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害图片
辣椒病害图谱
一、辣椒绵腐病病害英文名:Pepper cottony leak病原中文名:瓜果腐霉病原学名: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分类地位: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属,瓜果腐霉病原介绍:菌丝体生长繁茂 , 呈白色棉絮状。
菌丝无色 , 无隔膜 , 直径2.3~7.1(μm) 。
菌丝与孢囊梗区别不明显。
孢子囊丝状或分枝裂瓣状 , 或呈不规则膨大 , 大小 63~725 × 4.9~14.8(μm)。
泡囊球形 , 内含 6~26 个游动孢子。
藏卵器球形 , 直径 14.9~34.8(μm)。
雄器袋状至宽棍状 , 同丝或异丝生 , 多为 1 个 , 大小 5.6~15.4 × 7.4~10(μm) 。
卵孢子球形 , 平滑 , 不满器 , 直径 14.0~22.0(μm) 。
该菌在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出现频率较高。
寄主中文名:辣椒寄主英文名:capsicum侵染部位:果实、幼苗症状图:病害症状:引起幼苗基部腐烂、缢缩而死亡。
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引起果腐,在潮湿条件下病部生大量白霉,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cm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
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
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巾近地面的根茎或果实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
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
病菌生长适宜地温15~16度,温度高于30度受到抑制;适宜发病地温10度,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
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
这时真叶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地温低,光合作用弱,瓜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致幼茎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
辣椒主要病虫害.pptx
白粉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辣椒 白粉病以前发生量很小,一 般不需要防治。近年来不少 的保护地都有发生。只危害 叶片。开始在叶片正面布满 淡黄色褐斑,边缘不明显, 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满田 都是黄叶、枯叶或落叶,而 且果实变小。叶片背面的病 玉斑上生有白色粉状物。
病害症状:定植后 , 起初病株白天枝 叶萎蔫 , 傍晚至次晨恢复 , 反复多日 后整株枯死。病株的根颈部及根部 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 , 极易剥 离 , 露出暗色的木质部。病部一般仅 局限于根及根茎部。该病近年发生 面积迅速扩大 , 为害日趋严重。
猝倒病
病害症状: 育苗前期猝倒是在种子 发芽至出苗前发生的猝倒,种子萌 发的胚芽或子叶在未出土时就受到 侵染,表现为烂种、烂芽。育苗后 期猝倒是经幼苗出土后发生的感病 幼苗,表现为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 斑,逐渐变为黄褐色。在条件适宜 时,病斑迅速扩展,可绕茎一周或 半周,使幼苗茎部缢缩,子叶尚未 凋萎之前幼苗便倒伏于地面。温度 大时,病残体表面及附近土壤表面 有时会长出白色絮状菌丝,最终导 致幼苗腐烂或枯死。
属于真菌性病害
病毒病
危害症状:常见的发病症状有3种类型 A.花叶型病叶出现明显黄绿相间的花斑、皱缩,或产生褐色坏死
斑。 B.叶片畸形或丛簇型开始时植株心叶叶脉退绿,逐渐形成深浅不均的斑
驳、叶面皱缩、以后病叶增厚,产生黄绿相间的斑驳或大型黄褐色坏死斑, 叶缘向上卷曲。幼叶狭窄、严重时呈线状,后期植株上部节间短缩呈丛簇 状。重病果果面有绿色不均的花斑和疣状突起。 C.条斑型叶片主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沿叶柄扩展到侧枝和主茎,出现 系统坏死条斑,常造成早期的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枯死。
叶枯病
病害症状:辣椒枯萎病于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大 量脱落 , 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 , 地 上部茎叶迅速凋萎 ; 有时病部只在茎的一侧发展 , 形 成一纵向条状坏死区 , 后期全株枯死。剖检病株地 下部根系也呈水浸状软腐 , 皮层极易剥落 , 木质部变 成暗褐色至煤烟色。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常产生 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
辣椒主要病虫害图谱ppt课件
成虫和若虫锉吸辣椒的花器、果实 和嫩叶,被害部位呈银白色斑点, 影响品质和产量。
夜蛾类害虫
斜纹夜蛾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留下表 皮和叶脉,被害叶呈纱网状。
甜菜夜蛾
低龄幼虫吐丝拉网,群集叶背取食叶肉, 留下表皮和叶脉,3龄后分散为害,可 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余叶 脉和叶柄。
螨虫类害虫
产量。
品质影响
受病虫害侵害的辣椒果实往往变形、 变色、味道苦涩,商品性大大降低, 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经济损失
辣椒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导致产量 和品质下降,还会增加防治成主要病害及图谱
疫病
症状
疫病是辣椒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发病最重。病斑水渍状, 暗绿色,后迅速扩大,边缘不明显,病斑环绕茎部,导致上部叶片枯萎死亡。
病原
病原为辣椒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药剂防治等。
病毒病
症状
病毒病是辣椒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主 要表现为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 症状。病株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产 量降低,品质变劣。
病原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 加强田间管理等。
病原为多种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等。
病原菌的积累。
04
清洁田园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
03
株、残叶和杂草,
减少病源。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科学施 肥,及时排水,保 持田间通风透光。
生物防治措施
利用天敌昆虫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减少害 虫数量。
微生物制剂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制剂,如Bt乳剂、白僵菌 等,防治病虫害。
辣椒病虫害图谱和防治课件
01
02
03
04
05
THANKS
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
实行轮作
与非茄科作物进行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 菌的积累。
清除病残体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 的初侵染源。
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 瓢虫、草蛉等,减少害虫 的发生。
微生物制剂
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 金杆菌、白僵菌等,防治 害虫。
昆虫信息素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 减少害虫的交配和繁殖。
提高辣椒抗病虫能力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等措施, 提高辣椒自身的抗病虫能力。
安全、环保、高效
优先选择对环境和人体安全无害的防 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农业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合的抗 病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水,保持田 间通风透光,创造有利于辣椒生长而不利
了解生活习性
借助工具
了解虫害的生活习性有助于更好地识别虫害, 如蚜虫喜欢群集在嫩叶、嫩茎等部位刺吸汁 液,白粉虱喜欢在叶背面产卵等。
可以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辅助观察虫 害形态特征和为害状,提高识别准确率。
04
辣椒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方 法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重视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采取多种措 施进行综合防治。
药,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要及时。一旦发现病虫 害,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 治,防止病虫害蔓延和扩散。
科学用药很重要。在药剂防 治过程中,要选用高效、低 毒、低残留的药剂,并按照 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产生
药害和污染环境。
综合防治是方向。在辣椒病 虫害防治中,应采取农业防 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 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减少
辣椒主要病虫害图谱
辣椒疮痂病图谱
辣椒青枯病图谱
水须萎该症 传根蔫病状 播坏下为 死垂细辣 灌 ,菌椒 溉茎随性青 水基后病枯 传维下害病 播管部。又 或束叶发称 伤变片病细 口褐凋株菌 侵 萎顶性 入细。部枯 。菌辣叶萎 靠 病 雨椒片。 : , , ,
防控措施
• 细菌性病害危害性大,防治较为困难,要引 起高度重视。 • 可选药剂:叶枯唑、铜制剂、中生菌素、噻 唑锌、春雷霉素
辣椒高温障碍
塑料大棚或 温室栽培甜、辣 椒,常发生高温 为害。叶片受害, 初叶绿素褪色, 叶片上形成不规 则形斑块或叶缘 呈漂白状,后变 黄色。轻的仅叶 缘呈烧伤状,重 的波及半叶或整 个叶片,终致永 久萎蔫或干枯。
辣椒脐腐病图谱
症状: 在果实脐部附近 发生。果实表皮 发黑,逐渐成水 浸状病斑,病斑 中部呈革质化, 扁平状。有的果 实在病健交界处 开始变红,提前 成熟。
辣椒病虫害防治策略
辣椒的主要病虫害
• • • • • 真菌 细菌 病毒 生理性病害 根结线虫及其他虫害
真菌病害
• 真菌病害是辣椒主要病害,辣椒整个生育期 均有发生,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成株期疫 病、叶霉病,挂果期根腐病、灰霉病等。 • 真菌性病害在温度较高、湿度较高、透气性 较差等情况发病严重。 • 选择排水性好、土质疏松的田块,高垄栽培, 严格控制栽培密度。
辣椒叶枯病图谱
症状: 辣椒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危害叶柄及茎。叶片发病开始为褐色小点,迅速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 形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直径2-10毫米不等,病斑中央坏死处常脱落穿孔,病叶易脱落。病 害一般由下部向上扩展,病斑越多,落叶越严重,严重时整株叶片脱光成秃枝。
症状: 该病为细菌性病 害,危害叶片, 茎蔓、果实、果 柄也可受害。病 原为黄单胞杆菌。 育苗后期幼苗长 出3-4片真叶时 开始发病。成株 期在开花盛期发 病,受害的叶片 边缘叶尖常变深 褐色,不久脱落。 枝杆受害病斑为 不规则形条斑。 病菌在种子、病 残体上越冬,成 为初侵染源。
辣椒常见病虫害(共19张)
辣椒病毒病
由病毒引起的一类病害,导致叶片和果实畸形 。
叶片受害后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花斑,严重 时叶片皱缩畸形。果实受害后表面出现坏死斑 或呈畸形,果实质地坚硬。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 时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药剂防治可用病毒A、 病毒灵等抗病毒剂喷雾防治。
04
辣椒常见虫害防治
蚜虫
详细描述
烟青虫主要在夏季和秋季为害辣椒,它们的幼虫蛀入辣椒果实内部,取食果肉 ,并在果内化蛹。烟青虫的为害很大,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 失。
棉铃虫
总结词
棉铃虫是辣椒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们以幼虫蛀食辣椒的花蕾、果实和叶片,导致落花、落果和叶片缺 刻。
详细描述
棉铃虫主要在夏季和秋季为害辣椒,它们的幼虫蛀入辣椒的花蕾、果实和叶片内部,取食内部组织。 棉铃虫的为害很大,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昆虫传播
某些病原微生物通过昆虫传播 ,如蚜虫、粉虱等。
土壤传播
某些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越冬 ,通过土壤传播,如根腐病等 。
人为传播
人类活动如调种、浇水等可传 播病原微生Biblioteka 。02辣椒虫害概述
辣椒虫害的分类
咀嚼式口器害虫
01
这类害虫会啃食植物的叶片、果实和根茎,如菜青虫、棉铃虫
等。
刺吸式口器害虫
02
这类害虫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造成植物萎缩、黄化等症
05
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合 当地种植的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减少 病虫害的发生。
轮作换茬
合理安排茬口,避免连作,特别是与 茄科作物连作,增加土壤中病原菌数 量,加重病害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椒病害茄果*病虫2010-10-03 15:23:36 阅读1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辣椒炭疽病照片名称:辣椒炭疽病【英名】Anthracnose【病原】Colletotrichum sp,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capsici【症状】炭疽病是辣椒的一种常见病害,各地普遍发生,通常减产20%~30%,严重地区也有减产50%以上的。
叶、果均可能受害。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褪绿斑,渐渐变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长有轮纹状黑色小点,边缘褐色。
生长后期危害果实,成熟果受害较重,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水浸状,病部凹陷,上面常有不规则形隆起轮纹,密生黑色小点,空气湿度高时,边缘出现浸润圈。
环境干燥时,病部组织失水变薄,很容易破裂。
茎及果梗受害,病斑褐色凹陷,呈不规则形,表皮易破裂。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拟菌核和分生孢子盘在落地的病株残体上越冬。
翌年,越冬菌源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由寄主伤口和表皮直接侵入,借助气流、昆虫、育苗和农事操作传播并在田间反复侵染。
调运未消毒的带菌种子,可以远距离传播此病害。
病菌繁殖适温12~33℃,最适温度27℃。
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时侵染能力最强。
因此,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窝风积水、田间郁闭、长势衰弱、密度过大、氮肥过多以及病毒病发生较重的地块,炭疽病发生也很重。
露地栽培时多从6月上中旬进入结果期后开始发病。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甜椒如鲁椒1号、鲁椒3号、早杂2号、苏椒2号、早丰1号、茄椒1号、皖椒2号、长丰、吉农方椒等;辣椒如早杂2号、中子粒、细线椒等。
②选播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设立无病留种田或从无病株上采集种子。
买来的种子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温水浸种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冷却后催芽播种。
也可用冷水浸种10~12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取出后加上适量消石灰或草木灰拌种,立即播种。
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清水冲洗,催芽播种。
③轮作实行2~3年以上轮作,前茬最好是瓜类蔬菜、豆类蔬菜,且地势高燥,排灌方便,通风良好。
④加强栽培管理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进行护根育苗,防止病菌由根系伤口侵入。
定植前深翻土地,多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促进辣椒根系生长。
未盖地膜的,生长前期要多中耕,少浇水,以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性。
夏季高温干旱,适宜傍晚浇水,降低地温。
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
适时采收,发现病果及时摘除。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病果,而后喷药,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2 500倍液,或 7.6%冠菌清干粒剂 1000~ 12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性粒剂1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 15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灭病威悬浮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等。
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照片名称:辣椒炭疽病照片名称:辣椒炭疽病照片名称:辣椒褐斑病照片名称:辣椒叶斑病照片名称:辣椒脐腐病田间识别脐腐病又称顶腐病或蒂腐病,主要为害果实。
被害果于花器残余部及其附近,初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迅速扩大,有时可扩到近半个果实。
患部组织皱缩,表面凹陷,常伴随弱寄生菌侵染而呈黑褐色或黑色,内部果肉也变黑,但仍较坚实,如遭软腐细菌侵染,引起软腐。
发病原因甜椒日灼和脐腐均属生理性病害。
日灼主要是果实局部受热,灼伤表皮细胞引起,一般叶片遮荫不好,土壤缺水或天气干热过度、雨后曝热,均易引此病。
脐腐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水分供应失常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
植株前期土壤水分充足,但生长旺盛时水分骤然缺乏,原来供给果实的水分被叶片夺取、致使果实突然大量失水,引起组织坏死而形成脐腐;也有认为是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取足够的钙素,致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发病。
此外,土壤中氮肥过多,营养生长旺盛,果实不能及时补充钙也会发病。
经测定若含钙量在0.2%以下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用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并能减少土壤中钙质等养分的淋失。
(2)适时灌水,结果后及时均匀浇水防止高温为害,浇水在9-12时进行。
(3)选用抗日灼品种。
(4)合理密植,使叶片互相遮荫,或与高秆作物间作,避免果实暴露在阳光下。
(5)根外追肥,在着果后喷洒1%过磷酸钙,或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等,隔5-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6)避免早期落叶,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为害。
(7)用遮阳网覆盖。
田间识别主要为害果实。
一般先从果顶开始发病,也有从果面开始的,初病部色变浅,无光泽,果面逐渐收缩,并生有茂密的绿黑色或黑色绒状霉,即病原菌。
病原 Stemphylium botryosum Wallroth 称匐柄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此外,有报道Macrosporium commune Rabh.称辣椒格孢菌也可引起黑霉病。
发病原因多在果实近成熟或成熟期发生,高湿条件下可见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结合防治炭疽病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进行兼治。
病情严重时,也可单独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肋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田间识别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株。
地上部叶色较淡,后期叶片变褐枯焦。
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别于枯萎病。
病原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Smith 称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
发病原因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
多从根茎部的皮孔或伤口侵入,前期处于潜伏状态,座果后遇适宜条件,在寄主体内繁殖,向上扩展,致茎叶变褐萎蔫。
土壤温度达到20-25℃,气温30-35℃,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更易促成该病流行。
此外,连作重茬地,或缺钾肥,管理不细的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或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改良土壤,实行轮作,避免连茬或重茬,尽可能与瓜类或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整地时亩施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100-150公斤,使土壤呈微碱性,抑制青枯菌的繁殖和发展。
(3)改进栽培技术,提倡用营养钵育苗,做到少伤根,培育壮苗提高寄主抗病力。
(4)进入发病阶段,预防性喷淋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或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隔10-15天1次,连续灌2-3次。
照片名称:辣椒早疫病田间识别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具同心轮纹。
空气潮湿时,上生黑色霉层。
严重时整个叶片可分布十几个病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病原 Alternaria solani(E11.et Mart.)Jones et Grout.称茄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原因菌丝或分生孢子从气孔、皮孔直接侵入,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当番茄进入旺盛生长及果实迅速膨大期,基部叶片开始衰老,病菌在番茄田上空得以积累,这时遇有持续5天均温21℃左右,降雨2.2~46毫米,相对湿度大于70%的达49小时,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
田间管理常因基肥不足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重点调整好保护地内温湿度,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
(2)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1次,连续防治4次。
(3)施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
(4)按配方施肥,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
(5)发病前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以上保护剂对早疫病防治关键在于用药早;发病后用药虽只有-定抑制作用,但不理想。
(6)把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配成180-200倍液,涂抹病部,必要时还可配成油剂、效果更好。
照片名称:辣椒软腐病田间识别主要为害果实。
病果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后变褐软腐,具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挂在枝蔓上,稍遇外力即脱落。
病原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1. (Erwinia aroideae (Towns.)Ho11and)称胡萝卜软腐欧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
生育最适温度25-30℃,最高40℃,最低2℃,致死温度50℃经10分钟,适宜pH5.3-9.3,最适pH7.3。
除侵染茄科蔬菜外,还可侵染十字花科蔬菜及葱类、芹菜、胡萝卜、莴苣等。
发病原因通过灌溉水或雨水飞溅使病菌从伤口侵入,又可通过烟青虫及风雨传播。
田间低洼易涝,钻蛀性害虫多或连阴雨天气多、湿度大易流行。
防治方法 (1)实行与非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
(2)及时清洁田园,尤其要把病果清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3)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雨季及时排水,尤其下水头不要积水;(4)保护地栽培要加强放风,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5)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烟青虫等蛀果害虫。
(6)药剂防治,雨前雨后及时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101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照片名称:辣椒病毒病田间识别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4种症状:花叶分为轻型花叶和重型花叶两种类型:轻型花叶病叶初现明脉轻微褪绿,或现浓、淡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外,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畸形,或形成线形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黄化:病叶明显变黄,出现落叶现象;坏死: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畸形:病株变形,如叶片变成线状,即蔗叶,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
有时几种症状同在一株上出现,或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甜(辣)椒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