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认识沿革及其进步
中医“痰瘀”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
中医“痰瘀”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陈岩;李金龙;梁倩倩;施杞;王拥军【摘要】中医痰瘀相关学说萌芽于先秦,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在中医经典理论痰与瘀血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
本文从痰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痰瘀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Phlegm stasis correlation theory originated in the pre Qin Dynasty,developed in the Jin and Tang Dynasties,flourished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and deepen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It is formed based on the class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and completed by variousgenerations doctors.In this paper,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phlegm and blood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ba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693-695,698)【关键词】痰瘀理论;形成发展;机制;现代研究【作者】陈岩;李金龙;梁倩倩;施杞;王拥军【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8痰是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一系列证候的一类病变。
清代医家血瘀理论
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完善中医基础理论
清代医家通过研究血瘀理论,对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关系、瘀 血致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 讨,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
。
拓展中医诊断方法
血瘀理论提出了一系列诊断指标 ,如面色、舌象、脉象等,为中 医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提
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基因表达的调控
清代医家认为血瘀可导致基因表达的异 常,从而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现代研 究也发现,血瘀可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 ,进一步导致病理生理过程的改变。
VS
基因多态性
清代医家提出血瘀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认为不同个体的基因型会影响血瘀的形成 和发展。现代研究也证实,基因多态性可 影响个体对血瘀的易感性。
血瘀与脉管疾病
血瘀与脉管病变
清代医家认为,血瘀会导致脉管病变,如静脉曲张、血栓等。这些病变会导致 肢体麻木、疼痛、肿胀等症状。
用药特点
在治疗脉管疾病时,清代医家同样采用活血化瘀的原则,同时根据病情加减用 药。常用的药物包括黄芪、赤芍、丹参等。
血瘀与脑血管疾病
血瘀与脑血管意外
清代医家认为,血瘀会导致脑血管意外,如脑梗塞、脑出血 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
清代医家血瘀理论
汇报人: 日期:
• 清代医家血瘀理论概述 • 清代医家血瘀理论的临床应用 • 清代医家血瘀理论的药物应用
• 清代医家血瘀理论的现代研究 • 清代医家血瘀理论的学术贡献与影
响
01
清代医家血瘀理论概述
血瘀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血瘀理论的起源
血瘀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时 期,经过汉、唐、宋、元等朝代 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 体系。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与变迁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与变迁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
在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医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和变迁,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中医药的面貌,也反映了时代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医药学术思想的重要时期。
明代医家李时中的《本草纲目》在中医药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系统地整理了中国传统药物,成为中华医学的一部权威典籍。
此外,在明朝末年,由于明军与清军的战争,社会经济动荡,医学研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期,也是中医学术思想的过渡时期。
清代医学家吴昆《四库全书》中的《医学入门》、彝琳《景岳全书》等都被视为经典之作,各省也在纷纷修编本草及方书,这些著作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同时,清代随着物资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新,医药产业开始出现工商业化的趋势。
传统中医药也迎来了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更多开发和研究,例如这个时期著名的医家王肯堂就将炮制的技术应用于制药,推动了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
另外,在清朝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的大背景是资本主义和封建王朝之间的矛盾,它促进了中国传统医药的现代化转型。
这是因为,在交往中,西方医学的科学精神和社会意义得到了中国学者的重视,从中引入现代思想,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中医药也得以在更多的地方应用。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医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医学思想体系建立、药物系统整理以及制药工艺的优化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这个节点上,中医药也开始逐渐与现代科学思想相融合,产生出新的发展模式,更加适应当代。
这些重要变化都必然影响着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必须仔细考虑和探讨。
历代医家论“痰”
办公保健Office health care历代医家论“痰”文/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于琳一、痰饮起源研究痰饮,是在疾病过程中由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它又可以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即痰饮滞留体内而引起各种新的病理变化,导致新的病症。
本文以时间为轴进行,从先秦至近代整理了历代医家对“痰饮”的理论研究,运用文献挖掘的研究方法,明晰“痰饮”发展形成的脉络,厘清“痰饮”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的演变。
(一)《黄帝内经》论饮。
《黄帝内经》中未出现“痰”字,但有“饮”、“积饮”等记载,如《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中提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六元正纪大论》中“土郁之发,必在三气四气之时……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提到“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耳聋”……这些理论都在阐述说明“饮”的病理病机,是由于雨湿太多、土郁、湿淫等因素导致的,也为之后“痰饮”的出现及后世“痰饮学说”的建立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金匮要略》首创“痰饮”,奠定基础。
张仲景,名机,东汉末年杰出的临证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宗之圣”,有著作《伤寒杂病论》(原书已亡佚)。
张仲景在《内经》对“饮”的叙述基础上,首创了痰饮的病名。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提到:“夫饮有四,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并进一步阐明了痰饮的病机是“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以中焦为发痰之原,重视脾胃运化功能在痰饮中的重要性。
痰饮病篇中列出41条条文,出19方,根据痰饮病位、病情虚实来论证,有攻有补,首创痰饮辨证论治,被历代医家奉为准绳。
张仲景还特别提出,痰饮是肺脾肾气化失司,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总结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二、历代名家论痰(一)巢元方之痰病学说。
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的学术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中医对痰瘀认识的历史沿革
中医对痰瘀认识的历史沿革1.1 中医对痰的认识痰的理论溯源于《内经》,其时无痰饮之分,多称为饮、积饮、汁沫、水、水湿等。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蓄,中满不食。
至《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者分痰饮,溢饮,悬饮,支饮四类,并提出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本大法,奠定了痰证理论的基础。
自朱丹溪又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
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临床上将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两大类,其形成原因多由于肺脾肾气化失常,津液不归正化,聚而成痰。
其致病特点是:重浊黏滞,发病怪异,变化多端,易影响脏腑气血的升降运行而产生诸多疾病。
1.2 中医对瘀的认识瘀,考《说文》曰:瘀,积血也。
它既指血运失常和经脉中的凝血,也指离经之血凝结阻滞者。
瘀血一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
《内经》称为恶血、留血、凝血。
如《灵枢百病始生》云:湿气不行,凝血蓄里而不散。
瘀血的形成,由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于血脉,使血脉涩滞,或热邪煎灼津液,血液凝结;亦可由内外伤伤及血脉,恶血内留,以及患者体弱,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所致等。
其致病特点由于瘀阻部位和形成瘀血原因不同而异。
1.3 痰瘀互结致病痰浊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由于生理上津血同源,相互滋生,从而决定了病理上因痰致瘀的相互交结的格局〔1〕。
其产生都是以脏腑气机失调为先决条件,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旺则津自化,气滞则津聚为痰。
气机的不畅均可导致痰瘀互结为病。
虞天明在《医学正传》中对此病机的阐述更明了:气行脉外,血行脉内,相并同源,寒与湿搏之,则凝涩而行迟,为不及;热与火搏之,则沸腾而行速,为太过也。
气得邪而郁,隧道阻隔,或溢或结,积久渗出脉外,气为血之乱,此阳滞于阴也,百病皆由此。
2 小儿癫痫病因病机与痰瘀的关系癫痫的发作病因颇多,归纳起来不外乎顽痰内伏、暴受惊恐、惊风频发、外伤血瘀等。
但历代医家认为痰瘀与痫的关系最为密切。
如朱丹溪指出:痫证有五无非痰涎壅滞,迷闷孔窍。
痰瘀相关试论-谢雅革
158第16卷 第12期 2014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6 No. 12 Dec .,2014钟,一灸即愈”,由于穴精方简施术较为方便,于是书中便多次记载由患者根据医生点穴的位置自行施灸的例子,“屡有人腰背讴楼来觅点灸,予意其是筋病使然,为点阴陵泉,令归灸即愈”。
再如矫正胎位的艾灸方法。
《针灸资生经》卷七载一例胎位不正,医者“灸右脚小指尖头三壮,住如小麦,下火立产”。
《针灸资生经》还十分注重针灸须药,古代医家治病多遵从针、灸、药合参的思想,王执中认为“或但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惟用药而不知针灸者,皆犯孙真人所戒也”。
所以王氏认为灸疗的同时需要配合适当的药物来提高疗效。
例如在《针灸资生经》中就有叙述临床治疗腹中有积,大便秘结的灸疗方法,以巴豆肉为饼配合“灸三壮”病愈的医案。
另外,王氏十分重视灸疗的顺序,遵从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原则。
例如书中提出 “将中脏之候,不问风与气,但依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壮”。
有些灸方明确指出了施灸穴位的先后,如治中风失语,强调先灸天窗,再灸百会,如果顺序颠倒,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
有些灸方则认为下火先后应顾及季节交变对人体的影响认为“春夏从下灸上,秋冬从上灸下”,不依照此法,则病不愈。
由上可见,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一书字里行间蕴藏的着辨证论治精神,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灸疗是中医的精髓,不可偏颇,不可废弃。
故略抒学习《针灸资生经》之管见,学习古代医家的探索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以弘扬祖国传统针灸医学。
◆参考文献[ 1 ]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痰指“痰浊”,为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痰分有形及无形,有形之痰咯吐可见,无形之痰当随症辨之。
瘀指“瘀血”,古有云:“血行失度为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有“衃”“留血”“恶血”等之谓。
明清时期医案中痰瘀互结证证素特征研究
V o 1 . 3 0, N o . 1 , 2 0 1 3
中
医
药
信
息
・ 41・
I n f o r ma t i o n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心 胃瘀 阻 ; 虚 热 内扰 ; 血 虚不 荣 。结论 : 频数 分析 、 因子分析 方 法在一 定程 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揭 示 了痰瘀 互结证 的证 素
特征。
关 键词 : 因子分 析 ; 痰瘀 互结证 ; 证 素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1 .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2 4 0 6 ( 2 0 1 3 ) 0 1 —0 0 4 1 — 0 3
法, 将 规 范化 后 的 病位 、 病性 证 素 按 照 出现 标 为 “ 1 ” ,
不 出现为 “ 0 ”, 录入 E x c e l 表格 。 2 痰瘀 互结证 素分 析
表 1 病位证素频数分析表
下: 因子 1 : 经络、 筋骨 ; 因子 2 : 肌肤 ; 因子 3 : 肝、 肺、
1 资料 与方 法
“ 痰 瘀 相关 ” 源 于 中医 学 “ 津 血 同源 ” , 津液与血 ,
均属阴精。而阴精为病 , 必然 表现为津血的亏耗与留
滞 。津 血 留滞 即为痰 为瘀 。痰 水 和瘀 血作 为阴精 为病 的两个 不 同方 面的 表现 形 式 , 成 为一 种 病 理 产 物 和致 病 因子 , 在某 些 特 定条 件 下 , 有 分有 合 , 相 互 转 化 。痰 瘀 相兼 为患 的病 证 临床表 现不 但广 泛 , 而且 复杂 , 诸 多
中医证候痰瘀互结证现代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1, 10(1), 127-131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21 in Hans. /journal/tcmhttps:///10.12677/tcm.2021.101017中医证候痰瘀互结证现代研究进展徐璡,王忆勤*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收稿日期:2020年12月17日;录用日期:2021年1月22日;发布日期:2021年1月29日摘要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痰瘀互结证是这些常见疾病的主要发病的证候类型,由于该证型是引发这些常见疾病的重要机制,因此值得进一步探讨,现将近年来痰浊血瘀证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主要概况为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客观化研究和中药疗效观察研究,从而能进一步为中医临床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
关键词证候,痰瘀互结,研究进展Modern Research Progress of Phlegm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s i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 Xu, Yiqin Wa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Received: Dec. 17th, 2020; accepted: Jan. 22nd, 2021; published: Jan. 29th, 2021AbstractThere are many diseases that seriously endanger human health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syndrome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is the main symptom type of these common diseases. Since this syn-drome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these common diseases,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discussion.*通讯作者。
明清时期的医学知识
明清时期的医学知识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也是医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许多出色的医学家陆续涌现,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医术技巧对后来的医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明清时期的医学知识吧。
一、明清时期的医学教育在明清时期,医学教育逐渐得到了发展。
清代则会在京城开设太医院,下设经验局,对人才进行培训。
太医院的医学科研与临床实践都比较发达,医者的临床培训也更加系统化。
同时,医疗行业也开始实施职业分工,且医生职业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这些为医学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明清医家的研究成果1、张三丰:他是明朝时期的著名道士,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医疗专家。
他创立了“道教巨玄派医学”,提倡使用“心诚意正、清静精神”来保持健康,他还提出了“四忌”的理论,即“忌劳、忌欲、忌异、忌怒”,这些成果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沈效禹: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医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儒释道与医学的关系。
他曾创立“治升学派”,提出了“性理医”理论,认为医学和儒学一样,都应该以人性为本。
他还在医疗领域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贡献。
3、吴鞠通:他是一位温病专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这本书,这本书成为了后来温病学研究的重要参考。
4、施宗祐:他是明朝时期最重要的一位医学家之一,是当时广泛认识的名医。
他著有《千金要方》这本医学巨著,对中医方剂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部书成为了长期以来医学教育的经典教材。
5、王肇修:他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身体后天之病。
他提出了“轮疴”的理论,即人体多种疾病之间的相互关联,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医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的医学特色1、中西融合:明清时期,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很多中西医学家相互学习,形成了一种新的中西融合的医学风格。
这种风格的研究方法不仅把中医学说法转换成了西方医学专有名词,还将中医药治疗方案融合到了西医疗法。
对中医痰证的认识
De e e 2 0 V0 . c mb r O1 1 2 No 3 _6
中国 中医药咨讯
Ju a f iaTrdt n l ieeMe iieI fr t n o m l n a io a n s dcn nomai o Ch i Ch o ・ 91 ・
论 治应 有 足够 的认 识 。 1 病 因病 机
障碍而引起 的病理产物 , 一旦形成又成为致病因子。 古人常 说“ 痰生 百病 ” “ 病多痰” , ,怪 等 都说 明痰致病的广泛性 、 复 杂性 。 古代 医家王硅主张“ 因痰而致病者 , 先治其痰 , 后调其 病; 因病 而致痰者 , 先调其 病 , 后治其痰 。 其治虽分先后 , ” 但 原则必须祛痰。除痰 能防止变证 的产生 , 虽为治标之法 , 但 对变证的产生又寓有 治本之意 ,临床上常用 二陈汤加减治 痰。
3 调治脾肾以绝生痰之源 《 . 2 景岳全书 ・ 》 :五脏之 痰 日 “ 病, 虽俱能生痰 , 然无不 由乎脾肾。” 并明确指出 :治 痰者 , “ 必 当温脾强 肾以治痰之本 。” 困脾土 , 湿 或脾虚生湿都可聚 湿生痰 , 健脾、 温脾以使湿化而痰无 以生 , 《 如 丹溪心法》 : 云
5 4
可见 , 而无形之痰从症测知。因痰所 在的部位不 同, 痰症 的 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 如痰滞于肺 , 可见 咳喘咯痰 ; 痰迷心 窍 , 可见胸 闷、 心悸 、 昏癫狂 ; 神 痰停 于 胃, 可见 恶心呕吐 、 痞满 不舒 ; 痰在经络 , 可致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 痰气 凝结咽喉 , 可致咽 中如有异物等等。总之 , 痰之 为病 随其 病 变部位以及寒热虚实性质 的不 同, 而各有不 同的临床表现。
痰瘀互结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痰瘀互结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6-08T06:06:29.70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月4期作者:刘玲玲李艳李伟戴晓玲[导读]刘玲玲李艳李伟戴晓玲(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100071)【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或者造成侵袭,继发完全或者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及时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ACS在中医学中属“胸痹、心痛”范畴。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和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暴饮暴食,偏食肥甘厚味,使得痰瘀互结型ACS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互结型;中西医治疗ACS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1],患者常见症状有发作性胸痛、胸闷等,可使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若进行及时恰当的治疗,则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2]。
痰瘀互结型ACS是中医学中最为常见的证型。
痰瘀互结证是指痰浊与淤血相互搏结,造成局部肿块刺痛,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痰多、胸闷,或者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者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一组常见的症候 [3]。
本文将对痰瘀互结型ACS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并报道如下。
1、病因病机1.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ACS是因患者气血亏虚而引发,伴痰湿、血瘀、外感六淫等病邪入侵所致[4],以气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脏腑功能紊乱,津液输布异常,脾主运化失职,则聚湿成痰。
痰浊内生,阻滞气血,日久致瘀入络,则生菀陈,最终痰瘀互结,互为因果。
朱丹溪更是在《丹溪心法》中将“胸痹”的主要病因病机解释为自郁痰积,痰挟淤血为患,而成窠囊。
表明阳气不足,血瘀痰积是引发“胸痹”的重要原因[5]。
《景岳全书》云“津凝血败,皆化为痰”。
《血证论》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明清时期的医学发展
明清时期的医学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医学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明清时期的医学发展,并探讨其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医学的背景与特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社会经济得到较为稳定的发展,这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明清时期的医学也积累了前代医学的经验和成果。
明代医学注重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主张以理论为基础,以经验为辅助进行医疗实践;清代医学则注重实证与临床实践,并推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
二、明清时期医学的重要学派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医学学派和名医,对当时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明代的杨继洲、张景岳、吴又可等,他们以综合理论闻名于世;清代的沈夏先、吴鞠通等则注重经验积累与实证研究,对医学的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
三、明清时期的医学著作与科技进展明清时期医学著作众多,内容涉及方剂、诊法、疗法等多个领域。
例如,明代的《本草纲目》等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清代的《医学启源》则是医学发展的一部里程碑。
此外,在明清时期,人们开始注重对药物的提纯与阐释,开展了一些科技研究与实践,为后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明清时期医学对现代医学的影响明清时期医学的发展对现代医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明清时期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与防治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另一方面,明清时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都以临床为导向,注重患者的症状与特点,这种以人为本的医学观念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延续。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是中国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医学理论、实践以及医学著作都对现代医学有着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明清时期医学发展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医学的历史传承,为当代医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明清时期的医学发展及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明清时期的医学发展及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明清时期是我国医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医学发展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发展特点,不仅在临床医学、中药药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对当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明清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和成就及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一、明清时期的医学教育明清时期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医学院校和医学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我国医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明代,北平(现在的北京)设有国子监、太医局、东厂等医学机构,缺乏全面的医学教育体系,但仍有很多具备一定医学专业性的文献和教材,如《明医宗》,《医林纂要》等。
而清代,则开始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
康熙十年(1671年),清朝政府正式设立了全国性的医学学府——“医学书院”。
这也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医学书院的开设是我国医学教育的标志性事件。
不仅如此,明清时期还有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家族,如“四大外科”、“诸葛亮家族”等,他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国医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医术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学理论的完善明代及以前的医学理论多以《黄帝内经》和《难经》为代表,而进入清代,则有更丰富的诸如《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千金方》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这些医学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其中,《伤寒杂病论》是明清两代最为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医临床最为实用的经典之一,它比《黄帝内经》更注重实证,并且强调时令、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对中医较为全面的阐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要点。
《金匮要略》则是在《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各个方面的医学知识,其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特别是中药药物治疗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经典书籍的问世推动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并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中医药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痰瘀致病的新认识
点,尚缺乏对痰瘀互结病理演变的归纳和总结。笔者认为“痰瘀”可作为一种内生的有别于痰饮和/
或瘀血的致病力更强的新的致病因素。痰和瘀共存是痰瘀互结致病的前提。痰瘀互结互生,滞络
损脉,胶结不解,渐成窠囊,日久蕴毒是其病理演变过程。痰瘀致病,易滞络脉,固着难除,持续进
展,可酿化为毒为其致病特点。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结合临床经验,试图对痰瘀致病进行新思考,提
了痰瘀互结、痰瘀阻络的病理改变,极大地促进了痰瘀学说 失调,痰瘀病邪更生,因果循环,如此反复,痰瘀病邪趋里入
的发展。
深,败坏形体。
清·唐容川《血证论》载:“血瘀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总之痰瘀病邪的形成和消长与痰饮、瘀血、气机紊乱、络
“热结膀胱则下血,是水病而累血也。吐血咳血,必兼痰 脉失常、脏腑失调形成的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有关。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痰候》载:“诸痰者,此由
董洪坦(硕士研究生)、李新龙(硕士研究生)、李麒豫(硕士研究生)] 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能痰也。”明确阐述了瘀血
作者简介:郭蓉娟(1964 - ),女,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致痰的病理过程。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防风汤用竹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病基础及临床研究。Email:dfgrj@ yahoo. 沥、杏仁、半夏化痰与川芎祛瘀;千金苇茎汤用桃仁活血,薏
葶苈苏子”;论怔忡、健忘等精神性疾患,认为除思虑过度、 理演变全程,是疾病恶化的重要病机。它既不同于痰饮、瘀
失血过多外多夹痰瘀,需痰瘀同治;论痈脓,认为脓“实则水 血单独存在的病理状态,也有别于痰饮和瘀血共同存在但尚
与血并交而成形者”,提出“消瘀则脓自不生,逐水则脓自排 未发生互结互生的病理状态。痰饮和瘀血共同存在是痰瘀
瑛教授认为在病变过程中痰、瘀常互为因果,致痰瘀互结,形 络,胶结不解,渐成窠囊(斑块、肿块),痰瘀有形之邪既成,
中医内治法治疗肺结节的研究进展
中医内治法治疗肺结节的研究进展
李蝶;钱卫斌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24(52)5
【摘要】肺结节的早期良恶性评估和治疗对于截断扭转早期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中医内治法在防治实性和亚实性的肺结节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本文总结
了诸多医家对肺结节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肺结节的辨证分型,从痰瘀互结、痰瘀毒结、肝气郁结、气血失调、肺脾气虚、肺肾两虚等六个方面梳理了中医内治法治疗肺结节的经验,以期为临床防治肺结节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18-120)
【作者】李蝶;钱卫斌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9
【相关文献】
1.糖尿病溃疡的中医内治法精准辨证和治疗研究进展
2.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3.中医内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进展
4.肺结节的中
医药辨治研究进展5.中医内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痰淤同治法《金匮钧玄》曰:“痰挟瘀血,遂成窠
一、痰淤同治法《金匮钧玄》曰:“痰挟瘀血,遂成窠一、痰淤同治法《金匮钧玄》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在癌瘤形成过程中,由于顽痰死血(或为医,成为果)相互凝结,阻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邪盛正怯,致使肿块愈结愈大,愈结愈牢,因此,痰瘀同治,是治疗肿瘤主要大法之一。
例一:杨x,男,38岁,武汉市人,某工厂会计。
1970年5月初发现左下颌处有·一种块,无红肿。
约1月后,肿块逐渐增大,突出于表皮约25x25厘米,质地坚硬如岩,局部疼痛,伴头胀、双鼻孔呼吸不利。
6月28日,经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切片检查(700932号)诊为“左下颌混合型恶性肿瘤”,遂行手术治疗。
然术中日血过多,血玉下降,肿瘤粘连不易分离,故未摘除,输鲜血600毫升,劝其出院。
嗣后,除一般对症治疗外,未进行放疗、化疗,体重由病前62千克锐减至44千克。
1971年3月25日来诊,其时,头胀头晕,鼻孔呼吸不利,直观之下,肿块如胎头,质硬,推之不移,扪之稍痛。
肿块表皮颜色暗晦,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舌咉紫气,苔黄腻,脉沉滑有力。
辨为顽痰死血结聚之恶瘤。
由于手术失败,津液外溢,与离经之血再度瘀结,肿瘤愈变得更牢更坚,已入险途,亟宜化顽痰、破死血,以冀背水一战。
处方:夏枯草90克,海藻、白芥子、丹参各30克,法半夏2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三核、莪术、玄参各15克,生葡费、生甘草各10克。
并嘱其给情畅怀,配合药饵。
药后2周,癌肿略见缩小,H根底始见轻软。
上方加浙贝母15克,外用黄药子油涂搽,增其化激痰法之功。
经过半年后,肿块明显缩小,非仔细观察,难以发现左下颌处有新生物高于表皮。
病退药减,上方小其制,嘱一剂药服2~3天,以资巩固。
精神食欲旺盛时,的加生穿山甲、地鳖虫、川蜈蚣;食欲、精神欠佳时,加黄芪、鸿内金;心情烦躁、头晕头胀时,加蒲公英、野菊花、炒山栀子。
坚持服药3年,肿块基本消除,随访11年健在,当属根治之例。
二、化痰解毒法恶性肿瘤常伴周期性发热倾向,此乃痰火化毒,内蕴脏腑经络不解之征。
痰瘀互结证的基本概念
痰瘀互结证的基本概念痰瘀互结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疾病或身体机能失调时病理性痰湿和血液凝结相互作用的状态。
它是中医病理学中病机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痰湿和血瘀被认为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而二者相互结合则会形成病理性痰瘀,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痰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是广义的,它不仅仅指代我们常规所说的痰液,而且还包括了一些痰湿的表现,诸如黏稠、粘滞、凝聚等,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其他不良因素所致的异物,如痰结、饮食积滞等。
痰的形成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导致湿浊物质积聚,进而形成痰湿。
瘀是指血液的凝聚和停滞。
中医认为,正常情况下血液应该流畅循环,一旦机体功能失调或遭受外邪侵袭,就会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血液停滞、凝聚形成血瘀。
血瘀的形成多与气血运行障碍、气机变化紊乱有关,还会受到情志、饮食、寒湿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当痰湿和血瘀同时存在,它们就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
痰是由湿浊物质积聚而成,而血瘀是由于体内气血循环障碍而导致。
痰湿湿浊凝聚在经络中造成血液流通障碍,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同时痰湿还会淤积在脏腑经络中,形成结块。
血瘀则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气血运行障碍,进一步阻碍痰湿的代谢排出,加重了病情的严重程度。
痰瘀互结证在临床中常见于多种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痛经、乳腺增生等。
痰湿和血瘀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病症的加重和病程的延长。
痰湿阻滞经络会导致气滞血瘀病机加重,血液凝聚会使痰湿更加黏稠积聚,相互形成恶性循环,使疾病难以快速缓解。
治疗痰瘀互结证的关键是疏通经络、化痰祛湿、活血化瘀。
可以通过药物、针灸、推拿、艾灸等多种中医治疗方法来调理。
常用的法则有燥湿化痰、理气行血、活血化瘀等。
如黄芩、半夏、茯苓、枳壳等燥湿化痰的药物可以用于清除体内痰湿。
当加之破气行血的活血化瘀药物如川芎、红花、桃仁、三棱等,可以同时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血瘀。
明清医家辨治痰证特色举要
•论著•明清医家辨治痰证特色举要李霄,吕玲,金签瑶,昝树杰,熊可,李霖,李械,张晗(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方剂学教疗部重点实验宰,天津301617)摘要:痰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富含着中医学的原创性思维:明清至近代是痰证发展的烛盛阶段,其内涵与理论日臻成熟..明清医家重视对前人理论的系统总结,较为深人地探讨f痰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内容,形成了“理、法、方、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诸多医家从不同角度论治痰证,注重对痰与气血津液、痰与脏腑关系、病证规律等内容的探讨。
治疗上,明清医家临证辨治经验尤为丰富,强调从脏腑功能大常治痰,治必求丁•本,对于当今临床实践仍颇有参考价值关键词:明清;痰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基金资助:&丨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恥_8丨973792),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1\〇.20丨71〇丨31)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experience i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treatment of phlegm syndrom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LI Xiao,LYU Ling,JIN Xin-yao,ZAN Shu-jie,XIONG Ke,LI Lin,LI Nan,ZHANG Han(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Laboratory of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e. Tianjin 301617, China )Abstract: Phlegm syndrome is a specific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which is rich in the original thinking of TCM.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s, the development of phlegm syndrome was at its peak,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theory we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phlegm syndrome theory, thoroughly discussed the causes, pathogenesis, and the treatment of phlegm syndrom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y formed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ory, principle, prescription and medicine'.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have discussed phlegm syndrome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y focused not on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legm and qi, blood and body fluid but also phlegm and viscera.They also have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clin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phlegm syndrome, especially valuedtreating phlegm syndrome through the correction of viscera dysfunction, which is still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for today's clinical practice.K e y WOrdST Ming and Qing dynasty; Phlegm syndrome; Pathogene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Experience summary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973792),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of Tianjin Educational Committee (No.2()17KJ131)“痰”是中医学特有概念,富含着中医学原创性 思维,其学术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代有阐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痰瘀互结理论与临证运用综述关键词:痰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治疗、目的意义:明清时期痰瘀互结理论受到很多医家的重视,在理论认识上比古人有很大的进步,本综述旨在对明清时期中医医家们对痰瘀互结理论的认识和临证治疗进行归纳,了解痰瘀互结证形成的病因病机,包括其他病性病位的致病作用特点,从而掌握痰瘀互结证的复杂征候表现,也把握医家们的治疗经验,将复杂的的证候分解为较为单一的、相对容易认识的证候要素进行研究,从而指导现代疾病中有关痰瘀互结证的研究,为临床中遇到痰瘀互结证提供更多借鉴和治疗的新思路。
1 痰瘀互结证的概念痰指“痰浊”,是津液代谢异常、水湿停聚、津液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
[1]瘀指“瘀血”,是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征。
阻滞经脉与脏腑之内,均可做瘀血。
离经之血或排于体外可见,或存于体腔,或停滞肌肤,无论何种,总有血液停聚成瘀。
[2]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致病因素,他们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在某种致病条件下有分有合,可以相互转化。
痰瘀互结证指的是在痰瘀互结病症的形成发展过程由痰证的临床表现又有瘀的临床表现所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证候群。
也有人明确的也指出:痰瘀互结证同义词为痰瘀内阻证、血瘀痰凝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刺痛,肢体麻木,痿废,胸闷痰多,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常见的证候。
津液与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为血,渗于脉外为津,“津血同源”为痰瘀相关的生理基础,“痰瘀相关”源自“津血同源”,津液与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为血,渗于脉外为津,两者相互影响,而痰和瘀分别是机体水液、血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一种病理产物的生成必然为另一种病理产物的产生创造条件。
各种原因导致得血液运行障碍,瘀滞不行,气不流通,升降失职,水津不布,痰液由生,最终相互搏结为患。
因此,痰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痰瘀同源”。
2.痰瘀互结理论发展的过程2.1 明清以前对痰瘀互结理论的认识中医学关于痰瘀具有相关性的认识源远较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在生理上阐明津血同源的相互关系,《灵枢.痈疽》指出:“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邪客》有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以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以注五脏六腑”。
《灵枢.百病始生》指出:“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渗涩,著而不去,而积成已”,《灵枢.百病始生》说:“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渗涩,著而不去而积成矣,”这说明了两者在病理上的联系。
另外《黄帝内经》也提出了津液与血瘀相互影响的病理过程,在《灵枢.百病始生》有云:“胃肠之络伤,则血瘀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搏结,则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积不得散。
”“怒盛气逆”则血苑于上,积在膈间,碍气升降,津液因聚,为痰为饮。
痰瘀共同存在,相互为患,必成瘕瘕积聚。
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盛,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能痰也,或冷或热,或结食,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侯非一,故云诸痰。
”李东垣《脾胃论》谓:“油腻厚味,滋生痰涎”。
朱丹溪对痰瘀关系较前人更为注重,提出“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3]的论点,开创了痰瘀致病之说,且丹溪的”痰随气行,气顺痰消”,主要是指肝气,故肝气的舒畅条达与否也是津液凝滞为痰的重要原因。
《丹溪心法》诸病皆有痰而生,凡人身上、中、下游块者,多是痰。
同时丹溪也认识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在治疗上提出了“痰瘀同治”的观点,并择其痰瘀多寡而治。
[4]在宋代时期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说:“津液流润,营血之常,失常则为痰涎,咳嗽吐痰,气血乱矣,”它论证了津液营血间的生理联系,说明痰水之化生,乃气血逆乱所致。
杨世瀛《仁斋直指方附遗·方论》指出:“真心痛,也可由气血痰水所犯引起。
”宋严用和《济生方》中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于胸膈,结而成痰,其为病也,症状非一。
”从这些医书记载中可以看出《内经》中不仅没有痰瘀互结之说,且有关“痰”和“瘀”的名词概念都没有提及,但是对痰和瘀血产生的生理条件和病理机制却有了初步的认识,气血在积聚证形成过程中的病理作用,情志对气血的影响,到了西汉时期,通过仲景才认识到了瘀血的病因和因此产生的病症,随着认识水平的进步,中医医家们逐步认识到外感因素及内伤因素饮食在气血津液病变中的作用,并对痰证、瘀证的证候有了一定的归纳。
在金元时期,尽管著名医家朱丹溪只提到过一句:“痰夹瘀血,随成窠囊”。
但这已经足以说明,由内经到金元,对痰瘀病因病机的认识,从无到有已经历了上千年。
津败为痰,营滞为瘀,津血混浊,痰瘀互结是整个病因病机病理形成的过程。
痰瘀乃正气败坏之物,因此在百脉之中,不太可能只有痰的症候或者瘀的症候。
2.2 明清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理论的认识因为痰瘀互结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气血津液的病变表现,又有脏腑既其他病位因素的病变表现,临床症状不一,所以不同的医家对痰瘀互结证的认识各有侧重甚或不同。
2.2 .1痰瘀互结证的病因病机和症候特点明代医家罗赤诚师承丹溪,融汇通达,对痰挟瘀血,瘀血挟痰多有阐发,他说:“或问痰挟瘀血,何以验之?予曰:子知有痰挟瘀血,,不知有瘀血挟痰,如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与血相聚名曰瘀血挟痰。
患处按之则痛而不移,其证或吐,或衄,或大便黑,其脉轻举则滑,重按则涩……,若素有郁痰,后因血滞,与痰相聚,名曰痰挟瘀血。
患处痛而稍移,其证或为闷胀,或为寒热,其脉轻举则抠,重按则滑。
”《外证医案汇编》分析道:“流痰,蓄则凝结为痰,气渐阻,血渐瘀,流痰成矣,”在生理条件下,津液与血在气化的作用下可相互资生转化,故在病理条件下,气化失常,痰饮和瘀血以可相互影响,终致痰瘀互结。
若气不化津,则津液停滞,凝结而成痰饮,痰饮即成,碍气阻络,可影响血液正常运行,致使血行滞缓而停蓄,日久为瘀,此为由痰致瘀而痰瘀互结的病变过程。
临床常见于哮病、喘证,肺胀患者,既有咳吐痰涎、胸闷气短、不得平卧之痰涎症,又见面青唇绀、舌质紫黯、舍下脉络青紫等瘀血征。
再如血行脉中,赖气推动,若气机瘀滞,血行不畅,或脉络损伤,血溢脉外,即会形成瘀血。
瘀血形成之后,即无以载气,又阻碍气机,影响气对津液之输布、宣发、运化,导致津液凝聚而为痰饮,此为由瘀致痰而痰瘀互结的过程。
临床常见鼓胀患者,既有胁下痞块坚硬、刺痛不移、面青灰、舌紫黯等瘀血征,又有腹大如鼓、肢体颜面浮肿、咳唾痰涎等痰饮症。
痰瘀互结证之瘿瘤的病因病机,明代医家陈实功也有发挥,他说:“夫人生瘿瘤之症,乃五脏瘀血、浊气瘀滞而成,肝统筋,怒动肝火,血燥筋挛,曰筋瘤;心主血,暴急太甚,火旺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肿,曰血瘤;脾主肌肉,郁结伤脾,肌肉消薄,土气不行,逆于肉里而为肿,曰肉瘤;肺主气,劳伤元气,腠理不密,外寒搏而为肿,曰气瘤;肾主骨,恣欲伤肾,肾火郁遏,骨无荣养而为肿,曰骨瘤。
”血随气运,血载气行,又因痰性流动善走窜,所以其病位多变,形成各种瘿瘤病证。
现代医学中甲状腺良性肿瘤就属于中医“瘿瘤”范畴,结于颈部一侧或两侧,此病发展缓慢。
[5]病因病机多是因为忧思郁怒,气滞,痰浊瘀血凝结而成,或忧思郁怒,肝旺侮土,脾失运化,痰湿内蕴。
气滞、痰湿、瘀血随经络而行,流注于喉结,聚而成形,乃成肉瘿。
[6],此研究与传统中医对于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一致,正可以藉前人对此证的治疗认识进行创新发挥。
《外科正宗·卷四·脱疽论》指出:“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
此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耗伤⋯⋯多致阳精煽惑,淫火猖狂,其蕴蓄于脏腑者,终成燥热火症;其毒积于骨髓者,终为疽毒阴疮。
”乃由于久居寒湿之地,气血为之凝滞,血脉不通,发为脱疽。
2.2 .2痰瘀互结证的辩证要点尤在泾指出:“谷入胃而不能散其精,则化为痰,水入于脾不能输其气,则凝为饮”,张景岳《景岳全书》中说:“而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气血即成痰涎。
”认为痰邪为病,阻碍气机,血不得生,又不得畅,脉络瘀滞,或胶结为癥积[7]。
由于气的生化作用,源源不断地将水谷精微转化成津血,并靠着气的推动,保持运行不息的状态。
气行则津布,气运则血运。
津血不足,气亦亏虚;津液停聚,则会阻碍气的运行。
可见气血津液相互依存,彼此影响。
[8]徐灵胎在《医学十二种》中明确指出:“噎嗝之症必有瘀也,王肯堂也认为:“食物下咽,委曲自膈而下,梗涩作微痛,多是瘀血”,说明噎嗝病与瘀血关系密切。
这些关于“癥瘕、积聚、噎嗝”等病症的描述记载与现代医学的某些肿瘤的临床表现很相像,大多数现代医家多认为,血瘀津停,痰瘀互结是恶性肿瘤形成的主要病机。
[9]如胃癌病患者征之临床,常见疼痛、痛处固定不移、夜间较甚、肌肤甲错、面色黢黑、唇色青紫等符合中医血瘀证得征象。
而且痰瘀互结证得形成过程中与热邪相兼,热邪更煎灼精津成痰,滞血为瘀,腐化蕴毒,痰浊瘀血毒邪层层相因,相互搏结,不断新生壮大,形成新的肿瘤病灶。
[10]《景岳全书·杂症谟·痰饮》载有:“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气血,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位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李用粹《证治汇补》云:“脾虚不运清浊,停滞津液而痰生”。
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诸气必虚。
“气为血帅”,“云血者气也”,气盛则血行滑疾,气虚则血流迟缓滞涩。
可见脾虚不独生痰,更可生瘀。
李中梓也说过:“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瘀而成痰。
脾胃为清纯冲和之气,只有,脾胃运化、受纳的功能正常,才能化为生生之气,生化无穷,人体五脏得养,气血充盛,从而富有活力,[11]使得人体正气存内,五脏安和,邪不可干。
李梴《医学入门》中言:“腹心疼痛,全是瘀血”。
秦景明《证因脉治》云:“心痹之因……痰凝血滞”。
《继志堂医案》载:“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病不惟痰浊,是与与瘀血交阻膈间。
”龚信《古今医鉴·心痛》提出:“心痹痛者,……素有顽痰死血”。
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因心主血脉,若血受寒或者供应不足,以致血行迟涩导致痰瘀产生,阻碍心气之运行是为不通,故疼痛,称胸痹。
老年胸痹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因肾气虚,蒸化水液功能下降,开和不利,气化失常,水湿上泛,聚而为痰,致胸阳不运心脉痹阻,发为胸痹。
或肾阴亏虚,五脏之阴不能的得以滋养,阴虚火旺炼液为痰,上犯于心发为胸痹。
老年胸痹病因很多,但是痰浊瘀血阻滞心脉是其病理基础。
[12]因痰瘀互阻即易寒化,也易热化。
寒化则伤气耗阳,演变为气虚血瘀,或阳虚血瘀,阳气亏损,不能温通心脉,则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甚至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胸痛彻背、下肢浮肿、舌质淡紫、脉象为迟或沉弱;若痰瘀热化则伤津损阴,演变为阴虚血瘀,津血同源,津亏血少,血脉涩滞,则症见胸痛隐隐、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气促汗出、舌象为舌紫红,脉细或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