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建设教育理论研究·注:本文为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研究论文之一。文号:湘城院发[2008]49号。收稿日期:2010-4-28

作者简介:黄金莲(1968-),女,湖南沅江人,副研究馆员,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务秘书,主要从事教学与档案管理研究。

中国建设教育C hina Construction Education September 2010Vol.5,No.9~10

2010年9月第5卷第9~10期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黄金莲,龙

飞,莫艳云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新形势下,教学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之一。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中心地位的具体体现。教学管理是为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规范教学秩序,对教学工作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系统控制的过程。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一样,其目的就是要根据相应的制度、程序和方法,设计和保持一种和谐共进、运转有序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教学管理工作及其模式是在动态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完善的,但又普遍滞后于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高校教学管理应当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更新理念,完善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推进教学管理的创新。这需要高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模式,努力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紧跟高校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这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高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是利用行政方法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模式,它强调按照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教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具有集中统一、有章可循、易于操作的特点,可以避免政出多门、任意行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后来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缺点和弊端,已经明显不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归根结底表现为“机械性”。我们把它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管理系统的封闭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

教学管理过程中,强调行政权威性,在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评估标准,编排、安排授课人员等环节中,缺乏民主性和人性化,透明度低,人为因素明显,缺乏必要的变通,呈现为

[摘要]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进步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

新已成为时代必然。本文论述了现代新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要从科学合理分权,提高院系的管理权限;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增强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明确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增强决策的开放性、民主性、计划内容的多元性、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建构。

[关键词]教学管理模式;弊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9723(2010)05-0021-03

21

一种内部循环状态,不能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在决策和计划后,缺乏完善配套的宣传、咨询、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从而呈现为一个封闭状态。

2.管理内容的高度统一性。在多数高校中,都有类似的问题存在。多年来,习惯于按照行政命令和国家计划,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案和考试形式。这种模式有其合理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曾经起过非常大的作用。但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呆板、选择空间狭窄、教学内容陈旧,与培养具有创新型、追求个性的现代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3.教学计划执行的强制性。传统教学管理实行自上而下的直线式管理,强调权威与服从,上下级之间、管理者和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缺少对管理对象的分析和把握,按任务实施管理控制的成分多,按针对性原则开展引导服务的少。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往往成为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和主体,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师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难有话语权。

4.教学工作监控系统的形式化。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决策者为中心,被管理者的评价往往只是作为一般信息的收集工作,而不是作为改进工作和参与决策的重要手段。目前被管理者(一线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形式,主要是参与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的座谈和填写反馈表,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完善配套的反馈评价机制,信息收集往往以偏概全。在评价时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评价结果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评价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此外,有的学校将教师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简单化为单纯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而对教学计划的学年评价和整体评价则更少。

二、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已成为时代必然

时代的进步和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必须进一步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21世纪是人类走向知识经济,走向开放和全球化的世纪。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高校扩招,原来大一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消费的多种需求、教育培养方式的多元化、教育收费办法的调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推广等,都有力地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使高校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处在社会大潮的波动中。同时,教学管理体系内部人员、知识、财力、信息等要素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原来注重维持规范化条件下常规运行的强制性教学管理,已难以适应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的变化,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和控制。我国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甚至已成为推进教学改革深化的重大阻碍。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内部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问题已逐渐成为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教育部对高校进行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学管理水平。由此可见,教学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大胆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积极适应变化的教学管理环境和内部要素,进一步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

三、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建议

高校教学管理归根到底还是为教学服务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在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科学扬弃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充分掌握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教学工作各要素的新变化、新要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合理分权,提高院系的管理权限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一般是按照等级制,自上而下进行管理。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享有教学事务的最终决定权,教务处是协助和落实校长决策的职能部门,这两级机构有相当大的决策和管理权,院系的权力相对较小。如今必须对这种集权式、行政命令式的体制做出改革,转变校长或主管教学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