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印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印度,是七年级地理下册7.3节的内容。

教材从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亚洲的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学生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印度有更全面的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尤其是对印度的美食、文化和节日等感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特点。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3.印度的人口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度的特点。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相关地图,包括印度地理位置图、气候图、农业和工业分布图等。

2.收集印度的美食、文化和节日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准备一些关于印度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印度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已知的信息。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印度的基本国情。

同时,教师对这些资料进行简要讲解,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分发印度地图,让学生结合教材,找出印度的主要河流、山脉、城市等地理特征。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并简要说明原因。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二、学生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
1、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个分区?中国位于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国家?
2、亚洲有几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
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
面的是亚。
三、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讨论回答。
(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
、、、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
(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6。2(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亚洲是世界大洲。
3、亚洲众多的人口,对___ 和_____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4、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
(二)、选择题
1、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
A 北亚、西亚、南亚 B 东亚、东南亚 、南亚
C 南亚 、 中亚 、北亚 D 东南亚 、西亚 、 中亚
2、下列国家人口超过1亿的是( )
A 蒙古 B朝鲜 C 印度尼西亚 D 新加坡
C.C——热带沙漠气候
D.D——地中海气候
3.亚洲气候特点是类型、气候
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______。亚洲东部和南部常
受(冬、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洪涝灾害。
4、亚洲地跨带、带带,受和的影响,
5、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和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6.读“亚洲气候图”,回答:15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1)、找出亚洲主要有气候类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无答案)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班组名姓名日期:3月5日编号08一、学习目标:1、印度的地理位置。

2、印度的地理地形。

3、分析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

二、学习策略:自研自探环节(20分钟)合作交流环节(10分钟)展示提升环节(20分钟)【主题1】印度的地理位置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30,结合图7.32,图7.34,翻到课本P4图6.5,明白印度的位置及其邻国。

知识生成:1、纬度位置:线穿过印度中部,印度领土位于带和带,印度是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图中描出回归线)2、海陆位置:①印度南部是洋,东部临湾,西部邻海。

(在图中填注)②陆上邻国:在图中填出(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③在图中填出克什米尔地区,它由哪两个国家实际控制?3、比一比,查一查:以上知识点谁记得快!【主题2】印度的地形、河流、城市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31,结合图4,了解印度的地形、河流、城市1、读图4,发现印度地形区的分布特点是从南到北,由三大地形区组成:北面有山脉,中部平原,南面有高原。

由此得出印度的地势特点是:。

2、印度的重要河流塑造了平原。

3、☆易错题:结合P7页的图6.8,印度河主要流经(国家)。

4、①是________(城市)②是________(城市)③是印度首都________(城市)【主题3】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劣势互助组就自研时不会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进行帮扶。

共同体四人或五人一小组,对随堂笔记的答案进行统一。

进一步讨论答案不相同的小题及互助时未解决的问题。

对子组确定主题,研究展示方案,参照展示要求,分派好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展,准备精彩展示。

展示单元一展示内容:主题一①画出地图,结合地图展示印度的地理位置:a/在图中描出回归线位置;b/标注字母,说出濒临的海洋;c/在图中标注数字,说出邻国。

d/在图中找出克什米尔地区,说明它由哪两个国家实际控制,并找出相应的范围。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印度(第二课时)【课标解读】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3.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内容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是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表现出来的。

国家内部自然和人文特征的联系与差异、发展与演变需要探讨、分析才能获得结论。

印度这节课突出了国情与特色,侧重于宗教与文化、人口与环境、经济与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涉及到的大量图表、资料、实例等地理素材需要处理,难度相对会大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和印度的粮食生产状况。

2、能利用地图说明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3、运用地图说明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地区分布,分析工业中心及原料产地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地图和资料,了解印度粮食生产有大量进口到自给自足的变化原因。

2.通过对印度工业的发展与工业部门今昔的变化,初步树立一分为二的评价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印度实行“绿色革命”后初步扭转粮食不能自给状况的实例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懂得“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了解印度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技术在工业中的比重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振兴祖国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2、印度的工业部门及分布、工业中心及原料产地的关系。

【教学难点】1、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2、印度的工业部门及分布、工业中心及原料产地的关系。

【教学方法】利用挂图、板图、收集到的材料 (或课件) 辅助教学,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引导启发,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情感提升的目的。

【教学准备】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挂图、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收集的相关资料(或课件)、课前用彩笔板出印度工业分布空白图。

第七章 第三节《印度》1教学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印度》1教学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第周教学案编号J08水稻喜温喜湿,需水____ 这些地区为______(地形)且降水量在______毫米以上,降水较______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这些地区地面起伏______,降水量在______毫米以下,降水较______堂练1、关于南亚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B.南亚又称为“南亚次大陆”C.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太平洋之间D.南亚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2、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表示P至Q地表形态变化的是()3、下列关于印度自然点地理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B.全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水流平稳,利于航行D.气候全年高温多雨4、印度人口众多、增长较快,对本国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劳动力充足,可满足当地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生产的需要B.对环境、资源压力大C.有利于提高工业水平,使印度许多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容易造成就业机会紧张、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社会问题5、影响南亚的降水主要来自()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6、印度的“绿色革命”是指()A.植树种草,保护环境B.不使用化肥,出产天然无公害的农产品C.引进培育作物的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D.大力培育牧草,发展畜牧业7、印度自北向南地形依次是()A.山地、盆地、高原B.山地、平原、高原C.山地、平原、盆地D.山地、平原、盆地8、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D.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9、据图可知,下列有关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B.小麦分布在恒河平原C.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D.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10、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11.用□表示南亚,用表示南亚次大陆,用△表示印度半岛,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其关系的是()A.B. C. D.12.下面对南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南亚地形分布特点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B.东濒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C.南亚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黄麻、棉花等D.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13.下列关于南亚的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亚背靠喜马拉雅山脉B.南亚西临阿拉伯海C.南亚东临孟加拉湾 D.南亚南临太平洋14.小强的舅舅在日本工作,而小强的伯父旅居马来西亚,他们对自己所工作、生活的环境有自己的感受,旅居马来西亚的小强伯父被称为“南洋人”,这里的“南洋”是指()A.东亚 B.东南亚C.南亚D.中东15.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明显分为()A.干季湿季B.雨季旱季C.冷季热季D.风季雨季16.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印度的旱季,盛行的季风是()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17.印度经常发生旱涝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季风D.纬度位置18.印度雨季一般出现在()A.1月~6月B.6月~9月C.9月~12月 D.10月~次年5月19.印度主要农作物有()A.水稻、棉花B.小麦、大豆 C.水稻、玉米 D.茶叶、咖啡20.印度牛奶产量世界第一位,但商品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国际市场需求小 B.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C.人口众多,国内市场消耗多 D.劳动力丰富21.印度能够实现粮食自给有余,得力于()A.修筑水利工程B.推行“绿色革命”C.改变饮食习惯D.发展民族工业22.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人口还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有()①资源消耗大②消费群体广大③劳动力丰富④交通压力增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3.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是关于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印度在我国南亚外交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相关知识,对南亚地区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印度作为一个复杂的国家,其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印度的宗教、美食、文化等方面感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特点,认识印度在我国南亚外交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增进对南亚地区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印度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分布3.印度的宗教文化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印度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河流、地形等。

2.案例分析法:以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为例,分析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印度的宗教、文化、美食等,增进学生对印度的了解。

4.比较法:将印度与其他南亚国家进行比较,突出印度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和课后作业。

3.准备板书课题和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美食、舞蹈、电影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印度。

2.呈现(10分钟)展示印度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河流、地形等。

同时,介绍印度的气候特点,如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等。

3.操练(10分钟)分析印度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材内容包括: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掌握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印度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印度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印度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情况,掌握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情况。

2.教学难点: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对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度的地理特征。

2.运用地图、图片、资料等,直观展示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印度的实际情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地图、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印度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印度的哪些内容?”2.呈现(10分钟)展示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印度的地理特征,提问:“印度有哪些自然资源?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如何?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如何?”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印度的地理特征,分析印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篇一: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篇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

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②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并且通过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

上课时,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好听。

教师:好听,就是听不懂歌词,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是哪一国的歌曲?从而引出印度。

但是并不直接开始新课教学,而是从印度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入手,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在讲解期间更是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颜值很高来形容印度美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把学生分成八个六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导学案,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导学案

《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导学案
第 9课时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和地形特点;读图分析印度气 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 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看图说 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 情况,培养和提高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解析】第(1)题,印度半岛东部为东高止山,与西部西高止 山相比略低。
答案
B
(2)南亚与南亚次大陆有什么区别? (3)分析巴基斯坦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 (4)制约印度水稻生产最为突出的自然因素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
(2)南亚次大陆指南亚大陆部分,它是亚洲大陆由于喜马拉雅 山脉的阻挡,同其他地域分隔开的那一部分。而南亚地区则既 包括南亚次大陆,还包括其周围的岛屿,范围较前者更大些。 (3)地处热带,光热充足;大部分位于印度河冲积平原,地形平 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印度河穿越全境,灌溉水源充足;国 内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垦历史悠久,传统耕作经验丰 富。 (4)水旱灾害频繁。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季风的影响, 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都很大。
A.铜矿
B.石油 C.煤炭
D.铁矿
【解析】从图的轮廓特征可知,甲、乙、丙分别为澳大利亚、巴西、印度, 三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石油、铜矿资源缺乏;巴西 的煤炭资源不丰富。
答案
D
2.矿石运输船从丙国沿较短航线驶往意大利,沿途依次经过的 海域为( )。 A.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地中海 C.红海、亚丁湾、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 D.亚丁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1)教学重点:印度的人口情况,热带季风气候教学难点:分析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西游记》动画图片,让学生解说介绍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

二、欣赏图片,感受印度文明。

展示宗教文化图片和生活图片,了解印度宗教文化知识。

介绍典型图片。

承接:展示人头攒动的图片,过渡到人口。

三、小组合作,分析印度人口问题。

1、读印度人口增长趋势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1)目前印度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__人。

(2)印度每间隔10年增加人口数有什么变化特点?(3)印度总的人口变化趋势有什么特点?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2、展示人口文字资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3、谈谈印度人口问题给中国带来的警示。

小结:人口的增长应该与 _______、_______相协调,与_______发展相适应。

承接:印度众多的人口生存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下?四、图说印度——位置、邻国、地形1、看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_____半球和_____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_____(分区),南临_____,东临____,西临______。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度数)到______(度数)之间,位于________带,位于_________纬度(低中高纬度)。

2、看图找出印度的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

(1)北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接壤。

(2)西北与________(国家)接壤。

(3)东北部与________、_________(国家)接壤。

(4)南面与________(国家)隔海相望。

3、看图总结出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

北部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中部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南部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案1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案1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印度6、读图7.34,“印度的地形",①从图上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北部与、、国家相邻,西邻国,东邻国.②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所在的位置,然后填写到右面的空白图上。

③从上面的读图我们可知,印度的地形分布有以下特点: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三)“水旱灾害频繁”部分内容1、读37页图7.38,图7.39南亚1月风向图,图7。

40南亚7月风向图回答问题。

(1)孟买每个月气温都超过______℃,其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月。

(2)孟买降水量较多的是从__ _月至____月,风向是_ ,风从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易发生灾.(3)孟买降水量较少的是从_____月至_____月,风向是_ ,风从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易发生灾.(4)印度属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

练: 12分钟(一)填空题 1、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________亿,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印度主要是气候,特征是4、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属于南亚文明古国的南亚国家是 A斯里兰卡 B印度C 中国D 埃及2、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7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72页)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自学内容: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自学目标:1 、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自学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自学过程:一、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二、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

读2页6.2图完成P3活动一(1)(2)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完成P3活动二(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6.2(东西两半球图)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

亚洲是世界大洲。

二、学生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1、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个分区?中国位于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国家?2、亚洲有几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面的是亚。

三、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讨论回答。

引导: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及气候等方面。

了解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1、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地形图?2、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A组:青藏高原、海拔在米,喜玛拉雅山、海拔在米,及主峰、海拔在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重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古代,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以西的地方称为“”,后来,亚细亚成为的名字,欧罗巴成为的名字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这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陆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它同时跨四个半球3、读图1-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相邻,东隔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4、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的位置①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是②欧洲全部在,主要在③欧洲北临,西临,南临,东临,西南隔海峡与相望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1、读图1-1,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①结合图1-5 图1-6,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②结合图1-5,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由北向南依次是、、、,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2、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③地势高,低④以地貌为特色【巩固练习】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2、下列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A 西欧平原B 波德平原C 东欧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东非大裂谷C 安第斯山脉D 落基山脉4、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最高的山峰海拔为米,陆地最低处的海拔为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说明了亚洲的地面起伏,高低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中,、的面积广大,地势高,低③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连接了海与海【课堂小结】1、读图1-1,找到下列地形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2、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陆地最低点: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河流)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分析亚洲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提示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②影响气候的因素③气候的主要特征,分析气候要通过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分析气温,根据所在的维度位置说明所处的温度带,分析降水,根据纬度、海陆位置1、亚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之间,跨三带,亚洲有、、气候②海陆位置:靠近海洋,距海近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距海远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③地形因素:地形复杂,起伏大,同一纬度不同海拔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综上,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在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2、季风①含义:随季节不同而风向的风,是由差异造成的②简述亚洲季风的成因③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读图1-8 1-9,思考季风风向的成因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3、欧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以气候类型为主②海陆位置:距海,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③和典型,这两种气候均在欧洲分部最广二、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1、亚洲的河流①读图1-1,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注入太平洋的:、、、、注入印度洋的:、、注入北冰洋的:、、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第一,大和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地势呈向四周奔流入海成因:亚洲的地势第二,内流区面积广大成因:亚洲低于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喝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③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世界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的河流,发源于,在我国称为2、亚洲的湖泊读图1-1,找出亚洲具有特色的湖泊的位置,记住它的独特之处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3、欧洲的河流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③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部分是(内、外流河)④读图1-13,分析多瑙河流经、、、、、、、、⑤多瑙河—莱茵河运河在内河航运中的价值:将南北向的莱茵河与东西向的多瑙河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航运大动脉【巩固练习】1、亚洲与欧洲相比,气候最显著的差异是A 年降水量大B 年平均气温高C 大陆性显著D 年温差较小2、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A 多瑙河B 莱茵河C 第聂伯河D 伏尔加河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同为亚欧大陆,在西岸主要分布着气候和气候两种,而东岸则相对复杂,自北向南依次为A B CD 而广大的内陆则为气候②说说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4、对比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气温气温年较差降水成因冬季夏季大陆性海洋性5、简述欧洲的河流特征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人口、国家、民族)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民族、语言、政区等人文地理知识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的人口1、现状①亚洲是世界上人口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亚洲有个,分别是、、、、、②亚洲的人口稠密区是,这里自然条件,人口稀疏区是,这里自然条件2、问题亚洲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会带来等一系列的问题二、欧洲的人口1、现状欧洲人口居世界第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的一个大洲,城市人口比重,近年来,欧洲出现现象2、问题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洲,面临等问题三、亚洲和欧洲的民族1、亚洲是一个多民族的大洲,现有民族,亚洲多民族国家有、,单一民族国家有、2、欧洲多民族国家有、,单一民族国家有、四、亚欧的地理分区人们习惯上把亚洲分为、、、、、欧洲分为、、、、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时间计算)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实际地方时、世界时、时区、区时的概念2、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时区换算【学习重难点】计算时差、区时【自主互助合作学习】1、地方时:2、世界时:3、时区(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个时区,以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东西跨7.5°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个时区,其中和合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为该时区的经线,这条经线的时间就是该时区的区时,东经度代表时区,西经度代表时区(2)时区的计算时区数=①余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②余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③余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4、区时(1)含义:(2)区时时差的计算: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3)区时时差的计算方法①计算口诀: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异加同减②计算方法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为中心,东时区用号表示,西时区用号表示,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小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向西每一个时区减小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例一: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例二: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例三: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例四: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注:区分北京时间与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5、国际日期变更线(1)含义:(2)计算口诀:东东西,减一天,西西东,加一天【巩固练习】1、(2008 宜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东八区)8月8日20时举行,在莫斯科(东三区)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 7时B 9时C 15时D 23时2、瑞士某比赛于当地时间(东一区)2007年6月7日18点进行决赛,在北京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为A 6月7日11点B 6月8日1点C 6月7日9点D 6月8日3点3、欧洲杯足球赛的决赛将于2008年7月15日14点在伦敦体育馆举行,北京的球迷小王应在什么时间收看现场直播A 14点B 16点C 6点 D 22点第一章第二节非洲(位置、地形)导学案科目:七年级地理课型:新知探索课授课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印度与中国的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印度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印度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较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等。

2.让学生了解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宗教、语言等。

3.让学生了解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包括边界问题、合作与竞争等。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印度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印度的宗教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

4.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及两国在边界、合作与竞争方面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两国关系等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印度的地形、人口、宗教、语言等特点。

3.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比较印度和中国在地理、人口、宗教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印度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两国关系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2.准备印度的相关案例资料,如人口分布、宗教信仰、语言使用等数据。

3.准备印度与中国的关系的相关资料,如边界问题、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信息。

4.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地图和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自然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印度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印度》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印度》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主备人_____审核__________备课组长_____第_周_月_日●学习目标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学习重点: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

●学习过程与方法:一、出示目标:与学生共同认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二、自主学习:学习主题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1、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利用本国丰富、成本较低、普及、发展较早等优势积极承接国外服务外包订单,发展了。

后来印度的服务外包扩展至会计、金融、、、工业设计等领域。

2、现状: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的业务。

印度被形象地称为“”3、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等。

4、印度的首都是;是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三、展示交流:小组间相互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矫正四、合作探究1、读P36图7.45,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印度的农产品产量很大,但出口量很少,其原因是()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费多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大C、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多D、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不合格2、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的特点是:①信息技术含量高②利润大③资源消耗少④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低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二、读图题1.图“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后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农作物是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右图,回答:(1)填出图上字母所代表的印度的城市:A B CD(2)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填字母及名称)(3)印度的首都是(填字母及名称),3、读图回答问题(1)该图所示国家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它是,该国大部分地区为气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究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重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古代,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以西的地方称为“〞,后来,亚细亚成为的名字,欧罗巴成为的名字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局部连为一体合称,这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陆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推断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它同时跨四个半球3、读图1-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相邻,东隔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4、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的位置①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是②欧洲全部在,主要在③欧洲北临,西临,南临,东临,西南隔海峡与相望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别地形④地形分布1、读图1-1,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①结合图1-5 图1-6,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②结合图1-5,亚洲地面起伏,上下,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外表最低处③亚洲地势中部,周围,以高原为中心向周围延伸的山脉有、、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由北向南依次是、、、,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泼,位于火山地震带上2、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③地势高,低④以地貌为特色【稳固练习】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2、以下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A 西欧平原B 波德平原C 东欧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东非大裂谷C 安第斯山脉D 落基山脉4、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答复以下问题①图中最高的山峰海拔为米,陆地最低处的海拔为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说明了亚洲的地面起伏,上下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中,、的面积广阔,地势高,低③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连接了海与海【课堂小结】1、读图1-1,找到以下地形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2、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陆地最低点: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河流〕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究时间:序号:【学习目标】分析亚洲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提示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②影响气候的因素③气候的主要特征,分析气候要通过气和气降水两个因素,分析气温,根据所在的维度位置说明所处的温度带,分析降水,根据纬度、海陆位置1、亚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之间,跨三带,亚洲有、、气候②海陆位置:靠近海洋,距海近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距海远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③地形因素:地形复杂,起伏大,同一纬度不同海拔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综上,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在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2、季风①含义:随季节不同而风向的风,是由差异造成的②简述亚洲季风的成因③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拟读图1-8 1-9,思考季风风向的成因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3、欧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以气候类型为主②海陆位置:距海,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③和典型,这两种气候均在欧洲分部最广二、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1、亚洲的河流①读图1-1,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注入太平洋的:、、、、注入印度洋的:、、注入北冰洋的:、、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第一,大和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地势呈向周围奔流入海成因:亚洲的地势第二,内流区面积广阔成因:亚洲低于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喝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③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世界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的河流,发源于,在我国称为2、亚洲的湖泊读图1-1,找出亚洲具有特色的湖泊的位置,记住它的独特之处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3、欧洲的河流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③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局部是〔内、外流河〕④读图1-13,分析多瑙河流经、、、、、、、、⑤多瑙河—莱茵河运河在内河航运中的价值:将南北向的莱茵河与东西向的多瑙河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航运大动脉【稳固练习】1、亚洲与欧洲相比,气候最显著的差异是A 年降水量大B 年平均气温高C 大陆性显著D 年温差较小2、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A 多瑙河B 莱茵河C 第聂伯河D 伏尔加河3、读图,答复以下问题①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同为亚欧大陆,在西岸主要分布着气候和气候两种,而东岸则相对复杂,自北向南依次为A B CD 而广阔的内陆则为气候②说说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4、比照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气温气温年较差降水成因冬季夏季大陆性海洋性5、简述欧洲的河流特征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人口、国家、民族〕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究时间:序号:【学习目标】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民族、语言、政区等人文地理知识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的人口1、现状①亚洲是世界上人口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亚洲有个,分别是、、、、、②亚洲的人口稠密区是,这里自然条件,人口稀疏区是,这里自然条件2、问题亚洲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会带来等一系列的问题二、欧洲的人口1、现状欧洲人口居世界第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的一个大洲,城市人口比重,近年来,欧洲出现现象2、问题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洲,面临等问题三、亚洲和欧洲的民族1、亚洲是一个多民族的大洲,现有民族,亚洲多民族国家有、,单一民族国家有、2、欧洲多民族国家有、,单一民族国家有、四、亚欧的地理分区人们习惯上把亚洲分为、、、、、欧洲分为、、、、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课题: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学习目标:1、结合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印度》
学习目标:
1、对照地图和课文,说出印度地理位置,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略势,学会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人口特点。

3、对照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图,找出印度水稻、小麦分布与降水地形的对应关系,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例。

4、阅读课文和其它资料,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例,以及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联系。

学习重难点: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例。

学习方法: (1)学会根据地图描述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

国家的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如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邻国位置等,
(2)学会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掌握一个国家区域特征的有效方法,同学们比较印度和日本的异同点,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

风,
讨论印度为什么经常发生水旱灾害?
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与课本
,分析小麦、水稻的分布与
图7.5。

讨论小麦、水稻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的关系。

地形降水多少

(国家)
,。

地区。

一、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印度地形特点:三大地形区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
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二、水旱灾害频繁: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季风与降水:旱涝灾害频繁
三、自给有余的农业生产
四、发展中的工业
传统工业:钢铁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