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益肝方综合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益肝方综合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7T14:30:09.2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3期作者:黄燕1 吴清2 卓蕴慧3(通讯作者)

[导读]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上海 201203)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 200949)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上海 200000)

【摘要】目的:了解活血益肝方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为中医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两组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观察组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益肝方,对照组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易善复治疗,其疗程同为24周。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B超(FibroScan)等进行检查结果进行考察,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益肝方能改善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

【关键词】活血益肝方;痰瘀互结;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201-0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且排除了酒精与其他明确肝损伤因素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除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之外,还有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害处,也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不良后果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我国有众多的慢性NAFLD患者,长期以来,中医中药在防治多种肝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活血益肝方在其治疗NAFLD的临床工作中已初具成效,本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此经验方对NAFLD的治疗效果,为中医中药治疗NAFLD提供参考,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源于我院肝病科门诊的NAFLD患者90例。纳入标准:(1)须满足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非酒精性脂肪肝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2)须为成人患者,不分性别,其年龄处于18~65岁间;(3)中医辨证分型:痰瘀互结型[1];(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病毒性肝炎;(2)急性或重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3)孕妇、哺乳期妇女;(4)恶性肿瘤、严重肾功能不全、感染急性期、严重外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5)过敏体质患者。90例NAFLD病人按随机法均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45例患者中有男性24人、女性21人;平均年龄为(47.84±8.62)岁;病程平均(5.13±2.06)年。对照组45例患者中有男性22人、女性23人;平均年龄为(48.37±7.58)岁;病程平均(4.69±1.88)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一般支持对症治疗①患者出现连续2周ALT>2×ULN时,可加用甘草甜素片保肝降酶。②患者出现连续2周TBIL>2×ULN时,可加用熊胆胶囊利胆退黄。③运动干预:指导患者坚持运动,强度在轻度至中度,每日持续运动30分钟至2小时。锻炼方式选择散步、慢跑、爬山、快走等。肥胖者须控制体重。④饮食疗法:饮食习惯固定,饮食规律化,采取低脂、低盐、低糖、高纤维饮食,饥饱适度。

1.2.2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益肝方(组成:西红花0.5g、荷叶12g、片姜黄9g),每日1剂水煎,分成2次服用,疗程为24周。

1.2.3对照组患者除给予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外加口服易善复,每次服用456mg,一日3次,疗程为2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对患者疗前、疗后症状和体征以及肝功、血脂、B超等检查结果进行考察,以此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疗效标准[2]:显效为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TG、r-GT、ALT、AST、TC、TG等指标显示正常,B超结果基本正常,无明显脂肪肝表现;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上述各项实验室指标出现明显下降,B超所见有一定的好转;无效为治疗后患者并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是体征改变,TG、r-GT、ALT、AST等指标并未降低,B超所见未出现一定的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3.讨论

国内对NAFLD的临床与实验等研究方面均缺乏系统研究,中医药临床报道甚少。古代医家对脂肪肝主要的症状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纳其为“肝着”“胁痛”“积聚”“痞满”等范畴,认为其成因多为过度地食用肥甘厚味、无节制地嗜酒、体型过于肥胖、情志失调或身体感受外邪、久病体虚以及食积、气滞、疫气等所致。认为本病当责之于痰、湿、瘀。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最后的结果是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络,引起脂肪肝。据其表现,大抵可划分成痰瘀互结、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等证型。有学者认为其病位虽主要在肝,但亦涉及脾胃。治疗以清肝解郁、活血凉血、疏肝理气、化瘀散结为主[1]。

活血益肝方中,以西红花作为君药,因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3];荷叶为臣药,清暑化湿,降脂凉血;片姜黄为佐药,消瘀破血,行气化滞;将三种中药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清肝解郁、祛湿降浊之功效。

综上,活血益肝方能改善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刘敏,富校轶,王舒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N].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5(3):58-60.

[2]潘孟,傅萍.降脂养肝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N].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3):48-50.

[3]徐如英,童树洪.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9(20):8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