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困境及解决办法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困境

及解决办法浅析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写好这类作文的关键一步就是审题。然而,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对作文材料进行分析思考,了解作文应该写的对象、范围以及重点。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常常出现以下问题:脱离材料,随意而为;朦胧感知,似是而非;抓一鳞而弃全鱼;抓现象而弃本质。这样,学生写作误入歧途、偏离轨道,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学生审题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新材料作文审题策略及实施方法,可为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现状分析

第一,学生不会归纳概括。

有些学生阅读材料时,只是快速地浏览完文字,缺少对材料文字深入的理解与分析,从而造成了审题的失误;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会根据自己对一些文字符号的熟识程度来决定自己对文字的选择,不能全面理解材料,不能准确地归纳概括出材料的中心内容;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的意识,看到材料粗略读一读就开始写作。这样做的后果就造成了审题的以偏概全。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材料如下。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题目要求学生把照片(科技)的变化与人们生活(情感认识)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联想,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全面把握两段材料的中心,只写了一面,比如“科技的进步”或“一张照片的记忆”等,造成了文章的偏题。

第二,学生抓不住关键词。

学生阅读完材料后,提炼不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或把握不住材料主要内容,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略了整个材料的意图。更有甚者,学生在没有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的情况下,将材料中的某个词和关键词相混淆,找错关键词。珠海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统考作文材料如下。台湾一家店就叫“小器”。老板说,就只做小餐具、小碗、小锅铲,很受欢迎。老板钟情自己的“小”,也很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小”,痴迷于扎扎实实在“小”处精耕细作,收获了成功与幸福。

许多学生在审题中,没有关注到材料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小”,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自己比较熟悉的“钟情”“勇气”“痴迷”等词语,从而使审题出现了偏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在于学生没有仔细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整体的分析

和概括。只有感性的认知,没有理性的分析,造成了学生在审题时先入为主。

第三,学生找不出逻辑关系。

很多学生看到材料“想不开,想不深”,思维停留在表层只围绕材料的表层内容来写,很少从“含意”入手,缺乏对材料深层的理解,缺少对“内容”的拔高和升华,缺少探究材料的深层指向,造成了文章的泛泛而谈,内容单薄,思想不深。2015年佛山一模作文材料如下。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本题的含意就是由“自拍美颜”这一个别的、具体的生活现象引发的对生命(生活)真实的思考,反思究竟是应该尊重、还原生命(生活)还是美化生命(生活)。很多学生的思路只停留在“自拍美颜”的内容层面,缺少了深入的挖掘与引申,致使文章缺少了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二、解决的方法

第一,要引导学生理清语意脉络。

首先,引导学生通读材料,了解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语意层次,明确材料大致说了什么。然后,指导学生细

读材料,筛选出材料里面的前提与限制条件,梳理出材料的观点,找出材料的中心语句。接着,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抽象、概括,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材料交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使学生全面地把握材料,真正地理解材料的意图,才可以避免先入为主和审题的失误。2015年广州一模作文材料如下。

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有的人静静旁观;有的人质疑批评……

本段材料的中心是面对活动,人的表现。学生只要把握人行为的前提,选择其中一种人的表现,进行阐述就可以。很多学生出现了抛开前提,直接谈“人的表现”的现象,致使文章出现了偏题。所以,学生在阅读作文题材料时,需提炼中心,注意材料的全面性,避免遗漏材料的大前提。

第二,要引导学生抓住话题。

话题是语段中句际之间共同围绕的中心,是语段的核心。语段,即材料,是由话题而展开的。材料所有的话语描述都是指向话题的,所以话题即为材料的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会出现在材料的开头、结尾或是材料对话之中,或在材料中反复出现,或围绕关键词展开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依据具体材料而具体分析。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准确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明确命题者的用意。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材料如下。

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人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的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多样,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种种的挑战和变革。

这段材料看似很零乱,不知道话题中心是什么。但仔细阅读会发现,材料中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即“数据”,这就是这段材料的关键词。以此为突破口,就可以紧扣中心构思行文。

第三,要引导学生运用上位概念。

教师要树立上位概念意识。在审题训练中,教师要先让学生从内容层面出发,确定材料的浅层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借助由虚到实、以小见大的方法,寻找材料的深层主旨,即确定材料内容的上位概念。所谓上位概念,就是把具体材料的“这一个”推演到“这一类”,由个别到一般。抽象概括出上位概念,相当于找到了材料内容的外延,将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扩大化了。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材料如下。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