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思想史
第1章地理知识的产生
人类从猿猴变成人之后,成为有智慧的高等动物,它首先是能能动地适应地理环境。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什么地方可以避开洪水?什么地方可以躲雨?什么地方可以不受其它动物的侵袭?……由于对自然的依赖,可以说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就是地理知识。因此,地理知识的产生是很早很早的事情,几乎和人类产生同时。
地理知识的产生尽管是很早的事情,但最初的地理知识是极浅薄的,可以说与人类生存的衣、食、住、行有关,范围也大都局限于自己所见所闻能达到的地方。至于地理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则是经历了很长很长的时期之后。侯仁之认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其生活的地区,必须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生活下去。最初,他们必须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捕鱼,什么地方去打猎,什么地方去采集作为食物的果实和块根等等。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渔猎时代。其后,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萌芽,又从一个地区的停留生活相对的定居下来,这就要求他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周围环境,更加熟悉更加了解。他们不但要知道水泽的分布,地势的起伏等等,还必须知道气候的特征以及地方种植的可能性;他们不但要能辨别方向,而且还要计算路程。”①美国学者P·詹姆斯认为:“一开头是好奇心引起的。
我们可以设想,原始人所想到的一些最早的问题必然是和天然环境的特性有关的。人与许多其他动物认定地球表面某一个地段作为他的生存空间;并且,和其他许多动物一样,他对别人的生存空间内的草可能长得更绿些会觉得羡慕,好奇心驱使他去探究他所看到的远处山丘以外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他所发现的世界是他自己头脑的近似反映,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发现并描述了许多不同的世界。”①类似的观点很多,不胜枚举。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人类最初的地理学著作,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希腊的,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统统不是人类最初产生的地理知识。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学者们认为是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的作品,距令约2000—3000年;但半坡文化距今约7500余年,学者们认为中国文化(即中华民族文化)源于此时;即使地理知识不先于文化的产生,也应该在半坡文化时肇始。这就是说在最早地理著作出现之前,有数千年的时间,地理知识经历了漫长的产生与积累过程,后来经人整理记载而成书。王成组认为:“远在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形成以前,地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必然早已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②P·詹姆斯在《地理学思想史》一书中,把地理学科的内容,用三个问题来加以概括,即“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意味着什么?”并且提出了“生存空间”③这一概念;王成组把人类从采集、渔猎时斯迁徙无定的游移生活,到农耕畜牧时期的定居生活,提出了“居民点”的概念。尽管,“生存空间”和“居民点”两个概念存在明显的差别,但人类原始时期的地理知识,都试图表现与自己生存有关的地域的环境。由于生活范围的局限,地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还很少,所以地理知识大体上以自己生活周围的地域为已知世界;以外的地域或为已知世界的模糊地域,或为未知的世界。最早的中国地理著作,大致上对黄河中下游地区是熟悉的,黄河上游地区的情况就模糊不清;长江中下游地区还不陌生,其余地区则知之甚少或完全不知道,因此以一些虚幻缥缈的荒诞神话加以描述。我国西部地区多高山峻岭,交通不便,对许多地理著作的作者来说,都相当陌生,以致许多地理情况都弄错了。如把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的塔里木河说成是黄河的上游,把其注入沙漠,说成是潜流
7000里到青海复出;把长江的上游说成是岷江,把汉水说成是与长江并流的入海河流等等。古代希腊最早的地理著作,同样是描述古代希腊人的已知世界,从《奥德赛》(Odyssey)史诗,到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 Of Cyrene,约公元前273—前192年)的著作,以及斯特拉波(Strabo,约公元前64—前20年)的《地理》(Geography)、托勒密(Ptolemy,公元90—168年)的《地理指南》(Cuide to Geography)等,概莫如此。对已知世界以外地区也是模糊不清并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如P·佩迪什写道:“因此希腊殖民者所了解的西班牙只是狭窄的海岸地带”,“在南方,最古老的地图都设想只有唯一的一条河流,它既是印度河也是尼罗河,大体是从印度南部流向埃及南部。正是出于这种推测,亚历山大才认为印度河构成了尼罗河的上游。”
由上所述,由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换句话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故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是凡人类皆必须有的,世界上地理知识的产生,不受地域、国界的局限。亚洲的先民,欧洲人的祖先,非洲的最早人类,都在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了地理知识。考古发掘证明,美洲的原居印地安人在数千年前,已在辽阔的美洲大陆上繁衍生息,产生了纯印地安人的地理知识,有与古代中国和希腊类似的早期地图,以及地形、地物的文字记载。一些欧、美学者认为最早的地理知识产生于古代希腊,持所谓地理学起源的单源说。有的人把古代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两个概念,截然分开,如A·赫特纳(Alfred Hettaer,1859—1941年)认为:“科学的产生是属于这个时期的事,这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更为重要;只有基于城市事业和贸易,文化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这些事才是可能的。东方文化的影响十分重要;值得指出的是爱奥尼亚人在小亚细亚的殖民地,尤其是米利都,它是科学的第一个发祥地。但是东方的本土只有实际的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论的科学;科学的玄想产生于其后的希腊精神。”①其实,“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事实上,他尽管也承认希腊以外地区有地理知识,但地理学的起源地仍然只有希腊,还是坚持他的单源说。曰本学者三轮德三也认为古代希腊是海洋型的国家,航海、贸易和探险是其民族特征,地理知识和地理学起源于此,正是这种民族特征的必然反映。
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产生的单源说,由于不符合客观的历史,因此,即使象赫特纳这样的近代地理学的大师,由于持单源说观点,在论及这一问题时,也无法自圆其说。他写道:“一般的世界史大都过于忽视其他文化区域,这是它的一个大错误;因为历史的发展,不仅完成于小亚细亚和欧洲,并且也完成于南亚、东亚和南、北美洲的文明国家;许多的接触和影响,在古代就已经比人们早先所想象的更大了,人类的命运越来越联结在一起,其中固然欧洲的影响占优势,其他各国的史前时代的历史也断不可轻视。”这里虽仍然不免有偏颇的地方,如认为欧洲的影响占优势,但大致来说还是公正的。可是在作为科学史的地理学史上,他却与他批判过的世界史作者一样,他写道:“但是,讲到科学史,则可以东方的和欧洲的发展为限,只是到了最近时期,才须考虑到欧洲的诸殖民地以及曰本的发展;因为他们的发展是颇为紧密的,从外面只接受了个别的影响。若是我们也把中国的地理学,我们文化区域以外最重要的地理学,牵连在一起,这对于理解现在的科学,至少是现在的地理学,恐怕没有多大的帮助;这样作恐怕反而把叙述时所保有的前后一贯的线索打断了。”①他所说的“东方的”,指的是希腊化时期地中海沿岸的亚、非国家和地区,也即是古希腊所辖的地域范围。如果认为赫特纳缺乏文学修养或逻辑推理的功夫,那就错了,因为,这正是他可以炫耀于地理学界的长处。
近年来曰本学者野间三郎、松田信、海野一隆、高桥正在新纂人文地理学著作《地理学的历史和方法》中,在“地理学的历史”一部中,分“东洋”和“西洋”两篇叙述。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