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和变幅确定
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

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9.27•【字号】•【施行日期】2021.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辽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委、办、局,驻市中省直有关单位: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畜牧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吉政办函〔2021〕100号)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提高畜牧业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客观真实反映我市畜牧业生产总体情况,现就加强畜牧业统计调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项统计调查数据是政府掌握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及时、准确、全面的畜牧业统计数据不仅对政府宏观调控畜牧业生产和GDP核算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与养殖企业收益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
抓好畜牧业生产是推动“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各县区政府和辽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畜牧业统计调查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二、规范调查,确保数据质量各县区政府和辽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进一步明确相关人员职责,提出具体工作要求,规范调查、报送流程,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政府具体负责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本区域畜牧业统计调查数据的收集、审核、上报工作。
(一)规范数据上报流程。
畜牧业全面报表数据按照“乡、镇起报,县、区审核”的报表流程进行。
首先由乡镇畜牧工作人员负责采集辖区畜牧业调查数据,汇总后报送乡镇统计工作人员,同时报送行业主管部门,乡镇统计工作人员要认真对数据审核评估,经分管领导签字后上报所辖县调查队、区统计机构,县调查队、区统计机构将所辖乡镇数据进行再审核、汇总、评估后,上报国家统计局辽源调查队。
(二)强化数据质量管控。
建立数据审核评估上报制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调查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调查一、引言农村畜禽养殖是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的生计和村庄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村畜禽养殖方式也在逐渐转变。
本文旨在通过一次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调查,系统地了解农村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情况,以期为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调查目的1. 了解当前农村畜禽养殖方式的现状,包括养殖规模、品种、环保措施等;2. 了解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原因和动机;3. 探讨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优势和困难;4. 分析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养殖户的基本情况、养殖方式与规模、环保措施、转变原因等。
在农村地区选择了若干个样本村,针对每个养殖户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2022年5月至6月,共调查了100个养殖户。
四、调查结果1. 养殖户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养殖户中,以40-60岁的中年人居多,约占调查对象的60%。
大部分养殖户接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了解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意识较强。
70%的养殖户家庭人口在4人以上,这意味着他们在农村畜禽养殖中承担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2. 养殖方式与规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散养养殖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约为60%。
而规模化养殖和生态养殖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占30%和10%。
传统的散养方式虽然在传统农村地区仍然占有一定优势,但规模化养殖和生态养殖的发展势头迅猛。
3. 环保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养殖户中,仅有10%的养殖户对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有所意识,并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这一数据显示出,在农村畜禽养殖中存在环保措施薄弱的现象,亟需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技术的推广。
4. 转变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现有养殖方式不满意的养殖户,其转变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的改变、环保政策的压力、自身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等。
在这些因素的叠加作用下,养殖户们逐渐意识到了现有养殖方式的弊端,并开始考虑转变。
2024年生态畜牧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生态畜牧业市场调查报告1. 摘要本报告对生态畜牧业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和企业参考。
2. 引言生态畜牧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畜牧业模式,它注重环保、优质、健康的畜牧生产方法,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畜牧业市场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3. 市场现状3.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生态畜牧业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2 市场发展趋势生态畜牧业市场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消费者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对优质、绿色、有机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 技术升级与创新:科技的应用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扶持力度,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市场存在的问题尽管生态畜牧业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 标准不一:行业标准尚不完善,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供应链不稳定:生态畜牧业的供应链上游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如饲料来源和运输问题。
- 竞争激烈: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5. 市场前景与建议生态畜牧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促进: - 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畜产品质量。
- 建立健全供应链系统:加强与畜牧养殖基地的合作,稳定畜产品的供应。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生态畜牧业的认知和信任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畜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生态畜牧业的科技含量。
6. 结论生态畜牧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系统以及加大宣传和科技创新力度,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发展水平,推动生态畜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2019年)

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2019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9.29•【字号】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41号•【施行日期】2019.09.29•【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2013年5月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05号公布2019年9月2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41号修正)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保障畜禽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畜禽,是指依法列入国家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第三条畜禽养殖工作应当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合理布局、规范发展、生态循环、安全高效的原则,实行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措施加强畜禽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养殖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卫生健康、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省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编制完善全省畜禽养殖布局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省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和区域优势,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布局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编制畜禽养殖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产、畜产品加工等实际情况,科学划分畜禽养殖区域,优先扶持发展生态循环养殖。
第七条畜禽养殖按照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分散养殖户实行分类管理。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
畜牧业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分析

畜牧业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张存根研究员(博导)一、畜牧业统计指标体系与名词术语随着畜牧业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制定一个系统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反映畜牧业生产、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水平。
统计工作的总体要求:要有一个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统计的及时性。
我国的畜牧业统计指标体系正在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畜牧业常用统计指标反映畜牧业生产、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所涉及的指标种类很多,专业性也很强。
我这里仅列举一些常用的畜牧业统计指标,以及与生猪养殖、奶牛养殖有关的统计指标。
1、存栏数指调查日期(通常指年末、季末、月末)实际存在的各类畜禽头(只)数,不分大小、公母、品种、用途一律包括在内。
2、出栏数指统计期内出栏供屠宰(含出售和自食)的畜禽头(只)数。
包含淘汰的和因伤死亡的耕牛、肉牛、奶牛和羊,但不包含出卖的雏禽和幼畜(架子畜)数。
猪出栏数不包括个别地区习惯吃的“烤小猪”或出口的“乳猪”。
3、出栏率一般指某家畜当年出栏数占年初存栏数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如下:出栏率=当年出栏数÷年初存栏数×100%4、屠宰数国外一般不采用出栏数这项统计指标,而采用屠宰数这项指标。
因为采用出栏数时,往往容易出现重复统计的问题。
例如,一头肉牛从犊牛到育肥牛屠宰,可能展转两个或多个农户(场)进行饲养,特别是跨省区、跨地区的转移饲养时,因此很容易出现牛的出栏数重复统计的问题。
5、饲养量指一个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实际饲养过的畜禽头(只)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全年饲养量=年末存栏数+年内死亡数+全年累计出栏数6、能繁母畜指已经达到生殖年龄并具有生殖能力的、专门留作繁殖用的母畜,不论是否配种受胎,均应算作能繁殖的母畜。
母畜生殖年龄的标准一般是:1岁半以上的牛,2岁以上的驴,2岁以上的马,8个月以上的猪,1岁以上的羊。
7、仔畜指统计期内新繁殖的仔猪、牛犊、马(驴、骡)驹、骆驼羔、羊羔的统称。
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畜禽种群进行普查,以了解和收集各类畜禽遗传资源的相关信息。
通过普查工作,可以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全面了解全国各地畜禽遗传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遗传背景和特点,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提供可靠数据。
2.任务:(1)确定普查对象:包括各类家禽、家畜、水禽和野生动物等。
(2)了解畜禽遗传资源的分布:通过收集各地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养殖场等的数据,了解各地畜禽遗传资源的分布情况。
(3)了解畜禽遗传资源的数量:通过统计各地畜禽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和数量,了解畜禽遗传资源的总体数量。
(4)了解畜禽遗传资源的遗传背景和特点:通过对畜禽遗传资源的遗传学研究,了解其遗传背景和特点,并建立相关数据库。
三、实施步骤1.制定普查计划:确定普查的时间、地点和对象,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
2.组织人员和培训: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普查团队,并进行必要的培训,熟悉普查流程和操作规范。
3.数据收集:与各地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联系,收集畜禽遗传资源的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4.现场调查:对指定的畜禽遗传资源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其养殖状况、数量和遗传特点等。
5.样本采集和保存:对被调查的畜禽遗传资源进行样本采集,包括血样、组织样本等,并进行标本保存。
6.数据分析和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库。
7.结果统计和发布:将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发布,向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进行公示,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提供参考。
四、工作保障1.资金保障:向相关部门申请资金支持,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定规范:制定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指导,明确普查的流程和操作规范。
3.加强宣传和动员:通过宣传和动员,增强社会公众对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知晓和支持度。
农业源和集中式问题解释

“十二五”农业源环境统计讲稿中注意问题1、畜禽养殖同时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调查:为什么要强调这两种,以前区县畜禽养殖数量是从发表调查数据汇总的来的。
这两种方式的数据口径来源不一致,以区县为单位的调查需要与农业部门协调,从农业部门获取数据;而畜禽养殖场发表调查则按照实际数据进行填报,这也就是说,这两个数据之间不再直接产生关联。
而且也允许这两种数据同时存在。
2、总量减排的现场核查方式主要包括:日常督查、定期核查和随机抽查等现场核查。
3、农业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f i平均—核算期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某类畜禽上年COD平均去除率。
这样的话,区域畜禽养殖COD和氨氮的排放就与发表调查无关联了。
4、养殖方式的介绍干清粪:指畜禽排放的粪便一经产生便通过机械或人工收集、清除,尿液、残余粪便及冲洗水则从排污道排出的清粪方式。
干清粪并不是不用水,他是(定义),只是用水量比较小。
从国家现在干清粪控制来看,一般生猪养殖干清粪处理方式用水量在10L 左右。
水冲粪:指畜禽排放的粪、尿和污水混合进入粪沟,每天数次放水冲洗,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后排出的清粪工艺。
垫草垫料(生物发酵床):包括普通垫草垫料和生物发酵床养殖两种。
指畜禽排放的粪、尿与草或垫料混合贮存于栏舍中,一定时间后集中清出的清粪工艺。
畜禽粪便处理方式占比之和必须等于100%,这次在软件设置上进行限定,如果一个企业的百分比之和不等于100%,数据是无法保存的。
5、发表调查的畜禽养殖削减率计算:“组合累积扣减比例法”来计算(参考西安培训是老师讲稿);农业源培训后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在进行培训时没有调查和了解这次参加培训的人员的整体水平,可能有部分同志是没有参加总量减排核查的,所以对农业园减排核查不熟悉,导致有很多学员还是有点不清楚。
以后培训之前要了解,学员的从事的工作情况,摸一下地。
(2)由于这次培训没有任何资料,所以地方上同志没有资料参考,很难理解;(3)自己讲解的时候,计算的公式太多了,很多同志都没有基础,大家很难理解。
2024年畜禽监测调查自查报告

2024年畜禽监测调查自查报告一、背景和目的为了解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掌握畜禽养殖业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及安全等情况,2024年,我们组织了畜禽监测调查,旨在全面了解畜禽行业的运行情况,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线下实地调研、调查问卷、专家论证等。
我们分别联系了养殖户、养殖企业和相关政府机构,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论证,确保报告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调查发现1. 畜禽养殖规模扩大:经调查发现,2024年我国畜禽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尤其是在养殖规模较大的地区。
2. 产品质量提高:与以往相比,2024年畜禽产品的质量明显提高。
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在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品质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3. 环境保护措施加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普遍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例如,加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控制养殖废水排放等,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安全风险仍存在:虽然畜禽养殖行业在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安全风险。
例如,饲料安全问题、疫病防控不力等,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调查结论从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养殖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和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等都是积极的变化。
然而,仍需关注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强养殖管理和监管力度。
六、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畜禽养殖规模的监管,遏制畜禽养殖过度扩张的趋势,鼓励优质养殖模式的发展。
2. 加强畜禽产品的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制,严格把关产品质量。
3. 加大对畜禽养殖环境保护措施的宣传和推动力度,推广环保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调查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调查农村畜禽养殖方式是指在农村地区进行的养殖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畜禽养殖方式也在不断转变和发展。
为了了解农村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调查。
我选择了一片农村地区进行调查,共有50个农户参与了此次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种类、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畜禽养殖的种类主要有猪、牛、羊、鸡、鸭等。
其中猪养殖占比最高,达到了60%。
还有少量的兔、鹅等其他种类的养殖。
在养殖规模方面,大多数农户的养殖规模较小,一般不超过50头。
只有少数农户的规模较大,超过100头。
这与农村资源和经济条件有关。
关于养殖管理技术,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养殖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农户主要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例如散养和传统的饲料配制。
只有少数农户开始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例如成批饲养和科学配制饲料。
这主要是由于农户在养殖经验、知识和资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调查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速度比较缓慢。
虽然有少数农户开始尝试新的养殖方式,但大多数农户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养殖方式。
一些农户存在养殖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养殖环境不清洁、饲料搭配不合理等。
一些农户缺乏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养殖技术水平。
推广现代化的养殖管理技术,引导农户使用新的养殖方式。
加强宣传,提高农户对现代化养殖方式的认识。
加强监督和管理,对养殖环境和饲料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养殖过程符合卫生安全标准。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进展相对较慢,仍存在一些问题。
只要加强培训、推广新技术,同时加强管理,相信农村畜禽养殖方式会逐渐转变为更加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式,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畜禽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为了满足人们对肉类和禽蛋需求的增长,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因此,污染物处理技术和市场发展的调研对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市场的调研,了解目前处理技术的现状、市场需求和前景,为相关企业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2. 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来源和影响畜禽养殖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尿液、饲料残渣、养殖废水和养殖废弃物。
这些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氨氮、总磷、总氮、悬浮物等有害物质,对水质、土壤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影响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并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其他排放物质在大气中会形成气溶胶,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未经处理的养殖废弃物可能成为传播疾病和致病菌的媒介,对人类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3. 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技术现状目前,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三种方法。
3.1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包括厌氧发酵、好氧处理和植物净化等。
厌氧发酵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并产生沼气,具有能源回收的潜力。
好氧处理通过氧化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可以显著减少养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
植物净化技术则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提高水体透明度。
3.2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固液分离、沉淀和过滤等方法。
固液分离通过离心、过滤或挤压等方式将养殖废水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有效降低悬浮物的浓度。
沉淀则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下沉,进一步减少废水中的杂质。
过滤技术则通过滤料将废水中的颗粒物截留,提高水质。
3.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技术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包括脱氮、脱磷和消毒等方法。
2024年牛羊养殖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牛羊养殖市场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本市场调研报告旨在分析牛羊养殖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问题,为养殖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2. 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调研范围主要涵盖了全国各省市的牛羊养殖企业和相关机构。
3. 市场概况牛羊养殖市场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动物产品需求的增加,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其中,养殖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政策的支持是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牛羊养殖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其中,牛肉市场规模增长最为迅速,每年都有显著增长。
而羊肉市场规模增长相对较慢,但具有稳定的需求。
预计未来几年,牛羊养殖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有机和绿色养殖模式将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
5. 市场问题和挑战牛羊养殖市场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养殖环境的改善和动物福利的保障是一个重要问题,对养殖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养殖企业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获得竞争优势。
此外,疫病防控和饲料安全等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和解决。
6. 市场机会和建议虽然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也带来了机会。
首先,伴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对高品质动物产品的需求增加,这为养殖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其次,养殖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将带来效益的提升。
另外,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和资源整合也是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议养殖企业和投资者应关注市场需求和趋势,加强技术研发和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7. 总结本2024年牛羊养殖市场调研报告分析了市场概况、规模和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机会和建议。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养殖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决策依据,促进牛羊养殖市场的健康发展。
End of Report。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调查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调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畜禽养殖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畜禽养殖方式的变化,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共抽取了30名农村养殖户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所在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南阳市、安阳市以及周口市等地。
农村养殖户畜禽饲料的种类在养殖方式的变化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畜禽饲料的种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80%的调查对象表示,过去他们主要采用玉米、豆粕等单一饲料来喂养畜禽。
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殖户开始采用多种饲料进行喂养。
比如,有的养殖户会采用骨粉、蛋白粉等混合饲料来喂养猪、鸡等家禽。
一些养殖户也开始使用一些绿色、无公害的饲料来喂养畜禽,以提高肉质的品质。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农村养殖户的畜禽饲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过去,养殖户采用固定舍内饲养的方式,而现在他们更多采用散养方式,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够使得畜禽得到更好的锻炼,也更符合消费者对于肉质的追求。
养殖户的养猪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采用“生态养猪”、“散养养猪”等高品质养殖方式,通过生态饲料、生态育肥、生态养殖等手段,达到了提高猪肉品质的目的。
在鸡鸭养殖方面,许多养殖户都在不断改进圈舍环境,引入高科技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货源品质。
同时,一些养殖户也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开展粪便资源化利用,推进肥料无害化处理,做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随着农村畜禽养殖方式的不断更新,畜禽收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70%的农村养殖户表示,由于改变了养殖方式,收入有了一定提升。
但也有一部分养殖户表示,因为技术、资金等问题,无法改变养殖方式,畜禽收入并没有增加。
另外,一些养殖户表示,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注重健康和环保,因此他们经营的是有机、无公害畜禽,价格比普通畜禽要高得多,相应的,他们也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但也有一些养殖户表示,自己的养殖场规模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导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收入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
数据化养殖实施方案

数据化养殖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化养殖已成为现代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据化养殖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养殖环境、动物生长情况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数据化养殖实施方案。
1. 数据采集与监测。
首先,需要在养殖场内部和外部布设传感器,实时采集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数据,以及动物的饮食量、生长情况等数据。
同时,利用监控摄像头对养殖场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养殖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数据传输与存储。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并进行实时存储和备份。
数据中心应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数据不丢失和不被篡改。
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取规律和趋势。
同时,结合养殖业的实际情况,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包括饲料配比优化、疾病预警、养殖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建议。
4. 数据化管理与智能化养殖。
在数据化养殖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养殖过程的精细化控制,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5. 数据共享与合作。
数据化养殖还可以促进养殖业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养殖户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共享给养殖专家、科研机构等,共同探讨养殖技术和经验,推动养殖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三、实施效果预期。
通过数据化养殖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养殖效益,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收益。
2. 降低养殖风险,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可以提前发现养殖过程中的问题,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养殖安全。
3. 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数据化养殖可以促进养殖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推动养殖业向着更加科学、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总结。
数据化养殖实施方案是养殖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养鸡成功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消费需求逐年增加。
鸡肉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在肉类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养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波动、疫病风险等挑战。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养鸡成功案例的数据分析,旨在总结养鸡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我国养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地区一家规模化的养鸡企业,数据涵盖了2018年至2022年的养殖数据,包括鸡苗购买、饲料消耗、疫病防控、成鸡出栏、销售收入等各个方面。
数据经过清洗、整理和预处理,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三、数据分析1. 养殖规模与经济效益(1)养殖规模通过对养殖规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从2018年的100万羽增加到2022年的200万羽。
养殖规模的扩大有利于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经济效益从销售收入和成本两方面分析,2018年至2022年,企业销售收入从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利润从150万元增加到300万元。
这说明养殖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 饲料消耗与成本控制(1)饲料消耗分析饲料消耗情况,发现该企业饲料利用率较高,平均每羽鸡的饲料消耗从2018年的2.5公斤降至2022年的2.2公斤。
这主要得益于饲料配方优化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
(2)成本控制通过对饲料、人工、疫病防控等成本的分析,发现该企业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2018年至2022年,总成本从400万元降至350万元,成本控制率达到了12.5%。
3. 疫病防控与成鸡成活率(1)疫病防控该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包括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疫病监测等。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疫病发生率从2018年的5%降至2022年的1%。
(2)成鸡成活率成鸡成活率是衡量养鸡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发现该企业成鸡成活率从2018年的85%提高到2022年的95%,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调查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调查一、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农村畜禽养殖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本调查旨在了解农村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情况,为农村畜禽养殖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目的1. 了解农村畜禽养殖的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之间的差异。
2. 探讨农村畜禽养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分析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经济的影响。
三、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00份问卷,选择农村地区畜禽养殖规模较大的村庄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农户基本情况、畜禽养殖方式、养殖规模、收入情况等。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在所调查的农户中,传统的散养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约占60%左右。
而现代化的规模化养殖方式,如养殖场、集约化养殖等则占比较小,仅占40%左右。
2. 转变原因和影响因素(1)市场需求:现代化的养殖方式能够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2)科技进步: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提高效益和减少劳动力成本。
(3)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畜禽养殖发展的政策,鼓励农民转变养殖方式。
3. 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经济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转变为现代化养殖方式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推行也提高了农业产值和农业经济效益。
五、结论通过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农村畜禽养殖方式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传统的散养方式正在逐渐被淘汰。
农村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的原因主要有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等因素。
转变为现代化养殖方式后,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
六、建议1. 加大对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现代化养殖方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政府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贷款和补贴等支持,促进农民转变养殖方式。
3. 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现代化养殖方式的品质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权益。
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及变幅确定

(2)数据关系
农业部门数据有减排核查核算涉及的五类畜禽养 殖数据,而国家统计局数据则只有家禽等总称, 不分细类; 农业部门数据是按养殖规模进行的分栏统计数据, 且具有相应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详细信 息,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每类畜禽不分规模,只公 布养殖总量。 总体上,畜牧部门数据比国家统计局数据高出 25%左右。
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包括:年度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专业情况、半年固 定监测点畜禽饲养规模情况,季度畜牧业生产情况、月度固 定监测点畜禽生产情况,每周畜产品及饲料价格情况,每周 蛋鸡/肉鸡养殖企业产品价格情况等,共计32张表。 统计表格下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国畜牧业协 会、中国奶业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主管部门及 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在保证满足畜牧业生产及畜 牧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具体制定各省(区、 市)或监测范围内实施的基层和企业填报的表式。统计项目 侧重于奶量、奶产品加工等数据,与畜牧生产数据互相补充、 佐证。
差异率
差异率
差异率
2007年
30%
4359.5 5675.4
23%
18%
2008年
61016.6
29%
4446.1 5535.3
20%
1531.8
19%
2009年
64538.6
27%
4602.2 5770.2
20%
1580.7
20%
差异率 平均值
28%
21%
19%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省上报的畜禽养殖预测数据与历年相比,变化幅度过 大,对核查核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各地需依据近年全 国及各省养殖总量年均变化统计分析得出的趋势分析
畜牧业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分析

畜牧业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进展研究所张存根研究员(博导)
一、畜牧业统计指标体系与名词术语
随着畜牧业生产与社会经济的进展,需要制定一个系统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反映畜牧业生产、技术与经济的进展水平。
统计工作的整体要求:要有一个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统计的及时性。
我国的畜牧业统计指标体系正在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进程。
(一)畜牧业经常使用统计指标
反映畜牧业生产、技术与经济的进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所涉及的指标种类很多,专业性也很强。
我那个地址仅列举一些经常使用的畜牧业统计指标,和与生猪养殖、奶牛养殖有关的统计指标。
一、存栏数
指调查日期(通常指年末、季末、月末)实际存在的各类畜禽头(只)数,不分大小、公母、品种、用途一概包括在内。
二、出栏数
指统计期内出栏供屠宰(含出售和自食)的畜禽头(只)数。
包括淘汰的和因伤死亡的耕牛、肉牛、奶牛和羊,但不包括出卖的雏禽和幼畜(架子畜)数。
猪出栏数不包括个别地域适应吃的“烤小猪”或出口的“乳猪”。
3、出栏率
一样指某家畜昔时出栏数占年初存栏数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如下:
出栏率=当年出栏数÷年初存栏数×100%
4、屠宰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9年统计数据与生产数据全国总量对比
年份
生猪
肉牛
奶牛
国家 统计 数据
畜牧
国家
统计 差异率 统计
数据
数据
畜牧 统计 数据
国家 差异率 统计
数据
畜牧 统计 数据
差异率
2007年
56508.3
80357. 4
30% 4359.5 5675.4
23%
1225. 9
1495.8
18%
2008年
(2)数据关系
农业部门数据有减排核查核算涉及的五类畜禽养 殖数据,而国家统计局数据则只有家禽等总称, 不分细类;
农业部门数据是按养殖规模进行的分栏统计数据, 且具有相应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详细信 息,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每类畜禽不分规模,只公 布养殖总量。
总体上,畜牧部门数据比国家统计局数据高出 25%左右。
省份
天津 吉林 新疆 贵州 湖南 四川 河北 山东 陕西 河南 山西 广西 宁夏 甘肃 内蒙古 海南 云南 安徽 福建 上海 湖北 广东 浙江 江苏 重庆 江西 西藏 辽宁
国家统计数据 254.2 1374.8 1512.6 127.2 4155.7 663.4 1063.6 2824.5 5508.7 6915.5 14.7 5143.6 328.9 622.3 3735.5 482.5 2748.1 1922.9 2597 3332.9 2680.2 3601 883 1894 2003.1 1596.1 134.8 2714.2
抽样调查方法 根据《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畜牧业的猪、牛、羊 和家禽,国家实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并对生猪调出 大县实行以县为总体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畜牧部门统计数据核算体系
全面统计
农业部
抽样调查
通过软件上报
省级畜牧部门
核定
上报
市级畜牧部门
(审核、汇总)
核定
上报
县级畜牧部门
(审核、评估)
61016.6
85738. 3
29% 4446.1 5535.3
20%
1233. 5
1531.8
19%
2009年
64538.6
88092. 0
27% 4602.2 5770.2
20%
1260. 3
1580.7
20%
差异率 平均值
28%
21%
19%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国家统计局数据核算体系
区域平衡
国家统计局
数据核定
各级统计部门 全面统计
省一级数据
国家调查队 抽样调查 上报
省一级数据
核定 上报
市统计局
(审核、汇总)
核定 上报
县统计局
(审核、评估)
上报
乡镇统计站
(验证、上报)
上报
村/村民小组
(会计员)
推算
以省为总体的 抽样调查
生猪、牛、 羊、家禽
全省规模化 全数调查
全省生产经营单 散养户抽样调查
位全数调查
(以县为总体)
生猪调出大县
其他市县
全面统计方法 根据《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2008年国家统计局已 经明确分工:猪、牛、羊和家禽属于国调队统计。全面统 计负责其它畜禽等生产统计报表,但各省实际工作中,各 级统计部门依然按照以前的制度对猪、牛、羊和家禽养殖 量进行了全面统计,两套数据将逐渐按照新规定和分工实 现对接。在国家《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指导下,具 体调查方法由各省区市统计局自行确定。林业、渔业等行 业数据由林业和渔业部门负责统计,调查方法由行业部门 自行确定。
《中国农业年鉴》: 畜禽养殖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
《中国畜牧业年鉴》: 畜禽养殖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畜牧部门统计
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核算体系
畜禽养殖数据1996年以前为各级统计部门逐级上报数据。 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以后,由于畜牧业产品年报数据与 普查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普查结果对畜牧业年 报数据进行了修正。 1999年以后,国家统计局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猪、牛、羊、 禽等主要畜禽品种的抽样调查,并用抽样数据作为国家定 案数据使用。未开展抽样调查的地区和品种,仍使用各级 统计部门逐级上报数据。2007年,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 果,对2000—2006年畜牧业年报数据进行了修正。2008年, 建立了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制度,猪、牛、羊、禽等主要畜 牧业数据均以抽样调查数为法定数据。
农业源减排核算畜禽养殖 数据选取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2年6月
提纲
1、畜禽养殖数据来源选取依据 2、畜禽养殖量变化率确定依据 3、规模化率变化率确定依据 4、专业户占比变化率确定依据 5、各地核算上报数据注意事项
1、畜禽养殖数据来源选取依据
(1)畜禽养殖统计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国家统计局国调队数据
抽样统计方法 抽样定点调查主要依靠固定监测点,涉及畜产品价格监测 县、畜禽生产监测样本村、户和重点监测企业等单位。
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专业年报、畜牧生产季报采用全面统计方 法;固定监测点畜禽生产半年报和月报、畜产品价格周报、 重点跟踪企业月报和周报等采用定点统计方法。
报表制度 为了使畜牧业统计数据更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农业部制 定了《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专业统计报表制度》(农牧发 [2008]2号)。
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包括:年度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专业情况、半年固 定监测点畜禽饲养规模情况,季度畜牧业生产情况、月度 固定监测点畜禽生产情况,每周畜产品及饲料价格情况, 每周蛋鸡/肉鸡养殖企业产品价格情况等,共计32张表。 统计表格下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国畜牧业协 会、中国奶业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主管部门 及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在保证满足畜牧业生产 及畜牧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具体制定各省 (区、市)或监测范围内实施的基层和企业填报的表式。 统计项目侧重于奶量、奶产品加工等数据,与畜牧生产数 据互相补充、佐证。
核定
上报
乡镇畜牧兽医站
(验证、上报)
全面统计 上报
检疫人员
核定 上报
中国畜牧业协 会
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企业
核定 上报
中国奶业协会
逐级直接 上报
重点企业
县级畜牧部门
抽样调查 直接上报
固定监测点(抽样)
重点监测企业
畜禽生产监测 样本村、户
畜产品价格监 测县
全面统计方法 全面统计范围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域内的全部畜禽生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