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椒根腐病
三、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1、选无病土育苗。若苗床带菌,可用恶毒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抗枯灵可湿性 粉剂600倍,每m2泼药液6kg进行土壤处理。 2、合理轮作。辣椒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为减少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有条件最 好进行水旱轮作;或者与甘蔗、大白菜、大蒜、大葱等非茄科蔬菜轮作至少5~8年 以上(烟台观察:轮作8年发病率仍为10%以上)。 3、加强栽培管理。据调查同一块地高垄栽培比低垄栽培明显发病轻;用塑料薄膜 覆盖发病轻。因此高垄栽培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应合理进行灌溉。不要大水漫灌、 有条件可进行滴灌,保持土壤半干半湿状态,及时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4、药剂防治。(1)定植时用抗枯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浸 根 10~15min;或用多菌灵、抗枯灵制成药土(每m2用药10g,1/3下垫,2/3上盖)。 (2)定植后浇水时,随水加入硫酸铜溶入田中,每667m2用量为1.5—2.0kg,可减 轻发病。(3)定植缓苗后,开始灌第1次药(不管田中是否发病)每株250ml、每7天1 次,连灌2次。由于是土传病害。一定要提前灌药、预防、如发病后再用药.效果 甚微。药剂可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或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
辣椒白粉病
3、发生规律
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或在气候温暖地区周 年发生,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萌发后直接侵入,再 侵染频繁。
温度高于15 ℃时,温度越高 ,发病严重,低于13 ℃发病缓慢。湿度大,菌丝生长缓慢,孢子萌发快, 湿度小,菌丝生长快,孢子萌发慢。
辣椒白粉病
4、药剂防治 目前可用来防治白粉病的药剂不少。可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内吸杀菌剂有: 15%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 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 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液、 25%腈菌唑乳油500~600倍液。 复配剂有:40%多硫悬浮剂400~500倍液。 农业抗菌素有: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 此外还有一些保护地专用杀菌剂:45%百菌清烟剂250克/亩、5%百菌清粉尘剂1 千克/亩等。
辣椒炭疽病
4.防治措施 (1)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3)清水洗种子净后,55℃温水浸15min,冷水冷却后 催芽。 (4)加强栽培管理 (5)发现病株及时喷药防治。
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
辣椒根腐病
椒极腐病是一种上传病害。近几年,由于保 护地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轮作倒茬越来越困 难,病害发生越来越重,导致辣椒产量、质 量大幅下降。在烟台郊区由于辣椒根腐病的 危害,辣椒产量轻者减产20%~30%,重者 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翻种。造成巨大经济 损失。 一、辣椒根腐病的症状 辣椒根腐病多发生于定植后。发病初期、病 株枝叶特别是顶部叶片稍见萎蔫,傍晚至次 日早晨恢复,症状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萎 蔫、但叶片仍呈绿色;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 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 出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微管束变褐色, 后期潮湿时可见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病菌分生孢子)。
抗力。 选择合适的肥水管理方式。在辣椒种植过程中应选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 磷、钾肥作为基肥,苗期少施氮肥,可适当地施些硅肥和硼肥来增强植株对辣椒疫病 的抵抗力,在花蕾期和盛果期应及时地追肥。灌水要及时适当,灌水应采用小水沟灌, 杜绝大水漫灌,以多水口、不上垄为原则,避免病原菌从发病区向未发病区传播。
辣椒炭疽病
在田间还有一种病果,症状与上述相似,但在斑面 上产生的黑色粒点较大、色深,潮湿时溢出绯红色 粘质物,常称为黑点炭疽病。 红色炭疽病 幼果和成熟果均能受害,产生黄褐色、 水渍状、凹陷病斑,其上密生轮纹状排列的橙红色 小点,潮湿时溢出淡红色粘质物。
辣椒炭疽病
2.病原
对辣椒炭疽病的病原菌,前人根据分生孢子盘上刚毛的有无记载了2个 直孢组炭疽菌(Colletotrichum nigrum Ell. et Halst)和(Gloeosporium piperatum) Ell. et Ev.。Von Arx(1957,1970)系统研究了炭疽菌的分 类学问题,提出刚毛的有无不是稳定的性状,不能作为分类的特征, Colletotrichum 是唯一合法的属名,称炭疽菌属,属于半知菌亚门黑盘 孢目真菌。将上述2个种作为辣椒炭疽病菌的2个分离系归入C.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 .
辣椒根腐病
辣椒根腐病
辣椒根腐病
二、辣椒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1、辣椒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的腐皮镰孢菌 (FUSARIUM、SOLANI)。 以厚垣孢子在土壤可以存活10年以上,它传播渠道主要靠肥料、工具、雨水及流 水传播。 2、辣椒根腐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22℃~26℃最适合发病。超过30℃发病 率在2%以下。 3、辣椒根腐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烟台宫家岛观察。保护地浇水1次,发病率提 高10%以上)。大水漫灌发病重,小水勤浇发病轻。
辣椒白粉病
二、病原
无性态为拟粉孢霉属【Oidiopsis Scalia】辣椒拟粉孢霉【Oidiopsis sicula Scalia 】菌丝内外兼生,分生 孢子梗从气孔伸出,分生孢子拟棍棒 形,单生,无色,有性世代为内丝白 粉菌属【Leveillula taurica(Lev.) Arn】,子囊果埋藏于表生的菌丝中, 附属丝与菌丝交织,含子囊10-40个, 多数含2个子囊孢子。
40%氟硅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50%噻茵灵悬 浮剂均为防治辣椒根腐病的良好药剂.其中,40%氟硅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两种 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均达到80%以上.
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特别是遇高温干旱天气,不仅可促进蚜虫传毒,还会降低辣椒的抗病能力,黄瓜花 叶病毒危害重。 田间农事操作粗放,病株、健株混合管理,烟草花叶病毒危害就重。 阳光强烈,病毒病发生随之严重。 大棚内光照比露地弱,蚜虫少于露地,病毒病较露地发生轻。 但中后期撤除棚膜以后,病毒病迅速发展。 此外,春季露地辣椒定植晚,与茄科作物连作,地势低洼及辣椒缺水、缺肥,植株 生长不良时,病害容易流行
辣椒疫病
3、化学防治 辣椒育苗时,结合防治苗期的猝倒病、根腐病等病害,喷
施1~2次甲霜灵锰锌或烯酰吗啉锰锌; 定植后,可用霜脲氰、烯酰吗啉或嘧菌酯进行灌根; 生长期每隔10d左右,用烯酰吗啉、烯酰吗啉锰锌或氟吗锰锌 进行灌根或喷雾处理,但重点应喷施到根部和茎基部,才能有 较好的效果,杀菌剂的具体使用剂量参照药剂说明。
辣椒疫病
4、发病条件 (1)与温湿度关系 气温在20-30 ℃时适合孢子囊产 生,在25 ℃左右最适合游动孢子产生和侵入,田间温 度28~30℃及高湿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 (2)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甜椒系列不抗病,辣椒系列 比较抗病或耐病。 (3)栽培管理
辣椒疫病
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我国已选育和筛选出了一批抗辣椒疫病的品种,目前生产
辣椒炭疽病
.黑色炭疽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 (C.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 异名: 黑刺盘孢菌 (C. nigrum Ell. et Halst)。分生孢子盘周缘生暗褐色刚毛,具2~4 个隔膜,大小74~128μm×3~5μm。分生孢子梗短圆柱形,无色,单孢,大 小11~16μm×3~4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孢,14~25μm×3~ 5μm。
病果软腐变褐干缩挂在枝上。
辣椒疫病
辣椒疫病
2.病原
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属真菌鞭毛菌亚门疫霉
属。菌丝无隔膜,丝状、有分枝,无性繁殖形成不分枝或单轴分枝的孢囊梗, 孢囊梗无色、丝状,孢囊梗顶端生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长圆形或扁圆形, 无色、单胞,顶端乳头状突起。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浅黄色至 金黄色,直径15.0 ~ 28.0um. 厚垣孢子球形,单胞,黄色,壁平滑。 病菌生长发育温度10 ~ 37 ℃ ,最适温度28 ~ 32 ℃ ,致死温度50 ℃ 5 ~ 10min,人工接种还可侵染茄子、番茄等作物。 中国记载寄主:洋葱、辣椒、木瓜、黄瓜、麝香、石竹、吊钟花、橡胶树、番 茄、豇豆、胡椒、茄子、菜豆属植物、芦荟等。
上常用的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湘研1号、湘研4号、湘研5号等系列以及21号牛角椒、朝 天椒、早丰1号、光皮椒、窑嘴大辣椒等,生产者可根据需要选种合适的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清洁田园。 合理轮作。 改进栽培措施。辣椒地应选择不易积水、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移栽前进行深翻晒土, 采取高畦深沟地膜覆盖栽培,及时地进行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增强对辣椒疫病的抵
辣椒白粉病
1、症状 辣椒白粉病仅为害叶片,老叶、嫩叶均可染病。病叶正面初生褪绿小 黄点,后扩展为边缘不明显的褪绿黄色斑驳,直径2~3毫米。病部背面产出白 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密布,致使全叶变黄。病 害流行时,白粉迅速增加,覆满整个叶部,叶柄产生离层,大量脱落形成光秆,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辣椒炭疽病
3.发病规律 (1)主要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 内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或土壤 中越冬 (2)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昆虫等传播。 (3)伤口或寄主表皮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分生孢子 进行重复侵染。 (4)高温高湿发病重。一般发育适温为27℃,相对湿度95%以 上。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难以发病。地势低洼、排水 不良、密度过大、氮肥使用过多、虫害严重时都会加重病害的 侵染与流行。
辣椒疫病
3.侵染循环 (1)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在土壤或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 卵孢子一般可存活3年 (2)病部产生的孢子囊通过气流、雨水传播。 (3)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在条件适宜时萌发侵入根系或茎 基部引起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孢子囊通过伤口或直接侵 入引起再侵染。 (4)水在病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病害潜育期在24 ℃ 下一般2 ~3天,条件适宜2-3天就可以使全田毁灭。田间 温度28~30℃及高湿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多雨,过 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
辣椒疫病
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中的重大病害之一, 危害严重时减产50%以上。还能危害番茄、 瓜类、洋葱、菜豆属植物、大丽花、满天
星、芦荟、石竹等。
1.症状 根、茎、叶果实均可受害。幼苗 染病,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病斑环绕茎
部逐渐扩大,造成苗期猝倒病。
成株受侵也多从茎基部开始,病斑水浸状、 暗绿色,后成为褐色,稍凹陷,表皮下的 皮层部变暗褐色。茎的任何部位都可感染, 病斑常常绕茎扩展,上部组织急速萎蔫死 亡(维管束不变色),叶片薄纸状,浅棕 色,开裂和脱落;高湿时,病斑表面生白 霉。茎部病菌可通过果梗进入果实,形成 暗绿色、水浸状病斑,上生白霉,干燥时,
辣椒病害常见的有 病毒病 细菌性疮痂病 炭疽病 疫病 根腐病 白粉病 早疫病 日灼病等
ຫໍສະໝຸດ Baidu
辣椒炭疽病
炭疽病是辣(甜)椒上较常发生的一种病害,世界 性分布。可引起辣椒落叶、烂果、幼苗死亡。一 般危害不严重,但在多雨年份,发病严重。根据 其症状表现可分为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 色炭疽病3种。
黑色炭疽病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 地区都有发生,一般病果率5%左右,严重时病果 率达20%~30%,对辣椒品质、产量均有一定影 响。黑点炭疽病仅发生在浙江、江苏、贵州等地。 红色炭疽病发生较少 。
此病除危害辣椒外,还侵染茄子和番茄。
辣椒炭疽病
叶片发病, 初生褪绿 色水渍状 斑点,扩 大后变成 褐色,圆 形,中间 灰白,后 期在病斑 上产生轮 状排列的 小黑点。
辣椒炭疽病
1.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特别是近成熟期的果实更易发生,也侵染叶片和果梗。果实发病, 初期病斑为水渍状,褐色,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扩大后病斑凹陷,斑面生隆起的 不规则形环纹,环纹上密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潮湿时病斑周围有湿润 状变色圈,干燥时病斑常干缩极易破裂。茎和果梗有时被害,形成褐色凹陷斑, 不规则形,干燥时易开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