是指离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

答案:(1)B→D→C→A
(2)愈伤组织没有特定结构和功能,是处于旺盛分裂状态的薄壁细胞
(3)愈伤组织发生再分化
(4)植物细胞全能性
(5)无性
14.据下面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能否得到杂种植株?为什么?。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依据的原理是,
其中过程②称为,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过程④相当于,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

(3)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倍体植株。

解析:(1)番茄和马铃薯属于两种植物,存在生殖隔离,不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后代。

(2)过程②是把a、b两个原生质体融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原生质体融合。

过程③是在融合的原生质体外再生一层细胞壁,而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过程④的结果是形成了愈伤组织,所以④为脱分化。

(3)“番茄—马铃薯”属于异源多倍体里面的异源六倍体。

答案:(1)不能,不同种的植物存在生殖隔离
(2)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全能性原生质体融合高尔基体脱分化有丝分裂
(3)六
15.微生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动植物细胞融合基本相同。

下图是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培育能直接利用可溶性淀粉生产酒精的酵母菌No.220菌株过程示意图。

(注:H28菌株可直接分解可溶性淀粉,不
能形成孢子;IFO1046菌株不能利用淀粉,可将葡萄糖酵解为酒清,能形成孢子。

)试回答有关问
题。

(1)图中所示的生物技术是。

(2)“去壁”的常用方法是;“去壁”获得的原生质体形态呈球形,这体现了细胞膜。

(3)“诱导”过程主要是通过某些物质诱导原生质体形成新的细胞壁,直接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是。

(4)试根据给予的信息设计简单方案,以筛选出糖化酵母菌No.220菌株。

(提示:产孢培养基可以诱导IFO1046菌株产生孢子;孢子能耐受60 ℃的热处理)
解析:题图信息表明,微生物细胞H28菌株与IFO1046菌株杂交,首先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对原生质体甲和乙融合,融合后的原生质体经培养得到杂交细胞。

该过程利用了细胞融合技术。

答案:(1)细胞工程
(2)酶解法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高尔基体
(4)①将再生细胞接种在产孢培养基(含淀粉和单糖)上,培养一段时间以诱导IFO1046菌株及其融合细胞产生孢子,在60 ℃下进行热处理灭菌;②将上一步处理的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获得菌株后,将菌种接种到仅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选择能生长的菌株即为能直接利用可溶性淀粉生产酒精的糖化酵母菌No.220菌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