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剪纸艺术特点及分布区域

合集下载

黔东南苗族剪纸纹样分析

黔东南苗族剪纸纹样分析

黔东南苗族剪纸纹样分析剪纸是一种独具艺术魅力的造型艺术,它以简单的材料、单纯质朴的造型、浓厚的装饰色彩来表达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美感。

苗族是一个把历史写在服饰上的民族,因为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则通过服饰艺术记录苗族历史。

由于受民俗实用功能的影响,苗族剪纸与传统的剪纸有所区别,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特色,龙纹与鱼纹是极具特色的部分。

作为一种民俗现象,苗族剪纸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贵州黔东南是我国苗族最大聚居区,其苗族占全国苗族总数的1/4。

由于其封闭的地理环境,以致保持着许多独特的文化传承。

本文主要从形式和内涵两方面分析苗族剪纸中龙纹和鱼纹的形象。

一.苗族剪纸中龙纹形象分析苗族人称剪纸为“苗花纸”“剪花”等,龙是重要题材。

在苗族人眼中,龙能保安民,赐人风调雨顺,是人们假想的吉祥之物。

苗族民间艺术中的龙纹虽受汉族文化影响,但苗族龙的形象与传统龙的形象大有不同。

苗族龙的形象更加夸张大胆,苗族人按照自己的认识,将龙的形象理想化,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苗族自身的民族特色。

1.龙角传统龙形象长着一对鹿角,而在苗族剪纸中的大多数苗族龙却长着一对牛角,看上去更有气势。

在黔东南苗族的“招龙”古典祭礼中的龙就是一头水牛。

苗族认为龙和牛是相通的,龙关系着雨水而牛耕田地,都关系到人的生产生活。

另外,苗族将牛视为祖先,牛象征男性旺盛的生殖能力,寓意人丁兴旺发达,所以苗族常将牛角供奉家中。

苗族龙的角也有少部分是中国传统龙的鹿角,只是比传统的鹿角粗壮、圆滑,没有锋利的角尖,显得比较温驯。

2.龙头龙头一部分沿用了传统龙的牛头形象,另一部分则为人头或蜈蚣头。

人头龙是人头蛇体,之所以变化为人头来自于苗族世代相传的传说故事。

传说苗族中有个老人去世后被埋葬在一块能让人变成龙的宝地,老人的子孙们还没等到规定的时间就提前开坟查看,结果身体变为龙身而头还未变。

苗族认为死后能变成龙是最高境界,这也是人头龙出现的原由。

蜈蚣头龙同样身似蛇形,因为蜈蚣具有蛇性,同是软体爬行动物。

苗族剪纸简介

苗族剪纸简介

苗族剪纸简介苗族剪纸是流行于施秉县南部清水江沿岸苗族女性的一种民间传统美术。

目前,生存地保存比较好的要数双井镇把琴村的石厂苗寨。

石厂位于施秉县南部双井镇把琴村的石厂苗寨,山村公路直达到寨前,因四周石头较多,而得名。

苗族剪纸俗称“苗花纸”、“绣花纸”、“剪纸”等称谓。

苗语称之为“两给港”、“西给港”、“给港”。

“西”即汉语“纸”之意,“给”即“剪”之意;“港”即汉语“虫”之意,“榜”即“花朵”之意。

所以,又称为“动物剪纸”和“花朵剪纸”。

自古以来,苗族姑娘从五、六岁开始便向自己的母亲学习剪纸这门手艺,初学者刚开发学时,先画一些简单的纹样,待基本功练扎实后,再教其较难的纹样,直到把所有的纹样全部记牢为止。

苗族剪纸一般是从古老的纹样学起,虽然剪纸比较粗糙,没有向北方民族剪得那么细腻,但整个纹样和图案都与苗族刺绣图案息息相关,因此,苗族剪纸与刺绣誉为苗族的“孪生姐妹”和“姊妹花”。

有关苗族剪纸的历史无任何史料记载。

但从《苗族古歌》唱到:“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

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

从苗族《古歌》讲叙的内容上来看,苗族剪纸最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苗族剪纸以女性为代表的民间手工技艺,反映了苗族母系氏族时期妇女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原始的历史研究价值。

苗族剪纸无任何文献记载,但从苗族《古歌》中可找到一些有关历史的线索,为我们研究苗族剪纸提供历史和文化信息。

苗族剪纸,从选材制作、工艺等方面来看,不但保留了古老的记忆纹样和图案,而且融合了现代汉文化的剪纸元素,尤其是纹样的保存和收藏,为我们提高了科学依据。

苗族剪纸图案,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个性,特别是特定历史阶段集团意识的体现,为我们研究苗族宗教文化、图腾崇拜、信仰、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研究价值。

贵州民间剪纸简介,贵州剪纸欣赏

贵州民间剪纸简介,贵州剪纸欣赏

贵州民间剪纸简介,贵州剪纸欣赏话题:居家生活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贵州民间谁都知晓贵州苗族的衣衫上有五彩溢香的美丽贵州民间《苗族古歌》“迁徒”一段中唱道:“姑姑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

”可见剪花刺绣对于苗人贵州苗族贵州剪纸由于各地刺绣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种有特点。

施洞型的剪纸确定外轮廊之后,在形体的内部破刀剪出随势而走的涡状线或齿状线。

而台拱型的剪纸则以镇扎眼成虚线状。

造型特征施洞剪纸为粗犷,而台拱剪纸更趋秀丽。

与西北剪纸造型一样,贵州苗族贵州侗族剪纸贵州侗族剪纸,一种剪纸文化,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贵州以台江为中心的侗族剪纸,主要用于刺绣花样,如鞋花、衣袖花、背带花、帽花等。

题材以花卉、鸟虫较常见,表现形式较侧重纹样轮廓,内部针刺,很少剪镂,给绣花者留下再创造的余地。

贵州以台江为中心的侗族剪纸,主要用于刺绣花样,如鞋花、衣袖花、背带花、帽花等。

题材以花卉、鸟虫较常见,表现形式较侧重纹样轮廓,内部针刺,很少剪镂,给绣花者留下再创造的余地。

贵州侗族剪纸操作流程1.印染纸张—传统中国剪纸艺人会使用刷子将纸张染成传统的中国红。

2.烫印—在染色后的宣纸干了后通常会出现皱折的情况。

用一个温热的熨斗将皱纸的纸张熨平。

3.制作模板—下面这个蝴蝶的形象就非常的简单,使用铅笔将蝴蝶的轮廓勾勒出来。

4.烟熏模板—将刚才染色准备好的一张纸张取来,将其弄湿润,然后在下面压上模板。

使得模板一面朝向煤油灯。

模板和没有覆上模板的地方都会被煤油灯的烟所熏黑。

当纸张完全干燥了之后,将模板取下,然后就会留下煤油灯烟熏过的地方和没有熏到的被模板盖住的空白。

这就是剪纸的样板。

5.堆垛—将剪纸的样板放在一小摞染好色的纸的上面,大约可以有20张左右,然后将他们封在一起。

6.剪纸—中国的剪纸艺人通常会选择那种长柄短韧的锋利剪刀。

用其剪具有可见图形的那一张,这样其它的纸张都能同时剪好。

首先是剪里面的花纹,其次是剪外面的边线。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是中国传统剪纸的一种地方性剪纸艺术,它起源于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地区,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在苗族传统文化中,剪纸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工艺品,不仅用于装饰和点缀,还用于表达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的纹样丰富多样,以花卉、动植物、人物、文字等为主题,展现出苗族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其中最常见的纹样有花鸟纹、虫鱼纹、亲情纹、寿字纹等。

这些纹样都具有苗族特色,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富有动感。

在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的纹样中,花鸟纹是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

花鸟纹以花、鸟和动植物为主要元素,形象逼真,寓意吉祥。

花代表美丽和幸福,鸟代表自由和和平,动植物代表丰收和繁荣。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的花鸟纹样主要运用了剪刀刻画和雕刻的技法,线条流畅,层次丰富,栩栩如生。

虫鱼纹是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中的另一种常见主题。

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理解非常深刻,因此虫鱼纹样中常常出现各种昆虫和鱼类的形象。

这些虫鱼纹样不仅具有装饰性,也寓意着生活的丰富和植物的繁荣。

亲情纹是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中的一种特殊纹样,它主要代表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亲情纹样中常常出现一家人团聚的形象,例如父母和孩子的合影,表示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这些亲情纹样常常摆放在家里,寓意着福禄,也是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寿字纹是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中的另一种常见主题。

苗族人民崇尚长寿和健康,因此将“寿”字作为剪纸的主题纹样,用于祝福长寿和吉祥。

寿字纹样形式多样,有的是由一个“寿”字组成,有的则由多个“寿”字组成,寓意着永远年轻和幸福。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丰富多样,寓意深远,代表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剪纸,苗族人民表达了对家庭、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尊重,也传承了他们的祖先智慧和美好愿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正逐渐走向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苗族剪纸

苗族剪纸

苗族剪纸苗族剪纸是流行于施秉县南部清水江沿岸苗族女性的一种民间传统美术。

目前,在施秉境内生存地保存较好的要数双井镇的把琴村石矿苗寨。

石矿位于施秉南部双井镇把琴村石矿苗寨。

这里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厚,交通便利,山村公路直通寨前,山寨由3个自然寨组成,因四周石头较多,而得名。

苗族剪纸以女性为主体活动方式,是苗族女性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折射出来的是一幅男耕女织的历史画卷。

苗族剪纸以夸张的图案为背景,在纹样上采用变形、夸张、大胆、简化、幻想、传奇、神化等多种表现手法,对动物、人物、植物、花图等构图是那么的富有传奇色彩和地域文化特征,是苗族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的主要载体。

被外界誉为苗族服饰、刺绣、挑花的蓝本和苗族服饰的“姊妹花”以及孪生姐妹。

苗族剪纸作为苗族刺绣纹样和精美的图案,它反映的是一种女性文化在生活中的地位,特别是服饰的装饰图案,为我们研究苗族剪纸的历史提供很重要的历史线索和研究价值。

苗族剪纸从选材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作业,不但保留了古老的纸张模样,而且融合了现代纸张的元素,尤其是纹样的保存和收藏,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苗族剪纸,其内容丰富,构图大胆而夸张,线条明快,造型生动活泼,每一件作品都是精湛的民间传统美术,具有一定的欣赏和收藏艺术价值。

苗族剪纸纹样,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现象,是特定历史阶段意识的体现,为我们研究苗族宗教文化、图腾崇拜、万物有灵、社会结构的形成等方面提供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化学等研究价值。

苗族剪纸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对于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来说,这不能说是一种奇迹。

因为所有构图均由大脑记忆,手工绘画和剪刻、纹样以动物、人物、植物、花草、鱼虫等为图案。

如《蝴蝶妈妈》、《云上天狗》、《蛇身人面龙》等不同图案组成苗族剪纸纹样,这在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具有重大影响和重大价值,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美术作品中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浅析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剪纸的艺术特征

浅析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剪纸的艺术特征

浅析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剪纸的艺术特征作者:黄振宇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6期摘要:黔东南苗族剪纸,历史悠久,是黔东南种类繁多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是一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展现的是一种古拙的美。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剪纸;文化内涵;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5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154-0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在这块美丽迷人的土地上居住着全国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这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神奇的风韵。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歌舞之州”的美称,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底蕴,独有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 孕育了“多元共处、和谐共存”的民族民间文化宝藏。

黔东南苗族剪纸,历史悠久,是一种与该地区苗族同胞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种民间艺术,是黔东南种类繁多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一、黔东南苗族剪纸的文化内涵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和流传广泛的一种民间美术,是一种以纸张为主要材料、以刀刻为工具而进行创作的艺术。

民间剪纸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满足自身追求精神生活而创造的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剪纸扎根于群众之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深刻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剪纸不仅有丰富的造型和制作技巧,还可以深刻的体现创作者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苗族剪纸俗称“苗族花纸”、“剪花”、“绣花纸”,苗语称之为“西给港”、“西给榜”。

“西”即汉语“纸”之意,“给”即汉语“剪”之意,“港”、“榜”即汉语“虫”、“花”的意思,因此又称“动物剪纸”、“花朵剪纸”。

我国汉族剪纸多用于居室及节日、礼仪装饰,与此不同,苗族没有汉族剪窗花的习惯,而用于苗族刺绣纹样(刺绣蓝本)的剪纸,则花样繁多。

苗绣作为苗族特有的传统技艺,它将苗族古歌、传说和故事等以刺绣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苗族人对生活、大自然、民族文化的追求和热爱,成为记载苗族人历史的重要载体,因此苗族服饰也被誉为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苗绣不仅是苗族人特有的艺术,而且还是他们精神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因此,苗绣在苗族人的生活和文化中显现出特别的意义,作为苗族刺绣蓝本的苗族剪纸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出苗族同胞对社会生活、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苗族剪纸的主题和图案大多以描绘蝴蝶、花、鸟为主,根据苗族古歌和传说,将自然界的山水、花鸟、动物编成故事,描绘出了一幅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以此来表现苗族人对天地自然的尊崇和爱慕,进而在造型理念、造型方式,表现手法,操作技法及艺术形式上,都已形成了由自己独特语言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它展现的是一种古拙的美。

苗族剪纸分布及特点

苗族剪纸分布及特点

李生晓梦制作双击可修改,再上传必究
施秉苗族剪纸分布及特点
苗族剪纸,主要分布在施秉县境内的城关、双井、马号等居住的苗族村寨。

其核心区主要在双井镇的把琴石厂苗寨。

以平寨、凉伞、寨胆、铜鼓、胜秉、冰洞、贵科、贵纪、黄古、平扒以及台江施洞、剑河等苗族村寨为辐射区,是苗族女性最最喜爱的民间传统美术作品。

石厂四周树多、石头多。

剪纸早已成为每位苗族女性追求的民间传统美术,能完整的把苗族剪纸艺术完整的记忆下来,可以说是每位苗家姑娘的最大心愿,它同刺绣一样,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生存价值。

只要在寨子里学会了这门手工,就一定得到人们称赞。

因此,自古以来,剪纸和刺绣就作为苗家姑娘选择终生伴侣的首选条件之一,所以,苗族剪纸能够代代相传,永不衰退,就在于苗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

这与苗族的生存空间是分不开的,倘若没有剪纸这门工序,一旦苗族姑娘把绣品绣错了,就会被人笑话的,所以,剪纸是苗族女性继承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苗族传统剪纸艺术

苗族传统剪纸艺术

苗族传统剪纸艺术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

其中,苗族的传统剪纸艺术独具特色,被誉为“剪纸之乡”。

本文将介绍苗族传统剪纸艺术的起源、技法以及艺术特点。

一、起源与历史苗族传统剪纸艺术起源于古老的苗族社会,其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

苗族剪纸最早是用来装饰家居和庆祝节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

剪纸艺术在苗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具有祈福、保平安等意义。

二、技法与制作过程1. 纸张的选择:苗族剪纸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稻草纸和彩纸。

其中,稻草纸通常用于剪制具有宗教寓意的作品,而彩纸则可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加作品的视觉效果。

2. 设计图案:在剪制苗族剪纸前,艺人需要先设计图案。

苗族剪纸的图案丰富多样,通常以自然界的花草、鸟兽和苗族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如苗族传统服饰、建筑等。

3. 剪刀技法:苗族剪纸的剪刀使用传统古法锻制而成,具有锋利且精细的特点。

艺人需要具备熟练的剪刀技巧,将线条剪得又直又细,以保持剪纸作品的整体平衡和美感。

4. 剪制过程:剪制苗族剪纸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先在纸上绘制好图案,在根据设计,用剪刀小心地剪掉多余的部分。

艺人通常从外部开始剪切,逐渐向内部细节剪切,以保证作品的整体完整性。

完成剪切后,作品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如镂空、阴阳对比等。

三、艺术特点与表达方式1. 象征意义:苗族剪纸作品经常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苗族人民视剪纸为守护神明的化身,用剪纸来表达心中的祈愿和期望。

例如,一些作品中剪出的动物形象往往寓意着富贵、幸福和吉祥。

2. 线条韵律:苗族剪纸作品以其独特的线条韵律闻名。

线条在作品中的流动与变化,使观者感受到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

线条的运用使得整个作品生动且富有动感,令人赏心悦目。

3. 色彩运用:苗族剪纸作品中的色彩运用也十分重要。

艺人通常选用鲜艳的彩纸,通过剪切不同形状的色块,巧妙地安排在作品中,使色彩交相辉映,增加作品的立体感和视觉效果。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苗族剪纸是苗族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苗族剪纸以其精巧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在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具有独特的纹样和图形,这些纹样和图形不仅表现出苗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风俗,也反映了苗族剪纸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一、苗族剪纸的历史和发展苗族剪纸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当时苗族人多从事农耕生活,在耕作之余,利用简单的剪刀和纸张来创作剪纸。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剪纸逐渐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手工艺,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剪纸,承载着苗族文化的精髓和谷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风格。

二、苗族剪纸的纹样和图案苗族剪纸的纹样和图案多以动植物、神话传说、日常生活等为主题,表现出苗族人对自然、历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的纹样和图案具有以下特点:1、图案简洁明快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剪纸图案以线条为主,体现了苗族人精简、朴素的艺术风格。

图案大部分是对称或平面的,由几何形体构成。

线条粗细相对明显,呈现出清新、活泼的感觉。

2、主题多样性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剪纸图案主题千变万化,既有具有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的神话传说,又有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生动场景。

例如,饮酒作乐、狩猎打鱼、耕作收割等生活场景,都是苗族剪纸的常见主题。

3、符号象征性苗族人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象征意义十分深厚的象征符号。

这些符号在苗族剪纸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应用,成为苗族剪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苗族传说中的鸟兽怪物,被赋予了令人敬畏的象征意义,常出现在苗族剪纸的图案中。

三、苗族剪纸的独特魅力苗族剪纸具有独特的手工艺魅力和艺术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手工艺魅力苗族剪纸是一种以手工制作为主的传统手艺,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双手和眼睛的协调配合,这种制作过程讲究技巧和耐心。

每一张剪纸都是由手工制作而成,具有别具一格的手工艺魅力。

湘西苗族的剪纸[苗语-吗本-]

湘西苗族的剪纸[苗语-吗本-]

湘西苗族的剪纸[苗语-吗本-]剪纸艺术被喻为“母亲的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异之花,成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

在湖南西部云贵高原东部末端的武陵山区,湘西苗族妇女用心灵和锉刀创造出具有湘西特色的剪纸品种——锉花艺术,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剪纸艺术,但是它和一般的汉族剪纸有着剪纸艺术被喻为“母亲的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异之花,成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

在湖南西部云贵高原东部末端的武陵山区,湘西苗族妇女用心灵和锉刀创造出具有湘西特色的剪纸品种——锉花艺术,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剪纸艺术,但是它和一般的汉族剪纸有着很大的区别。

苗族锉花以独特的制作工艺,锉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纹样,传承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一、湘西苗族锉花的功能分类苗语称剪纸花样为“本”,剪纸称为“锉本”。

分别用作衣裤花边、围裙、鞋花、帽花、帐檐花、枕头花等处的刺绣底样。

湘西苗族剪纸按其实用性可分为服饰类纹样和日常物品类纹样两大类。

(一)服饰类纹样1.女服纹样。

女服纹样最为丰富,锉花制作精致,图案丰富,因用处不同,有数十种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图案。

主要纹样有以下几种。

衣花边:包括衣袖边和衣襟边,呈长条状,图案多为花鸟组合和蝴蝶组合连续纹样,图案简洁明快,线条流畅。

围裙花:围裙花样图案最繁富,外形呈倒挂金钟形或呈扇形,制作精细,图案多为荷花、牡丹、蝴蝶等单独纹样和动物、花鸟组合纹样,构图饱满,线条圆润。

鞋花:鞋花篇幅不大,分鞋头花、鞋帮花和鞋垫花二类,图案多为花草、鸟雀等纹样;图案简洁明快,活泼单纯。

2.男服纹样。

苗族男子大多在外从事体力劳作,服装宽松简单,只是在衣袖裤脚边绣一圈简单花边,图案简单。

一些特殊男服,如苗老司作法穿的法衣,戴的五佛冠,傩戏演出的角色服装才比较复杂。

3.童服纹样。

包括帽花、口水围脖、背裙等。

帽花外形分狗头、虎头两种,图案有龙、凤等纹样。

口水围脖围在儿童下巴,防止幼儿口水弄脏衣物,依势造形呈圆型或半环形,内环为圆形,外环为波浪形。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清水江流域是中国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苗族剪纸作为苗族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对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进行浅析,从纹样的特点、历史渊源、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纹样特点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简洁: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注重线条的简洁和流畅,画面简洁清晰,线条流畅自然。

这种简洁的线条给人以简约、大气的美感。

2. 精细细腻:苗族剪纸纹样的精细细腻是其独特魅力之一,画面细节处理精湛,表现出苗族人民细腻的情感和艺术功底。

3. 富有民族特色: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融合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历史渊源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演变,吸收了周围地区的剪纸艺术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经过代代传承和发展,苗族剪纸艺术逐渐成熟,成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艺术特色1. 饱含民族风情: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融合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元素,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在纹样中可以看到苗族服饰、建筑、花鸟虫鱼等传统元素的表现,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民族风情。

2. 色彩鲜艳夺目: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在色彩运用上非常讲究,色彩鲜艳夺目,给人以美的享受。

色彩的运用既表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也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情绪。

3. 纹样题材广泛: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的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了生活、劳动、宗教、传说等各个方面。

这些题材在苗族剪纸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展现了苗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四、发展现状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引导和支持苗族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鼓励更多的苗族青年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手工艺,推动苗族剪纸艺术走向现代化。

3. 加强苗族剪纸艺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苗族剪纸艺术,提升苗族剪纸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苗族是中国五大族群之一,居住在华南、华中的广大地区。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传统手工艺术是苗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剪纸作为苗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主要介绍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探讨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一、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的历史和发展清水江流域是苗族人聚居的地方之一,这里的苗族文化源远流长。

苗族剪纸是苗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

苗族剪纸的发展与苗族民俗密不可分。

在婚礼、节日等重要场合,苗族人都会用剪纸来装饰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苗族剪纸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苗族地区广泛流传,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备受瞩目。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的纹样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其中,双龙抢珠、叶子、倭瓜、龙头、葫芦等图案是苗族剪纸中经典的纹样之一。

1、双龙抢珠双龙抢珠是苗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图案,因其寓意吉祥而被广泛使用。

双龙抢珠中的龙形态栩栩如生,表现出苗族人的精湛剪纸技艺。

2、叶子叶子是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中常见的图案之一。

四季变化、形态各异的叶子,不仅具有美丽的形态,还寓意着秋收、丰收的喜悦。

3、倭瓜倭瓜是苗族剪纸中十分常见的图案之一,其形状多样,从小细长的倭瓜到大大的圆瓜都有。

倭瓜寓意着家庭和睦、团结、和谐。

4、龙头龙头是苗族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图案之一。

苗族人认为龙形象是吉祥的象征,在重要场合往往会用龙头装饰环境。

5、葫芦葫芦是苗族剪纸中富有民间传说色彩的图案之一。

据说,在旧时的苗族文化中,葫芦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物体,能够驱邪避灾、保平安。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苗族人有着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传统,剪纸作为苗族手工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将其传统文化和审美特色充分展现出来。

首先,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的图案寓意深刻,表达了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双龙抢珠寓意吉祥,叶子寓意着秋收、丰收的喜悦,倭瓜寓意家庭和睦、团结、和谐,龙头则代表着龙女的形象,象征着大婚之喜。

黔东南苗族剪纸介绍

黔东南苗族剪纸介绍

黔东南苗族剪纸介绍第一篇:黔东南苗族剪纸介绍黔东南是贵州省的一个民族自治州,也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

这里的苗族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主要用做绣花底样,而不是作为独立的装饰欣赏品,所以不像苗绣那样名气大,光彩夺目。

黔东南苗族称剪纸为“剪花”、“苗花纸”。

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艺人们发现用剪纸图案来代替在绣面上描绘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既省工又省时,同时也能保持绣面的干净洁亮,从此,她们就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艺术的“蓝本”。

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苗族妇女们把自己的聪明才华和喜怒哀乐等审美观融人到剪纸图案中,使之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黔东南苗族民间剪纸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它的题材上,有许多与创世纪和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

如人头蝶身的剪纸图案,就是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妈妈”。

传说蝴蝶妈妈是由枫树变的,因和水上的泡沫“游方”(恋爱)怀孕后生下12个蛋。

经鹤字鸟替她孵了12年,才生出第一个姜央和雷公,以及龙、虎、蛇、象、水牛、娱蚁等12个兄弟,从此天下便有了人和动物。

苗族民间剪纸图案中还有“桑扎射日”的神话,说的是古时候有“日月十二双,日夜不停跑;晒得田水啊,好比开水冒;晒得石头啊,软得像粘糕;晒得坡上啊,草木齐枯焦。

”为此,苗族先祖造了一把巨大的弓,请一位叫桑扎的英雄去射日月。

当桑扎射掉11对日月以后,剩下的一对日月被吓得藏起来了,天地变得黑茫茫一片,人们无法外出做活路。

后来,先祖们请来公鸡,“公鸡拍拍翅,抬头高声喊;早晨哩哩叫,太阳出东方,下午哩哩叫,月亮接着上”。

此后,万物得到生长,人类才得到安宁。

从蝴蝶妈妈生人类及一切动物到兄妹合磨成亲、桑扎射日月、女人驯龙牛、女人驯象等剪纸图案看,既是对母系社会遗风的追溯,又是反映远古时代人类常与各种野兽和严重旱灾进行生死斗争的形象记录。

另外,原始的巫术礼仪作为苗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剪纸中也有较多的反映。

苗族是多神论者,崇拜自然物,崇拜祖先,崇拜生命。

浅论苗族剪纸的继承与发展

浅论苗族剪纸的继承与发展

的艺术 风格 。剪纸蕴藏 了劳动人 民深 厚 的情感 , 积淀 了华夏儿女 几千年 的
文化历史 , 是我 国传统哲学 、 美学、 民 俗学等 多方面的结 晶 , 具 有强烈 的民 族特色和生命力。
苗 族 妇 女 剪 纸 是 随 着 服 装 的 装 饰 需要 而产生 的, 主 要 用作 刺 绣 花 的
级 第 二 批 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 名 录 。
受剪纸艺人 的青 睐, 充分显 示 了苗族 人 民强悍 、 奔放 、 英 勇 无畏 的 民族性
格。操作 时 , 先用画笔在纸 上勾 出草 图 ,然后 用 一张 或数 张纸样 叠 放 一 起, 或剪或刻 。苗族妇女视 剪纸 为珍
品, 用作头 巾、 围腰 、 衣裙 、 飘带 、 花鞋
卉、 动 物 为主 , 其装 饰 风格具 有 自己 独特 的风格 。当代苗族剪 纸艺 人 , 形 象思维 能力一般都很 强 , 能从大 自然
行 艺术创作 Leabharlann 往往通 过谐音 、 象征 、 寓
意、 夸张 等艺术手 法来表现 民众所喜
爱 的吉 祥纹 样 ,和 人 民生 活息 息相
关。作者 多为劳动人 民 , 内容 题材也 常是周 围的现实生活。 因此 , 通过作 品反 映出 的感情 、 理想, 审 美意 识 的 真 挚、 纯 朴、 直率 , 就构成 了剪纸质朴
族 自然 崇 拜 和 图 腾 崇 拜 的 心 理 。 反映
生活 气息 浓厚 , 风格朴 实 , 具 有 鲜 明 的民族特 色。苗族剪纸 的内容丰 富 ,
题材 绝大 部 分取于 生 活 ,图案 有人 物、 花 鸟、 瓜 果、 鱼 虫、 走兽 以及 几何 纹样等 , 反映 了苗 族人 民对现 实生活 热爱和渴求生活美好和 幸福 的愿 望。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苗族剪纸,又称“剪窗花”,是一种苗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术,流传于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区。

其中,以贵州省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剪纸尤为著名。

苗族剪纸因其图案独特,用途广泛,被誉为中国南方剪纸的代表,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苗族剪纸的特点之一就是纹样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变化性。

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剪纸纹样主要表现在花鸟、动物、人物、器物、图案五个方面。

纹样的图案内容繁杂,不仅有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也涉及民俗故事和神话传说,如“七仙女下凡”、“羽人落凡”等。

这些纹样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苗族文化和民俗的重要载体。

苗族剪纸的纹样也具有地域性特征。

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剪纸纹样以线条简练、构图疏朗、层次分明为特点,反映了苗族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苗族剪纸的纹样呈现出一种细腻而富有韵律感的美学风格,蕴含了苗族人民的情感和文化积淀。

苗族剪纸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如铁剪、木杵、木板、筷子等。

其中,铁剪是制作苗族剪纸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切割精度和刀口的锋利程度对于剪纸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苗族剪纸的制作过程中还需要有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创意。

剪纸的艺术要求制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手腕,能够准确地把握线条和形态,同时又能够灵活变通,创造出独具匠心的作品。

综上,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剪纸纹样是苗族民间文化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苗族文化和民俗的深厚积淀。

同时,苗族剪纸的制作和传承也需要加强,让这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苗族剪纸艺术特点及分布区域

苗族剪纸艺术特点及分布区域

苗族剪纸艺术特点及分布地域
苗族剪纸主要分布在施秉县双井镇的把琴、凉伞、平寨、铜鼓、龙塘以及马号乡的大冲、平川营、胜秉、冰洞、廖洞、平扒等苗族村寨。

它的核心区主要在双
井镇的把琴村石厂苗寨,可辐射到台江县的施洞、旧州、剑河、镇远等苗族村寨,是苗族女性掌握这门技
艺的重要标志,也最衡量苗族女性的聪颖才干的能力
表现。

苗族剪纸虽无任何文件记录,但其历史积厚流光。

据苗族《古歌》“跋山涉水” 一节中就有关苗族剪纸的表达“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
带剪花”。

因此可知,苗族剪纸最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苗族剪纸一般是用刀口很尖细的小剪刀剪,用剪
刀剪不能够把纸层叠太厚。

无论剪或割,先把纹样在表层纸上画好,要把构图画在纸上。

用纸时,一般采用
当地手工作坊的白皮纸,白皮纸用竹或构皮纤维经过72道工序制作完成,纸薄而契性特别牢,经得搓揉。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苗族妇女平时采用28 克以下的书写纸,有白色的,有红色的,也有绿色的等等。


纸时,用白皮纸捻或缝衣线将纸穿钉成本子,一幅图
案固定数个点,以保证剪刻中各层不错移,要几张,
揭几张,余基层不松弛,方便保留。

苗族剪纸的纹样和图案是没有文字和书本记录的,所
有构图全凭英勇记忆,纹样以动物居多,其次为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

如《蝴蝶妈妈》、《云上天狗》、《蛇身人面龙》、《蚕龙》、《牛角龙》等不同样图案组成苗族剪纸作品。

这些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诸多奇特的纹样,发散出浓郁的原始野性。

黔东南州台江苗族剪纸

黔东南州台江苗族剪纸

剪纸:苗语称“榜细”。

剪纸是台江县苗族民间⼯艺美术之⼀,为县境苗族各种刺绣的底样、蓝本和第⼀道⼯序。

经过第⼆次加⼯后,剪纸的艺术性就在刺绣上表现出来。

因此,剪纸艺术是县境苗族刺绣和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境苗族民间剪纸,可分为⽅囊、⽅你两型。

分述两者的特点与风格于下。

⽅囊型:⽅囊剪纸供平绣⽤。

平绣线如细发,平平铺展,平⾯构图,不象湘绣那样有明暗层块的⽴⾯构图,因此剪纸注重轮廓线,外轮廓剪空,内轮廓只剪破,要锁边的同样剪空。

锁边以景泰兰⾦丝镶边,因⽽很注重锁边的轮廓线变化,以线条来体现⽴⾯,⼒求⽤⼏根线条勾出形象的姿态。

简略锁碎的细部,其中以涡形云纹线及齿形曲线运⽤最巧妙和普遍。

涡形云纹线多⽤于动物肢体连接、须、尾。

齿形曲线多⽤于⽑、尾、冠。

这两种线规范化,具有概括⼒及节奏感,富有韵味,增强了装饰效果。

变形与夸张是⽅囊型剪纸的魅⼒之⼀。

动物的尾巴可以长出⼀⽀花;⼈物头⾝可以不成⽐例,⼝和某种动物的嘴⼀样,还可以长出鱼的两根须;象的头上可以长出⽜⾓;某种野兽可以只长两只脚……,变形与夸张舍去了解剖学的精确,使形象具有灵活性及视觉美感。

⽅囊型剪纸中有⼀种特别的造型形式,即圆型形式,不管什么动物,取头的正⾯居中,只取两只脚居左右与圆型的⾝体包裹着头。

⽅囊型剪纸构图形式⼤体可分为以下五种: (1)中⼼式:这种构图⽤于整幅的袖腰剪纸,⼀般以⼀⼤形动物居画⾯中⼼占⼤部⾯积,动物上常配以⼈物。

出现的动物有象、狮、虎、龙⽜、龙、马。

四周以蝶、鱼、鸟、⿏、兔、⿅等为⼩纹样相配。

(2)中⼼对称式:这种构图⽤于三接式组合的袖腰,前已叙过。

(3)左右式:这种构图多⽤于⼆接式袖腰,左右各⼀个动物,势态取侧⾯。

也有左右对称形式。

(4)整体式:这种构图多⽤于三接式袖腰,也有⽤于⼆接式袖腰。

主体形象由⼀动物与⼈组成或单独⼀动物,横续画⾯。

(5)花边式:这种构图由许多单个动物并列⼀排,纹样细⼩,线条更简练。

(6)⽶字式:这种构图⽤于围腰。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浅析清水江流域是苗族的聚居区域,苗族剪纸作为苗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在这个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苗族剪纸以其精美细致的工艺、独特的纹样和寓意深远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苗族剪纸纹样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而闻名,其中又以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剪纸纹样最为特别。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丰富多样的图案内容和线条的流畅自然,使得其纸艺更加生动活泼,蕴含着浓厚的苗族文化内涵。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的图案内容非常丰富。

这些图案内容多数与苗族的生活、信仰、祭祀等息息相关。

鸟、花、龙、凤等动植物图案常常出现在剪纸中,这些图案代表着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景仰和追求。

剪纸中还有许多代表着吉祥和幸福的图案,如喜鹊、蝴蝶、锦鲤等等,这些图案寓意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的线条流畅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些线条不仅表现出苗族人民对自然界万物的真实感受,同时也展示出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的线条技巧独特,多数采用曲线和弧形线条,使得剪纸作品更具动感和变化。

线条的精细处理和有机结合,使得整个剪纸纹样看起来非常精美细腻,令人赏心悦目。

清水江流域苗族剪纸纹样蕴含着丰富的苗族文化内涵。

苗族人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民族,他们对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追求,这种理解和追求也体现在了他们的剪纸艺术中。

苗族剪纸纹样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表达。

每个图案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内涵,通过剪纸纹样的艺术表达,苗族人民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黔东南苗族剪纸讲解.doc

黔东南苗族剪纸讲解.doc

黔东南苗族剪纸讲解黔东南是贵州省的一个民族自治州,也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

这里的苗族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主要用做绣花底样,而不是作为独立的装饰欣赏品,所以不像苗绣那样名气大,光彩夺目。

黔东南苗族称剪纸为“剪花”、“苗花纸”。

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艺人们发现用剪纸图案来代替在绣面上描绘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既省工又省时,同时也能保持绣面的干净洁亮,从此,她们就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艺术的“蓝本”。

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苗族妇女们把自己的聪明才华和喜怒哀乐等审美观融人到剪纸图案中,使之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黔东南苗族民间剪纸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它的题材上,有许多与创世纪和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

如人头蝶身的剪纸图案,就是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妈妈”。

传说蝴蝶妈妈是由枫树变的,因和水上的泡沫“游方”(恋爱)怀孕后生下12个蛋。

经鹤字鸟替她孵了12年,才生出第一个姜央和雷公,以及龙、虎、蛇、象、水牛、娱蚁等12个兄弟,从此天下便有了人和动物。

苗族民间剪纸图案中还有“桑扎射日”的神话,说的是古时候有“日月十二双,日夜不停跑;晒得田水啊,好比开水冒;晒得石头啊,软得像粘糕;晒得坡上啊,草木齐枯焦。

”为此,苗族先祖造了一把巨大的弓,请一位叫桑扎的英雄去射日月。

当桑扎射掉11对日月以后,剩下的一对日月被吓得藏起来了,天地变得黑茫茫一片,人们无法外出做活路。

后来,先祖们请来公鸡,“公鸡拍拍翅,抬头高声喊;早晨哩哩叫,太阳出东方,下午哩哩叫,月亮接着上”。

此后,万物得到生长,人类才得到安宁。

从蝴蝶妈妈生人类及一切动物到兄妹合磨成亲、桑扎射日月、女人驯龙牛、女人驯象等剪纸图案看,既是对母系社会遗风的追溯,又是反映远古时代人类常与各种野兽和严重旱灾进行生死斗争的形象记录。

另外,原始的巫术礼仪作为苗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剪纸中也有较多的反映。

苗族是多神论者,崇拜自然物,崇拜祖先,崇拜生命。

他们认为人的祸福是由神鬼掌握的,要得福免灾就必须求神的护佑。

苗族剪纸艺术教案

苗族剪纸艺术教案

苗族剪纸艺术教案一、教学背景:苗族是我们西南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宽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贵州和与之毗连的湘西、滇东、川南、渝南、鄂西南、海南岛、桂北等八省(市、自治区),贵州苗族多是生活在地理条件较差的大山区,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社会发现缓慢,操持着许多独特的生活和文化习俗。

苗族约有一百多种服饰支系,他们的刺绣服饰、剪纸都是非常漂亮的。

苗族没有汉语和北方少数民族剪窗花的习惯,除在宗教活动中偶用几种图案极为简单的剪纸外,只有刺绣才广用剪纸,而且花样繁多,因此苗族剪纸俗称“苗花纸”、“剪花”、“绣花纸”。

苗族剪纸内容丰富,造型变化多,它所塑造的众多动物、人物、植物及自然物形象,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和诸多神秘的观念,散发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既有非常丰富、深邃的历史意义,又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二、教学目的:1、了解和认识贵州苗族剪纸的文化内涵、艺术特征及价值。

2、学习苗族剪纸的创作方法及技能。

3、培养学生热爱名族民间文化的情感和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三、课业类型: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四、教学重点:贵州苗族文化及剪纸的介绍于欣赏五、教学难点:学生能设计、制作出有苗族特色的剪纸六、教具准备:有关苗族服饰、刺绣、剪纸图片和内容介绍资料及剪刀、彩纸等。

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2、导入新课:放一段苗族飞歌的音乐和录像给学生欣赏,感受苗族的文化氛围3、讲授新课:(1)提问: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好听吗?同学们知不知道所听到的歌曲和录像中的人物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再问:我们生长在贵州苗族地区,但是大家对我们苗族文化有多了解呢?哪个同学来给大家讲一讲。

(2)由此引出课题,介绍民族文化,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其中苗族分布主要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制州,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

丰富多彩的苗族服饰,刺绣和剪纸有其独特的表现技巧和艺术语言,各成为一门民族民间艺术门类。

苗族分为很多支系,每个支系的服饰都有所差异,各有特色,而且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大多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服饰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服饰上的的一针一线都蕴含着民族的历史风俗、礼仪和对美好的追求,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剪纸艺术特点及分布区域
苗族剪纸主要分布在施秉县双井镇的把琴、凉伞、平寨、铜鼓、龙塘以及马号乡的大冲、平地营、胜秉、冰洞、廖洞、平扒等苗族村寨。

它的核心区主要在双井镇的把琴村石厂苗寨,可辐射到台江县的施洞、旧州、剑河、镇远等苗族村寨,是苗族女性掌握这门技艺的重要标志,也最衡量苗族女性的聪明才智的能力体现。

苗族剪纸虽无任何文献记录,但其历史源远流长。

据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一节中就有关苗族剪纸的叙述“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

由此可见,苗族剪纸最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苗族剪纸一般是用刀口很尖细的小剪刀剪,用剪
刀剪不能把纸层叠太厚。

无论剪或割,先把纹样在表层纸上画好,要把构图画在纸上。

用纸时,一般选用当地手工作坊的白皮纸,白皮纸用竹或构皮纤维经过72道工序制作完成,纸薄而契性非常牢,经得搓揉。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苗族妇女通常采用28克以下的书写纸,有白色的,有红色的,也有绿色的等等。

剪纸时,用白皮纸捻或缝衣线将纸穿钉成本子,一幅图案固定数个点,以确保剪刻中各层不错移,要几张,揭几张,余下层不松散,方便保留。

苗族剪纸的纹样和图案是没有文字和书本记录的,所有构图全凭大胆记忆,纹样以动物居多,其次为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

如《蝴蝶妈妈》、《云上天狗》、《蛇身人面龙》、《蚕龙》、《牛角龙》等不同图案组成苗族剪纸作品。

这些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和诸多神秘的纹样,散发出浓郁的原始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