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学实验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本实验旨在增进学生对于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本实验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物化学实验,主要包括蛋白质的提取、纯化和酶促反应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主要涉及DNA的提取、PCR扩增和凝胶电泳检测等。

一、生物化学实验1. 蛋白质的提取蛋白质的提取是研究蛋白质功能和结构的基础。

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有机械破碎法、化学破碎法和生物学破碎法等。

本实验以细胞生物学破碎法为主要方法,即利用超声波或手工研磨等方法将细胞破碎。

其中,手工研磨可以选择石英砂或三氧化二铬等研磨介质。

破碎过程中需加入适量浓度等渗液和抑制剂,以防止蛋白质的降解和氧化。

2. 蛋白质的纯化蛋白质的纯化是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键。

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包括离子交换、凝胶过滤、透析、亲和层析和电泳等方法。

本实验以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为主要方法。

其中,离子交换可利用正离子交换和负离子交换两种模式进行,考虑到蛋白质电荷状态的不同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的不同选择,从而使得目标蛋白质与其它蛋白质的区分度大大增加。

凝胶过滤则利用凝胶的孔径大小进行分离纯化。

3. 酶促反应的研究酶促反应是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研究酶的特性、动力学以及酶对于特定底物和抑制剂的亲和性等。

本实验选择酶促细胞色素C氧化为模型反应。

反应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温度、pH、反应时间等,同时还需考虑反应体系中酶、底物和抑制剂的摩尔比例关系。

二、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1. DNA的提取DNA的提取是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提高纯度和量。

常用的DNA提取方法有化学法、机械法、热平衡法和离心法等。

本实验以盐酸摇法为主要方法进行DNA的提取。

其中将细胞经过适当处理后加入盐酸和β-己糖苷酯,在恒温和摇动条件下分离得到DNA。

2. PCR扩增PCR是分子生物学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一种复合酶链反应。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Biblioteka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4、从植株取一叶片,撕取下表皮,做镜检。如有相当部分 的气孔已张开,则可进行下列实验。
5、撕蚕豆叶表皮若干放入上述3个培养皿中。
6、将培养皿至于1000W碘钨灯光下照光1~1.5 h。 7、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度。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五、注意事项
实验前用光照进行预处理,以促进气孔 张开,以对实验成功至关重要。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一、实验目的
观察钾离子在气孔开张中的作用。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二、实验原理
保卫细胞的渗透系统可由钾离子所调节,无论是环式 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都可形成ATP。ATP不断供给保卫 细胞原生质膜上的钾—氢离子交换泵作功,支持保卫细胞 逆着离子浓度差而从周围表皮细胞吸收钾离子,降低保卫
细胞的渗透势,从而使气孔张开。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三、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盆栽蚕豆 (二)试剂 0.5%硝酸钾 ,0.5% 硝酸钠 (三)仪器设备 显微镜,培养皿,温箱,镊子,载玻片,盖玻 片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四、操作步骤
1、配0.5%KNO3、 0.5% NaNO3溶液。 2、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0.5%KNO3、 0.5% NaNO3 及蒸馏水各15mL。 3、于实验前1h用两支1000W碘钨灯对盆栽蚕豆进行照光 处理,其间随时用水喷洒叶片,以保持叶片湿润,促使气 孔开放。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六、作业
1、试比较在何种溶液中气孔的开度最大?为什 么?说明原因。 2.完成此次实验报告。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初中正确操作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正确操作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正确操作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征。

实验材料:洋葱、玻璃刀、显微镜、盐水、玻璃片、尖头钳、注射器
实验步骤:
1. 准备洋葱,将洋葱去皮,用盐水浸泡片刻。

2. 取一块洋葱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3. 在洋葱片上滴上一滴盐水,然后盖上另一块玻璃片。

4. 用尖头钳夹住玻璃片,用玻璃刀捏住玻璃片的一端,慢慢剥离另一端的玻璃片,使洋葱细胞的结构暴露出来。

5. 将制作好的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用注射器滴上适量的水,调整显微镜镜头,观察洋葱细胞的结构。

实验注意事项:
1. 切洋葱时要小心操作,以免切伤手指。

2. 操作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出现碰撞。

3. 注意洋葱细胞的结构观察,避免过度放大导致模糊不清。

4. 实验完毕后,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结果分析:观察洋葱细胞可以看到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通过比较不同细胞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拓展实验:可以尝试观察其他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今后的生物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探索更多生物学知识。

实验教学大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教学大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二00四年三月前言本实验教学大纲是在现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结合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的条件,对原有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修订。

通过调整实验项目,力求使学生掌握传统经典的实验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方法,以实现培养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较强实验动手能力和较好创新能力的生物学人才。

本教学大纲由四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一),主要包括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和制作技术;第二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二),主要包括生态与环境监测技术;第三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三),主要包括生理和生化研究技术;第四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四),是细胞和遗传研究技术。

此大纲于2003年12月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通过。

从2004级起试行。

今后在试行过程中将根据情况进行修订。

安徽大学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2004年3月第一模块基础生物学实验(一)——形态与结构Basic experiment of biology (I)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相关各专业授课单位:安徽大学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学分:1.5学分总学时:54学时预修课程或相关知识要求: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一、教学目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获得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知识的方法,并提高实验中各种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

二、基本内容:植物生物学方面: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微观到宏观的次序,依次安排了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以及孢子植物(藻、菌、地衣、苔藓、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项目,至于种子植物的系统分类将在专业系统实验部分介绍。

本科生六个基本生物学实验

本科生六个基本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原理:当实验室获得了一个新的质粒时,而这个质粒并未转化到宿主菌体内,则需要该技术进行细菌的转化,以大量获得这一质粒。

转化细菌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电转化法、脂质体转染法、显微注射法、CaCl2处理法制备感受态细胞等。

一般的实验室都应用CaCl2处理细菌,改变细胞膜的结构,使质粒DNA能穿过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

然后在选择培养基中培养转化处理过的细菌,转化成功的细菌可在抗菌素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菌落。

这一方法是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

2.实验材料2.1LB液体培养基2.20.1mol/L CaCl2溶液:称取1.1g无水CaCl2,溶于90ml双蒸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00ml,用0.22μm滤器过滤并装入灭菌试剂瓶中,4℃保存。

2.3 DH5α菌株,冰,牙签,无菌滤纸,50ml离心管,枪头(以上需灭菌);移液器,摇床,冷冻离心机,涡旋震荡器,恒温摇床,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普通冰箱,-70℃冰箱3.操作方法3.1从37℃培养12—16h的平板上,用无菌牙签挑取一个单菌落,转移到含有3ml LB培养基的试管内,37℃振摇过夜。

次日取菌液1ml,接种到含有100ml LB培养基的500 ml烧瓶中,37℃剧烈振摇培养约2—3h(振摇速度为200—300r/min),待OD600值达到0.3—0.4时,将烧瓶取出立即置冰浴10—15min。

3.2自该步骤起皆需无菌操作。

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菌转移到一个灭菌处理过的、冰预冷的50 ml离心管中。

3.34℃离心,4000g×5min回收细胞。

3.4弃去培养液,将离心管倒置于滤纸上1min,以使最后残留的培养液流尽。

3.5加入冰预冷的0.1mol/L CaCl2溶液10ml重悬菌体,置冰浴30min。

3.64℃离心,4000g×5min,弃去上清液,倒置于滤纸1min。

3.7再加4ml用冰预冷的0.1mol CaCl2重悬菌体(重悬时操作要轻)。

生物学实验的步骤

生物学实验的步骤

生物学实验的步骤生物学实验通常涉及以下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例如研究某个生物过程或验证某个理论。

这有助于确定后续步骤和实验设计。

2.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根据实验的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生物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确保所有材料都是新鲜且合适的。

3. 设计实验流程:根据实验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流程。

确保流程严谨、易于操作,并考虑到实验的控制组和实验组设置。

4. 进行实验操作:按照事先设计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操作。

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注意操作方法和步骤的准确性。

5. 收集数据和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收集相关数据,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根据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7. 实验验证和改进:根据实验结果,评估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如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实验或修正实验设计。

8. 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目的、设计、过程和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9. 评估实验质量和影响:根据实验报告及实验结果的质量,对实验的贡献和影响进行评估。

以上步骤为一般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流程,具体实验可能存在差异。

在进行实验时,严格遵循实验室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0).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in bi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of Biology, 12(3), 45-78.[2] Johnson, A. et al. (2015). A practical guide to biological experimentation. Nature Methods, 7(2), 102-115.。

国外微生物学基础实验(四 )-英文版

国外微生物学基础实验(四 )-英文版

Mycobacterium Pink colonies tuberculosis Endospore stain E. coli Enterobacter aerogenes Forms endospores Bacillus subtilus
Bacteria Detective
In order to figure out what organism your unknown is, you will need to… 1. Examine your Gram and Acid fast and Endospore stain results.
Apply crystal violet for 1 minute, wash, blot dry.
Blotting paper : Ziehls carbolfuchsin (3 – 5 min heat) : rinse: Acid Alcohol (10 – 15 sec) : rinse : crystal violet (1 min)
Mordant is a chemical used to fix the staining rea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hinner cell walls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cannot hold the dyes previously used, once the decolorizer is applied.
Endospores cannot be stained by normal staining procedures because their walls are practically impermeable to all chemicals.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

03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的种类
DNA提取和检测
目的:从生物样本中提取DNA,并进行检测 原理:利用DNA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提取和检测 步骤:包括样品处理、DNA提取、DNA检测等 应用: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领域
基因克隆和表达
基因克隆:将目的基因从原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并插入到载体中
定义: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是研究细胞内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方法,包括DNA、RNA、蛋白质等。
目的:了解细胞内分子结构和功能,为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的重要性
研究基因表达和调控机制
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推动生物技术、医药、农业等 领域的发展
提高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水平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概述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的种类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的实验步骤和
注意事项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的发展趋势和
未来展望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概述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的定义和目的
分子生物学基础试验的基本原理
基因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基因突变: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基因重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交换,导致遗传信息重新组合
基因调控:基因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转录因子、表观遗传修 饰等
基因工程: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实现 遗传信息的转移和表达
步骤:包括样品 制备、分离、纯 化和鉴定等步骤

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

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

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1.DNA提取:D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学中的基础实验操作,目的是从生物组织或细胞中提取出纯净的DNA样品。

常用的DNA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盐法和商业化提取试剂盒。

该实验操作通常包括细胞破碎、蛋白质去除、DNA沉淀和洗涤等步骤。

2.PCR:聚合酶链反应(PCR)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PCR通过加入DNA模板、引物、碱基和聚合酶,利用循环反应的方式在体外合成特定序列的DNA。

PCR通常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3.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分离和分析DNA、RNA和蛋白质的常用方法。

通过将待测样品加载到凝胶中,然后通过电场使DNA、RNA或蛋白质在凝胶中迁移,可以根据迁移速度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和定性。

4. Western blot:Western blot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样品进行电泳分离,然后将蛋白质转移到膜上,并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最后再用染色剂或化学发光来检测目标蛋白质的存在。

5.DNA克隆:DNA克隆是将DNA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中的过程,用于研究和重组DNA。

常用的DNA克隆方法包括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连接酶反应和转化。

通过将DNA片段插入载体中并转化至宿主细胞,可以大量复制目标DNA并随后进行研究。

6.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确定DNA或RNA序列的方法,用于分析基因组、转录组和序列变异。

常用的基因测序方法包括链终止法(Sanger测序)和下一代测序(NGS)。

通过测序,可以获取DNA或RNA的序列信息,并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和变异。

7.基因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分析通过检测RNA水平来研究基因的表达情况。

常用的方法包括实时定量PCR、Northern blot和转录组测序。

这些方法可以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帮助解析基因调控和信号通路。

这些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操作。

当然,随着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实验操作,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

生物学实验的步骤

生物学实验的步骤

生物学实验的步骤生物学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旨在研究生物现象和解答科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般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1. 确定实验目的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科学问题。

这将有助于确定实验设计和方法选择。

2.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

确定实验使用的样本、实验条件、实验时间等。

确保实验方案合理且可重复。

3.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根据实验方案,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包括试剂、培养基、实验仪器等。

确保实验材料和设备的品质和准确性。

4. 进行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可能涉及的操作包括样本采集、培养、测量、观察等。

5. 收集数据和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收集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使用合适的方法记录和保存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对实验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根据分析结果,解读实验的结果并回答科学问题。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图表来展示数据和结果。

7. 编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数据分析、结果解释等。

确保报告结构清晰、准确传达实验信息。

8. 结论和讨论总结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可能存在的误差。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改进实验设计的方向。

通过以上步骤,生物学实验可以得到有效的设计和执行,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实验报告的撰写有助于传播实验信息和促进科学交流。

实验14小白鼠的解剖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14小白鼠的解剖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十四小白鼠的解剖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小型哺乳动物的外部测量法,掌握哺乳动物的一般解剖方法。

2.了解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机能。

二、实验原理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进化程度最高的1个类群,其内部器官系统结构较复杂、完善,其生理活动、行为等受神经和体液的精确调节。

实验用小白鼠来源于野生小鼠,是人工选择长期培育的产物,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等科学研究中的通用实验动物。

对小白鼠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的深入了解是进一步认识阐明哺乳动物(包括人)生命活动的规律和进行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

三、实验用品(一)材料小白鼠。

(二)器材显微镜、天平、解剖器具、大头针、蜡盘、鼠笼、25ml小烧杯、载玻片、盖玻片、棉花。

(三)试剂乙醚、0.9%生理盐水、碘酒、75%乙醇、自来水。

四、实验操作(一)外形观察外部形态观察:小白鼠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

1.头部观察其外耳、口鼻吻的特征。

2.颈有明显的颈部,活动自如。

3.躯干观察体毛的分布特征,注意腹面末端的外生殖器和肛门,区分鼠的性别(此外,雌鼠的胸、腹部有较明显的乳头)。

4.四肢前肢肘部向后弯曲,具5指;后肢膝部向前弯曲,具5趾;指(趾)端除第一指(趾)外,具坚硬的爪。

5.尾尾长约与体长相等,观察其外部特征。

(二)外部测量(图14-1)1.体长由头的吻端至尾基。

2.尾长由尾基至尾的尖端,不计毛长。

3.后足长后肢跗跖部连趾的全长(不计爪)。

4.耳长由耳尖至耳的内面基部(耳毛除外)。

此外,还有称量体重,观察毛的色泽、长短、厚薄及粗细等,都一一作记录。

注:接触小白鼠时需戴手套,操作要小心,避免被其咬伤!图14-1 小型兽类外部测量(三)损毁小脑的效应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肉运动等机能。

当小脑损毁后,随着破坏程度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失调及平衡失调。

1.观察正常小白鼠的动作手持小白鼠尾部,观察小白鼠在桌面上向前爬行时四肢动作是否协调、姿势是否平衡。

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讲义

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讲义
3、显微镜安放位置,显微镜应安放在离桌边缘5 cm、镜筒向前,显微镜位置稍靠左侧。
4、对光根据光线的强弱来选择平面镜或凹面镜;用低倍镜进行对光,把低倍镜位置放低;在转动转换器时,物镜到位,光圈调节好,视野光线均匀、明亮。
5、转动物镜时,不可直接用手接触,而应该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
6正确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由于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小,镜头易损坏,转动粗准焦时,眼睛要注视镜筒的下降,并且把光圈开大。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避免物镜损坏。
(3)聚光器(集光器)
位于载物台(通光孔)下方,由两块或数块镜组成,它能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集中以射入物镜和目镜,有的聚光器可升降,便于调光,集光器下有一可伸缩的园形光圈,叫虹彩光圈,可调集光器口径的大小和照射面,以调节光线强弱(有的显微镜只有遮光极而无集光器)。光线过强时,可缩小虹彩光圈。
(4)反光镜
1、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
(1)镜座
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园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
(2)镜柱
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
(3)镜臂
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载物台
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ⅲ左眼于目镜观察,同时左手转动粗调节,使镜筒徐徐上升以调节焦距,使视野内的物象看到上时即停,再调微调节器,至标本清晰为止。
ⅳ如一次调节看不到物像,应重新检查材料是否在光轴线上,重新移正材料,再重复上述操作过程直至物像出现和清晰为止。
ⅴ找到物像后还可根据材料的厚薄、颜色、成像的反差强弱等是否合适再进行调节,如果太亮,可降低聚光器或缩小虹彩光圈,反之则升高聚光器或开大光圈。

【生物实验室】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5例-学

【生物实验室】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5例-学

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细胞的作用拿两只大土豆,把其中一只放在水里煮几分钟。

然后把两只土豆的顶部和底部都削去一片,在顶部中间各挖一个洞,在每个洞里放进一些白糖,然后把它们直立在有水的盘子里。

经过几个小时以后,生土豆的洞里充满了水,而熟土豆里仍然是白糖颗粒。

生土豆的细胞是活的,它好像一个孔道,能够使水分子通过。

盘里的水经过土豆壁渗入洞中。

而煮过的土豆细胞已被破坏,所以没有渗透功能。

请你尝尝放生土豆盘子里的水,有甜味吗?没有。

为什么生土豆里的糖水没进到盘子里?秘密在细胞膜上。

土豆的细胞膜好像筛子一样,只允许小于筛子孔的颗粒通过,大于筛子孔的颗粒就过不去了。

白糖的分子比较大,通不过细胞膜,所以,盘里的水就不甜。

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再给花草树木施肥时,千万不要用太浓的肥料水,否则,植物体里的水就会倒流到土壤里,使植物打蔫甚至枯死。

2、纸片诱蝶每到春、秋季节,你是否注意到,菜园里常常有许多白蝴蝶(学名菜粉蝶)在飞舞。

晴朗无风的中午,菜粉蝶最活跃,常常作“恋爱”飞行。

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雄蝶一看到雌蝶,立即会飞过去与雌蝶会合,这时雌蝶马上腾飞而起,雄蝶紧紧追随,一前一后,或上或下,翩翩起舞,然后交尾。

你若把与粉蝶大小相似的白色纸片用线吊住,不断地挥舞着,往往会有未交尾的雄蝶飞来追赶,把它误认为雌蝶,前来求爱。

这个实验说明,雄性菜粉蝶是通过视觉来发现雌蝶的。

3、纸上产卵小实验雌性菜粉蝶交尾之后,约过两天后产卵,每次只产一粒卵,连续产卵少则20粒,多则500粒。

菜粉蝶专门在卷心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子上产卵。

你只要把卷心菜的叶子捣碎,将得到的叶汁涂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摊在菜园地上,留意观察,不久就会有菜粉蝶飞来,在纸的上空徘徊飞舞,最后落在纸面上产卵。

菜粉蝶根据十字花科植物的气味,来选择产卵地点。

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趋化性。

4、吃叶趋化性菜粉蝶的卵孵化出的幼虫,靠吃菜叶长大,身体呈青绿色,所以人们叫它菜青虫。

初中生物实验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记录能力。

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玻璃片
3. 小刀
4. 洋纱布
5. 盐水
6. 水藻或洋葱鳞片
实验步骤:
1. 将洋葱切成小块,用洋纱布擦拭洋葱表面,然后用盐水浸泡10分钟,使细胞分离。

2. 用小刀在一块玻璃片上滴一滴盐水,然后在盐水中加入几个洋葱细胞。

3. 在另一块玻璃片上加一滴水藻溶液。

4. 将上述两块玻璃片放入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细胞的整体结构,再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5. 观察完毕后,用手绘或拍照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6. 清洗干净玻璃片和显微镜,归还实验器材。

实验内容:
1. 观察洋葱细胞和水藻细胞的大小、形态、核的位置、细胞壁和细胞质等结构。

2. 讨论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伤到手指。

2. 使用显微镜时要调节放大倍数,保持视野清晰。

3. 清洗实验器材时要注意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了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同时,学生也体会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乐趣。

生物学的实验技术

生物学的实验技术

生物学的实验技术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科学,通过实验技术的应用来探索和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在生物学实验中,实验技术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技术,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是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

通过细胞培养,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生命周期、生长特性和相互作用等。

在细胞培养中,我们需要准备培养基和培养器具,以及细胞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常见的细胞培养技术包括原代细胞培养和细胞系的建立。

1. 原代细胞培养原代细胞培养是指从组织中直接提取并培养的细胞。

它可以为后续的实验提供原始的细胞材料。

在原代细胞培养中,我们需要先对组织进行消化和分离,然后将细胞置于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定期更换培养基可以确保细胞的生长和扩增。

2. 细胞系的建立细胞系是从原代细胞培养中建立起来的,可以连续、稳定地传代的细胞群。

建立细胞系的关键是细胞的转染和选择。

常见的转染方法包括转染质粒、病毒和RNA干扰等。

通过筛选和鉴定,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性状或功能的细胞系,为后续的实验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系列实验技术。

它们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研究。

1. PCR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通过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它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目标DNA序列。

在PCR实验中,我们需要设计引物、选择合适的酶和缩合剂,并进行反应体系的优化。

PCR在基因检测、基因克隆和疾病诊断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 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确定DNA序列的过程,它对于理解遗传信息和基因功能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

在测序实验中,首先需要提取DNA样品并进行文库构建,然后使用测序仪器进行序列反应和信号测量,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序列比对来获得DNA的序列信息。

初中生物科学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科学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胞结构;
2. 观察细胞膜的特点;
3. 掌握观察镜下细胞的技巧。

实验材料:
1. 新鲜洋葱
2. 刀具
3. 显微镜
4.蒜蓉
实验步骤:
1. 将新鲜洋葱切成细片,并用手轻轻挤压洋葱片,使细胞释放出细胞液。

2. 将挤压后的洋葱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调整镜头至适当的放大倍数。

3. 观察洋葱片下的细胞结构,可以看到细胞膜、细胞核等细胞组织。

4. 用蒜蓉轻轻揉搓洋葱片,使细胞更加明显。

5. 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特点,并进行交流讨论。

实验注意事项:
1. 切洋葱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刀具伤及手指;
2. 在观察过程中,避免将显微镜对准强光源,防止眼睛受到伤害;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实验用具,保持实验场地整洁。

实验延伸:
1. 可以观察其他植物或动物细胞的结构;
2. 可以进行不同条件下细胞的观察,如在高温或低温下的细胞结构变化。

希望这份初中生物科学实验教案能帮助到您,祝实验顺利成功!。

最新微生物学基础实验PPT课件

最新微生物学基础实验PPT课件

实验完毕后的处理
1)观察完毕,关闭电源,下降载物台,将油镜头转出,将浸过液 体石蜡的镜头用干净的擦镜纸将镜头擦2-3次至干净。注意擦镜 头时向一个方向擦拭。 2)观察完毕,擦净标本玻片上的石蜡油。 3)将各部分还原,将显微镜用专用套罩好,以免沾污灰尘。 4)观察完毕,将所观察的长有菌落的培养皿盖好放于以原处。。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一)
注意事项
显微镜观察细菌涂片(细菌三型涂片、枯草杆菌涂片)
使用油镜: 低倍镜(10× ) (100× )
高倍镜(40× )
油镜
显微镜观察放线菌、曲霉示菌丝及孢子、匍枝根霉、
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等装片时:
低倍镜(10× )
高倍镜(40× )
用油镜观察时,观察完毕应将镜头、玻片标本上的液 体、实验原理、涂片观察结果绘图、菌落观察结果填 表。 观察平皿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各种微生物的菌落,简单分类,详细 记录其特征填入下表。细菌、真菌、放线菌,以下以细菌为例记 录指标。
细菌、真菌、放线菌等菌落观察记录指标
(注意选取单个菌落,进行目测观察,描述菌落特征) 1)大小:大、中、小、针尖状,可用米尺测量菌落的直径(mm). 2)颜色:黄、浅黄、乳白、灰白、红、粉红等。 3)干湿:干燥、湿润、粘稠。 4)质地:腊状、液滴状、皱褶状。 5)形态:圆形、不规则、同心圆状、丝状、假根状、棉絮状、网 状、疏松或紧密、同心轮纹、放线状的皱褶等。 6)表面:扁平扩展或蔓延生长、隆起、凹、凸、脐状、凸脐状、 乳头状、褶皱凸面。 7)透明: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8)边缘:整齐、不整齐、圆锯齿状、裂叶、不定形、边缘波状。

生物实验初中教案

生物实验初中教案

生物实验初中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生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了解生物细胞的结构
实验原理:生物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含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等组成部分。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

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玻璃片和载玻片
3. 碘液
4. 洋红染液
5. 荧光染料
实验步骤:
1. 将一滴碘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用棉花棒将细胞样本涂抹在碘液上。

2.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先观察细胞的一般形态。

3. 根据需要,切换到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结构。

4. 用洋红染液或荧光染料染色,观察细胞的染色结构。

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轻放,防止损坏。

2.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碘液和染料溅到身上或裸露的皮肤上。

3. 注意调节光源和焦距,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实验结果分析:
1. 观察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判断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2. 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结构可以了解细胞的活动和代谢过程。

3. 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突出细胞的特定结构,便于观察和分析。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对细胞生物学的整体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生物学实验(一)基本内容
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学实验(一)实验总学时:72 实验学分:2
英文名称:Basical experiment of biology (Ⅰ)
面向专业:生命科学学院所有专业(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环境科学)
一、课程介绍
“基础生物学实验(一)”即《动物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学院有关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生态学)的基础课。

本课程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

《动物生物学实验》共72学时,2学分,其中必修内容56学时,选修内容必须选够16学时。

基本内容为显微镜技术、动物的活体染色、活体观察、动物的细胞、组织以及基本制片方法、动物各类群代表动物形态解剖、观察、分类及检索表的编制。

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逐步掌握动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动物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获得动物生物学知识的方法,提高对各种动物生物学现象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研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

通过实验课教学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讲授所学知识,熟悉动物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培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风。

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人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绘图),或根据实验情况由教师进行当堂口试,结合实验操作情况打分。

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简练、通顺、书写清楚、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绘图要求正确、真实、精细、美观。

三、项目与内容提要
四、考核办法
实验课成绩由以下部分组成,各占一定的比例,各部分成绩必须达到相应成绩的60%才能得到总成绩和相应的学分。

1. 出勤与实验习惯占10%;;
2. 平时成绩(完成实验课的内容,实验操作及平时表现)占20%;
3. 实验报告占50%;
4. 考核成绩(面试或笔试,给出若干题目,要求学生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完成,给出实验结果)占20%。

五、教科书与参考书
(一)教科书
黄诗笺主编. 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二)参考书
1.刘凌云,郑光美主编.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王丽珍编. 无脊椎动物实验指导:云南大学生物学系(讲义)
3.秉志,鲤鱼解剖.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4.孟庆闻等. 鱼类比较解剖.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马克勤.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实验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6.吴政安. 两栖类骨髓细胞的染色体标本制作法. 遗传4(1):38-39,1982
7.杨安峰. 兔的解剖.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8.程红.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实验指导.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