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燃液体因环境温度缘故,有可燃蒸汽蒸发出来,积存在液
面上,液面上少量蒸汽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少于
5s)的燃烧现象(短暂的燃烧过程)叫做闪燃。
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闪燃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前奏,也是危险的警告。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如,石
油醚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28~45℃,石油醚比煤油的火灾
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燃点以下,是预防发生火灾的重要措施之一。
2.1.4燃烧的形式
(气体的燃烧、液体的燃烧、固体的燃烧 )
1.气体的燃烧
(1)气体的扩散燃烧
可燃性气体由管中喷出,与周围空气接触,可燃性气体与空气中
氧分子相互扩散,一边混合一边燃烧,这样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2)可燃气体的混合燃烧
(2)助燃物 具有较强氧化性能,能与可燃物发生化学 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或助燃剂。如空气、 氧气、氯气等。
(3)着火源 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能引起可燃物质着 火的能源称为着火源。如明火、电火花、高温热体等。
2.1.3 燃烧的类型
按照燃烧的特性不同, 燃烧可分为三种类型 :
自燃 闪燃 着火(燃烧)
称为受热自燃。如白炽灯附近的纸张,因受热温度升至333℃以上就会自行燃烧。
本身自燃,可燃物质由于本身的化学、物理或生物作用等产生的热量,使温度升
高到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本身自燃,简称自燃;引起物质自身发热的
原因有分解热、吸附热、聚合热、发酵热等。由于可燃物质本身自燃不需要外来热源,
所以在常温下、甚至在低温下也能发生自燃。能够发生本身自燃的可燃物质比其他可
性组分中可燃气体进行扩散燃烧,而碳则进行表面燃烧。在分解燃烧过程中,
需要一定热量和温度,物质的传热速度是影响这种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
(3)表面燃烧
指类似木炭、焦炭的固体物质,受热后不经过融化、蒸发、分解等过程,
而直接燃烧,这种方式的燃烧速度受燃料表面的扩散速率和化学速度控制。
表面燃烧又称为多相燃烧或置换燃烧。固体或不挥发液体,由于受热分解而
危险性大得多。
一般来说,沸点越低的可燃液体,闪点越低,越容易引起火
灾。
对于同系列的可燃液体,其闪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高;随沸点的增 高而增高;随蒸汽压的降低而增高。
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不具有加和性,高闪点液体中即使加入
少量低闪点液体也会大大降低闪点,增加火灾的危险性。不同型号的
油品不准混合使用,若要混合,必须重新测量有关指标。
可燃液体按闪点高低,其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甲、乙、 丙三类四种如下表:
类别 甲 乙 丙A
闪点/℃ <28 28~60 60 ~120
物质名称 汽油、原油 煤油、35号轻柴油 重柴油、20号重油
丙B
>120
Baidu Nhomakorabea润滑油、变压器油、
200号重油
3.着火(燃烧)与燃点
着火:着火是可燃物质与火源接触而能够燃烧,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维持燃烧,持续 时间在5s以上的现象。因为可燃物质在某一点引燃以后,该点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足以 把邻近的可燃物质的温度提高到燃烧所必须得温度,火焰就将蔓延开来,燃烧就能继 续维持下去。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预先混合,然后进行的燃烧称为混合燃烧。混
合燃烧反应迅速、传播速度快、温度高,具有冲击波效应,常常引起
爆炸
2.液体的燃烧
可燃性液体燃烧时,通常液体本身并没有燃烧,而是由于液体蒸
发产生的蒸气进行燃烧,这种形式的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3.固体的燃烧
可燃性固体物质的燃烧室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常由传热、热分解、蒸
有密切关系,在同系物中,自燃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如甲烷自燃点(540℃)
乙烷自燃点(520℃)丙烷自燃点(440℃)丁烷自燃点(405℃);对石油产品而言,
密度越大,自燃越低,如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腊油、渣油的自燃点依次降
低。从自燃点来看,重质油比轻质油的火灾危险性大。
2.闪燃和闪点
第2章 火灾、爆炸与防火防爆
2.1 燃烧 2.2 火灾与防火 2.3 爆炸与防爆
2.1.1 燃烧的定义
燃烧就是可燃物质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剧 烈氧化反应,而发光发热的现象。
2.1.2 燃烧应具备的条件
燃烧必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 烈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汽油、木头、纸张、 衣物等。
燃物质引起火灾的危险性更大。
(3)影响自燃点的因素,物质的自燃点与大气中氧含量的高低、压力的高低、化学组 成、有无催化剂、粒度大小、受热时间、气体析出量、分子结构等因素有关。
氧含量的越高、压力的越高、化学组成越接近化学计量、有活性催化剂存在、粒
度越小、受热时间越长、气体析出量越大,自燃点越低;有机物的自燃点与分子结构
燃点:可燃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或燃点。物质的燃点低于 该物质的自燃点。不同的可燃物质处在相同火源条件下,燃点低的物质首先着火。
燃点越低的物质,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闪点与燃点的差别:闪点与其燃点是不同的,两者的区别是可燃液体在燃烧时,燃烧 的不仅是蒸汽,而且还包括液体本身(即液体已达到燃烧温度,可以供给保持急性燃 烧的蒸汽),移去火源,能继续维持燃烧。在闪燃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熄灭。一 般石油产品燃点比闪点高1~5℃,闪点在100℃以上的油品的燃点比闪点高出30~40℃。
发、气相化学反应和多相化学反应等组成。一般认为,固体燃烧可以有以下
三种形式:
(1)蒸发燃烧
指类似石蜡的固体物质,受热后先溶化为液体,进一步受热产生燃料蒸
气,再与空气混合燃烧。这种燃烧的速度受燃料的蒸发速度和空气中的氧与
燃料蒸气之间的扩散速度控制。
(2)分解燃烧
指木材、纸张的纤维素类物质,受热后分解为挥发组分和固定碳,挥发
1.自燃和自燃点
(1)自燃和自燃点的定义: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着火的现象称 为自燃。引起物质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温度(引燃温度),简称自燃点。
(2)自燃的类型,根据促使可燃物质升温的热量的来源的不同,自燃可分为受热自燃 和本身自燃两类:
受热自燃,可燃物质由于外部加热,温度升高到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
产生可燃性气体,再进行燃烧,这种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