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社会保障制度
财政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1.税收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
(P127邓)2.财政: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即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
财政在本质上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两个基本属性。
(P16邓)3.瓦格纳法则:由于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从而国家活动的不断扩张是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由于瓦格纳将财政支出的增长与国家活动的扩张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些人将“瓦格纳法则”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P72邓)4.税收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
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也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方式。
(P132邓)5.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
它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所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它的基本假设就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P48陈共)6.税率:是指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之间的比例。
在税基一定的前提下,税收负担的大小和政府课税的程度就体现在税率上。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因此,税率被看做税制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还有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分。
在实际运用中,按照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以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三类。
(邓P137)7.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准,是支配税收制度废立和影响税收制度运行的深层次观念体系,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治税思想。
财政学名词解释
1.政府干预:也称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
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
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
一般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等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3.财政支出效益:财政支出效益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4.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5.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6•、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7.财政投融资:它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8.社会保障制度: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9.税收支出:所谓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它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10.税收中性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11.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12.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1)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与价格决定人们的客观需求结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比,财政补贴通过改变相对价格结构从而改变需求结构。
财政学社会保障PPT课件
幸
福
吗
2020/3/20
1
亲~~~ • 你的幸福属于哪一种·
2020/3/20
2
2020/3/20
3
2020/3/20
~~
会紫 姓薇 福
嫁 给 我 你 才
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 优抚安置和社 会互助等 其中 社会保险是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
• 社会保障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上世纪 90年代以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深化改革 尤其 是1998年以后社会保障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2020/3/20
11
2020/3/20
12
建议~~~
经济增长是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在未来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进
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同时,应进一步调整财 政支出结构,新增社会保障投入主要投向农村,农民工和 城乡困难群体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当务之急是扩大覆盖面,建议国家实 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对新农合,农村低 保的补助水平,同时妥善解决城镇非就业居民的养老问题
?你的幸福属于哪一种2020312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其中社会保险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尤其是1998年以后社会保障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2020312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逐年增长公共财政职能还会强化主要增加项目为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保障性住房城市低保抚恤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密切相关见表1202031219982009年社会保障水平变化情况2020312社会保障水平国际比较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现期比较见表22020312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水平比较202031210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对不同保障层次的目标设定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保障与保险混在一起作为公民究竟有哪些权利社会保障到底保障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基本上是混乱的缺少不同阶段的目标设定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与快速发展时期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水平与什么样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相适应以及如何适应有关方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更没有长期规划和总体部署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与责任边界不清晰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是以减轻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责任为起点的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里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政府干预:虽然市场机制和一体化方式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外部性,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问题,还需要政府更多的积极干预。
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这种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总和,而是共同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
非排他性: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人以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即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效益为零。
免费搭车:消费者不自愿消费,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公共提供: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若同一班商品买卖一样,使用者购买使用权的提供方式。
公共生产: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
财政支出的效益: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
财政监督: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
按财政功能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划分,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按支出用途分类: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
财政学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
财政学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财政学是研究财政活动和财政制度的学科,而社会保障政策则是财政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财政手段来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本文将探讨财政学与社会保障政策的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一部分:财政学的基础理论财政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范畴和方法论。
在财政学的框架下,研究者通常从收入与支出、预算与财政制度、税收与财政政策等角度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
这些基础理论为研究社会保障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社会保障政策的目标与原则社会保障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财政手段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提高社会整体的福祉水平。
它的原则通常包括普惠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和灵活性等。
研究者需要运用财政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这些目标和原则。
第三部分:财政学在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中的应用财政学在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研究者可以评估社会保障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此外,财政学还可以用于评估社会保障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社会保障政策研究的案例以中国为例,社会保障政策一直是财政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社会保障政策的建设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政策研究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财政学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和贡献。
第五部分:财政学与社会保障政策的挑战与展望财政学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面临一些挑战,如财政资源的有限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复杂性等。
未来,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探索财政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寻找更加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解决方案。
结论财政学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财政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学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为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财政学名词解释 2
名词解释: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与经济管理行为的科学。
实证研究:考察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各种政府政策的结果规范研究:试图评价可以实施的各种政策。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
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
市场经济: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是指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市场失灵:由于现实中市场体制无法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要求,因而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信息不完全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公共性失灵、垄断性失灵、宏观性失灵、社会公平分配性失灵。
政府失败:描述了现实政府与理想政府的差距公共部门:泛指拥有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体系,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并以国有制形式运作的公营企业、学校、医院等组织体系的部门总和。
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具有行动方式的分散性和行动目的的自利性。
外部性:一个经济体的行为对另外一个经济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却没有为此支付成本或获得收益的现象。
亦称外部效应、溢出效应。
正外部性:指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得以反映的正经济效益。
负外部性:指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且交易成本较低,则无论最初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排污权交易:其核心是根据需要控制的污染总量为企业分配不同数量的排污指标,并通过企业之间污染权的交易实现控制排污总量和降低治理污染的总成本。
私人成本:是指单个使用者为了能够使用某一资源而带来的费用指厂商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
财政学与社会保障体系
财政学与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财政学作为一门研究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学科,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财政学的角度来探讨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理解财政学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关系。
一、财政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财政学是研究财政活动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有效地收入和支出国家财政资源以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而社会保障体系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在特定情况下的基本生活和权益而设立的制度。
财政学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密切,财政学影响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资金来源和支出安排。
首先,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方面,财政学为其提供了理论指导。
财政学研究了税收的性质、税制的设计以及财政支出的方式等一系列问题,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学基础。
例如,在制定社会保障体系的税收政策时,财政学的理论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如何选择税种、征收税率和优化税收结构的指导。
其次,财政学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具有指导作用。
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费、税收收入和政府拨款等。
财政学通过研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征收方式,为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筹集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财政学还研究了财政支出的原则和方法,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经费分配提供了参考。
最后,财政学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支出安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保障体系的支出主要用于养老金、医疗救助、失业救助等方面,这需要合理的财政支出策略。
财政学通过研究公共支出的理论和方法,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支出安排提供了参考和优化方案。
同时,财政学也关注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和财务稳定性,通过研究财政平衡和债务管理等问题,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财政学与社会保障体系的互动关系财政学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运行需要财政学提供支持,而财政学又通过研究社会保障体系的实践经验来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财政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和第二章1.外部效应: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2.公共物品:由国家或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3.资源配置:广义的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地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4.财政: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因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5.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第三章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3.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以Eg表示。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
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4.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
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5.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6.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
7.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第四章第五章1.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五福所形成的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2.财政投资性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是财政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基础设施: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
财政学-社会保障制度PPT课件
05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结词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任务。
详细描述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逐步实现全覆盖,包括城乡居民、各类就业人群和流动人口等。同时,应提高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优化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机制,是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的关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03
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保障资金筹措面临较大压力,财政负担较重。
01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全
目前仍有部分人群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如部分私营企业员工、农民工等。
02
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保障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减轻财政负担,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逐步将更多人群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相互支持、协同发展,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协同发展
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时,财政与社会保障部门需要进行充分协调,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政策协调
通过资源整合,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整体效益。
资源整合
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动关系
03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总结词
应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机制,实现多元化筹资,包括个人缴费、企业缴费、政府补贴等。同时,应优化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财政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应用
财政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应用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定义与作用社会保障体系是指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为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保护和促进人民社会经济权益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在居住、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基本权益,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从而增进社会稳定和公平。
财政学作为研究公共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学科,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财政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收入来源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其中财政收入是确保社保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来源。
财政学的理论与实践为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收入提供了指导。
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通过向参保人员收取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来筹集资金,用于满足社保体系的支出需求。
社会保险费的征收需要结合财政学的理论,确定合理的缴费比例和基数,并进行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管理。
2.税收收入税收是财政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通过税收的征收,政府可以获得财政收入,用于满足社会保障体系的支出需求。
财政学的研究为税收的制定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通过税制的合理设计可以实现税收收入最大化,并提高社保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政府预算拨款政府预算拨款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另一种重要财政收入来源。
政府可以通过预算拨款将财政收入进行划拨,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支出。
财政学的研究可以指导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确保社保体系的资金供给充足,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需求。
三、财政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支出管理社会保障体系的支出是财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财政学能够为社保体系的支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支出的分类与安排财政学可以根据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需求,对支出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安排。
例如,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进行分类,并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效率。
财政学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财政学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公民基本生活权益而建立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变得尤为重要。
财政学作为研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学科,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财政学的角度来探讨财政学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的重要性,并分析财政学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一、财政学的重要性首先,财政学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财政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分析研究,可以揭示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改革与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财政学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经济支撑。
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需要财政资源的支持,而财政学可以通过研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运行规律,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经济保障,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财政学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制度设计的参考。
财政学通过研究财政制度和政策,可以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制度设计的参考,包括税收政策、社会保险制度等方面,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效率和公平性。
二、财政学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中的具体应用1. 财政学在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支撑方面的应用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而财政学提供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研究方法和模型。
通过财政学的分析,可以确定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和结构,为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支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财政学还可以研究税收政策等方面,优化财政收入的结构,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能力。
2. 财政学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激励机制方面的应用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确保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财政学可以通过研究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激励机制提供建议。
例如,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其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经济补偿和奖励机制,激发个体行为的积极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效率。
财政学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当竞争性制度不能提供帕累托结果时,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缺陷:外部效应:外部效应(externalities)是指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对其他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带来利益或造成损失。
分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公共物品: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公共需要:所谓社会公共需要就是市场不能或不完全能满足的需要,或者个人和企业不能或不完全能满足的需要。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则是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也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公共提供:私人提供:公共生产: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 公共定价,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效益:所谓效益,就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所谓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purchase expenditure),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以有偿购买的方式取得为实现国家各种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transfer payment)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支付,它不能获得相等代价的商品和劳务,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以E g表示。
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社会消费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是非生产的消耗支出,它的使用不形成任何资产。
它满足的是纯社会的共同需要,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查支出和外交支出。
财政学综合【试题+答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入学考试财政学专业《财政学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外部效应2.政府采购3.瓦格纳法则4.社会保障制度5.税负转嫁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2.如何理解税收的中性原则?3.什么是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这种分类有何经济意义?4.运用“拉弗曲线”说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5.简述国债的基本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配合方式。
2.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答案部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入学考试财政学专业《财政学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效应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根据外部效应的方向和作用,可以将外部效应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是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效,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是指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效应,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
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2.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指政府以公开招标、投标的形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它具有公开性、公证性、竞争性的特点。
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的基石,通过竞争,政府能够买到最佳价格和性能的物品,只要政府有效地利用商业竞争和金融刺激,就能从市场上买到最好的商品和服务,就能节省费用,使公民缴纳的税产生更大的效益。
政府采购从三个层次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财政学名词解释
1、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它是社会公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与模式。
2、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不同级次的政府之间以及同一级次的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的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
3、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
4、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5、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通过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一种经济现象。
6、经济归宿:是指课税后,经过各种经济调整或经过转嫁税收的最终归宿。
7、政府预算:是由财政收支一览表为主要内容所构成的政府财政资金的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反映政府收支数量与结构的法律性文件。
8、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简称“税制”。
它是规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化。
9、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的变化,有意识地进行逆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10、政府采购: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活动或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运用财政资金在国内外市场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行为。
11.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2分)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1分)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
(1分) 12.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临时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
(4分)13. 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上以上的预算,(2分)通常包括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
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的简称。
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是生产性的了。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是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
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贴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财政学(第七版)名词解释
第一章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政府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公共需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
第二章免费搭车: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公共提供:指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和经费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指市场上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用自有资金提供你私人产品的经济行为。
公共生产: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
财政支出效益: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财政监督: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失业保险制度 、
失业保险覆盖城镇所有企业、 失业保险覆盖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 职工。失业保险费的缴纳分单位和个人。 职工。失业保险费的缴纳分单位和个人。 单位缴纳职工工资的2%,个人缴纳的1%。 单位缴纳职工工资的 ,个人缴纳的 。
3、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 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由单位和个人缴 纳保险费。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70% 70%划 纳保险费。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70%划 入统筹帐户,30%划入个人帐 划入个人帐, 入统筹帐户,30%划入个人帐,个人缴纳 的部分划入个人账户。 的部分划入个人账户。统筹主要支付住 院和大额门诊费用, 院和大额门诊费用,个人账户支付一般 门诊费用。 门诊费用。
• 1998年设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1998年设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社会保险基金设立了财政专户,专款专用 社会保险基金设立了财政专户, • 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3、采取了“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 采取了“两个确保” 线”
一是确保下岗工人的基本生活 二是确保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一是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基本生活保障 二是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三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三、社保费率、 第三、社保费率、待遇标准不统一不规范
单位医保:全国交 北京交 北京交10%上海交 上海交12% 单位医保:全国交6%北京交 上海交 失业金发放:全国195,广州 失业金发放:全国 ,广州395,西宁 ,西宁180
国家包揽过多, 2、国家包揽过多,企业负担过重
全国各地的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向企业 统筹的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 30%, 20%~ 统筹的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30%,如果再 加上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加上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 金等各项社会保险的筹资比例之和, 金等各项社会保险的筹资比例之和,平均水平已 超过工资总额的40%,其中企业负担29.8%(美国 超过工资总额的40%,其中企业负担29.8%( 40% 29.8% )。而向个人筹集的比例仅为工资总额的 5.2%)。而向个人筹集的比例仅为工资总额的 3%~5%。 3%~5%。企业非工资性成本相当于工资性成本 /3。 的1 /3。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色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色
第一、基本保障: 第一、基本保障: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二、广泛覆盖: 第二、广泛覆盖:逐步达到覆盖全体公民 第三、多个层次:基本保障和其他补充保障 第三、多个层次: 第四、逐步统一: 第四、逐步统一: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机构设置
2、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是通过国家立法,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是通过国家立法, 积极 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 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 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 保证无收入、 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 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 保 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 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 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 展状况, 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 展状况, 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 提高国民生 活质量。 活质量。
3、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和公共卫生。 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和公共卫生。其中最主要 的是社会保险, 它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 的是社会保险, 它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包 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我国经过20 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生育保险。我国经过20 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 障制度框架。 障制度框架。
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发展农村的社会救济制度 (2)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3)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6、社保腐败案屡屡发生 、
• 上海社保局的年金中心(局长祝均一等 )先后将34.5亿 上海社保局的年金中心( 先后将34.5亿 34.5 元的资金,通过委托资金运营的方式, 元的资金,通过委托资金运营的方式,拆借给一家民营投 资公司,用于收购高速公路等资产。 资公司,用于收购高速公路等资产。 湖南李树彪先后44次挪用贪污住房公积金超1亿元, 44次挪用贪污住房公积金超 湖南李树彪先后44次挪用贪污住房公积金超1亿元,多次 前往澳门赌场大肆挥霍 广州8.9亿元养老保险金被挪用, 8.9亿元养老保险金被挪用 广州8.9亿元养老保险金被挪用,无法完全追回 河北保定航空证券保定营业部原总经理携带委托理财的3 河北保定航空证券保定营业部原总经理携带委托理财的3 亿元住房公积金潜逃 河南艾滋蔡县腐败书记杨松泉在受贿等约1000 1000万元的涉 河南艾滋蔡县腐败书记杨松泉在受贿等约1000万元的涉 案金额中,相当比例与“防艾”救命资金有关。 案金额中,相当比例与“防艾”救命资金有关。
5、社保基金的管理分散混乱缺乏监督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政府管理失灵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地方政府随意提高缴费率,随意挪用、贪污浪费 地方政府随意提高缴费率,随意挪用、 社保基金等 • 企业少报、瞒报在职职工人数和工资基数的现象, 企业少报、瞒报在职职工人数和工资基数的现象, 致使基金漏缴、少缴等 致使基金漏缴、 • 地方政府随意动用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抵押、放贷、 地方政府随意动用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抵押、放贷、 炒股、投资房地产等。 炒股、投资房地产等。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 建设过程
中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建立新的社会保障 年开始, 中国政府从 年开始 制度。当时确定的改革目标是: 制度。当时确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独立于 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 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 制度规范化, 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 系。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 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体系不完善
第一、各种保险制度的改革都是各自为政 第一、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各改各的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第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少、 第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少、欠、拖严重
国有企业普遍拖欠养老金, 2003年 国有企业普遍拖欠养老金, 2003年6月, 全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达436亿元。 全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达436亿元。 436亿元
4、社会救济制度
1999年10月 1999年10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条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保障条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2006年 城镇约有2300 2300万人享受低 2006年, 城镇约有2300万人享受低 保待遇。 保待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 重由1978年的30.7%下降为2006 1978年的30.7%下降为2006年 重由1978年的30.7%下降为2006年 3%。 的3%。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4、社会保障资金筹资困难缺口递增
• • • 世行:我国社保基金的缺口至少是三万亿元 世行: 2030年我国的养老金将有 年我国的养老金将有8 到2030年我国的养老金将有8万亿元人民币债务 个人账户空帐:2003年 个人账户空帐:2003年6月,全国企业欠缴基本 养老保险达436亿元, 436亿元 养老保险达436亿元,个人账户的资金往往要用 来弥补社会统筹账户的不足,使得个人账户事 来弥补社会统筹账户的不足, 实上成为空账,2005年达到8000万。 实上成为空账,2005年达到8000万 年达到8000
4、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社会保障起源于德国, 社会保障起源于德国,为了工业革命的 顺利进行,他们提出要搞社会保障。 顺利进行,他们提出要搞社会保障。后 来英、 来英、法、美、日、北欧等国家也纷纷 搞起了社会保障。现在, 搞起了社会保障。现在,发达国家的社 会保障已是十分发达了, 会保障已是十分发达了,保障水平也相 当高, 当高,有的国家的保障已经实现了从摇 篮到坟墓。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篮到坟墓。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 • • •
7、老龄化使社会保障基金压力大
西方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是100年 西方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是100年, 而且经 100 济已处于发达时期, 而我国2005年人均GDP 2005年人均GDP才达到 济已处于发达时期, 而我国2005年人均GDP才达到 1703美元 且处于工业化中期, 美元, 1703美元, 且处于工业化中期, 就进入了老龄化 社会, 即这个过程缩短为20 20年 社会, 即这个过程缩短为20年, 这就加大了我国 社会保障的难度。 社会保障的难度。 目前, 我国退休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左右,20年 10%左右 目前, 我国退休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左右,20年 后老龄化高峰期到来就占30% 30%。 后老龄化高峰期到来就占30%。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我国政府自1998年开始, 我国政府自1998年开始,将社会保障问题列 1998年开始 为中央政府急需解决的三件大事之一, 为中央政府急需解决的三件大事之一,开始 将其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加以建设。 将其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加以建设。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建立起一个以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 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 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基金 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 主要内容
1、养老保险制度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 基本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 户养老金构成, 户养老金构成,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 险费按照职工工资的20%缴纳, 20%缴纳 险费按照职工工资的20%缴纳,一部分划 入统筹帐户,另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 入统筹帐户,另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 个人按照工资的8%缴纳, 8%缴纳 个人按照工资的8%缴纳,全部划入个人 账户。 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