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图书馆新馆——建筑汇报共42页文档
图书馆全民阅读工作汇报材料

图书馆全民阅读工作汇报材料省图书馆全民阅读材料近年来,省图书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某某”活动和中图学会、省化厅组织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积极倡导全民阅读。
现将某某省图书馆及全民阅读情况汇报如下:一、某某省图书馆基本情况某某省图书馆成立于1909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在全国图书馆界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现有阅览座位1200个,年接待读者超过百万人次。
截至2022年底,某某省图书馆累计馆藏总量达339万余册(件),其中古籍40万余册。
目前年入藏新书5万余册,年订中外印刷型报刊2900余种。
2022年上半年共接待读者713768人次,新办理借书证9375张,持证读者总量达到55892人。
外借图书449627册次。
共完成中图书加工5324种7589册。
举办读者活动186次,其中“豫图讲坛”23期。
编印了2022年《某某省图书馆年报》。
编制二次献共36期,其中完成《决策参考》每月3期共18期,《省长快递》每月2期共12期,《化信息参考》每月1期共6期。
二、全民阅读工作开展自2022年底实行全部免费开放以来,某某省图书馆全民阅读工作逐渐呈现全格局与全链条并重的发展局面,即组织部署体现精细化全面化,活动设计上呈现品牌化系列化,服务领域凸显具体化分众化,阅读载体强化多元化数字化。
(一)努力构建全民阅读引导机制一是成立某某省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与全民阅读有关的重大化政策和化工程,如“化三馆”免费开放、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知识工程、全国化资源共享工程等;三是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和省化厅组织下,充分利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等活动平台,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对全民阅读向持续性制度化推动,营造氛围,引导民众多读书,走进和利用图书馆。
(二)提升全民阅读阵地建设1.做阅读体验一站式服务2022年12月15日,我馆所有对外服务窗口全部免费开放,取消一切服务门槛,主动延长开放时间,简化借阅手续,实行一卡通,一卡通从2022年起,开通了某某省图书馆“数字资源移动阅读服务”,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又加强了图书检索、数字图书馆服务,拓展了语音图书馆、我的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多项特色服务。
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地方文献及书目体系建设.

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地方文献及书目体系建设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地方文献及书目体系建设预览:甘肃省图书馆已有80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对西北地方文献的认识逐步加深,特别是近40年来,通过对西北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研究,己形成了有地方特点的藏书体系和书目体系。
1西北文献的形成及发展中华5000年的光辉历史在其每一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西北息息相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地方文献及书目体系建设正文:甘肃省图书馆已有80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对西北地方文献的认识逐步加深,特别是近40年来,通过对西北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研究,己形成了有地方特点的藏书体系和书目体系。
1 西北文献的形成及发展中华5000年的光辉历史在其每一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西北息息相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汉、隋、唐三朝政治、经济、文化,始终以西北地区为中心。
张骞通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新纪元。
历经汉、唐两代的经营,丝绸之路通畅,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繁荣昌盛。
清代经康、雍、乾三帝的努力,西北更加繁荣。
有学者论证,当西北繁荣之时,正是中华民族兴盛之日。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流传下来的有关西北地区的文化典籍十分丰富。
清代乾、嘉以后,以徐松、张穆、何秋涛等为代表开创了“西北史地之学”,西北学进入系统研究的新时期。
西北史地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对西北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中西交通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巨大贡献。
特别是对我国西北疆域的研究,其意义更加深远。
从文献的记述到文献的考证以及亲身调查研究,硕果粲然,成为清代后期学术研究之显学,王国维先生曾举20世纪初中国新兴的学问有五:一曰殷墟甲骨文;二曰敦煌、吐鲁番、和田的简牍;三曰敦煌千佛洞六朝唐人所书卷轴;四曰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五曰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遗文。
这五项中三项与西北学有直接关系,清代的“西北史地之学”到民国时期发展成“边政学”研究。
研究已超出了社会科学范畴,扩大到了自然科学,如经济地理、物产资源、地质矿产、土壤水利等领域。
兰州游(48)甘肃省图书馆

兰州游(48)甘肃省图书馆图书馆GANSUSHENGTUSHUGUAN遇见了图书馆人就变得深邃高贵了请保持那一份热爱遇见彩色的梦和许多美好旁边这座楼已经盖成了01公益讲座It's a Title甘肃省图书馆不仅仅是借书、查资料、读书的地方这里还是搞文化交流的地方几乎每个周末省图都有名家讲座有的是兰州大学的教授讲政治、历史和研究领域的新发现有的是甘肃省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讲医疗和保健知识还有聘请国内著名作家和艺术家比如王蒙、梁晓声等做创作经验谈还有心理学专家的讲座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和一切文明成果的展示和解说内容纷繁,解说通俗易懂走进甘图你会收获满满02图书借阅It's a Title当然,省图最大的功能是借阅书籍这里是全省图书资料最齐全的馆所每日都有大量的人员来查找资料中小学生也来占个座位读书或者写作业复习考试的学生有的一整天呆在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创建于1916年,初名甘肃省公立图书馆(1932年更名甘肃省立图书馆,1942年更名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1944年,国立西北图书馆(1947年更名国立兰州图书馆)创办,1949年10月两馆合并为兰州人民图书馆,后更名西北人民图书馆,从1953年起始称甘肃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阅读和知识咨询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国家一级图书馆,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九个地区性中心图书馆之一,也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馆舍包含总馆、古籍分馆(《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和复本书库(甘草店)3处,总面积6.3万平方米。
总馆位于兰州市百里黄河风情线东段,总馆东区建成于1986年,主要承担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古籍文献阅览、少儿图书馆、残疾人阅览服务及图书期刊书库等服务功能;总馆西区建成于2021年,主要承担书刊借阅、数字资源服务、政府信息查询、会展讲座、文创展示等服务功能,并设有红色文献主题馆、艺术图书主题馆、多功能视听室等特色服务区域。
图书馆新馆建设交流材料

图书馆新馆建设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
我代表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组,向大家汇报有关新馆建设的最新进展情况,并希望能与大家进行交流和讨论。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新馆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
在你们的指导下,我们项目组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我们已经完成了新馆建设的项目规划和设计工作。
经过精心的思考和讨论,我们确定了新馆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新馆将采用现代、开放的设计理念,既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也能提供舒适、宜人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其次,我们已经与建筑设计公司签订了合同,并开始了建设工程的筹备工作。
我们将根据项目规划和设计的要求,进行建筑施工的准备和筹备工作,确保新馆的建设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新馆建设工作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资金的筹集。
新馆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沟通,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此外,我们也将加强与其他图书馆和文化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
我们将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来新馆进行讲座和研讨活动,提高新馆的学术影响力。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大家对新馆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新馆将成为学校的重要文化和学术交流中心,为读者和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学习环境。
我期待着与大家的交流和讨论,希望能够听到大家的宝贵建议和意见。
谢谢大家!
以上为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组的交流材料。
甘肃省图书馆新馆——建筑汇报

二层平面
请替换文字内容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六层平面
第五个因素:建设基地内有很多成林树木,在兰州大树是非常珍贵的,我们需要尽量减少砍伐。
第六个因素:老馆已经是个非常对称的形体,怎么使在已经对称的老馆西面贴建新馆还能保持尽可能的平衡?
在罗列了整理后的“已知”限制条件, 接下来就是“解方程”得出“XY”的值了, 过程会跟上面每项一一对应。
何为XY?
七层平面
八层平面
九层平面
art03 章 节
P
竖向设计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THANK YOU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甘肃省图书馆
建筑的“舍”与“殊”
The “abandon" and "remarkable " of architecture
01 章 节
Part
建筑项目简介
Architectural Survey
建筑项目简 介Architectural
Survey
甘肃省图书馆新馆 甘肃省图书馆新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读者大道与天水北路交界处,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方案延续殊舍
利。
第二个因素:是东、南、北面都有房子遮挡等不利因素,只有西面有个小公园。
第三个因素:基地在一个四米的坑里面,与直接相连的道路很难衔接,不利于与外界人流互动。
第四个因素:是目前要新建位置就是老馆的停车场,必然会带来地面停车困难问题。
新思维 新模式 新服务——甘肃省图书馆全力服务文化建设

用再 消耗 电量 , 即可发 电约 2 4年 , 并且 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 。 事实上 , 即使 2 5
一
、
优 化 服 务环 境 、 更新 服务 理 念
专题 书刊展览 、 书 画摄影 展览 、 文字 图
近年来 , 在省发改委支持下进行 了 片专栏 以及内容充 实的读者座谈会 、 报
甘肃省图书馆全力服务文化建设
总藏量 3 8 8万余册 , 年进馆 人数 达
自2 0 1 1 年 3月 1日起 ,在馆 内基
1 1 8万人次 ,办理借阅服务达 8 8 万 册 本 服 务 项 目收费 已逐 步 减 免 的 基 础 上 ,
我国光伏 发 电企业 最多 的东部地 次 ; 全省图书流通站总数 已达 5 4个 , 全 进一步免收读者办证工本费 、 验证 费和 区的光照每年不 足 1 4 0 0小 时左 右( 见 年共配送 图书 5 实现了馆 内基本 服 6 万册次; 文化共享工程 电子阅览室上机 费 ,
伏产业 高度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 ,同时 , 者荐书 活动 ;举办 丰富多彩 的读 者培 优化 服务 的良好契机。 甘肃省 图书馆结 拥有发展 多晶硅系列 光伏产业 所需 的 训 , 开展 了多种形 辅导读者 了解和使用 图书馆管理软 合宣传主题和读者需求 , 丰富 的太阳能 、 土地 、 电力 、 矿产 、 煤炭 件服务界面 、 各类商业数据库 和 自建数 式的主题 宣传活动 。 除了在馆区悬挂 主
一
段时间 ,国内 目前有使用 了 3 3年仍 行 了调 整 , 根据读者建议 , 延 长了部分 的重要 阵地 。 甘肃省图书馆与国内多家
在正常运转的太 阳能供 电设备。 若按其 读者需求集中的服务窗 口的开放时间 ; 图书馆签 订了讲座和展 览资源 共建共 工作寿命为 3 0年计算 ,则光伏发电系 设立 了中文新书借 阅室 , 使读 者能更及 享协议 , 依托国家图书馆 、 上海图书馆 、 统 的能量增值效 应可达 到 4 0倍 左右 。 时借阅最新图书 ;设立少儿 图书馆 , 推 共享工程国家管理 中心 、 北 京大学 等单
甘肃省图书馆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9~2023-08):
项目数(个)
33
同比增长:3.1%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1626.06
同比增长:-14.1%
平均金额(万元)
¥62.54
同比增长:-4.2%
平均节支率
5.5%
同比增长:-36.0%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TOP2 TOP3
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 藏书馆馆区围墙彩绘等维修项目 中标结果公告
甘肃第二建设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 藏书馆馆区围墙彩绘等维修项目 中标结果公告
甘肃兴旭建设工程 有限公司
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
等竞价项目
有限公司
11.0
2023-03-23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3 日 生成
4/19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甘肃省图书馆采购便携式计算机 兰州天地电脑技术
等竞价项目
有限公司
1.0
2023-03-23
TOP3
甘肃省图书馆采购便携式计算机 兰州天地电脑技术 等竞价项目网上竞价成交公告 有限公司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3 日 生成
2/19
1.4 行业分布
近 1 年甘肃省图书馆的招标采购项目较为主要分布于图书和档案 专用设备修理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 联网技术服务行业,项目数量分别达到 14 个、3 个、3 个。其中图书和档案 专用设备修理 信息处 理和存储支持服务项目金额较高,分别达到 829.76 万元、435.77 万元、132.19 万元。 近 1 年(2022-09~2023-08):
新校区图书馆建设情况汇报

新校区图书馆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我很荣幸能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新校区图书馆建设的情况。
自从新校区建成以来,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学习和文化场所,一直受到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关注和期待。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校区图书馆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就。
首先,新校区图书馆的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了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学习需求,整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图书馆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外观简约大气,内部空间明亮宽敞,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图书馆还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借阅设备和数字化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借阅和查询服务。
其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品种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和丰富。
学校在新校区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需求,加大了对相关学科的书籍采购力度,同时也引进了大量优秀的电子资源和期刊数据库,为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课外阅读提供了丰富的支持。
此外,图书馆还加强了与教学科研部门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
通过举办各类读书分享会、学术讲座等活动,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新校区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师生营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谢谢!
此致。
敬礼。
图书馆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图书馆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图书馆建设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一直在努力推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下是我对图书馆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一、建设项目进展1.图书馆建设规划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规划工作,对图书馆建设的整体规划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图书馆建设理念和实践经验,制定了合理、科学的图书馆建设规划,为后续的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2.图书馆空间设计我们团队还对图书馆的空间进行了设计和规划,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学习环境,力求打造一个舒适、便利的阅读空间。
我们与设计师和建筑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合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图书馆空间设计方案。
3.采购图书和资源在图书馆建设的初期阶段,我们就开始了图书和资源的采购工作。
我们与多家出版社和图书馆合作,购买了大量的新书和电子资源,并积极组织了馆藏资源的整理和分类工作,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阅读选择。
4.设施设备采购为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我们还进行了设施设备的采购工作。
我们购买了最新的阅读设备和多媒体设备,并对图书馆的照明、空调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检修和更新,为读者创造了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
二、服务水平提升1.扩大开放时间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和学习需求,我们对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进行了调整和扩大。
现在,图书馆每天都在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之间对读者开放,并适时组织了一些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阅读。
2.创新阅读活动为了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我们不断创新阅读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读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
我们组织了读书分享会、作家讲座、阅读推介等活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3.智能化服务为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我们引进了一些智能化的服务设备和系统,例如自助借阅机、图书馆APP等。
这些设备和系统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运作效率,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借阅、查询服务。
图书馆新馆建交流发言材料

图书馆新馆建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各位介绍我们图书馆新馆的建设情况,同时也向大家汇报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首先,我想从为什么要建设新馆的角度入手。
我们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存储和传播中心,一直以来都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和文化使命。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知识的范围和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馆藏空间和设施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和大量信息的存储与获取。
因此,建设新馆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馆的建设情况,我将详细介绍以下几个方面:新馆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计划。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新馆的规划设计。
新馆的总建筑面积为20000平方米,共有10层,分为多个功能区域。
其中,一层是接待大厅和展厅,作为图书馆的门面展示;二到五层是书库和阅览区,可以容纳更大量的图书和读者;六层是学习区,配备了休息室、自习室和多媒体设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七到九层是研究区,提供给研究人员和学者使用;十层是会议室和讲座厅,用于举办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
整个新馆的设计理念是充分利用空间,提供灵活多样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接下来,我要和大家分享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
建设一个大型图书馆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我们面临着筹集资金的压力。
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捐助,才得以顺利推进。
其次是土地问题。
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新馆,地价昂贵,土地资源有限,我们经过多方协商和调整,最终确定了新馆的地理位置。
最后是施工期间的管理和沟通问题。
大型建筑工程需要各方的密切合作和沟通,我们组织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严格管控工期和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虽然建设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也取得了许多值得骄傲和庆祝的成果。
首先是新馆的建设进度。
我们严格按照工期进度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目前已经完成了80%以上的工程量,预计将于明年年底竣工。
建筑与光环境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4 德国柏林GSW 总部
一个自然采光的走廊连接两旁的办公 室显示着它的公共性质。这个中庭是一 个长100m、宽6m 的狭窄槽,弯月形空 间与外边的弧线平行。 它是根据两种空间性质叠加设想的: 夜间,两旁连续不断的多个封闭的办公 室被壁灯照亮着,光线洒在抛光的素混 泥土上;白天则由一道2m宽的天窗照亮。 这样光线从75m长 的天窗洒泄下来一直 到底层,整个通道显得十分的和谐宁静。 在走廊的尽头一端,有一个狭窄垂直的 玻璃镜面使更多的反射光进入室内。如 前所述,有 一块加固夹层玻璃在北入口 处上方,即在这槽形廊厅的中央处 。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1 甘肃省省图书馆新馆
正常会这样布置,建筑 虽然是南北向,但是阅览 室其实是西向的采光,西 晒非常不适合阅览空间
我们采用这样的布置, 尽量减少西面空间并增加 南向采光面,西面为庭院 和走道等休闲和交通空间, 增加的南向采光面适合作 为阅览空间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三).校园实例调研 Examples of Campus
3.3 西工大云天苑G座
问题总结: 1.云天苑宿舍楼G座内部走廊相对封闭, 无直接对外的窗口,光线很差,全天基本 要靠人工照明 改进设计策略: 1.适当在宿舍之间增加架空通透的空间,以 增加走廊内自然采光量 2.适当安装反光板或光导纤维等设备,将室 外入射光反射和引入到内廊,增加自然采光 量
建筑风格调研

兰州建筑调研报告本报告主要对兰州市内的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同时对建筑的形态、比例、色彩、材质、构成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期在众多的建筑分析调查研究中得出一些对建筑设计的积极有益的设计方式和对建筑有增色的设计元素。
一.兰州市主要建筑分析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兰州市黄河外滩中心地段。
项目位于兰州市东北部,地处滨河北路北侧,南面与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人大办公楼及国际太阳能中心隔路相望,北至盐场路,东接雁滩黄河大桥,西邻欧洲阳光城住宅区。
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项目分为五星级酒店、歌舞大剧院两个部分,集会展、大剧院、五星级酒店、市民广场为一身,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被誉为“承载着甘肃人梦想”。
是目前甘肃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完善、建筑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大型公益性公共建筑,对于增强省会城市吸纳辐射能力,提升兰州城市品位和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甘肃会展中心的竖向立面独特而充满现代气息,通过室外大台阶和波浪形屋面的处理,打破了横向立面过长而严肃的格局。
同时将横向立面的整片点式玻璃幕墙划分成了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形式相似而对称,相互连接形成重复的韵律。
并且用浅色的格栅来划分建筑横向段落,增加建筑活泼流动感。
屋顶是向外悬挑的板材,和立面一样,屋顶也是由好几个段落组成。
屋顶和建筑之间留有一段空隙,与建筑立面虚实结合,减弱了大体量对建筑的压抑,使建筑显得轻巧而不失庄重。
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被分成四段,每个段落形式相似形成重复的韵律。
屋顶是向外悬挑的板材,和立面一样,屋顶也是由好几个段落组成。
屋顶和建筑之间有一个空隙,与建筑产生虚实的穿插。
建筑南立面为会议中心入口,由条型石材大面积、线型组合的斜面体块,不仅表达了流动的水和音乐的韵律,而且整个南立面简约庄重而大气,很好地表达出了会议主题的严肃性,形成建筑立面有机的节奏关系。
北立面由西向东排列的许多根方形钢管组成;西立面方形钢管折线组合,南北两侧下垂、中部靠南向上娓娓隆起的大雁腾飞造型,似彩陶文化中的水型图案又似舞动的旋律。
甘肃馆

甘肃馆基本信息场馆主题:丝路·城歌活动周:9月11日-15日展馆位置:A片区概况展馆外观采用特制LED灯光组合与实体复原模型相结合,充分运用享誉国际的敦煌艺术元素展现甘肃辉煌灿烂的文化。
馆内以“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兴衰与再生为主线,设立“城曲”、“壮歌”和“新韵”三个部分,突出展示以敦煌为代表的辉煌历史文化、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城市建设成就为代表的新兴城市文明和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馆内原样复制的敦煌莫高窟艺术洞窟,让人们能身临其境地领略敦煌文化。
展馆解读建筑外观甘肃馆的材质采用更为现代的特制LED组合墙,利用汉简构件组合成的飞天造型对外立面进行修剪,重点表达汉简与飞天甘肃这两个主要元素,突出甘肃特色,打破传统写实的表现。
此外,将采用玻璃钢立体造型充分体现出九间阁的质感,使造型更加逼真。
浮雕通过灯光的变换,与飞天形成雄伟的气势。
展示内容甘肃馆的展示内容由城曲、壮歌、新韵三大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以“城曲——开放与融合”为主题,展示大地湾遗址、复原敦煌莫高窟洞窟等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遗迹;第二板块以“壮歌——环境与发展”为主题,主要通过治沙还绿、治水兴城、读者翻书、城市切片来表现甘肃工业基地、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第三板块以“新韵——创新与未来”为主题,通过设置风力新能源互动、笑脸希望树、循环经济互动体验区来展现甘肃发展远景。
甘肃活动周(9.11-9.15 )主题:炫目甘肃概述:在充分体现上海世博会主题精神的原则下,通过展演展示内容,突出甘肃省地域文化特色,展示甘肃省列入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和敦煌、丝绸之路、多民族文化特色,展现甘肃省当代舞台艺术在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艺术融合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突出“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的“发展”和“体验”的强烈感受。
让世界进一步了解甘肃,认识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