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旅游历史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ppt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aef1a0a8956bec0875e33f.png)
二、旅行的发展
与原始人类的迁徙活动相比,可以认为古代旅行是旅 游活动的萌芽时期。关于旅行活动的起源目前没有统一的 认识。
李天元教授认为,旅行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瓦解和奴 隶社会形成时期,旅行的动机主要是产品交换。
霍洛韦提出,旅游萌芽于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最早 可追溯到巴比伦帝国和埃及帝国时期。
查尔斯等认为,旅行活动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苏美 尔人发明了货币,其贸易发展标志着现代旅行时代的开始。
(三)古代旅行的特点
(1)旅行活动的兴起和发展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 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从整个古代时期来看,旅行活动 主要繁荣在古代文明国家。
(2)古代旅行中商务旅行人数较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西方和中亚宗教旅行较为活跃。而在东方,帝王巡游和文 人旅行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古代旅行参加人数有限,消遣性旅行只限于统治阶 级及其附庸阶层人士。
旅游是属于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活动。 而原始社会的人类的迁徙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存的要 求,更换生存环境,从而改善生存条件,从严格意义上来 讲,这种迁徙的行为不属于旅游活动。旅游不是随人类的 产生而产生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 很多学者都认为,今天意义上的旅游活动是从古代的旅行 发展而来的。
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中国旅游业的产生 和近代旅游
二、中国现代旅游
一、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近代旅游
(一)中国近代旅游的社会背景
中国近代旅游是指1840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的旅游。在 古代旅游时期,中国旅游在世界上是有代表性的,处于领先 地位,而近代中国旅游却落后于西方国家。
近代中国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大工业机器生产远远 落后于西方。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受外来资本 的剥削和控制,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旅游发展缓慢。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aff25ec172ded630b1cb645.png)
2.旅游业及相关行业有一定发展
①旅行社 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旅行部 (陈光甫),即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第一 家旅行社。1927年,更名中国旅行社。
②交通
铁路
③旅游住宿 西式旅馆 中西式旅馆 招商客栈等
特点:
(1)中外联系加强,来华旅行的外国人和出国 旅行的中国人数都大大增加。 (2)产生了专门为旅行服务的机构和组织。
(3)组织有“专业”性质
(4)编写了历史上第一本导游指南 《利物浦之行手册》 (5)开了导游服务的先河 ★1845年活动与1841年活动的区别
3、其他开创性工作 ⑴1855年,组织了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法国巴黎 参观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活动。 ﹡世界上组织出国包价旅游的开端
⑵创造出一种代金券
⑶1872年,首创了组织环球旅游的先例。
2020年世界十大客源国
国家 德国 日本 美国 中国 出境旅游人次(百万人) 163.5 141.5 123.3 100.0 市场份额(%) 10.2 8.8 7.7 6.2
英国
法国 荷兰 加拿大 俄罗斯
96.0
37.6 35.4 31.3 30.5
6.0
2.3 2.2 2.0 1.9
意大利
29.7
2、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封建 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扩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经济基础和便利条件。
各种非经济目的旅行 朝聘之旅 巡游之旅 游学之旅 游说之旅 羁游之旅 士人之旅 科考之旅 宗教旅行
“千里之内岁一见;千里之外,千五百里 之内,二岁一见;千五百里之外,二千里之 内,三岁一见。二千里之外,二千五百里之 内,四岁一见。”
三、改革开放之后的旅游业发展
(一)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 (1978-80年代中期)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c6096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c.png)
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 动。
1.原始时代早期的社会经济
生产力低下, 缺少剩余食物, 生存条件恶 劣 , 当时人们活动基本上限于在自己的氏族 部落, 人类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 要。
2.人类早期迁徙活动的特点
罗马帝国(BC753-476年)在公元前2世纪达到全 盛。罗马人修建了四通八达、总长8万多公里的宽阔公 路网: 北到德国,南到埃及,东至波斯湾,路边有住宿 设施。罗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腊、特洛伊、埃及旅行。 罗马人推出了导游手册,用不同符号表明各个客栈的等 级。
2.2.东方的旅行活动
夏、商、周的商旅活动: 夏朝——“始牵牛羊远服贾” 商朝——“商人” 西周、春秋——商旅“摩肩接踵”
1、内燃机技术与汽车旅行 19世纪末出现了采用液体燃料的内燃机,结
构紧凑,体积小巧,功率大。
2.内燃机技术与航空旅行 1919年8月15日,英国伦敦与法国巴黎之间客
运航班首航。 20世纪50年代,喷汽式客战结束以来, 特别是自20世 纪60年代以来, 普及于世界各地的旅游活动。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 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1.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
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并非度假和休闲, 而是 出于交换的需要而产生。
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 如“丝绸之路”、 “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 都与商旅活动直接相关。
古代丝绸之路
2.奴隶制时代的旅行发展
由于种种基础设施建设, 旅行活动的规模和 范围有明显扩大。
全面振兴时期
(1)1978-80年代中期: 接待入境旅游为主 (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 入境游、国内 游并 行发展 (3)1997年至今,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游全面 发展 这一时期的主要大事: 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邓小平5次专门讲话,要 求尽快发展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df687c889eb172ded63b7e9.png)
思考:原始人类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这 种迁徙活动能不能算旅行活动?为什么?
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 提高。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迁徙活动: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 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人类生存 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 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 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迁徙与旅游的区别: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商业旅行是奴隶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旅行方式 腓尼基人——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古埃及——荷赛普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 古希腊——奥林匹亚庆典和竞技会,宗教旅行鼎盛 古罗马——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 古中国——周穆王八骏游昆仑
(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ㆍ波罗 15世纪中后期,哥伦布、麦哲伦和地理大发现时代
公元1275年,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叔叔 经两河流域,越过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来 到中国,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信任,先后任 职长达17年。
在任职期间,他几乎游遍了中国,还作为中国 的使节出使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进 行外交访问。 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下,西方的航海 探险家们主动按着游记中指引的方向探索通向 东方的海上航行线,导致了世界大规模的航海 旅行。
宗教朝圣活动、温泉旅行、以教育或求知为目的的旅行
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ㆍ波罗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 的历史。由于罗马帝国的崩溃,各种族之间、国家 之间为争夺土地、扩充疆域开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 战乱,战争使得各王族间的疆域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秩序更加动荡并对社会经济产生着恶劣的影响, 欧洲的旅行和旅游因此而一落千丈。 然而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旅行活动值得称颂, 那便是基督徒的朝圣之旅和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80d95115a8102d276a22f88.png)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Evolution of Tourism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现代旅游的发展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人类旅行的发展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1 、旅行发展同一个阶段和一个国家的政 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 2、旅行目的主要是贸易经商。 3 、就旅行的社会作用看,旅行并非人们 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人们在主观上缺 乏旅行度假的要求和习惯。 4、消遣旅行不具备普遍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 和旅游业的诞生
一、产业革命推动了古代旅行向近代旅游 转化 二、旅游业的诞生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1、 旅行的发展具有今天意义上的旅游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因消遣目的而外出旅行观光或度假的人数大量 增加,超过了传统占主导地位的商务旅行; • 借助专业性的商业服务来完成自己的旅行和游 览活动; • 团体旅游开始出现; • 旅游供给活动迅速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 不断完善,旅游业开始兴起。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 776 B.C. 开始,城市国家的居民每个四年就聚集 一次,通过参加体育比赛来纪念希腊神宙斯,这样 就诞生了四个国家性的节日活动:奥运会、皮托竞 技会、科林斯地峡运动会和尼米亚赛会,每个节日 活动只向一个神供奉祭品并进行祷告。Beginning in 776 B.C., citizens of the city states came together every four years to honor Zeus through athletic competition. Eventually, four of these national festivals emerged: the Olympic Games, Pythian Games, Isthmian Games, and Nemean Games. Each festival included sacrifice and prayer to a single god. They honored the deity by offering up a superlative athletic or artistic performance.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0d27cc979563c1ec4da7129.png)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P3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旅行外出的愿望。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目的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效用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旅游学概论PPT课件第一章 旅游发展史
![旅游学概论PPT课件第一章 旅游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24a8c4f48d7c1c708a14552.png)
Convention & meeting planners/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ies (DMCs) 会议计划/旅游目的地管理公司 Corporate travel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 团体旅行部门和代理 单位 Incentive travel planners 奖励旅 行组织计划者
什么是旅游
你认为旅游目的地哪些必不可少的要素?为什么? 请举例说明。
A tourist is visiting the Indian Peaks Wilderness Area near Denver, Colorado.
Photo by Richard Grant, courtesy of the Denver Convention and Visitor Bureau
Catering facilities 餐厅 Club facilities 俱乐部 Fast food outlets 快餐店 Institutions Pubs, lounges, night clubs, cabarets 酒吧、酒廊、夜总会、卡 巴莱餐馆 Restaurants, dining rooms, coffee shops 饭店、咖啡厅、宴会 厅 Specialty dining (e.g., medieval feast) 特别宴会(比如 中世纪化装 宴会)
Research services 调研服务 Reservation services 预订服务 Retail operations 零售商 Tourism educators 旅游教育机 构 Tourism suppliers 旅游供应商
Trade press 商业新闻媒体
旅游学概论第1章-旅游历史
![旅游学概论第1章-旅游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89e0e71ca2161479171128e8.png)
行为与动机 旅游者活动 东道主与游客关系 社会影响
旅游心理学 旅游人类学 旅游社会学
心理学 人类学 社会学
旅游文化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 供求关系 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统计因素
旅游文化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地理学 旅游统计
文化学 美 学 经济学 地理学 统计学
2、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1)宗教旅行
资料:关于宗教旅行
宗教旅行是以宗教朝圣为目的的旅行,这种旅行在 古代出现很早,也十分盛行。 宗教旅游,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 张宗教旅游主要指的是宗教信徒因宗教目的而从事 的旅游活动,如朝圣、求法、传法、云游等。另一 种观点认为,围绕宗教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便 可视之为宗教旅游。 就宗教旅游而言,上述两种观点显然也立足于不同 的界定角度。第一种观点立足的是旅游的目的,第 二种则是旅游资源
掌握常 用专业 术语
熟悉基本 专业理论 知识
建立适当的学习途径:
图书馆、阅览室学习
课堂听课
网络学习
社会实践活动
多观察、多看、多去想,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
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
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成绩又细分为 课堂表现、案例讨论和平时作业成绩。平时 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 占总评成绩的70%。
旅游学
旅游活动
旅行社管理 饭店管理 旅游交通管理 风景区经营管理 旅游会计
管理学 市场学 交通运输管理 环境学 市场营销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产业活动
旅游市场营销 社会学 行业质量管理 旅游行业管理 政策法规 行业发展规划 规划学 法学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dd0bca524de518964b7d2a.png)
旅游学知识点识记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技术的进步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一)1841年的活动1. 参加者的公众性2. 组织工作的严密性3. 团队规模前所未有4. 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1. 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2. 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3. 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4. 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5. 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一、名词解释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4、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10、奖励旅游: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11、季节性:一年中各月份会呈现某些月份的接待量较大,某些月份较小这样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格局。
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ef9d1401711cc7930b7162d.png)
2、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旅游业
“外事接待阶段”
(1)生产力低下和经济落后的影响,制约了国人旅游需 求的发育,从而使国内旅游业很难具备实现发展的市场条 件。 (2)当时我国旅游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外交工作的需 要,负责来华国际友人的接待任务,是政治性接待而非经 济性经营。
3、改革开放后的旅游业发展
全面振兴时期
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人 类早期迁徙活动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3、迁徙、旅行、旅游的区别
迁徙 人们出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为了生存而被迫 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地点定居下来,不再回 到原来的居住地。 旅行 离开常住地在外地短时间停留,其外出的目 的多种多样。
旅游 是出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是旅行和游览的 统一体。
此外,还出现过其他一些以组织集体旅游为唯一 业务的地方性旅行社,但规模都不大。
(2)交通
铁路是近代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从1876年起铁 路建设有胶济铁路、滇越铁路、广九铁路、中东铁路、内 河航运、远洋航运、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对旅游和旅游业 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旅游住宿
有外资经营的西式旅馆,民族资本经营的中西式旅馆, 铁路沿线的招商旅馆以及公寓等。
从13世纪40年代开始,为了联合蒙古各国共 同对付穆斯林,配合十字军东征,教皇英诺森四 世、法国国王先后派遣宗教使团出使蒙古汗国。
4、旅游发展史上的蒸汽动力时代
蒸汽动力交通工具: 蒸汽轮船、铁路运输
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生活环境的变化:城市化使生活节奏紧张,人们需 要适时逃避
工作性质变化:需要休闲进行调节 阶级关系变化:新兴阶级出现,财富重新分配,扩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旅游概论第二章旅游简史ppt课件
![旅游概论第二章旅游简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ce799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8.png)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神殿是以 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 共由三十四条约高17米的支柱支撑着,神殿的面积达41.1米乘 107.75米,位于奥林匹亚的神殿于公元5年被大火摧毁。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世界旅游简史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1841年以前) (二)近代旅游 (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现代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1841年以前)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旅游学概论 第二章旅游发展史
![旅游学概论 第二章旅游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ed1e26c7fd5360cba1adb8b.png)
二、近代旅游的开端 (一)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贡献 1.组织教徒参加禁酒大会 2.创办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3.参加世界博览会的旅游活动 4.托马斯· 库克父子公司的成立及发展
(二) 世界近代旅游业的发展 1850年美国通运公司兼营旅行代理业务,并在 1891年开始发售“旅行支票”;1893年日本设立专为 接待外宾的“嘉宾会”,1912年改为日本观光局, 1926 年正式定名为“东亚交通公社”;1927年意大利建立 旅 行社;1929年前苏联成立国际旅行社。 1893年日本设立专为接待外宾的“嘉宾会”, 1912 年改为日本观光局,1926年正式定名为“东亚交通公 社”;1927年意大利建立旅行社;1929年前苏联成立
(二)经济因素 1.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2.众多国家的人均收入增加 (三)社会因素 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使旅游者的基数大幅增 加。 2.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增强了人们旅游的需要。 3.各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旅游的发展起了重 要的促进作用。 4.价值观念的转变,激发人们产生旅游的动机。 5.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旅游提供了时间上 的保证。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大众旅游创造条件 1.蒸汽动力轮船产生(图 2-3 ) 2. 铁路运输和火车的发明
图 2-3 轮船"克莱蒙特"号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9d7849bc281e53a5902ff08.png)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P3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旅行外出的愿望。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目的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效用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70cfb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4.png)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发展
二、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推动世界 旅游发展
完整的旅 游管理体
系
旅住游成宿国
家支柱产 业
树世界旅 游大国形
20世纪中期科技进步 与交通的完善,各国推出 一系列旅游发展政策,世 界旅游市场活跃。进入发 展新时期。
(二)影响世界现 代旅游因素
1、政治局势的相对 稳定与缓和
2、经济发展国民 收入增长休假制度
3、科技进步与交通 工具全面提升
(三)世界现代旅 游发展环境
各国经济发展;体 验经济全球化;生活环 境的改变,科技发展, 发达的交通更方便人们 旅游。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发展
三、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旅游人数
全球每年参加各种旅游活动的人数达40亿 次,每年参加国际旅游活动的人数达16亿次。
经济收入
据权威机构统计,到2020年全球各种旅游 活动的部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
旅游地域
2020年全球出境旅游人数排前八位是德国、 日本、美国、中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 俄罗斯、意大利。
第一节 古代旅游的起源
一、远古时期的旅行
迁徙活动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 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 人类才开始了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自由行为”, 主要表现为一下几种形式的旅行活动:
①
部落首领 巡游
②
原始宗教 旅游
③
商品交易 旅行
第一节 古代旅游的起源
二、古代旅行的发展及特征
旅游学概论-第01章 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
![旅游学概论-第01章 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aa82815727d3240c8547ef2f.png)
产生了专门为旅行服务的机构和组织。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前身——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成立,1927年6月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1.4.2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1)改革开放之前的性质扭曲时期
第 01 章 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目录
CONTENTS
1.1 十九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
1.2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1.3 现代旅游的兴起 1.4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近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掌握:旅游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其它开创性活动
1855年首例包 价出国游―巴 黎世界博览会
1872年首例环 球旅游团
旅游代金券―旅 行支票的最早
雏形
A
B
C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1.3
现代旅游的兴起
旅游学概论
17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1.3.1 现代旅游的概念
现代旅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 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 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4)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出现倒退的原因 16世纪中期以后的新发展:温泉保健旅行、 修学旅行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1.1.3 19世纪之前旅行发展的特点
旅行活动的发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政治安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统一时期,旅行活动的规模 便会发展和扩大;反之,则会停滞甚至出现倒退
旅游学概论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人类的旅行与旅游活动
![旅游学概论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人类的旅行与旅游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7895ef40bb68a98271fefab1.png)
都江堰地图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灵 渠——位于桂林市兴安县境内,是秦始皇 为了统一岭南而派史禄主持开凿的,它沟通了 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秦汉时期:帝王巡游、政治旅行、商务旅 游、考察旅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
1)帝王巡游
➢秦始皇利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五次巡游, 周览全国
➢汉武帝曾六巡西北,十三次东巡。
➢人类的旅游活动究 竟始于何时?
➢是否从人类开始出 现之时起,就有了旅 游活动?
[提问]
➢部落A擅长耕作,部落B擅长守猎, 随着生产技术与守猎工具的进步与 改良,两个部落都有了剩余食物,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1.商品交换的出现是旅游需求产生的根本前提
原始社会的早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缺乏外出旅行 的物质条件,也缺乏 外出旅行的主观愿望 。 因而,不具备外出旅 行的需求。
➢结论:在最初的 年代中,主要是 商人开创了旅行 的通道。
2.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旅行 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3.古代国家的形成为旅游活动 提供了社会保障。
➢四大文明古国:
➢四国前后建立起了统一的奴隶制国 家,国家的统一结束了混战和争夺,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空间移动的基 本条件越来越完备,为旅行活动的 发展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天子衰微,诸侯坐大,诸 侯的外交活动日益频繁,使者、说客如苏 秦、张仪之流奔走于各国之间,不绝于道。
2.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与旅游
秦汉时期:
➢旅行、旅游设施十分方便。 ➢全国范围内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马已成为平常的交通工具,车已由单辕发展
成双辕,船已发展成有几层高的楼船,轿子 也普及起来。有供旅客歇息的邮、亭、驿、 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拓视野,增长 见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腓尼基人——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古埃及——荷赛普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 古希腊——奥林匹亚庆典和竞技会,宗教旅行鼎盛
古罗马——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
古希腊古罗马——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前30年至 前476年) 原因: (1)疆域辽阔。以罗马为中心,最大时北到欧洲中 部莱茵河、多瑙河一带,西到大西洋不列颠、西 班牙,南据北部非洲,东达西亚两河流域,地跨 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条 条大道通罗马”是其真实写照 (2)资源吸引力大。典型代表是闻名世界的“七大 奇迹”(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 大灯塔、罗德港巨人雕像、宙斯神像、阿提密斯 神殿、摩索拉斯陵墓),对人们有巨大吸引力。 表现:商务 外交 公务 消闲 学术 宗教
等《旅游概论》; 1990年王洪滨《旅游概论》; 1992年孙文昌《旅 游学导论》; 1993年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1999年申保 嘉、刘住主编《旅游学原理》,谢彦君、陈才、谢中田编著《旅游学 概论》)
河南有71所院校,我校2002开始招生
三、如何学习旅游学概论
1、随时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渠道: 国家旅游局、各省市旅游局网站 各类旅游网站(中国旅游网、携程网等) 各类旅游刊物(中国旅游报、旅行家、旅 游学刊、旅游科学、旅游论坛等)
5
学习要求
积累专业素养 如旅游、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入境旅 游、出境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旅 游产品、旅游业、旅游需要、旅游需求、 旅游体验、旅游流、旅游组织、旅游市 场、旅游效应等。 如如经济学领域的旅游经济学、统计学、旅 游市场营销学等;二是文化领域的旅游历史 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 游心理学等;三是地理学领域的旅游资源学、 生态旅游学;四是管理学领域的公共关系学、 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信息学等
府统计局鲍迪奥《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及其消费的金钱》、1927 年意大利罗马大学旅游经济教授《旅游经济讲义》、1931年德国博尔 曼《旅游业概论》、1933年英国奥格威尔《旅游活动》、 1935年, 德国吕克斯曼发表《旅游总论》 )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旅游研究也进入了全面发 展阶段,许多学科渗透到旅游研究领域中,大大丰富了旅 游学的理论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连续对旅游进行全面研究的同时, 更倾向于对旅游进行非经济性的研究,比如旅游的文化性、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旅游怎样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旅游活动的非经济特性。
\
古代仕人漫游
文人学士的漫游山水,大致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以谢灵运为代表的游山玩水。另一类 是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寄情 山林、以排忧避世为目的的文人漫游。
\
公务旅行
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在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上的张骞出使西域图,唐代初期(618年到714年)绘制 西汉的张骞奉命西行开辟中原通往西域的旅行路线,是公务旅行的代表 张骞是中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是东亚第一个发现地中海文明的人。 ——美国 《地理学思想史》普雷斯顿•詹姆斯 张骞的西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壮举,做为东亚第一个接触地中海文明的人,张骞改 变了古代中国以及古代日本对世界的认识。 ——日本《张骞之远征》桑原博士 “张骞的西部探险,完成了探索中亚的史诗般的功业。” ——《剑桥中国史》
科学考察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药物考察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地学考察是科学考察的典型代表。
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是文史考察旅行的突出代表
节庆游
如汉民族的春节庙会、元宵灯会、清明踏青、端 午竞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彝族的火 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土族的花儿会等
的条件更加具备,为旅行活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产品交换和易货经商。
2、特点:
存在着以存消遣为目的的旅行,主要表现为奴隶主阶级
的享乐旅行。在西方,这种享乐旅行的参加者还包括自 由民(多出于宗教目的外出旅行)。少数奴隶主等特权 阶层的外出消遣活动已经有了现代旅游的意义。
商业旅行是奴隶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旅行方式 古中国——周穆王八骏游昆仑
现代旅游
近代旅游
早期的旅行活动
•2018/11/2
•19
第一节 早期的旅行活动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
原始人类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这种迁徙 活动能不能算旅行活动?为什么?
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 高。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迁徙活动: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 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 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 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
旅游学
旅游活动
旅行社管理 饭店管理 旅游交通管理 风景区经营管理 旅游会计
管理学 市场学 交通运输管理 环境学 市场营销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产业活动
旅游市场营销 社会学 行业质量管理 旅游行业管理 政策法规 行业发展规划 规划学 法学
旅游学学科体系构成模块
二、旅游学概论课程概况
1、旅游学概论课程内容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的旅行活动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旅行”一词自古就有,《礼记· 曾子问》中有 “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在这里,旅 行的意思是成群结队地行走。
旅游发展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840年-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 19世纪40年代 以前
三、古代旅行的发展概况
古代旅行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到产业革命初 期这一历史时期。 古代旅行的发展水平较低,在形式上表 现为偶然、个别的现象,其旅行目的与 其他目的交织在一起。
\
(一)奴隶社会时期—人类旅行的发展时期
1、奴隶社会旅行发展的原因:
奴隶制建立,社会各行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更加发达; 奴隶制统一国家的建立,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年,国家旅游局最早成立政策研究室 1981年,编辑出版了《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丛书, 《中国旅游动态》《旅游调研》《旅游信息》等刊物,并 陆续发表了《国外发展散客旅游的一些基本做法》《关于 我国发展国际旅游业论证的报告》《中国旅游事业发展规 划)(198—2000年)等重要文章。 大专院校编著出版了一批教材和专著对我国旅游发展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1982年邓观利
2、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1)宗教旅行
资料:关于宗教旅行
宗教旅行是以宗教朝圣为目的的旅行,这种旅行在 古代出现很早,也十分盛行。 宗教旅游,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 张宗教旅游主要指的是宗教信徒因宗教目的而从事 的旅游活动,如朝圣、求法、传法、云游等。另一 种观点认为,围绕宗教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便 可视之为宗教旅游。 就宗教旅游而言,上述两种观点显然也立足于不同 的界定角度。第一种观点立足的是旅游的目的,第 二种则是旅游资源
旅游的历史沿革 古今中外的旅游发展
旅 游 学 概 论
基本知识
旅游的概念性质特点
现代旅游三要素
主体客体及旅游业
现代旅游的 关联问题
旅游市场、旅游组织 旅游业的综合影响
2、旅游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国外研究情况 20世纪60年代之前,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旅游的活 动过程,因此功利主义的倾向十分突出。(1899年意大利政
宗教的起源
世界宗教最早出现在埃及,古埃及远在公元前 3000年就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确立了以法老为 首的中央专制政体,大规模兴建金字塔和神庙, 如第四王朝为一个法老胡夫建造的金字塔,吸引 了无数前来的游人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诞生
公元前 6——5 世纪,释迦牟尼创 立佛教, 公元 1 世纪,基督教产生。基督 教徒布道各地。 公元 7 世纪,穆罕默德建立了伊 斯兰教,朝圣路上意志坚强的人。 伊斯兰教严格规定朝觐制度,规 定一生中必须向麦加圣地朝拜一 次。 佛教广建寺庙,基督教大建修道 院,伊斯兰教则建立了清真寺。 为宗教旅行者提供住宿。
明清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是当时航海旅行的典型代表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如等以 法为朝 显目拜 、的、 玄而寻 奘进求 、行仙 鉴的人 真旅、 等行求 。。经
宗 教 旅 行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的西行。 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携带657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 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回国,两年后回到首都长安。玄奘此行,行 程5万里,历时18年。
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迁徙的目的与特征:
(1)迁徙的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
遣游玩。 (2)迁徙特征是永久离开原来居住地 而不是暂时的。
被迫性和求生性的迁移活动不是旅行,更不是旅游。
二、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含义: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可以 是经商、学习,也可以是旅游,离开自己的常住地 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
(二)
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1、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1)、
贸易经商旅行
茶 马 古 道
\
2、我国古代的仕人漫
游、公务旅行、宗教旅 行、帝王巡游。 驿站:亦称“置邮”, 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 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 换车马的处所。
帝王巡游
目的: 一是览风景 名胜; 二是显示帝 王权威,震 慑人民,了 解民情,有 利于巩固统 治; 三是封禅。 例:秦始皇、 汉武帝、隋 炀帝、康熙、 乾隆等。
掌握常 用专业 术语
熟悉基本 专业理论 知识