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论述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论述题 试题1000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论述题 试题1000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试题1000字试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培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全面梳理,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过程、基本线索和内在规律,使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这种历史意识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大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通过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讲述,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学习先进人物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三、促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仅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还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学习,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这种学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上的传承和发展,使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和革命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大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20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20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领》论述题精选20 题1."试论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民族意识觉悟的表现。

答:第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第二,救亡图存与中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今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切割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生死的紧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宽泛觉悟。

1895 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创办革命集体——兴中会,喊出了“中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在救亡图存、中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之下,去研究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2.试论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倡议民主和科学。

民主主若是指财富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倡议个性解放,同样自由。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倡议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新文化运动还倡议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意义:第一,它是财富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连续。

第二,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示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第三,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适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初步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办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3.试论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以及失败教训。

答:第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深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巅峰。

《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满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期望。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拥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格责怪,在必然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论述题及其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论述题及其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其答案目录【上编综述】 (3)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5)【第一章】 (6)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6)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6)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7)【第二章】 (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8)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9)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9)【第三章】 (11)1、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1)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1)【中编综述】 (12)1、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P63-68) (12)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2)【第四章】 (14)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14)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4)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15)【第五章】 (16)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6)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其主要教训是什么? (16)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7)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7【第六章】 (19)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9)2、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9)3、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20)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P128) (20)6、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1)【第七章】 (22)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2)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2)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3)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些经验对今天有何指导作用?(P149) (23)【上编综述】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论述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论述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论述简答题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2)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侵略者应有的教训;(3)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4)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从主观方面看,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未能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未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从而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太平军偏师北伐,孤军深入,分散了兵力。

三是在太平天国后期,拜上帝教的思想理论给太平天国起义带来了危害。

从客观方面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也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既有其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失败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却处处仰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论述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论述

1.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2008.10)P441)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民族主义的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分3)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2分4)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

2分2.2.1924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2008.10)P73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

3分2)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

3分3.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的新面貌。

(2008.10)P1311)农民对中共更加信任和拥护,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步巩固和加强。

2分2)农民从封建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提高,经济面貌明显改观。

2分3)农民勇跃参军,配合解放军作战。

2分4.4.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

(2008.10)P1941)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

2分2)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2分3)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2分5.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

(2008.10)P2301)人代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巩固和发展。

2)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3)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

6.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2009.1)P46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2009.4)1)论战划清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革命力量的壮大。

3)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以及中共争取中间势力所必需的条件。

(2009.1)P112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条件:1)要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8.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评价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评价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评价1. 中国近现代史就像一场超级大冒险,从被列强环伺的“小绵羊”,一路逆袭成东方的“雄狮”。

2. 近现代的中国啊,好似一艘破船在惊涛骇浪里启航,如今却变成了万吨巨轮航行在世界之海。

3. 中国近现代史像是一部超级反转剧,开头被打得灰头土脸像个小瘪三,结尾站在世界舞台中央闪闪发光像个超级巨星。

4. 近现代中国像个顽强的小火苗,在风雨飘摇中差点被扑灭,结果一下子烧成了熊熊烈火。

5. 中国近现代史就如同一个苦命娃,被人欺负得鼻青脸肿,然后突然打通任督二脉,变得无人敢惹。

6. 近现代中国像是从黑暗泥沼里爬出来的勇士,满身泥泞却眼神坚定,现在已穿上华丽铠甲。

7. 中国近现代史宛如一场魔术表演,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小瘦猴”,变成如今壮实的“巨人”。

8. 近现代的中国仿佛一颗被石头压住的小草,费尽周折顶开石头,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

9. 中国近现代史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一开始落在最后还摔了几跤,现在一路狂飙到前列。

10. 近现代中国像个缝缝补补的旧衣裳,历经磨难,现在却成了时尚的高级定制。

11. 中国近现代史就像是一个不断被打击的不倒翁,晃来晃去就是不倒,最后还把对手晃晕了。

12. 近现代中国好似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弱不禁风,如今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凤凰。

13. 中国近现代史像是一个考试总不及格的孩子,突然奋发图强,成了学霸让全世界震惊。

14. 近现代中国像个被挤在角落的小蚂蚁,现在却像一头威风的大象在世界丛林漫步。

15. 中国近现代史就像一个被乌云遮住的小太阳,冲破乌云后把光芒洒遍大地。

16. 近现代中国像是在悬崖边跳舞的冒险者,差点掉下去,现在却在顶峰看风景。

17. 中国近现代史宛如一个病恹恹的病人,经过猛药医治和自身顽强抵抗,现在活力四射像个运动健将。

18. 近现代中国像个被欺负的小弟弟,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令人尊敬的老大哥。

谈谈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

谈谈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

谈谈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史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和转型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各种外来侵略、内忧外患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大变革。

首先,中国在近现代史中经历了列强入侵和割地让利的阶段。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了香港、澳门等领土,丧失了主权和尊严。

这个时期的中国面临了列强的压迫和剥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开始相对滞后,并激发了中国人民爱国意识的觉醒。

其次,中国在这个时期面临着政治体制的挑战和转型。

从晚清朝廷的腐败和无能,到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中华民国的建立,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种政治运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尽管中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帝制、民国、共和、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政权更替,但是中国政治体制的进步缓慢,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另外,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型。

从清朝末期的封建经济制度,到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封闭向开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最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人民群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动为国家的独立、自由和民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这些运动和战争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进步,也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反复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面临了外来侵略和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但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和成就。

中国的近现代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必将继续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一个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图谋,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矛盾、冲突,甚至可能爆发战争。

因此,它们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侵略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2.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及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第一,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第二,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对国家财经实行集中和统一管理,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的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劳资等各种社会关系;第三,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是中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2)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促进作用。

(3)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们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4.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第一,十月革命启示中国先进分子,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的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取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与参考答案(期末必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与参考答案(期末必备)

1、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

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重大变化。

中国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进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21世纪初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外部环境。

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

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1.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P118)答案: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免遭殖民奴役的厄运。

(2分)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分)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分)第四,为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3分)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P160)答案: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分)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经验。

(3分)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必须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3分)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援助中国。

(2分)1.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答案: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特别是它坚持14年之久,革命势力扩展到18个省,这是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比不上的。

(3分)第二,它是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特别是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分)第三,它对儒家经典给以严厉的批判,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分)第四,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1分)第五,它和其它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论述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论述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论述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答: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其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经济方面: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方面:实行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思想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简述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控制。

答:(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的海关。

(3)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扶植、收买代理人。

3、简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

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答: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但其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主要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5、简述《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论述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主题的理解

论述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主题的理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一话题涉及到了中国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含义和意义。

一、历史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但是,在近代以前的几百年中,中国逐渐落后于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遭受了许多外来侵略和内部动荡,这使得中华民族的地位和声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然而,在2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最终导致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帝制,建立了一个新的共和国。

虽然这个共和国的成立并没有立即带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现实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期,中国开始了一场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运动。

这场运动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这一过程中,中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包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发射了自己的空间站和月球探测器、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绿色能源生产国等等。

这些成就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中国的崛起不仅对中国自己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让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

这也让中国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责任去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三、未来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还在继续,未来的中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需要继续推进经济改革和开放,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建立更加公正、透明和可持续的社会制度,推进文化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同时,中国也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为全球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1.辨析题: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将引导中国实现现代化。

解:错误;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导致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是主要方面。

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一些先进文明,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这种意义上的“积极作用”相对给中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次要的。

三: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主观上是要奴役中国人民,其居于次要方面的“积极作用”不过是这一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已,充其量不过是充当了历史进步的不自觉的工具。

四:实践证明,赢得反帝斗争的胜利,获得民族独立是中华民族最有效的学习西方文明,开展现代建设的必要前提之一。

五:这一观点,是在美化殖民侵略,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

2.辨析题:1938年,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根本上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民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解:观点错误:一: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即近代化(现代化),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二:蒋的错误的实质在于脱离实现近代化的前提条件而空谈近代化,近代以来,有很多人在试图在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前提下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但良好的愿望却不能变成现实。

三:实践证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才真正取得了实现近代化(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四:这一观点,在当时不利于抗日,在今天还主张这一观点,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答:一: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

二:经过20多年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孙中山追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夙愿。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独立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领导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和论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答: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期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

其表现有5各方面: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的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

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答:从1840~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首先,半殖民地化了。

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成了有名无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答: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2.中国封建势力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乏。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答:1.分上层和中下层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论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论述

简答1、简述洋务派兴办洋务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企业,创办24个兵工厂。

为解决军事工业原料和交通运输,19世纪70年代开始兴办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分别建成的有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培养懂得西方科技的专业人才,先后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先后派遣4批120名幼童赴美学习。

2、《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正确答案:《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九等,好坏搭配,16岁以下减半。

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3、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正确答案: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4、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正确答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5、|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托古改制”。

6、简述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它的实质是什么?正确答案: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医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和兴学堂。

实质是: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这场论战为维新变法运动做了。

7、简述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1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操纵中国,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践踏中国主权: 割占土地;强行租借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强迫开放通商口岸;控制海关、司法、航海、外交主权等等。
经济上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垄断航运、工矿企业、铁路等行业;通过银行实施金融控制;以大量政治性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和各个方面;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法与其竞争,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8、 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9 分析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17、试述近代中国三种建国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中共的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的原因?
1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说明了什么?
19.试述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20.试述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的理论贡献。
21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0、 试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
11 分析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12、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3、试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局限?
14、试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意义
15、试述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
16、简析1953年开始中共之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近现代史论述

中国近现代史论述

1、论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答:(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了中国的政治、财政和经济命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未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发展缓慢,力量薄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论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1)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3)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4)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太平天国革命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3、论述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答: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理论贡献?1)毛泽东阐述了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防针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有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3)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要分2步走,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4)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

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5)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6)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7)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8)关于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

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

提出:共产党员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为继续进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1)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大党来说,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理论指导和理论武装。

对于我们的改革大业来说,无论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是作为经济体制等各方面体制的根本变革,都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创新。

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中推进实践创新,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中的运用和体现。

因此,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十分重视理论创新。

在各方面创新中,理论创新是起带头作用的。

(2)改革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明确地提出了“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这里提出的任务,概括地说,是两项:一是坚持毛泽东思想,二是发展毛泽东思想。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第一项任务,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问题决议为标志,圆满地完成了;第二项任务,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并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为标志,也圆满地完成了。

2)理论创新促多方面创新我们这样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理论创新。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有了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才有了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

(3)创新应以实践为标准在取得这一系列创新成果以后,我们党没有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而是提出了新的理论创新任务。

党的十五大在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同时,又提出了“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这里提出的是两项新任务:一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二是发展邓小平理论。

十五大以来,我们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考验时,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主心骨;我们在认识和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始终坚持以实践为标准,不断开拓前进。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2月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

因此,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协调发展的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第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第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进展。

第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第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原因:第一,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进去所取得的;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在妥善处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总结治党治国治军新经验,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所取得的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1、基本国情: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还需一个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3)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4)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

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

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5)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所以,薄一波同志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成于邓”。

胡绳同志也曾经指出: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强大压力,从而发动并且坚持进行这种探索。

所以毛泽东作为这种探索的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在史册上。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2、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他的后半生,领导党和人民抵御来自国外的威胁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探索。

这些重要的历史功绩和探索的首创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4、他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这是应该引为沉痛教训的。

5、全面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磨灭的。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